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作业】2023-2024学年人教版 初中生物 八年级 寒假培优训练(十一)(含解析)
展开1.一种叫海绵等足虫的动物栖息在海绵中央腔中,雌虫外观都一样,而雄虫因基因不同出现大、中、小3种体型。这主要体现的是( )
A.物种多样性B.遗传多样性
C.生物种间关系D.生物种内斗争
2.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A.基因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
C.性状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
3.玫瑰花是沈阳市的市花。它不但花型俊美、芳香袭人。还可作为药材使用,用于温养心肝血脉,抒发郁气,起到镇静、安抚、抗抑郁的功效。这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 )
A.直接价值B.间接价值C.潜在价值D.无法确定
4.通过调查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的活动,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下列体现生物多样性潜在价值的例子是( )
A.提供食物B.净化环境
C.开发新药D.防止水土流失
5.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应用的叙述,不属于间接价值的是( )
A.蚯蚓疏松土壤
B.橡胶树提供橡胶
C.湿地是“地球之肾”
D.森林是大自然的“调节器”
6.洛阳牡丹花朵硕大,品种繁多,花色奇绝,有红、白、粉、黄、紫、蓝、绿、黑及复色9大色系,10种花型,1000多个品种。这体现的是( )
A.细胞多样性B.基因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
7.南京中山陵一带有一种小草叫琉璃草。最新研究证实琉璃草具有抗淋巴结核的功效。这说明许多现在还不了解的野生生物具有( )
A.直接价值B.间接价值C.潜在价值D.通用价值
8.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以及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燃烧煤、石油等,都需要消耗氧气,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而绿色植物却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着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绿色植物的这种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
A.直接价值B.潜在价值C.间接价值D.美学价值
9.2022年12月18日晚播放的央视《焦点访谈》聚焦盐城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如今该保护区已拥有植物种类500多种,鸟类240余种,兽类27种,成为珍稀野生动物的家园。这主要体现了( )
A.物种多样性B.生物数量多样性
C.遗传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
10.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院士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利用野生稻与传统栽培稻杂交,得到了高产杂交水稻,解决了我国面临的粮食问题。袁隆平院士培育高产杂交水稻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基因多样性B.生物种类多样性
C.环境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
11.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素有“花中之王”“国色天香”的美称。其品种多样性的实质是( )
A.环境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
C.遗传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
12.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将生物进行分类只需要根据生物之间在形态结构上的相似程度
C.我国生态系统多样性丰富,生物多样性很难受到威胁
D.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13.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 )
A.物种多样性B.基因多样性
C.环境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
14.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是( )
A.浑河里生活着十多种鱼
B.一个池塘里性状各异的金鱼
C.某山区生活着22种鸟类,6种哺乳类
D.沈阳有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
15.“禾下乘凉梦,一稻一人生”,这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一生的真实写照。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高产新品种,是利用了(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染色体的多样性
16.生态系统中的每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警犬机警且具有很强的奔跑能力,是警察的得力助手
B.变色龙能捕食危害林木的昆虫,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
C.鸡、鸭、鹅等家禽是人类食物中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
D.毒蛇会分泌含有剧毒的毒素,对人类百害而无一利
17.明朝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记载的许多药物都取自野生动植物,这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 )
A.潜在价值B.间接价值C.直接价值D.观赏价值
二.解答题(共3小题)
18.观察如图中的植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如图植物中没有根、茎、叶分化的是 。 (填写字母)
(2)图中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 。(填写字母)
(3)图中C肾蕨、D海带、E葫芦藓三类植物都可以通过 生殖。
(4)在日常生活中,A、B、D等生物可以食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5)A向日葵和B玉米属于 植物,与F油松的主要区别是种子外面有果皮的包被。
19.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填空:
湿地包括沼泽、湖泊、河流、河口以及海岸地带的滩涂、红树林和珊瑚滩,还包括人工湿地。湿地是地球上生物资源非常丰富以及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是众多植物和动物(以水禽为主)的乐园,仅在我国就记录到湿地植物2760种、湿地动物1500种左右(其中大约水禽250种、淡水鱼500种)。请回答:
(1)上述文字描述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和 多样性。
(2)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实质是 多样性。
(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20.闽江是福建省第一大河。闽江流域拥有野生动物资源约1089种。该区域芒果、荔枝、香蕉、菠萝等经济林果和芦荟、茉莉花、热带花卉等特色生物资源的优势突出。闽江一年四季山清水秀,瓜果飘香,花开不断,是丰饶的宝地。
(1)闽江流域中多种多样的水果和花卉体现了 多样性。然而,闽江流域的开发和利用造成了某些野生生物数量的减少,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考虑,这说明了 。
(2)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闽江的水时,在视野的左下方发现了一个绿色颗粒,为了更清晰地观察该绿色颗粒,接下来的操作是先 ,再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最后调节细准焦螺旋。
(3)生物体在表现为多样性的同时也具有共性: 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才有 和应激性等生命活动。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生物寒假作业(十一)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7小题)
1.一种叫海绵等足虫的动物栖息在海绵中央腔中,雌虫外观都一样,而雄虫因基因不同出现大、中、小3种体型。这主要体现的是( )
A.物种多样性B.遗传多样性
C.生物种间关系D.生物种内斗争
【考点】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多样性.
