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微专题9黄土高原的综合治理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139887/0-170390994356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微专题9黄土高原的综合治理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139887/0-170390994361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3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高中地理全一册课时作业+单元检测+读图专项练打包29套
2023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微专题9黄土高原的综合治理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展开
这是一份2023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微专题9黄土高原的综合治理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淤地坝的主要生态功能是,甲地采取的整治措施为,治沟造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为,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淤地坝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
A.净化水质B.蓄水拦沙
C.营造耕地D.整治人居环境
2.推测大理河流域淤地坝建设集中期为上世纪( )
A.60年代B.70年代
C.80年代D.90年代
3.上世纪80年代后,大理河流域淤地坝拦沙量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
B.坡改梯工程实施
C.淤地坝设计寿命到期
D.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2023·河南南阳模拟]陕北地区地处我国半湿润地区,水土流失严重。1999年起,该地区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2000~2010年间,该地区年降水量增加了95.94毫米。下表为2000~2010年陕北地区未退耕区(采取其他修复措施)和退耕区的土壤侵蚀情况。据此完成4~5题。
4.2000~2010年间陕北地区未退耕区坡耕地土壤侵蚀情况,反映( )
A.陕北地区极端暴雨频率降低
B.未退耕区坡耕地雨季坡面径流减小
C.陕北地区植被破坏程度减轻
D.陕北地区地形破碎程度减小
5.该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综合效益最明显的是( )
A.梯田退耕还林B.梯田退耕还草
C.坡耕地退耕还林D.坡耕地退耕还草
[2023·江苏泰州模拟]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构建了山水林田湖生态景观格局,如图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三元景观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
6.甲地采取的整治措施为( )
A.缓坡开荒B.山顶开荒
C.削峁建塬D.打坝淤地
7.在甲地带发展药果复合生态园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较多,水源丰富B.地势低平,涵养水土
C.病虫害少,环境清洁D.海拔较高,阳光充足
8.治沟造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为( )
A.合理设计排洪渠道,应对洪涝灾害
B.加固边坡护理工程,防范地震灾害
C.沟口筑坝坝上造林,减少风力侵蚀
D.取土填沟修筑道路,改善生产条件
[答题区]
9.[2023·河北邢台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侵蚀是地球表面物质运动的一种自然现象。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不仅影响当地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而且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对整个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构成威胁。延安市位于黄土高原腹地。主要为丘陵沟壑地貌,地表支离破碎,沟壑纵横,植被稀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北部为半干旱区,南部为半湿润区。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均降水量在500mm左右。图1为延安地形图,图2为2000年和2020年延安市不同土壤侵蚀级别面积占比统计图。
eq \(\s\up7(),\s\d5(图1))
eq \(\s\up7(),\s\d5(图2))
(1)分析延安市土壤侵蚀严重的原因。
(2)简述延安市2000~2020年土壤侵蚀强度变化的原因。
(3)说明延安市土壤侵蚀强度的变化对保护延安生态安全的意义。
微专题9 黄土高原的综合治理
1~3.答案:1.B 2.B 3.C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大理河是位于无定河流域黄土丘陵区的一级支流,水土流失严重,当地实施了淤地坝,蓄水拦沙,故选B。第2题,如图所示,年拦沙量在70年代增加的明显,而且70年代拦截的沙量最多,所以大理河流域淤地坝建设集中期为上世纪70年代,故选B。第3题,淤地坝设计寿命为10~20年,根据上题可知,大理河流域淤地坝建设集中期为上世纪70年代,上世纪80年代淤地坝设计寿命到期,大理河流域淤地坝拦沙量逐渐减少,故选C。
4~5.答案:4.B 5.C
解析:第4题,结合所学知识,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2000~2010年间陕北地区未退耕区坡耕地年土壤侵蚀强度由41.57吨/公顷降至29.12吨/公顷,土壤侵蚀明显下降,当地的土壤侵蚀主要是坡面径流引起的,材料信息表明,未退耕区采取了其他修复措施,因此雨季坡面径流减小是导致土壤侵蚀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故选B。第5题,从表中信息可知,陕北地区坡耕地土壤侵蚀强度比梯田大,即水土流失程度坡耕地大于梯田,该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坡耕地退耕的生态效益比梯田明显,因此排除A、B。坡耕地退耕还林,还可以防风沙,对风力的削减作用好于草地,同时退耕还林可以获得丰富的林产品,因此综合效益最明显的是坡耕地退耕还林,C符合题意,排除D。故选C。
6~8.答案:6.C 7.D 8.A
解析:第6题,黄土高原的地形单元主要分为塬、梁、峁;结合图示信息可知甲为峁,地表崎岖将峁削平之后出现一个小平地(塬面),可以在塬面上进行种植活动,故选C。第7题,黄土高原地形特点为沟壑纵横,塬、梁、峁相对高度不大,因此甲地降水条件、病虫害条件和周边地区相差不大,A、C错误;甲地地势相对较高,不利于涵养水土,B错误;由于甲地海拔相对较高,光照充足,利于生态园内果树的光合作用,提高产品品质,D正确。故选D。第8题,黄土高原为我国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可利用治沟造地合理设计排洪渠道,高效排洪,达到应对洪涝灾害的目的,故选A。
9.答案:(1)位于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易被侵蚀;黄土高原地区地势起伏大,沟壑纵横,流水侵蚀力强,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覆盖率低,土壤保持率低;气候干旱,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减少了水土流失;植树造林,恢复植被,增强了对土壤的保护,中度以上土壤侵蚀减少;生态退耕,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总体上减少了土壤的侵蚀强度和侵蚀量。
(3)延安土壤侵蚀强度下降快,有利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保障生态环境恢复;土壤侵蚀强度下降,土壤肥力提高,植被恢复快,有利于生物多样性增加;土壤侵蚀强度下降,植被恢复快,有利于调节局地小气候。
解析:(1)延安市绝大部分地区位于黄土高原,根据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结合黄土高原地形、气候、植被、土壤和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2)首先根据图示分析侵蚀强度和侵蚀量的变化可得,总体上减少了土壤的侵蚀强度和侵蚀量。然后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回答变化的原因。(3)保护延安生态安全的意义可从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局地小气候的变化等方面入手。
土地类型
年土壤侵蚀强度(吨/公顷)
2010年
2000年
未退耕区
梯田
16.74
15.84
坡耕地
41.57
29.12
平均
38.41
27.43
退耕区
原梯田
15.21
14.58
原坡耕地
50.66
26.30
平均
48.42
25.52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微专题10水资源跨流域调配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共6页。
这是一份2023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微专题8流域的综合开发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共6页。
这是一份2023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微专题2区域比较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