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共8页;答题卡共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2B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考号”栏目内。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把它选出来,每小题1.5分,共60分)
2022年10月8日至12日,下图示意智神星与天狼星“结伴游”。天狼星距离地球约为8.6光年,是夜空中最亮的恒星,智神星则是小行星带中质量第二重的小行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结伴游”的智神星与天狼星( )
A. 都能自身发光B. 都属于自然天体C. 距日远近相同D. 都属于太阳系
2. 以天狼星为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 )
A. 比太阳系的层级高B. 与智神星相互吸引、相互绕转
C. 是规模最大的天体系统D. 由恒星、行星等基本天体构成
【答案】1. B 2. D
【解析】
【1题详解】
智神星是行星,天狼星是恒星,行星不会发光,恒星会发光,都属于自然天体,A错,B正确;天狼星距地球8.6光年,天狼星距太阳的距离更远,C错;银河系直径十万光年,天狼星和智神星都在银河系,但是不在太阳系(直径则是4光年),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天狼星是一颗恒星,以天狼星为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是恒星系统,与太阳系的层级相同,由恒星、行星等基本天体构成,D正确;智神星是太阳系的行星,会与太阳相互吸引,相互绕转,AB错误;规模最大的天体系统为总星系,C错误;故选D。
【点睛】运动性表现为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卫星围绕行星运转、行星围绕恒星运转。
读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局部),完成下面小题。
3. 下列四个城市中,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丰富的是( )
A. 兰州B. 台北C. 上海D. 昆明
4. 下列能源类型的形成与太阳辐射能密切相关的是( )
A. 核能B. 地热能C. 太阳能D. 潮汐能
5. 农业谚语“鱼靠水,娃靠娘,万物生长靠太阳”,体现了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 )
A. 光热资源B. 化石燃料C. 生产能源D. 生活能源
【答案】3. D 4. C 5. A
【解析】
【3题详解】
由图可知,兰州、台北、昆明、上海四地的太阳年辐射总量 (单位:千卡平方厘米年)分别为130-140、100-110、140-150、110-120,故昆明的太阳年辐射总量最高,D符合题意。故选D。
【4题详解】
太阳能直接来源于太阳辐射,与太阳辐射能密切相关,C正确。核能来源于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衰变,A错误;地热能是地球内部热能的释放,不属于太阳辐射能,B错误;潮汐能是太阳、月球对地球引力所形成的,和太阳辐射无关,D错误。故选C。
【5题详解】
万物生长靠太阳,是指地球上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质,动物依靠植物生存,所以该谚语体现了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A正确,排除BCD。故选A。
【点睛】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①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②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
从当地时间2022年8月3日开始,冰岛雷克雅内斯半岛的法格拉达尔火山持续喷发,硝烟弥漫,熔岩不断从火山周围的地裂缝中流出,同时喷出大量的二氧化硫。下图示意地球内部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此次火山喷发出的熔岩来自( )
A. 甲层B. 乙层C. 丙层D. 丁层
7. 火山喷发后该地区对流层( )
A. 厚度变薄B. 臭氧含量增加C. 大气成分改变D. 对流运动旺盛
8. 火山喷发后,当地( )
A. 太阳辐射增强B. 大气逆辐射减弱C. 大气反射减弱D. 昼夜温差减小
【答案】6. B 7. C 8. D
【解析】
【6题详解】
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乙层是位于地壳之下的圈层的上部,为软流层,B正确;甲层是位于莫霍界面以上的圈层,为地壳,A错误;丙层是位于外核之上的圈层,为下地幔,C错误;丁层是位于外核之下的圈层,为内核,D错误。故选B。
【7题详解】
据材料“喷出大量的二氧化硫”可知,此次火山喷发喷出大量的有毒气体,所以改变了对流层大气成分,C正确;对流层厚度不易改变,A错误;火山喷发形成的气溶胶会降低平流层臭氧浓度,臭氧含量不会增加,且不是发生在对流层,B错误;火山活动释放出大量火山灰和气体,进入大气层可以有效地阻挡太阳辐射,导致气温降低,对流运动减弱,D错误。故选C。
【8题详解】
