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重庆市松树桥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重庆市松树桥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第1页
    重庆市松树桥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第2页
    重庆市松树桥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重庆市松树桥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松树桥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
    1. 种子萌发过程中先突破种皮的部分将来发育成( )
    A. 茎B. 根C. 叶D. 叶、茎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1)植物的种子是由种皮和胚组成的,而胚是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组成的,是植物种子的主要部分。(2)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首先吸水,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胚根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芽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茎和叶的部分,所以植物体是由植物的种子的胚发育成的,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首先吸水,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植物的根。
    故选B。
    【点睛】知道种子萌发的先后顺序,即胚根、胚轴、胚芽,而胚乳和子叶只提供营养物质。
    2. 春天的种子播种前要松土,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 )
    A. 适宜的温度B. 适度的光照C. 充足的氧气D. 一定的水分
    【答案】C
    【解析】
    【分析】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及种子不在休眠期。
    【详解】春天种子播种前要松土,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氧气。
    故选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种子萌发的条件。
    3. 叶芽结构中生长点的作用是( )
    A. 长出侧芽B. 长出幼叶C. 使芽轴不断伸长D. 发育成侧芽
    【答案】C
    【解析】
    【分析】叶芽的结构包括:生长点、芽轴、叶原基、芽原基、幼叶。如图:更多优质滋源请 家 威杏 MXSJ663
    【详解】解:由图可知:叶芽生长点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C符合题意。
    故选C。
    4. 竹节虫的形态和体色酷似竹枝,伪装的本领十分高超.这种行为属于( )
    A. 觅食行为B. 防御行为
    C. 繁殖行为D. 社群行为
    【答案】B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行为的类型。解答时可以从动物各种行为的概念、特点方面来切入。
    【详解】觅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集体防御等。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竹节虫的形态和体色酷似竹枝,伪装的本领十分高超。这种行为属于防御行为。故选: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5. 榕树的根能够不断伸长,可达十几米,主要原因是( )
    ①根冠细胞增多;②成熟区细胞长大;③分生区细胞分裂;④伸长区细胞伸长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尖的结构示意图:
    【详解】根尖是指从根的最先端到着生根毛这一段幼嫩部分。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增大。可见,榕树的根能够不断伸长,可达十几米,主要原因是:③分生区的不断分裂和④伸长区的不断伸长的缘故。
    故选B。
    6. 下列施肥做法正确的是( )
    A. 给白菜多施钾肥,以促进其茎叶的生长B. 给土豆多施氮肥,以促进其茎叶的生长
    C. 给花生多施磷肥,以促进其开花结果D. 给菠菜多施氮肥,以促进其开花结果
    【答案】C
    【解析】
    【分析】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钾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
    【详解】A.白菜多施氮肥,使枝繁叶茂,A错误。
    B.土豆多施磷肥,以促进促使作物根系发达,B错误。
    C.给花生多施磷肥,以促进其开花结果,C正确。
    D.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给菠菜多施氮肥,D错误。
    故选C 。
    7. 与做馒头、制酸奶有关的微生物分别是( )
    A. 酵母菌、乳酸菌B. 曲霉、青霉C. 霉菌、醋酸杆菌D. 乳酸菌、酵母菌
    【答案】A
    【解析】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蒸馒头、做面包、酿制啤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作酸奶要用到乳酸菌等。
    【详解】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空;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酵母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分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高营养食品。
    故选A。
    8. 验证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应采用的对照实验是( )
