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记叙文(一)修辞鉴赏(教师版+学生版)试题
展开课 题
记叙文(一)修辞鉴赏
教学目标
1. 能识别六种修辞手法 2. 掌握修辞手法鉴赏解题方法
授课内容概要
※知识精讲
修辞鉴赏
1.比喻
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1)比喻作用:使语言形象生动,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
(2)答题格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现了……
比喻的表达效果要落实到情感上。
2.拟人
拟人,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具有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
(1)拟人作用:增强语言亲切感、形象性,使读者感到栩栩如生,往往有十分鲜明的情感色彩。
(2)答题格式:
拟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表现了……
3.排比
排比是指三项以上(含三项)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
(1)排比作用:恰当的使用排比,能使表达条理清楚,脉络分明;能增强语势,加深感情,便于把复杂的内容表达得比较集中、透彻、感情强烈,使气势贯通、流畅,使形式整齐,音节响亮。
(2)答题格式:运用了排比的修辞,增强语势,突出强调了……+对象+特性,表现了……
4.夸张
夸张是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 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夸张不等于说大话、说谎话。
(1)夸张作用: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或在增强读者对作者主观感情、态度和理解上起积极作用。
(2)答题格式:运用了夸张的修辞,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性,(增强读者对作者主观感情、态度等)表现了---
5.设问
设问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即自问自答。(自问自答,答案在问题外)
(1)设问作用:突出文章的重点,增强语言气势,引起读者注意,发人深思,有助于更好地抒情论理;同时可使行文有波澜,达到生动、不呆板的效果。
(2)答题格式:运用了设问的修辞,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
6.反问
反问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可以使确定的意思得到增强,不容置疑,语感强,富有感染力。
答题格式:运用了反问的修辞,加强语气,态度鲜明,突出强调了……
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问而不答,答案在问句中)
它加强了句子的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
结尾用反问句,虽问不答,但答案又蕴涵其中,往往能语气强烈,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引起强烈的共鸣,能极好的启发读者深入思考,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题解析
让梦想精彩绽放
①他曾是一名武大硕士研究生,然而四年后,他却在世界咖啡师竞赛中二度蝉联世界冠军,成为享誉全球的咖啡界大咖。他就是用梦想绽放奇葩人生的叶志勇。
②叶志勇从小就是众人眼中的“邻家男孩”,一向以学霸著称的他学业事业都顺风顺水。2013年,他研究生毕业,上海一家实力雄厚的外企向他抛来了橄榄枝,他成为众人仰慕的大都市白领。_________,半年不到,他__________做了一个惊诧众人的决定,辞去待遇丰厚的工作,与朋友合伙奔赴河南郑州,准备开一家咖啡店。他的这个近乎疯狂的决定,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他却异常坚定地回复,“我的青春我作主,我不想让自己最美好的年华消逝在一眼就能够望到头的单调和乏味里,我一定要让梦想精彩绽放。”
③叶志勇的咖啡店虽小,却装修得温馨而浪漫。在这个十几平米的小店里,他每天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咖啡梦像一颗种子生根发芽,疯狂成长。
④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咖啡店的生意从一开始就经营惨淡,几家咖啡知名品牌来做过市场调查后都知难而退,不肯加盟。叶志勇冷静下来后,也发现了曾经被他疏忽的一个习惯——郑州虽是省城,却没有喝咖啡的氛围和习惯。是放弃还是顶风前行,成了叶志勇最疼痛的纠结。
