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12.1 杠杆学案
展开(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
一、功率的概念:
1.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1)“硬棒”不一定是棒,泛指有一定长度的,在外力作用下不变形的物体;
(2)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任何形状的。
2.杠杆的七要素: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字母“O”表示。它可能在棒的某一端,也可能在棒的中间,在杠杆转动时,支点是相对固定的。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
(4)动力作用点:动力在杠杆上的作用点;
(5)阻力作用点:阻力在杠杆上的作用点;
(6)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用“l1”表示;
(7)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用“l2 ”表示。
注意:①无论动力还是阻力,都是作用在杠杆上的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正好相反。一般情况下,把人施加给杠杆的力或使杠杆按照人的意愿转动的力叫做动力,而把阻碍杠杆按照需要方向转动的力叫阻力;
②力臂是点到线的距离,而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的,其力臂为零,对杠杆的转动不起作用。
3.杠杆示意图的画法:
(1)根据题意先确定支点O;
(2)确定动力和阻力并用虚线将其作用线延长;
(3)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画垂线,并用l1和l2分别表示动力臂和阻力臂。如图所示,以翘棒为例。
第一步:先确定支点,即杠杆绕着哪一点转动,用字母“O”表示。如图甲所示;
第二步:确定动力和阻力。人的愿望是将石头翘起,则人应向下用力,画出此力即为动力用“F1”表示。这个力F1作用效果是使杠杆逆时针转动。而阻力的作用效果恰好与动力作用效果相反,在阻力的作用下杠杆应朝着顺时针方向转动,则阻力是石头施加给杠杆的,方向向下,用“F2”表示如图乙所示;
第三步: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将力的作用线正向或反向延长,由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并标明相应的“l1”“l2”, “l1”“l2”分别表示动力臂和阻力臂,如图丙所示。
【例题1】独竹漂是一项民间绝技,表演者站在一根楠竹上,手执一根细竹竿为“桨”,左右点水、破浪前进。如图所示,表演者右手撑住竹竿的A点,左手在B点用力摆动竹竿使楠竹在水面滑行,若将竹竿看作杠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为杠杆的支点
B.B点越靠近水面,表演者施加的动力越小
C.竹竿是一个费力杠杆
D.若B点位于A点与竹竿下端所受力的作用点的中点,则竹竿为等臂杠杆
【变式练习1】如图所示,使用起子向上用力打开瓶盖时,起子可视为杠杆,这时杠杆的支点是(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例题2】图中作出动力臂和阻力。
【变式练习2】图中,使杠杆OA保持静止,画出F1的力臂L1和阻力F2的力臂L2。
【例题3】图中的杠杆保持平衡状态,请在图中分别画出动力F1和阻力臂L2。
【变式练习3】如图所示的轻质杠杆中,O为支点,L2是作用力F2的力臂,作出F2的示意图。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的平衡: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2.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1)首先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臂l1和l2恰好重合,这样就可以由杠杆上的刻度直接读出力臂示数大小了,而图甲杠杆在倾斜位置平衡,读力臂的数值就没有乙方便。由此,只有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我们才能够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因此本实验要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实验过程中绝不能再调节螺母。因为实验过程中再调节平衡螺母,就会破坏原有的平衡。
3.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 F1·L1=F2·L2
注:杠杆如果在相等时间内能转过相等的角度,即匀速转动时,也叫做杠杆的平衡,这属于“动平衡”;
而杠杆静止不动的平衡则属于“静平衡”。
【例题4】如图所示的杠杆质量不计,O为支点。物体A和B均为实心,且A的体积是B的体积的2倍,物体A重力为6N,此时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 B重力为3N
B.物体B重力为 8N
C.物体B的密度比物体A的4倍
D.物体 A 和物体 B 同时调到杠杆左右两端,杠杆依然能保持平衡
【变式练习4】如图所示的杠杆每小格的长度相等,质量不计,O为支点。物体A的重力为3N,此时杠杆平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B的重力为6N
