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ml混合反应后,放出热量,,常温下,往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 学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ml白磷(,s)和4ml红磷(P,s)与氧气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E表示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白磷)4P(s,红磷)>0
B.以上变化中,白磷和红磷所需活化能相等
C.白磷比红磷稳定
D.热化学方程式4P(s,红磷)
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的燃烧热为,
B.1ml、0.5ml混合反应后,放出热量,
C.,
D.31g白磷比31g红磷能量多,
3.在一定条件下,和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若某和CO的混合气体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62.9kJ,生成的用过量的饱和石灰水完全吸收,得到50g白色沉淀。则混合气体中和的体积比为( )
A.1:2B.1:3C.2:1D.2:3
4.菠萝“扎嘴”的原因之一是菠萝中含有一种难溶于水的草酸钙针晶。隔绝空气条件下,16.4g草酸钙晶体()受热分解过程的热重曲线(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草酸钙晶体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B.物质M的化学式为
C.温度由200~520℃阶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温度高于940℃,所得物质X的俗名为生石灰
5.一定温度下,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建立平衡:。在一定条件下不能确定上述可逆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
B.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C.生成nml的同时生成nml
D.1mlC=C断裂的同时形成1mlC-O键
6.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体系中物质Y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的>0
B.
C.B、C两点化学平衡常数:
D.A、C两点的反应速率
7.下列关于常温下,体积均为10mL,pH均为4的HCl溶液a和溶液b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水的电离的抑制程度相同
B.稀释至相同pH后,
C.溶液体积均扩大为原来的倍,则
D.两溶液分别与足量Zn反应,HCl溶液中放出的又快又多
8.常温下,往0.01的NaHA溶液中通入HCl(g)或加入NaOH固体调节溶液的pH(忽略体积变化),溶液中随pH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电离程度:c>b=d>a
B.c点溶液中存在:
C.d点溶液中存在:
D.
9.根据下列实验操作所得的现象及结论不正确的是( )
A.AB.BC.CD.D
10.柠檬酸是番茄中最常见的天然酸性物质,其分子结构简式为(用表示)。常温下,用溶液滴定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已知常温下柠檬酸的电离常数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中,
B.b点溶液中,
C.常温下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减小
D.常温下的水解常数为
11.科研人员新研发了一种可充电电池,工作原理如图,电池总反应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当时,中的和个数之比为2:3
B.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
C. 充电时,电极发生脱嵌,从右室移向左室
D. 充电时,理论上左室电解质的质量减轻4 g,电路中有0. 2 ml电子转移
12.观察下列几个装置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装置①中阳极上析出红色固体
B.装置②的待镀铁制品应与电源正极相连
C.装置③中外电路电子由a极流向b极
D.装置④中的离子交换膜允许阳离子、阴离子、水分子自由通过
13.下列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次电池要回收利用防止污染
B.铅蓄电池是一次电池
C.二次电池又叫蓄电池,它放电后可以再充电使活性物质获得再生
D.燃料电池能量转化率高,活性物质由外界加入,可实现连续不间断供电
14.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开始时,a、b两处液面相平,密封好,放置一段时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管发生吸氧腐蚀,b管发生析氢腐蚀
B.一段时间后,a管液面高于b管液面
C.a处溶液的pH增大,b处溶液的pH减小
D.a、b两处具有相同的电极反应式: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计58分。
15.(11分)某实验小组用溶液与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若实验共需要480mLNaOH溶液,实验室在配制该溶液时,则需要称量NaOH固体________g。
(2)图中装置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
(3)硫酸稍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
(4)请填写表中的平均温度差:
(5)近似认为溶液与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则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_____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
(6)上述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小于,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量取NaOH溶液时仰视读数
B.为了使反应充分,向酸溶液中分次加入碱溶液
C.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D.用铜丝代替玻璃搅拌器搅拌