⑤“任何的努力都不会白费,我一定要把自己喜欢的事努力做到极致,上帝迟早会被感动,将好运给我。”每当叶志勇迷茫彷徨时,来自心灵深处的另一个声音就会在耳边响起。于是,他就会瞬间热血沸腾,坚持,再坚持,再苦再难都不能当逃兵。
⑥叶志勇每天起早贪黑,不知疲倦地守在咖啡店。为了更好地了解咖啡,他特意淘来有关咖啡方面的书籍,利用闲暇深入学习。咖啡的挑选,烘焙,研磨,萃取,冲泡,每一个程序他都精益求精亲力亲为。哪怕一颗有点瑕疵的咖啡豆都不能逃过他的火眼金睛,他说,“我就是想要把眼前的咖啡豆,通过我手中的技术变成人人喜欢的艺术或文化。”为了把咖啡店经营得有声有色,叶志勇白天工作,晚上学习,累了困了,就喝杯咖啡提神。为了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调制出口感更佳的意式浓缩咖啡和美式手冲咖啡,他一次次不厌其烦地实验,严格控制掌握烘焙机的温度和时间,力求从他手中诞生的每一杯咖啡都是精品,让每一位顾客都能得到女皇级的享受。他甚至每天只睡三个小时,有时忙到太晚,就索性在咖啡店里打个盹。
⑦两年不到的时间,以学霸著称的他成了真正的拼命三郎,真可谓____________,他很顺利地考取了咖啡师、烘焙师、咖啡品质鉴定师等国际级的资格证书,还成为了国际咖啡师讲师。有颜有才的他不但成了全国咖啡行业的名人,他所经营的咖啡店也终于熬过了低谷严冬。
⑧2016年12月,叶志勇代表河南赛区参加了世界咖啡师竞赛,面对强手如林他再次脱颖而出。叶志勇手捧奖杯,cuǐ càn的镁光灯下,他儒雅而自信地回答记者的提问,“任何的努力都不会白费,梦想的距离或许就差一个坚持。再坚持一下,你终将会跨过命运的拐点,迎来梦想的春暖花开。”
18. 看拼音写汉字:cuǐ càn( )
19. 第②自然段画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_____,半年不到,他_____做了一个惊诧众人的决定。
20. 第③段划线句运用了_______修辞方法,其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从文中看,叶志勇经历了____________、知名咖啡品牌不肯加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困难,但他没有放弃,而是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坚持利用闲暇时间学习有关咖啡方面书籍,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收获成功。
22. 第⑦段横线上填上适合的一项( )
A. 行百里者半九十B. 天道酬勤
C.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D. 高山流水
【答案】上海市金山区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18. 璀璨 19. (1). 然而(但是) (2). 却
20.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咖啡梦”在叶志勇心底萌发生长的状态,表现出他要实现梦想的决心之大。
21. (1). 父母反对 (2). 郑州没有喝咖啡的氛围和习惯 (3). 每天起早贪黑,不知疲倦地守在咖啡店 (4). 精益求精亲力亲为咖啡的每一道程序 22. B
【解析】
【18题详解】
cuǐ càn——璀璨,意为:形容光彩夺目。
【19题详解】
考查关联词语。分析语境可知,需要补充关联词语的一句与前一句“他成为众人仰慕的大都市白领”在语义上形成了转折关系。所以第一空可填“然而”或“但是”,第二空填“却”。
【20题详解】
考查赏析句子。这句话把叶志勇的“咖啡梦”比作一棵种子,这是比喻的修辞手法。“生根发芽,疯狂成长”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咖啡梦在叶志勇的心里扎根生长的状态。“疯狂生长”表现了他要实现自己咖啡梦的决心之大。
【21题详解】
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第一空:根据第二段中的“他的这个近乎疯狂的决定,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可得:父母反对。第二空:根据第四段中的“郑州虽是省城,却没有喝咖啡的氛围和习惯”可得:郑州没有喝咖啡的氛围和习惯。第三空:根据第六段中的“叶志勇每天起早贪黑,不知疲倦地守在咖啡店”可得:每天起早贪黑,不知疲倦地守在咖啡店。第四空:根据第六段中的“咖啡的挑选,烘焙,研磨,萃取,冲泡,每一个程序他都精益求精亲力亲为”可得:精益求精亲力亲为咖啡的每一道程序。
【22题详解】
A. 行百里者半九十: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 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认真对待;
