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实验初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实验初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0℃的冰与0℃的水相比( )
A. 0℃的冰比0℃的水冷
B. 0℃的水比0℃的冰冷
C. 0℃冰与0℃的水一样冷
D. 冰和水状态不同,不可比较冷热程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物体的冷热程度与物体的温度有关,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无关,由题意可知,冰和水的温度均为0℃,温度相同,则冰和水的冷热程度相同,即0℃的冰和0℃的水一样冷,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诗人能分辨出是蛙声,依据的是声音的( )
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频率
【答案】C
【解析】
【详解】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物体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诗人能分辨出是蛙声,依据的是声音的音色,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禁止鸣笛”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途径 ②“隔墙有耳”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③“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判断的 ④广场舞的音乐不可能是噪声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禁止鸣笛”是防止噪声产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①错误;
②.作为固体的墙可以传声,所以在墙另一侧的人可能会听到说话声,故②正确;
③.不同的人说话主要是音色不同,“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③正确;更多优质资源可进入 ④.广场舞的音乐对跳舞的大妈们来说,不是噪声,但如果影响了他人休息,就是噪声,故④错误。
综上可得,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4. 小吃街上出现了一种“冒烟”的冰激凌,只见店员将﹣196℃的液氮倒入容器中,然后放入液体牛奶和五颜六色的爆米花,冰激凌原料瞬间冷冻成型而容器中的液氮发生了肉眼可见的“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碗里液体“沸腾”是因为液氮汽化
B. 冰激凌周围的“白气”是液氮汽化成的氮气
C. 碗里液体“沸腾”在不断放热
D. 冰激凌周围的“白气”过一会消失是液化现象
【答案】A
【解析】
【详解】氮在常温常压下是气态的,“沸腾”是由于﹣196℃的液氮倒入容器后会迅速吸热汽化,导致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液态的小水滴,从而形成“白气”,冰激凌周围的“白气”过一会消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蒸发了,属于汽化现象,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5. 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升高
B. 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C. 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
D. 当晶体处于熔点温度时,它的状态应该是固态或液态
【答案】B
【解析】
【详解】AB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有熔点。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没有熔点,吸收热量,温度升高。非晶体熔化过程中物质由固态先软化,再变稠变稀,最后变为液态。综上分析知,故AC错误,B正确;
D.当晶体处于熔点温度时,它的状态可能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故D错误。
故选B。
6. 如图所示,用发声音叉触及面颊,发现音叉在振动;一段时间后,音叉停止振动,声音便立即消失。此现象说明声音( )
A. 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 能够通过空气传播
C. 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 是具有能量的疏密波
【答案】A
【解析】
【详解】用发声音叉触及面颊,发现音叉在振动;一段时间后,音叉停止振动,声音便立即消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故选A。
7. 两条干湿程度相同的裤子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晾晒,则该图主要可以用来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 )
A. 与液体温度的关系B. 与液体质量的多少的关系
C. 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D. 与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
【答案】A
【解析】
【详解】图中两条干湿程度相同的裤子折叠方式相同,即表面积相同;都位于同一位置,则空气流速相同;一条在太阳下,一条在树荫下,温度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这是探究影响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故选A。
8. 夏天开着空调的甲房间、冬天开着暖气的乙房间,玻璃窗上都会出现“水雾”。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房间的“水雾”都在内表面
B. 甲、乙两房间的“水雾”都在外表面
C. 甲房间“水雾”在外表面,乙房间“水雾”在内表面
D. 甲房间“水雾”在内表面,乙房间“水雾”在外表面
【答案】C
【解析】
【详解】“水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的小水珠附着在玻璃上形成的。夏天开着空调的甲房间温度低,屋外的水蒸气遇冷的玻璃液化而形成,所以在玻璃外面;寒冷的冬天开着暖气的乙房间温度高,是屋内的水蒸气遇冷的琉璃液化而形成,所以在玻璃内表面,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9. 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
B. 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
C. 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
D. 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
【答案】C
【解析】
【详解】解:由于体温计的特殊结构,在离开人体读数时,不用力甩液柱不会下降,所以读数仍会是38℃;用没有甩过的体温计测量体温时,只被测者的体温高于体温计的示数时,体温计的示数才会发生变化,如果被测者的体温低于或等于38℃,体温计液注不变化,仍为38℃;所以病人乙的温度可能等于或低于38℃,不可能高于38℃,故C正确.答案为C.
