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临沭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临沭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第1页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临沭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第2页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临沭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临沭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临沭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2, 该图, 影响辣度的主要因素包括有, 该山地, 该山地可能位于那种气候区, 与甲地比较,乙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组(共27题,每题2分,共54分。用2B铅笔涂在答题纸上)
    辣,在我们的饮食生活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有很多人喜欢吃辣,部分地区的人们嗜辣。下图是某网友以中国省级行政区为底图绘制的“辣味地图”。据图文完成下面小题。
    1. 该图( )
    A. 示意了不同等级的区域B. 划分依据为综合性指标
    C. 各型辣区的边界明确D. 各型辣区内部无差异
    2. 影响辣度的主要因素包括有( )
    ①行政区划②地形③气候④人口迁移⑤经济发展水平⑥地域文化
    A. ①②③B. ④⑤⑥C. ①②⑤D. ③④⑥
    【答案】1. C 2. D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辣味地图”是网友以中国省级行政区为底图绘制的,因此不同类型辣味区是由一个或多个省级行政区构成的,区域等级是相同的,因此A错误;区域界线可以是明确的,也可以是模糊的,但由国界、省界等行政更多课件教案等低价滋源(一定远低于各大平台价格)请 家 威杏 MXSJ663 区界线的边界都是明确的,因此C正确;读图知辣味区划分了四种类型:重辣区、微辣区、淡辣区、多味区,可以看出其划分依据主要是嗜辣程度,划分指标是单一的,因此B错误;各型辣区由于人口众多,不同人的身体情况、饮食习惯都不一样,再加上自然环境千差万别,对人的影响也会不一样,因此各型辣区内部肯定也是存在差异的,不可能是绝对的简单的认为是无差异的,因此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读图可以发现重辣区主要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湖南、湖北等省区,喜辣的食俗多与当地气候潮湿的地理环境有关,经常吃辣可以驱寒祛湿,对健康极为有利,因此③气候因素是影响辣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另外随着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人们到了新的地方,还会保持当初的饮食习惯,也会影响到其他地区辣度的改变,因此④人口迁移因素也是影响辣度的主要因素之一。一定地域的地域文化也能够对外来人口起到同化作用,例如其他辣区的人如果来到重辣区,在长期生活的过程中,可能会适应了新的环境,慢慢地变得也能够吃辣的,因此⑥地域文化也是影响辣度的主要因素之一。而①行政区划、②地形、⑤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对辣区的形成基本没什么影响,因此排除这三个因素。综上所述,故选D。
    【点睛】一个地方饮食习惯的建立与许多因素都有关联,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地理环境。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等省的人们喜食辣,流传有“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之说。喜辣的食俗多与气候潮湿的地理环境有关。例如四川主要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更是潮湿多雾。这种气候导致人难以排出汗液,令人烦闷不安,时间久了,还易使人患风湿寒邪、脾胃虚弱等病症。经常吃辣可以驱寒祛湿,养脾健胃,对健康极为有利。故生活在降雨较多、湿气较重地方的人,都比较喜欢吃辣。
    下图为欧洲传统民居自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的墙壁厚度的变化规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 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传统民居墙壁逐渐变厚的主要原因是( )
    A. 温差逐渐变小B. 气候的海洋性越来越强
    C. 太阳辐射逐渐减弱D. 气候的大陆性越来越强
    4. 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自然带的变化所体现的规律是( )
    A. 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规律B.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 地方性分异规律D. 垂直分异规律
