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区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生物期末定时训练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根据以下模型分析,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图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细胞外液是血浆
B.在图中①~⑤处应当用单箭头表示的有①②③⑤
C.CO2、神经递质、激素和糖原均属于内环境成分
D.尿毒症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变化无关
2、如图是家兔组织切片模式图,图中数字表示相应部位的液体,X、Y表示两种细胞。有关该组织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X细胞的内环境由①②③共同构成
B.③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C.③中渗透压升高时,垂体合成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会增多
D.①②③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3、如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d处为组织液,若刺激神经元甲,则在神经元丙上可检测到动作电位且肌肉收缩。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结构中可见3个神经元的部分结构和3个突触小体
B.利用图中装置,仅刺激c处右侧,不能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
C.仅利用图中装置,先刺激a处再刺激b处,可以验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
D.兴奋由d→e,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
4、将枪乌贼的神经纤维置于高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给予适宜强度刺激,膜电位的变化幅度大于正常值(将枪乌贼的神经纤维置于等渗溶液中同等条件下测得的值) , 若先用河豚毒素处理一段时间后,再将神经纤维转移到高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给予适宜强度刺激后,其膜电位的变化幅度小于正常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Na+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
B.形成动作电位时,Na+内流需要线粒体产生的ATP为其供能
C.河豚毒素可能和神经纤维上钠离子通道结合,使钠离子运输受阻
D.该实验中,河豚毒素的作用机理为促进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
5、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可使血糖升高的动物激素,当人体受到某一外界刺激后体内会发生下图所示的过程。据下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注: CRH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CTH 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
B.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与胰高血糖素具有协同作用
C.神经递质可直接作用于下丘脑细胞不需要经过内环境
D.下丘脑细胞上既有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也有接受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受体
6、免疫学上将利用相关抗原刺激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的方法称为主动免疫,而机体被动接受相应免疫细胞或其产物所获得的特异性免疫能力称为被动免疫。临床上有时将康复患者的血浆经过处理(反复提纯,消除抗原性)后输入到感染同种病毒(表面有多种抗原物质)的患者体内,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康复患者血浆中可能存在多种对抗该病毒的抗体
B.病毒感染者接受血浆治疗不属于发生免疫反应
C.病毒核酸检测为阴性,抗体检测为阳性的供体血浆才能用于临床治疗
D.血浆治疗为主动免疫,可以对相关病毒感染进行预防和治疗
7、将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结果如图所示。现将相同长度的茎段浸没在某一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测得其生长量为a cm,从图中可知其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为4 μml/L和16 μml/L。为进一步确定其浓度,将待测溶液稀释为原浓度的一半 ,再取相同切段浸入其中,测得其生长量为b cm。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若a>b,则待测溶液的浓度为16μml/L
B.若a<b,则待测溶液的浓度为4μml/L
C.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的分裂来促进幼苗切段的生长
D.当生长素溶液的浓度大于18μml/L时,离体的茎段生长量可能小于d cm
8、下列植物激素的发现与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赤霉素可以从培养赤霉菌的培养基滤液中分离出
B.植物激素不能直接参与代谢,但可调控基因的表达
C.宋朝苏轼的《格物粗谈.果品》中描述的“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两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是乙烯促进果实成熟的应用实例
D.宋代著作《种艺必用》中撰写的“用好黄泥晒干,筛过,以小便浸之以泥封树枝则根生”可看成是利用人尿中生长激素促进压条生根的实例
9、如图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的某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分析中,错误的是( )
