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湖北省宜荆荆随恩教科研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湖北省宜荆荆随恩教科研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1页
    湖北省宜荆荆随恩教科研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2页
    湖北省宜荆荆随恩教科研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3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北省宜荆荆随恩教科研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宜荆荆随恩教科研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选择题的作答, 非选择题的作答,35~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 2023 年12月19 日下午14:30-17: 05 试卷满分: 100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 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共36分)
    1. 酮体是脂肪在肝脏进行氧化分解时所生成的特殊中间产物,可被转移至脑、心脏等器官氧化供能。健康人体血液中,酮体含量少,但当糖代谢紊乱时,血液中酮体增加导致酸中毒,出现神志不清等症状。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该实例说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B. 酮体可以从组织液转移到淋巴液再转移到血浆中
    C. 糖尿病患者比健康人更容易出现酮体酸中毒的症状
    D. 脂肪氧化分解产生酮体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
    【答案】D
    【解析】
    【分析】内环境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由题意“酮体可被转移至脑、心脏等器官氧化供能”可知,当脑组织利用葡萄糖(供能)出现障碍时,酮体可被转移至脑组织氧化供能,即酮体可缓解脑组织利用葡萄糖障碍导致的供能不足。
    【详解】A、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以上实例说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A正确;
    B、酮体可从组织液转移至血浆,也可以从组织液转移到淋巴再转移到血浆中,B正确;
    C、糖尿病患者糖氧化分解供能受阻,患者肝脏中脂肪的氧化分解增加,导致其血液中酮体含量增加而出现酸中毒,故糖尿病患者比健康人更容易出现酮体酸中毒的症状,C正确;
    D、由题干“酮体是肝脏细胞中脂肪氧化分解时产生的中间产物”可知,脂肪氧化分解产生酮体的过程发生在肝脏细胞中,不在内环境中,D错误。
    故选D。
    2. 在脊椎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中,神经胶质细胞围绕轴突生长形成髓鞘,髓鞘有规律的中断形成郎飞结,如下图所示。在有髓鞘包裹的区域,轴突膜中没有Na⁺通道,在郎飞结处,轴突膜中的 Na⁺通道非常密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动作电位只出现在图示轴突的郎飞结处
    B. 构成髓鞘的细胞能够支持保护神经元,但不参与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C. 郎飞结处于兴奋状态时,Na⁺大量内流使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
    D. 郎飞结的形成减慢了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
    【答案】A
    【解析】
    【分析】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元是组成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有辅助作用,二者共同完成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详解】A、由题干可知,动作电位只在郎飞结上产生,其原因是髓鞘的轴突膜上没有钠离子通道,A正确;
    B、构成髓鞘的细胞是神经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是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的细胞,并且与神经元一起共同完成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B错误;
    C、郎飞结处于兴奋状态时,Na+大量内流,但膜内Na+浓度依然低于膜外,C错误;
    D、郎飞结的电阻较小,在冲动传导时,局部电流可由一个郎飞结跳跃到邻近的下一个郎飞结,该传导称为跳跃传导,郎飞结的形成极大地加快了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D错误。
    故选A。
    3. 实验人员做脊蛙(无头蛙或脑损毁蛙)反射实验时,用麻醉药处理左腿的坐骨神经(既有传入神经、又有传出神经),在不同用药时间下分别刺激左趾尖和右趾尖,观察刺激反应,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表示发生缩腿反射,“-”表示不发生缩腿反射)
    A. 实验中神经冲动在坐骨神经的一根神经纤维上不能双向传导
    B. 传出神经比传入神经对该麻醉药的敏感性更高
    C. 用药后10分钟,左腿的传入神经已经被麻醉
    D. 实验表明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缩腿反射依然可以发生
    【答案】C
    【解析】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反射弧不完整,反射不能完成。
    【详解】A、在反射过程中,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只能单向传导,故实验中神经冲动在坐骨神经的一根神经纤维上不能双向传导,A正确;
    BC、麻醉药处理左腿坐骨神经,用药10分钟,刺激左趾尖,左腿不发生缩腿反射,右腿发生缩腿反射,说明此时左腿的传出神经已被麻醉,传入神经未被麻醉;用药15分钟,刺激左趾尖,左腿和右腿均不发生缩腿反射,说明此时左腿的传入神经也被麻醉了,因此传出神经比传入神经对该麻醉药的敏感性更高,B正确,C错误;
    D、该实验所用材料为脊蛙(无头蛙或脑损毁蛙),说明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缩腿反射依然可以发生,D正确。
    故选C。