    【答案】3. D 4. A
    【解析】
    【3题详解】
    英国南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俄罗斯西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温差大,由沿海到内部,温差逐渐增大、海洋性越来越弱,大陆性越来越强,温差越来越大,所以传统民居墙壁逐渐变厚。太阳辐射不断增强,A、B、C错误,D正确。故选D。
    【4题详解】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自然带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基础因素为热量;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南北延伸,东西更替,基础因素为水分;垂直分异规律——随海拔变化,水热不同。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随着距海越来越远,自然带南北延伸,东西方向发生更替,为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规律。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随着距海越来越远,气候受大陆影响越来越大,因此海洋性逐渐减弱,大陆性逐渐增强。
    高山湖泊大多处于自然状态,对气候变化敏感,其扩张或萎缩能客观地反映湖泊水量变化的状况。 赛里木湖位于北天山山脉中,地处封闭的盆地内部,被称为“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下图为赛里木湖位置示意图及1985—2014年赛里木湖水面面积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从大气环境角度,推测赛里木湖被称为“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的主要原因是( )
    A. 临近冬季高压,西北风带来较多海洋水汽
    B. 地处盆地地区,靠近绿洲,降水相对较多
    C. 位于北天山山脉中,夏季高山冰川融水多
    D. 地处盛行风迎风坡,海洋水汽受地形抬升
    6. 1985—1989年赛里木湖水面面积的变化指示了这一时期该流域的环境特征为( )
    A. 冷干B. 暖湿C. 暖干D. 冷湿
    7. 影响1990—2014年赛里木湖水面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①出湖水量 ②冰川面积 ③气候变化 ④当地人类活动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答案】5. D 6. A 7. C
    【解析】
    【5题详解】
    该湖位于北天山山脉中,地处西风带,西风从大西洋带来的水汽,遇到地形阻挡形成的地形雨是该湖重要的补给水源,而天山东部因为地形的阻挡难以受到大西洋水汽的影响,因此该湖被誉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D正确;西北风来自亚欧大陆内部,性质寒冷干燥,A错误;靠近绿洲,降水相对较多,夏季高山冰川融水多与大西洋无关,BC错误。故选D。
    【6题详解】
    据图可知,塞里木湖在1985—1989年面积在缩小,水域面积小了,说明补给量小了,赛里木湖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地形雨,则可推知这一时期该流域降水减少,温度降低,环境特征为冷干,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题详解】
    据图可知,塞里木湖在1990-2014年面积在扩大,赛里木湖位于地形封闭的山间盆地,出湖水量主要以蒸发为主,出湖水量小,排除①;赛里木湖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量加大(冰川面积减少),气候异常可能导致山地降水增多等等,会造成湖泊补给量短期内增大,湖泊面积扩大,②③符合题意;赛里木湖区域人类活动需要用水,当地人类活动使得漂泊面积增大的可能性较小,排除④。综上分析,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点睛】赛里木湖是省级旅游名胜景区,第五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新疆大西洋暖湿气流最后眷顾的地方,有“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的说法。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山地海拔200—3100米的植被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该山地( )
    A. 东高西低B. 东北高,西南低C. 南高北低D. 东南高,西北低
    9. 该山地可能位于那种气候区( )
    A. 温带海洋性气候B. 亚热带季风性气候C. 地中海气候D. 温带季风性气候
    10. 与甲地比较,乙地( )
    A. 年日照时数少B. 年平均气温低C. 年降水总量小D. 年径流总量少
    【答案】8. B 9. B 10. A
    【解析】
    【8题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该山地在我国东部,则山麓地带植被类型与当地自然带相同。根据图例和指向标可知,东北部高山草甸分布面积广,西南部没有高山草甸分布,说明其西南方向海拔低,导致该类自然带消失,因此图示山脉的地势特点是东北高,西南低,B对,ACD错。故选B。
