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贴条形码区”。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1~20题每题1分,21~30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B.内环境的pH会随着酸性或碱性物质的进入发生巨大的改变
C.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只需要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
D.严重腹泻后如果只喝水不补充盐会导致内环境中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
2.下列生理活动能在内环境中进行的是
A.饥饿时,肝糖原的分解B.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C.剧烈运动时,丙酮酸转化为乳酸D.寒冷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3.下列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的结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两部分
B.小脑位于大脑的后下方,它能够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C.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他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
D.下丘脑有血糖平衡调节中枢、呼吸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
4.某学校的兴趣小组以脊蛙(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时,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观察到该后肢出现屈腿反射。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完成屈腿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属于非条件反射
C.以上实验结果说明屈腿反射不受大脑控制
D.该过程中的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构成
5.某些化学物质能够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其作用位点往往是突触。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药物与神经递质争夺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可能阻碍兴奋的传递
B.某些药物通过抑制神经递质被回收或分解可防止神经递质持续发挥作用
C.重症肌无力病人体内自身产生抗体去攻击乙酰胆碱受体属于过敏反应
D.长期吸食可卡因易上瘾是因为可卡因会导致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增加
6.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完全不受意识支配
B.排尿不仅受到脊髓的控制,也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
C.大多数人主导语言功能的区域是在大脑的左半球
D.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顶部可以引起下肢运动
7.临床上很多疾病是由于内分泌腺病变导致激素分泌失调引起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亢是由于甲状腺机能亢进,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导致患者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1型糖尿病是由胰岛功能减退、分泌胰岛素减少所致,可以通过口服胰岛素进行治疗
C.幼年时期垂体病变导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可影响生长发育,导致侏儒症
D.尿崩症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由垂体产生并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或不能发挥作
用所致
8.免疫调节是维持内环境稳态重要的调节方式。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A.风湿性心脏病是由于免疫监视功能异常导致的自身免疫疾病
B.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等是免疫调节的结构与物质基础
C.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遗传下来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D.辅助性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起着关键的作用
9.研究发现,活化的T细胞表面的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与正常细胞表面的PD-L1(程序性死亡配体1)一旦结合(如图所示),T细胞即可“认清对方”,不触发免疫反应。肿瘤细胞可通过过量表达PD-L1来逃避该系统的“追杀”。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可通过研发药物促进癌细胞中PD-L1基因的表达来治疗癌症
B.PD-1与PD-L1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C.在进行器官移植时,若使膜表面的PD-L1增加,免疫排斥反应也会加强
D.细胞毒性T细胞也可以通过产生细胞因子、抗体等来有效“对付”癌细胞
10.中国古代接种人痘防止天花的过程是:打开天花患者的小脓包,用棉花吸沾一点脓液,并使之干燥,然后放入可能会患天花的人的鼻子里。被接种者会轻度感染天花,然后痊愈。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被接种者会轻度感染天花的原因是接种物中含有减毒或失活的天花病毒
B.被接种者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消灭病原体
C.抗原呈递细胞可摄取、处理天花病毒,并将抗原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
D.当天花病毒再次进入机体时,浆细胞只能由记忆B细胞分化而来
11.当人体免疫机能受损或异常的时候,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会发生紊乱。下列关于免疫功能紊乱的说法,错误的是
A.对花粉过敏的人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时就会发生过敏反应
B.过敏反应时产生的抗体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某些细胞的表面
C.艾滋病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病,与HIV感染者握手、拥抱一般不会感染HIV