B.物体B的重力为8N
C.物体A和B都靠近支点一格,杠杆能保持平衡
D.物体A和B都远离支点一格,杠杆能保持平衡
【例题5】如图所示,A点的弹簧测力计无论是竖直向下还是倾斜向下都可以使杠杆水平,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 )
A.倾斜拉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较大
B.竖直拉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较大
C.两种方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
D.无论弹簧测力计怎样拉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小于物重
【变式练习5】如图所示,一根直硬棒被细绳系在O点吊起。A处挂一金属块甲,B处挂一石块乙时恰好能使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不计硬棒与悬挂的细绳质量,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甲的质量比乙大
B.O点绳子拉力大小一定等于甲、乙重力之和
C.如果甲浸没在水中,硬棒会逆时针转动
D.如果甲浸没在水中,要使硬棒水平平衡,可将乙向右移动
三、杠杆的应用:
1.杠杆分类:
(1)省力杠杆:动力臂l1>阻力臂l2,则平衡时F1<F2;
这种杠杆使用时可省力(即用较小的动力就可以克服较大的阻力),但却费了距离(即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大于阻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并且比不使用杠杆,力直接作用在物体上移动的距离大)。
(2)费力杠杆:动力臂l1<阻力臂l2,则平衡时F1>F2;
这种杠杆叫做费力杠杆。使用费力杠杆时虽然费了力(动力大于阻力),但却省距离(可使动力作用点比阻力作用点少移动距离)。
(3)等臂杠杆:动力臂l1=阻力臂l2,则平衡时F1=F2;
这种杠杆叫做等臂杠杆。使用这种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即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4)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时不存在的。
2.最小力;
3.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计算具体问题;
4.动态平衡分析。
【例题6】下列设备在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灭火器的压柄 B.订书机 C.起瓶器 D.钓鱼竿
【变式练习6】以下四幅图描绘的是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开瓶扳手 B.钓鱼竿 C.筷子 D.笤帚
【例题7】如图所示,杠杆OB可绕O点转动,请作出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的最小力F(保留作图痕迹)。
【变式练习7】如图甲所示是个压核桃钳子,其中OAB可以看成是一个杠杆,其简化示意图如图乙所示,O点是支点,A点是阻力的作用点,B点是动力的作用点。请在乙图中画出压核桃时,作用在A点的阻力F2的阻力臂L2,以及作用在B点的最小动力F1和动力臂L1。
【例题8】重为100N的甲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6×105Pa。现将甲物体用细绳挂在轻质杠杆的A端,杠杆的B端悬挂乙物体,乙物体的质量为3kg,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如图所示。OA:AB=2:7,g取10N/kg。要使甲物体恰好被细绳拉离地面,则( )
A.甲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只需减少20N
B.甲物体的底面积应小于6×10﹣5m2
C.杠杆B端所挂物体的质量至少增加至4kg
D.可以移动支点O的位置,使AO:AB=1:4
【变式练习8】为深入探究平衡木的平衡,小萍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轻质杠杆AOB可绕支点O无摩擦转动,且AB=3m,OA=1m。在杠杆A端用不可伸长的细线悬挂正方体M,重力为400N,边长为20cm。当重为500N的小萍静止站立在OB之间某处时,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求:
(1)正方体M的密度;
(2)如图所示,小萍站立在距离B端1.5m处时,正方体M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例题9】如图所示,OA是轻质杠杆,杠杆中间悬挂有一重物G,在A端施加一个拉力F,力F的方向始终与杠杆OA垂直且向上,当将杠杆慢慢绕逆时针方向转动至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关于力F的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变大B.不变
C.变小D.无法确定
【变式练习9】如图所示,重力为G的均匀木棒竖直悬于O点,在其下端施一始终垂直于棒的拉力F让棒缓慢转到图中虚线所示位置,在转动的过程中( )
A.动力F逐渐变大
B.动力F逐渐变小
C.动力F一直不变
D.无法确定动力F大小