    【9题详解】
    该山地位于哪个气候区主要是根据山麓所在的基带判断的。读图可知,该山脉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说明对应的气候应该是亚热带季风性气候。B对,ACD错。故选B。
    【10题详解】
    与甲地相比,乙地位于东北--西南走向山脉的东南坡,是夏季风的迎风坡,因此容易形成地形雨,年降水总量大,C错;降水多汇聚形成河流发育,年径流总量多,D错;由于阴雨天多,年日照时数比甲少,A对;冬季时,西北风带来的冷空气受山脉阻挡,甲位于冬季风迎风坡,乙位于背风坡,因此乙地年平均气温高于甲,B错。故选A。
    【点睛】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随着纬度发生变化,导致热量由赤道向两极方向递减。受其控制,形成了大致与纬线平行,沿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热量带:热带、温带、寒带。植被、土壤等呈现出相应的变化,这就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条件是产生这种分异的基础,水分条件对这种分异的产生也有重要影响。
    金沙江干热河谷山高谷深,南北连绵,平均蒸发量为降水量的3.76倍。生活在此地的人们过着自给自足或靠山吃山的生活。图示意金沙江北部干温河谷、中部干暖河谷、南部干热河谷的植被演替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北部干温河谷、中部干暖河谷、南部干热河谷分别对应图中( )
    A 甲、乙、丙B. 丙、甲、乙C. 丙、乙、甲D. 乙、丙、甲
    12. 整个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演替的主要趋势是( )
    A. 多向进化B. 多向迟化C. 单向进化D. 同向退化
    13. 图中甲地区内部干旱程度的差异主要取决于( )
    A. 土壤、水源B. 坡度、水源C. 海拔、植被D. 热量、光照
    【答案】11. C 12. D 13. B
    【解析】
    【11题详解】
    甲河谷原生植被是河谷季雨林,相对于乙丙河谷处的常绿阔叶林及硬叶常绿林、常绿针叶林而言,季雨林对应的是热带植被,而常绿阔叶林及硬叶常绿林对应的是亚热带植被,常绿针叶林对应的是亚寒带植被,所以由甲到乙再到丙热量条件越来越差,而北部干温河谷、中部干暖河谷、南部干热河谷热量条件应越来越好,据此分析北部干温河谷、中部干暖河谷、南部干热河谷分别对应图中丙、乙、甲,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题详解】
    据上题分析金沙江干热河谷在甲地,原生植被是季雨林、乔木林、稀树肉质灌丛,随着破坏加强,次生植被在原生的三种植被基础上明显退化,再进一步退化则三种原生植被都退化成灌生草丛,随着破坏加剧,再退化成单一的禾草丛,这种植被的退化趋势是同向退化,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3题详解】
    据上题分析得知甲地区为南部干热河谷,由于山高谷深,地形坡度大,盛行下沉气流,气流下沉增温,水分不断蒸发,干旱程度不断加剧,越向谷底处越干旱。山谷不同地区的水源条件直接决定了内部不同地区的干旱程度,所以是坡度、水源决定了甲地区内部干旱程度,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干热河谷是指高温、低湿河谷地带,大多分布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区域内光热资源丰富,气候炎热少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十分脆弱,寒、旱、风、虫、草、火等自然灾害特别突出。我国干热河谷主要分布于金沙江、元江、怒江、南盘江等沿江的四川攀枝花、云南和贵州等地区。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区域之一。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进行水土保持工作,是治理水土流失的关键。在生物措施、耕作措施和工程措施的综合作用下,经过几十年的治理,林草覆盖率不断提高,黄土高原沟壑区农、林、牧业得到全面发展。图左示意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等高线分布,图右示意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之一的鱼鳞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图中a、b、c、d四处因地制宜采取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地—塬面—植树种草B. b地—坡面—修筑梯田
    C. c地—坡面—平整土地D. d地—沟道—打坝淤地
    15. 鱼鳞坑的主要作用是( )
    ①拦截坡面径流,沉淀泥沙
    ②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弱风力
    ③增加水域面积,发展渔业
    ④利于植物成活,植树造林
    A. ①④B. ②④C. ③④D. ①③
    16. 关于图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行轮荒耕作制度,提高土壤肥力B. 通过固沟、护坡、保塬工程,根治水土流失
    C. 以水土保持为中心,综合开发利用水土资源D. 充分利用沟底谷地,扩大耕作业规模
