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九年级上册11月期中物理测试卷(附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九年级上册11月期中物理测试卷(附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与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选对的得2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下列诗句能体现“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是( )
A. 大风起兮云飞扬B. 柳絮飞时花满城
C. 满架蔷薇一院香D. 秋雨梧桐叶落时
2. 如图所示,荷叶上的水珠如颗颗珍珠一般,摇一摇荷叶,水珠会很快滑落,荷叶上竟然滴水不沾。关于荷叶上水珠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水珠静止不动时,水珠中的水分子也静止不动
B. 很小的水珠就是一个水分子
C. 荷叶不沾水,是因为水珠与荷叶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D. 两滴水珠相遇时能形成一个较大的水珠,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3. 如图是手机一种解锁方式,用手指轻轻触碰手机感应区,识别出正确指纹后手机自动开锁,则感应区相当于手机电路中的( )
A. 电源B. 用电器C. 开关D. 导线
4. 汽车发动机一般都是汽油机,某汽车汽油机的能量流向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了提高热机效率不应使用水冷却
B. 该汽油机的能量利用率为33%
C. 增加废气带走的热量可以提高热机效率
D. 减少汽油机部件的摩擦可以提高热机效率
5. 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向饮料中加冰块,饮料温度降低
B. 用锯条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
C. 寒冬,用热水袋暖手,手感到温暖
D. 盛夏,阳光暴晒路面,路面温度升高
6.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
B. 物体的温度为0℃,其内能也为零
C.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D.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7. 如图所示,将塑料绳撕成丝带状,用毛巾分别摩擦塑料丝带和PVC管,然后将塑料丝带放在PVC管上方,塑料丝带就会像章鱼一样悬在空中,这就是神奇的静电“章鱼”实验。下列关于“章鱼”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塑料丝带是导体
B. 毛巾摩擦塑料丝带时创造了电荷
C. 摩擦过的塑料丝带和PVC管带上了同种电荷
D. 摩擦过塑料丝带和PVC管带上了异种电荷
8. 如图所示,为了测量小灯泡的电压,其中连接正确的是( )
A. B. C. D.
9. 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导体电阻5Ω
B. 导体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C.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时,电阻为0
D. 导体的电阻随电流的增大而减小
10.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有可能损坏电流表的是( )
A. B.
C. D.
11. 为提倡节约用电,我们应该要关闭暂时不使用家用电器,每多关闭一个家用电器,家庭电路里变大的物理量是( )
A. 总电压B. 总电流C. 总电阻D. 无法判断
12.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A. 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B. 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C. 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都增大
D. 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都减小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4分。按要求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作答)
13. 我国研制的月球探测车的外壳选用抗温差大的材料制成,这是因为月球表面物质的比热容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温差大的缘故。探测车在阳光的照射下温度升高,内能的增加是通过______方式实现的。
14. 复印机给办公带来了许多便利。复印过程中核心一步是:先在硒鼓表面形成带正电的“静电潜像”,之后带负电的墨粉被带正电的“静电潜像”所 _____显出墨粉组成的字迹。在整理年代久远的古书时,为了防止翻动损坏书页,需要先给书“充电”使书页分开利用_____的原理。
15. 家用轿车常用汽油机驱动,如图所示,工作中的四冲程汽油机正处于______冲程,在该冲程将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若该汽油机每秒完成60个冲程,则每秒它对外做功______次。汽车行驶过程中,油箱内的汽油越来越少,汽油的热值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 如图所示电路,要使灯、组成串联电路,应闭合开关______;要使、组成并联电路应闭合开关______。
17. 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后,通过R1和R2的电流之比为______,若V1表的示数大于V2表的示数,则两电阻的大小关系是R1______R2(选填“大于”或“小于”);若将两电阻连在图乙所示的电路中,两电流表(均为实验室常用双量程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至同一位置,则通过R1和R2的电流之比为______。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共18分。按题目要求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作答)
18. 如图所示,请根据实物图在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19. 小军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B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这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___________(选填“同侧”或“异侧”),入射光线EO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OP_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
(3)将纸板A、B置于同一平面后,若将一束光帖着纸板B沿PO射到O点,反射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说明在光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___的;
(4)入射角为30°时,量得反射角也恰好为30°,小军就此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他的结论是否可靠?答: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20.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某次实验情形如图乙所示,此时光屏上恰好得到烛焰清晰的、______的实像(选填“正立”或“倒立”);当把蜡烛放在光具座35cm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向______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实像,此成像特点与______原理相同(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这时若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______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3)丙、丁两图,表示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像原理,需佩戴凹透镜矫正的是______图。
五、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1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演算步骤,计算过程中物理量必须带上单位,只写出答案的不得分)
21. 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水平道路上匀速直线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0.5s(反应时间,为匀速行驶)后才开始制动刹车,又经过3.5s汽车滑行了30m后停止运动。从司机发现紧急情况到汽车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求:
(1)汽车通过的路程s;
(2)汽车的平均速度v。
22. 小刚从家中出发到学校,其中有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像如图。求:
(1)骑车的是图中哪一段?
