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展开1.藻类植物大量繁殖能使池塘水变绿,这是因为这些藻类植物的细胞中含有( )
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核D. 叶绿体(叶绿素)
2.下列植物类群中,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是( )
A. 藻类植物B. 苔藓植物C. 蕨类植物D. 种子植物
3.某游客在野外发现一株叶片背面具有褐色囊状隆起(孢子囊)的植物。这种植物属于( )
A. 蕨类植物B. 藻类植物C. 种子植物D. 苔藓植物
4.形成煤炭的植物主要是远古时期的( )
A. 苔藓植物B. 蕨类植物C. 藻类植物D. 种子植物
5.许多珍稀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下列属于我国一级保护植物的是( )
A. 铁线蕨B. 红桧C. 水杉D. 龙棕
6.下列生活习惯中,能减少人体感染寄生虫病机会的是( )
A. 生食不洁的瓜、果、蔬菜B. 饭前便后洗手
C. 食用没有加工熟的肉类D. 喝生水
7.海葵、珊瑚虫都属于( )
A. 腔肠动物B. 扁形动物C. 线形动物D. 环节动物
8.下列无脊椎动物中,消化道有口有肛门的是( )
A. 水螅B. 绦虫C. 蛔虫D. 血吸虫
9.身体由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生活在土壤中,具有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的动物是( )
A. 轮虫B. 蜈蚣C. 水蛭D. 蚯蚓
10.人们日常食用的水产品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A. 鱿鱼(枪乌贼)B. 蟹C. 带鱼D. 海蜇
11.判断蝙蝠是哺乳类而不是鸟类的主要依据是( )
A. 用肺呼吸B. 能在空中飞行C. 体温恒定D. 胎生、哺乳
12.下列微生物对人类有益的是( )
A. 肺炎双球菌B. 乳酸菌C. 鬼笔鹅膏D. 结核杆菌
13.用来制造味精的黄色短杆菌是一种细菌,其结构特点是没有( )
A. 细胞结构B. 成形的细胞核C. 核质D. 细胞壁
14.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的功能,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 )
A. 直接价值B. 潜在价值C. 间接价值D. 观赏价值
15.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途径中,以下属于就地保护的是( )
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建立动物园C. 建立水族馆D. 建立种子库
16.生物多样性的最直观的体现是( )
A. 物种多样性B. 遗传多样性C. 生态系统多样性D. 生物数量多样性
17.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学说认为,生命起源的第一阶段是由无机分子形成( )
A. 原始生命B. 有机大分子C. 有机小分子D. 原始单细胞生物
18.地球上的生物是不断进化的,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不包括( )
A. 从简单到复杂B. 从低等到高等C. 从水生到陆生D. 从小个体到大个体
19.下列叙述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 伦敦黑色桦尺蛾是被煤烟熏黑的B. 野兔灵活的奔跑能力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 北极熊为适应冰雪环境毛色变白D. 长颈鹿的长颈是吃高处树叶锻炼的结果
20.人类起源于古猿的最直接证据是( )
A. 血型B. 表情C. 化石D. 染色体数
21.萤火虫发光所需的能量直接来自( )
A. 太阳能B. 食物C. 细胞呼吸作用D. 血液
22.尺蠖静止不动时,它的形态像树枝,这种行为属于( )
A. 觅食行为B. 防御行为C. 社会行为D. 繁殖行为
23.下列实例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 老马识途B. 蜘蛛结网C. 家蚕吐丝D. 蚂蚁筑巢
24.下列构成食物链的是( )
A. 阳光→牧草→牦牛B. 白菜→菜青虫→食虫鸟
C. 蝗虫→青蛙→蛇→鹰D. 水分→牧草→绵羊→牧民
25.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 海洋生态系统B. 草原生态系统C. 生物圈D. 森林生态系统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6.观察如图所示的几种植物,分析并回答问题:(本题上填写字母)
(1)图中植物所在类群进化程度最高的是 ______ 。
(2)生活在水中的植物是 ______ 。
(3)能通过产生种子进行繁殖的是 ______ ,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的是 ______ 。
(4)具有真正的根、茎、叶的植物有 ______ 。
27.如图为生活中常见的几种动物,请据图回答问题。
(1)A具有 ______ 对足,两对翅,属于昆虫类。
(2)B生活在水中,用 ______ 呼吸,体表被覆鳞片。
(3)C的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属于 ______ 类动物。
(4)D与C相比,D能在陆地上生活,具有 ______ ,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5)与A相比,B、C、D的身体背部有由脊椎骨组成的 ______ ,属于脊椎动物。
28.如图为食肉目分类等级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四种动物中,虎与 ______ 的共同特征最少。亲缘关系最 ______ 。
(2)图中狮子与老虎的后代叫做狮虎兽,但狮虎兽一般没有生殖能力,说明老虎和狮子 ______ (填是或不是)一个物种。
(3)图中最高的分类单位是 ______ 。
29.随着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如图表示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调查某森林公园生态建设情况后绘制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阳光、空气、水和土壤属于 ______ 成分。
(2)草为各种动物提供食物和能量来源,草属于生物成分中的 ______ 。在能量流动的环节中,草属于第 ______ 营养级。
(3)图中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 ______ 条食物链。
(4)由于保护措施和气候条件的改善,草的数量明显增加。草的数量增加后,兔、鼠、蝗虫的数量会先 ______ 再减少,然后维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这反映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______ 能力。