B. 天道酬勤:上天会酬报勤奋的人。指下了苦功夫必然会有成就;
C.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没有实现目标,就绝对不会放弃;
D.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结合前文“以学霸著称的他成了真正的拼命三郎”可知此处应用“天道酬勤”。故选B。
※巩固练习
(一)
谁能润泽我们的生命
(1)书对我而言,犹如空气。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我,时时刻刻都需要它。
(2)自童年开始,我便明白,肚子饿了,找食物吃;眼睛饿了,找书看。我的双眸,时时都处在饥饿的状态中,只要一书在手,我便如蚁附膻,既有“蚕吞桑叶”的快乐,亦有“蜂儿采蜜”的满足。
(3)略识之无,我便发现,屋子里的每一寸空隙,都漂浮着一缕一缕的书香。视线所及之处,有书;视线不及之处,亦有书。高高低低地叠着、密密麻麻地堆着;疏疏地散放着、齐齐地排列着。书和屋子,你依我依地化成了一个圆满的整体。在那如饥似渴地从书籍汲取营养的童稚时代,我们的物质生活是捉襟见肘的。书却为我营造了一个金光灿烂的世界。
(4)父亲总是买书,不是一册册地买、而是一摞摞地买,当他把书提进门时,忙家务的母亲总是很快地把湿漉漉的手抹干了,把那一摞书当成瑰宝一样,小心翼翼地捧过来,欢天喜地地拆看。
(5)万籁俱寂时,母亲在荧荧灯火下执卷而读的样子,真是美丽。微鬈的睫毛静静地在眸子下方印着扇形的影子,脸上浮着一抹蜻蜓点水式的、若有若无的笑意。
(6)她低头看书。我仰头看她。她快乐地沉浸在文字那个神秘莫测的世界里,而我,向往那个世界。于是,跌跌撞撞地闯了进去。最初,一知半解,等一进入情况,便痴痴地迷上了,书,自此成了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7)成家之后,整间屋子氤氤氲氲都是书香。我站着读、坐着读,躺着也读。我读书的时候,孩子也人手一册地读。一家大小静静地、齐齐地读书的那种感觉,美好到了极致,幸福到了极点。
(8)站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突然想起青少年时代的一件往事。那时,零用钱有限,想买书,只能将钱一点一滴地储存起来,存够了,才得以一偿夙愿。那一回,看中了赛珍珠的译著《大地》,翻来覆去地看,爱不释手,可是,没有钱买。一连两三周,上书局时,总先去看看那部小说还在不在,如果还在,便抽出来,用手轻轻摩挲一番,才恋恋不舍地放回去。后来,学校考试,忙着温习功课,没上书店。考完试后,钱也储够了,便风风火火地赶往书店。可是,那部朝思暮想的书没了。我觉得心里有一种说不清的疼痛,在书架旁晃来晃去,像个无主孤魂。
(9)阅读,是一种多功能的活动,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浸润活动。许多散文和小说,都不着痕迹地蕴藏着隽永可贵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它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慢慢地流入读者的内心深处,那种影响力,是巨大而深远的。有漫画家曾说过:“要成为出色的漫画家,非得喜欢读书不可。画只是技巧,出色的漫画,出自无穷的想象。不读书,就表示没有好奇心,怎么可能画出精彩的漫画?”
(10)实际上,阅读所能带来的脑力冲击,大得超乎想象。它足以将水面上的一个小涟漪化为滔天巨浪,从而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11)阅读带来的大快乐,是任何其他的活动都难以相比的。当它让你哭时,那种感动,能够进入心坎很深的地方;当它让你笑时,那种快乐,像是融化在心上的一块糖。它时而像铁锹,在你心叶上挖出一个个痛楚的窟窿;时而像辣椒,辣得你汗如雨下却又拍案叫绝。有时,它像雷像电,狠狠地劈下来,将迷糊混沌的你震醒;有时,它又像云像雾,让你腾云驾雾、浑然忘却世间的一切烦恼。
(12)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就”是:以书为种子,在孩子的心田里种下了一株快乐的树。这树,永不枯萎。
16. 阅读第(9)—(11)段,从中找出“我”认为读书有哪些益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所能带来的脑力冲击,大得超乎想象。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第(2)段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书对“我”一家三代人有怎样的影响?
19. 为什么“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就”是以书为种子,在孩子的心田里种下了一株快乐、永不枯萎的树?