D.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供者与受者的HLA是否一致或相近
12.下列关于生长素发现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达尔文父子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在尖端,弯曲生长的部位在尖端下部
B.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C.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
D.温特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并把它提取出来命名为生长素
13.下图表示猕猴桃果实发育和成熟过程中激素的动态变化。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在猕猴桃果实发育过程中,不同激素的调节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
B.在猕猴桃果实发育过程中,生长素含量均高于细胞分裂素,二者具有协同作用
C.猕猴桃果实发育和成熟的过程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D.开花后77~91天,生长素浓度上升可能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从而促进果实的成熟
14.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基因控制、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三个方面,它们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光信号被光敏色素吸收后,通过影响核内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使植物表现出相应效应
B.将植物横放时,重力信号会引起根、茎中生长素分布不均衡,从而调节根、茎的生长方向
C.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休眠都处在基因适时选择性表达的调控之下
D.植物生长调节剂比植物激素的效果稳定,使用后必然可以增产增收
15.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某个种群的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则这个种群的数量一定会越来越多
B.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捕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可以改变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C.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很多,对于生活隐蔽的猛禽猛兽等适合利用红外触发相机进行调查
D.只要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就会越来越大
16.下图表示甲、乙两种群先后迁入某生物群落后的种群数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值指的是环境容纳量,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
B.t1时刻甲种群的出生率大于0,t2时刻甲种群的出生率等于0
C.t3时刻乙种群迁入,和甲种群是捕食关系
D.若乙种群突然灭绝,则甲种群的数量会持续增加
17.在生物学上,许多生理或生态过程的因果关系是循环的,即一定的事件作为引起变化的原因,所导致的结果又会成为新的条件,施加于原来作为原因的事件,使之产生新的结果,如此循环往复。如图是根据猎物和捕食者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性构建的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图分析可知,猎物与捕食者的种群数量分别在N2、P2上下波动
B.该模型属于数学模型,充分体现了捕食者与猎物之间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关系
C.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和光照、温度、水分等非生物因素
D.自然界中,捕食者种群数量和猎物种群数量的变化都符合该模型
18.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森林中林冠层的郁闭度(林冠层遮蔽地面的层度)大小不影响林下植物的种群数量
B.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群落中的物种组成也会发生变化
C.某地从山脚到山顶依次分布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高山草甸等,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不会随着阳光、温度、水分等季节性变化而变化
19.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叙述错误的是
A.土壤中小动物身体微小、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因此不适合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使用诱虫器采集土壤中小动物,利用了这些小动物趋暗、趋湿、避高温的特点
C.统计物种在群落中的相对数量的方法有记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标记重捕法
D.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受水分、温度、人类活动等的影响
20.下列关于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不同的森林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尽相同
B.在生物群落中,不同种生物只要生态位重叠就一定会导致竞争加剧
C.人工生物群落通常比自然生物群落更能够抵抗病虫害,更稳定
D.森林生物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草原生物群落只有水平结构
21.下图表示人体某组织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关系,①~⑤代表不同的结构或成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的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主要由②③④构成
B.①属于细胞内液,其中的K+浓度高于②,Na+浓度则低于②
C.②中的成分主要包括水、血红蛋白、无机盐、激素等
D.构成⑤的细胞生活的环境是②③,①在体液中的占比大于②③④
22.在蛙的坐骨神经上放置两个微电极,并将它们连接到一个电表上(如图1电流表①);在A点处放置两个微电极,刺激A点时,测得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的模式图如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刺激图1中A点时,电流表①指针第一次向右偏转,第二次向左偏转