点睛: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即液泡上方有一很细的缩口,在离开人体读数时,液柱不下降,故使用前应用力甩一下.用没甩的体温计测体温时,如果被测的温度比原先高,则读数准确,如果被测的体温比原先低,则仍然是原先的读数,据此作答.
10. 学校对面楼体改造施工,对临街开窗上课的班级影响很大,为了能够正常上课,下列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
A. 同学们和老师堵住耳朵
B. 老师将扩音器音量调到最大
C. 关闭教室内的所有窗户
D. 停止施工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同学们和老师堵住耳朵,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但老师上课的声音同学们也听不到了,故A不符合题意;
B.老师将扩音器音量调到最大,不能减弱噪声,甚至损伤学生听力,故B不符合题意;
C.关闭教室内的所有窗户,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符合题意;
D.停止施工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但不合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 在炎热的夏天,凉山州部分县市气温高达35℃,小马同学在家使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凉爽,是因为
A. 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够降低气温
B. 电风扇吹出风为冷风
C. 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吸收人体的能量
D. 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
【答案】D
【解析】
【详解】使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凉爽,是因为加快了空气的流动速度,使人体表面的汗液蒸发加快,而蒸发吸热,具有致冷作用,所以人会感到凉爽;电风扇吹出的风,并不能降低气温,也不是冷风;故ABC错误,D正确.
12. 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上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象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是舌头上的水分遇到比较冷的冰棍变成了冰,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固,因为冰是晶体,所以,从图中找出晶体的凝固图象即可。
A.由图知,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变,符合晶体凝固的特点,这是晶体的凝固图象,但凝固点不对,故A不符合题意;
B. 液体温度降低到0℃时,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水的凝固特点,故B符合题意;
C.由图知,温度升高到一定温度,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熔点为 0℃,符合晶体熔化特点,这是冰的熔化图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液体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符合非晶体的凝固特点,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 图为某物质均匀放热发生凝固过程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属于非晶体B. 该物质的熔点为75℃
C. 该物质的凝固过程用时18minD. 该物质在第15min时的温度为80℃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该物质在凝固过程中,从8min到18min时,温度没有变化,说明处于固液共存态,由此判断该物质属于晶体,故A错误;
B.由图像可知,处于固液共存态时温度是80℃,即该物质的熔点为80℃,故B错误;
C.该物质在凝固过程是从8min到18min,共用时10min,故C错误;
D.由图像可知,在第15min时,对应的纵坐标温度为80℃,故D正确。
故选D。
14. 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几个实验中,不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 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琴弦时,琴声会消失
B. 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
C. 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从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
D. 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琴弦时,琴声会消失,反证了声音产生的原因是物体的振动,故A不符合题意;
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通过转换法证明声音产生的原因是物体的振动,故B不符合题意;
C.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从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不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故C符合题意;
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说明发声的物体正在振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关于它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温度计的示数为39℃
B. 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
C.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D. 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答案】A
【解析】
【分析】解答此题需掌握:(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使用温度计之前一定要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详解】AB、观察图示中的温度计知:每一大格代表10℃,每一大格分成10小格,所以每一小格代表1℃,即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水银柱在0℃以上,示数为39℃.故A正确,B错误.C. 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故C错误.D. 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故D错误.故选A
