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全一册课时作业+章末质量检测卷打包22套
- 2023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第3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__物质的量第2课时气体摩尔体积课时作业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第3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__物质的量第3课时物质的量浓度课时作业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分类第1课时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物质分类与物质性质课时作业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分类第2课时一种重要的混合物__胶体课时作业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2节电解质的电离离子反应第1课时电解质的电离课时作业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2023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章末质量检测卷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展开
这是一份2023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章末质量检测卷鲁科版必修第一册,共10页。
第2章章末质量检测卷(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1.中国丝绸有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精炼丝绸,该“碱剂”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盐,能促进蚕丝表层的丝胶蛋白杂质水解而除去,使丝绸颜色洁白、质感柔软、色泽光亮。这种“碱剂”可能是( )A.食盐B.火碱C.胆矾D.草木灰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句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3.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④根据在溶液中是否导电将物质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A.①②B.③④C.②④D.只有②4.某一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家中进行实验,按照图甲连接,发现灯泡没亮,但是按照图乙连接,灯泡亮了。由此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NaCl是非电解质B.NaCl溶液是电解质C.在NaCl溶液中,水电离出了大量的离子D.NaCl在水溶液中电离出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将硫酸钡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所以硫酸钡是非电解质 ②氨溶于水得到的氨水能导电,所以氨水是电解质 ③固态的纯醋酸不导电,液态的纯醋酸可以导电 ④NaHSO4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有氢离子,所以是酸 ⑤电解质放在水中一定能导电,非电解质放在水中一定不导电 ⑥强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强 ⑦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A.①②③B.①②③④⑤C.①③④D.全部6.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铂类抗肿瘤药物包括顺铂、卡铂和奥沙利铂,都是基于二价铂的抗肿瘤药物,但这类药物见光易分解,对肿瘤细胞的靶标性较差。香港城市大学化学系朱光宇教授团队研发出了一种可控激活的高效四价铂前药(Phorbiplatin),这种前药对光较稳定,在进入肿瘤细胞体内后会被激活,先还原成二价铂再杀死肿瘤细胞。又知这种四价铂前药在还原剂维生素C存在的生理溶液中依然稳定。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高效四价铂激活过程得电子B.因维生素C具有酸性,故常用作抗氧化剂C.卡铂储存时要注意避光D.Phorbiplatin比奥沙利铂具有更强抗肿瘤活性7.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无色溶液中:Na+、Fe3+、SO eq \o\al(\s\up1(2-),\s\do1(4)) 、CO eq \o\al(\s\up1(2-),\s\do1(3)) B.在含大量Ca2+的溶液中:Mg2+、Na+、Cl-、OH-C.在强酸性溶液中:Na+、K+、Cl-、SO eq \o\al(\s\up1(2-),\s\do1(4)) D.在强碱性溶液中:K+、Na+、Cl-、NH eq \o\al(\s\up1(+),\s\do1(4)) 8.已知强弱顺序:还原性I->Fe2+>Br->Cl-,氧化性Cl2>Br2>Fe3+>I2,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叙述不成立的是( )A.Br2+2HI===I2+2HBrB.2FeCl2+Cl2===2FeCl3C.2FeCl2+2HCl+I2===2FeCl3+2HID.Cl2通入NaBr和NaI的混合溶液中:I-先被氧化9.下列各组中物质间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Ba(OH)2溶液与CuSO4溶液B.氢氧化钠与稀硝酸;氢氧化钡与稀盐酸C.碳酸镁与稀盐酸;碳酸钠与稀盐酸D.Na2CO3溶液与稀硝酸;NaHCO3溶液与稀盐酸10.某溶液中含有Ba2+、Cu2+、Ag+,现用NaOH溶液、盐酸和Na2SO4溶液将这三种离子逐一沉淀分离,其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剂A为Na2SO4溶液B.沉淀3的化学式可能是BaSO4C.生成沉淀1的离子方程式为Cu2++2OH-===Cu(OH)2↓D.生成沉淀2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1.