(2)小刚步行的速度是多少?
(3)小刚从家到学校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023-2024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
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选对的得2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下列诗句能体现“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大风起兮云飞扬B. 柳絮飞时花满城
C. 满架蔷薇一院香D. 秋雨梧桐叶落时
【正确答案】C
【详解】A.大风起兮云飞扬,是机械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柳絮飞时花满城,柳絮和花看得见,故不是分子,故不能体现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满架蔷薇一院香,是香味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符合题意;
D.秋雨梧桐叶落时,雨、梧桐叶都是看的见的物体,不是分子,故不是分子无规则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如图所示,荷叶上的水珠如颗颗珍珠一般,摇一摇荷叶,水珠会很快滑落,荷叶上竟然滴水不沾。关于荷叶上水珠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水珠静止不动时,水珠中的水分子也静止不动
B. 很小的水珠就是一个水分子
C. 荷叶不沾水,是因为水珠与荷叶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D. 两滴水珠相遇时能形成一个较大的水珠,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正确答案】D
【分析】
【详解】A.当水珠静止不动时,水珠中的水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很小的水珠由大量的水分子组成的,故B错误;
C.荷叶不沾水,是因为水珠与荷叶的分子之间既有斥力,也有引力,故C错误;
D.两滴水珠相遇时能形成一个较大的水珠,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才会聚集成一个大水珠,故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故D正确。
故选D。
3. 如图是手机一种解锁方式,用手指轻轻触碰手机感应区,识别出正确指纹后手机自动开锁,则感应区相当于手机电路中的( )
A. 电源B. 用电器C. 开关D. 导线
【正确答案】C
【详解】手指轻轻触碰感应区,识别出正确的指纹后手机自动开锁,感应区相当于电路中的开关,对手机起控制作用,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4. 汽车发动机一般都是汽油机,某汽车汽油机的能量流向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了提高热机效率不应使用水冷却
B. 该汽油机的能量利用率为33%
C. 增加废气带走的热量可以提高热机效率
D. 减少汽油机部件的摩擦可以提高热机效率
【正确答案】D
【详解】A.热机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冷却水将热量带走,否则会损坏热机,故A错误;
B.该汽油机的热机效率为
η=100%﹣33%﹣30%﹣7%=30%
故B错误;
C.由题图可知,在热机能量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增加废气带走的热量降低了热机效率,故C错误;
D.机械效率是机械做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加润滑油减少各部件之间的摩擦,克服摩擦所做的额外功变少,可以提高机械效率,故D正确。
故选D。
5. 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向饮料中加冰块,饮料温度降低
B. 用锯条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
C. 寒冬,用热水袋暖手,手感到温暖
D. 盛夏,阳光暴晒路面,路面温度升高
【正确答案】B
【详解】A.向饮料中加冰块,冰块吸热,饮料温度降低,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
B.用锯锯木头,锯条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属于做功增加物体的内能,故B符合题意;
C.用热水袋暖手,手感到温暖,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
D.盛夏,阳光曝晒路面,路面温度升高,是太阳光的热辐射增加了路面的内能,属于热传递增加物体的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
B. 物体的温度为0℃,其内能也为零
C.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D.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正确答案】A
【详解】A.内能只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所以只要的物体的温度高,即使内能小,也可将热量以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故A正确;
B.内能是物体内部的能量,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即使在0℃也有内能,故B错误;
C.物体内能的大小跟物质的质量、温度、体积有关;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可能改变,例如冰熔化时,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故C错误;
D.热量是指在热传递的过程中物体之间能量的转移的多少,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故D错误。
故选A。
7. 如图所示,将塑料绳撕成丝带状,用毛巾分别摩擦塑料丝带和PVC管,然后将塑料丝带放在PVC管上方,塑料丝带就会像章鱼一样悬在空中,这就是神奇的静电“章鱼”实验。下列关于“章鱼”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塑料丝带是导体
B. 毛巾摩擦塑料丝带时创造了电荷
C. 摩擦过的塑料丝带和PVC管带上了同种电荷
D. 摩擦过的塑料丝带和PVC管带上了异种电荷
【正确答案】C
【详解】A.塑料丝带是绝缘体,故A错误;
B.毛巾摩擦塑料丝带时,发生了带电现象是电子的转移,而不是创造了电荷,故B错误;
CD.将塑料丝带放在PVC管上方,塑料丝带就会像章鱼一样悬在空中,说明塑料丝带和PVC管发生排斥作用,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可知,塑料丝带和PVC管带上了同种电荷,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8. 如图所示,为了测量小灯泡的电压,其中连接正确的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A
【详解】A.电压表与小灯泡并联,并且正负接线柱正确,故A正确;
B.电压表与开关并联,开关闭合,电压表被短路,故B错误;
C.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故C错误;
D.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错了,故D错误。
故选A。
