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透镜课后练习题
展开(章末检测)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3分/题,共45分):
1.小明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焦距,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
2.下列关于眼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光屏
B.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正立的像
C.看清远处物体时,晶状体较薄
D.患近视眼,应使用凸透镜矫正
3.下列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的设备是( )
A.放大镜B.近视眼镜 C.监控摄像头 D.投影仪
4. 把万花筒一端对着光亮的地方并转动,从另一端能看到千变万化的图案,这是因为万花筒内放置的( )
A.平面镜B.凹面镜 C.凸透镜D.凹透镜
5.小红同学利用爷爷不用了的老花眼镜的一片镜片做凸透镜成像实验,肯定不能得到( )
A.放大的实像B.倒立的虚像C.倒立的实像D.放大的虚像
6.调查发现,近年来需要进行视力矫正的人数逐年增多,且呈现低龄化趋势。保护视力,刻不容缓。根据下图可以判断:图中小女孩配戴眼镜的镜片的是( )
A.凹透镜,用来矫正她的远视眼 B.凹透镜,用来矫正她的近视眼
C.凸透镜,用来矫正她的远视眼 D.凸透镜,用来矫正她的近视眼
7.小敏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
B.当u=15cm时,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虚像,这是投影仪的成像特点
C.当u=25cm时,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实像,这是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D.把蜡烛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
8.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四种光学元件的作用:①都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②只有平面镜能成虚像;③凸透镜既能成实像也能成虚像;④只有凹透镜能矫正视力;⑤利用三棱镜能研究光的色散。下列选项中,完全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③④⑤ D.①③⑤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2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18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 )
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该透镜的焦距f小于9cm
C.将点燃的蜡烛移至距透镜9cm 处,不能观察到烛焰放大的虚像
D.透镜位置不变,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也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10.(2021·河南中考真题)图为投影式电子白板,它利用投影机将画面投影到屏幕上,投影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投影机的镜头与近视眼镜为同一种透镜
B.光经投影机的镜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
C.画面经投影机镜头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D.屏幕上的丰富色彩由红、白、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11.下列关于光学仪器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
A.平面镜能成放大的虚像
B.凸面镜能起到扩大视野的作用
C.凸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
D.凹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12.关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B.乙为近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C.甲为远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D.乙为远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13. 如图所示,在“用凸透镜观察周围的景物”活动中,小科将印有绿色环保标志“”的纸固定在墙上,再将一只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移到标志的正前方,然后改变玻璃杯与标志之间的距离。小科站立时透过玻璃杯和水观察。下列图像中,不可能看到的是( )
A. B. C. D.
14.(2021·青海中考真题)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2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30cm处沿主光轴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A.像变小,像距变小B.像变大,像距变大
C.像变大,像距变小D.像变小,像距变大
15.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矫正远视眼需要佩戴合适的凹透镜
B.人站在穿衣镜前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是实像
C.用照相机拍照时,景物应位于照相机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内
D.待观察物体通过显微镜的物镜在目镜的焦点附近生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6.如图所示,在自制“照相机模型”时:应该选用 透镜作镜头;照相时镜头离景物的距离至少要 ,才能在薄膜上看到清晰的像;照近处的物体时,拉长两筒间的间距,此时薄膜上的像 (选填“变大”或“变小”)。
17.2019年5月,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开幕。如图所示是会场中展示的“5G远程驾驶”,三个大屏幕分别显示多个视角及车速等信息。屏幕上显示的彩色画面是由红、 、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被控制的汽车上装有摄像头,其中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 (填“凸”或“凹”)透镜,摄像头成像的原理与 (填“显微镜”或“望远镜”)的物镜成像的原理相同。
18.如图14为某望远镜内部部分光路图,物镜是凸透镜,O为光心,F为物镜焦点,焦距为500mm。
(1)在图中画出光线a、b经物镜折射前的入射光线。
(2)目镜是______透镜(选填“凹”或“凸”)
(3)用此望远镜观测月球时,月球经物镜成一个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
19.眼球把来自外界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________(选填“倒立实像”或“正立虚像”),小李同学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成了近视眼,进行矫正时应当戴用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制作的眼镜。
20.人进入老年后,眼睛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太远、太近的物体都看不清楚。近视远视一体眼镜(双光镜)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戴上这种眼镜,透过下半部分可以看清书上文字,透过上半部分镜片可以看清远处景物。由此可知,近视远视一体眼镜下半部分是________透镜,上半部分镜片对光具有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21.小明同学参加了学校生物标本制作小组和天文观测兴趣小组,使用简易的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有物镜和目镜。显微镜的物镜是 透镜,望远镜的目镜是 透镜(选填“凸”或“凹”)。
22.娄底高铁站的进站通道采用了人脸识别系统(如图所示),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1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照片传递给设备识别。此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_____透镜,它的焦距应_____50cm(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3.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眼球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 透镜。视力正常的人看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成 (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实像。近视限需佩戴 透镜矫正视力。
三、作图题(每题4分,共12分)
24.(2021·青海中考真题)如图所示,O为凸透镜的光心,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请在图中画出光源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S′.