30.为了探究“肉汤变质的原因”,小伍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将甲、乙、丙三套装置分别连接好,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肉汤沸腾15分钟,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室温为25℃的环境中,丙装置放入冰箱中。三天后,甲装置中的肉汤变质了,乙、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请据此分析:
(1)将装置中的肉汤煮沸的目的是______。
(2)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______。
(3)这个实验说明了肉汤变质的原因是______。
(4)甲、丙组对照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______。
(5)丙装置中的肉汤仍未变质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结合分析可知,藻类植物大量繁殖能使池塘水变绿,这是因为这些藻类植物的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叶绿素)。
故选:D。
藻类植物大多数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更无输导组织,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藻类植物的细胞中有叶绿体(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藻类植物能够产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熟记掌握藻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2.【答案】B
【解析】解: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但体内无输导组织,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而威胁苔藓植物的生活,因此我们常把苔藓植物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故选:B。
苔藓植物可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关键是掌握苔藓植物的意义,结合题意,即可做出正确的选择。
3.【答案】A
【解析】解:蕨类植物叶片背面的褐色隆起是孢子囊群,每个孢子囊群中有多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中有很多孢子。可见A正确。
故选:A。
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其外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包括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
关键点:蕨类植物用孢子繁殖,受精过程离不开水。
4.【答案】B
【解析】解:在距今2亿年以前,地球上曾经茂盛的生长着高达数十米的蕨类植物,它们构成了大片大片的森林。后来,这些蕨类植物灭绝了,它们的遗体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炭。
故选:B。
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其外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
熟记掌握蕨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5.【答案】C
【解析】解:A、铁线蕨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体内有输导组织,属于蕨类植物,不是我国的一级保护植物,A不符合题意。
B、红桧是裸子植物门松柏纲松杉目柏科扁柏属的乔木,已濒临绝种。红桧是中国台湾的特有树种,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植物,B不符合题意。
C、水杉是落叶乔木,属于裸子植物门、杉科,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属于我国一级保护植物,C符合题意。
D、龙棕是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初生目、棕榈科、棕榈属的灌木状植物,是我国的二级保护植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我国特有的部分珍稀动植物:①金丝猴(哺乳动物),②白鳍豚(哺乳动物),③朱鹮(鸟类),④扬子鳄(爬行动物,中生代动物的“活化石”),⑤长臂猿(哺乳动物,我国仅有的类人猿),⑥水杉(裸子植物,植物中的“活化石”),⑦麋鹿(哺乳动物,俗称“四不像”),⑧珙桐(被子植物,植物界的“活化石”,中国的鸽子树)。
解题关键是熟知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6.【答案】B
【解析】解:寄生虫病人的粪便中含有蛔虫卵,虫卵会随着粪便污染水源、污染土壤,甚至污染瓜果蔬菜。虫卵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育成感染性虫卵,主要通过饮水饮食传播,如饮用被感染性虫卵污染的生水、食用被感染性虫卵污染的未洗净的蔬菜及瓜果、儿童玩被感染性虫卵污染的土壤,没有洗干净手都有可能传播寄生虫病。因此预防寄生虫病主要是包括查治病人和带虫者,处理粪便、管好水源和预防感染几个方面。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卫生知识,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生食未洗净的蔬菜及瓜果,不饮生水,防止食入虫卵,减少感染机会。使用无害化人粪做肥料,防止粪便污染环境是切断寄生虫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饮食卫生,减少人体感染寄生虫疾病的机会,B符合题意。
故选:B。
(1)寄生虫病是寄生虫侵入人体而引起的疾病。人体寄生虫病大多通过饮水、饮食传播,如蛔虫病、蛲虫病等。
(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体寄生虫病主要是不良的饮食、卫生习惯所致,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是减少人体感染的关键。
7.【答案】A
【解析】解:A、结合分析可知,海葵、珊瑚虫的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都属于腔肠动物,A正确。
B、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涡虫等,B错误。
C、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代表动物有:蛔虫、秀丽隐杆线虫、钩虫、丝虫、蛲虫等,C错误。
D、环节动物的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代表动物有:蚯蚓、水蛭、沙蚕等,D错误。
故选:A。
腔肠动物的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及中间无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海葵、海蜇、珊瑚虫、水螅等。