火山活动释放出大量火山灰和气体,将大大增强大气的反射作用,使得更多的太阳辐射被直接反射到宇宙中去,使得能够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大为减少,AC错误;火山灰增加了天空中的杂质,从而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也增强,B错误;由以上可知,反射作用和保温作用都增强,故昼夜温差将会减小,D正确。故选D。
【点睛】大气辐射除把一小部分向上反射向宇宙空间以外,大部分向下射到地面,其方向与地面辐射正好相反,大气逆辐射又把热量返还给了地面,在一定的程度上补偿了地面损失的温度,从而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天空中的火山灰等杂质越多,大气逆辐射就越强。
读“甲、乙两地岩层分布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9. A~G地层中,形成最早的是( )
A. AB. BC. DD. G
10. D地层中生物兴盛的地质年代,甲地的地理环境可能是( )
A. 炎热干旱B. 寒冷干燥C. 森林密布D. 热带海域
11. 下列关于化石和岩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任何地层都有化石分布B. 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一般含有不同的化石
C. 结构简单的化石一定在地表D. 种类相同的化石一定在同一地层里
【答案】9. A 10. C 11. B
【解析】
【9题详解】
结合图片和图例可知,A地层有三叶虫,属于海生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古生代早期,形成最早,A正确;B地层有鱼类化石,为脊椎动物,晚于三叶虫出现,B错;D有恐龙化石,为中生代,G有哺乳类化石和鸟类,为中生代末期或者新生代,二者都晚于古生代,C、D错。故选A。
【10题详解】
D地层有恐龙化石和植物化石,说明当时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盛,森林密布,C正确。炎热干旱以及寒冷干燥的环境不利于恐龙的生存,AB错。恐龙不一定生活在热带海域,D错。故选C。
【11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只有外力沉积地层才可有化石分布,A错;化石能够指示地理环境,所以一般不同的地层含有不同的化石,B正确;简单的化石可能由于地壳运动出现在浅层地层,但同时,结构简单的化石也有可能深埋于地下,C错;种类相同的化石可能由于地壳运动出现在不同地层,D错。故选B。
【点睛】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中的三条线索:1、地质年代变化: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 新生代(可用首字“太元古中新”记忆)。2、动物演化: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 → 鱼类时代 → 两栖动物时代 → 爬行动物 时代→哺乳动物时代→人类时代。3、植物演化:海生藻类时代→陆上孢子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
高空跳伞运动是指跳伞者乘飞机、气球等航空器升至高空后跳下,在张开降落伞之前和开伞后于空中做动作。现存最高跳伞纪录为3.3万米。下图示意大气的垂直分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关于对高空跳伞纪录保持者起跳高度所处的大气层,正确的叙述是( )
A.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B. 气流平稳有利于高空飞行
C. 大气对流运动易成云致雨D. 大气密度极小被高度电离
13. 甲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 )
A. 太阳辐射B. 地面辐射C. 大气辐射D. 大气逆辐射
【答案】12. B 13. B
【解析】
【12题详解】
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不同,在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17-18千米,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千米,极地平均为8-9千米。平流层的高度为对流层顶部至50-55千米,平流层以上为高层大气。根据材料“现存最高跳伞纪录为3.3万米”可知,处于平流层,所以B正确。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故AC错误。高层大气大气密度极小有若干电离层,D错误。故选B。
【13题详解】
根据大气的受热过程,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而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能力较弱,故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辐射,A错误,B正确;大气辐射和大气逆辐射由大气增温后释放,CD错误。故选B。
【点睛】大气根据垂直方向上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可以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根据图示信息,甲随高度的上升,温度下降,为对流层;乙随高度的上升,温度升高,为平流层;丙、丁为高层大气。