    A. ①和②B. ③和④C. ①和④D. ②和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将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体外的过程。要验证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所以探究实验我们设计对照时应有唯一变量是有无叶,同时我们要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详解】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活的植物体内通过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散失到植物体外的大气中的过程。验证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需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图中可以看出②是用薄膜进行封闭,但是可以进行光照,并且只是包住植物体,没有涉及到花盆和土壤;①、③均花盆包住,可能袋壁的水珠来自于土壤或是花盆装置,出现多个实验因素,不符合要求;④去掉植物的叶片,同时薄膜只包住植物部分,这样与②装置比较,只一个实验因素不同,其他因素均相同,这样可以形一组对照实验。可见,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9. 人们常在清晨或下午到草地或林中锻炼身体,你认为哪一个环境中氧气最多( )
    A. 下午的树林B. 下午的草地C. 清晨的树林D. 清晨的草地
    【答案】A
    【解析】
    【分析】(1)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3)空气中氧气的浓度主要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光合作用在有光的情况下产生氧气,而呼吸作用有无光均在进行,是消耗氧气的过程。
    【详解】在夜间无光条件下,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不断消耗氧气,所以,清晨时氧气的浓度较低。在白天有光条件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断释放出氧气,也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但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氧气在不断地积累,所以,在下午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较高。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是叶片,因此,树木进行光合作用的强度要大于草地的强度。所以,下午的树林氧气最多。
    故选A。
    10. 早灾会造成庄稼减产,从光合作用的角度看,表明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是( )
    A. 光B. 二氧化碳C. 水D. 叶绿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
    【详解】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因此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和叶绿体,场所是含叶绿体的细胞。
    早灾土壤中缺水,而水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水不足导致光合作用减弱,甚至停止,制造的有机物减少。所以早灾会造成庄稼减产。从光合作用的角度看,表明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是水。
    故选C。
    11. 下列动物行为中,均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A. 猫捉老鼠、黄牛耕地、老马识途
    B. 狗辨主客、尺蠖拟态、鹦鹉学舌
    C. 大雁南飞、公鸡报晓、惊弓之鸟
    D 婴儿吮吸、蜘蛛织网、孔雀开屏
    【答案】D
    【解析】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详解】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如猫捉老鼠、尺蠖拟态、大雁南飞、公鸡报晓、婴儿吮吸、蜘蛛织网、孔雀开屏等属于先天性行为;而黄牛耕地、老马识途、狗辩主客、鹦鹉学舌、等都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为后天性行为,即学习行为。故选:D。
    12. 大米和豆瓣在肥沃的土壤中不能长出幼苗是因为( )
    A. 没有种皮B. 土壤中没有水分C. 没有胚乳D. 没有完整的胚
    【答案】D
    【解析】
    【分析】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是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详解】水稻是单子叶植物,结构包括胚、种皮(或果皮)、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而大米是水稻的胚乳,故不能萌发长出幼苗;豆类是双子叶植物,结构包括胚、种皮,胚又包括培根、胚轴、胚芽、子叶,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而豆瓣是豆类的子叶,故不能萌发长出幼苗。
    故选D。
    13. 下列生产生活中采取的措施,不是利用呼吸作用原理的是( )
    A. 农田适时松土B. 适当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C. 田间及时排涝D. 贮藏水果蔬菜时降低温度或氧浓度
    【答案】B
    【解析】
    【分析】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影响呼吸作用的外界因素:温度、水分、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在储藏蔬菜、水果、粮食时采取低温、干燥、充加二氧化碳等措旌,可抑制呼吸作用,延长储藏时间。
    【详解】A、农田松土,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氧气,增强植物根的呼吸作用从而促进对无机盐的吸收,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的产物,光合作用的原料,适当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加植物的产量,B符合题意。
    C、田间的水会减少土壤中的氧气,及时排涝,可以增加土壤的氧气,保证植物的根呼吸作用对氧气的需求, C不符合题意。
    D、低温或低氧环境可以抑制呼吸作用的强度,减少水果蔬菜因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延长水果蔬菜的保存,D不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呼吸作用在农业上的应用
    14.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到散失水分的过程是( )
    A. 导管→根毛细胞→气孔→空气B. 导管→根毛细胞→空气→气孔
    C. 根毛细胞→筛管→气孔→空气D. 根毛细胞→导管→气孔→空气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吸水主要靠根尖的成熟区,原因此处生有大量的根毛;水主要靠植物体内的导管运输的。筛管运输的是有机物;水分的散失是靠蒸腾作用由气孔散发出去的。