25.(2021·四川南充市·中考真题)一束光线射向凸透镜后再经平面镜反射射出,请将光路图补充完整。
26.如图所示,SA为水面上方的点光源S射向水面的一条光线,该光线射到水面的反射光线的方向刚好指向水面上方凹透镜右侧的焦点。请画出:
(1)光线SA射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2)经过凹透镜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题(每空2分,共22分)
27.(2021·湖南怀化市·中考真题)小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将点燃的蜡烛、光屏放在凸透镜的两侧,并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整到______;
(2)小华为了准确的知道凸透镜的焦距,找到了平行光源,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3)将凸透镜固定在图乙中的光具座上,位于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小华将蜡烛移至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______的实像,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了这条规律;
(4)若保持图乙中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小华将蜡烛移动到15cm刻度线处,在光屏上得不到清晰的像。如果把凸透镜看成人的眼睛,光屏看成视网膜,则此时成像情况相当于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形成原因。
28.(2021·江苏泰州市·中考真题)小明在做模拟“视力的缺陷与矫正”的实验中。
(1)他将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组装好,然后把凸透镜正对较远处的窗户,移动光屏,在图示位置的光屏上得到窗户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约为___________cm。
(2)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不动,接着小明把蜡烛点燃,并调整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____,然后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的35cm刻度线处,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倒立、________的实像,日常生活中的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规律制成的。
(3)小明将蜡烛移到光具座最左端,拿来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的左侧并靠近凸透镜后,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拿去眼镜,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的像又重新清晰了,说明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____(选填“前方”或“后方”)。
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章末检测)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3分/题,共45分):
1.小明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焦距,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
【答案】C
【解析】利用会聚太阳光法测焦距时,要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太阳光经凸透镜后将会聚在焦点,所以把白纸(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白纸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便为焦点,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可得凸透镜的焦距,可见ABD错、C正确。
2.下列关于眼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光屏
B.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正立的像
C.看清远处物体时,晶状体较薄
D.患近视眼,应使用凸透镜矫正
【答案】C
【解析】 AB、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即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故AB错误;
C、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较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弱,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故C正确,
D、近视眼是品状体太厚或眼轴变长造成的,需要用凹透镜矫正,故D错误。
3.下列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的设备是( )
A.放大镜B.近视眼镜 C.监控摄像头 D.投影仪
【答案】C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凸透镜能够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为照相机原理;
A.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监控摄像头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该选项符合题意;
D.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4. 把万花筒一端对着光亮的地方并转动,从另一端能看到千变万化的图案,这是因为万花筒内放置的( )
A.平面镜B.凹面镜 C.凸透镜D.凹透镜
【答案】A
【解析】万花筒是靠平面镜反射而成的。它是由三面平面镜组成一个三棱镜,再在一头放上一些各色玻璃碎片,这些碎片经过三面平面镜的反射,就会出现对称的图案,看上去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花。
5.小红同学利用爷爷不用了的老花眼镜的一片镜片做凸透镜成像实验,肯定不能得到( )
A.放大的实像B.倒立的虚像C.倒立的实像D.放大的虚像
【答案】B
【解析】首先明确老花镜是凸透镜,然后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解答。
解:老花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实像。
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在二倍焦距处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虚像,
综上所述,不能成倒立的虚像,故B符合题意。
6.调查发现,近年来需要进行视力矫正的人数逐年增多,且呈现低龄化趋势。保护视力,刻不容缓。根据下图可以判断:图中小女孩配戴眼镜的镜片的是( )
A.凹透镜,用来矫正她的远视眼 B.凹透镜,用来矫正她的近视眼