16. 在教室里听不到说话的回声,原因是( )
A. 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
B. 回声被学生挡住
C. 教室里没有回声
D. 声音分散传出去,回声太小听不见
【答案】A
【解析】
【详解】人耳区分开原声和回声的最小时间是0.1s,因此人耳区分开原声和回声最短距离是
在教室里,由于我们说话的地点离墙较近,当我们说话时,声音传到墙壁上反射回来的时间与我们说话的时间几乎是同时的,时间差太短,因此人耳区分不开原声与回声,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7. 在烧瓶中注入刚刚沸腾的水,塞紧瓶塞,将烧瓶倒置,再用冷水浇烧瓶的底部,可以看到水又重新沸腾起来。该实验现象说明了
A. 沸腾过程需要吸热
B. 沸腾过程需要放热
C. 水的沸点与环境温度有关
D. 水的沸点与水面上方气压有关
【答案】D
【解析】
【详解】在烧瓶中注入刚沸腾的水,塞紧瓶塞,将烧瓶倒置,再用冷水浇时,烧瓶中的水蒸气受冷液化,瓶内气压降低,水的沸点降低,所以会看到水又重新沸腾,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8. 下列对噪声的控制措施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
A. 在公路两边和住宅区设置屏障
B. 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
C. 在马路旁边多植树种草
D. 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置
【答案】B
【解析】
【详解】A.在公路两边和住宅区设置屏障,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
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属于防止噪声产生,故B符合题意;
C.在马路旁边多植树种草,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置,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9. 下列是小李同学在劳动实践活动中采取的系列措施,其中为了减缓蒸发的是( )
①使用酒精灯加热,不使用时盖上灯帽
②植树时剪掉多余的枝叶
③把洗过的衣服晾晒在通风处
④培育玉米苗时盖上地膜
⑤将收割的小麦摊开晾晒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③④⑤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控制了液体的表面积,同时避免了空气流动的影响,可减缓蒸发;②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可减小枝叶蒸腾作用的表面积,从而可减缓蒸发;③将洗过的衣服晾在通风处,加快了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可加快蒸发;④利用地膜培育玉米苗,控制了液体的表面积,同时避免了空气流动的影响,可减缓蒸发;⑤将收割的小麦摊开晾晒,增大了液体的蒸发面积,同时加快了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可加快蒸发。
综上所述,各措施中为了减缓蒸发的是①②④,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0. 小亮开始实验时水量少了点,于是在沸腾后又往烧杯里加了一些冷水,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开,图中能反映小亮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升高到一定程度,不断吸收热量,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烧杯里的水沸腾后,加了一冷水,水的温度会直接下降;随着加热水的温度又会逐渐升高,然后又会沸腾,且沸腾时的温度是相同,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1分×24=24分)
21. 如图甲是体育课上老师使用的哨子,图乙是其发声原理图。当用力吹气时,气流在哨子内 ___________发出声音,哨声是通过 ___________传到同学们耳中的。
【答案】 ①. 振动 ②. 空气
【解析】
【详解】[1][2]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当用力向哨子内吹气时,气流在哨子内振动发出声音;而我们与哨子之间隔着空气,所以我们听到的哨声是通过空气这种介质传播的。
22. 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如图甲是______℃,乙是某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
【答案】 ①. 37.8 ②. ﹣6
【解析】
【详解】[1]图甲体温计上1℃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0.1℃,即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此时的温度为37.8℃。
[2]图乙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越往下越大为零下,所以显示的温度为﹣6℃。
23. 现在智能手机有一种声纹锁的功能。李老师开车时对自己的手机说了一句“嘿,Siri”,“打开导航”,手机立刻就打开相应的应用。同车的小齐觉得挺好玩也同样说了一句,手机却没有反应,他又大声地再说了一遍仍然没有反应。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______,而小齐大声地再说了一遍是改变了声音的______。
【答案】 ①. 音色 ②. 响度
【解析】
【详解】[1]人与人的音色不同,所以声纹锁辨别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
[2]小齐大声地再说了一遍,声音的大小是改变了声音的响度。
24. 某些动物常常以人类听不到的声音在交流。亚洲象迁移时,一路上大象的很多活动似乎在“悄无声息”中进行,实际上它们可以用低于20Hz的_______进行交流。蝙蝠是动物界的“高音冠军”,目前科学家发现蝙蝠发出的叫声频率最高可达120 kHz,这种声波属于_______ 。
【答案】 ①. 次声波 ②. 超声波
【解析】
【详解】[1]当声音的频率低于20Hz时称为次声波。
[2]当声音的频率高于20000Hz时称为超声波,120kHz=120000Hz,所以蝙蝠发出的声波属于超声波。
25. 小斌同学设计的一个温度计,如图所示,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水平部分有一小段液柱。(不考虑大气压变化)
(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选填“液体热胀冷缩”或“气体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当液柱向右移动时,周围的温度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答案】 ①. 气体热胀冷缩 ②. 升高
【解析】
【详解】(1)[1]这是个气体温度计,所以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