B.刺激图1中C点时,电流表①指针不会发生偏转
C.如果将神经纤维放在较低浓度的Na+溶液中,图2中b点会上升
D.图2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Na+通道大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大多处于开放状态
23.右图是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号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②与④结合即可引起③兴奋
B.突触是由图中的①③⑦构成的
C.在该突触处兴奋的传递方向是①→⑦→③
D.在该突触处兴奋传递的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更慢
24.科学研究表明,胰腺分泌胰液是一个复杂的调节过程,其过程可简化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图中信息可知,胰腺分泌胰液既受神经调节也受激素调节
B.激素A和激素B都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具有协同作用
C.激素B是小肠黏膜在盐酸的刺激下产生的促胰液素
D.激素A和激素B通过体液运输到胰腺并与同种受体结合
25.下图表示人体内信息分子作用的三种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①中细胞甲表示胰岛A细胞,则细胞乙表示骨骼肌细胞
B.若②中细胞甲表示交感神经细胞,则细胞乙可以表示肾上腺髓质细胞
C.方式③可以表示肾上腺皮质细胞产生醛固酮并发挥作用的过程
D.①②③中细胞甲产生的信息分子都是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26.激素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人体的激素分泌有多种途径。分析下图调节人体激素分泌的三种途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可以通过途径Ⅱ分泌
B.途径Ⅰ中下丘脑—垂体—靶腺体的这种分层调控属于反馈调节
C.当血糖含量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可通过途径Ⅰ、Ⅲ实现
D.正常人在寒冷环境中可通过途径Ⅰ分泌更多的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使机体产热大于散热
27.某学校的兴趣小组将小麦的胚芽鞘顶端2 mm切除之后做了下列四组实验。一段时间后,检测空白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①和②对照可以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B.实验③和④对照可以验证生长素的运输不受重力影响
C.实验①和③的空白琼脂块上会检测到生长素
D.生长素极性运输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28.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高山草甸草原上2公顷范围内的喜马拉雅旱獭的种群密度时,初次捕获并标记54只,第二次捕获48只,其中有标记的18只。假设该段时间喜马拉雅旱獭种群数量稳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通过监测发现初次标记的该种旱獭在重捕前有3只被天敌捕食,则估算的种群密度为68只/公顷
B.若该种旱獭被捕过一次后变得更加警惕不易再被捕捉,将会导致估算的种群密度偏小
C.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标记的个体与未被标记的个体被捕捉的机会应相当
D.根据题干中的数据估算该种旱獭的种群密度为72只/公顷
29.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分别采用四种不同方式培养酵母菌,其他培养条件相同,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分别为a、b、c、d,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需定期取酵母菌液滴加到血细胞计数板上,再盖好盖玻片后对酵母菌进行计数
B.由图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一定空间中a组酵母菌种群数量将会持续呈J形增长
C.实验的自变量除时间外,还有培养液更换的频率,d组作为空白对照,不需要更换培养液
D.若a、b、c三组不再更换培养液,种群数量受密度制约影响最大的是c组
30.2019年,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沙化土地面积均比2014年减少了300多万公顷,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沙退人进”“人沙和谐”的历史性转变。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从荒漠到绿洲的转变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
B.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起始条件和演替速度不同
C.人类的活动通常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D.通过人类的努力最终一定会使荒漠、沙漠演替到森林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31.(12分)
据中国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的2023年第7周中国流感监测周报显示,近期甲型流感(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来势最为凶猛。如图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引发咳嗽的部分图解。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咳嗽感觉输入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会引起咳嗽,从图中咳嗽产生的路径分析,原因是________,这体现了低级神经中枢受到________的调控。
(2)在发生咳嗽反射的过程中,当A点兴奋时,由于________大量内流导致膜内电位变为________;在B处发生的信号转换形式是________,该处兴奋是单向传递的,其原因是________。
(3)研究表明位于肺部表面的神经末梢上的TRPA1受体是咳嗽的“开关”。如果有刺激物随空气进入肺部,刺激物与该受体发生结合,最终使神经末梢兴奋,继而引起一系列反应,使人咳嗽。这一研究成果有助于研发治疗咳嗽的新药物,试说明研发思路:________。
32.(12分)
精神应激是指人们在遭遇外界压力及不可预知的风险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经历。研究发现长期紧张的生活节奏往往会给人带来一定情绪压力。下图为人在情绪压力(如疼痛、恐惧等)下,肾上腺皮质和肾上腺髓质参与的应激反应模式图,其中糖皮质激素的作用之一是能够直接阻止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激素a能够升高血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三种调节方式所涉及的信息分子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细胞因子等。