下图示意江淮地区的一个池塘,一垂钓者发现,在大气稳定无风的情况下,一天之中池塘边仍然清风阵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该地夏季晴天的中午吹东北风的地点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15. 在大气稳定无风的情况下,夏季该池塘边一天中风向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海陆间气压差异B. 高低纬度之间的热力差异
C. 纬度位置的影响D. 池塘与周围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
16. 夏天的夜里,①地附近近地面的等压面?(图中的曲线)和风向(图中的箭头)为下列四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14. D 15. D 16. B
【解析】
【14题详解】
该地夏季晴天的中午池塘气温较低,是高压区;周围陆地气温高,是低压区,风由池塘吹向岸边,江淮地区位于北半球,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右偏。①吹西北风,②吹西南风,③吹东南风,④吹东北风,ABC错误。D正确。故选D。
【15题详解】
在大气稳定无风的情况下,由于池塘与周围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白天池塘水域升温慢,池塘内气温低于岸上陆地,使得池塘内气压高于岸边陆地,风从池塘中心吹向岸边陆地,夜晚池塘水域降温慢,池塘内气温高于岸上陆地,使得池塘内气压低于岸边陆地,风从岸边陆地吹向池塘中心,因此该池塘边一天中风向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湖陆热力性质差异,与海陆间气压差异、纬度位置的影响、高低纬间的热力差异无关,D正确,排除ABC。故选D。
【16题详解】
夏季夜晚,塘岸降温快,气温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等压面应向上凸起,而池塘水面降温慢,气温高,气流上升,形成低气压,等压面应向下凸,风从岸边吹向池塘。B正确,AC方向错误,D等压面错误,排除ACD,故选B。
【点睛】热力环流形成原理:地面受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热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或冷的地方空气收缩下沉)→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上升气流使得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下沉气流使得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空气的水平运动(气流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
读局部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问题。
17. 此时的月份和A地的风向最可能是( )
A. 12月偏北风B. 12月偏南风
C. 6月偏北风D. 6月偏南风
18. AB两地风力大小及原因分别是( )
A. A地风力大气压高B. A地风力大等压线密集
C. B地风力小气压低D. B地风力大海洋摩擦力小
【答案】17. D 18. B
【解析】
【17题详解】
读图可知,同纬度陆地气压低于海洋气压,此时北半球处于夏半年,有可能是6月份,A、B错误。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在北半球向右偏,A地为偏南风,D正确、C错误。故选D。
【18题详解】
由图可知,A地的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风力大,A错误、B正确。B地的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小,风力小,CD错误。故选B。
【点睛】风受三个力的影响:①水平气压梯度力决定风向和风速,风从高压吹向低压。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②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③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下垫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风力就小。海平面的摩擦力就小。高空中的风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和等压面平行。
上海市打造“雨水银行”,让“天落水”循环使用。下图为“雨水利用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以下题目。
19. 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
A. 水汽输送B. 降水C. 下渗D. 植物蒸腾
20. 建设“雨水银行”可以( )
①缓解城市内涝②改善地下水水质③提高江河水位④加剧热岛效应( )
A. ③④B. ①④C. ②③D. ①②
【答案】19. C 20. D
【解析】
【19题详解】
“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促进了水分的下渗,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下渗,C对;对水汽输送无影响,A错;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是对已经降落的雨水进行利用,并没有干预降水的过程,B错;雨水储蓄后可以为城市绿地提高水源,利于城市绿地发展,影响植物蒸腾,但“过滤并储蓄雨水”本身对植被蒸腾影响不大,D错。故选C。
