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练习试题(十六)
展开一、基础知识综合
1.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他就从来没有用过。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但这差使在我并不为难,走进百草因,十对也容易得,将它们用线一缚,活活地掷入沸汤中完事。然而还有“平地木十株”呢,这可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问药店,问乡下人,问卖草药的,问老年人,问读书人,问木匠,都只是摇摇头。临末才记起了那远房的叔祖,爱种一点花木的老人,跑去一问,果然知道,是生在山中树下的一种小树,能结红子如小珊蝴珠的,通常都称为“老弗大”。
(1)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2)“这差使”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中的《① 》,文段中的“他”指的是② (人名)。此处他开的药房中除了“蟋蟀一对”和“平地木十株”,还有一种东西是③ 。
(4)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综合性学习
2.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用惯了电脑的人手写汉字的能力会下降。针对汉字手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吸引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为此我校七年级四班开展了“写好汉字,学好母语”为主题的班队活动。请你参加。
(1)请你为这次主题班会拟写一句宣传标语。(紧扣主题,言简意赅,不超过15字)
(2)仿照示例,为本次主题班会设计两个活动。(注意:不能写举行辩论会)
活动一:汉字书法比赛
活动二:
活动三:
(3)这次班会中要举行有关规范汉字书写的辩论会,假如你作为正方代表,请针对下面的反方观点,写出辩论词。
反方:现在是信息时代,计算机书写已经普及,有这样快而好的书写方式,人们何必浪费时间练习写汉字呢?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题目中的“龙标”是唐代县名,诗句中的“龙标”是指王昌龄。
B.首句寓情于景,以飘忽不定的杨花和啼声哀切的子规,烘托了暮春凄凉悲惋的气氛。
C.最后两句由写景言事转为抒情寄慨,紧扣诗题“遥有此寄”四字,点出了诗歌主旨。
D.全诗抒写了作者对朋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主要目的是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4.清代沈德潜评论这首诗“以摇曳之笔,语意一新。”说它新,就新在诗人想象的奇特。请从修辞的角度来赏析诗歌后两句的想象之新。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不必说碧绿的菜畦”至“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回答问题。
5.本段中作者描写了童年时的四件趣事,它们依次是 、 、 、 。
6.选出对选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该段运用了准确的形容词、动词描绘百草园中的景物,充分体现了百草园之乐。
B.该段运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表达了“我”对所写事物的喜爱之情。
C.该段从形、声、色、味、感等几方面进行描写,突出了百草园的无穷乐趣。
D.该段写了许多事物,对“我”来说,除了桑椹和黄蜂,其他事物都是很有吸引力的。
7.在选段的描写中,作者视野开阔,涉及广泛,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写了泥墙根一带的诸多动植物,有动有静,有详有略,恰到好处。
B.本段描写是按照先详后略的顺序进行的,也可以说描写是从具体到概括。
C.百草园中的景物,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并不新鲜,但在儿童的眼里,一切都非常新奇。
D.作者描绘百草园,用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两个“不必说”为的是突出下面“单是”的内容。
8.作者称百草园为“乐园”,就本段看其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艾叶香中寻玉佩
郑凤岭
①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湖岸被雨水浇出一片嫩绿,艾叶散发着清雅的香气。在这氤氲的艾香中,我又想起了儿时的情景。
②年幼的我跟在奶奶身后,走过村头的木桥:春花一片片,新生芦苇一丛丛。雨水打湿高高晾起的渔网,细细地流进湖里。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摘下一片嫩芽,仿佛闻到了那贴在锅里的艾饼的香甜。雨后积在艾叶上的水滴从指缝滑落,“滴答”声融入醒来的土地。
