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件激趣,初步感知,学习字词,整体感知,研读首段,体会情感,课堂回顾,交流收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认识“喂、盈”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模”,会写“必、胡”等13个字,会写“红彤彤、金灿灿”等类似的同形式词语。
2.理清课文内容,明白课文中所写火烧云的特点,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3.初步体会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心情。
一、课件激趣,初步感知
1.播放课件激趣,学生交流分享。
课件出示各种火烧云的精美图片,请学生观赏并自由说说自己对画面内容的感知,分享看法,活跃课堂气氛。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中的景象是什么,教师板书课题。
2.通读全文,说一说火烧云是一种怎样的云,它有哪些特点。
学生可能会找到文章第2自然段的内容回答第一个问题,也可能结合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谈火烧云的特点,教师都应及时进行肯定、评价。
过渡:课文中火烧云颜色、形状很多,颜色、形状变化也很快,这是它主要的两个特点。那么为什么天空中会出现火烧云呢?云为什么会有这样那样的颜色呢?
3.学生根据课前查找的资料自由表达,介绍火烧云的形成原因。
二、学习字词,整体感知
1.听音频朗读,一边听一边学习停顿和朗读的语气,并圈出生字新词。
2.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
①学生开火车认读词语,教师相机强调生字读音。多音字“模”在本课读mú。
②拓展识记ABB式、AABB式词语,指导学生摘抄积累。
③借助课件做一做生字游戏,复习巩固。
(2)引导学生观察会写字的字形、结构及笔画,适时出示书写动态图,学生自主练习,教师重点指导“必、威、武”等字的书写。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相机帮助学生理解不懂的词语。
①出示紫檀色的家具、饰品图片,请学生直观感受“紫檀色”。
②联系上下文或实际生活经验理解“恍恍惚惚”。
3.再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火烧云的?师生共同梳理文章结构。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写火烧云颜色、形状的变化。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写火烧云下去了。
4.分组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火烧云的神奇景象。
三、研读首段,体会情感
1.学生看插图后自读第1自然段。
2.教师引导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请学生找出火烧云上来时是什么样的情景,各事物有什么变化。
过渡: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好,火烧云上来的时候,这些事物的颜色都发生了变化。作者用“……变成……了”的句式列举出了它(他)们的变化。
3.火烧云上来的时候,人们是什么心情?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从“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等句子中能看出人们欢快、惊奇的心情。)
4.齐读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变成……了”句式的表达效果。
学生体会情感后,教师再次指导朗读,体会排比句式的节奏和欢快的语气。几个“……变成……了”句式排在一起,有一种押韵的效果,读起来朗朗上口。让学生多朗读多体会。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课堂,回顾所学。
小结:《火烧云》一文主要描写了火烧云的颜色、形状变化的多和快这两个特点。我们首先从感受谈起,进而梳理出了文章的框架,对火烧云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印象,这是我们下一阶段学习的起点。接着我们学习了生字新词,这节课中字的书写有难度,大家课下可以多加练习。在对第1自然段的分析中,几位同学找到的语句非常准确,我们看到了红公鸡变成金的,黑母鸡变成紫檀色,小白猪变成小金猪,老爷爷的胡子变成了金的,在朗读中体会了它(他)们的欢快和惊奇。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具体地欣赏火烧云变化多端的颜色和形状吧!
2.自由交流平时看到的云彩是什么样子的,同学间分享今天这堂课的收获。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至6自然段。
2.能理解、分析课文是怎样描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的。
3.能借助相关语句说出火烧云的特点,体会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之情。
4.学习作者在观察中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大胆的想象,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一、复习回顾,引入学习
1.听写词语,教师指导小结。
2.指名回顾自己对火烧云的了解、感受,教师适时点拨。
过渡: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一同欣赏萧红笔下的火烧云,感受它的瑰丽和变化之快,看看作者又是如何表现出这些特点的。
二、精读课文,重点研读
(一)学习第2自然段。
1.学生自读后齐读。
2.引导学生思考:这一自然段中的“烧”字有什么表达效果呢?(“烧”字既表现了晚霞如火焰般的色彩,又描摹出火烧云的动态,使人感到天空中的云像熊熊燃烧的火一样势不可当。天空像“着了火”则是“烧”的体现,这也是其被称为“火烧云”的原因。)
(二)细读第3自然段,体会颜色变化。
1.指名读、分组读,边读边想象文字描绘的画面。
2.以“作者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变化极多的?”这一问题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圈出表示火烧云颜色的词语。(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1)将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分成3类,读一读这些词语,初步体会火烧云颜色的丰富与多变。
(2)交流讨论这3类词语的特点,根据词语特点拓展积累。
3.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写颜色变化时的连接词。
过渡:作者一下子写了这么多颜色,是怎么将火烧云的颜色变化连接起来的?请你们找出连接词,并想一想为什么“葡萄灰、梨黄、茄子紫”之间用顿号,而不用“和”呢?
明确:四个“一会儿”连接,排比句增强了气势,显示出短时间内颜色变化快。用顿号不用“和”也是因为使用顿号会让语速更快,正好表现火烧云颜色变化快。
4.想象并说一说自己身处火烧云笼罩下,还有可能看到什么颜色,进一步体会作者那一刻的目不暇接。
预设:可出示一些火烧云的照片,为学生表达提供素材。
4.引导学生用一个词语概括火烧云颜色的特点,教师归纳板书。(如绚丽多彩、五彩缤纷等。)
5.学生在多次朗读中感受、体会火烧云颜色的变化,比一比谁读得好。
(三)学习第4~6自然段,体会形状变化。
过渡:火烧云的颜色是如此绚丽,让人目眩神迷。不过,火烧云的特点可不是只有这种哦,让我们继续往下读。
1.自读第4~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1)火烧云除了颜色变化极多,还有什么变化也很多?(2)又有哪些变化呢?(3)作者是怎么连接这些变化的?你们能找出写火烧云变化的句子吗?