C.凸透镜,用来矫正她的远视眼 D.凸透镜,用来矫正她的近视眼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透过镜片,看到眼部是放大的,因此此时的镜片相当于是放大镜,因此镜片应是凸透镜,用来矫正她的远视眼,故C正确。
7.小敏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
B.当u=15cm时,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虚像,这是投影仪的成像特点
C.当u=25cm时,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实像,这是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D.把蜡烛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
【答案】C
【解析】
A、由图知,当物距为20cm时,像距也为20cm,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像距与物距相等,所以2f=20cm,则f=10cm,故A错误。
B、f=10cm,2f=20cm,当u=15cm时,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所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故B错误。
C、当物距u=25cm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故C正确。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到30cm处的过程中,物距逐渐增大,所以成的像逐渐减小,故D错误。
8.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四种光学元件的作用:①都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②只有平面镜能成虚像;③凸透镜既能成实像也能成虚像;④只有凹透镜能矫正视力;⑤利用三棱镜能研究光的色散。下列选项中,完全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③④⑤ D.①③⑤
【答案】D
【解析】①平面镜反射光线,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折射光线,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故①正确;
②平面镜、凹透镜、凸透镜都能成虚像,故②错误;
③凸透镜既能成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也能成放大的虚像,故③正确;
④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故④错误;
⑤利用三棱镜能研究光的色散实验,故⑤正确。
综上分析可知,正确的是①③⑤。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2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18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 )
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该透镜的焦距f小于9cm
C.将点燃的蜡烛移至距透镜9cm 处,不能观察到烛焰放大的虚像
D.透镜位置不变,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也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答案】D
【解析】AB、蜡烛距离凸透镜32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18cm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实像;此时物体的位置在二倍焦距以外,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32cm>2f;2f>18cm>f,解得:9cm<f<16cm,故AB错误;
C、将点燃的蜡烛移至距透镜9cm处,u<f,可以能观察到烛焰放大的虚像,故C错误;
D、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所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故D正确。
10.(2021·河南中考真题)图为投影式电子白板,它利用投影机将画面投影到屏幕上,投影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投影机的镜头与近视眼镜为同一种透镜
B.光经投影机的镜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
C.画面经投影机镜头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D.屏幕上的丰富色彩由红、白、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答案】B
【详解】
A.投影机的镜头是凸透镜,与近视眼镜是发散透镜,即凹透镜,故是不同的透镜,故A错误;
B.光经投影机的镜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光经过透镜发生折射,故B正确;
C.画面经投影机镜头成的是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故C错误;
D.屏幕上的丰富色彩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故D错误。
故选B。
11.下列关于光学仪器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
A.平面镜能成放大的虚像
B.凸面镜能起到扩大视野的作用
C.凸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
D.凹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答案】B
【解析】A、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即正立等大的虚像,故A错误;
B、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应用在汽车的观后镜上和街头路口的反光镜,凸面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能起到扩大视野的作用,故B正确;
C、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故C错误;
D、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故D错误。
12.关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B.乙为近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C.甲为远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D.乙为远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答案】A
【解析】如图可知,甲为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故选A。
13. 如图所示,在“用凸透镜观察周围的景物”活动中,小科将印有绿色环保标志“”的纸固定在墙上,再将一只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移到标志的正前方,然后改变玻璃杯与标志之间的距离。小科站立时透过玻璃杯和水观察。下列图像中,不可能看到的是( )