16.(11分)现使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市售白醋的总酸量()。
Ⅰ.实验步骤
(1)用 (填仪器名称)量取10.00mL食用白醋,在烧杯中用水稀释后转移到100mL (填仪器名称)中定容,摇匀即得待测白醋溶液。
(2)用酸式滴定管取待测白醋溶液20.00mL于锥形瓶中,向其中滴加2滴 作指示剂。
(3)读取盛装NaOH溶液的碱式滴定管的初始读数。如果液面位置如图所示,则此时的读数为 mL。
(4)滴定。当 时,停止滴定,并记录NaOH溶液的终读数。重复滴定3次。
Ⅱ.实验记录
Ⅲ.数据处理与讨论
(5)甲同学在处理数据时计算得:平均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指出他的计算的不合理之处:。
按正确数据处理,可得 ;市售白醋总酸量= 。
(6)在本实验的滴定过程中,下列操作会使实验结果偏大的是 (填写序号)。
a.碱式滴定管在滴定时未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
b.碱式滴定管的尖嘴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c.锥形瓶中加入待测白醋溶液后,再加少量水
d.锥形瓶在滴定时剧烈摇动,有少量液体溅出
17.(10分)草酸()是常见的二元弱酸,的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用离子方程式说明溶液显碱性的原因:_______。
(2)根据随pH变化图。
①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__。
②常温下反应的平衡常数,的电离平衡常数的值为_______。
(3)的溶液中,_______(填微粒浓度符号);该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4)已知。将的溶液与的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中的浓度约为_______(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18.(14分)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电池工作时,b口通入的物质为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c口通入的物质为___________。
(2)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
(3)精炼铜时,粗铜应与甲醇燃料电池的_____(填“正”或“负”)极相连,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电解质溶液为_____。
(4)以该燃料电池作电源,在实验室中模拟铝制品表面“钝化”处理的过程中,发现溶液逐渐变浑浊(如图乙),原因是:__________(用相关的电极反应式表示)。
19.(12分)高氯酸铜易溶于水,在130 ℃时会发生分解反应,是一种燃烧催化剂。以食盐等为原料制备高氯酸铜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发生“电解Ⅰ”时,所用的交换膜是____(填“阳”或“阴”)离子交换膜。
(2)歧化反应是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已知上述工艺流程中“歧化反应”的产物之一为氯酸钠,则“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电解Ⅱ”主要的阳极产物是____(填离子符号)。
(4)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5)用该工艺流程制备高氯酸铜时,若起始时NaCl的质量为a t,最终制得的为b t,则产率为________(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6)某温度下,高氯酸铜按A、B两种方式同时分解,分解过程中铜的化合价不发生改变。方式A为,若4 ml高氯酸铜在该温度下按A、B各占50% 的方式完全分解,且A、B两种方式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8∶7,则方式B为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焦作市博爱一中2023—2024学年(上)高三年级期末考试
化学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计58分。
15.(11分)答案:(1)10.0
(2)环形玻璃搅拌器
(3)使NaOH充分反应,减小反应误差
(4)4.0
(5)
(6)BCD
16.(11分)答案:(1)酸式滴定管(或10mL移液管);容量瓶酚酞
(2)0.60
(3)滴加最后一滴NaOH溶液时,溶液由无色恰好变为浅红色,并在半分钟内不褪色
(4)第1次滴定误差明显大,属异常值,应舍去
(5)0.75;4.50
(6)ab
17.(10分)答案:(1)
(2) (或) ;4.8
(3);
(4)
18.(14分)答案:(1);
(2)
(3)正;;溶液
(4)
19.(12分)答案:(1)阳
(2)
(3)
(4)蒸发浓缩
(5)
(6)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及结论
A
室温下,用pH试纸测0.1的溶液的pH约为5
说明的水解大于电离
B
向体积均为20ml的冷水和沸水中分别滴入3滴饱和溶液
前者为黄色,后者为红褐色,说明温度升高,的水解程度增大
C
取溶液于试管中并加入几滴酚酞试剂,再给试管加热
溶液颜色变深,说明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D
将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
得到的白色固体为MgO
①
②
③
④
电解溶液装置
电镀铜实验装置
氢氧燃料电池示意图
离子交换膜法电解原理示意图
实验序号
起始温度
终止温度
平均温度差
平均值
1
26.2
26.0
26.1
30.1
__________
2
27.0
27.4
27.2
31.2
3
25.9
25.9
25.9
29.8
4
26.4
26.2
26.3
30.4
滴定次数实验数据(mL)
1
2
3
4
20.00
20.00
20.00
20.00
(消耗)
15.95
15.00
15.05
14.95
1
2
3
4
5
6
7
D
D
C
B
D
C
D
8
9
10
11
12
13
14
C
A
C
D
C
B
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1ml/L、c=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025 ml·L-1·s-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共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