【答案】B
【分析】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
【解答】解:海绵等足虫的雌虫外观都一样,而雄虫因基因不同出现大、中、小3种体型,这种形态有明显的差异,与遗传(基因)多样性有关,体现了遗传(基因)多样性。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要掌握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
2.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A.基因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
C.性状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
【考点】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C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解答】解:生物多样性内涵包括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所以,ABD属于生物多样性,C不属于生物多样性。
故选:C。
【点评】解题关键是掌握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3.玫瑰花是沈阳市的市花。它不但花型俊美、芳香袭人。还可作为药材使用,用于温养心肝血脉,抒发郁气,起到镇静、安抚、抗抑郁的功效。这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 )
A.直接价值B.间接价值C.潜在价值D.无法确定
【考点】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多样性.
【答案】A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直接价值:如动植物为人类提供的粮食、油料、蔬菜、水果、肉、奶、蛋及许多药物等;
(2)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净化环境、改良土壤、涵养水源及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潜在价值:人类所认识和利用的是生物的一小部分,大量的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它们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
【解答】解:玫瑰花是沈阳市的市花,它不但花型俊美、芳香袭人,其可作为药材使用,用于温养心肝血脉,抒发郁气,起到镇静、安抚、抗抑郁的功效,这体现了植物为人类提供药物的价值,属于直接价值。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要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知识。
4.通过调查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的活动,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下列体现生物多样性潜在价值的例子是( )
A.提供食物B.净化环境
C.开发新药D.防止水土流失
【考点】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C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①直接价值:如动植物为人类提供的粮食、油料、蔬菜、水果、肉、奶、蛋及许多药物等。 ②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净化环境、改良土壤、涵养水源及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③潜在价值:人类所认识和利用的是生物的一小部分,大量的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它们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
【解答】解:A、提供食物属于直接价值。A不符合题意。
B、净化环境属于间接价值。B不符合题意。
C、开发新药属于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C符合题意。
D、防止水土流失属于间接价值。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5.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应用的叙述,不属于间接价值的是( )
A.蚯蚓疏松土壤
B.橡胶树提供橡胶
C.湿地是“地球之肾”
D.森林是大自然的“调节器”
【考点】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生物的分类.
【答案】B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①直接价值:如动植物为人类提供的粮食、油料、蔬菜、水果、肉、奶、蛋及许多药物等。
②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净化环境、改良土壤、涵养水源及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③潜在价值:人类所认识和利用的是生物的一小部分,大量的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它们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
【解答】解:A、蚯蚓可以疏松土壤属于间接价值,A错误;
B、橡胶树提供橡胶属于直接使用价值,不是间接价值,B正确;
C、湿地能净化水质、蓄洪抗旱、吸收污染物等,是“地球之肾”属于间接价值,C错误;
D、森林能涵养水源、调节碳—氧平衡、改善地方气候等,是大自然的“调节器”,属于间接价值,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属理解层次,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对选项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6.洛阳牡丹花朵硕大,品种繁多,花色奇绝,有红、白、粉、黄、紫、蓝、绿、黑及复色9大色系,10种花型,1000多个品种。这体现的是( )
A.细胞多样性B.基因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
【考点】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B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解答】解:A、细胞的多样性主要细胞的形态、大小、种类、结构等各不相同,A不符合题意;
B、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所以洛阳牡丹花朵硕大,品种繁多,花色奇绝,有红、白、粉、黄、紫、蓝、绿、黑及复色9大色系,10种花型,1000多个品种。这体现的是基因多样性,B符合题意;
C、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C不符合题意;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是指生物所生存的生态环境类型的多样性等,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生物多样性的内涵,要求考生识记并理解该知识点。
7.南京中山陵一带有一种小草叫琉璃草。最新研究证实琉璃草具有抗淋巴结核的功效。这说明许多现在还不了解的野生生物具有( )
A.直接价值B.间接价值C.潜在价值D.通用价值
【考点】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C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重要的价值,多样性的使用价值是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间接作用的价值。
【解答】解: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价值主要体现在:(1)直接价值:如动植物为人类提供的粮食、油料、蔬菜、水果、肉、奶、蛋及许多药物等; (2)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净化环境、改良土壤、涵养水源及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潜在价值:今天还未被利用的哪些物种在将来会有利用的价值。现在还不了解的野生生物,其使用价值目前不清楚,它们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
故选:C。
【点评】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8.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以及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燃烧煤、石油等,都需要消耗氧气,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而绿色植物却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着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绿色植物的这种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
A.直接价值B.潜在价值C.间接价值D.美学价值
【考点】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归纳推理;生物的多样性.