    【详解】土壤中的水分→根毛细胞→表皮内的层层细胞→根内的导管→茎内的导管→叶脉的导管→叶片的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水蒸气)。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5. 西瓜很甜,它的糖分主要来源于( )
    A. 叶的光合作用B. 叶的呼吸作用C. 茎的疏导作用D. 叶的蒸腾作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为动植物及人类生活提供所必需的能量来源,据此答题。
    【详解】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过程,植物的果实发育长大需要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叶的光合作用。
    故选A 。
    16. 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B. 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
    C. 增加降水,调节气候D. 提供人类需要的各种能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能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A正确;
    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B正确;
    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调节气候,促进水循环,C正确;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物的食物、氧气和能量的源泉,并不是提供人类需要的各种能量,D错误。
    17. 下列有关细菌、真菌和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菌、真菌、病毒都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B. 细菌的增殖方式为分裂繁殖
    C. 酵母菌属于真菌,是多细胞生物
    D. 细菌、真菌、病毒都是腐生生活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详解】A.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真菌是既有多细胞的也有单细胞的。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A错误。
    B.细菌可以通过分裂繁殖后代,一分为二,繁殖速度快,B正确。
    C.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菌,是单细胞个体,C错误。
    D.大多数细菌和真菌腐生生活,也有的细菌和真菌寄生生活,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D错误。
    故选B。
    18. 对如图所示枝条和叶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2中的a和b是由种子结构中的胚芽发育成的
    B. 图1中的②是叶原基,它将发育成幼叶,最后发育成图2中的b
    C. 图1中的③将来发育成图2中的结构a
    D. 若该植株为棉花,其生长到某时期要“摘心”,目的是解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发育
    【答案】C
    【解析】
    【分析】图示为叶芽的基本结构和伸展的枝条,如图:①生长点、②叶原基、③幼叶、④芽轴、⑤芽原基、a茎、b叶、c侧芽。
    【详解】A.种子中的胚芽发育成图2中的a茎和b叶,A正确。
    B.图中1中②叶原基,它将发育成幼叶,幼叶发育成图2中的b叶,B正确。
    C.图1中的④芽轴将来发育成图2中的结构a茎,C错误。
    D.若该植株为棉花,其生长到某时期要“摘心”,目的是抑制顶端优势,促进侧芽发育,D正确。
    故选C。
    19. 骨的形状各异,但骨的基本结构一般都包括( )
    A. 骨松质、骨密质、骨髓B. 骨膜、骨松质、骨密质
    C. 无机物、有机物D. 骨膜、骨质、骨髓
    【答案】D
    【解析】
    【详解】骨的基本结构按从外到内的顺序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组成。骨的成分有有机物和无机物两种,有机物使骨韧性而有弹性,无机物使骨具有一定的硬度,具有造血功能的是红骨髓。
    20. 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
    A. 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释放能量B. 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储存能量
    C. 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释放能量D. 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储存能量
    【答案】A
    【解析】
    【分析】呼吸作用的表达式为: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
    【详解】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由此可知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释放能量,A正确。
    故选A。
    21.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和骨内的成分有关,老年人跌倒容易骨折是因为( )
    A. 有机物含量增多,弹性变大B. 有机物含量增多,脆性增大
    C. 无机物含量增多,弹性变大D. 无机物含量增多,脆性增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越多,骨的柔韧性越强,无机物越多,骨的硬度越大。
    【详解】老年人骨中有机物不足1/3,无机物超过2/3,因此老年人的骨弹性小、硬脆、易骨折。所以,老年人跌倒易骨折是因为无机物含量增多,脆性增大。
    故选D。
    22. 在生物实验室里,某同学在做“观察叶片的结构”的实验时所看到的菠菜叶片横切面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叶片②中含有的叶绿体比④少
    B. ①为下表皮,⑤为上表皮
    C. ②和④为叶肉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 通过⑥进出叶片的物质,只有氧气和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
    【分析】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图中:①上表皮、②栅栏组织、③叶脉、④海绵组织、⑤下表皮、⑥气孔。
