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1. 搬开花盆时,躲在花盆下松土处的鼠妇立即逃离,躲到暗处。这说明生物具有哪一特征?( )
A. 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B. 生物生活需要营养
C.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 生物能够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搬开花盆时,躲在花盆下松土处的鼠妇立即逃离,躲到暗处,这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 在一个由水稻、蝗虫和青蛙组成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若青蛙被大量捕杀,能表示蝗虫数量变化的曲线图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首先明确的是任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外来干扰超出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
【详解】在上面的生态系统中,水稻是植物,属于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蝗虫是以水稻为食,属于初级消费者;青蛙是以蝗虫为食,属于次级消费者。所以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为:水稻→蝗虫→青蛙。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只要某一物种的数量发生变化,就会牵动整条食物链,从而进一步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如青蛙的数量减少,蝗虫在短时间内就会因天敌减少而数量急剧增加,而蝗虫的数量增加又导致水稻的数量减少,蝗虫获取不到足够的食物,数量就会减少,所以将青蛙杀绝,蝗虫的数量变化为先增加再减少。所以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 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B. “南橘北枳”反映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C. “北雁南飞”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D. “骆驼刺根系发达”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1)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2)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详解】A.“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A正确。
B.“南橘北枳”的意思是淮南之橘移植淮河之北就会变成枳,口味会发生了变化。橘在淮南、淮北体内的遗传物质(基因)没有发生变化,而淮南、淮北方温度不同,柑橘是热带水果,在温度高的淮南生长良好,在温度较低的淮北方生长不好,因此是温度低影响了柑橘的品质,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B错误。
C.随着季节的变化,生物定期的沿相对稳定的路线,在繁殖地和越冬地(或新的觅食地)之间作远距离移动的过程是迁徙行为。所以,“北雁南飞”体现了温度这一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C正确。
D.在沙漠地区,极度缺水,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是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是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体现了生物体的形态结构都是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特点,D正确。
故选B。
4. 如图为生态系统各个成分间的相互关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A是生产者,它能把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B. B为消费者,它与A的关系为捕食关系
C. C是分解者,它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D. 若ABC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则该生态系统为生物圈
【答案】A
【解析】
【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2)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
(3)图中,A能吸收二氧化碳,利用无机盐,因此是生产者;A、B都能被C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因此C是分解者,则B是消费者。
【详解】A.图中A利用太阳的光能,需要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故可判断图中A为生产者,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A错误;
B.由A分析可知,A为生产者,B为消费者,C为分解者。所以,B与A的关系是捕食关系。B正确;
C.C能够分解A、B的遗体遗物,产生二氧化碳,并且给生产者提供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可判断C为分解者。C正确;
D.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D正确。
故选:A。
【点睛】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5. 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和镜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高倍视野不清晰通常转动b来调节
B. 观察视野范围最大的镜头组合是②和④
C. 观察时视野中有异物,一定位于a或e上
D. 对光时,应转动d选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答案】D
【解析】
【分析】观图可知:a目镜、b粗准焦螺旋、c细准焦螺旋、d转换器、c物镜、f遮光器、g反光镜、①③无螺纹属于目镜、②④有螺纹属于物镜,解答即可。
【详解】A.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外,还能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高倍视野不清晰通常转动c细准焦螺旋来调节,故A错误。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大,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小。图中放大倍数最小的是③目镜和④物镜,所以视野最大的镜头组合是③和④,故B 错误。
C.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a目镜、e物镜或玻片标本,故C错误。
D.对光时,转动d转换器,使低倍e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故D正确。
故选D。
6. 如图所示制作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在制作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一步很重要,要不然容易产生气泡,气泡与细胞重叠不易观察.其正确操作是: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利用水的表面张力,缓缓的盖下时使水充满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不留气泡。观图可知A符合题意。
考点: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7. 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要判断污点的来源,下列操作无效的是( )
A. 转动反光镜,对准光源
B. 转动转换器,换一个物镜
C. 移动载玻片
D. 换一个目镜
【答案】A
【解析】
【分析】
视野中有污点,污点可能的位置:目镜、物镜、玻片标本。分析作答。
【详解】显微镜视野中有污物,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物跟着转动,该污物在目镜上,如果污物不跟着转动,再移动玻片标本上,如果污物跟着转动,该污物在玻片标本上,如果转动目镜和玻片标本污物都不跟着动,则污物在物镜上。可见“转动反光镜,对准光源”对于判断污物来源是无效的。
故选A。
【点睛】掌握污点位置的判断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8. 透明玻片上的“9>6”,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 )
A. 9>6B. 69D. 9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10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10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