20. 请推介对你影响最深的一篇文章或一部书,并简述推介的理由。
【答案】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16.(1)阅读,是一种多功能的活动,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浸润活动。 (3)阅读带来的大快乐,是任何其他的活动都难以相比的。
17.比喻;象生动地写出“我”读书时如饥似渴的情态。
18. 母亲对读书的痴迷影响了“我”,“我”对读书的痴迷影响了女儿;读书不但充盈了“我”一家三代人的心灵,而且还给予“我们”内心极大的快乐;读书让“我”一家三代人的生命得以浸润。
19. “我”觉得能通过自己的影响,让读书成为女儿生命中的组成部分,成为生存之需求,继而快乐其生命,润泽其生命,这便是“我”最大的成就。(意对即可)
20. 示例:《西游记》 吴承恩写的一部小说,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适合六年级学生观看,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解析】
【16题详解】
这道题考查筛选概括能力。根据第⑨段“阅读,是一种多功能的活动,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浸润活动”和第(11)段“阅读带来的大快乐,是任何其他的活动都难以相比的”即可筛选概括出答案。
【17题详解】
这道题考查赏析语句的能力。根据“如蚁附膻”“蚕吞桑叶”“蜂儿采蜜”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读书时的“我”比作“蚁附膻”。从“既有‘蚕吞桑叶’的快乐,亦有‘蜂儿采蜜’的满足”可以看出,这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读书时如饥似渴的情态。
【18题详解】
这道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根据“她快乐地沉浸在文字那个神秘莫测的世界里,而我,向往那个世界。于是,跌跌撞撞地闯了进去”“我读书的时候,孩子也人手一册地读”可以概括出:母亲对读书的痴迷影响了“我”,“我”对读书的痴迷影响了女儿;根据“一家大小静静地、齐齐地读书的那种感觉,美好到了极致,幸福到了极点”可以概括出:读书不但充盈了“我”一家三代人的心灵,而且还给予“我们”内心极大的快乐;根据“书,自此成了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成家之后,整间屋子氤氤氲氲都是书香”可以概括出:读书让“我”一家三代人的生命得以浸润。
【19题详解】
这道题考查对语句含义的理解。首先要根据文中内容理解作者所说的“快乐”指什么,即读书的快乐;再根据此句内容从作者把爱读书的习惯与情趣传递给孩子来理解作者所说的“成就”。根据第⑦段“我读书的时候,孩子也人手一册地读。一家大小静静地、齐齐地读书的那种感觉,美好到了极致,幸福到了极点”可以看出,在“我”的影响下,读书成为了女儿生命中的组成部分,带给了女儿幸福快乐,润泽了女儿的生命,这就是“我”认为的最大的成就。
【20题详解】
这道题考查课外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推荐语首先应该告诉大家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应该介绍这篇文章值得推荐的地方,即文章的主要特点。可以集中阐述其中的一个方面,也可以阐述其几个主要方面。一般可从主题理解、语言风格、文章写作方法等入手。比如:我推荐的书是《十万个为什么》。它是科普知识系列丛书,内容非常丰富,大到天文地理,小到生活琐事,每一篇文章都告诉我们一个科学道理。它不仅能帮我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能提高学习兴趣,真是我的好帮手。
(二)(14分)
咪咪
我也曾养过猫。
那真的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今天再想,很多细节已经模糊——除了心里的歉疚,挥之不去。
那应该不是什么名贵品种的猫,把他抱回来的时候,我和姐姐也没费什么脑筋,就给了他一个猫族里最最普通的名字——咪咪。
矿区多数是平房,我家也是。爸爸借着屋子地势,围出了一个小院,院子里种几样易打理的蔬菜。咪咪很快就熟悉了这样的环境,每天进进出出, ① 。记得爸爸妈妈不时会给他买上一块猪肝开开荤,吃食上不见他有多么不满,当然也未必有多满意。以猫族高冷的性格,我和姐姐抱他一番爱抚时,他也许并不情愿,却也尽量配合,有事他离家久久不归,初时我们还着急四处找寻,到后来熟悉它的脾性,知道他迟早会回来,也就索性由他去了。
这样,咪咪很自然地成了家里的一员。
直到有一天,家人发现了床下的鸡毛。
邻居在院子里养鸡,这是我们知道的。鸡毛从何而来,即便没人寻来,终究让人不安。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几次,训导无果,爸爸妈妈于是决定,咪咪不能留在家里了。
已经不记得自己或是姐姐有没有反对,有没有难过。把咪咪送走的前面几天,心里总归失落。但小孩子终究是小孩子,几天过去,也就习惯了。
但咪咪自己又找回来了。
回家之路想必不易。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我们决定先留下咪咪,观察一段时间。但他很快 ② ,把小鸡叼回家吃掉。
没有办法。这一次,他被蒙在布袋中,翻过高高的大山,送到很远的农家。为了安慰我和姐姐,妈妈抱回一只小奶猫。家里又开始了有猫的日子,而我们也很快地熟悉了这位新宠。
大概过了一两个月。一天傍晚,姐姐先听到外面有猫叫,一开门,居然是咪咪!它就这样,在外面 ③ ,流浪了一两个月,终于还是找回来了!