铁、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铜溶液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如图所示,四种物质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OH-+H+===H2OB.2OH-+Cu2+===Cu(OH)2↓C.Fe+Cu2+===Cu+Fe2+D.Fe+2H+===Fe3++H2↑12.某溶液中大量存在以下五种离子:NO eq \o\al(\s\up1(-),\s\do1(3)) 、SO eq \o\al(\s\up1(2-),\s\do1(4)) 、Fe3+、H+、M,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O eq \o\al(\s\up1(-),\s\do1(3)) )∶n(SO eq \o\al(\s\up1(2-),\s\do1(4)) )∶n(Fe3+)∶n(H+)∶n(M)=2∶3∶1∶3∶1,则M可能为(HNO3具有强氧化性)( )A.Mg2+B.Fe2+C.CO eq \o\al(\s\up1(2-),\s\do1(3)) D.Ba2+13.现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是碳酸钾溶液、硫酸溶液、氯化钡溶液、盐酸中的一种,两两混合后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请确定a、b、c、d分别是( )A.硫酸溶液、碳酸钾溶液、氯化钡溶液、盐酸B.氯化钡溶液、盐酸、碳酸钾溶液、硫酸溶液C.碳酸钾溶液、硫酸溶液、盐酸、氯化钡溶液D.盐酸、硫酸溶液、碳酸钾溶液、氯化钡溶液14.某离子反应中涉及H2O、ClO-、NH eq \o\al(\s\up1(+),\s\do1(4)) 、H+、N2、Cl-六种粒子。其中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还原剂是Cl-B.消耗1mol还原剂,转移3mol电子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D.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15.已知:MnO2+4HCl(浓)eq \o(=====,\s\up7(△))MnCl2+Cl2↑+2H2O。实验室用足量NaOH溶液吸收从浓盐酸和MnO2反应体系中导出的气体。当吸收温度不同时,生成的产物可能是NaClO、NaClO3、NaCl中的两种或三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产物为NaClO、NaCl,则吸收后的溶液中n(ClO-)<n(Cl-)B.若产物为NaClO3、NaCl,则参加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C.若产物为NaClO、NaClO3、NaCl,则由吸收后的溶液中n(Cl-)和n(ClO-)可计算吸收的n(Cl2)D.若产物为NaClO、NaClO3、NaCl,则反应的NaOH与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第Ⅱ卷(非选择题)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60分。16.(12分)(1)下图是按树状分类法对一组物质进行的分类。回答下列问题:①类别1________,类别2________,分类标准2________。②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③向NaHSO4溶液中加入Fe可产生气体,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将NaHSO4溶液和Ba(OH)2溶液混合,恰好呈中性,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对以下过程形成的分散系进行分类:①花生油加入水中后充分搅拌;②向蒸馏水中加入硝酸钾至恰好饱和;③饱和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④氢氧化钡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⑤用滤纸过滤氢氧化铁胶体后得到的滤液;⑥将纳米材料分散在塑料中制备复合材料;⑦碘水和酒精的混合物。属于浊液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属于胶体的是________。17.(12分)Ⅰ.如图为一“铁链”图案,小明在图案上分别写了H2、CO2、Na2O、NaCl、FeCl3五种物质,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属为同一类,相交部分A、B、C、D为其相应的分类依据代号。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将分类依据代号填入相应位置:①________两种物质都是钠的化合物;②________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③________两种物质都是盐。(2)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饱和的上图中的某种物质M的水溶液,继续煮沸可制得一种红褐色胶体。物质M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某同学拟用氯化钙固体、碳酸钠溶液和稀硝酸等试剂,先反应制得碳酸钙,最终制得纯净的硝酸钙晶体。(1)写出制取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帮助该同学完成下列实验操作步骤(不要求回答使用的仪器)。①用蒸馏水完全溶解CaCl2后,加入________;②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并用适量蒸馏水洗涤沉淀至无Cl-,加入________使沉淀完全溶解;③________,得到纯净的硝酸钙晶体。18.(12分)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图是一些含氯产品。(1)①中钢瓶上应贴的标签为________。A.腐蚀品B.爆炸品C.有毒品D.易燃品(2)工业上利用Cl2制盐酸,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Cl2溶于水可制得氯水,检验一瓶氯水是否已经完全变质,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A.硝酸银溶液B.酚酞溶液C.碳酸钠溶液D.紫色石蕊溶液(3)将8.7gMnO2与足量浓盐酸混合加热,被氧化的HCl的质量是________g。