【例题10】如图,将直杆沿重心O点处悬挂起来,空桶挂于A点,质量为M的重物挂在P点时,杆恰好水平平衡,当桶内装满不同密度液体时,重物需要悬挂在不同位置,才能使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若在杆上相应位置标上密度值,就能直接读出桶中液体的密度。下列方法中,能使该直杆密度计的测量精度更高一些的是( )
A.减小AO之间的距离
B.减小重物质量
C.减小桶的容积
D.增大桶的质量
【变式练习10】学习小组根据古代的杆秤原理自制了一个杆秤,如图所示,将秤盘固定在A点,秤盘上不放重物且无秤砣时,提纽移至O点处杆秤恰好可以水平平衡,测得OA=4cm。当在秤盘中放入重物时,将秤砣移至B点,恰好能使杆秤水平平衡,OB=20cm,所用秤砣质量为0.5k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自制杆秤的零刻度线恰好在O点
B.因杆粗细不均匀,秤的刻度线分布也不均匀
C.将秤砣移至B点,秤盘放置2kg重物时杆秤再次平衡
D.要使该杆秤的量程变大,应该换用质量更小的秤砣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12章《简单机械》
第1节 杠杆 讲义
(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
一、功率的概念:
1.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1)“硬棒”不一定是棒,泛指有一定长度的,在外力作用下不变形的物体;
(2)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任何形状的。
2.杠杆的七要素: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字母“O”表示。它可能在棒的某一端,也可能在棒的中间,在杠杆转动时,支点是相对固定的。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
(4)动力作用点:动力在杠杆上的作用点;
(5)阻力作用点:阻力在杠杆上的作用点;
(6)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用“l1”表示;
(7)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用“l2 ”表示。
注意:①无论动力还是阻力,都是作用在杠杆上的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正好相反。一般情况下,把人施加给杠杆的力或使杠杆按照人的意愿转动的力叫做动力,而把阻碍杠杆按照需要方向转动的力叫阻力;
②力臂是点到线的距离,而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的,其力臂为零,对杠杆的转动不起作用。
3.杠杆示意图的画法:
(1)根据题意先确定支点O;
(2)确定动力和阻力并用虚线将其作用线延长;
(3)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画垂线,并用l1和l2分别表示动力臂和阻力臂。如图所示,以翘棒为例。
第一步:先确定支点,即杠杆绕着哪一点转动,用字母“O”表示。如图甲所示;
第二步:确定动力和阻力。人的愿望是将石头翘起,则人应向下用力,画出此力即为动力用“F1”表示。这个力F1作用效果是使杠杆逆时针转动。而阻力的作用效果恰好与动力作用效果相反,在阻力的作用下杠杆应朝着顺时针方向转动,则阻力是石头施加给杠杆的,方向向下,用“F2”表示如图乙所示;
第三步: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将力的作用线正向或反向延长,由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并标明相应的“l1”“l2”, “l1”“l2”分别表示动力臂和阻力臂,如图丙所示。
【例题1】独竹漂是一项民间绝技,表演者站在一根楠竹上,手执一根细竹竿为“桨”,左右点水、破浪前进。如图所示,表演者右手撑住竹竿的A点,左手在B点用力摆动竹竿使楠竹在水面滑行,若将竹竿看作杠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为杠杆的支点
B.B点越靠近水面,表演者施加的动力越小
C.竹竿是一个费力杠杆
D.若B点位于A点与竹竿下端所受力的作用点的中点,则竹竿为等臂杠杆
【答案】D
【解析】先判断竹竿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然后再判断是哪种类型的杠杆;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来解决,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越大,动力越小。
解:A、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表演者右手撑住竹竿的A点,左手在B点用力摆动竹竿使楠竹在水面滑行,竹竿绕着A点转动,可知A点为杠杆的支点,A正确;
B、竹竿在使用过程中,表演者施加在竹竿B点的力为动力,水对竹竿的力为阻力,阻力和阻力臂不变,B点越靠近水面,动力臂越长,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表演者施加的动力越小,B正确;
C、竹竿在使用过程中,表演者施加在竹竿B点的力为动力,水对竹竿的力为阻力,由图可知阻力臂大于动力臂,竹竿为费力杠杆,C正确;
D、若B点位于A点与竹竿下端所受力的作用点的中点,水对竹竿的力为阻力,由图可知阻力臂大于动力臂,竹竿为费力杠杆,D错误。
故选:D。
【变式练习1】如图所示,使用起子向上用力打开瓶盖时,起子可视为杠杆,这时杠杆的支点是(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答案】A