③沿着当年的田间小路,我又回到了老屋。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老屋南墙上,树枝支起的窗棂与木板拼成的门楣上方,挂着菖蒲与艾条。窗棂下摆着老旧的石磨,这磨由上下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形石块做成,磨拐是用门前大楝树的枝做成的,一端连接在上磨,一端用绳索系挂在灶房的横梁上。我仿佛又听到石磨“吱吱”转动的响声,看到奶奶教我磨面的身影。奶奶推动磨拐,石磨每转动一周,我就往磨眼里添加一小瓢碎米粒。随着石磨一圈圈转动,细面就落在了磨盘里。奶奶在面粉里加入晾过的艾叶,拌匀,做成小饼,贴在锅灶上。生起红红的灶火,慢慢地煎。随着木制锅盖下滴进铁锅的水溅声,热气带着那艾的香、面的甜,飘满村落。
④推开奶奶的房门,那个老旧的木箱子静静地守在屋角。触摸脱去桐油的边框。那些往事愈加清晰。
⑤那年新年,奶奶打开木箱子,从箱底下摸出崭新的一角纸币。又从门楣上撕下一片红喜纸,包裹好,放在我贴身衣袋里,是给我的压岁钱。就在打开木箱那一刻,我看到了一支黄亮亮的竹笛,红线系着颗玉心佩。听父亲说,竹笛是爷爷生前留下的,玉心佩是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
⑥再见玉心佩是在那个灾荒年,在遭遇连续的自然灾害后,村里人食不果腹,野菜不够充饥,我再没闻见艾饼的香气。清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回来后,变戏法似的做出了艾叶饼。我跟随奶奶去上坟,祭祀仪式毕,奶奶给了我一块小艾饼,将剩下的全部分给了跟来的孩子们。
⑦奶奶上了年纪后,眼睛已看不见,她常坐在门槛上静静地听雨。有一段日子,奶奶倚在床上,连门槛也少坐。雨细细地下,风轻轻地吹,门楣上枯艾和菖蒲鸣鸣作响,好似远处隐约传来的竹笛声,我瞧见奶奶脸上浮现出少有的红晕,伸出小手抚摸奶奶的脸。静静地,听见奶奶自言自语小声说:“好你个外人,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
⑧那之后,奶奶再没下过床。母亲打开奶奶的旧木箱,我看到了那黄亮的竹笛,却不见了系在竹笛上的玉心佩。祖辈以农耕为生,奶奶一世清贫,养育子女多人已属不易。家里原本就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唯有玉心佩。母亲翻遍了木箱的底,也未找到玉心佩,赶紧走到床前,贴在奶奶耳边问:“娘,那玉心佩呢?”奶奶不言语。母亲说:“是要给您老人家带走的。”奶奶用微弱的声音说:“要走了,还带那东西做啥?”奶奶走了,终究没说玉心佩在哪里。
⑨走出房门,雨停了,我又闻到空气中飘来的艾叶的清香。
9.作者回忆了奶奶哪几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横线上。
① →教“我”磨面作饼→给“我”压岁钱→ ②→病中思念爷爷→临终不说玉心佩的去向
10.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
(1)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说说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2)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的妙处)
11.联系上下文,研读文中第⑦段画线句,分析奶奶说这句话时的神态及情感。
12.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③段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再现了奶奶教“我”磨面做饼的情景,表达了“我”对奶奶的思念之情。
B.老旧的木箱子装着奶奶最珍贵的物品,承载着奶奶最美好的情感。
C.奶奶不说玉心佩的去向是因为玉心佩很值钱,担心家里后辈指责她。
D.文中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勤劳、善良、慈爱、坚韧、痴情的奶奶形象。
13.玉心佩的去向,前文已有伏笔,请将它找出来,并结合前后文分析其作用。
五、作文
14.作文小练笔。
课文善用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心情,很好地表达出了作者在悬崖上进退两难的恐惧感。请你也运用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某种心情。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1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非宁静无以致远( ) (2)淫慢则不能励精( ) (3)年与时驰( )
1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险躁则不能治性。
【乙】
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
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于呵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於骨肉乎诚不得已也!