    4. 某同学登山后出现腿部肌肉酸痛,一段时间后缓解。查阅资料得知,肌细胞生成的乳酸可在肝脏转化为葡萄糖被细胞再利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酸痛是因为乳酸积累导致血浆 pH 显著下降所致
    B. 肌细胞生成的乳酸进入肝细胞只需通过组织液
    C. 该同学无氧呼吸产生的CO₂参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
    D. 促进乳酸在体内的运输有利于缓解酸痛
    【答案】D
    【解析】
    【分析】人在剧烈运动时,细胞代谢旺盛,氧气供应不足导致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
    (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C左右;
    (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详解】A、肌肉酸痛是因机体产生乳酸积累造成的,但由于血浆存在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血浆pH下降并不明显,A错误;
    B、肌细胞生成的乳酸进入肝细胞需要血液和组织液的运输,B错误;
    C、人无氧呼吸的产物只有乳酸,C错误;
    D、肌细胞生成的乳酸可在肝脏转化为葡萄糖被细胞再利用,该过程促进乳酸在体内的运输,降低内环境中乳酸的含量,有利于缓解酸痛,D正确。
    故选D。
    5. 研究发现,果蝇通过训练能记住并避开某种气味,训练方法是接触这种气味时伴随着电击。该记忆由一种被称为蕈形体神经元的细胞管理,其机制如图1、图2所示,电击能将多巴胺传递给蕈形体神经元,引发一系列生化反应,最终存储了将电击与气味联系起来的记忆,但这段记忆很快就会被遗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中,气味通过与“非条件刺激——电击”相关联从而转换为条件刺激
    B. 压力和睡眠等因素,会影响突触间隙中多巴胺的含量
    C. 记忆和遗忘的启动,可能与多巴胺分子数量和识别多巴胺的受体种类有关
    D. 这段记忆的遗忘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答案】D
    【解析】
    【分析】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都属于脑的高级功能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是将已获信息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短期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详解】A、该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中,气味本来是无关刺激,通过与“非条件刺激——电击”相关联从而转换为条件刺激,A正确;
    B、比较图1和图2,发现在压力和睡眠基础上,神经元释放的多巴胺减少,说明压力和睡眠等因素,会影响突触间隙中多巴胺的含量,B正确;
    C、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电击的情况下,神经元释放了神经递质和相应的受体结合,发生一系列的反应,产生学习和记忆,而在压力和睡眠条件下,释放的多巴胺减少,且多巴胺只和DAMB受体结合,说明记忆和遗忘的启动,可能与多巴胺分子数量和识别多巴胺的受体种类有关,C正确;
    D、遗忘是条件反射的消退过程,也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D错误。
    故选D。
    6. 抗体与抗原结合依靠的是分子间的结构互补性与吸引力。针对同一种抗原,不同个体可以产生不同的抗体。为探究不同的抗体与同一抗原的结合位点是否是同一区域,科研人员用了五种疱疹病毒(EBV)的抗体进行实验。如果抗原抗体能够结合,会检测到黑色的斑点,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注:D51K表示EBV的某一短肽第51位的赖氨酸突变为丙氨酸
    A. 病原体接触B细胞后,B细胞直接被激活分裂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 B细胞
    B. EBV病毒如果在51位氨基酸处发生变异将不利于其在宿主中增殖
    C. EBV短肽中第51位的赖氨酸不是 EBV c124识别结合抗原的关键位点
    D. 通过实验可以看出不同的抗体与同一抗原的结合位点一定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1、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反应: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抗体可以随体液在全身循环并与这种病原体结合,抗体与病原体的结合可以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如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
    2、题图分析:据图可知,本实验用了两种对照,一组是不加抗体的空白对照,另一组是流感病毒和流感病毒抗体的阳性对照。阳性对照用来排除其它病毒的干扰,空白对照用来排除相应试剂的影响。
    【详解】A、B细胞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第一个信号是一些病原体和B细胞接触,第二个信号是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与B细胞结合,A错误;
    B、依据图中不同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情况,第51位的赖氨酸突变为丙氨酸后,有多种EBV抗体不能与之结合,将有利于它在宿主中增殖,B错误;
    C、赖氨酸突变为丙氨酸后,抗体依然能识别该短肽,说明第51位的赖氨酸不是EBV-c124识别结合抗原的关键位点,C正确;
    D、通过实验可以看出不同的抗体与同一抗原的结合位点不一定相同,D错误。
    故选C。
    7. 过敏性哮喘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受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当哮喘发作时,会导致呼吸道平滑肌收缩,黏液分泌增加,毛细血管壁对蛋白质等物质的通透性增加,从而产生哮喘症状。如图为过敏性哮喘发生过程的部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过敏原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B. 哮喘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
    C. 过敏原初次进入人体,机体不会出现免疫反应
    D. 哮喘发作时,呼吸道毛细血管周围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