(2)[2]温度升高时,瓶内气体就要膨胀,所以会把液柱向右推;当周围的温度降低时,瓶内气体就要收缩,所以液柱向左移动。
26. 在《太空“冰雪”实验》中,用沾了结晶核的毛根触碰过饱和乙酸钠溶液形成的液体球,液体球迅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冰球”。用手摸上去,“冰球”竟然是热乎乎的,这是因为此过程中会______热量。
【答案】 ①. 凝固 ②. 放出
【解析】
【详解】[1][2]液体球是液态的,“冰球”是固态的。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所以用沾了结晶核的毛根触碰过饱和乙酸钠溶液形成的液体球,液体球迅速凝固成“冰球”。用手摸上去,“冰球”竟然是热乎乎的,说明凝固的过程向外放出热量。
27. 常用灭火器中装有二氧化碳液体,是二氧化碳气体采用______的方法装入其中的,当打开阀门时会发生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此时需要吸热,所以手不要握住瓶身,以防冻伤。
【答案】 ①. 压缩气体 ②. 汽化
【解析】
【详解】[1]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灭火器中装有二氧化碳液体,是二氧化碳气体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装入其中。
[2]常温下二氧化碳是气态的,当打开阀门,又会发生汽化现象,汽化过程中吸热。
28. 如图所示,夏天小雷同学从游泳池出来后,一阵风吹过感到有些冷,这是因为水______,可他却惊奇的发现,旁边的一只小狗却热得吐出舌头,快速地喘着粗气,这样可以增大液体表面积,并且加快了 ______,从而加快了水的蒸发而带走小狗体内多余热量的原因。
【答案】 ①. 蒸发吸热 ②. 空气流动速度
【解析】
【详解】[1]从泳池出来后感觉冷是因为身体表面的水蒸发吸热;
[2]小狗吐舌头,喘着粗气,既可以增大液体表面积,又可以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加快液体蒸发,带走热量。
29. 如图所示,甲试管装水,乙试管装酒精,同时放入盛水的大烧杯中,对烧杯加热一段时间,甲试管内的水_________沸腾;乙试管内的酒精_________沸腾。(均填“会”或“不会”)
【答案】 ①. 不会 ②. 会
【解析】
【详解】[1][2]在大烧杯底部加热使烧杯内水温度升高,由于水的沸点高于酒精的沸点,所以温度首先达到酒精的沸点,由于继续吸热,所以乙试管内的酒精会沸腾;而甲试管内水的温度虽然能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从同温度的大烧杯里的水中吸热,所以甲试管内的水不能沸腾。
30. 根据题表回答问题:测沸水温度时应使用___________温度计;冬天,在我国北方有些地区的最低气温达,测室外温度时应使用___________温度计。(两空选填“酒精”或“水银”)
【答案】 ①. 水银 ②. 酒精
【解析】
【详解】[1]由表格数据知道,酒精的沸点是78℃,沸水的温度大约是100℃,所以在100℃时,酒精会沸腾,故不能使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而水银的沸点是375℃,远高于水的沸点,故应选择水银温度计。
[2]水银的凝固点是-38.8℃,我国北方有些地区的最低气温达-50℃,这个温度下,水银已经凝固成固态的了,所以不能用水银温度计;而酒精的凝固点为-117℃,远低于-50℃,故此时酒精还是液态的,所以可以用酒精温度计。
31. 特种兵被称为“陆地猛虎、海底蛟龙、空中雄鹰”,他们装备着黑色作战消音靴,最拿手的是穿消音靴上天、入地、下海。消音靴能够在_____处减弱噪声,这样做主要是防止___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过大而暴露目标。
【答案】 ①. 声源 ②. 响度
【解析】
【详解】[1]减弱噪声的三个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消音靴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声音的大小用响度来表示,故这样做主要是防止响度过大而暴露目标。
32. 人们常利用回声来探知发声体与远处物体的距离。最常用的是用声呐探测海洋深度或鱼群所在,声呐是运用了超声波_________的特点。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约为1500米/秒,若在海面某处声呐传送的声音4秒后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则此处海洋深度为_________米。
【答案】 ①. 方向性好 ②. 3000
【解析】
【详解】[1]超声波方向性好,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使用声呐定位鱼群,是利用了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的特点。
[2]声音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
该处海水的深度
三.解答题(1分×26=26分)
33.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小明同学的实验数据如表:
(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第____min记录的数据明显错误;
(2)由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此时液面上的气压______1标准大气压(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3)小明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如图甲、乙所示,其中___图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4)请指出丙图中实验操作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
(5)3min记录温度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丁所示,此时温度为____℃;
(6)请根据如表的数据,在如图戊的坐标系中描点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__;
(7)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相互交流时,有的小组觉得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请你说出一条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 __。
【答案】 ①. 6 ②. 98 ③. 小于 ④. 甲 ⑤. 温度计接触了烧杯底 ⑥. 96 ⑦. ⑧. 减少水的质量
【解析】
【详解】(1)[1]如表格水在第4min开始沸腾,不断吸收热量,温度应该保持不变,所以第6min时的数据是错误的,第6min时的温度也应为98℃。
(2)[2]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水的沸点,所以水的沸点是98°C。