    【详解】A.接近上表皮的②栅栏组织比接近下表皮的④海绵组织含叶绿体多,A错误。
    B.表皮为叶片表面的一层初生保护组织,分为上、下表皮,图中①为上表皮,⑤为下表皮,B错误。
    C.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②栅栏组织和④海绵组织都是叶肉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
    D.⑥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可以张开或关闭,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交换的“窗口”,D错误。
    故选C。
    23. 几位同学利用如图装置研究大豆种子萌发的条件,其中发芽率最高的处理方式是( )
    A. 不加水,0 ℃B. 水保持在①处,25 ℃
    C. 水保持在①处,0 ℃D. 水保持在②处,25 ℃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上图分析可知: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A、不加水,0℃,缺少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A错误;
    B、水保持在①处,25℃,缺少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充足的空气,B错误;
    C、水保持在①处,0℃,缺少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C错误;
    D、水保持在②处,25℃,具备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D正确。
    【考点定位】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及发芽率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熟记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及自身条件。
    24. 高等动物的运动不仅依靠运动系统,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其完成一个动作的正常生理活动顺序是
    ①骨骼肌收缩②肌肉附着的骨收到牵拉产生动作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
    A. ③①②B. ②③①C. ①②③D. ②①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骨骼肌组成。骨骼能够支撑身体并支持运动。人体的运动是由骨骼肌受到刺激后产生收缩,牵引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形成各种动作。
    25. 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由腐生微生物引起的
    B. 酵母菌发酵可以用来制作酸奶和泡菜
    C. 用冰箱冷藏食品是因为低温能杀死细菌和真菌
    D. 防腐剂能杀死食品中的细菌,防止食品腐败,可以大量使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1)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作腐乳要用到多种霉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制酱要用到曲霉,制味精要用到棒状杆菌,利用青霉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
    (2)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溶菌酶等。
    【详解】A.由于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上的有机物,发育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因此,食品的腐败主要由腐生细菌和真菌引起的,A正确。
    B.制作酸奶和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奶和菜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改变其的品质,B错误。
    C.防止食品腐败的原理都是杀死或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冰箱中温度低,能抑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使其繁殖速度慢,数量少,不能充分分解食物,达到保鲜的目的,用冰箱冷藏食品不能杀死细菌和真菌,C错误。
    D.防腐剂中有些是化学物质往往影响人的健康,所以在购买食品的时候要看食品成分中是否有防腐剂,尽量少食用含防腐剂的食品,D错误。
    故选A。
    26. 田间一次施肥过多会造成农作物枯萎变黄,俗称“烧苗”,其原因是( )
    A. 根毛细胞吸收无机盐过多,引起茎、叶细胞失水
    B. 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根毛细胞不能吸水
    C. 土壤溶液浓度过低,根毛细胞不能吸水
    D. 过多的无机盐进入导管所致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吸收原理,据此答题。
    【详解】植物根毛细胞液的浓度总是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于是土壤溶液里的水分就通过根毛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渗透到液泡里,随后逐步渗入到表皮以内的细胞,最后进入导管,由导管输送到茎、叶等其他器官。但如果一次施肥过多或过浓,就会造成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结果使根毛细胞液中的水分渗透到土壤溶液中去,这样根毛细胞不但吸收不到水分,反而还要失去水分,从而使植物萎蔫,这就是烧苗现象。
    故选B。
    【点睛】掌握植物根吸水原理是解题关键。
    27. 下列动物行为中,不属于攻击行为的是
    A. 两只公鸡为了一只虫子而打架
    B. 两只狗为了争吃一块骨头而争斗
    C. 黄鼬在追小鸡
    D. 两只蟋蟀为争夺巢穴、配偶而发生战斗
    【答案】C
    【解析】
    【分析】在动物界中,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抢占巢区、领域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叫攻击行为。
    【详解】A.两只公鸡为了一只虫子而打架属于攻击行为,A正确。
    B.两只狗为了争吃一块骨头而争斗属于攻击行为,B正确。
    C.黄鼬在追小鸡属于捕食行为,C错误。
    D.两只蟋蟀为争夺巢穴、配偶而发生战斗,D正确。
    故选C。