【20题详解】
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将雨水存储起来,可以减少内涝发生,①正确;地表水通过“雨水银行”过滤下渗到地下,改善地下水水质,②正确;“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减少地表径流,可能降低汛期江河水位,③错误;“雨水银行”有助于绿地发展,会减轻城市热岛效应,④错误;综上,①②正确,故选D。
【点睛】人类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地表径流(如调水工程;水库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包括:植树造林、铺设渗水砖、人工降水等有利方面;地面硬化、乱砍滥伐、围湖造田等不利方面。
下图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①②③分别表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 )
A. 密度、温度、盐度B. 盐度、温度、密度C. 温度、密度、盐度D. 密度、盐度、温度
22. 在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密度最低的地方( )
A. 温度约为28℃B. 纬度约为5°SC. 盐度约为35.6‰D. 密度约为1021.5kg/m³
23. ③在甲处达到最高值的主要原因是( )
A. 受海陆位置影响B. 降水少,蒸发旺盛C. 受地表径流影响D. 受藻类植物影响
【答案】21. A 22. A 23. B
【解析】
【21题详解】
表层海水的温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为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即图中的②曲线。表层海水的盐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为由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即图中的曲线③,则曲线①表示密度。因此①②③分别代表密度、温度、盐度。故A正确,因此排除B、C、D,选择A。
【22题详解】
根据图片,图中①曲线数值大致自低纬向高纬逐渐增加,为表层海水年平均密度曲线,其数值最低大约为10235kg/m3左右,纬度大约为8°N左右,B、D错误。图中②曲线数值自低纬向高纬逐渐减小,为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曲线,其在海水年平均密度最低,即8°N处的温度约为28℃,A正确。图中③曲线数值大致自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为表层海水年平均盐度曲线,其在8°N左右的数值约为34.2‰,C错误。故选:A。
【23题详解】
从图中看甲大致位于30°N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较强,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晴天多,蒸发旺盛,所以盐度达到最高值,故主要影响因素为降水少,蒸发旺盛,故B正确,海陆位置、地表径流主要影响海岸附近,藻类植物影响较小,故排除A、C、D,选择B。
【点睛】海水主要通过吸收太阳能的辐射热来提高温度,因此海水温度随时间和地点而变化。然而,由于水的热容量大,它可以传输光,并且有波浪和水流来调节温度,因此陆地和海洋之间的温度变化和分布明显不同。海面水温的变化比陆地温度的变化小得多,而且无论是在日变化范围还是在年变化范围内都很小。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中包含的海水质量,在厘米·克·秒制中指1立方厘米海水的质量。然而,通常使用的密度是指海水的比重,即在3.98℃的大气压下海水的密度与蒸馏水的密度之比,因此密度和比重值相等。
诗云:“钱塘一望浪波连,顷刻狂润横眼前;看似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天。”潮头初临时,江面闪现出一条白线,伴之以隆隆的声响,潮头由远而近,飞驰而来,潮头推拥,鸣声如雷,顷刻间,潮峰耸起一面三四米高的水墙直立于江面,喷珠溅玉,势如万马奔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诗中描述的海水运动形式是( )
A. 海浪B. 洋流C. 海啸D. 潮汐
25. 对该现象蕴藏能量的合理利用方式是( )
A. 养殖B. 发电C. 观潮D. 捕鱼
【答案】24. D 25. B
【解析】
【24题详解】
“潮头初临时………势如万马奔腾”可知,该现象为钱塘江大潮,描述的海水运动形式为潮汐,D正确,ABC排除,故选D。
【25题详解】
“蕴藏能量可惊天”可知能量巨大,可以用于潮汐发电,B正确;养殖、观潮和捕鱼都不是对能量的利用,ACD错误,故选B。
【点睛】等温线图判断洋流:等温线弯曲位置为洋流的位置;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相同;由水温高流向水温低为暖流,水温低流向水温高为寒流。
下图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a、b、c为等温线,a26. 关于图中洋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洋流为南半球暖流B. ②洋流为北半球寒流
C. ③洋流为北半球暖流D. ④洋流为南半球寒流