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
(节选自《颜氏家训》教子篇)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多不接世/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B.诫子书/宜诫翻奖
C.淫慢则不能励精/骄慢已习D.俭以养德/当以疾病为谕
18.请用两条“/”给画线的句子断句。
又宜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於骨肉乎诚不得已也!
19.根据【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乙】文中的“骄慢已习,方复制之”,符合【甲】文中的哪一句?【乙】文作者认为该如何教子?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0.下面加点词的学习方法及词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场主积薪其中→参考成语法:杯水车薪→解释:柴草
B.两狼之并驱如故→字源推测法:甲骨文→解释:一起
C.缀行甚远→查阅词典法:①缝,缝合;②装饰;③跟随→解释:跟随
D.屠乃奔倚其下→课内迁移法:太丘舍去,去后乃至→解释:才
21.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2.本文从体裁上来说是一篇文言小说,而篇幅短小,也是一篇寓言故事。请简要概述本文所体现的寓言的特点。
七、名著阅读
23.读《西游记》最宜精读和跳读并用。你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内容采用的是跳读的方法?
参考答案:
1.(1) 珊蝴 珊瑚
(2)寻找“原配”的“蟋蟀一对”给父亲做药。
(3) 父亲的病 陈莲河 败鼓皮丸
(4)作者以调侃戏谑的笔调尖锐地讽刺了庸医和传统礼教的迂腐。
2. 端端正正写字,规规矩矩做人。 请老师举办书法讲座 优秀作业展览 汉字或书法是我们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那是计算机不能代替的。书写汉字可以让我们感受汉字文化气息,可以培养我们对汉字文化的兴趣和感情,还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传承中华文化。
3.D 4.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月人格化,通过奇特的想象,把明月看成知人意的友好使者,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5. 翻断砖 按斑蝥 拔何首乌根 摘覆盆子 6.D 7.B 8.因为百草园内的景物新奇,有声、有色、有趣,可以自由自在地玩耍。
9. ①奶奶摘艾叶 ②奶奶珍藏着玉佩 10.①一个“流”字写出了山茶遍野,茶叶呈现红色,写出了叶嫩,充满生机的情态。②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房子用泥建造的样子,表达出我对奶奶的怀念。 11.表现了奶奶娇羞的神态(答“娇羞的样子”也可);表达出奶奶对爷爷深沉的爱和长久的思念。 12.C 13.“清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回来后.变戏法地做出了艾叶饼。”这句话暗示玉心佩已被卖掉,换成了米面。为后文没找到玉心佩作铺垫;表现了奶奶对家人的关爱。
14.示例:我漫步着回到家,四处竟都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幽香,泌人心脾,才发现桂花已悄悄绽放了。那小小的花朵,好似一张张甜美的笑脸。好香!我贪婪地嗅了几口,花香顿时在我的口鼻中漫延开来。渐渐浸润了我的心扉。我陶醉在这花香中,也沉浸在这美好的秋日里。这纯纯花语属于秋季,这幽幽花香属于秋季。秋,竟是如此美刚!
15. (1)达到 (2)放纵 (3)疾行,指迅速逝去 16.(1)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2)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17.D 18.又宜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於骨肉乎/诚不得已也 19.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孩子要从小管教,不要放纵,该训诫时要训诫。
20.D 21.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22.①本文通过屠户战胜狼这个假托(虚构)的故事启示人们对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道理;②本文中狼的狡诈性是人格化了形象。文章篇幅短小,语言精辟简练,极富表现力,具有讽刺性和教育意义。
23.不认识的字词、某些不很精彩的章节、人物外貌描写、打斗场面或环境气氛描写的诗词以及套路雷同的情节等可以跳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综合复习试题(十六):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综合复习试题(十六),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练习试题(十六):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练习试题(十六),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作文,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练习试题(十六):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练习试题(十六),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作文,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