熟记掌握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8.【答案】C
【解析】解:A、水螅属于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A不符合题意;
BD、绦虫和血吸虫都属于扁形动物,有口无肛门;BD不符合题意;
C、蛔虫属于线形动物,有口有肛门;C符合题意。
故选:C。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都有口无肛门,从线形动物开始出现肛门,据此解答。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数量熟练掌握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
9.【答案】D
【解析】解:A、轮虫属于线形动物,体表有角质层,广泛分布于湖泊、池塘、江河、近海等,A错误。
B、蜈蚣属于节肢动物中的多足纲,不能疏松土壤,B错误。
C、水蛭生活在水中,C错误。
D、蚯蚓属于环节动物,穴居于土壤中,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D正确。
故选:D。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真体腔,有刚毛或疣足,如蚯蚓、水蚤、沙蚕。
熟记常见几种环节动物的特征即可解答。
10.【答案】A
【解析】解:A、鱿鱼(枪乌贼)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属于软体动物,A正确。
B、蟹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属于节肢动物,B错误。
C、带鱼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属于鱼类,C错误。
D、海蜇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D错误。
故选:A。
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代表动物有:章鱼、枪乌贼、扇贝、蛾螺、河蚌、蜗牛、田螺、文蛤、缢蛏、石鳖、牡蛎、鲍等。
熟记掌握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11.【答案】D
【解析】解:A、鸟类、爬行动物和哺乳类都能用肺呼吸,因此,用肺呼吸不能作为判断蝙蝠是哺乳动物而不是鸟类的最主要依据,A错误。
B、鸟类和昆虫都能在空中飞行,因此,能在空中飞行不能作为判断蝙蝠是哺乳动物而不是鸟类的最主要依据,B错误。
C、鸟类和哺乳动物都能保持恒定的体温,都属于恒温动物,因此,体温恒定不能作为判断蝙蝠是哺乳动物而不是鸟类的最主要依据,C错误。
D、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蝙蝠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是判断蝙蝠属于哺乳动物的最主要依据,D正确。
故选:D。
哺乳动物一般具有胎生哺乳,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特征。其中胎生哺乳、体表被毛、体腔内有膈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
熟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是解题关键。
12.【答案】B
【解析】解:A、肺炎双球菌使人患肺炎,A错误。
B、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或牛奶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B正确。
C、鬼笔鹅膏能使人中毒,C错误。
D、结核杆菌可以使人患结核病,D错误。
故选:B。
大多数细菌、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少数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分析解答。
熟记掌握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13.【答案】B
【解析】解: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这是细菌的基本结构,是所有细菌都具有的。可见,黄色短杆菌是一种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故选:B。
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真菌、动植物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熟记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重要一点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14.【答案】C
【解析】解:①直接价值: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工业原料、科研价值、美学价值等。②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具有重大的生态功能,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并作为二氧化碳汇集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等等。③潜在价值:我们对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还未发现、未研究、未开发利用的部分。可见,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的功能,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故选:C。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熟记掌握生物的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作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15.【答案】A
【解析】解: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
故选:A。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熟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是解题关键,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
16.【答案】A
【解析】解:物种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生物多样性最直观、最基本的认识就是生物物种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是指物种种内基因组成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所生存的生态环境类型的多样性。
故选:A。
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17.【答案】C