(4)稀土氟化物是金属热还原法制取单一稀土金属的重要原料。微波法合成CeF3的化学方程式为6CeO2+18NH4F===6CeF3+16NH3↑+12H2O+N2↑,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反应中被氧化的氮原子与未被氧化的氮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5)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在水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剂。与Cl2相比,ClO2不但具有更显著的杀菌能力,而且不会产生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有机氯代物。可以用下列方法制备ClO2:2NaClO3+H2O2+H2SO4===2ClO2↑+Na2SO4+O2↑+2H2O①被氧化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若反应中有0.1mol电子转移,则产生的ClO2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L;②在下面的化学方程式中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NaClO3+H2O2+H2SO4===2ClO2↑+O2↑+Na2SO4+2H2O19.(12分)Ⅰ.在一条鱼、虾绝迹的小河边有四座工厂甲、乙、丙、丁(如图),每个工厂只排放溶质为Na2CO3、CuCl2、Ca(OH)2、HCl中的一种的废液。某中学环保小组对河水监测时发现:①甲处河水呈乳白色;②乙处河水呈浅蓝色浑浊;③丙处河水由浑浊变澄清;④丁处产生气泡,河水仍澄清,请推断:(1)工厂排出的废液中含有的污染物:甲________,乙________。(2)写出④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Ⅱ.X、Y、Z三种物质有如下转化关系:(3)根据上述转化关系,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X____________、试剂乙____________。(4)写出步骤③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2分)Ⅰ.KClO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还原产物为黄绿色的二氧化氯。其变化可以表示为KClO3+ HCl(浓)→ KCl+ ClO2↑+ Cl2↑+ ________。(1)请配平该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浓盐酸在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填序号)。①只有还原性 ②还原性和酸性 ③只有氧化性 ④氧化性和酸性Ⅱ.已知反应2H2CrO4+3H2O2===2Cr(OH)3+3O2↑+2H2O中,H2O2只发生如下转化:H2O2→O2。(1)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_。(2)该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第2章章末质量检测卷1.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知,该“碱剂”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盐,其水溶液呈碱性。食盐的水溶液呈中性,故A不符合题意;火碱是指氢氧化钠,属于碱,故B不符合题意;胆矾是硫酸铜晶体,其水溶液不呈碱性,故C不符合题意;草木灰的主要成分碳酸钾属于盐,且类比碳酸钠可知,碳酸钾的水溶液呈碱性,故D符合题意。2.答案:C解析: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属于胶体,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A正确;“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过程中发生反应:Fe+CuSO4===Cu+FeSO4,故B正确;对青蒿素的提取利用的是萃取原理,萃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3.答案:D解析:一元酸、二元酸等是根据酸电离出氢离子的个数进行分类的,如CH3COOH分子中含有4个H原子,但为一元酸,①错误;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②正确;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③错误;根据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可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④错误,D项符合题意。4.答案:D解析:NaCl属于电解质,故A错误;电解质为化合物,而NaCl溶液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水为弱电解质,不能电离出大量的离子,故C错误;NaCl溶于水时,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故D正确。5.答案:D解析:①硫酸钡难溶于水,但溶于水的部分全部电离,是强电解质,错误;②氨水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错误;③纯醋酸不论是固态还是液态,都不能电离,都不导电,错误;④NaHSO4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还有钠离子,所以是盐,错误;⑤电解质放在水中不一定能导电,如BaSO4,非电解质放在水中可能导电,例如SO2溶于水,溶液可以导电,错误;⑥强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强,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和所带电荷数有关,错误;⑦酸性氧化物不一定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例如二氧化硅,错误。答案选D。6.答案:B解析:高效四价铂先被还原成二价铂,再杀死肿瘤细胞,所以高效四价铂激活过程得电子,故A正确;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常用作抗氧化剂,与它的酸性无关,故B错误;由题中信息可知,卡铂见光易分解,则卡铂储存时要注意避光,故C正确;由题中信息可知,奥沙利铂见光易分解,对肿瘤细胞的靶标性较差,Phorbiplatin对光较稳定,比奥沙利铂具有更强抗肿瘤活性,故D正确。