    28. 当你从桌上端起茶杯喝水时,有关骨骼肌和关节活动的情况是( )
    A. 为伸臂运动,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肘关节伸直
    B. 为伸臂运动,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肘关节弯曲
    C. 为屈肘运动,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肘关节弯曲
    D. 为屈肘运动,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肘关节弯曲
    【答案】D
    【解析】
    【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详解】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从桌上端起茶杯喝水时,此时处于屈肘状态,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肘关节弯曲。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9. 为美化小区环境,小明所住小区移栽了一批树木。下列是移栽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与降低蒸腾作用无关的是( )
    A. 选择阴天或傍晚移栽B. 移栽后给植物适当遮阴
    C. 保留根部的土坨D. 去掉部分枝叶后移栽
    【答案】C
    【解析】
    【分析】移栽植物的时候要尽量减弱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成活率。
    【详解】A.在阴天或傍晚进行移栽 光照不强烈,能降低蒸腾作用,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避免出现萎蔫现象,提高成活率,A不合题意。
    B.移栽后遮阴,使得移栽的植物接受不到强烈的光照,从而抑制植物的蒸腾作用,较少水的散失,避免出现萎蔫现象,利于植物的成活,B不合题意。
    C.保留根部的土坨,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不受伤害,防止植物的吸水能力降低,与蒸腾作用无关,C符合题意。
    D.去掉一部分枝叶会减弱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的散失,利于植物的成活,D不合题意。
    故选C。
    30.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动物行为的一项是( )
    A. 变色龙体色由褐色变成绿色B. 家兔心脏的跳动
    C. 猫抓老鼠D. 屎壳郎滚粪球
    【答案】B
    【解析】
    【分析】动物在其生活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称为动物的行为,如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攻击行为等。
    【详解】A.变色龙体色由褐色变成绿色,有利于躲避天敌,属于防御行为,A不符合题意。
    B.家兔心脏的跳动属于家兔自身的生理活动,不符合动物行为的概念,B符合题意。
    C.猫抓老鼠是动物的取食行为,属于动物行为,C不符合题意。
    D.屎壳郎滚粪球是动物的取食行为,属于动物行为,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综合题(请在空格内填写文字答案,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31.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同学们有更多的课外时间开展生物实践活动。某兴趣小组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设计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每组实验都是用200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其目的是 ______。
    (2)该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中有 ______(填数字)组对照实验,其中 ______(填组别)对照实验表明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氧气。
    (3)根据此实验还可得出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是 ______。
    (4)四组实验中,只有B组种子能正常萌发,其萌发率是 ______。
    【答案】(1)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
    (2) ①. 三 ②. D和B##B和D
    (3)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4)93.5%
    【解析】
    【分析】(1)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小问1详解】
    每组实验都是用200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其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
    【小问2详解】
    实验共有三组对照试验分别是B和A变量是水,B和C变量是温度,B和D变量是空气,“若要探究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氧气”,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氧气,因此应选择B组与D组进行对照。
    【小问3详解】
    根据此实验还可得出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是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小问4详解】
    种子的萌发率=萌发的种子÷总种子×100%,所以表中B组的种子萌发率为187÷200×100%=93.5%。
    32. 观察“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操作环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正确操作排序 ______(填数字代码)。
    (2)操作②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______。
    (3)将叶片进行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出现图④现象,说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了 ______,还表明植物光合作用需要 ______。叶脉中运输光合作用原料的通道是 ______。
    【答案】(1)②⑦③⑤⑥①④