一两个月的流浪生活,咪咪相必吃了些苦头,他看起来毛色黯淡,非常疲惫。我们一边赞叹他寻回家来的不易,一边赶快迎他进来,让他吃些东西。他则 ④ 地往摆放食盆的地方走,就在那时,他看到了另一只猫。
咪咪停下了脚步,看了看那猫,然后看了看我们。
它继续走到食盆边,吃完我们放好的食物,稍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仪容,当晚就离开了。
这一离开,咪咪再也没有回来。
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家,辜负了他。他对这个家的眷恋,也就此割除,毅然决然。那对我们的一瞥,是一种拷问。
直到今天我也没能想明白,除了送走他,我们当时到底还有没有其他选项。但辜负无法挽回,这份歉疚也将一直伴随。
如今,如果有人说猫族高冷,对人寡情,我都只不作声。
因为他们都不认识那只叫做咪咪的猫。
16. 文中①—④处填写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熟门熟路 ②故态复萌 ③自得其乐 ④寻寻觅觅
B. ①熟门熟路 ②自得其乐 ③故态复萌 ④寻寻觅觅
C. ①自得其乐 ②故态复萌 ③寻寻觅觅 ④熟门熟路
D. ①自得其乐 ②熟门熟路 ③寻寻觅觅 ④故态复萌
17. “我们”和咪咪的故事一波三折,请填空。
我们抱回咪咪。→(1)几次发现床下有鸡毛后,我们送走咪咪。→咪咪找回来了。→(2)_____________________ →咪咪流浪了一两个月,又找回家来。→(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咪咪当晚离开,再没有回来。
18. 对文中划线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个句子是对小猫咪咪的肖像描写。 B. 咪咪对家里出现陌生的猫感到意外。
C. 咪咪对我们辜负他的情感觉得失望。 D. 咪咪决心就此割除对这个家的眷恋。
19. 划线句是对咪咪的__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指称动物一般用“它”,而全文用“他”指称小猫咪咪,合适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上海市杨浦区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16. C
17. (1). 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咪咪把小鸡叼回来吃掉,我们又将咪咪送走。 (2). 咪咪发现我们养了新猫。 18. A
19. (1). 动作 (2). “停下脚步”和两个“看了看”写出咪咪发现自己眷恋的家已经有了新的成员,而不再是自己的家后的失望。
20. 合适。这里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咪咪在“我”心中是有情感、眷恋家的成员,而不仅仅是一只猫咪,与上文“咪咪很自然地成了家里的一员”相呼应,表达“我”辜负咪咪而内心歉疚。
【解析】
【16题详解】
1)自得其乐:自己体会到其中的乐趣。结合第4段“矿区多数是平房,我家也是。爸爸借着屋子地势,围出了一个小院,院子里种几样易打理的蔬菜。咪咪很快就熟悉了这样的环境,每天进进出出”,可见小猫熟悉了环境,能找到自己的乐趣,故选“自得其乐”;
2)故态复萌:旧的毛病和习气等又出现了。第6段“直到有一天,家人发现了床下的鸡毛”家人怀疑是咪咪所为。结合第10段“观察一段时间。但他又把小鸡叼回家吃掉”,可见旧的毛病和习气等又出现了,故选“故态复萌”;
3)寻寻觅觅:寻求、寻找。结合第12段“一天傍晚,姐姐先听到外面有猫叫,一开门,居然是咪咪!流浪了一两个月,终于还是找回来了”,这是写咪咪寻到了家,故选“寻寻觅觅”;
4)熟门熟路:熟悉门径,了解情况,很有经验。结合第13段“我们一边赞叹他寻回家来的不易,一边赶快迎他进来,让他吃些东西。他则往摆放食盆的地方走”,可见咪咪对食盆位置很熟悉,故选“熟门熟路”。