7.答案:C解析:含有Fe3+的溶液有颜色,且Fe3+不能与CO eq \o\al(\s\up1(2-),\s\do1(3)) 大量共存,故A错误;钙离子、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在强酸性溶液中Na+、K+、Cl-、SO eq \o\al(\s\up1(2-),\s\do1(4)) 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C正确;在强碱性溶液中NH eq \o\al(\s\up1(+),\s\do1(4)) 、OH-会反应生成一水合氨,所以NH eq \o\al(\s\up1(+),\s\do1(4)) 不能在强碱性溶液中大量存在,故D错误。8.答案:C解析:A项,根据Br2+2HI===I2+2HBr可知氧化性是Br2>I2,符合题干已知条件,化学方程式成立;B项,根据2FeCl2+Cl2===2FeCl3可知氧化性是Cl2>Fe3+,符合题干已知条件,化学方程式成立;C项,根据2FeCl2+2HCl+I2===2FeCl3+2HI可知氧化性是I2>Fe3+,不符合题干已知条件,化学方程式不成立;D项,还原性强弱顺序是I->Br-,氧化剂氯气先氧化还原性强的离子,即先氧化I-。9.答案:B解析: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 eq \o\al(\s\up1(2-),\s\do1(4)) ===BaSO4↓,Ba(OH)2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Cu2++SO eq \o\al(\s\up1(2-),\s\do1(4)) ===BaSO4↓+Cu(OH)2↓,二者离子方程式不同,A错误;氢氧化钠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氢氧化钡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二者离子方程式相同,B正确;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CO3+2H+===Mg2++H2O+CO2↑,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 eq \o\al(\s\up1(2-),\s\do1(3)) +2H+===H2O+CO2↑,二者离子方程式不同,C错误;Na2CO3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 eq \o\al(\s\up1(2-),\s\do1(3)) +2H+===H2O+CO2↑,NaHCO3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 eq \o\al(\s\up1(-),\s\do1(3)) +H+===H2O+CO2↑,二者离子方程式不同,D错误。10.答案:B解析:氢氧根离子和铜离子、银离子反应,硫酸根离子和银离子、钡离子反应,所以先用盐酸将银离子转化为沉淀,则A是盐酸,A错误;过滤后加入Na2SO4或NaOH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或Cu(OH)2沉淀,所以B可能是Na2SO4或NaOH溶液,若B是NaOH溶液,则沉淀3是硫酸钡,B正确;生成沉淀1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C错误;生成沉淀2的离子方程式为Cu2++2OH-===Cu(OH)2↓或Ba2++SO eq \o\al(\s\up1(2-),\s\do1(4)) ===BaSO4↓,D错误。11.答案:D解析: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2+。12.答案:A解析:由n(NO eq \o\al(\s\up1(-),\s\do1(3)) )∶n(SO eq \o\al(\s\up1(2-),\s\do1(4)) )∶n(Fe3+)∶n(H+)∶n(M)=2∶3∶1∶3∶1,假设五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3mol、1mol、3mol、1mol,则n(NO eq \o\al(\s\up1(-),\s\do1(3)) )+2×n(SO eq \o\al(\s\up1(2-),\s\do1(4)) )=2mol+2×3mol=8mol,3×n(Fe3+)+n(H+)=3×1mol+3mol=6mol,故M为阳离子,因M的物质的量为1mol,根据电荷守恒可知,M带2个单位正电荷,又因Fe2+在酸性条件下与NO eq \o\al(\s\up1(-),\s\do1(3))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存在,Ba2+与SO eq \o\al(\s\up1(2-),\s\do1(4)) 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存在,故M为Mg2+。13.答案:D解析:K2CO3溶液与酸(盐酸或硫酸)反应放出气体,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图中c为K2CO3溶液,d为BaCl2溶液;因d(BaCl2溶液)与b反应生成沉淀,故b为H2SO4溶液,a为盐酸,与H2SO4不反应,D项正确。14.答案:BD解析:根据题图可知N2为生成物,所以NH eq \o\al(\s\up1(+),\s\do1(4)) 为反应物,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为还原剂,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可知ClO-为氧化剂,Cl-为还原产物,故A错误;氮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0价,则消耗1mol还原剂,转移3mol电子,故B正确;lmolClO-得到2mol电子,1molNH eq \o\al(\s\up1(+),\s\do1(4)) 失去3mol电子,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故C错误;反应生成H+,溶液酸性增强,故D正确。15.