9. 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导体电阻为5Ω
B. 导体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C.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时,电阻为0
D. 导体的电阻随电流的增大而减小
【正确答案】A
【详解】A.由图像可知,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6A时,其两端电压为3V,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导体的电阻为
故A正确;
BCD.由于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有关,与导体的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两端电压为0时,电阻不为0,故BCD错误。
故选A。
10.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有可能损坏电流表的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B
【详解】A.如图所示,两灯泡并联,电流表测左边灯泡的电流,不会损坏电流表,故A不符合题意;
B.如图所示,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导线,电流表直接回到电源的负极,没有经过用电器,可能损坏电流表,故B符合题意;
C.如图所示,两灯泡并联,电流表测干路中的电流,不会损坏电流表,故C不符合题意;
D.如图所示,两灯泡并联,电流表测干路中的电流,不会损坏电流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 为提倡节约用电,我们应该要关闭暂时不使用的家用电器,每多关闭一个家用电器,家庭电路里变大的物理量是( )
A. 总电压B. 总电流C. 总电阻D. 无法判断
【正确答案】C
【详解】A.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是并联,因家庭电路的电压不变,所以每多关闭一个家用电器,总电压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CD.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是并联,而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因此每多关闭一个用电器,总电阻将变大,由于总电阻变大,电压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流将变小,故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2.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A. 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B. 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C. 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都增大
D. 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都减小
【正确答案】C
【详解】根据欧姆定律得,电源电压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电路中电流变大,则电流表示数变大;电阻R的阻值不变,根据得,电流变大,则电阻R两端的电压变大,则电压表示数变大,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4分。按要求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作答)
13. 我国研制的月球探测车的外壳选用抗温差大的材料制成,这是因为月球表面物质的比热容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温差大的缘故。探测车在阳光的照射下温度升高,内能的增加是通过______方式实现的。
【正确答案】 ①. 较小 ②. 热传递
【详解】[1]由于月球表面都是岩石,岩石的吸热能力较差,因此月球表面物质的比热容较小,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量大,所以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差大。
[2]热传递的发生条件是存在温度差,由于太阳的温度比月球表面的温度高,因此探测车在阳光的照射下温度升高,内能的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的。
14. 复印机给办公带来了许多便利。复印过程中核心一步是:先在硒鼓表面形成带正电的“静电潜像”,之后带负电的墨粉被带正电的“静电潜像”所 _____显出墨粉组成的字迹。在整理年代久远的古书时,为了防止翻动损坏书页,需要先给书“充电”使书页分开利用_____的原理。
【正确答案】 ①. 吸引 ②.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详解】[1]先在硒鼓表面形成带正电的“静电潜像”,之后带负电的墨粉被带正电的“静电潜像”所吸引显出墨粉组成的字迹,
[2]给古书“充电”是使书页带上同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这样它们就能自动分开了。
15. 家用轿车常用汽油机驱动,如图所示,工作中的四冲程汽油机正处于______冲程,在该冲程将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若该汽油机每秒完成60个冲程,则每秒它对外做功______次。汽车行驶过程中,油箱内的汽油越来越少,汽油的热值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正确答案】 ① 压缩冲程 ②. 机械能 ③. 内能 ④. 15 ⑤. 不变
【详解】[1][2][3]如图所示,汽油机的进气门和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汽油机正处于压缩冲程,压缩过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4]由于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完成4个冲程,飞轮和曲轴转2圈,对外做功1次,若该汽油机每秒完成60个冲程,则每秒它对外做功15次。
[5]燃料的热值是燃料本身的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无关,所以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油箱内的汽油越来越少,汽油的质量减小,但汽油的热值不变。
16. 如图所示电路,要使灯、组成串联电路,应闭合开关______;要使、组成并联电路应闭合开关______。
【正确答案】 ①. ②. 、
【详解】[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2,断开开关S1、S3时,两灯泡顺次连接,因此灯泡L1和L2串联。
[2]当断开开关S2,闭合开关S1、S3时,两灯泡并列连接,因此灯泡L1和L2并联。
17. 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后,通过R1和R2的电流之比为______,若V1表的示数大于V2表的示数,则两电阻的大小关系是R1______R2(选填“大于”或“小于”);若将两电阻连在图乙所示的电路中,两电流表(均为实验室常用双量程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至同一位置,则通过R1和R2的电流之比为______。
【正确答案】 ①. ②. 大于 ③.