A.若图①所示为海洋生态系统中某鱼类的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可能是大量放养该种鱼
B.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酵母菌的数量,则b点后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减少了营养供应
C.图③中c点后种群个体的数量变化反映出该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D.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渔业生产中的捕捞活动
10、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年龄结构能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B.捕食、寄生等种间关系不利于维持生物群落的相对稳定
C.性别比例的改变会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进而影响种群数量
D.两只雄孔雀为吸引异性争相开屏,说明行为信息能够调节种间关系
11、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环境因素调节,光、温度、重力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尤为重要,请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很大程度上就是由光照、温度决定的
B.接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最终会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
C.植物对重力的感受是通过平衡石细胞来实现的
D.年轮、春化作用均能说明温度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12、如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b过程主要代表光合作用,d过程代表呼吸作用
B.甲所示的营养级在食物链中占有的碳元素最多
C.碳元素在甲、乙、丙之间以CO2的形式传递
D.碳元素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利用
13、实验是研究生物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教材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对照组应尽可能排除土壤微生物作用
B.研究家禽雄激素的功能可采用阉割和移植的方法
C.对于个体较小,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可以采用记名计算法进行调查
D.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细胞计数室,再盖上盖玻片即可镜检
14、如图甲、乙、丙分别为不同种间关系的数量坐标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 )
A.海葵与寄居蟹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
B.甲、乙、丙可以分别表示互利共生、捕食、种间竞争关系
C.图乙中B生物对A生物的进化有害无益
D.图丙中实验后期X的种内竞争加剧
15、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甲、乙、丙、丁4个种群的数量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种群在该食物链中属于初级消费者,位于第二营养级
B.丁种群代表的生态系统成分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C.乙减少,丙增多是ab段甲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
D.四种生物及该生态系统中的所有其他生物构成一个群落
16、下图为部分碳循环示意图,下列正确的是( )
A.图中由生产者、Ⅱ、Ⅲ和Ⅳ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Ⅲ
B.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时,其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碳最终来自①过程
C.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①②⑥⑧之和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
D.①⑧过程以CO2的形式进行,②③④⑤⑥⑦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
17、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据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遵循了单因子变量原则,只含有一个实验变量
B.计数操作时,如需计数活菌数量,需染色后再镜检
C.3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形增长
D.该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实验,也需要重复实验
18、原产于中美洲的福寿螺现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等多个国家,已成为世界性的外来入侵生物,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将福寿螺列为重大危险性农业外来入侵生物之一、福寿螺食性广,主要取食浮萍、水稻、蔬菜等,也爱吃水中的动物腐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福寿螺属于消费者
B.福寿螺入侵后,会使当地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发生明显变化
C.图中①表示出生率,②表示死亡率,可以看出在此时间段内福寿螺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
D.对于水稻田里的福寿螺,我们可以用样方法来调查它的种群密度