    【答案】D
    【解析】
    【分析】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过敏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详解】A、过敏原的化学本质不一定是蛋白质,如青霉素,A错误;
    B、过敏反应是免疫异常现象,B错误;
    C、过敏原初次进入机体,就已经发生了免疫反应,产生了抗体,只不过没有过敏症状而已,C错误;
    D、哮喘发作时,呼吸道毛细血管壁对蛋白质等物质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导致周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D正确。
    故选D。
    8. 补体为正常血清中一种具有酶原活性的球蛋白,它可被抗原与抗体形成的复合物所活化,具有溶菌和溶解细胞的作用,但补体活化的同时亦可导致脏器损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免疫复合物中的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和分泌的
    B. 红细胞在此过程中具有运送免疫复合物的功能
    C. 红细胞表面的CR1可以与免疫复合物中的抗体特异性结合
    D. 一种巨噬细胞能识别多种免疫复合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体液免疫过程会产生相应的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抗体可以随体液在全身循环并与这种病原体结合。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
    【详解】A、浆细胞能够合成并分泌抗体,故免疫复合物中的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和分泌,A正确;
    B、结合题图可知,补体与免疫复合物结合后被活化,活化的补体会与红细胞上的CR1结合,然后红细胞携带着免疫复合物经血液循环与巨噬细胞结合,被巨噬细胞消化分解,所以红细胞在此过程中具有运送免疫复合物的功能,B正确;
    C、结合题图:红细胞表面的CR1可以与免疫复合物中活化的补体特异性结合,C错误;
    D、巨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不具有特异性,一种巨噬细胞能识别多种免疫复合物,D正确。
    故选C。
    9. 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说法正确的是( )
    A. 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不受环境影响
    B. 光作为一种信号,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C. 植物体内接受各种光信号的受体统称光敏色素
    D.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都与植物激素类似
    【答案】B
    【解析】
    【分析】植物的光敏色素可以接受光信号,通过吸收红光和远红光改变自身结构,调控植物生长发育。
    【详解】A、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同时也受环境影响,A错误;
    B、光作为一种信号,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B正确;
    C、光敏色素是色素-蛋白复合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C错误;
    D、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子结构不一定与植物激素类似,但生理效应与植物激素类似,D错误。
    故选B。
    10. 下列有关免疫系统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非特异性免疫主要依靠淋巴细胞来实现
    B. 体内的抗体均在细胞外发挥作用
    C. 免疫细胞在免疫器官中生成,B细胞在胸腺中成熟,T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D. 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答案】B
    【解析】
    【分析】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细胞因子和溶菌酶等。
    【详解】A、非特异性免疫主要靠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特异性免疫主要依靠淋巴细胞,A错误;
    B、体内抗体多分布在细胞外液中,在细胞外发挥作用,也有少数抗体结合在细胞膜上,在细胞表面发挥作用,B正确;
    C、免疫细胞在免疫器官中生成,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C错误;
    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D错误。
    故选B。
    11. 激素的发现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下列有关激素应用的利弊叙述正确的是( )
    A. 渔业养殖中常适量使用性激素来提高亲鱼的繁殖力
    B. 可用相对高浓度的萘乙酸除去麦田中的杂草
    C. 油菜在传粉阶段遇到连续暴雨袭击,喷洒生长素类调节剂可一定程度上避免减产
    D. 青鲜素可抑制发芽延长洋葱储藏期值得大力推广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长素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植物激素。生长素有调节茎的生长速率、抑制侧芽、促进生根等作用,在农业上用以促进插枝生根,效果显著。
    【详解】A、促性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性腺的生长和发育,促进性腺产生性激素,促进卵子和精子成熟和排出,因此为了促进生殖细胞的成熟,有利于进行人工授精和育苗,需要给雌雄亲鱼注射促性腺激素,若直接注射性激素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对相关激素的分泌,而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减少可导致性腺萎缩,A错误;
    B、萘乙酸是生长素类调节剂,可利用其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除去单子叶田(小麦)中的双子叶杂草,B正确;
    C、生长素可以促进子房壁发育成无子果实,但油菜收获的是种子,C错误;
    D、青鲜素会残留在蔬菜水果上,会损害人体健康,因此不能大力推广,D错误。
    故选B。