【解析】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叫支点。
解:如图,在用起子打开瓶盖的过程中,施力方向向上,起子绕起子与瓶盖的前接触点A转动,所以A点为支点。
故选:A。
【例题2】图中作出动力臂和阻力。
【答案】见解析。
【解析】先确定杠杆的支点,然后确定力的作用线,最后作力臂。
解:图中O是杠杆的支点,力F是动力,重物对杠杆竖直向下的拉力为阻力F2,从支点O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垂线段就是动力臂,如图所示:
【变式练习2】图中,使杠杆OA保持静止,画出F1的力臂L1和阻力F2的力臂L2。
【答案】见解析。
【解析】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段即可作出力臂。
解:图中O为支点,从支点O向动力F1的作用线作垂线段,即为动力臂L1,
从支点O向阻力F2的作用线作垂线段,即为阻力臂L2;如图所示:
【例题3】图中的杠杆保持平衡状态,请在图中分别画出动力F1和阻力臂L2。
【答案】见解析。
【解析】根据力与力臂垂直的关系进行作图,即过支点作阻力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阻力臂;过动力臂的右端作垂直于力臂的作用力F1。
解:过L1的右端做垂直于L1的作用力F1,其作用点在杠杆上,方向向左下方,过支点O作垂直于F2作用线的垂线段L2;如图所示:
【变式练习3】如图所示的轻质杠杆中,O为支点,L2是作用力F2的力臂,作出F2的示意图。
【答案】见解析。
【解析】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作图时要把握住力和力臂的垂直关系。
解:过力臂L2的上端,作垂直于L2的直线,因为动力F1的方向左向上,为了使杠杆平衡,阻力F2的方向应斜向右下方,与杠杆的交点为力F2的作用点,如图所示: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的平衡: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2.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1)首先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臂l1和l2恰好重合,这样就可以由杠杆上的刻度直接读出力臂示数大小了,而图甲杠杆在倾斜位置平衡,读力臂的数值就没有乙方便。由此,只有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我们才能够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因此本实验要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实验过程中绝不能再调节螺母。因为实验过程中再调节平衡螺母,就会破坏原有的平衡。
3.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 F1·L1=F2·L2
注:杠杆如果在相等时间内能转过相等的角度,即匀速转动时,也叫做杠杆的平衡,这属于“动平衡”;
而杠杆静止不动的平衡则属于“静平衡”。
【例题4】如图所示的杠杆质量不计,O为支点。物体A和B均为实心,且A的体积是B的体积的2倍,物体A重力为6N,此时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 B重力为3N
B.物体B重力为 8N
C.物体B的密度比物体A的4倍
D.物体 A 和物体 B 同时调到杠杆左右两端,杠杆依然能保持平衡
【答案】C
【解析】(1)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故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能计算出物体B对杠杆的拉力,拉力的大小等于B的重力;
(2)根据密度公式得出密度的大小关系;
(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判断力臂变化后,两端力和力臂的乘积大小,判断杠杆的平衡情况。
解:AB、物体对杠杆的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GALA=GBLB,所以GB=GALALB=6N×4L2L=12N,故AB错误;
C、A的体积是B的体积的2倍,物体A重力为6N,B的重力为12N,根据G=mg可知,A的质量是B的质量的一半,根据ρ=mV可知,物体B的密度比物体A的4倍,故C正确;
D、物体A和物体B同时调到杠杆左右两端,则杠杆A端:6N×4L=24NL,杠杆B端:12N×4L=48NL,则A端力和力臂的成绩小于B端力和力臂的成绩,B端下沉,故D错误。
故选:C。
【变式练习4】如图所示的杠杆每小格的长度相等,质量不计,O为支点。物体A的重力为3N,此时杠杆平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B的重力为6N
B.物体B的重力为8N
C.物体A和B都靠近支点一格,杠杆能保持平衡
D.物体A和B都远离支点一格,杠杆能保持平衡
【答案】A
【解析】(1)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故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能计算出物体B对杠杆的拉力,拉力的大小等于B的重力;
(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判断杠杆的平衡。
解:AB、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此时物体B对杠杆的拉力等于B的重力,故FALA=GBLB,