19、图中甲、乙为同一群落中的两个种群,曲线表示δ(δ=出生率/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种群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t1和t4时刻乙种群的种群密度不相同
B.t2时刻甲、乙种群的自然增长率一定相同
C.t2→t4时间段甲种群密度先上升后下降
D.t2和t3时刻乙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20、下图表示不同的生物或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M表示种群密度,则a~d四种野生生物的种内竞争最激烈的一定是b种群
B.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 a ~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容易被淘汰的可能是a
C.若M表示物种丰富度, a~d表示四个不同的演替阶段,则受污染群落的演替顺序依次为b→d→c→a
D.若M表示生物所含的能量,则森林生态系统的a~ d四个种群中,a所处的营养级最高
二、读图填空题
21、回答有关免疫的问题:
(1)图一数字①⑥表示过程,字母a~e表示细胞,该图免疫过程表示______免疫,当抗原X再次侵入人体时,通过______过程(填图中数字),机体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
(2)图二体现了人体免疫系统的______功能,物质Ⅰ和Ⅱ都属于______物质。
(3)图三表示免疫异常引起的某种疾病的发病机理,这是一种____。图中细胞甲分泌的抗体与甲状腺细胞上的激素丙——____激素受体结合,导致甲状腺细胞对激素丙的敏感度降低,从而使激素乙分泌量____。
(4)图一图二图三中不能识别抗原的细胞分别为____、____、____。
22、胰岛B细胞是可兴奋细胞,与神经细胞一样,都存在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当血糖浓度增加时,葡萄糖进入胰岛B细胞引起系列反应,最终导致胰岛素分泌。另外胰岛素分泌还受到有关神经的控制。
(1)据图分析,葡萄糖进入胰岛B细胞后,细胞内ATP浓度升高,进而导致K+通道关闭,K+外流受阻,触发______开放,Ca2+大量______,最终引起胰岛素分泌。
(2)胰岛素水平可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这是因为激素调节具有通过______运输的特点。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功能。
(3)某些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为空腹血糖浓度高,并伴有高胰岛素血症。这类患者胰岛素靶细胞上可能缺乏______。
23、冠心病发病时心肌缺血缺氧引发心前区疼痛,导致心率加快,可通过受体阻断药来治疗。预防冠心病,要注意低脂饮食。
(1)研究发现,高血脂沉积在损伤内皮下形成斑块,斑块长大甚至破裂,使血管完全堵塞导致心梗,产生胸痛感甚至心搏骤停,产生胸痛感的中枢位于______,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松弛血管平滑肌,使血管扩张,改善心脏供血进行临时急救。
(2)心率活动的调节如图示,属于______调节方式。 NE是______(兴奋性/抑制性)神经递质。
(3)为证实神经一心肌突触传递的是化学信号进行如下实验:取蛙保持活性的心脏A和B,并切除心脏B的交感神经,将二者置于相同的营养液中;刺激心脏A的交感神经后,其心率变化是______(填“加快”或“衰减”);取适量心脏A的营养液注入心脏B的营养液中推测心脏B心率变化是______(填“加快”或“衰减”)。
24、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包括结构和功能上的稳定。如图中“置位点”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某个理想状态,其中P、A、B、C、D、E表示其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物质的传递方向。请分析回答:
(1)P、A、B、C、D构成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这是实现生态系统______等功能的主渠道。
(2)假设A摄入的能量为m,其粪便中的能量为n,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p,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q,则由A流入B的能量最多为______。
(3)某研究小组考察了一个位于置位点的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表所示: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 9+时丧失 繁殖能力(进入老年) ,根据表中数据推测该鱼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是______;如果引入该湖泊本没有的鲶鱼并大量繁殖后,导致原鱼种减少,从而改变了此湖泊群落的物种组成,此演替类型属于______。
(4)下表为食物链“草→鼠→鹰”中各种群一年间的能量流动情况(单位: 107kJ·a-1)。
据表分析,草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______107kJ·a-1, 能量从草到鼠的传递效率为______% (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5)若该生态系统是草原生态系统,其中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狼和鼠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调节机制属于______调节,这也体现出信息传递能够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6)若该生态系统为湿地生态系统,其中有挺水植物芦苇、菖蒲;有浮水植物睡莲、浮萍;还有沉水植物等,从群落的结构角度看,这属于群落的______结构。这样的分布给该湿地生态系统增添了旅游观光等多方面的资源,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
三、实验探究题
25、负向光性是植物在高光强或其它不良条件下发生的一种背向光源弯曲生长的适应性反应。
(1)光不仅是植物进行______的能量来源,还可以作为一种______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研究表明,光敏色素作为光受体,主要接收红光和远红光(>600 nm);蓝光/UV-A受体主要接收蓝光(400-500nm)和近紫外光。用不同光质的光照射水稻根,实验结果如图,推测诱导水稻根负向光性生长的光受体更可能是______。