    【答案】14. D 15. A 16. C
    【解析】
    【14题详解】
    图中a地方地形平坦,是黄土高原的塬面,是主要的农耕区,主要平整土地,进行农事活动,在边缘地带进行植树造林,A表述不准确;b地为坡面,但等高线密集,坡度大,主要通过修建鱼鳞坑进行护坡,B错误;c地为坡面,地形平缓,修筑梯田,减缓水土流失,C错误;d地位于沟谷地区,水土汇集区,通过打坝淤地,减缓水土流失,D正确;故选D。
    【15题详解】
    鱼鳞坑位于陡坡面,坑能拦截坡面径流,沉积泥沙,减少水土流水,①正确;黄土高原主要的生态问题为水土流失,风力侵蚀相对较弱,②错误;鱼鳞坑位于陡坡面,面积小,集水能力有限,不能进行渔业生产,③错误;鱼鳞坑可以拦截坡面径流,沉淀泥沙,保水保土,利于植物成活,植树造林,④正确;故①④正确,选A。
    【16题详解】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流域开发的核心是以水土保持为主,综合开发利于的水资源,C正确;实行轮荒耕作制度,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但不能缓解水土流失的问题,A错误;固沟、护坡、保塬工程,可以缓解水土流失问题,但不能根治,B错误;打坝淤地可以充分利用沟底谷地,但黄土高原地区生态脆弱,不适宜扩大耕作业规模,D错误;故选C。
    【点睛】中游黄土高原侵蚀区的治理①根本措施:水土保持。②具体措施:因地制宜进行综合治理。生物措施 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等耕作措施, 沿等高线耕作、留茬少耕、免耕等工程措施,修建梯田和水平沟、打坝淤地、挖鱼鳞坑等。
    贾汪区是江苏省徐州市的一个行政区,是一座曾因煤矿而蓬勃发展的资源型城市。2011年,国务院把贾汪区确定为我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贾汪区立足实际,开展了多年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实践探索,不断推进城市绿色发展,实现高质量转型。下图为贾汪区2005-2018年转型绿色发展各子系统评价指数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贾汪区转型绿色发展是因为其( )
    A. 服务业比重高于工业B. 产业大量向外迁出C. 就业结构较单一D. 工业污染日趋严重
    18. 2009-2014年间,贾汪区城市绿色发展综合指数大幅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经济快速发展B. 政府大力扶持C. 人口大量迁出D. 煤矿全部关闭
    19. 为更好地反映贾汪区能源消费结构转变,可纳入的绿色评价指标是( )
    A. 工业生产原煤消耗量占工业生产总能耗比重
    B. 从事煤炭开采的工人数量占区总人口的比例
    C. 风景区面积大小与风景区景观数量的多少
    D. 住宅区面积大小与居民出行的交通便利程度
    【答案】17. D 18. B 19. A
    【解析】
    【17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贾汪区是一座曾因煤矿而蓬勃发展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依赖煤炭资源,采矿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工业污染日趋严重,环境压力大,从而被迫转型绿色发展,D正确;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比重高于服务业,A错误;产业大量向外迁出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衰败之后的结果,B错误;就业结构单一不是导致绿色发展的原因,C错误。所以选D。
    【18题详解】
    读图可知,2009-2014年间,各子系统中生态保护和政府扶持力度评价指数增幅最大,说明政府加大了对生态的保护力度,使得城市绿色发展综合指数大幅提高,B正确;2009—2010年经济发展速度减速,A错误;人口大量迁出,会导致经济发展指数下降,C错误;煤矿关停是转型绿色发展的原因,不是绿色指数提高的原因,D错误。所以选B。
    【19题详解】
    工业生产原煤消耗量占工业生产总能耗比重的大小能反映出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变情况,A正确;从事煤炭开采的工人数量与区总人口数量的比值只能反映出从业人员的比例,B错误;风景区的面积大小和景观数量的多少与能源消费结构转变无关,C错误;住宅区面积大小、交通便利程度是反映居民生活质量的指标,D错误。所以选A。
    【点睛】产业结构转型指由于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产业内部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产业发展遇到多重约束,必须通过提升产业素质,升级置换和重组产业要素,形成新的产业结构以满足产业长远发展的需要。
    内蒙古包头市石拐区坐拥大青山丰富的林草资源,自然风景优美。“一五”期间,石拐区是我国重点建设地区之一,也是为附近钢铁企业配套建设的重要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基地,当地以采矿业为主。石拐区经历了“因煤而建”,到“缘煤而兴”,再到“因煤而衰”的发展历程。近年来,石拐区产业不断转型升级。下图示意石拐区服务业、采矿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造成2012-2020年石拐区采矿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煤炭需求减少B. 当地进行煤炭深加工C. 开采技术落后D. 煤炭资源枯竭