【答案】C
【分析】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巨大。
【解答】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直接价值是指动植物为人类提供的粮食、油料、蔬菜、水果、肉、奶、蛋及许多药物等;间接价值指生物多样性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净化环境、改良土壤、涵养水源及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潜在价值是指人类所认识和利用的是生物的一小部分,大量的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它们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着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故选:C。
【点评】掌握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是解题的关键。
9.2022年12月18日晚播放的央视《焦点访谈》聚焦盐城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如今该保护区已拥有植物种类500多种,鸟类240余种,兽类27种,成为珍稀野生动物的家园。这主要体现了( )
A.物种多样性B.生物数量多样性
C.遗传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
【考点】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归纳推理;生物的多样性.
【答案】A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
【解答】解: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即物种的多样性,盐城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植物种类500多种,鸟类240余种,兽类27种,体现了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
故选:A。
【点评】掌握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是解题的关键。
10.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院士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利用野生稻与传统栽培稻杂交,得到了高产杂交水稻,解决了我国面临的粮食问题。袁隆平院士培育高产杂交水稻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基因多样性B.生物种类多样性
C.环境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
【考点】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归纳推理;现代生物技术.
【答案】A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解答】解: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水稻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如我国科学家袁隆平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表明生物遗传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
故选:A。
【点评】掌握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是解题的关键。
11.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素有“花中之王”“国色天香”的美称。其品种多样性的实质是( )
A.环境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
C.遗传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
【考点】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C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生物种类(物种)多样性、基因(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
【解答】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生物种类(物种)多样性、基因(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素有“花中之王”“国色天香”的美称。其品种多样性的实质是遗传(基因)多样性。C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
12.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将生物进行分类只需要根据生物之间在形态结构上的相似程度
C.我国生态系统多样性丰富,生物多样性很难受到威胁
D.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考点】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D
【分析】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环境污染;外来生物入侵。
【解答】解:A、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A错误;
B、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可见,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B错误;
C、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掠夺式的开发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的影响等都会威胁生物多样性,C错误;
D、基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物种多样性是基因多样性的载体。可见,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并理解这些知识点。
13.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 )
A.物种多样性B.基因多样性
C.环境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
【考点】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生物的多样性.
【答案】B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解答】解: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明确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14.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是( )
A.浑河里生活着十多种鱼
B.一个池塘里性状各异的金鱼
C.某山区生活着22种鸟类,6种哺乳类
D.沈阳有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
【考点】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征.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多样性.
【答案】D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
【解答】解:A、浑河里生活着十多种鱼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A不符合题意。
B、一个池塘里性状各异的金鱼体现了基因(遗传)的多样性,B不符合题意。
C、某山区生活着22种鸟类,6种哺乳类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C不符合题意。
D、沈阳有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15.“禾下乘凉梦,一稻一人生”,这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一生的真实写照。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高产新品种,是利用了(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染色体的多样性
【考点】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生态学思想;生物的多样性.
【答案】B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解答】解: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如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可见,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高产新品种,是利用了基因的多样性,B正确。
故选:B。
【点评】掌握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生态系统中的每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警犬机警且具有很强的奔跑能力,是警察的得力助手
B.变色龙能捕食危害林木的昆虫,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
C.鸡、鸭、鹅等家禽是人类食物中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
D.毒蛇会分泌含有剧毒的毒素,对人类百害而无一利
【考点】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专题.
【答案】D
【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解答】解:A、警犬机警且具有很强的奔跑能力,辨别气味的能力,是警察的得力助手,正确;
B、变色龙能捕食危害林木的昆虫,改善了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正确;
C、鸡、鸭、鹅等家禽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是人类食物中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正确;
D、毒蛇会分泌含有剧毒的毒素,对人类有有害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如:蛇毒可以抗癌作用、止血作用等,错误。
故选:D。
【点评】掌握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17.明朝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记载的许多药物都取自野生动植物,这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 )
A.潜在价值B.间接价值C.直接价值D.观赏价值
【考点】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
【答案】C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使用价值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等,逐一分析解答。
【解答】解:直接使用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等。
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等。潜在价值是今天还未被利用的哪些物种在将来会有利用的价值,可见题干这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故选:C。
【点评】分清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是解题的关键。
二.解答题(共3小题)
18.观察如图中的植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如图植物中没有根、茎、叶分化的是 D 。 (填写字母)
(2)图中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 E 。(填写字母)
(3)图中C肾蕨、D海带、E葫芦藓三类植物都可以通过 孢子 生殖。
(4)在日常生活中,A、B、D等生物可以食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直接 价值。
(5)A向日葵和B玉米属于 被子 植物,与F油松的主要区别是种子外面有果皮的包被。
【考点】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对植物进行分类;藻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苔藓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经济意义.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1)D
(2)E
(3)孢子
(4)直接
(5)被子
【分析】图中:A向日葵是被子植物中的双子叶植物;B玉米是被子植物中的单子叶植物;C肾蕨是蕨类植物;D海带是藻类植物;E葫芦藓是苔藓植物;F油松是裸子植物。
【解答】解:(1)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裸子植物只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无花,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如图植物中没有根、茎、叶分化的是D海带。
(2)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但体内无输导组织,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而威胁苔藓植物的生活,因此我们常把E葫芦藓等苔藓植物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3)图中C肾蕨、D海带、E葫芦藓三类植物都属于孢子植物,可以通过孢子生殖。
(4)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等。可见,在日常生活中,A、B、D等生物可以食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5)根据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着,我们把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裸子植物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是裸露的;被子植物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可见,A向日葵和B玉米属于被子植物,与F油松的主要区别是种子外面有果皮的包被。
故答案为:
(1)D
(2)E
(3)孢子
(4)直接
(5)被子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19.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填空:
湿地包括沼泽、湖泊、河流、河口以及海岸地带的滩涂、红树林和珊瑚滩,还包括人工湿地。湿地是地球上生物资源非常丰富以及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是众多植物和动物(以水禽为主)的乐园,仅在我国就记录到湿地植物2760种、湿地动物1500种左右(其中大约水禽250种、淡水鱼500种)。请回答:
(1)上述文字描述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生态系统 多样性和 生物种类(物种) 多样性。
(2)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实质是 基因(遗传) 多样性。
(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生物圈 。
【考点】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征.