(2)为进一步研究根负向光性的原因,研究人员利用水,稻种子进行了下表的实验,请在空白处选填相应处理内容,完成实验方案。
[注意]每组处理方式选两个数字选项。2. ______3. ______
①单侧光照②均匀光照③黑暗④在根的一侧贴空白琼脂⑤在根的一侧贴有1mg·L-1 IAA 的琼脂⑥在根的一侧贴有5mg·L-1 IAA的琼脂
实验结论:单侧光引起根尖两侧IAA含量差异是导致根负向光性的原因,IAA浓度高时弯曲度加大。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组成成分相似,但含量上有差异,主要表现为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组织液和淋巴,故在图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细胞外液是血浆,A正确;B、淋巴只能单向来自组织液,淋巴最终单向汇入血浆,故在图中①-⑤处应当用单箭头表示的有②③,B错误:C、糖原属于细胞内的大分子物质,不属于内环境成分,C错误;D、尿毒症是由于肾功能受损,血浆中的尿素等有毒物质不能及时排除造成的,是内环境成分变化引起的,D错误。故选A。
2、答案:B
解析:A、X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其内环境由①构成,A错误;B、③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B正确;C、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C错误;D、④细胞内液是细胞代谢的场所,D错误。故选B。
3、答案:D
解析:A、图示结构中可见3个神经元的部分结构(甲、乙、丙)和2个突触小体(甲、乙轴突末端),A错误;B、仅刺激c处右侧,观察肌肉的变化,同时测量电表处电位有无变化,可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B错误;C、先刺激a处,电表指针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肌肉收缩,可证明兴奋在突触处由乙传递到了丙,给予b处适宜刺激,电表指针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肌肉收缩,可说明兴奋在丙上进行了传导,但不能证明兴奋不能传递到乙神经元上,因此仅利用图中装置,先刺激a处再刺激b处,不能验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C错误;D、d是突触间隙,兴奋由d→e,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D正确。故选D。
4、答案:C
解析:A、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形成静息电位,A错误;B、形成动作电位时,Na+内流是通过通道蛋白进入细胞内,不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CD、根据题意“先用河豚毒素处理一段时间后,再将神经纤维转移到高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给予适宜强度刺激后,其膜电位的变化幅度小于正常值”可知,河豚毒素抑制了动作电位的产生,所以可能和神经纤维上钠离子通道结合,使钠离子运输受阻,抑制了动作电位的形成,而不是促进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C正确,D错误;故选C。
5、答案:C
解析:A、由图可知,下丘脑分泌CRH促进垂体分泌ACTH,进而促进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这过程属于分级调节,当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过高时反过来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属于负反馈调节,A正确;B、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胰高血糖素均能升高血糖,二者表现为协同作用,B正确;C、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经过扩散与下丘脑膜上的受体结合,突触间隙属于内环境中的组织液,C错误;D、由图可知,神经递质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均能作用于下丘脑,说明下丘脑细胞上既有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也有接受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受体,D正确。故选C。
6、答案:D
解析:A、病毒表面有多种蛋白质作为抗原存在,因此康复者血浆中有多种抗体对抗病毒,A正确;B、康复者血清已经过处理,消除了抗原性,故病毒感染者接受血浆治疗不会发生免疫反应,B正确;C、供体血浆的病毒核酸检测为阴性,说明血浆中不存在该病毒,抗体检测为阳性说明血浆中存在对抗该种病毒的抗体,只有抗体没有该种病毒的血浆才能用于临床治疗,C正确;D、利用血浆中的抗体可预防和治疗疾病,输入抗体属于被动免疫,D错误。故选D。
7、答案:D
解析:D项,从图示中无法判断18uml/L的生长素浓度对茎段生长的作用效果,所以此浓度的生长素有可能起到促进作用,也有可能起到抑制作用,离体的茎段生长量可能小于dcm,故D项正确。A项,当将该浓度稀释一半后,茎段的生长量a>b,则从曲线图中分析该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浓度应为4uml/L,故A项错误。B项,若a8、答案:D
解析:A、赤霉菌能分泌赤霉素,故可以从培养赤霉菌的培养基滤液中分离出赤霉素,A正确:B、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代谢,而是对细胞代谢起调节作用,激素可调控基因组的表达,B正确;C、这种气是指乙烯,因为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故宋朝苏轼的《格物粗谈果品》中描述的“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两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是乙烯促进果实成熟的应用实例,C正确;D、“用小便浸之”,说明尿液中含有某物质(生长素),具有促进枝条生根的作用,D错误。故选D。
9、答案:B