27. 图示洋流中,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的是( )
A. ①和②B. ②和③C. ③和④D. ①和④
【答案】26. A 27. A
【解析】
【26题详解】
图中a、b、c为等温线,a【27题详解】
图示洋流中,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的是暖流,结合上题分析,①和②是暖流,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等温线数值向北递减为北半球,等温线数值向南递减的为南半球;洋流由水温低流向水温高为寒流,洋流由水温高流向水温低为暖流。
观察地貌时,应选择最佳的观察地点,按照一定次序观察地貌。下图为延安宝塔及附近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 图示最佳的观察地点是( )
A. 延河大桥B. 延安宝塔C. 延安宾馆D. 延河游船
29. 在最佳地点向四周望去,视野内主要的地貌为( )
A. 河流地貌B. 风沙地貌C. 黄土地貌D. 冰川地貌面貌
30. 下列观察地貌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山地—河谷—陡崖B. 陡崖—山地—河谷
C. 河谷—陡崖—山地D. 山地—陡崖—河谷
【答案】28. B 29. C 30. A
【解析】
【28题详解】
据题意,观察地点应选择在地势较高处,且四周没有遮挡物。读图可知,延安宝塔位于山顶,地势高,且视野开阔无遮挡,故应为最佳观察地点,故B项正确,因此排除A、C、D,选择B。
【29题详解】
图中虽有河流(延河)流经,但观察图片可知,河流只存在于狭窄的河谷之中,并不是该地区主要的地貌类型,故A选项错误;风沙地貌主要存在于我国西北地区,而冰川地貌主要存在于高山或两极地区,二者均不在图示区域内,故B、D项错误;由题可知当地位于延安地区,而延安位于黄土高原上,该地区主要的地貌为黄土地貌,故C项正确。故选择C。
【30题详解】
地貌的观察应按宏观到微观的顺序,故观察的正确顺序为山地- -河谷一陡崖。故A正确,因此排除B、C、D,选择A。
【点睛】地貌观察的顺序:观察地貌时,宜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
喀斯特地貌发育受石灰岩分布、地壳运动、气温和降水影响。石灰岩主要形成于清澈而温暖的浅海环境。我国某地地表喀斯特地貌包括峰林、峰丛、孤峰等(如下图),该地石灰岩形成于同一时期且厚度相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 该地貌在中国分布最广泛的地形区是( )
A. 青藏高原B. 云贵高原C. 黄土高原D. 内蒙古高原
32. 影响喀斯特地貌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岩石、水文B. 地形、植被C. 土壤、地形D. 气候、植被
33. 根据石灰岩的溶蚀程度,该地峰林、峰丛、孤峰接受溶蚀的先后次序是( )
A. 峰丛、峰林、孤峰B. 孤峰、峰丛、峰林
C. 峰丛、孤峰、峰林D. 孤峰、峰林、峰丛
【答案】31. B 32. A 33. D
【解析】
【31题详解】
我国云贵高原以石灰岩为主,且气候湿润,降水量较大,所以喀斯特地貌广布,B正确;青藏高原由于海拔较高,气候寒冷,有较多冰川地貌发育,A错误;黄土高原处于我国季风区向非季风区的过渡区,主要以流水地貌和风成地貌为主,C错误;内蒙古高原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以风成地貌为主,D错误。故选B。
【32题详解】
喀斯特地貌是可溶性岩石在流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的,因此影响该地貌发育的主要因素是岩石的可溶性和流水的侵蚀力,A选项正确。喀斯特地貌的发育与地形、土壤、植被、气候关系较小,B、C、D错误。故选A。
【33题详解】
石灰岩出露地表时间越早,接受流水溶蚀越早。峰丛基部石灰岩连续且较厚,流水溶蚀程度较轻,接受溶蚀时间较晚;峰林基部石灰岩厚度变薄,断续相连,流水溶蚀程度较重,接受溶蚀时间较早,孤峰基部石灰岩分离,厚度最薄,流水溶蚀程度最严重,接受溶蚀时间最早,所以接受溶蚀的先后次序是孤峰中的石灰岩、峰林中的石灰岩、峰丛中的石灰岩,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rm),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以斯洛文尼亚的喀斯特高原命名,中国亦称之为岩溶地貌,为中国五大造型地貌之一。
喀斯特地貌分地表和地下两大类,地表有石芽与溶沟,喀斯特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喀斯特盆地与喀斯特平原,峰丛、峰林与孤峰;地下有溶洞与地下河,暗湖。喀斯特地貌在中国分布最广,其集中分布于桂、黔、滇等省区,川、渝、湘、晋、甘、藏等省区部分地区亦有分布。喀斯特地貌在世界其他地区主分布于波黑迪纳拉山区、法国中央高原、俄罗斯乌拉尔山区、澳大利亚南部、美国中东部、大安的列斯群岛和越南中北部地区。
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根本条件:大量的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和卤化盐岩在流水的不断溶蚀作用下,在地表和地下形成了各种奇特的溶洞。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4. 导致图示景观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 流水B. 冰川
C. 海浪D. 风力
35. 图示景观图显示的当地主导风向为( )
A. 东南风B. 西北风