【专题】归纳推理;生态系统专题;生物圈专题;生物的多样性.
【答案】(1)生态系统;生物种类(物种);
(2)基因(遗传);
(3)生物圈。
【分析】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解答】解:(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上述文字中的沼泽、湖泊、河流、河口以及海岸地带的滩涂、红树林和珊瑚滩,还包括人工湿地等体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植物2760种、湿地动物1500种左右(其中大约水禽250种、淡水鱼500种)等体现了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
(2)基因(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它决定了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遗传)的多样性。
(3)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故答案为:
(1)生态系统;生物种类(物种);
(2)基因(遗传);
(3)生物圈。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明确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0.闽江是福建省第一大河。闽江流域拥有野生动物资源约1089种。该区域芒果、荔枝、香蕉、菠萝等经济林果和芦荟、茉莉花、热带花卉等特色生物资源的优势突出。闽江一年四季山清水秀,瓜果飘香,花开不断,是丰饶的宝地。
(1)闽江流域中多种多样的水果和花卉体现了 生物种类(物种) 多样性。然而,闽江流域的开发和利用造成了某些野生生物数量的减少,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考虑,这说明了 环境影响生物 。
(2)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闽江的水时,在视野的左下方发现了一个绿色颗粒,为了更清晰地观察该绿色颗粒,接下来的操作是先 向左下方移动载玻片 ,再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最后调节细准焦螺旋。
(3)生物体在表现为多样性的同时也具有共性: 新陈代谢 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才有 生长、繁殖 和应激性等生命活动。
【考点】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专题】归纳推理;显微镜的使用专题;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专题;生物的多样性.
【答案】(1)生物种类(物种);环境影响生物;
(2)向左下方移动载玻片;
(3)新陈代谢;生长、繁殖。
【分析】1、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
2、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栖息地的丧失、人类的滥捕乱杀和外来物种的入侵。
3、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4、环境与生物的关系:环境为生物提供了生存场所,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改造环境,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环境能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同时也不断的影响环境环境与生物的关系。
【解答】解:(1)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闽江流域中多种多样的水果和花卉体现了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然而,闽江流域的开发和利用造成了某些野生生物数量的减少,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考虑,这说明了环境影响生物。
(2)根据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如果将载玻片朝左下方移动,实际上是将成像的实物向左下方移动,则物像会向右上方移动,因此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闽江的水时,在视野的左下方发现了一个绿色颗粒,为了更清晰地观察该绿色颗粒,接下来的操作是先向左下方移动载玻片,再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最后调节细准焦螺旋。
(3)新陈代谢是生物体不断用新物质代替旧物质的过程,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才有生长、繁殖和应激性等生命特征。
故答案为:
(1)生物种类(物种);环境影响生物;
(2)向左下方移动载玻片;
(3)新陈代谢;生长、繁殖。
【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需要平时多练习。
考点卡片
1.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知识点的认识】
一、显微镜的构造
显微镜的种类很多,我们常用的为普遍光学显微镜.显微镜可分为两个部分:机械部分和光学部分.
(一)机械部分
1、镜座:为显微镜最下面的马蹄形铁座.其作用是支持显微镜的全部重量.使其稳立于工作台上.
2、镜柱:镜座上的直立短柱叫做镜柱.
3、镜臂:镜柱上方的弯曲的弓形部分叫做镜臂,是握镜的地方.镜臂和镜柱之间有一个能活动的倾斜关节,可使显微镜向后倾斜,便于观察.
4、镜筒:安装在镜臂上端的圆筒叫做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连接转换器,并使目镜和物镜的配合保持一定的距离,其作用是保护成像的光路与亮度.
5、转换器:镜筒下端的一个能转动的圆盘叫做转换器.其上可以安装几个接物镜,观察时便于调换不同倍数的镜头.
6、载物台:镜臂下端安装的一个向前伸出的平面台叫做载物台.用于放置观察用的玻片标本,载物台中央有一圆孔,叫通光孔.通光孔左右两旁一般装有一对弹簧夹,为固实玻片之用,有的装有移片器,可使玻片前后左右移动.