(2)当人面临恐惧时,往往会紧张出汗、心跳加快,机体通过________调节促进激素a________(填激素a的名称)的分泌,该激素能提高机体的________;同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会________,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具有________的生理作用。
(3)据图简述长期精神应激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的原因:________。
33.(12分)
下图是某患者体内发生的异常免疫反应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激素A、B分别为________,细胞甲的名称为________,是由________分化而来的。
(2)图中激素A作用于垂体属于________调节机制,正常人体内通过①②过程能维持激素A含量的相对稳定;若图中抗体与激素B的作用相似,则该患者体内激素A的含量会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3)③过程依赖膜具有________的结构特点。
(4)在免疫学上,该病称为________,使用________可有效缓解该患者的病症。
34.(12分)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生长素类调节剂2,4-D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实验结果可知2,4-D的作用特点为________。
(2)本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观测指标还可以为________,无关变量为________(答出2点即可)等;每组实验中插条数量不能少于3根是为了________。
(3)此实验为预实验,意义是________;据图分析,下一步的实验思路是:________。
35.(12分)
在崇明东滩鸟类国家自然保护区中,某研究团队以4种占优势的水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它们的种群数量、在不同觅食生境出现的概率和主要的食物种类等,结果如下表所示:
注:生境1为低潮盐沼—光滩带,宽度为2 000 m左右;生境2为海三棱藨草带,宽度为400 m左右;生境3为海堤内鱼塘—芦苇区,芦苇在植物群落中占优势。回答下列问题:
(1)区别以上三个生境的生物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___;该调查结果并不能反映各个生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原因是________。
(2)据表分析,鹤鹬和青脚鹬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________关系,理由是________。
(3)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据表描述绿翅鸭的生态位:________。
(4)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________,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________的结果。
2023~2024学年度上期高中2022级期末联考
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1~20题每题1分,21~30题每题2分,共40分。
1~5:ABDCA6~10:ACABD11~15:ADBDC16~20:CDBCA
21~25:CBADB26~30:ACBC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以下为参考答案,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31.(12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不一定
咳嗽感觉输入后兴奋可通过上行路径传至大脑皮层(1分),大脑皮层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后有可能通过下行路径传递抑制性递质抑制呼吸肌肉的活动(1分),从而避免咳嗽(意思正确即可)
高级神经中枢(或大脑皮层)
(2)Na+(或钠离子)正电位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分)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2分)
(3)药物与TRPA1受体结合,从而抑制刺激物与TRPA1受体结合,使相关细胞不能产生兴奋(2分)
32.(12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2分)神经递质激素
(2)神经肾上腺素应激能力增加
促进细胞代谢(1分)和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1分)
(3)长期精神应激,会导致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1分),糖皮质激素能够直接阻止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1分),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意思正确即可)
33.(12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甲状腺激素(1分)、促甲状腺激素(1分)(顺序交换不得分)浆细胞
B细胞(1分)或记忆B细胞(1分)
(2)(负)反馈偏高抗体的作用不能通过负反馈调节进行抑制(2分)
(3)流动性
(4)自身免疫病免疫抑制剂
34.(12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低浓度促进生根,浓度过高时抑制生根(2分)
(2)2,4-D溶液的质量浓度根的平均长度
插条的生理状况、2,4-D处理插条的方式和时间、水培的环境等(2分,一点1分)
避免偶然性(1分),增强实验的准确性(1分)
(3)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1分),也可验证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1分)
选取2,4-D溶液质量浓度为400~600 mg/L的范围(1分),缩小浓度梯度重复上述实验(1分)
35.(12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物种组成
物种丰富度是指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而该调查结果主要是研究了部分水鸟的生态位(2分)
(2)种间竞争二者的觅食生境均有1和3,且食物种类高度相似(2分)
(3)绿翅鸭的觅食生境为1和3(1分),食物种类为小坚果、茎类、螺类、贝壳沙砾等(1分),与另外三种鸟类有不同程度的种间竞争(1分)
(4)充分利用环境资源(2分)协同进化解析:
1.A