故GB=FALALB=3N×4L2L=6N,故B错误,A正确;
C、物体A和物体B都靠近支点一格,物体A:3N×3L=9LN,物体B:6N×L=6LN,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靠近支点一格,杠杆不平衡,故C错误;
D、物体A和物体B都远离支点一格,物体A:3N×5L=15LN,物体B:6N×3L=18LN,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远离支点一格,杠杆不平衡,故D错误。
故选:A。
【例题5】如图所示,A点的弹簧测力计无论是竖直向下还是倾斜向下都可以使杠杆水平,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 )
A.倾斜拉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较大
B.竖直拉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较大
C.两种方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
D.无论弹簧测力计怎样拉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小于物重
【答案】A
【解析】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只要判断出弹簧拉力的力臂与左端拉力的力臂大小关系,即可判断出弹簧拉力与左端物重的关系。
解: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竖直向下拉弹簧拉力的力臂最大且大于左端拉力力臂,此时拉力小于物重且最小;倾斜拉,完全有可能出现弹簧拉力力臂大于、等于、小于左边的拉力力臂,所以弹簧拉力会有小于、等于、大于物重的可能性。
故选:A。
【变式练习5】如图所示,一根直硬棒被细绳系在O点吊起。A处挂一金属块甲,B处挂一石块乙时恰好能使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不计硬棒与悬挂的细绳质量,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甲的质量比乙大
B.O点绳子拉力大小一定等于甲、乙重力之和
C.如果甲浸没在水中,硬棒会逆时针转动
D.如果甲浸没在水中,要使硬棒水平平衡,可将乙向右移动
【答案】B
【解析】(1)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求出甲乙的重力的大小;
(2)对整体受力分析,从而求出拉力;
(3)(4)甲浸没在水中,则甲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的作用,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转动的方向;
解:A、由图可知,OA大于OB,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G甲×OA=G乙×OB,由于OA大于OB,则G甲<G乙,则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故A错误;
B、把杠杆、甲、乙看做一个整体,该整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重力、拉力,这两个力为平衡力,故总重力等于拉力,即O点绳子拉力一定等于甲、乙重力之和,故B正确;
C、如果甲浸没在水中,则甲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的作用,相当于减小了左边的力,故左边力与力臂的乘积要小于右边力与力臂的乘积,右边会下沉,即硬棒会顺时针转动,故C错误;
D、如果甲浸没在水中,则甲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的作用,相当于减小了左边的力,故左边力与力臂的乘积要小于右边力与力臂的乘积,若使杠杆平衡,应减小右边力与力臂的乘积,即可用使乙向左移动一些,故D错误。
故选:B。
三、杠杆的应用:
1.杠杆分类:
(1)省力杠杆:动力臂l1>阻力臂l2,则平衡时F1<F2;
这种杠杆使用时可省力(即用较小的动力就可以克服较大的阻力),但却费了距离(即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大于阻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并且比不使用杠杆,力直接作用在物体上移动的距离大)。
(2)费力杠杆:动力臂l1<阻力臂l2,则平衡时F1>F2;
这种杠杆叫做费力杠杆。使用费力杠杆时虽然费了力(动力大于阻力),但却省距离(可使动力作用点比阻力作用点少移动距离)。
(3)等臂杠杆:动力臂l1=阻力臂l2,则平衡时F1=F2;
这种杠杆叫做等臂杠杆。使用这种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即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4)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时不存在的。
2.最小力;
3.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计算具体问题;
4.动态平衡分析。
【例题6】下列设备在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灭火器的压柄 B.订书机 C.起瓶器 D.钓鱼竿
【答案】D