7、准焦螺旋:镜臂上装有两种可以转动的螺旋,能使镜筒上升或下降,称为准焦螺旋.大的螺旋转动一圈.镜筒升降10毫米,用于调节低倍镜,叫做粗准焦螺旋.小的螺旋围动一圈,镜筒升降0.1毫米.主要用于调节高倍镜,叫做细准焦螺旋.
(二)光学部分
1、反光镜:一个可以转动的圆镜,叫做反光镜.反光镜具两面,一面为平面镜,能反光;一面为凹面镜.其用途是收集光线.平面镜使光线分布较均匀.凹面镜有聚光作用,反射的光线较强,一般在光线较弱时使用.
2、物镜:安装在转换器上,能将观察的物体进行第一次放大,是显微镜性能高低的关键性部件.每台显微镜上常备有几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物镜上所刻8×、10×、40×等就是放大倍数.从形态上看,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高.
3、目镜:由二、三片透镜组成,安装在镜筒上端,其作用是把物镜放大的物体实像进一步放大.在目镜上方刻有5×、10×、20×等为放大倍数.从外表上看,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粗略计算方法为接目镜放大倍数与接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如观察时所用物镜为40×、目镜为10×,则物体放大倍数为40×10=400倍. 显微镜看到的是一个倒立而放大的虚像.
二、显微镜的使用
1、取镜与安放
安放显微镜要选择临窗或光线充足的地方.桌面要清洁、平稳,使用时先从镜箱中取出显微镜.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轻放桌上,镜筒向前,镜臂向后,然后安放目镜和物镜.用纱布拭擦镜身机械部分.用擦镜纸擦拭光学部分,不可随意用手指试擦镜头,以免影响观察效果.
2、对光
扭转转换器,使低倍镜正对通光孔,打开聚光器上的光圈,然后左眼对准接目镜注视,右眼睁开,用手翻转反光镜,对向光源,光强时用平面镜,光较弱时用凹面镜.这时从目镜中可以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只要视野中光亮程度适中,光就对好了.
3、观察
将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弹簧夹或移光器将玻片固定.将玻片中的标本对准通光孔的中心.调焦时,旋转粗焦螺旋,为了防止物镜与玻片标本相撞.先慢慢降低镜筒,降低时,必须从侧面仔细观察,直到物镜与玻片标本相距5mm以上,切勿使物镜与玻片标本接触,然后一面用左眼自目镜中观察,一面用右手旋转粗准焦螺旋(切勿弄错旋转方向),直到看清标本物像为止.对光、调焦都是用的低倍物镜.观察时,还是先用低倍物镜,焦距调准后,移动玻片标本,全面的观察材料,如果需要重点观察的部分,将其调至视野的正中央,再转换高倍镜进行观察.转换高倍镜后,只有轻轻扭转细准螺旋,就能看到清晰的物像,注意使用高倍镜时,切勿使用粗准焦螺旋,否则容易压碎盖玻片并损伤镜头的透镜.一般凡是用低倍物镜能够观察清楚的标本,就不一定要换用高倍镜.
【命题的方向】
对显微镜构造的认识,和练习使用显微镜,是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中考的重要命题点.考查的形式多样,各种题型都有,而且考查的内容覆盖面较广.
例:当你发现显微镜镜头不清洁时,除去污物的正确方法是( )
A.用纱布擦 B.用手擦 C.用纸巾擦 D.用擦镜纸擦
分析:此题是一道实验操作题,具体考查的是对显微镜的清洁方法.清洁镜身时应有纱布;清洁物镜和目镜的镜头时,应用擦镜纸.擦镜纸质软又不易掉毛,用擦镜纸擦拭镜头既可以清洁镜头,又可以避免损伤镜头和有少量的纤维留在镜头上,影响观察效果.
解答:通过分析知道当你发现显微镜镜头不清洁时,除去污物,是对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的镜头能进行清洁,所以应用擦镜纸擦拭.
故选:D.
点评:记清对显微镜的清洁方法,对显微镜进行保养.
【解题思路点拔】
解答关于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题目时,除了识记以上“知识点的认识”内容外,在显微镜实际操作过程遇到的问题是考查的难点,也是重点.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改变与视野的明暗关系,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判断显微镜视野中污点的位置: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点动说明在目镜上,如果污点不动,说明不在目镜上;然后移动玻片标本,污点动说明在玻片标本上,如果不动说明污点在物镜上.显微镜看到的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给一个字母或者文字,在显微镜上看到是什么样子,也是常见的题型,解决此类问题,最好把这个字母或者文字写到纸上,旋转180度,也就是倒过来看,就可以了.在观察物像时,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把视野中偏左上方的物像移动正中央的话,玻片标本应往左上方移动.难度较大的题目就是结合目镜、物镜的长短与放大倍数的关系,绘制目镜与物镜的图示,选择相关组合,判断视野中细胞大小、数目的关系.在前面“知识点的认识”中有关于目镜、物镜的长短与放大倍数的关系的知识,要记清楚,不要混淆.另外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少.如下表: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知识点的认识】
不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不同,例如植物、动物、微生物对环境都有着不同的作用.植物可以利用环境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和氧气,净化空气中的污染物,使空气清新,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能够将环境中的有机物分解,如将一些动植物残体分解成无机物,净化环境,有的微生物如固氮微生物还能将无机物转化成植物生长的有机物,有利于物质的循环,如果没有微生物的作用,地球上物质将难以循环.