解析:若图①所示为海洋生态系统中某鱼类的种群,则a点后种群数量突然增加,超过了其环境容纳量,可能是大量放养该种鱼造成的,A项正确;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酵母菌的数量,在一定的空间和营养物质的前提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一定的,b点后种群数量增加可能是增加了营养供应,B项正确;图③中c点后种群个体的数量急剧减少,反映出该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项错误;图④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这一结论可用于指导海洋渔业生产中的捕捞活动,D项正确。
10、答案:A
解析:A、年龄结构能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A正确;B、捕食和寄生的关系能够调控双方种群的数量变化,故捕食和寄生等种间关系有利于维持生物群落的相对稳定,B错误;C、性别比例的改变会影响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数量,C错误;D、两只雄孔雀为吸引异性争相开屏,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D错误。故选A。
11、答案:A
解析:A、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很大程度上是由温度决定的,A正确;B、光敏色素是一类色素-蛋白复合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当接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细胞核,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B正确;C、淀粉一平衡石假说认为:植物对重力的感受是通过体内一类富含“淀粉体”的细胞,即平衡石细胞来实现的,C正确;D、年轮的宽窄同当年降水或温度关系十分密切,春化作用指用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说明温度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D正确;故选A。
12、答案:C
解析:A、由图可知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丁是大气当中的二氧化碳库,d代表呼吸作用,b代表光合作用,A正确;B、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的第一营养级,在食物链中占有的碳元素最多,B正确;C、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甲→丁、乙→丁、丙→丁)是以二氧化碳形式进行循环的,碳元素在生物群落(甲→乙、甲→丙、乙→丙)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C错误;D、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是以二氧化碳形式进行循环而反复利用,D正确。故选C。
13、答案:B
解析:A、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验中,自变量是土壤微生物的有无。该实验中,对照组不做处理,实验组是将土壤用塑料袋包好,放在60℃的恒温箱中灭菌lh,目的尽可能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同时尽可能防止土壤理化性质发生改变,A错误;B、雄激素主要是指由性腺(睾丸)合成的一类内分泌激素,化学本质为脂质,研究家禽雄激素的功能可采用阉割法和移植法,B正确;C、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其中个体比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可以采用记名计算法统计,C错误;D、对酵母菌计数时,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到载物台上镜检,D错误。故选B。
14、答案:C
解析:A、海葵与寄居蟹是原始合作关系,二者互相有利,符合图甲,A正确;B、根据分析,甲图是“同生共死”的互利共生关系,乙图表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丙图表示“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B正确;C、图乙中,A、B两种生物是捕食关系,二者在相互选择中共同进化,捕食者的存在可以淘汰被捕食者中的老弱病残个体,客观上存进了被捕食者的进化,C错误;D、图丙中实验后期,X的竞争者被淘汰,所以X种群数量增加,X的种内竞争加剧,D正确;故选C。
15、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丁种群数量明显多于其他营养级,最可能为生产者,丙的数量最少,最可能为顶级营养级,根据被捕食者先增加先减少,捕食者后增加后减少的特点可知甲、乙2个种群中,甲为捕食者,可推出这4个种群构成的食物链为丁→乙→甲→丙,故甲种群在该食物链中属于二级消费者,是第三营养级,A错误;丁种群的数量最多,属于第一营养级,在该食物链中属于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B正确;ab段乙种群数量减少,使得甲的食物来源减少,且丙种群数量增多,导致甲被捕食的数量上升,故导致甲种群数量下降,C正确;图中仅表示了某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甲、乙、丙、丁四种生物,该生态系统中还存在其他动植物,故该四种生物及该生态系统中的所有其他生物构成一个群落,D正确。
16、答案:B
解析:A、图中由生产者、I、Ⅱ、Ⅲ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而Ⅳ是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组成,A错误;B、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时,根瘤菌依赖于豆科植物提供有机物,但其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碳最终来自①光合作用过程固定的能量,B正确;C、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①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C错误;D、①⑦⑧过程表示碳循环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进行,②③④⑤⑥过程表示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内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D错误。故选B。
