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下册第二节 几种常见的酸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下册第二节 几种常见的酸课时训练,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科学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下列是四位同学做了水的电解实验,并绘制出如图所示实验图像,说法正确的是
A.甲说:点燃负极不纯的气体M会有爆鸣声
B.乙说:产生的M、N两种气体体积比1;2
C.丙说:纵坐标可以表示M、N两种气体的质量比
D.丁说;电解水时,加入氢氧化钠作催化剂
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B.读取液体的体积
C.测溶液pHD.制取蒸馏水
3.规范、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B.加热碳酸氢铵
C.过滤(固定装置省略)D.稀释浓硫酸
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溶解B. 滴加液体药品
C. 干燥气体D. 点燃酒精灯
5.下列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B.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瓶口会出现白烟
C.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玻璃管中的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6.某实验小组用菱镁矿(主要成分是 MgCO3)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镁,需要经历酸浸、调节 pH、过滤、洗涤、加热等操作。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按装置甲图示配制稀硫酸B.按装置乙图示测定溶液的 pH
C.按装置丙图示洗涤 Mg(OH)2固体D.按装置丁图示加热 Mg(OH)2固体
7.如图中两圆相交部分表示相邻两种物质反应的现象。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a处无明显现象
B.b处形成浅绿色溶液
C.c处有红色物质析出
D.d处有气泡产生
8.食醋是生活中常见的酸性调味品。食醋中含有乙酸(化学式为CH3COOH)。纯净的乙酸在16.6℃以下呈冰状固体,故又称冰醋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食醋属于纯净物B.食醋可以用铁罐盛放
C.一个乙酸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D.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9.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AB.BC.CD.D
1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干燥的氨气能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
B.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塞,可观察到瓶口上方有白雾出现
C.铁丝在纯净的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某同学在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管中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二、判断题
11.二氧化碳是酸。( )
12.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 )
13.浓硫酸敞口久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 )
14.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浓硫酸( )
15.浓盐酸质量和质量分数都变小——可能瓶塞没有塞紧( )
三、科学探究题
16.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完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对反应后容器内剩余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他们继续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
请写出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查阅资料】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提出问题】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溶质是CaCl2;猜想二:溶质是 。
【实验过程】将剩余的溶液倒入烧杯中,微热后冷却到室温。
【实验反思】若要证明猜想二成立,你认为还可以选用的物质有 (填序号)。
A碳酸钠溶液 B硝酸银溶液CpH试纸D氧化铁
【拓展提高】若要从剩余溶液中得到尽可能多的纯净的氯化钙固体,同学们认为可以向剩余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 (填化学式),经 、蒸发等操作后即可完成。
四、综合应用题
17.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同金属材料关系密切。
(一)金属的广泛应用
(1)钢铁材料通常分为生铁和钢,这两种铁合金的主要区别就在于 。
(2)下列应用中是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填写字母序号)。
(二)金属的锈蚀及防护
(1)下列情况下铁制品最易生锈的是 (填序号)。
a潮湿空气中 b干燥空气中 c部分浸入食盐水中
(2)写出用稀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
(三)铁锈组成分析测定
(1)铁锈中一定含,可能含 ,在某铁锈样品中加稀盐酸, (填现象),证明不含。
(2)另取23.2g只含的上述铁锈样品,按下图装置实验。
【查阅资料】a.在110℃时,完全分解为 和。
b.500℃时才开始被还原,且温度不同时产物可能是(黑色)、 。
①向装置中加入铁锈样品前,须进行的操作是 。
②实验时,先通入CO的目的是 。
③当加热超过500℃时,观察到A中的现象是 。
④下表为加热至700℃时所测数据,下图为A中固体质量和加热温度关系图
回答下列问题
a. 中n的值为 。若无装置D,则所测n的值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b. H点对应的固体为纯净物,其化学式为 (写出计算过程)。
18.酸、碱、盐种类繁多,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
(1)不同的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本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
A.它们都含有酸根B.它们都含有氢元素
C.它们溶于水后都能解离出氢离子D.它们都能与指示剂作用
(2)中和反应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为探究氢氧化钠是否与稀硫酸发生反应,某同学按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X溶液滴入Y溶液中,测得试管内溶液pH由1变到10,则 (填“X”或“Y”)是NaOH溶液。由此得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某粗盐样品中可能含有MgCl2、Na2SO4和CaCl2等杂质,为了确定其成分,并对其提纯,某化学小组将样品配成溶液后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方案,其中固体A中含三种物质。
①最后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 。
②根据以上实验现象,请你分析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 。
③用提纯后的食盐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食盐水,若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则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④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溶液B中含有NaOH。(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
⑤电解提纯后食盐配制的食盐水,可得到烧碱、氯气(Cl2)和最轻的气体,烧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若要生产80t烧碱,计算所需NaCl的质量。
19.某兴趣小组制取气体,可能用到的部分装置如下图。请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 。
(2)实验室制取纯净干燥的CO2,用G装置干燥CO2,其中盛放的试剂名称为 。
(3)FeS固体和稀硫酸之间可发生复分解反应,该反应常用于实验室制取H2S。H2S气体有毒,能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氢硫酸。
① 写出实验室制取H2S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到试液 。
② 某同学用图1装置组合收集H2S,结合图1分析H2S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 。虚线框内的装置的作用是防倒吸,则虚线框内最合适的装置是 (填“甲”或“乙”,请从图2中选择),图1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验证水果中的柠檬酸呈酸性
取少量溶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B.