【命题的方向】
本考点主要考查学生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知识点的理解与认识.经常出一些根据实例来判断是否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的试题.
例: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风化的作用.这一事实说明( )
A、生物能够适应自己所生活的环境 B、生物能够影响其生活环境
C、生物依赖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思路分析:此题考查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地衣能生活在岩石上,并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故可看出地衣适应生活环境.地衣在生活过程中,分泌地衣酸腐蚀岩石,地衣的长久作用,能使只能生长地衣而不能生长其他植物的地方,逐步形成适宜生物生活的环境.由此可以看出地衣能影响环境.
故选:D
【解题思路点拔】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生物在适应环境得以生存的同时,能不断地影响环境并改变环境.所以平时做题时我们一定要多进行区别分析.
3.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征
【知识点的认识】
地球上有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它们表面上看似不相干,实际上是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就是相互影响的;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靠这种紧密的联系构成一个更大的整体,这个整体就是生物圈.在生物圈中,由于不同地域的环境差别很大,生物种类也是千差万别,因此,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
【命题的方向】
本部分内容重点考查一些基础性知识,题型较简单,主要考查生物圈中较几种大的生态系统的了解与认识,以及对生物圈中各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与影响关系的理解.
例: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草原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池塘生态系统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其中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最复杂,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营养结构最简单,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弱.
解答:A、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少很.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虽然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依然是非常丰富的.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该选项符合题意.
C、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同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或病虫害的能力差,因此,需要在栽培和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淡水生态系统包括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和湖泊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等,由淡水体与其中的生物组成.淡水生态系统不仅为人类提供饮用、灌溉及工业用水的水源,在调节气候等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和功能.
【解题思路点拔】
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类型,对教材中介绍的7种生态系统的分布、组成特点、作用要熟记.例如:有“地球之肾”“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的生态系统各是什么生态系统?这些问题都是此部分内容考试的热点.另外要理解每个生态系统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又都是相关联,彼此影响的.
4.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知识点的认识】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及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可见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有三个:
①完成物质转变.它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不仅用来构成植物体的本身,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制造了食物和其他生活资料.同时释放出氧气,除了满足植物自身的需要外,还供给了动物呼吸利用.
②完成了自然界规模巨大的能量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它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自然界的能量源泉.
③从根本上改变了地面上的生活环境.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由这三大意义可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物的食物、氧气和能量的源泉.
【命题的方向】
本考点主要考查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的掌握,重点掌握的知识,一般为选择、填空、解答题.
例:“低碳生活”已成为时髦的话题,保护植被和大面积绿化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有效方法,对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有重大意义,其原因之一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 )
A.吸收二氧化碳 B.吸收水和无机盐 C.生产有机物 D.释放二氧化碳
分析: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低碳生活就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这就要求人们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
解答: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因此保护植被和大面积绿化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有效方法.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的重要性.
【解题思路点拔】
主要考查了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的重要性,是通过光合作用来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已达到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人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也能促进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
5.对植物进行分类
【知识点的认识】
植物的分类
1、分类的依据:
对植物进行分类,主要是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从中发现它们共同的或不同的特征,从而确定它们的亲缘关系.花、果实、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因为它们的形态和结构比较稳定,生存时间短,受环境影响小.
2、植物的分类:
3、植物的分类等级单位:
以玉米、水稻、大豆三种植物为例说明植物的分类:
【命题的方向】
本考点考查了对植物分类的认识,需重点掌握知识,是考试的热点.题型多样,注意灵活解答.
例:小明给植物分类时,把水稻、西瓜、松树归一类,把海带、苔藓、蕨归一类,他的分类依据是( )
A.有种子的和无种子的 B.草质茎和木质茎
C.有根的和无根的 D.生活在陆地上的和生活在水中的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植物的分类,思考解答.
解答: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海带、苔藓、蕨等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水稻、西瓜、松树等都结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植物分类的内容在考试中经常出现,注意理解和掌握.能灵活地对植物进行分类.
【解题思路点拔】
关键是理解掌握植物分类依据,能灵活地对植物进行分类.可以从植物的分类依据和特点方面来切入.
6.藻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知识点的认识】
1、主要特征
①有单细胞和多细胞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
②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细胞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2、典型代表
①淡水藻类:衣藻(单细胞藻类)、水绵(多细胞藻类,呈绿色丝状);
②海洋藻类:紫菜、海带
3、作用
①氧气的主要来源,其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占空气中氧气的90%;
②可做鱼类的饵料;
③可供食用,如海带、紫菜;
④可供药用,如从藻类中提取的褐藻胶、琼脂等.