    (2)让原有的淀粉运走或消耗
    (3) ①. 淀粉 ②. 光 ③. 导管
    【解析】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光照→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图中①滴加碘液,②暗处理,③光照几小时后摘下叶片,④观察叶色,⑤酒精脱色,⑥漂洗,⑦部分遮光。
    【小问1详解】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方法步骤:②暗处理→⑦部分遮光→③光照几小时后摘下叶片→⑤酒精脱色→⑥漂洗后→①滴加碘液→④观察叶色。故正确顺序是②⑦③⑤⑥①④。
    【小问2详解】
    操作②把天竺葵放到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让原有的淀粉运走或消耗干净,防止对实验的干扰。
    【小问3详解】
    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向叶片滴加碘液,出现图④现象,叶片未遮光部分变蓝,遮光部分不变蓝的。见光部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遇碘变蓝色。这个实验说明: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等有机物。叶脉中有导管和筛管,导管由下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由上向下运输有机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叶脉中运输光合作用原料的通道是导管。
    33. 关节在动物的运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图是关节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数字代码)。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 ______、______和骨骼肌组成。
    (2)运动中关节起着支点作用,[ ]______及其内外坚韧的韧带,使关节具有牢固性;①和④表面覆盖的[ ]______,③内有滑液,使关节具有灵活性。
    (3)体育老师组织了班级篮球比赛,在完成投篮动作时,提供动力的结构是 ______。
    【答案】(1) ①. 骨 ②. 骨连结
    (2) ①. ②关节囊 ②. ⑤关节软骨
    (3)骨骼肌
    【解析】
    【分析】图中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⑤关节软骨。
    【小问1详解】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小问2详解】
    关节在运动中起着支点作用,关节的特点是既牢固又灵活,②关节囊及其内外坚韧的韧带,使关节具有牢固性;①关节头和④关节窝表面覆盖的⑤关节软骨,能够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③内有滑液,同样使关节具有灵活性。
    【小问3详解】
    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所以,在完成投篮动作时,提供动力的结构是骨骼肌。
    34. 如图是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5种生物,请分析回答:
    (1)以上生物中,______(填代号)属于真菌。 ______(填代号)不具有细胞结构。
    (2)B和D最大的区别是B没有成形 ______,而D有,表明B属于 ______生物。
    (3)若以生殖方式为分类标准,图中C应和E划为一类,因为它们都是通过产生类似于图E中 ______结构来繁殖后代。
    【答案】(1) ①. C、D、E ②. A
    (2) ①. 细胞核 ②. 原核
    (3)孢子
    【解析】
    【分析】(1)图A是病毒;B是细菌;C是青霉菌;D是酵母菌;E是蘑菇;图B中:1是荚膜;2是细胞壁;3是DNA集中区;4是细胞膜;5是细胞质;6是鞭毛;图E中:a是孢子;b是菌盖;c是菌褶;d是菌柄;e是菌丝。
    (2)原核生物是一些由无细胞核的细胞组成的单细胞或多细胞的低等生物;孢子是脱离亲本后能直接或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细胞。
    【小问1详解】
    图中C、D、E的细胞中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菌;A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它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活细胞中。
    小问2详解】
    B是细菌,D是酵母菌,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所以被称为原核生物。
    【小问3详解】
    图C青霉的繁殖方式是孢子繁殖;图E蘑菇在c菌褶处产生a孢子,在环境适宜的情况下会产生新的个体。图中C应和E划为一类,因为它们都是通过产生类似于图E中孢子结构来繁殖后代。组别
    A
    B
    C
    D
    种子数(粒)
    200
    200
    200
    200
    温度(℃)
    25
    25
    0
    25
    加水量
    不加水
    适量的水
    适量的水
    很多水,将种子完全浸泡
    萌发数(粒)
    0
    187
    0
    0

    相关试卷

    重庆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旭科创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定时作业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重庆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旭科创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定时作业生物试题(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识图作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箴言龙光桥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学月月清(月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箴言龙光桥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学月月清(月考)生物试题,共7页。

    重庆市梁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重庆市梁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共6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