    21. 石拐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优势是( )
    A. 轻工业基础好B. 政策支持C. 资源禀赋好D. 劳动力丰富
    22. 石拐区产业转型过程中,应该( )
    A. 将每个矿坑开发成人工湖泊B. 复垦矿区,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
    C. 建立煤炭坑口电站提升效益D. 开发以煤炭为主题的旅游活动
    【答案】20. D 21. C 22. D
    【解析】
    【20题详解】
    2012~2020年石拐区采矿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逐渐减小,主要是由于煤炭资源枯竭,可开采量减少,D正确;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煤炭需求量并没有减少,A错误;石拐区为包钢提供能源和原料,深加工少,B错误;石拐区煤炭开采早,开采经验丰富,技术水平较高,C错误。所以选D。
    【21题详解】
    石拐区产业转型过程是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型,石拐区以采矿业为主,工业基础不是向第三产业转型的主要优势,A错误;由材料可知,石拐区“大青山丰富的林草资源,自然风景优美”,自然资源禀赋较好,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C正确;政策和劳动力是其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型的优势,但资源禀赋是其基础优势,BD错误。所以选C。
    【22题详解】
    对采矿后矿坑的开发利用要因地制宜,不是每个矿坑都适合开发成人工湖泊,A错误;石拐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不适宜发展特色农产品,且该地产业转型主要向第三产业转型,B错误;当地面临煤炭资源枯竭,不适合建立坑口电站提升效益,C错误;发展以煤炭为主题的旅游活动有利于促进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型发展,D正确。所以选D。
    【点睛】产业结构转型指由于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产业内部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产业发展遇到多重约束,必须通过提升产业素质,升级置换和重组产业要素,形成新的产业结构以满足产业长远发展的需要。
    东川是隶属云南省昆明市的一个小城,其铜矿开采历史逾2000年,曾被誉为“云南铜都”。东川现代工业一直以采矿、原料加工为主,矿产品和初级产品主要输出到区外加工。1999年,东川撤(地级)市建区,成为中国第一个因经济发展停滞而降级的城市。之后,东川调整产业结构,开始了转型发展之路。下表为2011-2018年东川三次产业产值及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东川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是( )
    A. 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B. 经济重心由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
    C. 由重化工业为主上升为以轻纺工业为主D. 工业由劳动力密集型上升为技术密集型
    24. 该市在推进工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宜重点发展( )
    A. 造纸工业B. 纺织工业C. 食品加工工业D. 装备制造工业
    25. 据表推测,最符合东川产业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是( )
    A. 改建工矿区,建创意文化产业园区B. 推进农业机械化,建设商品粮基地
    C. 增加原料加工投入,形成规模效益D. 大力开发矿产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答案】23. B 24. D 25. A
    【解析】
    【23题详解】
    从表中三次产业结构比可看出,第一产业比重变化较小,第二产业比重明显降低,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可知经济重心由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B正确;劳动力转移伴随经济重心转移,且不属于产产业结构,A错误;重化工业和轻纺工业均属于第二产业,且重化产业向轻纺工业转移不符合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特点,C错误;工业由劳动力密集型上升为技术密集型,仍属于第二产业,不能体现第二产业比重降低,D错误。故选B。
    【24题详解】
    工业内部产业结构升级表现为由以轻纺工业为主上升到以重化工业为主,由原料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装备制造业属于重工业和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造纸工业、纺织工业和食品加工工业属于轻工业或轻纺工业、原料或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且该地铜矿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因此宜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D正确、ABC错。故选D。