【解析】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解:A、灭火器的压柄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B、订书机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C、起瓶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D、钓鱼竿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故选:D。
【变式练习6】以下四幅图描绘的是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开瓶扳手 B.钓鱼竿 C.筷子 D.笤帚
【答案】A
【解析】该题考查了学生对物理模型的抽象、分析能力。判断杠杆的类型可结合生活经验和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大小关系来判断。
解:A、我们使用开瓶扳手是为了省力,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它属于省力杠杆,故A正确;
B、在使用钓鱼竿时,手移动的距离小于鱼移动的距离,并且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它属于费力杠杆,费力但省距离,故B错误;
C、筷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它是费力杠杆,费力但能省距离,故C错误;
D、扫帚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它是费力杠杆,费力但能省距离,故D错误。
故选:A。
【例题7】如图所示,杠杆OB可绕O点转动,请作出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的最小力F(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见解析。
【解析】重物对杠杆的拉力为阻力,阻力、阻力臂一定时,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臂越长越省力,确定最长的动力臂,垂直力臂画出最小力的示意图。
解: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图中支点在O点,动力作用在B点,则OB为最长的动力臂,因此连接OB,过B点作垂直于OB向上的力,即为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变式练习7】如图甲所示是个压核桃钳子,其中OAB可以看成是一个杠杆,其简化示意图如图乙所示,O点是支点,A点是阻力的作用点,B点是动力的作用点。请在乙图中画出压核桃时,作用在A点的阻力F2的阻力臂L2,以及作用在B点的最小动力F1和动力臂L1。
【答案】见解析。
【解析】(1)力臂的概念: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2)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
解: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图中支点在O点,因此OB作为动力臂L1最长;动力的方向应该向下,过点B垂直于OB向上作出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过支点O作动力F1的垂线即为动力臂L1,过支点O作动力F2的垂线,可得阻力臂L2,如图所示:
【例题8】重为100N的甲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6×105Pa。现将甲物体用细绳挂在轻质杠杆的A端,杠杆的B端悬挂乙物体,乙物体的质量为3kg,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如图所示。OA:AB=2:7,g取10N/kg。要使甲物体恰好被细绳拉离地面,则( )
A.甲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只需减少20N
B.甲物体的底面积应小于6×10﹣5m2
C.杠杆B端所挂物体的质量至少增加至4kg
D.可以移动支点O的位置,使AO:AB=1:4
【答案】C
【解析】(1)杠杆B端受到的拉力等于乙物体的重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出等式即可求出杠杆A端受到的拉力,此时甲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甲的重力减去绳子的拉力,即为使甲物体恰好被细绳拉离地面时甲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减少量;
(2)重为100N的甲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p=FS求出甲物体的底面积;
(3)甲物体恰好被细绳拉离地面时,A端受到绳子的拉力等于甲物体的重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出等式即可求出杠杆B端受到的拉力,即为物体乙的重力,根据G=mg求出物体乙的质量;
(4)甲物体恰好被细绳拉离地面时,设甲物体恰好被细绳拉离地面时AOAB=k,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出等式即可求出AO:AB的比值。
解:A.杠杆B端受到的拉力FB=G乙=m乙g=3kg×10N/kg=30N,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A•OA=FB•OB,