    12. 研究发现,油菜素内酯(BR)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能够参与植物根系的形态建成。科学家研究了 BR对小麦幼苗根形态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R 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作为信息分子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B. 小麦根部成熟区细胞和分生区细胞对BR的敏感性可能不同
    C. 由图还不能得出BR促进小麦根长生长的最适浓度
    D. 在小麦幼苗根生长的过程中,BR的作用可能类似于生长素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图示可知:图中1为对照组,2、3、4、5为实验组,与对照相比,5nml·L-1BR处理下成熟区细胞长度最大,但根分生区细胞长度随着BR浓度的增大受到的抑制越来越大,说明BR主要通过调控小麦根部成熟区细胞长度来影响小麦幼苗根系长度。
    【详解】A、根据题意,油菜素内酯(BR)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说明其是植物产生的一种植物激素,不是生长调节剂,A错误;
    B、据图可知,相同浓度下,小麦根部成熟区和分生区的作用不一样,由此推测两者的敏感性不同,B正确;
    C、据图可知,第2组的根系最长,但还不能确定BR促进小麦根长生长的最适浓度是5nml·L-1,C正确;
    D、由图可以看出,一定浓度的BR可以促进小麦根的生长,超过一定浓度则抑制根的生长,生长素对根的影响也是类似的,所以BR的作用可能类似于生长素,D正确。
    故选A。
    13. 下图是生长激素(GH)分泌调节及作用机制图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应激刺激下,GH分泌过多可通过刺激肝脏细胞释放IGF-Ⅰ间接调节GH的分泌,属于反馈调节
    B. 物质A是一种神经递质,其作用于GHRH神经元时,导致该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
    C. 若垂体分泌的GH过多,则不仅可以促进机体生长,还可以导致血糖浓度下降
    D. 人体进入青春期后,由于性激素的分泌增加导致身体迅速长高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图示可知,物质A可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所以应该是神经递质,突触后膜受神经递质刺激后,会引起突触后膜电位改变。据图可知,垂体分泌的GH可通过刺激肝脏细胞释放IGF-Ⅰ间接调节GH的分泌,维持人体内GH含量的相对稳定,该过程是反馈调节;GH分泌过多会导致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量减少,血糖升高;甲状腺激素和雌、雄性激素的分泌也会促进垂体分泌GH。
    【详解】A、据图分析,GH增多后,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属于反馈调节,其意义是维持人体内GH含量的相对稳定,A正确;
    B、物质A是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所以为神经递质,突触后膜受神经递质刺激后,会导致该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B正确;
    C、据图可知,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GH)增多,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量减少,所以血糖升高,C错误;
    D、据图分析,人体进入青春期后,雌(雄)性激素分泌增加,促进垂体分泌GH,促进蛋白质合成和软骨形成等,所以身体会迅速长高,D正确。
    故选C。
    14. 正常情况下,人体体温调定点的数值为: 如果体温偏离这个数值,体温调节中枢会综合分析,根据体温与调定点的温差相应地调节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相对稳定。某些病原体产生的致热原会使温度感受器活动改变,调定点上移。如图为某同学受到病毒感染及服用抗病毒药物后体温经历的三个时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阶段Ⅰ,由于病毒感染导致机体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使得体温调定点升高
    B. 人体的体温调节,其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C. 阶段Ⅱ,该同学的体温明显高于正常值,产热量、散热量都增加,且产热量=散热量
    D. 阶段Ⅲ,该同学可能会出现大量出汗的现象,此时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含量会增加
    【答案】A
    【解析】
    【分析】从图中看出:当受到病菌感梁时,身体产生内生致热源,使体温调定点处于过程中,这时身体会认为自己处在了体温过低的状态,于是就会打寒战(肌肉收缩产热)、面色苍白 (体表血管收缩减少散热),同时甲状腺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体温就会迅速的飙高;第Ⅲ阶段时,体温下降,散热量增大,临床表现为大量出汗,此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到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多,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并促进其对水的重吸收。
    【详解】A、病毒感染产生的致热源(EP)导致体温调定点升高,从而使机体增加产热、减少散热,A错误;
    B、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体温调节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B正确;
    C、阶段Ⅱ该同学的体温虽明显高于正常值,但体温保持相对稳定,此时产热量、散热量都增加,产热量与散热量接近相等,C正确;
    D、阶段Ⅲ该同学的体温调定点下移,散热量大于产热量,机体会大量出汗,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此时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含量会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D正确。
    故选A。
    15. 为探究NAA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某小组选取紫背天葵为材料,将NAA母液稀释倍数为10⁴、10⁶、10⁸、10⁻¹⁰四个梯度做预实验,清水组为对照,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正式实验时可以不需要空白对照