引导学生关注“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表明火烧云的形状变化也很多,文中写到一匹马、一条大狗、一头狮子的变化。抓住3个自然段开头表示时间的词语“一会儿”“忽然”“接着”,引导学生发现在短时间内就有3种形状的变化,充分体现了火烧云形状变化之快。
2.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仔细分析作者是如何写“马”的变化的。
(1)出示句子,对比体会哪一句写得好。
①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②马是跪着的。
明确:第一句写得好,作者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不仅使文章生动、具体,还突出了火烧云的变幻万千。
(2)找出火烧云像一匹马时形状变化的过程,说说作者是如何描绘的。
·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明确:作者通过写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长了—尾巴不见了—模糊了”的变化过程,表现了火烧云的变幻万千以及变化速度之快。
3.指名朗读第5自然段,说说作者是如何写出“狗”形状的动态变化的。(从“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写动物的消失,表现火烧云消散得很快,转瞬即逝。)
4.指名朗读第6自然段,体会“狮子”的变化之快。
预设: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大狮子”的变化呢?(样子、大小和神态。)
5.思考:作者是怎样把火烧云的变化写清楚的?
(1)三个自然段写“动物”都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出现——形状变化——消失。)
(2)都是写同样的内容,会不会显得单调重复?(同样写“动物”的出现到消失,作者行文时却各有不同,有形态变化,有场景变化,有静态画面,同时用“一会儿”“忽然”“接着”等词将火烧云在不同时段的变化衔接起来,摇曳多姿,生动有趣,毫无单调重复之感。)
(四)学习第7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7自然段,这一段写了什么?(火烧云的消失。)
2.你从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结合文中句子说一说。
抓住“恍恍惚惚”和两个“什么”,感受火烧云变化极快,还没等人们看清它,它就又变了,让人目不暇接,浮想联翩。抓住“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体会“我”看的时间长,看得专注,目不转睛。抓住“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体会孩子们对火烧云的喜爱、留恋、不舍。
3.指导朗读,读出感情。
三、总结写法,积累运用
1.回顾交流,说说作者都用了哪些写作方法表现了火烧云的千变万化。
明确:(1)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来写火烧云美丽奇幻的特点。(2)运用合理想象。在描写云时,作者展开想象,把对事物的静态和动态描写结合起来,写得生动、形象。
2.指导学生背诵第3至6自然段。
提示:(1)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背诵。(2)第3自然段可以借助表示时间的词语“一会儿”来记。(3)第4~6自然段先分开背诵,同样可以借助“过了两三秒钟”“一转眼”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来记;连起来背诵时,可以将段首起到承接作用的句子作为线索。
3.读写结合,尝试写一写生活中的事物。
(1)出示森林、各类昆虫、树叶等事物的图片,调动学生感官进行观察并展开想象。
(2)读一读文中的例句,照样子写一写。
①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②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③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
明确:第一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云彩的红写成像着了火一样;第二个句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多种火烧云的颜色;第三个句子将多个用“了”结尾的短句放在一起,形成押韵的效果,读起来朗朗上口。
(3)指名把自己写的句子读一读,评一评谁笔下的句子写得最美。
(4)教师小结,鼓励学生积极观察生活、热爱生活。
小结: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只要你们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从细节入手,再努力学习描写的技巧,你们也能像作者一样,将自己喜爱的事物描写得生动、具体而又形象。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综合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语言更加生动,也能运用排比句不断呈现事物的特点,增强气势。还可以学习作者用多个短语,使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语气活泼。让我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发现自然界的美,懂得欣赏美,并用自己的笔记录美。
四、背诵积累,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第3至6自然段。
2.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
《火烧云》这篇课文语言优美,作者抓住了火烧云的颜色、形状的特点,描绘了火烧云的变化,使人读来如同在欣赏一幅优美的动态画卷。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感受这种美。
1.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火烧云美丽壮观的同时体会作者的写作之妙。
2.引导学生关注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注重对动态变化过程的把握,抓住关键词特别是连接词来理顺行文的逻辑。
3.在教学中注重写法总结,读写结合。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对同类词语、同类句型进行仿写,既能深入理解文章又能锻炼笔头能力,引导学生将作者的写法应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尝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话来延续作者丰富而绝妙的想象,感悟作者对美丽火烧云由衷的热爱之情。
4.注重师生互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坚持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学生分析,教师指导,启发学生自我学习、探索的能力。
5.突显“读”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指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读”,在读中体会作者为什么这么写,有什么表达效果。在想象感知中更好地与文本对话,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好,同时准确感知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但是本课的教学针对学生的发散思维激活不够,在想象火烧云有哪些形状变化时,学生说得简单,缺乏生动性。可以在之后的练笔中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平时观察过的事物,而不是写文中本身的事物。在观察力、想象力的启发上,教师应更多地予以点拨和引导。教学目标
1.认识“喂、盈”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模”,会写“必、胡”等13个字,会写“火烧云、晚饭”等8个词语。积累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至6自然段。(重点)
3.能借助相关语句说出火烧云的特点,体会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之情。(重难点)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语文要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导入,预学,共学,延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火烧云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件激趣,初步感知,学习字词,指导书写,研读首段,体会情感,课堂回顾,交流收获,作业设计,巩固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