故选C。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故事情节。结合10、11段“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我们决定先留下咪咪,观察一段时间。但他把小鸡叼回家吃掉。没有办法。这一次,他被蒙在布袋中,翻过高高的大山,送到很远的农家”,归纳答案: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咪咪把小鸡叼回来吃掉,我们又将咪咪送走;结合第13段“我们一边赞叹他寻回家来的不易,一边赶快迎他进来,让他吃些东西。他则往摆放食盆的地方走,就在那时,他看到了另一只猫”,归纳答案:咪咪发现我们养了新猫。
【18题详解】
A. 画线句子是对小猫咪咪的动作描写,不是肖像描写。
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停下脚步,看了看”这是动作描写,之所以“停下脚步”是因为看到了另外一只猫。两个“看了看”写出咪咪发现自己眷恋的家已经有了新的成员,从而难过与失望。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首先表明观点:合适。把猫称为“他”,是用拟人修辞。在作者笔下,咪咪已经被人格化,具有人类一样的情感,具有对家的眷恋,与第5段“咪咪很自然地成了家里的一员”相呼应。结合第17、18段“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家,辜负了他。他对这个家的眷恋,也就此割除,毅然决然。那对我们的一瞥,是一种拷问。直到今天我也没能想明白,除了送走他,我们当时到底还有没有其他选项。但辜负无法挽回,这份歉疚也将一直伴随”,可见,我们对咪咪又愧疚之情。用“他”,是把猫看作了家人,更能表达“我”的歉疚。
(三)阅读下文
大地的耳朵
①小时候,讨厌冬菇,嫌它丑。黑黑的一朵,像巫婆身上诡谲的袍子,每每在饭桌上见到它,筷子总绕道而逃。弟弟受我影响,也把冬菇当敌人。
②妈妈的拿手好菜是冬菇焖鸡,我一见便皱眉,觉得大好鸡肉被那可憎的冬菇白白糟蹋了,感觉上就好似香喷喷的一锅白粥,无端掉入了黑漆漆的老鼠屎。
③聪明的妈妈,察觉了我和弟弟的异状。有一回,刻意用筷子夹起一朵冬菇,微笑地问:“你们看,这像什么?”
④我闷声闷气地应道:“黑色的鬼。”
⑤弟弟鹦鹉学舌,也说:“像鬼,黑色的鬼。”
⑥妈妈好脾气地应道:“冬菇不是鬼啦,它是大地的耳朵。”
⑦嘿,大地的耳朵?这个新鲜的比喻霎时把我和弟弟的好奇心全撩起来了,我俩齐齐竖起耳朵来听。
⑧妈妈饶有兴味地说道:“人间每天都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发生,大地好奇,便把长长的耳朵伸出地面来听。”经妈妈这么一形容,那朵圆圆的冬菇落在眼里,果然像一只铆足全劲来偷听的耳朵。妈妈继续说道:“大地的耳朵,听觉______________(A敏捷 B敏锐),你们吃了它,同样可以拥有耳听千里的能力!”
⑨耳听千里?呜哇,太棒了呀!我和弟弟的筷子,都不约而同伸向盘子里那一只只“大地 的耳朵”……
⑩万万没有料到,这一吃,便上瘾了。品质上好的冬菇,硕大肥厚,一触及嘴唇,便有一种绵密温厚的感觉。在与鸡肉长时间焖煮的过程中,它吸尽了肉的精华,吃起来像是一块嫩滑的黑色油膏,但又绝对没有脂肪那种油腻感,这种绚烂的风采是独树一帜的。
盲目地相信冬菇有助听觉,吃着吃着,果然便养成了“耳听八面”的能力。然而,有时,不小心听到了一些飞短流长的谣言,听到了一些令人______________(A义愤填膺 B 勃然大怒)的负面消息,听到了一些叫人恶心的言谈,我便衷心希望,自己不曾吃过那么多的冬菇。
小小一道冬菇焖鸡,盛满了童年的快乐回忆,还有温馨的伦常亲情。每回闻到那一股熟悉的味道,母亲慧黠的笑容,便清晰浮现。我们在无数无数半真半假的故事中成长,我们在一则一则美丽的谎言里接受了许许多多原本为我们所抗拒的东西,那样的一个成长过程,幸福而美好。而全心全意的相信冬菇是“大地的耳朵”的那些岁月,是人生的无尘岁月,澄净明洁。
一日,我刻意用筷子夹起一朵冬菇,微笑地问:“看,这像什么?”