A. B. C. D.
【答案】 C
【解析】【分析】物体通过凸透镜可以成实像,实像都是倒立的,但分放大、等大和缩小;也可以成虚像,虚像都是正立、放大的,据此判断。
圆柱形的装满水的玻璃杯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A.当标志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不合题意;
B.当标志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不合题意;
C.标志通过凸透镜成的实像与物体相比,上下和左右都相反,而这个只有左右相反,故C符合题意;
D.当标志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不合题意。
14.(2021·青海中考真题)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2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30cm处沿主光轴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A.像变小,像距变小B.像变大,像距变大
C.像变大,像距变小D.像变小,像距变大
【答案】B
【详解】
凸透镜的焦距为12cm,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30cm处沿主光轴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即物距从大于二倍焦距处,移到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处,物距一直变小,因此像距一直增大,像也一直增大,像从缩小的像一直增大为放大的像,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15.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矫正远视眼需要佩戴合适的凹透镜
B.人站在穿衣镜前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是实像
C.用照相机拍照时,景物应位于照相机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内
D.待观察物体通过显微镜的物镜在目镜的焦点附近生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答案】D
【解析】解:A、近视眼是晶状体的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因此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故A错误;
B、穿衣镜是平面镜,人站在穿衣镜前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B错误;
C、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故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之外,故C错误;
D、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放大镜是根据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6.如图所示,在自制“照相机模型”时:应该选用 透镜作镜头;照相时镜头离景物的距离至少要 ,才能在薄膜上看到清晰的像;照近处的物体时,拉长两筒间的间距,此时薄膜上的像 (选填“变大”或“变小”)。
【答案】凸;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变大
【解析】(1)照相机使用的凸透镜。
(2)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3)用照相机照近处的物体时,物距变小,像要变大,像距也变大,要把两筒间间距拉长。
17.2019年5月,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开幕。如图所示是会场中展示的“5G远程驾驶”,三个大屏幕分别显示多个视角及车速等信息。屏幕上显示的彩色画面是由红、 、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被控制的汽车上装有摄像头,其中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 (填“凸”或“凹”)透镜,摄像头成像的原理与 (填“显微镜”或“望远镜”)的物镜成像的原理相同。
【答案】绿;凸;望远镜
【解析】红、绿、蓝三色光混合后能产生各种色彩,这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所以根据色光的混合规律,在电视屏幕中只需要红、绿、蓝三种颜色即可配出各种绚丽的色彩来。
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照相机和摄像头的原理为:当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摄像头成像的原理相同。
18.如图14为某望远镜内部部分光路图,物镜是凸透镜,O为光心,F为物镜焦点,焦距为500mm。
(1)在图中画出光线a、b经物镜折射前的入射光线。
(2)目镜是______透镜(选填“凹”或“凸”)
(3)用此望远镜观测月球时,月球经物镜成一个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
【答案】(1)见解析 (2)凹 (3)倒立 缩小
【解析】(1)由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得,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经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主光轴射出,据此即可作出光线a、b经物镜折射前的入射光线,如图14-1所示。(2)由图14知,目镜对光线a、b有发散作用,说明目镜是凹透镜。(3)用此望远镜观测月球时,由于物距u>2f,所以月球经物镜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19.眼球把来自外界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________(选填“倒立实像”或“正立虚像”),小李同学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成了近视眼,进行矫正时应当戴用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制作的眼镜。
【答案】倒立实像;凹透镜
【解析】(1)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把来自外界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不注意用眼卫生,患上近视是因为晶状体变厚,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增强,要矫正近视眼需要使光线发散一些,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用凹透镜来矫正。
20.人进入老年后,眼睛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太远、太近的物体都看不清楚。近视远视一体眼镜(双光镜)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戴上这种眼镜,透过下半部分可以看清书上文字,透过上半部分镜片可以看清远处景物。由此可知,近视远视一体眼镜下半部分是________透镜,上半部分镜片对光具有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答案】凸;发散
【解析】(1)近视眼的成因是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
对近视眼的矫正可通过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进行纠正。
(2)远视眼的成因是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
对远视眼的矫正可通过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进行纠正。
远视眼是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由题意可知,戴上这种眼镜,透过下半部分可以看清书上文字,说明近视远视一体眼镜下半部分起到了远视眼镜的作用,即是凸透镜;
近视眼是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对近视眼的矫正可通过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进行纠正。
由题意可知,透过上半部分镜片可以看清远处景物,说明上半部分镜片是凹透镜,该部分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1.小明同学参加了学校生物标本制作小组和天文观测兴趣小组,使用简易的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有物镜和目镜。显微镜的物镜是 透镜,望远镜的目镜是 透镜(选填“凸”或“凹”)。
【答案】凸;凸。
【解析】解: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目镜,靠近被测物体的叫物镜,物镜的作用是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口径做得较大,是为了会聚更多的光线,从而观测到更暗的星;
显微镜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把标本放在物镜的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这样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那么这个放大的实像正好成在目镜焦点以内,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2.娄底高铁站的进站通道采用了人脸识别系统(如图所示),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1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照片传递给设备识别。此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_____透镜,它的焦距应_____50cm(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凸;小于
【解析】人脸在摄像机镜头前1m处被拍摄成数码照片,则物距为1m,由于摄像机镜头属于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条件,可判断凸透镜焦距的大小。
解: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已知物距为1m,则焦距应小于0.5m,即50cm。
23.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眼球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 透镜。视力正常的人看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成 (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实像。近视限需佩戴 透镜矫正视力。
【答案】凸 倒立 凹
【解析】眼睛相当于一架精密的照相机,眼球中的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视力正常的人看物体时,远近不同的物体都会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人患上近视眼这种视力疾病时,远处的物体就会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要用凹透镜的来矫正。
三、作图题(每题4分,共12分)
24.(2021·青海中考真题)如图所示,O为凸透镜的光心,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请在图中画出光源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S′.