C. 东北风D. 西南风
【答案】34. D 35. B
【解析】
【34题详解】
根据图中景观的形态判断,图中的地貌景观为沙丘。沙漠地带的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流水作用微乎其微,但风力比较大,风搬运沙粒途中,遇到阻挡或风力减小,沙粒便堆积下来形成沙丘,因此图中的沙丘地貌主要是由风力作用形成的,与流水、冰川、海浪等因素直接相关性不大,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35题详解】
图中的地貌景观为新月型沙丘,该类沙丘纵剖面的两坡不对称,迎风坡凸面平缓,背风坡凹而陡,背风坡的两侧形成近似对称的两个尖角,根据图中沙丘形态并结合图中指向标判断,沙丘的凸面指向西北,表明西北坡为迎风坡,由此可知当地主导风向为西北风,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点睛】新月形沙丘纵剖面的两坡不对称,迎风坡凸面平缓,坡度在5°-20°之间;背风坡凹而陡,一般为28°-34°。新月形沙丘背风坡的两侧形成近似对称的两个尖角,称为沙丘的两翼,此两翼顺着风向延伸。新月形沙丘是在单一方向的风或两种相反方向的风的作用下形成的,大部分出现在沙漠的边缘地带。
多肉植物原产于非洲干湿季分明的地区,根、茎、叶等营养器官中至少有一个器官肥厚多汁,在土壤环境发生变化时满足植物生存需要。下图为多肉植物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6. 多肉植物茎叶肉质化是为了( )
A. 防强光B. 储水分C. 抗风沙D. 耐高温
37. 与多肉原产地相比,在江苏自然种植的多肉植物容易死亡,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水分B. 光照C. 地形D. 土壤
38. 观察发现,从山顶到低洼平地,土壤的厚度、土壤质地有明显差别。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气候B. 生物C. 地貌D. 时间
【答案】36. B 37. A 38. C
【解析】
【36题详解】
根据材料所述,多肉植物原产地干湿季分明,且其营养器官至少有一个器官肥厚多汁,以满足土壤环境发生变化时的生存需要,根据非洲当地的气候可知,其土壤环境变化主要是干湿季的变化,因此其植物茎叶肉质化最可能是为了适应干季缺水的土壤环境,其肉质化是为了储水分,B正确。肉质化并不能防强光、抗风沙以及耐高温,A、C、D错误。故选B。
【37题详解】
江苏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全年水分充足,多肉无法适适应,因此自然生长的多肉植物容易死亡,A正确。光照、地形和土壤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不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B、C、D错误。故选A。
【38题详解】
山顶到低洼平地,由于地貌的差异,其气温、降水等状况差异明显,生物情况也有较大的差异,从而导致其土壤的厚度、土壤质地等都有明显的差别,所以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地貌,C正确,A、B错误;山顶和低洼平地的时间差异不大,D错误。故选C。
【点睛】土壤的影响因素:土壤是在气候、母质、植被(生物)、地形、时间五大成土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各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作用形成不同类型。
1.母质: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构成土壤的原始材料,其组成和理化性质对土壤的形成,肥力高低有深刻影响。
2.气候:主要是温度和降水。影响岩石风化和成土过程,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及其产物的迁移,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
3.生物:土壤形成的主导因素。特别是绿色植物将分散的,深层的营养元素进行选择性的吸收,集中地表并积累,促进肥力发生和发展。
4.地形:主要起再分配作用,使水热条件重新分配,从而使地表物质再分配。不同地形形成的土壤类型不同,其性质和肥力不同。
5.时间:决定土壤形成发展的程度和阶段,影响土壤中物质的淋溶和聚积。
图为我国东北某地黑土剖面的土层垂直序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9. 图中数码代表的土层是( )
A. ①为腐殖质层B. ②为淀积层C. ③为母质层D. ④为淋溶层
40. 与我国南方地区相比,该地土壤肥力较高,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成土母质B. 生物C. 气候D. 地形
【答案】39. A 40. C
【解析】
【39题详解】
成熟土壤的剖面由上往下一般包括: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故图的①为腐殖质层,A对;②为淋溶层,B错;③为淀积层,C错;④为母质层,D错。故选A。
【40题详解】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通常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与我国南方地区相比,影响东北土壤有机层肥力较高的因素主要是气候,东北地区夏季高温多雨,草甸草本植物生长繁茂,地表上下积累大量有机物质,但东北地区低温时间漫长,微生物活动微弱,有机质缓慢分解,积累形成丰厚的黑土层;而南方地区,气候湿热,湿热的环境使微生物活动旺盛,分解有机质速度快,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土壤贫瘠。综上分析,C对,ABD错。故选C。