缺乏我天马行空的想像力,老老实实地应道:“像冬菇。”
我说:“不是啦,它们是大地的耳朵……”
(1)在第(8)段和第(11)段的横线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填写序号)。
第(8)段:______________ 第(11)段:______________
(2)在我的眼中,母亲是聪明和慧黠的,仔细阅读全文,说说母亲的聪明和慧黠具体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1)段划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冬菇如此美味,作者为什么又在第十一段中说“希望自己不曾吃过那么多的冬菇“”?(请摘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通过对吃冬菇这件事的回忆,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上海市徐汇区第五十四中学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1)B A
(2)母亲用“冬菇像大地的耳朵”这个新鲜的比喻和“吃了冬菇,就可以拥有耳听千里的能力”这样一个美丽的谎言巧妙地改变了我们对冬菇的印象,让我们喜欢吃冬菇。
(3)比喻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冬菇十分丑陋的特点,也交代了“我”和弟弟总不爱吃冬菇的原因
(4)然而,有时,不小心听到了一些飞短流长的谣言,听到了一些令人义愤填膺的负面消息,听到了一些叫人恶心的言谈,我便衷心希望,自己不曾吃过那么多的冬菇。
(5)对善良聪明的母亲的钦佩、感激、赞美;对温馨的伦常亲情的怀念;对快乐、纯洁、美好的童年生活的留恋。
【分析】:
(1)本题考查具体语境中的词语填空,在回答此类题目时,注意结合词语含义和语境,义愤填膺是褒义词,而必然大怒是贬义词。
(2)本题考查的是词人物形象地分析和文章内容的概括。文章主要写了母亲十分聪明,母亲为了让我们吃冬菇,用了很生动的比喻,可以看出母亲的人物形象。
(3)本题考查的是划线句的作用,切入点是修辞手法的作用,注意帮学生区分六种修辞手法的不同作用,情感分析是重点。
(4)本题考查的是内容理解上的原因分析。题目要求从原文摘抄答案,难度不大,根据题目要求,原文第十一段中出现题目中相关语句,结合具体段落可在文章中找出答案。
(5)本题考查的是文章主旨情感的理解。此类题目难度稍大,但是可以结合文章具体段落得出答案。文章第十二段有提到童年、亲情、母亲等重点词语,这是很好的提示,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回忆童年那一段美好的时光,也表达了对母亲的情感,所以三分,一点一分,注意答案的完整性。
(四)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1)记忆,好比一口深邃的井,我们所经历的绝大多数人和事,都遗忘了,而能让我们记住的,只有那些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2)小学时,我在加拿大生活学习过两年,经历过很多新鲜事,见过很多有趣的人,但一次买鱼的经历,令我至今难忘。
(3)那是一个星期日,妈妈带我去一家新开张的宠物店买鱼。水族箱里养着的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鱼让人眼花liá乱。左挑右选,我看中了一种非常漂亮但价格不菲的鱼,一条就需要20加元。
(4)工作人员是一位十六七岁的大哥哥,典型的西方人的模样:一头很短的黄发,一双浅蓝色的眼睛,一个尖尖的鼻子,一张总往上翘的嘴,这张脸充满了友善。
(5)我指着那条漂亮的鱼说:“麻烦你给我捞一条。”
(6)让我意外的是,他问了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你养鱼的缸大吗?”
(7)我疑惑地说:“不大,比较小。”我一边比划鱼缸的大小,一边说。“抱歉,我不能把这条鱼卖给你,你的鱼缸太小,会把鱼养死的,我帮你另外选一种吧。”他笑着说。
(8)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按我们中国人的思维,卖东西的主要是把东西推销出去,才不会管其他的。在国内,经常会遇到一些卖鱼人,为了牟利,专门推销那些价格昂贵却难养活的鱼。妈妈认为,可能是这种鱼不好养,鱼缸小容易死,怕我们找上门来,他才不愿意卖给我们。
(9)于是我说:“您放心,如果养死了,我们不怨你。”
(10)大哥哥耐心地说:“这种鱼本来能活40多年,现在它还是一个婴儿,但它对生活空间要求比较高,如果鱼缸太小,很容易死的。
(11)没有唯利是图,也没有高深的理论,有的只是再普通不过的道理:对生命自然而原始的尊重。我被他的话深深震撼了,我觉得自己无比渺小。最后,在他的建议下,我选了很好养却最便宜的一种鱼:斗鱼。一种几乎可以在一个茶杯里生活的漂亮的鱼,价钱仅需3加元。
(12)从此以后,我对自己所养的一切动物有了另外一份关怀:尊重每一个生命,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它们,而不仅仅是让它们吃饱喝足。
(13)这开在这记忆深处的花,历久弥新,永远吸引着我,指引着我。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眼花liá(________)乱
2.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10)段横线处原来有一句话,以下两句哪句更合适?说说你的理由。
A你决不能让一条本来能活四十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
B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四十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吗?