[3]沸点的高低和气压有关,气压降低,沸点降低;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C,此时沸点98°C低于100°C,所以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4]水在沸腾时,上下温度相同,气泡上升过程中,不断有水汽化成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甲图,气泡上升时不断增大,是水的沸腾时的现象;乙图,气泡上升时不断减小,是水沸腾之前的现象。
(4)[5]操作错误之处是:丙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由于容器底靠近酒精灯,会使测得的温度偏高。
(5)[6]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C,示数是96°C。
(6)[7]先根据数据描点,然后用平滑的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如图
(7)[8] )为了减少加热所用时间,除了适当减少水量,还可以适当提高水的初始温度。
34. 小明用如图实验装置探究了三个有关“声音的特性”实验。
A.探究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
B.探究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C.探究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是否有关。
(1)拨动钢尺,观察到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钢尺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这是由于小明采用了图____(选填“甲”或“乙”)所示的实验操作方法;
(2)规范实验操作后,将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通过听振动发出的声音,发现钢尺的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_____(选填“A”、“B”或“C”)实验;
(3)第二次小明保持钢尺不变,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听到钢尺的____发生变化(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这个实验用来探究_____(选填“A”、“B”或“C”)实验。
【答案】 ①. 乙 ②. 音调 ③. B ④. 响度 ⑤. A
【解析】
【详解】(1)[1]拨动钢尺,观察到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钢尺的振动发出声音;同时听到钢尺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说明钢尺没有紧贴桌面,故小明选用乙图实验。
(2)[2][3]保持拨动钢尺的力度不变,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当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时,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即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发出的音调变化;说明钢尺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尺子振动快慢有关,故这个实验用来探究B,即探究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3)[4][5]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更大的力拨动直尺,直尺振动的振幅变大,则声音的响度越大,故可以探究A,即探究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
35. 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小明所在小组突发奇想在烧杯和试管中都放入适量的碎冰,并各放了一支温度计,组成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下面的探究实验。
(1)器材安装调整应该按__________(选填“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顺序进行;
(2)实验过程中A、B两个温度计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通过分析图像可知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线是试管内碎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3)第时试管内的碎冰处于__________态,烧杯内的碎冰处于__________态;(以上两空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4)分析图像可知试管内的碎冰的熔化过程共经历了__________;
(5)通过冰的熔化图像可知冰属于__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并得出冰熔化时的特点是:__________;
【答案】 ①. 从下到上 ②. 虚 ③. 固 ④. 固液共存 ⑤. 10 ⑥. 晶体 ⑦. 在熔点熔化,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
【解析】
【详解】(1)[1]实验中为了确保酒精灯用外焰加热,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被测液体中,器材安装调整应该按从下到上顺序进行。
(2)[2]由图得,烧杯中的碎冰吸收酒精灯的热量,温度升高后,烧杯中的碎冰对试管中的碎冰加热,因此是烧杯中的碎冰先熔化,试管中的碎冰后熔化,因此虚线是试管内碎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3)[3][4]由图得,第时试管内与烧杯内的碎冰都处于熔化过程,均处于固液共存态。
(4)[5]分析图像可知试管内的碎冰第4min开始熔化,第14min熔化结束,因此熔化过程共经历了
(5)[6]通过冰的熔化图像可知,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熔点,是晶体。
[7]冰熔化时的特点是:温度达到熔点,持续吸热,温度保持熔点不变。
36. 某研究小组利用一些长短、粗细和材料不同的琴弦,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的松紧程度一致。
(1)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该控制琴弦的粗细、_________、松紧程度相同,改变_________;应选择琴弦_________(选填符号a、b、c或d);
(2)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琴弦音调的高低与琴弦_________的关系;
(3)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_________的问题。
(4) 他们还可以选择琴弦_________(选填符号a、b、c或d)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