17、答案:B
解析:A、生物实验需设置对照实验和遵循单因子变量原则,而本实验出现了两个变量即培养液和温度,A错误;B、如果计数活菌,由于在显微镜不容易观察到,所以需要染色,死的菌可以被染色,而活菌不能被染色,B正确;C、由于丙试管内只加了无菌水,而无培养液,因此酵母菌会因缺少营养物质而死亡,C错误;D、该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在时间的前后上形成对照,D错误。故选B。
18、答案:A
解析:A、分析题意可知,福寿螺进入新的生态环境后,大量取食本土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同时也可吃水中的动物腐肉,也属于分解者,A错误;B、福寿螺属于生态入侵物种,入侵后,会使当地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发生明显变化,B正确;C、①表示出生率,②表示死亡率,可以看出在此时间段内出生率>死亡率且保持稳定,种群的增长率保持不变,福寿螺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C正确;D、由于福寿螺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故可以用样方法来调查它的种群密度,D正确。故选A。
19、答案:B
解析:
A、据图可知,t1和t4时刻乙种群δ均等于1,种群出生率=死亡率,但t1→t4时段δ大于1,种群数量持续增加,故t4时刻种群密度大于t1时刻,A正确;
B、t2时刻甲、乙种群的δ(出生率/死亡率)相等,而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因此t2时刻甲、乙种群的自然增长率不一定相同,B错误;
C、t2→t4时段内,甲种群的δ先大于1后逐渐减小到小于1,则种群密度先上升后下降,C正确;
D、t2和t3时刻乙种群的δ相等,且均>1,表示出生率>死亡率,种群的年龄结构(年龄组成)应为增长型,D正确。
故选B。
20、答案:A
解析:A、若M表示种群密度,则b种群密度最大,但由于四种生物的生存条件未知,故不一定是b种群种内竞争最激烈,A错误;B、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分析柱形图可知,a基因多样性最低,故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容易被淘汰的可能是a,B正确;C、M表示物种丰富度,分析柱形图可知,物种丰富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a、c、d、b,则受污染群落的丰富度逐渐降低,演替顺序依次为b→d→c→a,C正确;D、能量流动沿着食物链的方向逐级递减,若M表示生物所含的能量,分析柱形图可知,a能量最小,营养级最高,D正确。故选A。
21、答案:(1)体液;④⑤
(2)免疫防御;免疫活性
(3)自身免疫病;促甲状腺激素;减少
(4)d;D;甲
解析:(1)图一中X是病原体,Y是抗体,所以这是体液免疫的过程;当抗原X再次侵入人体时,会发生二次免疫的过程,抗原直接刺激记忆细胞,所以通过X(病原体)刺激c(记忆细胞)经过增殖分化(④)形成d(浆细胞)产生抗体Y。
(2)图二中是免疫系统处理外来病菌的过程,体现了免疫防御的功能,物质1是细胞因子,Ⅱ是抗体,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3)图三中由于抗体攻击了自身的细胞,所以属于自身免疫病;激素丙是垂体分泌的激素作用于甲状腺,所以是促甲状腺激素;当抗体与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结合后,导致甲状腺细胞对激素丙的敏感度降低,从而使激素乙(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
(4)不能识别抗原的细胞的细胞是浆细胞,所以在图一种是d、图二中是D、图三中是细胞甲。
22、答案:(1)Ca2+通道;内流进入胰岛B细胞/内流
(2)体液;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胰岛素受体
解析:(1)结合题图可知,当细胞内ATP浓度升高后,K+通道关闭,而Ca2+通道则被触发开放,膜外的Ca通过Ca2+通道大量进入胰岛B细胞中,进而促进胰岛素分泌。
(2)激素具有通过体液运输的特点,激素会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各种信息,故可以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胰岛素水平。细胞膜具有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等功能,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体现的是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3)有些糖尿病患者表现为血糖浓度偏高,胰岛素浓度偏低,而有些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偏高,胰岛素浓度也偏高,这类糖尿病患者是由于胰岛素的靶细胞上缺乏胰岛素受体,导致胰岛素不能发挥降血糖的作用,血糖浓度偏高。
23、答案:(1)大脑皮层
(2)神经—体液;兴奋性
(3)加快; 加快
解析:(1)人体的所有感觉中枢都位于大脑皮层,故产生胸痛感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2)据图可知,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通过Ach、NE这些兴奋性神经递质的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而肾上腺素(Adr)的调节需要通过血液运输属于体液调节,所以心率活动的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结合题图可知,NE释放并与受体结合后,会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加强,据此推测NE是兴奋性神经递质。
(3)据图可知,刺激心脏A的交感神经会产生Ach,经一系列受体识别后,使心肌收缩加强,心率加快;Ach是神经递质,且本实验是要证实神经一心肌突触传递的是化学信号,所以心脏A的培养液中含有Ach,因此将其注入心脏B后也会导致心脏B心率加快。
24、答案:(1)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2)(m-n)×20%或(p+q)×20%
(3)增加;次生
(4)7.0×108;12.9