________句更适合,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对第(12)段划线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尊重生命就是要学会换位思考,不必在意它们的饮食问题。
B. 尊重生命就是要把动物当人对待,给它们适宜的生活环境。
C. 尊重生命就是要对动物投入情感,让它们根据特性活得好。
D. 尊重生命就是要考虑动物的习性,不只是让它们吃饱喝足。
5. 结尾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眼光缭乱
2. 在加拿大的一个星期日,“我”去买鱼,一个大哥哥因为得知我家鱼缸小而建 议我买更便宜的鱼,“我”深受震撼,学会了尊重生命。
3. (1)选B句(2)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大哥哥对生命的尊重,A句的语气过于 强烈不符合大哥哥友善的特点。
4. A
5. (1)点题,首尾呼应;(2)表明此事对于我的影响深远,让我懂得了对于生命的尊重
【解析】
1. 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缭”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2. 试题分析:情节概括题。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抓住人物的活动,注意时间地点的变化,梳理情节,以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来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组织语言时,最好以“我”为陈述的主体。概述出与“我”与“一个大哥哥”之间发生的事件。此题要有答出“我”“学会了尊重生命”这一主题。
3. 试题分析:考查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特点。A句的语气过于强烈不符合大哥哥友善的特点。所以选B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大哥哥对生命的尊重。人物的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段之一,所以人物的语言必须服从人物形象。
4.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中重要语句内涵的把握能力。理解“尊重每一个生命,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它们,而不仅仅是让它们吃饱喝足”一句。A“尊重生命就是要学会换位思考,不必在意它们的饮食问题”理解错误。“在意它们的饮食问题”是尊重生命的内容之一。
5. 试题分析:考查结尾语段的作用。内容上:表明此事对于我的影响深远,让我懂得了对于生命的尊重。结构上:点题,首尾呼应。分点来答,既使答案内容层次清晰,又使答案内容完整无缺。
点睛:语段或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在文章开头的作用有:①开篇点题;②照应题目;③总领全文;④渲染气氛,埋下伏笔;⑤设置悬念,为下文铺垫。文中的有:①承上启下(过渡);②总领下文;③呼应前文。文末:①点明中心;②深华感情,深化主题。③照应开头,让文章结构严谨;④对文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⑤言有尽而意无穷;⑥总结全文,启发读者思考。
课后作业
平分生命
①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她是他唯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
②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了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但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
③作为唯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与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开始犹豫,10岁的他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
④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音,只是向着邻床上的妹妹微笑。手术完毕,男孩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⑤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憾了:在男孩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那瞬间,男孩所作出的决定是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
⑥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紧握了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⑦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⑧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的说:“你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男孩高兴得又蹦又跳。他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了胳膊——刚才被输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人每个人活50年!”
⑨所有人都震惊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纯真的诺言。同别人平分生命,又有几人能如此快乐如此坦诚如此心甘情愿地说出来并做到呢?
26.找出第⑤段画线句中的一个错别字,并改正: 改为 。(2分)27.第④段“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音,只是向着邻床上的妹妹微笑。”表现了男孩
的心理。(2分)
28.联系上下文,第⑦段画线句中男孩眼里 “放出了光彩”的原因是
(3分)
29.简要概括“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的两个表现。(4分)
(1)
(2)
30.简述第⑨段画线反问句的作用。(4分)
【答案】上海市罗南中学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练习试题(一)
26、憾——撼
27、勇敢、无私、富有爱心(写出任意两个满分)
28、(1)听到医生的话很惊喜(1),觉得抽血后不但不会死(1分),而且妹妹也有救了(1分)
29、(1)男孩认为输血会失望,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
(2)男孩得知自己能活100岁,要求与妹妹平分生命。
30、起突出强调作用。(1分)表达大多数人不愿平分生命的事实,强调了男孩愿意的可贵(1分),赞扬了男孩的无私、真诚,(1分)表达了血浓于水的亲情(1分)
考点07:文章修辞手法赏析(练习)(学生版)2024年小升初语文 记叙文阅读专讲专练: 这是一份考点07:文章修辞手法赏析(练习)(学生版)2024年小升初语文 记叙文阅读专讲专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赏析文中画线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07:文章修辞手法赏析(练习)(教师版)2024年小升初语文 记叙文阅读专讲专练: 这是一份考点07:文章修辞手法赏析(练习)(教师版)2024年小升初语文 记叙文阅读专讲专练,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赏析文中画线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五四)六年级上册语文《童年》名著导读(教师版+学生版)练习题: 这是一份(五四)六年级上册语文《童年》名著导读(教师版+学生版)练习题,文件包含语文09-《童年》名著导读教师版docx、语文09-《童年》名著导读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