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第五联盟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东台市第五联盟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30分)
1.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
A.人发声频率范围是 20~20000Hz
B.人发声的音调比蝙蝠高
C.狗不能听到超声波
D.大象发声频率不在蝙蝠听觉频率范围内
2.某实验室的一只水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如果把这只温度计放入一个盛有冰、水混合物容器中,则以下关于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后,温度计内水银的质量、体积和密度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质量变大,体积变大,密度变小B.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C.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D.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3.如图,水平桌面上,一只平衡鸟停放在支架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平衡鸟受到的重力和支架对平衡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平衡鸟受到的重力和支架对平衡鸟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平衡鸟受到的重力大小等于支架对平衡鸟的支持力大小
D.平衡鸟对支架的压力大小等于支架对平衡鸟的支持力大小
4.如图所示,夏天的傍晚,海水温度和空气温度相差较大,造成海面附近气体的疏密分布不同,从而我们能看到变形的太阳;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小孔成像
5.通过观察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的波形图,能得出
A.音调相同,音色不同B.音调不同,音色相同
C.音调、音色都相同D.音调、音色都不相同
6.下列事例中,利用做功的方式使物体(加“·”的字)内能增加的是( )
A.捂热水袋的手变暖
B.炽热的金属片插入水中后,水温升高
C.放进热汤中的金属汤勺变得烫手
D.用锯子锯木头,锯条的温度升高
7.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可知
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乙物质的密度为0.5kg/m3
D.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
8.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猜想假设B.提出问题C.进行实验D.分析论证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B.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时,它的密度不变
C.把一个铁块由地球运到月球上,铁块的密度变小
D.用力挤压一个充气的气球,气球内空气的密度会变大
10.我国已成功实现载人航天飞行,在飞船发射升空阶段,航天员被固定在座舱内,看上去航天员们静静地躺着不动,作出这种判断时所选的参照物是
A.空中白云B.地面发射台C.发射指挥中心D.飞船的座舱
11.下列体育项目中的一些现象,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的是
A.跳水运动员踩踏跳板,身体向上跳起
B.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身体离墙而去
C.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铅球在空中会下落
D.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身体前进
12.用来解释“镜花水月”光现象的是( )
A.光的色散B.光的直线传播
C.光的反射D.光的折射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4题,20分)
13.如图甲所示,当烧瓶中水沸腾以后,移去酒精灯,烧瓶中水将______沸腾(选填:“继续”或“停止”);待水的温度降低一些用抽气筒向外抽气,如图乙所示,看到的现象是______,这表明气压减少时沸点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14.如图所示,用同样大小的力沿同一方向先后作用在同一把塑料尺的不同点,塑料尺弯曲的程度不同,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同时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有关。
15.上物理复习课时,老师写下了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中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和_______,所反映共性是______________.
16.如图甲所示,在液体的表面上,某些能量较大的分子能克服液体内其他分子的束缚而“飞离”液体表面,这就是________;如图乙所示,在液体内部,有一些分子由于获得足够的能量,摆脱其他分子的束缚,进入液体内部的小气泡中,从而使小气泡逐渐变大并上升到液面,气泡破裂,其中的水蒸气“飞”到空气中,这就是________.(选填汽化的两种方式中的一种)
三、实验题(共12分)
17.(4分)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1)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在熔化过程持续_______min;
(2)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图像,该物质在第10min时处于_______态,该物质的熔点为_______℃,仔细观察图像,发现物质在熔化过程温度________;
(4)继续加热到液体沸腾,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且一直保持不变,则液体的沸点是_______℃。
18.(4分)小伟利用光具座进行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______,在实验中他发现光屏上的像偏下,那么他应该把光屏向______(填“上”或“下”)调节,使像最终成在光屏的中央;
(2)通过实验他得到了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3)如图乙所示,将—眼镜甲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只将蜡烛远离透镜移动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说明该眼镜为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19.(4分)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记录表格如下:
(1)观察到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从实验可得出,沸腾是从液体__________和_________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_________现象。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__________热,但温度__________;
(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第__________分钟记录的数据是明显错误的;
(3)由表可知,加热了__________分钟水开始沸腾,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
四、作图题(共16分)
20.(8分)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玻璃砖,并穿过玻璃砖。请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砖中的折射光线。
(_____)
21.(8分)将一平面镜斜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线垂直射入水中,如图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再由水射入空气中行进的光路图。
(____)
五、计算题(共22分)
22.(10分)有一正方体物块A,它的体积为V=0.4×l0–3m3。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此物块A的重力为10N,然后将物块A浸没在水中静止,如图乙所示。(g取10N/kg)
求:(1)物块A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的大小;
(2)物块A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3.(12分)质量是2kg的水,温度从20℃升高到80℃,需要吸收多少热量?(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30分)
1、D
2、C
3、B
4、C
5、A
6、D
7、D
8、A
9、D
10、D
11、C
12、C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4题,20分)
13、停止 水重新沸腾 降低
14、形状 作用点
15、凝固 熔化 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16、蒸发 沸腾
三、实验题(共12分)
17、晶体 10 吸收 固液共存 0 不变 98
18、在同一高度 下 10 凹透镜
19、内部 表面 汽化 吸 不变 7 5 99
四、作图题(共16分)
20、
21、
五、计算题(共22分)
22、 (1)4N;(2)6N
23、5.04×105J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6
99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四联盟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东台市第六联盟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东台市第五联盟九上物理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