    B. 该实验结果体现了 NAA 的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特点
    C. 实验前对紫背天葵可去叶留芽
    D. 实验最好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
    【答案】B
    【解析】
    【分析】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具有和生长素相类似的生理作用,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做萘乙酸(NAA)促进插条生根最适浓度实验需要先做预实验,为正式的实验摸索合适的实验条件。
    该实验的步骤为: 随机分组一浸泡一培养 (扦插) 统计。
    【详解】A、预实验已经做过对照组了,正式实验时可以不需要空白对照组,A正确;
    B、分析表格数据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均促进生长,不能体现NAA高浓度抑制的特点,B错误;
    C、实验前对紫背天葵应去叶留芽,以减少蒸腾作用,同时留芽可以保证能正确区分形态学的上下端,C正确;
    D、为了减少蒸腾作用,实验最好在遮荫或者空气湿度高的地方进行,D正确。
    故选B。
    16. 下列有关课本中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研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B. 每次给狗喂食时发出铃声,一段时间后狗只要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这一现象属于条件反射,其中食物是非条件刺激,铃声是无关刺激
    C. 斯他林和贝利斯将狗的小肠黏膜与稀盐酸混合磨碎,制成提取液注射到同一只狗的血液中,结果引起了胰腺分泌胰液,他们把小肠黏膜分泌的这种化学物质命名为促胰液素,进而发现体液调节
    D. 班廷和贝斯特将狗的胰液管结扎至胰脏萎缩后制成滤液,将滤液注射给切除胰脏的狗,结果狗不出现糖尿病症状,发现了胰岛素通过胰管分泌释放
    【答案】C
    【解析】
    【分析】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详解】A、研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时运用了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A错误;
    B、每次给狗喂食时打铃,这样通过反复的条件刺激(铃声)和食物(非条件刺激)相结合,一段时间后,即使不提供食物,狗只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这说明建立起了条件反射,此时铃声是条件刺激,B错误;
    C、为验证“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细胞分泌了某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经血液循环运到胰腺,能够促进胰液的分泌”这一假说,斯他林和贝利斯做了如下实验,把狗的一段小肠剪下,刮下黏膜,将黏膜与稀盐酸混合磨碎,制成提取液注射到同一只狗的血液中,结果引起了胰液的分泌,命名提取液中的化学物质为促胰液素,此过程没有神经系统的参与,进而发现体液调节,C正确;
    D、胰岛素释放不需要通过导管,D错误。
    故选C。
    17. 血液化验是医学诊断的重要参考,通过对患者进行血液分析可以诊断出患者在激素分泌方面的疾病。下表是某患者的血液化验单中的部分分析数据,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患者分泌的TSH偏低,是甲状腺激素负反馈调节的结果
    B. TSH由下丘脑细胞分泌垂体释放,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甲状腺细胞
    C. 该患者可能甲状腺功能亢进,表现为神经兴奋性高且情绪易激动
    D. 据表格数据推测TRAb能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答案】B
    【解析】
    【分析】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TRH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随血液运输并作用于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而不至于浓度过高。也就是说,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过程中,既存在分级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
    【详解】A、由表中信息可知:该患者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过高,对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起到了较强的抑制作用,导致患者分泌的TSH偏低,这是甲状腺激素负反馈调节的结果,A正确;
    B、促甲状腺激素(TSH)由垂体分泌释放,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甲状腺细胞,B错误;
    C、甲状腺激素具有提高神经的兴奋性等作用,该患者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过高,可能甲状腺功能亢进,表现为神经兴奋性高且情绪易激动,C正确;
    D、该患者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过高,可能是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能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促进了甲状腺激素的分泌,D正确。
    故选B。
    18. 某种群的年龄结构如图甲所示,增长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K值是指一定环境条件下种群所能达到的最大数量
    B. 图乙中t₁时的种群很可能属于图甲所示的这种年龄结构
    C. 若该种群为某鲢鱼种群,图乙中t₁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因此选择 时左右进行捕捞最合适
    D. 图乙所示曲线模型对应的数学方程式为Nt=N0λt
    【答案】B
    【解析】
    【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
    (3)年龄组成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稳定型:出生率-死亡率,衰退型:出生率

    相关试卷

    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