比较 Fe、Cu、Ag金属活动性
取少量金属固体,滴加足量稀硫酸
C.
除去铁制品上的铁锈
将铁制品长时间浸泡在足量的稀硫酸中
D.
区分软水、硬水
分别滴加肥皂水,搅拌,观察产生泡沫多少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
溶液变为红色
猜想二成立
反应前
反应后
装置B/g
100.0
107.2
装置C/g
80.0
84.4
参考答案:
1.A
【详解】A、由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产生的M、N两种气体分别是氢气和氧气,体积比2:1,负极生成的气体是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负极不纯的气体M(氢气)会有爆鸣声,故A说法正确;
B、由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和图像可知,产生的M、N两种气体分别是氢气和氧气,体积比2:1,故B说法不正确;
C、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4:32=1:8,由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和图像可知,产生的M、N两种气体分别是氢气和氧气,体积比2:1,纵坐标可以表示M、N两种气体的体积比(而不是质量比),故C说法不正确;
D、纯水的导电性很弱,电解水时,加入氢氧化钠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而不是作催化剂,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A。
2.C
【详解】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要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避免高温溅落物把集气瓶底炸裂,正确;B、量取液体时,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正确;C、测pH值的方法:将pH试纸放到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而不可以直接将PH试纸放在溶液中,错误;D、冷凝水方向应下进上出,正确。故选C。
点睛:溶液的酸碱度是指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一般用pH值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测定就是使用pH试纸来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具体测定方法是用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或胶头滴管吸取)少量的待测溶液,并滴在放在干燥的玻璃皿或白瓷板上的干燥pH试纸上,再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待测溶液的pH。pH值<7为酸性,pH值=7为中性,pH值>7为碱性。
3.D
【详解】A、酒精灯只能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故A项错误;
B、加热固体时,试管应该向下倾斜,故B错误;
C、玻璃棒下端轻靠的位置错误,玻璃棒应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故C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D正确。
故选D。
4.A
【详解】A、溶解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速溶解,符合题意;
B、胶头滴管加液时,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0.5cm处,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C、用浓硫酸干燥气体,应“长进短出”,这样干燥的比较充分,不符合题意;
D、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防止发生火灾,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B
【详解】A.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现象描述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成盐酸的小液滴,瓶口会出现白雾,现象描述错误;故符合题意;
C.木炭具有还原性,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将黑色的氧化铜还原为红色铜,所以玻璃管中的现象是黑色粉末慢慢变成红色,现象描述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现象描述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浓盐酸的挥发性、木炭的化学性质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
6.C
【详解】A、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注入水中,不能水入酸,故A错误;
B、不能将pH试纸浸入待测液,会污染待测液,测量不准确,故B错误;
C、洗涤氢氧化镁,洗去可溶性杂质,故C正确;
D、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故D错误。
故选C。
7.A
【详解】A、a处是铁与潮湿空气反应,铁的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符合题意;
B、b处是铁与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且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不符合题意;
C、c处铁与硫酸铜反应,铁能置换硫酸铜中的铜,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不符合题意;
D、d处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有气泡产生,不符合题意。故选A。
8.C
【详解】A、食醋中含有乙酸,也含有其他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乙酸也是具有酸的通性,可以和铁发生反应,食醋不可以用铁罐盛放,故B错误;
C、乙酸是由乙酸分子构成,一个乙酸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说法正确,故C正确;
D、乙酸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2)=6:1:8,故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D错误。
故选:C。
9.D
【详解】A、取少量溶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即使酚酞试液不变色,也不能说明柠檬酸显酸性,这是因为显中性溶液也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故A错误;
B、取少量金属固体,滴加足量稀硫酸,能够产生气泡的是铁,说明铁在三种金属中最活泼,另外两种金属不能和稀硫酸反应,不能区分其活泼性,故B错误;
C、将铁制品长时间浸泡在足量的稀硫酸中,铁锈除去后,铁接着和稀硫酸反应,故C错误;
D、分别滴加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或不产生泡沫的是硬水,故D正确。故选D。
10.A
【详解】A、氨气为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为碱性可以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但是氨气不能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描述错误;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而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易溶于水,而在瓶口形成酸雾,描述正确;
C、铁丝能够在纯氧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描述正确;
D、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以使氧化铁中的铁还原成铁粉,而氧化铁为红棕色固体,而铁粉为黑色粉末,所有实验过程中能够观察到试管中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描述正确。
故选:A。
11.×
【详解】二氧化碳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氧化物,故错误。
12.正确
【详解】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故此题判断为正确。
13.正确
【详解】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使浓硫酸浓度降低,总质量增加,故此题判断正确。