【解析】解:化学起源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在原始海洋中逐渐积累,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能够生长、生殖、遗传的原始生命。
故选:C。
生命何时、何处、特别是怎样起源的问题,是现代自然科学尚未完全解决的重大问题,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历史上对这个问题也存在着多种臆测和假说,并有很多争议。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
熟记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及条件,最具说服力的是化学起源说。
18.【答案】D
【解析】解:ABC、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都是生物进化的趋势;
D、从小个体到大个体不是生物进化的趋势。
故选:D。
(1)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
(2)生物进化趋势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19.【答案】B
【解析】解:A、桦尺蛾体色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伦敦曼彻斯特地区污染的环境,使黑色的个体更容易存活下来。所以,桦尺蛾的黑化现象是当地被污染的环境对桦尺蛾定向选择的结果,A错误。
B、跑得慢的野兔更可能会被狼等捕食者猎杀,而跑得快的野兔则更可能生存下来。可见,野兔灵活的奔跑能力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正确。
C、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且变异不是生物的自主选择,因此北极熊不能为了适应冰雪环境,而把毛色变白,C错误。
D、古代长颈鹿存在着颈长和颈短、肢长和肢短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肢和颈长能够吃到高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肢和颈短个体,吃不到高处树叶,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就会因吃不到足够树叶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就会就更小,经过许多代以后肢和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这样,长颈鹿一代代进化下去,就成今天上们看到长颈鹿。所以,长颈鹿“长颈”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不是吃高处树叶锻炼的结果,D错误。
故选:B。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20.【答案】C
【解析】解: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和最有力的证据。许多化石证据表明,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如露西化石,从“露西”的骨骼化石看,她的上肢比较细短,下肢比较粗长。“露西”的下肢骨具有较为粗壮的股骨,骨盆的髋骨前后扁、左右阔,这说明她很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露西”时代的古人类的手臂已开始变得灵巧,已经学会使用工具。
故选:C。
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是较重要的证据。
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和最有力的证据,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按照一定顺序出现的事实证明了生物进化的趋势。
21.【答案】C
【解析】解:萤火虫尾部的发光细胞中含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在荧光素酶的作用下,荧光素接受ATP提供的能量后被激活,激活的荧光素与氧结合形成氧化荧光素,同时发出荧光。而这些ATP中的能量,来自萤火虫的细胞呼吸作用。
故选:C。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主要部位是所有活的细胞,主要场所是细胞中的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反应式是:有机物(存储着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机有机物,释放能量,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熟记呼吸作用是随时进行的。呼吸作用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22.【答案】B
【解析】解:A、觅食行为是通过自身独特的方式获取生存所需食物的行为,如鲸鱼吞吃小鱼、蟒追青蛙等,A错误。
B、动物表现出来的,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可见,尺蠖静止不动时,它的形态像树枝,这种行为是拟态,属于防御行为,B正确。
C.社会行为(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C错误。
D、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D错误。
故选:B。
动物的行为复杂多样,按获得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按行为的功能、不同表现可分为觅食行为、贮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领域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会行为、定向行为、通讯行为等。
熟记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是解题关键。
23.【答案】A
【解析】解: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如婴儿一出生就会吮吸乳头吃奶、蜘蛛结网、家蚕吐丝、蚂蚁筑巢的行为都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老马识途是在后天通过“学习”获得的,是一种学习行为。
故选:A。
本题考查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据此答题.
正确的判断动物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主要看该行为是否是一出生就有的.
24.【答案】B
【解析】解:A、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A不正确;
B、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B正确;
C、蝗虫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C不正确.
D、水分属于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D不正确.