【点睛】影响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有气候、生物、地形、母质和时间等成土因素。气候因素:直接影响——通过土壤与大气之间经常进行的水分和热量交换,对土壤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产生的影响。生物因素: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和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的本质特征——肥力的产生与生物的作用是密切相关的。生物作用通过生物的生命活动而实现,其中,食物链的形成与维持是至关重要的。时间因素:土壤是一个经历着不断变化的自然实体,形成过程是相当缓慢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40分)
41.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如图所示
材料二:宁夏中卫市的沙坡头地区利用草方格沙障了保护包兰铁路该路段免受沙漠淹埋。草方格沙障的原料是麦草、稻草、芦苇等,根据试验,草方格沙障的规模以1米×1米的正方形效果最好。
材料三:环香山位于宁夏中西部干旱山区,平均海拔1700以上,年雨量不足200mm,而蒸发量可达2000m。当地农民利用沉积在山麓斜坡上的砂砾石铺压在耕地上形成的“人造戈壁”种植西瓜(俗称“压砂西瓜”),所产西瓜因具有体大皮厚质硬、肉红汁多、甘甜爽口、营养丰富、保鲜期长的特点,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1)贺兰山脉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分布区,煤炭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____能。我国的煤炭大部分形成于____代后期和中生代。
(2)图中箭头所指地区,形成的流水沉积地貌类型为____,这种地貌一般分布在山麓或沟谷出口处,其沉积物颗粒大小的分布规律是____。
(3)腾格里沙漠,广布的沙丘是我们常见的____地貌。下列关于草方格沙障的主要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双选)
A.能使地面粗糙,减小风力 B.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
C.减少蒸发,防止土地盐碱化 D.涵养水源,减轻水土流失
(4)请从热量和水分角度说明“人造戈壁”对改善西瓜生长环境的作用。
【答案】(1) ①. 太阳(太阳辐射) ②. 古生
(2) ①. 冲积扇 ②. 扇顶到扇缘由大到小(沿流向由大到小、扇心到扇尾由大到小)
(3) ①. 风积(风成) ②. AB
(4)①砂砾石比热容小,加大了地表附近的气温日较差,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
②砂砾石覆盖增加了地面的粗糙度,雨天有利于雨水下渗;③晴天可有效减小蒸发,利于保持土壤水分。
【解析】
【分析】本题以贺兰山为载体,考查了山脉的作用、土地荒漠化的治理、农业区位等,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素养。
【小问1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贺兰山脉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分布区,煤炭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古生代后期和中生代是重要的煤炭形成时期。
【小问2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箭头所指地区是冲积扇,一般分布在山麓或沟谷出口处,由于河流流速降低,携带的沉积物堆积,从扇顶到扇缘,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
【小问3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腾格里沙漠位于干旱地区,沙丘是常见的风力沉积地貌。草方格沙障的主要作用:使地面粗糙,增加摩擦力,减小风力 ;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AB正确;该区域没有土壤盐碱化和水土流失问题,草方格沙障不能起到防止土地盐碱化和水土流失的作用,CD错误。故选AB。
【小问4详解】
从热量条件来讲,砂砾石比热容小,升温降温快,加大了地表附近的昼夜温差,利于糖分积累;从水分条件来讲,砂砾石覆盖增加了地面的粗糙度,有利于雨水下渗,同时晴天时砂砾石可以减小水分蒸发,利于保持土壤水分。
4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疆伊犁河谷位于我国天山山脉西部,北、东、南三面环山,素有新疆的“湿岛”之称,享有“塞外江南”的美誉。由于地形海拔的差异,水热分布不均,区内植被带呈垂直分布。伊犁河谷畜牧业发达,四季游牧,山麓地带的荒漠草原和草原作为冬季牧场,山腰的草甸草原是良好的春秋牧场和割草场,海拔2700m以上的高寒草甸是优良的夏季牧场。下图分别示意6—7月伊犁河谷南坡土壤有机质的分布变化和植被带的垂直分布。
(1)说出土壤有机质的来源。
(2)分析低海拔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原因。