【解析】内环境中有缓冲物质H2CO3/HCO3−和H2PO4−/HPO42−存在,pH不会发生巨大的变化,B错误;内环境的稳态指的是机体通过调节作用,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C错误;严重腹泻会导致内环境水盐平衡失调,只补充水分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D错误。
2.B
【解析】肝糖原的分解、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都是在细胞内完成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A、C、D错误,B正确。
3.D
【解析】下丘脑是血糖平衡的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有关,D错误。
4.C
【解析】实验使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故实验结果无法说明大脑是否参与,C错误。
5.A
【解析】某些药物通过抑制神经递质被回收或分解可导致神经递质持续发挥作用,B错误;重症肌无力病人体内自身产生抗体去攻击乙酰胆碱受体属于自身免疫病,C错误;长期吸食可卡因易上瘾是因为可卡因会导致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减少,D错误。
6.A
【解析】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并不完全自主,有时也会受意识支配,如排尿过程,A错误。
7.C
【解析】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A错误;胰岛素为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道的酶水解失去作用,所以只能注射,不能口服,B错误;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产生,垂体释放,D错误。
8.A
【解析】免疫系统的功能有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免疫监视异常时易发生肿瘤或持续性病毒感染,A错误。
9.B
【解析】活化的T细胞表面的PD-1与正常细胞表面的PD-L1一旦结合,T细胞即可“认清对方”,不触发免疫反应,故可研发药物阻断癌细胞中PD-L1基因的表达,癌细胞才更易被细胞毒性T细胞“杀死”,A错误;在进行器官移植时,若使膜表面的PD-L1增加,免疫排斥反应也会减弱,C错误;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D错误。
10.D
【解析】二次免疫中浆细胞能由记忆B细胞和B细胞分化而来,只是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的速度更快,D错误。
11.A
【解析】过敏反应是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的过敏原时发生的反应,A错误。
12.D
【解析】温特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并把它命名为生长素,但没有将生长素提取出来,D错误。
13.B
【解析】由图可知,生长素含量最高时为20~25(ng/g鲜重),而细胞分裂素含量最高时为85(ng/g鲜重),B错误。
14.D
【解析】植物体内的激素含量少、提取困难,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常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其效果稳定,但使用后不一定能增产增收,还要注意施用的浓度、时间等。
15.C
【解析】种群数量还会受到食物、天敌、气候等的影响,A、D错误;改变性别比例,影响的是种群的出生率,B错误。
16.C
【解析】同一种群的K值会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A错误;t2时刻甲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且不等于0,B错误;若乙种群突然灭绝,则甲种群的数量会先增加再减少,D错误。
17.D
【解析】自然界中,捕食者种群数量和猎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并不都符合该模型,如捕食者的食物来源很多,或者猎物种群有多种捕食者等情况下,该模型就不再适用,D错误。
18.B
【解析】森林中林冠层的郁闭度(林冠层遮蔽地面的层度)大小会影响林下植物的种群数量,尤其是阳生植物的种群数量,A错误;某地从山脚到山顶依次分布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高山草甸等是受到温度的影响而形成不同的群落,并不是群落的垂直结构,C错误;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会随着阳光、温度、水分等季节性变化而变化,D错误。
19.C
【解析】统计物种在群落中的相对数量的方法有记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C错误。
20.A
【解析】在生物群落中,不同种生物生态位的重叠不一定导致竞争加剧,如资源供应充足时,B错误;人工生物群落结构单一,抵抗病虫害能力更弱,C错误;生物群落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D错误。
21.C
【解析】血红蛋白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
22.B
【解析】刺激图1中A点时,电流表指针第一次向左偏转,第二次向右偏转,A错误;如果将神经纤维放在较低浓度的Na+溶液中,图2中b点会下降,C错误;图2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Na+通道大多处于开放状态,K+通道大多处于关闭状态,D错误。
23.A
【解析】神经递质有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A错误。
24.D
【解析】激素和受体是特异性结合,激素A和激素B有各自特定的受体,D错误。
25.B
【解析】若①中细胞甲表示胰岛A细胞,产生的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细胞,A错误;若③中细胞甲表示肾上腺皮质细胞,其产生的醛固酮作用部位是肾小管、集合管,C错误;信息分子并不都是蛋白质,如性激素,D错误。
26.A
【解析】途径Ⅰ中下丘脑—垂体—靶腺体的这种分层调控属于分级调节,B错误;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不可以通过途径Ⅰ这种方式,C错误;正常人在寒冷环境中产热等于散热,D错误。
27.C
【解析】实验①和 = 4 \* GB3 \* MERGEFORMAT ④对照可以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A错误;实验①和③对照可以验证生长素的运输不受重力影响,B错误;生长素极性运输的方式为主动运输,D错误。
28.B
【解析】若通过监测发现初次标记的该种旱獭在重捕前有3只被天敌捕食,则估算的种群密度为(54 - 3) × 48/18 ÷ 2 = 68只/公顷,A正确;若该种旱獭被捕过一次后变得更加警惕不易再被捕捉,将会导致估算的种群密度偏大,B错误。
29.C
【解析】取样计数时,先盖上盖玻片,再滴加菌液,A错误;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有限,酵母菌种群数量不会持续呈J形增长,B错误;若a、b、c三组不再更换培养液,种群数量受密度制约影响最大的是a组,D错误。
30.D
【解析】荒漠、沙漠是否能演替到森林,还要取决于其他因素,如气候等,D错误。
31.