4、生殖方式
能够产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即孢子生殖,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命题的方向】
考查了对藻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认识,基础知识,一般题型为选择、填空、解答形式,会结合藻类图出综合性较强的题,注意灵活解答.
例:下列植物类群中,没有真正根、茎、叶分化的是( )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分析:此题可以从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特征方面来分析解答.
解答:A、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故符合题意.
B、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故不符合题意.
C、裸子植物,无花,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只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故不符合题意.
D、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了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明确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分化,即可正确答题.
【解题思路点拔】
熟记掌握藻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是解题关键.解答时可以从藻类的结构特点和与人类关系方面来切入.熟记常见藻类的示意图.
7.苔藓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知识点的认识】
1、主要特征
①一般具有茎和叶,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所以无输导组织;
②没有真正的根,只有短而细的假根.起固着作用,所以植株通常矮小;
③叶只有一层细胞,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④受精过程离不开水.
2、典型代表
地球上的苔藓植物约有2万种,我国有2800多种,常见的苔藓植物有葫芦藓、墙藓、地钱等.
3、作用
①自然界的拓荒者,许多苔藓植物能分泌一种液体,液体慢慢溶解到岩石表层,加速岩石风化,促进土壤形成,所以苔藓植物也是其他植物生长的开路先锋;
②促使沼泽陆地化;
③因叶片只由一层细胞构成,有毒气体易侵入,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④保持水土.
4、生殖方式
能够产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即孢子生殖,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命题的方向】
考查了对苔鲜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认识,基础知识,一般题型为选择、填空、解答形式,会结合苔鲜植株图出综合性较强的题,注意灵活解答.
例:假如你在森林中迷了路,怎样借助于苔藓植物分辨方向?
(1)苔藓植物生活在( )的环境中.(干燥或阴湿)
(2)大多数树干的哪些部位苔藓多?( )(背光面还是向光面)
(3)树干长苔藓的多的一面朝( )(南或北).好!现在你已经能确认方向了.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据此答题.
解答:苔藓植物的受精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如墙壁的背阴处,树木的背阴处等.在树林中,树的北面是背光面,较为阴暗潮湿,所以长有苔藓的一面是北面,据此就可以辨认方向了.
故答案为:(1)阴湿;(2)背光面;(3)北.
点评:掌握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或关于生活环境的知识,仔细分析题意,应该能总结出答案.
【解题思路点拔】
熟记掌握苔鲜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是解题关键.解答时可以从苔鲜的结构特点和与人类关系方面来切入.熟记常见苔鲜植株的示意图.苔鲜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8.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知识点的认识】
种子植物根据外面有无果皮的保护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1、裸子植物概念:种子裸露,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2、主要特征:能够产生种子,胚珠是裸露的,没有子房壁包被着,根、茎、叶都很发达,受精过程不需要水.
3、繁殖方式:种子繁殖.
4、代表植物:松、柏、银杏、银杉、水杉、苏铁、红杉.
5、生活环境:裸子植物多为乔木,如主要生活在温带亚热带的松柏等;少数为灌木或藤木,如生活在热带的买麻藤不同的物种.
6、与被子植物区分:
①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根本区别在于胚珠是否裸露,有无子房壁包被.
②松的球果和银杏的白果不是果实,而是种子.
③被子植物的果实常有一些适于传播的特点:有些果实表面有翅或毛,适于随风飘扬,如械树、杨和柳;有些果实表面有利毛或黏液.能够黏附在动物的体表传播,如苍耳、鬼针草等.
7、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辨析:
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它是植物界进化程度最高等的植物类群,它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包被,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而裸子植物虽然也产生种子,但它的种子是裸露的.因为它的胚珠外无子房壁,所以没有形成果实.
【命题的方向】
考查了对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的认识,基础知识,一般题型为选择、填空形式,会结合裸子植物结构图出综合性较强的题,注意灵活解答.
例:黄山是著名的旅游胜地,黄山松是一道绝世的风景,黄山松属于裸子植物,其不同于被子植物的特征是( )
A.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 B.种子外果皮较薄 C.受精过程脱离了水的限制 D.体内有输导组织
分析:种子植物可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两种,黄山松属于裸子植物,种子外无果皮包被着,裸露,不能形成果实,据此答题.
解答:被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能发育成果皮,因此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裸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无子房壁,不能发育成果皮,种子外无果皮包被着,裸露,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主要区别就是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着.
故选:A
点评:正确区分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特征,要好好掌握,并会灵活运用.
【解题思路点拔】
熟记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正确区分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特征是解题关键.主要区别就是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着.
9.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经济意义
【知识点的认识】
种子植物根据外面有无果皮的保护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1、裸子植物概念:种子裸露,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2、主要特征:能够产生种子,胚珠是裸露的,没有子房壁包被着,根、茎、叶都很发达,受精过程不需要水.
3、繁殖方式:种子繁殖.
4、代表植物:松、柏、银杏、银杉、水杉、苏铁、红杉.