答案:AD解析:浓盐酸易挥发,NaOH溶液吸收从浓盐酸和MnO2反应体系中导出的气体,发生的反应为Cl2+2NaOH===NaCl+NaClO+H2O、HCl+NaOH===NaCl+H2O,所以吸收后的溶液中n(ClO-)<n(Cl-),故A正确;若产物中的NaCl全部是由氯气与NaOH反应得到,由3Cl2+6NaOH===5NaCl+NaClO3+3H2O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故B错误;溶液中的氯离子有一部分来自氯化氢,且NaClO、NaClO3的比值未知,不能由吸收后溶液中n(Cl-)和n(ClO-)来计算吸收的n(Cl2),故C错误;NaOH与Cl2反应生成NaClO、NaClO3、NaCl,由组成可知钠原子与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由原子守恒可知反应的NaOH与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2∶1,故D正确。16.答案:(1)①混合物 单质 元素种类②NaHSO4、Ba(OH)2 SO3③Fe+2H+===Fe2++H2↑④2H++SO eq \o\al(\s\up1(2-),\s\do1(4)) +Ba2++2OH-===BaSO4↓+2H2O(2)①③ ②④⑦ ⑤⑥解析:(1)①类别1中空气、氯化钠溶液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类别2中氮气、铁均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分类标准2为元素种类。②氢氧化钡是强碱,硫酸氢钠是酸式盐,属于电解质;三氧化硫属于非电解质,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③硫酸氢钠是强酸的酸式盐,和铁反应生成氢气、硫酸钠和硫酸亚铁,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④将NaHSO4溶液和Ba(OH)2溶液混合,恰好呈中性时生成硫酸钠、硫酸钡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H++SO eq \o\al(\s\up1(2-),\s\do1(4)) +Ba2++2OH-===BaSO4↓+2H2O。(2)分散系可以分为浊液、胶体、溶液。①花生油加入水中后充分搅拌,形成乳浊液;③饱和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形成悬浊液;②向蒸馏水中入硝酸钾至恰好饱和,得到硝酸钾溶液;④氢氧化钡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得到碳酸氢钡溶液;⑦碘和酒精的混合物是碘的酒精溶液;⑤用滤纸过滤氢氧化铁有胶体后得到的滤液是氢氧化铁胶体;⑥将纳米材料分散在塑料是制备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的粒子直径在胶体的粒子范围内,属于胶体。17.答案:Ⅰ.(1)①C ②B ③D(2)FeCl3 FeCl3+3H2Oeq \o(=====,\s\up7(△))Fe(OH)3(胶体)+3HClⅡ.(1)CaCl2+Na2CO3===CaCO3↓+2NaCl,2HNO3+CaCO3===Ca(NO3)2+H2O+CO2↑(2)①碳酸钠溶液 ②稀硝酸 ③蒸发结晶解析:Ⅰ.(1)Na2O和NaCl都是含钠的化合物;CO2和Na2O都是氧化物;NaCl和FeCl3都是盐。(2)向沸水中逐滴加入饱和的FeCl3溶液,加热到溶液呈红褐色,可以制得氢氧化铁胶体,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eq \o(=====,\s\up7(△))Fe(OH)3(胶体)+3HCl。Ⅱ.(1)最终要制得纯净的硝酸钙晶体,从提供的试剂看发生的反应为CaCl2+Na2CO3===CaCO3↓+2NaCl;2HNO3+CaCO3===Ca(NO3)2+H2O+CO2↑。(2)由(1)中反应可知,实验操作步骤是加入Na2CO3溶液使CaCl2转化为CaCO3沉淀,过滤洗涤后往沉淀中加入HNO3溶液,生成Ca(NO3)2,再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得纯净的Ca(NO3)2。18.答案:(1)C (2)H2+Cl2eq \o(=====,\s\up7(点燃))2HCl D (3)7.3 (4)CeO2 NH4F 1∶8 (5)①H2O2 2.2419.答案:Ⅰ.(1)Ca(OH)2 CuCl2(2)CO eq \o\al(\s\up1(2-),\s\do1(3)) +2H+===CO2↑+H2OⅡ.(3)MgSO4 AgNO3(4)Mg(OH)2+2H+===Mg2++2H2O解析:Ⅰ.由题图可知,水流由甲依次流经乙、丙和丁,根据四种物质的性质,甲处河水呈乳白色,应含有Ca(OH)2;乙处河水呈浅蓝色浑浊,则生成了氢氧化铜,故乙处含有CuCl2;丙处河水由浑浊变澄清,是由于沉淀在丙处被溶解,故丙处含有HCl,丁处含有Na2CO3(与盐酸作用产生气泡)。(1)由上述分析可知,甲、乙工厂排出的废液中含有的污染物分别为Ca(OH)2、CuCl2。(2)由分析可知,④中Na2CO3与盐酸反应生成NaCl、H2O和CO2,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 eq \o\al(\s\up1(2-),\s\do1(3)) +2H+===CO2↑+H2O。Ⅱ.(3)X通过三种途径都能得到硝酸镁,说明有硫酸钡生成,且X中含有Mg2+,则X为硫酸镁;硫酸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Y应为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Z应为氯化镁,硫酸镁与试剂甲反应生成氯化镁,则试剂甲应为氯化钡;氯化镁与试剂乙反应生成硝酸镁,则试剂乙应为硝酸银。(4)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的离子方程式为Mg(OH)2+2H+===Mg2++2H2O。20.答案:Ⅰ.(1)2KClO3+4HCl(浓)===2KCl+2ClO2↑+Cl2↑+2H2O(2)②Ⅱ.(1)H2O2 (2)Cr Cr(OH)3解析:Ⅰ.(1)KClO3中氯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4价,HCl中氯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价,根据原子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配平可得化学方程式为2KClO3+4HCl(浓)===2KCl+2ClO2↑+Cl2↑+2H2O。(2)反应后HCl转化为Cl2和KCl,HCl在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与酸性,②正确。Ⅱ.过氧化氢中O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价,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为还原剂,则H2O2为还原剂;Cr元素的化合价由+6价降低为+3价,被还原,Cr(OH)3为还原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