【解析】
(1)咳嗽感觉输入后兴奋通过上行路径传至大脑皮层,大脑皮层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后有可能通过下行路径传递抑制性递质,因此不一定会引起咳嗽;此处体现了低级神经中枢受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调控。
(2)在发生咳嗽反射的过程中,当A点兴奋时由于Na+大量内流导致膜内电位变为正电位;B为突触,在此处发生的信号转换形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B处的传递是单向的。
(3)TRPA1位于肺部表面的神经末梢上,当有刺激物与其结合后,导致其产生兴奋,最终引起咳嗽,因此可研发药物与TRPA1受体结合,从而抑制刺激物与TRPA1受体结合,使相关细胞不能产生兴奋,即可避免咳嗽。
32.
【解析】
(1)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信息分子主要起到传递信息、调节机体活动的作用,神经递质是神经元释放的作用于下一个细胞的信息分子,参与神经调节;激素是内分泌系统的细胞分泌的信息分子,参与体液调节;细胞因子是免疫细胞分泌的信息分子,参与免疫调节。
(2)下丘脑直接支配肾上腺髓质释放的激素a为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能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肾上腺素的分泌调节途径是:情绪压力刺激→神经→肾上腺髓质→肾上腺素,在此过程中,肾上腺属于效应器的组成部分,肾上腺素分泌的调控属于神经调节;面临恐惧时,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会增多,因为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细胞代谢和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3)辅助性T细胞能分泌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细胞因子也能加速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长期精神应激,会导致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糖皮质激素能够直接阻止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影响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
33.
【解析】
(1)激素A、B分别为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细胞甲为浆细胞,是由B细胞或记忆B细胞分化而来的。
(2)图中激素A作用于垂体属于(负)反馈调节;若图中抗体与激素B的作用相似,正常人体内通过①②过程能维持激素A含量的相对稳定,但抗体的作用不能通过负反馈调节进行抑制,因此该患者体内激素A的含量会偏高。
(3)③过程依赖膜的流动性。
(4)在免疫学上,该病称为自身免疫病,使用免疫抑制剂能有效缓解该患者的病症。
34.
【解析】
(1)由实验结果可知2,4-D的作用特点为低浓度促进生根,浓度过高时抑制生根。
(2)本实验的自变量为2,4-D溶液的质量浓度,观测指标还可以为根的平均长度,无关变量为插条的生理状况、2,4-D处理插条的方式和时间、水培的环境等;每组实验中插条数量不能少于3根是为了避免偶然性,增强实验的准确性。
(3)此实验为预实验,意义是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验证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据图分析,下一步的实验思路是选取2,4-D溶液质量浓度为400~600 mg/L的范围,缩小浓度梯度重复上述实验。
35.
【解析】
(1)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生物群落的重要特征;物种丰富度是指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而该调查结果主要是研究了部分水鸟的生态位,因此该调查结果不能反映各生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
(2)鹤鹬和青脚鹬的觅食生境均有1和3,且食物种类高度相似,因此二者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种间竞争关系。
(3)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描述某动物的生态位应包括栖息地、食物、天敌、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从表中可知,绿翅鸭的觅食生境为1和3,食物种类为小坚果、茎类、螺类、贝壳沙砾等,与另外三种鸟类有不同程度的种间竞争。
(4)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物种
观察数量/只
觅食生境出现率/%
鸟胃中主要的食物种类/%
生境1
生境2
生境3
小坚果
茎类
草屑
螺类
贝壳沙砾
甲壳类
其他
绿翅鸭
2120
67
0
33
52.8
16.7
0
12.0
13.0
0
5.5
绿头鸭
1513
98
1
1
78.3
0.8
0
7.1
5.6
1.1
7.1
鹤鹬
1678
64
0
36
0
0
50.0
25.0
25.0
0
0
青脚鹬
1500
29
28
43
0
0
33.3
33.3
0
33.3
0.1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生物(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生物(Word版附答案),共14页。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5~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