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秋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教案(65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八课 百家争鸣表格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八课 百家争鸣表格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讲授新课,课堂展示,导入方式,新课讲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8课 百家争鸣
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学会运用唯物史观中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解释这一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概念阐释、材料研读,理解和认知各派学说的主要观点;通过观点比较和阶级分析法,掌握各派学说观点的差异及其阶级立场;通过表格归纳,整合知识结构;通过选择一家观点批驳其他观点,培养运用知识进行驳论和论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培养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现代文明的意识;学习诸子先贤们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家发展和人类命运的崇高抱负和理想;弘扬百家争鸣中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传统,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重难点
重点: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
难点: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主要流派及主张,认识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导学卡
【独学】1、组长检查独学情况(导学案预习填空部分)的和书本的p38-42页需要划的重点和课后练习题
2、课代表进行加减分并给予评价。
3、朗读知识点
【讲授新课】全班认真聆听老师讲授重难点,并且做好详细笔记,标出疑难点。
【对群学】结合老师所讲的内容, 以小组为单位,5分钟完成【课堂展示】,完成后,站起来首先进行对学,然后小组间进行群学,归纳总结答案,并进行分工准备展示。
【展示】上台展示小组讲解题目,并解答其他同学疑问(学生按照安排的位置站好,并做好笔记)
【检学】学生完成知识清单和练习册
教师活动
【导入方式】
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在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在韩非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
——易中天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我国涌现出了很多伟大的思想家。易中天先生所讲的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今天我们就追随易中天先生的足迹,去探寻孔孟深邃的思想吧!由此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第8课:百家争鸣。
【独学】学生阅读书本时巡查学生笔记,并适当提示圈出重难点,记录发现的问题
【新课讲授】对新课的重难点知识进行精细分析和讲解
一、老子
师:阅读课本第38页“老子”一目中第一段的内容,简单介绍一下老子。(如生平、代表著作等)
[多媒体展示老子雕像、《道德经》书影]
师:结合课本第38页第二段的内容,归纳总结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
生:哲学思想: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政治思想: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
[多媒体展示塞翁失马的故事]
师:讲解塞翁失马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其中所隐含的老子思想。(“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能够相互转化的道理)
[多媒体展示“孔子问礼于老子”图]
师过渡:与老子同一时期,涌现了另一位享誉中外的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被誉为“万世师表”,他是谁?他在思想上和教育上有哪些贡献?下面让我们从第二个小标题——“孔子和儒家学说”中寻找答案吧!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多媒体展示孔子的图片]
师:结合课本第38-39页“孔子和儒家学说”一目中第一段内容,请给孔子先生做一张名片。
生: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世界历史文化名人。
师:阅读第39—40页“孔子和儒家学说”一目中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内容,请同学们列表总结孔子的思想主张。
[多媒体展示孔子的思想主张]
生:
核心思想
“仁”。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政治主张
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
教育主张
主张“有教无类”,创办私学;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著作
其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
[多媒体展示“马棚失火”和“苛政猛于虎”材料]
师:“马棚失火”和“苛政猛于虎”两则小故事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生:“仁”的思想,政治上要以德治国。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什么贡献?哪些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学习有指导意义?
通过情景剧,体会孔子的教育思想。
[多媒体呈现历史情景剧]
(旁白)一天孔子在书塾席地而坐,正津津有味地看书时,学生子路匆匆忙忙跑进来,停不住脚步撞在书桌上,把桌子上的东西全弄翻了,竹简也掉在地上。
孔子放下竹简问:“子路,何以如此匆忙,是否有事找我?”
子路气喘吁吁地说:“孔先生,有一个诸侯国的国王,请学生去当大夫,学生不知去否?”
孔子严肃地看着他,摇了摇头:“请三思而后行,考虑清楚再去。”
子路点了点头:“好!”(匆匆忙忙地冲了出去)
(旁白)孔子捧起刚才未读完的竹简,又细细地品味起来,无意中看到学生曾参在门口徘徊。
孔子:“曾参,你有什么事找我?”