则杠杆A端受到的拉力FA=OBOAFB=AB−OAOAFB=7−22×30N=75N,
此时甲物体对地面的压力F压=G甲﹣FA=100N﹣75N=25N,
要使甲物体恰好被细绳拉离地面,甲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只需减少25N即可,故A错误;
B.重为100N的甲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F压′=100N,
由p=FS可得,甲物体的底面积S=F压′p=100N6×105Pa≈1.67×10﹣4m2>6×10﹣5m2,故B错误;
C.甲物体恰好被细绳拉离地面时,A端受到绳子的拉力FA=G甲=100N,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A•OA=FB•OB,
则杠杆B端受到的拉力FB=OAOBFA=OAOBFA=OAAB−OAFA=27−2×100N=40N,
因杠杆B端受到的拉力等于物体乙的重力,
所以,由G=mg可得,物体乙的质量m乙=G乙g=FBg=40N10N/kg=4kg,
则杠杆B端所挂物体的质量至少增加至4kg,故C正确;
D.设甲物体恰好被细绳拉离地面时AOAB=k,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A•OA=FB•OB,即100N×kAB=30N×(AB﹣kAB),
解得:k=313,即AO:AB=3:13,故D错误。
故选:C。
【变式练习8】为深入探究平衡木的平衡,小萍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轻质杠杆AOB可绕支点O无摩擦转动,且AB=3m,OA=1m。在杠杆A端用不可伸长的细线悬挂正方体M,重力为400N,边长为20cm。当重为500N的小萍静止站立在OB之间某处时,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求:
(1)正方体M的密度;
(2)如图所示,小萍站立在距离B端1.5m处时,正方体M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答案】(1)5×103kg/m3;(2)3.75×103Pa。
【解析】(1)知道正方体M的重力,根据G=mg求出正方体M的质量,又知道正方体的边长可求体积,根据ρ=mV求出正方体M的密度;
(2)小萍站立在距离B端1.5m处时,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求出A端细线的拉力,正方体M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减少绳子的拉力,受力面积等于正方体M的底面积,利用p=FS求出正方体M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解:(1)由G=mg可得,正方体M的质量:m=Gg=400N10N/kg=40kg,
则正方体M的密度:ρ=mV=40kg(0.2m)3=5×103kg/m3;
(2)小萍站立在距离B端L1=1.5m处时,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FA•OA=G人•(AB﹣OA﹣L1),
即:FA×1m=500N×(3m﹣1m﹣1.5m),
解得:FA=250N,
正方体M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M﹣FA=400N﹣250N=150N,
正方体M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FS=150N(0.2m)2=3.75×103Pa。
答:(1)正方体M的密度为5×103kg/m3;
(2)如图所示,小萍站立在距离B端1.5m处时,正方体M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3.75×103Pa。
【例题9】如图所示,OA是轻质杠杆,杠杆中间悬挂有一重物G,在A端施加一个拉力F,力F的方向始终与杠杆OA垂直且向上,当将杠杆慢慢绕逆时针方向转动至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关于力F的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变大B.不变
C.变小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即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力臂变化可知力的变化。
解: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力臂=阻力×阻力力臂,在力F使直杆从竖直位置慢慢抬起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不变,则阻力不变,但其力臂变大,而力F始终与杠杆垂直,则F的力臂不变,所以F一直在增大,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变式练习9】如图所示,重力为G的均匀木棒竖直悬于O点,在其下端施一始终垂直于棒的拉力F让棒缓慢转到图中虚线所示位置,在转动的过程中( )
A.动力F逐渐变大
B.动力F逐渐变小
C.动力F一直不变
D.无法确定动力F大小
【答案】A
【解析】先确定阻力臂、动力臂的变化,然后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分析动力的变化。
解:将杠杆缓慢地由最初位置拉到图中虚线所示位置,拉力F始终垂直于棒,则动力臂不变;阻力为杠杆的重力,其大小不变,当硬棒在竖直位置时,重力的力臂为0,转过一定角后,重力的力臂(阻力臂)逐渐变大;因阻力(即重力)不变,阻力臂变大,动力臂不变,所以,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动力F变大,故A正确。