【详解】[1]甲图电路为串联电路,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通过R1和R2的电流之比为。
[2]V1表测的是R1的电压,V2表测的是R2的电压,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若V1表的示数大于V2表的示数,则两电阻的大小关系是R1大于R2。
[3]由图示电路可知,两电阻并联,电流表A1测L2支路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干路电流大于任意一条支路上的电流,则电流表A示数大于电流表A1示数,由于两只电表的指针位置完全一样,则电流表A1测的R1的电流,量程是0~0.6A,电流表A测的是干路电流,量程是0~3A,根据大小量程的关系,干路电流是R1的电流的5倍,所以通过R2的电流是R1的电流的4倍。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共18分。按题目要求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作答)
18. 如图所示,请根据实物图在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正确答案】
【详解】由实物图知,两灯并联,开关在干路上控制整个电路,电流表在L1支路上,电路图如图所示:
19. 小军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B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这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___________(选填“同侧”或“异侧”),入射光线EO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OP_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
(3)将纸板A、B置于同一平面后,若将一束光帖着纸板B沿PO射到O点,反射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说明在光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___的;
(4)入射角为30°时,量得反射角也恰好为30°,小军就此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他的结论是否可靠?答: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②. 异侧 ③. 靠近 ④. 可逆 ⑤. 不可靠 ⑥. 见解析
【详解】(1)[1]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入射光线是EO,经过平面镜反射会有反射光线,如果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此时在纸板B上看不到反射光,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2][3]由图可知,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入射光线EO靠近法线时,入射角变小,反射光线OP靠近法线,反射角随之变小。
(3)[4]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PO射到O点,可看到反射光线沿OE射出,光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入射时,反射光线也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反射出去,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5][6]只有一组数据无法得出结论,得出的结论也有很大的偶然性,他的结论不可靠,应改变入射角大小,多次实验总结结论,避免结论偶然性。
20.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某次实验情形如图乙所示,此时光屏上恰好得到烛焰清晰的、______的实像(选填“正立”或“倒立”);当把蜡烛放在光具座35cm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向______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实像,此成像特点与______原理相同(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这时若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______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3)丙、丁两图,表示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像原理,需佩戴凹透镜矫正的是______图。
【正确答案】 ①. 10.0 ②. 倒立 ③. 右 ④. 投影仪 ⑤. 能 ⑥. 丙
【详解】(1)[1]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为焦距,凸透镜可以将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到焦点上,由图甲可知焦距为
f=60.0cm-50.0cm=10.0cm
(2)[2]由图乙可知,物距为
u=50.0cm-20.0cm=30.0cm>2f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4]把蜡烛放在光具座35cm处时,物距为
u1=50.0cm-35.0cm=15.0cm
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应向右移动光屏,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是根据此原理制成的。
[5]交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根据光路可逆可知,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实像。
(3)[6]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过强,即折光能力过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会凹透镜,利用其对光线的发散作用,使光线延迟会聚,因此图丙需佩戴凹透镜矫正。
五、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1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演算步骤,计算过程中物理量必须带上单位,只写出答案的不得分)
21. 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水平道路上匀速直线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0.5s(反应时间,为匀速行驶)后才开始制动刹车,又经过3.5s汽车滑行了30m后停止运动。从司机发现紧急情况到汽车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求:
(1)汽车通过的路程s;
(2)汽车平均速度v。
【正确答案】(1)40m;(2)
【详解】解:(1)反应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路程为
所以汽车通过的路程为
(2)所用的总时间为
所以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答:(1)汽车通过的路程s为40m;
(2)汽车的平均速度v为。
22. 小刚从家中出发到学校,其中有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像如图。求:
(1)骑车的是图中哪一段?
(2)小刚步行的速度是多少?
(3)小刚从家到学校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正确答案】(1)OA;(2)12m/s;(3)2m/s
【详解】解:(1)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倾斜程度越大,说明物体的速度越大,图中OA的倾斜程度大,所以OA是骑车的图像,AB是步行的图像。
(2)由图中可知,步行的路程为
步行的时间为
所以小刚步行的速度为
(3)由图得,小刚从家到学校的路程为
全称所用的时间为
所以从家到学校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答:(1)骑车是图中的OA段;
(2)小刚步行的速度为1.2m/s;
(3)小刚从家到学校全程的平均速度是2m/s。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以下说法中符合生活实际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及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计算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