【答案】 ①. 材料 ②. 琴弦的长度 ③. a、d ④. 粗细 ⑤. 没有控制琴弦的材料相同 ⑥. a、c
【解析】
【分析】
【详解】(1)[1][2][3]根据题意,音调高低可能和琴弦的长短、粗细和材料及琴弦固定的松紧程度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研究音调高低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的几个因素相同。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该控制琴弦的粗细、材料、松紧程度相同,改变琴弦的长度,结合已知条件,故应选择琴弦a、d。
(2)[4]选择琴弦a和b,根据已知条件可知,材料、长度和松紧程度相同,而粗细不同,则是为了研究琴弦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
(3)[5]研究琴弦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要控制琴弦的粗细、材料及琴弦固定的松紧程度,而c和d材料不同,故不能探究音调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即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没有控制琴弦的材料相同的问题。
(4)[6]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要控制琴弦的长短、粗细及琴弦固定的松紧程度相同,故可以选择琴弦a、c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
【点睛】本题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主要考查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0分)
37. 请根据所述材料和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
自从iPhne5s带着指纹识别Tuch ID火了以后,这门技术已经成为iOS和Andrid旗舰手机上的标配了。虽然虹膜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也偶尔向Tuch ID发起挑战,但仍无法撼动其地位。不过,这种情况可能要改变了,因为手机芯片厂商高通来了一发黑科技——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亦称超声波Sense ID)。
原有的指纹识别的原理是电容式信号感测,核心是电信号。手指(人体)的微电场与电容传感器之间形成微电流,指纹嵴与峪(波峰与波谷)间会有高低电容差,这也是描绘指纹图像的基础。
超声波指纹识别如其名,是利用的是超声波去做检测。利用超声波具有穿透材料的能力,且随材料的不同产生大小不同的回波(超声波到达不同材质表面时,被吸收、穿透与反射的程度不同)。因此,利用皮肤与空气对于声波阻抗的差异,就可以区分指纹嵴与峪所在的位置。超声波技术所使用的超声波的能量被控制在对人体无损的程度。
超声波指纹识别的优势在于可以识别指纹的3D纹路,采集更精细的指纹数据,而电容式的识别是2D图像。另外一点优势是可以置于塑料、玻璃等多种材料之下,不对机身外观造成影响,不受汗水、油污的影响。
(1)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 )Hz的声音,它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时( )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A.20 会 B.20000 会 C. 20000 不会 D.20 不会
(2)超声波指纹识别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它模仿的是下列哪种生物( )
A.狗 B.猫 C.海豚 D.大象
(3)超声波能够识别指纹是利用了超声波______的作用。
A.穿透力强 B.方向性好 C.可以传递信息 D.具有能量
(4)关于超声波指纹识别,表述错误的是( )
A.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所使用的超声波的能量对人体无害
B.超声波指纹识别的优势在于可以识别3D纹路
C.超声波指纹识别的优势在于可以置于塑料、玻璃等材料之下
D.超声波指纹识别受汗水、油污影响
(5)下面是超声指纹识别系统,在发出超声波遇到手指上A、B、C、D、E五个位置,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16ms、0.30ms、0.16ms、0.30ms、0.14ms.根据时间,求出手指与手机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指纹的大致形状,则该处指纹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 ①. B ②. C ③. C ④. D ⑤. A
【解析】
【详解】(1)[1]超声波与普通声波一样,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会有一部分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故选B。
(2)[2]超声波指纹识别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在选项中的几类动物中,海豚可以发出超声波,会利用回声定位躲避障碍,因此,它模仿的是海豚,故选C。
(3)[3]超声波能够识别指纹是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的作用,故选C。
(4)[4]A.超声波技术所使用的超声波的能量被控制在对人体无损的程度,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超声波指纹识别的优势在于可以识别指纹的3D纹路,采集更精细的指纹数据,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D.超声波指纹识别的优势是可以置于塑料、玻璃等多种材料之下,不对机身外观造成影响,不受汗水、油污的影响,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5)[5]由题意可知,发出的超声波遇到手指上A、B、C、D、E五个位置,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16ms、0.30ms、0.16ms、0.30ms、0.14ms,根据可知,速度一定时,时间越长通过的路程越远,因为超声波传播的时间
所以超声波传播的路程
即超声波发出点到手指BD的距离是相同的(最远),最近的是E点,因此,对照图片可知,则该处指纹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A,故选A。凝固点
沸点
酒精
水银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0
92
94
—
98
98
97
9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文件包含物理试卷docx、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八上物理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摄影师抓拍了一个有趣的场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