【答案】
【详解】
利用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与主光轴的光通过透镜后会过焦点,这两条折射光线的交点就是像点S′.
25.(2021·四川南充市·中考真题)一束光线射向凸透镜后再经平面镜反射射出,请将光路图补充完整。
【答案】
【详解】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该光线入射到平面镜,先画出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画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26.如图所示,SA为水面上方的点光源S射向水面的一条光线,该光线射到水面的反射光线的方向刚好指向水面上方凹透镜右侧的焦点。请画出:
(1)光线SA射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2)经过凹透镜的折射光线。
【答案】见解析
【解析】
(1)过入射点A垂直界面作出法线,在水中法线的右侧作出折射光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连接入射点A和凹透镜右侧焦点F,可得SA的反射光线,该反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四、实验题(每空2分,共22分)
27.(2021·湖南怀化市·中考真题)小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将点燃的蜡烛、光屏放在凸透镜的两侧,并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整到______;
(2)小华为了准确的知道凸透镜的焦距,找到了平行光源,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3)将凸透镜固定在图乙中的光具座上,位于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小华将蜡烛移至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______的实像,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了这条规律;
(4)若保持图乙中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小华将蜡烛移动到15cm刻度线处,在光屏上得不到清晰的像。如果把凸透镜看成人的眼睛,光屏看成视网膜,则此时成像情况相当于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形成原因。
【答案】同一高度 10.0 放大 投影仪 近视眼
【详解】
(1)[1]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中心要调整到同一水平高度。
(2)[2]由图,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焦距,刻度尺读数要估读,为10.0cm。
(3)[3][4]物距为15.0厘米,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投影仪利用这条规律。
(4)[5]将蜡烛移到15厘米处,物像移动方向相同,因此像成在光屏前,与近视眼的成像位置相同,相当于近视眼的形成原因。
28.(2021·江苏泰州市·中考真题)小明在做模拟“视力的缺陷与矫正”的实验中。
(1)他将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组装好,然后把凸透镜正对较远处的窗户,移动光屏,在图示位置的光屏上得到窗户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约为___________cm。
(2)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不动,接着小明把蜡烛点燃,并调整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____,然后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的35cm刻度线处,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倒立、________的实像,日常生活中的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规律制成的。
(3)小明将蜡烛移到光具座最左端,拿来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的左侧并靠近凸透镜后,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拿去眼镜,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的像又重新清晰了,说明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____(选填“前方”或“后方”)。
【答案】10.0 主光轴 放大 投影仪 靠近 前方
【详解】
(1)[1] 把凸透镜正对较远处的窗户,相当于平行光,在图示位置的光屏上得到窗户清晰的像,相当于焦点,所以焦距为10.0cm。
(2)[2]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3][4]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的35cm刻度线处,物体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利用这个规律制成。
(3)[5][6]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发散光线,拿去眼镜,像会变近,光屏要靠近透镜,说明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透镜精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透镜精练,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透镜,生活中的透镜,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眼睛与眼镜,显微镜和望远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第1节 透镜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第1节 透镜随堂练习题,共16页。
初中物理第1节 透镜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1节 透镜课后作业题,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