14.错误
【详解】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但是浓硫酸能与氨气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错误。
15.正确
【详解】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氯化氢(溶质)气体会自发挥发,所以在瓶塞没塞紧时,氯化氢挥发,导致溶液整体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该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16. CaCl2和HCl 紫色石蕊试液 ACD CaCO3 过滤
【详解】实验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或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猜想与假设: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由于碳酸钙难溶于水,即使过量,也不溶于反应后的溶液中;故反应的溶液中一定含有CaCl2,当盐酸过量时含有HCl;故猜想一:溶质是CaCl2;猜想二:溶质是CaCl2、HCl。
实验过程:稀盐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含有盐酸,则猜想二成立。
实验反思: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若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气泡,证明猜想二成立。硝酸银溶液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硝酸银和氯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钙,滴加硝酸银溶液,都会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证明猜想二成立。稀盐酸显酸性,若pH试纸测得溶液pH小于7,则证明猜想二成立。氧化铁和盐酸可以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若加入氧化铁,发现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棕黄色,说明猜想二成立。故选ACD。
拓展提高:若要从剩余溶液中得到尽可能多的纯净的氯化钙固体,可以向剩余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CaCO3,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经过滤、蒸发等操作后即可完成。
17. 含碳量的不同 A C Fe2O3+6HCl=2FeCl3+3H2O 无气泡产生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粉末由红棕色逐渐变成黑色 4 不变
【详解】(一)
(1)生铁和钢两种铁合金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含碳量不同;
(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铁锅利用了铁的导热性,铜线利用了铜的导电性,钢丝绳,利用了铁的延展性,黄金首饰利用了金的金属光泽,故选A;
(二)
(1)铁在有电解质存在的环境中最易发生生锈,所以铁制品最易生锈的是:部分浸入食盐水中,故选C;
(2)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三)
(1)碳酸盐和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铁锈中一定含 Fe2O3•nH2O,可能含 FeCO3,在某铁锈样品中加稀盐酸,不产生气泡,证明不含FeCO3;
(2)①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在实验前需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可燃性气体和助燃性气体混合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所以实验时,先通入CO的目的是:排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③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当加热超过500℃时,观察到A中的现象是:红棕色粉末变成黑色;
④a 110℃时, 完全分解为和,由表中数据可知,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为:23.2g﹣16g=7.2g,生成氧化铁的质量为16g ,则有:
n=4;
装置D是为了防止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进入C,会影响生成二氧化碳测量,不影响反应生成水的测量,若无装置D,则所测n的值不变;
b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4.4g﹣80g=4.4g,
设:若反应生成FeO,参加反应的氧化铁质量为x。
x=16g 通过推导可知,700℃以上时,管内固体产物的化学式为FeO。
18.(1)C
(2) X
(3) 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导致液滴飞溅 MgCl2、CaCl2 偏小 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先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向上层清液当中滴加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证明含有氢氧化钠 117t
【详解】(1)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由于在水中都能电离产生氢离子,故选C;
(2)将X滴入Y中,溶液pH由1变成10,说明Y溶液pH=1,故Y溶液显酸性,X溶液显碱性,故X是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①最后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导致液滴飞溅;
②样品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无明显现象,证明溶液中不含硫酸根离子,故样品中不含硫酸钠;
再加入过量碳酸钠和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后得到的固体A中有三种物质,则A中除了含有碳酸钡外还含有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故杂质中一定含有氯化镁和氯化钙;
③量水时仰视读数,读数比实际体积偏小,水量多了,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④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都呈碱性,要想检测氢氧化钠,需先除去碳酸钠;
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先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向上层清液当中滴加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证明含有氢氧化钠;
⑤根据钠元素守恒,生成的氢氧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参加反应的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
烧碱中钠元素的质量为:,故氯化钠的质量;
答:需要氯化钠117吨。
19.(1)分液漏斗
(2)浓硫酸
(3) FeS+H2SO4=FeSO4+H2S↑ 变红 大 乙 H2S+2NaOH=Na2S+2H2O
【详解】(1)由图可知a是分液漏斗;
(2)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用于气体干燥剂,故填:浓硫酸
(3)①FeS 固体和稀硫酸之间可发生复分解反应故生成硫酸亚铁和氯化氢,化学方程式为: FeS+H2SO4=H2S+FeSO4 ;
②为了便于气体导出故应选导管口略出橡皮塞的乙图,故填:乙;结合图1分析可知,硫化氢气体从万能瓶的长管进入,则密度比空气大,故填:大;硫化氢溶于水形成氢硫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H2S+2NaOH=Na2S+H2O
【点睛】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15~2024北京中考真题化学分类汇编:几种常见的酸(京改版),共9页。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下册第11章 酸与碱第二节 几种常见的酸同步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下册第二节 几种常见的酸练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