(5)负反馈/反馈;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6)垂直;直接
解析:(1)P、A、B、C、D构成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是实现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等功能的主渠道。
(2)假设A摄入的能量为m,其粪便中的能量为n,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p,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q,由于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呼吸消耗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即A的同化量=m-n=p+q,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20%,则由A流入B的能量最多为(m-n)×20%或(p+q)×20%。
(3)①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处于幼年时期的个体数为192+187+121=500,处于成年期的个体数为70+69+62+63+72+64=400,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处于老年期的个体数为55+42+39+64=200,幼年期个体数量最多,表明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推测该鱼种群数量在一定时期内将增加;引入该湖泊本没有的鲶鱼并大量繁殖后,导致原鱼种减少,从而改变了此湖泊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此演替在具有一定的生物的前提下发生,属于次生演替。
(4)据表格分析,草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传递给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7.0+18.0+45)×107=7.0×108kJ•a-1;能量从草到鼠的传递效率为鼠的同化量÷草的同化量×100%=18.0÷(7.0+18.0+45+70)×100%≈12.9%。
(5)狼和鼠构成捕食关系,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鼠的数量增多会引起狼的数量增多,狼的数量增多会导致鼠的数量减少,最终狼和鼠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这一调节机制属于负反馈调节;狼和鼠之间存在信息传递,这也体现出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6)群落的结构分为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该生态系统有挺水植物芦苇、菖蒲;有浮水植物睡莲、浮萍;还有沉水植物等,从群落的结构角度看,这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旅游观光资源,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25、答案:(1)光合作用;信号;蓝光/UV-A受体
(2)③④;③⑥
解析:(1)光不仅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还可以作为一种信号,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据图可知,在短波长的光照射时,根发生负向光性弯曲的角度较大,而波长在大于600mm后,弯曲角度为0,结合题意,光敏色素主要接收红光和远红光(>600nm);蓝光/UV-A受体主要接收蓝光(400-500nm)和近紫外光。可推测诱导水稻根负向光性生长的光受体更可能是蓝光/UV-A受体。
(2)分析表格可知,第1组结果是根尖负向光性生长,处理方式是单侧光照、在根的一侧贴空白琼脂,排除琼脂块的作用,第2组不弯曲,作为对照,目的是排除单侧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因此处理方式是黑暗、在根的一侧贴空白琼脂,即③④;实验结论是单侧光引起根尖两侧IAA含量差异是导致根负向光性的原因,IAA浓度高时弯曲度加大,而第3、4组的结果都是向含有IAA的琼脂块方向生长,说明第3、4组的处理方式都应该是黑暗、在根的一侧贴有一定浓度IAA的琼脂,由弯曲方向(向含有IAA的琼脂块方向生长)可知,第3、4组外用IAA对根的生长所起的作用是抑制其生长,且外用生长素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弯曲角度越大,综上所述,第3组的处理方式应该是③⑥,第2组的处理方式应该是③④。
试管编号
培养液(mL)
无菌水(mL)
酵母菌母液(mL)
温度(℃)
甲
10
-
0.1
28
乙
10
-
0.1
5
丙
-
10
0.1
28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个体数
192
187
121
70
69
62
63
72
64
55
42
39
64
种群
同化的总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呼吸消耗
传递给分解者
传递给下一营养级
未被利用的能量
草
70
7.0
18.0
45
鼠
18.0
9.0
1.0
3.5
鹰
3.5
1.0
2.5
微量不计
无
组别
处理方式
弯曲度(°)
根尖生长情况
1
单侧光照;在根的一侧贴空白琼脂
38.7±5.23
负向光性生长
2
0
垂直生长
3
42.4±5.39
向含有IAA的琼脂块方向生长
4
黑暗;在根的一侧贴有1mg•L-1IAA的琼脂
32.18. ±32
向含有IAA的琼脂块方向生长
天津市静海区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6月(等级班)学生学业能力调研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天津市静海区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6月(等级班)学生学业能力调研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读图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天津市宝坻区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天津市宝坻区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