5、生活环境:裸子植物多为乔木,如主要生活在温带亚热带的松柏等;少数为灌木或藤木,如生活在热带的买麻藤不同的物种.
6、与被子植物区分:
①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根本区别在于胚珠是否裸露,有无子房壁包被.
②松的球果和银杏的白果不是果实,而是种子.
③被子植物的果实常有一些适于传播的特点:有些果实表面有翅或毛,适于随风飘扬,如械树、杨和柳;有些果实表面有利毛或黏液.能够黏附在动物的体表传播,如苍耳、鬼针草等.
7、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辨析:
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它是植物界进化程度最高等的植物类群,它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包被,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而裸子植物虽然也产生种子,但它的种子是裸露的.因为它的胚珠外无子房壁,所以没有形成果实.
被子植物的用途很广.人类的大部分食物都来源于被子植物,如谷类、豆类、薯类、瓜果和蔬菜等.
被子植物还为建筑、造纸、纺织、塑料制品、纤维、食糖、香料、医药、树脂、鞣酸、麻醉剂、饮料等提供原料.绿色植物具有调节空气和净化环境的重要作用,是人类和一切动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命题的方向】
考查了对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经济意义的认识,基础知识,一般题型为选择、填空形式,会结合被子植物结构图出综合性较强的题,注意灵活解答.
例:如图是花生的果实,据此可判断花生属于( )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植物的分类.可以从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特征和花生的特点方面来切入.
解答:藻类植物、蕨类植物都属于孢子植物,不产生种子.裸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无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种子裸露,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如松树、苏铁等.被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包被上果皮构成果实,如花生、桃树等.从图中可以看出花生种子外面有果皮,花生油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因此属于被子植物.
故选:D.
点评: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结种子,同属于种子植物,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根本区别是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
【解题思路点拔】
熟记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正确区分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特征是解题关键.主要区别就是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着.
10.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知识点的认识】
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
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自然界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当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如蝗灾等.
【命题的方向】
本考点考查了对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理解认识,难度一般,需熟记掌握,题型多样,有一定的综合性.
例:在我们家乡的山上,有一种名叫鬼针草的植物,当人们在草丛中行走时,裤脚上常常被粘上一些带倒刺的“针”,下面对这一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鬼针草的“针”能粘在衣服上,这种结构防止人们毁坏它,有利于保护自己
B.鬼针草的“针”有利于让其他生物帮助传播种子和果实
C.人在这一过程中对鬼针草不会产生任何作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动物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结合题意,分析解答.
解答: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鬼针草,当人们在草丛中行走时,裤脚上常常被粘上一些带倒刺的“针”,有利于帮助植物传播种子和果实.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动物对植物的生活产生积极的作用,促进植物的繁殖和分布:大多数绿色开花植物依赖动物传粉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解题思路点拔】
明确动物在自然界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食物链和食物网是实现作用的关键途径,各种动物在自然界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动物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合理地保护和控制、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
11.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
【知识点的认识】
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
1、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
2、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即物种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是指物种和物种间差异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3、基因的多样性:
生物的性状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生物的细胞内有成千上万个基因.不同物种的生物基因有较大差别,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基因也有差异.因此,基因的多样性可分为种间基因的多样性和种内基因的多样性.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可概括为:
基因的多样性又叫遗传的多样性,它是生物多样性中最基本、起决定作用的多样性.
4、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地球上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在生物圈中又可以分出很多小的生态系统,如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块农田、一个池塘、一条河流等,即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5、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6、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巨大.
(1)直接价值:如动植物为人类提供的粮食、油料、蔬菜、水果、肉、奶、蛋及许多药物等.
(2)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净化环境、改良土壤、涵养水源及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潜在价值:人类所认识和利用的是生物的一小部分,大量的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它们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
【命题的方向】
考查了对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的理解认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是考查的重点,有一定的综合性,涉及知识点较多,注意灵活解答.
例: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
A.物种多样性 B.环境多样性 C.遗传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多样性的内涵,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多样性的表现方面来分析.
解答: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解题思路点拔】
熟记掌握生物的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作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基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中最基本、起决定作用的多样性.涉及知识面广,解答时注意结合实际,灵活解答.镜头
透镜大小
镜头长短
视野亮度
物像大小
细胞数
目
镜
低 倍
大
长
亮
小
多
高 倍
小
短
暗
大
少
物
镜
低 倍
大
短
亮
小
多
高 倍
小
长
暗
大
少
【寒假作业】2023-2024学年人教版 初中生物 八年级 寒假培优训练(四)(含解析): 这是一份【寒假作业】2023-2024学年人教版 初中生物 八年级 寒假培优训练(四)(含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寒假作业】2023-2024学年人教版 初中生物 八年级 寒假培优训练(八)(含解析): 这是一份【寒假作业】2023-2024学年人教版 初中生物 八年级 寒假培优训练(八)(含解析),共32页。
【寒假作业】2023-2024学年人教版 初中生物 八年级 寒假培优训练(五)(含解析): 这是一份【寒假作业】2023-2024学年人教版 初中生物 八年级 寒假培优训练(五)(含解析),共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