故选:B.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
25.【答案】C
【解析】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故选:C。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据此回答。
熟记生物圈的范围、理解生物圈的概念。
26.【答案】C E B、C C A、B、C
【解析】解:(1)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生殖离不开水。裸子植物有种子,适于在干旱的陆地上生活,无花,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着,裸露,不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也叫绿色开花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被子植物在繁殖的过程中能受到更好的保护,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是植物界中最具高等的一个类群。
(2)生活在水中的植物为E水绵,属于藻类植物。
(3)C向日葵和B松都结种子,都用种子繁殖后代。其中松的种子是裸露的,种子外面都没有果皮包被,向日葵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4)具有了根、茎、叶的植物有A蕨、B松、C向日葵。
故答案为:(1)C
(2)E
(3)B、C;C
(4)A、B、C
图中A蕨是蕨类植物,B松是裸子植物,C向日葵是被子植物,D葫芦藓是苔藓植物,E水绵是藻类植物。
植物分类的内容在考试中经常出现,注意理解和掌握.能灵活地对植物进行分类。
27.【答案】三 鳃 两栖 发达的肺 脊柱
【解析】解:(1)A蝗虫属于昆虫,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生有一对触角,为感觉器官;胸部一般着生有两对翅、三对足,为昆虫的运动器官;身体外有外骨骼。
(2)B鲫鱼终生生活在水中,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3)C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肺不发达其皮肤裸露而湿润且能分泌黏液,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无鳞片,毛发等皮肤衍生物,黏液腺丰富,具有辅助呼吸功能。
(4)D是扬子鳄、C是青蛙。爬行类能生活在陆地,具有较为发达的肺,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5)B鲫鱼、C青蛙、D扬子鳄身体内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故答案为:(1)三
(2)鳃
(3)两栖
(4)发达的肺
(5)脊柱
分析图可知:A蝗虫属于节肢动物、B鲫鱼属于鱼类、C青蛙属于两栖动物、D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据此答题。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各种动物的特征。
28.【答案】狗 远 不是 目
【解析】解:(1)图中四种动物中,虎、猫和狮子都是猫科动物,而虎与狗同目不同科,因此两者的共同特征最少,亲缘关系最远。
(2)一种生物就是一个物种,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的生理功能,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所以,狮子与老虎的后代狮虎兽一般没有生殖能力,说明老虎和狮子不是一个物种。
(3)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所以,图中最高的分类单位是目。
故答案为:(1)狗;远
(2)不是
(3)目
为了弄清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反之,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关键是理解掌握动物分类依据,能灵活地对动物进行分类。
29.【答案】非生物 生产者 一 4 增加 自动调节
【解析】解:(1)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如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为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必要的生存环境。
(2)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并将太阳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一个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例如,作为生产者的绿色植物和所有自养生物都位于食物链的起点,共同构成第一营养级。所有以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为食的动物都属于第二营养级,即草食动物营养级。因此,草为各种动物提供食物和能量来源,草属于生物成分中的生产者。在能量流动的环节中,草属于第一营养级。
(3)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图中的食物链有4条:植物→兔→猫头鹰,植物→鼠→猫头鹰,植物→鼠→蛇→猫头鹰,植物→蝗虫→青蛙→蛇→猫头鹰。
(4)由于保护措施和气候条件的改善,草的数量明显增加。草的数量增加后,兔、鼠、蝗虫的数量会因为食物增多而增加,后面数量多了又会因为缺乏食物而再减少,然后在一定的时间内维持相在对稳定的状态。这反映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故答案为:(1)非生物部分;
(2)生产者;一;
(3)4;
(4)增加;自动调节(自我调节);
1、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如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为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必要的生存环境。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2、一个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
3、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它依赖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4、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
掌握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0.【答案】高温杀灭肉汤内的细菌等微生物 弯管阻挡了细菌进入肉汤中 空气中的细菌或芽孢落在肉汤里,然后大量繁殖,使得肉汤腐败变质 温度 温度较低,抑制了细菌等微生物的繁殖
【解析】解:(1)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食物中的微生物繁殖生长引起的,食物中的微生物不会凭空产生,而是由空气中原有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繁殖产生的。“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通过鹅颈瓶实验验证了这一结论。因此将肉汤煮沸的目的是通过高温将肉汤内的细菌等微生物杀灭。
(2)通过甲和乙装置的对照,乙装置通过弯管阻挡了细菌进入肉汤。
(3)原因是空气中的细菌或芽孢落在肉汤里,然后大量繁殖,使得肉汤腐败变质。
(4)(5)通过设置温度这一变量,得出丙装置中的肉汤仍未变质的原因是低温抑制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故答案为:(1)高温杀灭肉汤内的细菌等微生物;
(2)弯管阻挡了细菌进入肉汤中;
(3)空气中的细菌或芽孢落在肉汤里,然后大量繁殖,使得肉汤腐败变质;
(4)温度;
(5)温度较低,抑制了细菌等微生物的繁殖。
食品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因此食品贮存的原理都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细菌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以及确定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2022-2023学年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辽宁省辽阳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辽阳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