(3)试为低海拔地区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出可行性措施。
【答案】(1)地面植被残落物和根系;作物的根茎,还田的秸秆;土壤微生物;动物的遗体及分泌物、排泄物等。
(2)降水较少,植被较稀疏,地表植被覆盖较少;气温较高,微生物分解有机质的速度快,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低;是牧民的冬季牧场,牛羊啃食地上草本植物,导致地表土壤有机质损失严重。
(3)退耕还草;划区轮牧;控制放牧规模;种植人工牧草;发展舍饲畜牧业等
【解析】
【分析】本题目以新疆伊犁河谷为背景材料,涉及土壤、有机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土壤有机质包括土壤中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动物残体包括动物的遗体及分泌物、排泄物,植物残体包括地面植被残落物和根系、作物的根茎、还田的秸秆等。
【小问2详解】
应该从自然(包括有机质的合成和分解)和人为(指人类活动对地表植物的影响)两方面,同时结合有机质的来源和有机质的输出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由于地形海拔的差异,水热分布不均,低海拔地形抬升不明显,降水较少,植被较稀疏,地表植被覆盖较少,是荒漠草原;低海拔气温较高,微生物分解有机质的速度快,导致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低;低海拔冬季气温较高,山麓地带的荒漠草原和草原作为冬季牧场,牛羊啃食地上草本植物,导致地表土壤有机质损失严重。
【小问3详解】
应针对导致该区域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人为原因(主要指放牧)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低海拔地区可以退耕还草,增加有机质供应量;划区轮牧,及时恢复草场;因地制宜,控制放牧规模,避免过度放牧;种植人工牧草,人工和天然草场结合;发展舍饲畜牧业,减少对草场的破坏等。
4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2022年8月17晚10时25分到8月18日凌晨,青海省大通县遭遇暴雨袭击,暴雨造成了该地区近些年的第一次山洪和泥石流灾害,山洪和泥石流造成河流改道外溢,使该县大部分地区受到山洪和泥石流影响,众多房屋被毁,多人死亡和十几人失联。青海大通县地形较为特殊,大通县总体上呈现桑叶状,大通河贯穿该县全境,三面环山,东西较为狭长。下图是大通县近10日的降水曲线图。
(1)分析此次大通县暴雨引发山洪和泥石流的原因。
(2)说明大通县山洪和泥石流造成的危害较重的原因。
(3)结合实际,针对暴雨带来的山洪和泥石流灾害提出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
【答案】(1)降水强度大并且降水次数多,山坡受水的冲刷作用,发生泥石流,该地区位于山谷降水汇聚,引发山洪。
(2)影响范围大,影响范围内人口较多,人员财产伤亡大。
(3)做好监测预警,做好安全宣传教育,修建固坡工程。
【解析】
【分析】本题以大通县近10日的降水曲线图为情境,设置三道小题,考查大通县暴雨引发山洪和泥石流的原因与大通县山洪和泥石流造成的危害较重的原因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此次大通县暴雨引发山洪和泥石流的原因主要从地形与降水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从地形的角度来说,由于该地区位于山谷,所以降水容易汇聚,容易出现山洪,同时由于该地区有山坡,山坡受水的冲刷作用,容易发生泥石流。从降水的角度来说,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此次大通县降水强度大,并且降水的次数较多。
【小问2详解】
大通县山洪和泥石流造成的危害较重的原因主要从影响范围与人口的角度来进行分析。由于大通县总体上呈现桑叶状,大通河贯穿该县全境,三面环山,东西较为狭长,所以大通县山洪和泥石流影响范围大,并且影响范围内人口较多,因此人员财产伤亡大,所以大通县山洪和泥石流造成的危害较重。
【小问3详解】
河南省周口恒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河南省周口恒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37°S,76,上图中字母表示大气逆辐射的是,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球的特殊性体现在,关于地震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热身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热身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分,共54分), D 4, 峨眉山桐梓虫生活的地理环境是, 此次地震最可能发生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适应性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适应性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此次火山喷发出的熔岩来自, 火山喷发后该地区对流层, A~G地层中,形成最早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