曾参吞吞吐吐地说:“我,我有一件事想请教您,有一个诸侯国的国君,想找学生去当大夫,学生不知去还是不去。”
孔子毫不犹豫地说:“快去,快去,不要耽误了时间。”
(旁白)在路上奔跑的子路突然想起还有事要请教老师,赶忙折回去找老师,正巧听到了孔子与曾参的对话,子路来不及多想,又冲进书塾问孔子。
子路:“先生,我和曾参问一样的问题,为什么您的答复却不同?”
孔子面带微笑,点了点头:“曾参性子慢,做事诸多犹豫,我叫他快去,是不想他错失了良机。你的性子急,做事匆匆忙忙,不假思索,我叫你三思而后行,是不想你因性子急而误了大事。”
子路和曾参一起答道:“先生,我们明白了。”
生:贡献:创办私学,打破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
[多媒体展示孔子教育方面的贡献]
师:孔子的教育名言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导?
生:时常温习,具有谦虚好学的态度,要虚心向别人学习、求教等。
师:我们今天如果要研究孔子的话,主要查阅哪些古籍?他的思想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生:孔子整理古籍编定《春秋》;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言论记录:《论语》;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后世影响: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多媒体展示曲阜孔庙康熙手书“万世师表”匾、全球各地的孔子学院的图片]
师:应该如何正确评价孔子及其儒家思想?
师总结: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值得我们敬仰。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儒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师过渡:历史进入到新时期,面对新时代所出现的许多问题,思想家们都在为社会的前途与命运提出各自学派的思想主张,造就了中国思想界的第一次大繁荣。那么,这些思想家的主张有哪些?为什么会出现思想大繁荣?下面让我们从第三个小标题——“百家争鸣”中寻找答案吧!
三、百家争鸣
师:阅读第40页“百家争鸣”一目中第一段内容。思考: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现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多媒体呈现“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
生:旧的社会制度趋于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渐确立;各学派之间激烈辩论,相互影响,取长补短,促进学术的繁荣。其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引发社会变革。
师:阅读第40—41页“百家争鸣”一目中第二至五段内容,请同学们列表总结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生:呈现表格。
学派
代表
思想主张
墨家
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提倡节俭
儒家
孟子
主张实行“仁政”,还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
君为轻”的思想,认为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
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荀子
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道家
庄子
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
要保持独立的人格,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法家
韩非
法家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反对空谈仁义,
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多媒体呈现各学派代表人物、思想主张等资料,加深学生的印象]
师: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请同学们归纳一下“百家争鸣”的内涵是什么?
生:战国时期,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
师:“百家争鸣”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生: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师:拓展探究:诸子百家中关于治国的思想主张中,哪一个学派对当时的统治者最有用?
生:法家。(教师应从当时的时代特征来分析讲解法家思想主张对于当时统治的重要性)
师:实践应用:某校存在一些不良的校风,比如有的同学不爱护学校公共财物。怎样来改善不良校风,使同学们能自觉地爱护学校的公共财物呢?
生讨论,教师点拨总结:方式一:以德来教化——儒家;方式二:用“刑罚”来限定,做错一点也加以“处罚”——法家;方式三:自觉遵守、“无为而治”,使其自觉要求自己——道家。
学派
代表
时期
思想主张
儒家
孔子
春秋晚期
“仁”的学说;有教无类
孟子
战国
“仁政”
荀子
战国
实行“礼治”
道家
老子
春秋晚期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无为而治”
庄子
战国
顺应自然和民心,不要加重人民负担
墨家
墨子
战国
主张“兼爱”“非攻”等
法家
韩非
战国
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群学】巡查学生的导学案完成情况,适时点拨,并且记录发现的问题(特别是学生错误率较高的或者普遍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且注意本学科群学时学生不需要移位,学生站在座位上完成),安排小组展示。
【展示】给学生五分钟的时间就导学案展示部分的问题进行讨论,然后组织学生展示,认真聆听学生展示,适时点拨,避免学生偏离题目范畴;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错误问题详细分析,并且设疑追问,延伸知识。
【检学】巡查学生的完成情况,适时点拨,并且记录发现的问题,对错误率较高的题目进行讲解
板书设计:
1、二次备课:
2、课堂问题记录:
小组表现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表格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两战定乾坤 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八课 百家争鸣教案及反思,共5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八课 百家争鸣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理念, 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