故选:A。
【例题10】如图,将直杆沿重心O点处悬挂起来,空桶挂于A点,质量为M的重物挂在P点时,杆恰好水平平衡,当桶内装满不同密度液体时,重物需要悬挂在不同位置,才能使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若在杆上相应位置标上密度值,就能直接读出桶中液体的密度。下列方法中,能使该直杆密度计的测量精度更高一些的是( )
A.减小AO之间的距离
B.减小重物质量
C.减小桶的容积
D.增大桶的质量
【答案】B
【解析】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分析即可。
解:设重物对杆秤的力为动力,则液体和桶对杆秤的力为阻力,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可得L1=F2L2F1;
A、减小AO距离,使得L1刻度间距等比例减小,精度降低;故A错误;
B、减小重物,使得L1刻度间隔等比例增大;故B正确;
C、减小容积,使密度改变时F2变化更小,即L1刻度间隔变小;故C错误;
D、增大桶重,虽然使L1总体变大,但密度变化带来影响变小,刻度间隔没有明显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变式练习10】学习小组根据古代的杆秤原理自制了一个杆秤,如图所示,将秤盘固定在A点,秤盘上不放重物且无秤砣时,提纽移至O点处杆秤恰好可以水平平衡,测得OA=4cm。当在秤盘中放入重物时,将秤砣移至B点,恰好能使杆秤水平平衡,OB=20cm,所用秤砣质量为0.5k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自制杆秤的零刻度线恰好在O点
B.因杆粗细不均匀,秤的刻度线分布也不均匀
C.将秤砣移至B点,秤盘放置2kg重物时杆秤再次平衡
D.要使该杆秤的量程变大,应该换用质量更小的秤砣
【答案】A
【解析】A、杆秤的零刻度为测量物体的质量为0时,杠杆平衡时秤砣在杠杆上悬挂的位置;提纽移至O点处杆秤恰好可以水平平衡,则O为其重心,据此分析;
B、无论杆秤粗细是否均匀,秤的刻度线分布都是均匀的,因为无论杆秤粗细是否均匀,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推导OB与m′的函数关系,根据函数关系分析即可;
C、将秤砣移至B点,根据G=mg计算秤砣重,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秤盘中物体的质量;
D、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m′=G×OBg×OA,所以要使该杆秤的量程变大,应该换用质量更大的秤砣
解:A、秤盘上不放重物且无秤砣时,提纽移至O点处杆秤恰好可以水平平衡,则O为其重心(也为杆秤的支点);
此时秤盘中无重物,若把秤砣悬挂在O点处,因秤砣对杆秤的拉力过支点,其力臂为0,杆秤仍平衡,由此可知该杆秤的零刻度线应该标在O点,故A正确;
B、无论杆秤粗细是否均匀,秤的刻度线分布都是均匀的,因为无论杆秤粗细是否均匀,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G×OB=m′g×OA,即mg×OB=m′g×OA,
所用秤砣质量为0.5kg,
即OB=m′×OA0.5kg,因OA0.5kg是一个定值,所以OB与m′成正比,故B错误;
C、将秤砣移至B点,秤砣重为:G=mg=0.5kg×10N/kg=5N,
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G×OB=m′g×OA,
即5×20cm=m′×10N/kg×4cm,解得:m′=2.5kg,故C错误;
D、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G×OB=m′g×OA,即m′=G×OBg×OA=0.5kg×OBOA,所以要使该杆秤的量程变大,应该换用质量更大的秤砣,故D错误。
故选:A。
序号
知识点
难易程度
例题数
变式题数
合计
一
杠杆的概念
★
3
3
20
二
杠杆的平衡条件
★★
2
2
三
杠杆的应用
★★★★
5
5
序号
知识点
难易程度
例题数
变式题数
合计
一
杠杆的概念
★
3
3
20
二
杠杆的平衡条件
★★
2
2
三
杠杆的应用
★★★★
5
5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1 杠杆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a href="/wl/tb_c77673_t4/?tag_id=42" target="_blank">12.1 杠杆学案</a>,共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1 杠杆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a href="/wl/tb_c77673_t4/?tag_id=42" target="_blank">12.1 杠杆导学案</a>,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归纳整理,当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1 杠杆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1 杠杆导学案,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想想议议,猜想假设,提出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