    【25题详解】
    改建工矿区,建创意文化产业园区有利于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最符合东川产业可持续发展方向,A正确;由材料可知,东川位于云南省,以喀斯特地貌为主,不适宜建设商品粮基地,B错;东川之前是以采矿、原料加工为主,1999年之后开始了转型之路,不适宜大力开发矿产资源和增加原料加工投入,CD错。故选A。
    【点睛】工业内部产业升级的表现,由以轻纺工业为主上升到以重化工业为主;由以原材料为主上升到以加工组装为主;由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上升到以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
    港-城界面是水路运输相关活动地域与城市地域交互作用的区域。新加坡“港-城”经济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完成了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再向知识密集型转变的产业演进,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 新加坡“港-城”经济的发展( )
    A. 工业经济阶段得益于该国资源丰富
    B. 服务经济阶段的竞争要素是人口数量
    C. 知识经济阶段以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
    D. 演进三阶段临港工业规模逐渐减小
    27. 最适宜在知识经济阶段发展的产业是( )
    A. 石化工业B. 旅游服务业
    C. 电子精密仪器D. 金融保险业
    【答案】26. D 27. C
    【解析】
    【26题详解】
    读图,工业经济阶段得益于全球制造业转移以及当地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出口加工业,A错误;服务经济阶段得益于信息科技,竞争要素是人口质量而不是数量,B错误;知识经济阶段注重创新研发,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C错误;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临港加工业规模呈减小趋势,D正确。故选D。
    【27题详解】
    知识经济阶段注重创新研发,适合发展高科技产业,如电子精密仪器,C正确;石化工业、旅游服务业以及金融保险业等对知识型人才的需求均比电子精密工程低,ABD错误。故选C。
    【点睛】产业升级就是使产品附加值提高的生产要素改进、结构改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提高、产业链升级。从微观来看,产业升级指一个企业中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的途径:企业技术升级、管理模式改进、企业结构改变、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提高、产业链升级。
    二、综合题(共46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2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贡嘎山地区(29°20'N~30°00'N,101°30'E~102°10'E)地处四川省康定县以南,贡嘎山是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系大雪山的主峰,海拔7556米。贡嘎山东西坡自然带类型均较多,但宽度大多较窄,缺少落叶阔叶林带和过渡性自然带。贡嘎山高山草甸分布的海拔高度相对较低,与高山灌丛共处一带,贡嘎山东西坡高山地带均分布有流石滩稀疏植被带。下图示意贡嘎山东西坡垂直自然带分布。

    (1)贡嘎山垂直自然带宽度较窄,请给出合理的解释。
    (2)比较贡嘎山东西两坡水久冰雪带下限海拔高度的高低,并说明原因。
    (3)分析贡嘎上高山流石滩植被稀疏的原因。
    【答案】(1)贡嘎山海拔高,坡度陡;光照、热量、水分等自然因素垂直变化剧烈,难以形成宽阔的自然带。
    (2)东坡主要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永久冰雪带下限较低;西坡受西南季风和高原气候的影响,降水较少,永久冰雪带下限较高。
    (3)海拔高,气温低,植物成活率低;地势高,多乱石,风速大,植物难以生长;高山流石滩多为崩裂的岩石,土层薄,肥力低,植物长势较差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重嘎山垂直自然带及相关文字材料为情景,考查山地垂直自然带带谱特点、自然带形成原因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自然带的形成主要受水热组合特征影响。贡嘎山海拔高,坡度陡,光照、热量、水分等自然因素垂直变化剧烈,水热组合变化多样,难以形成宽阔的自然带。
    【小问2详解】
    结合贡嘎山东西坡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可知,东坡永久冰雪带下限较低,西坡永久冰雪带下限较高,雪线主要受降水、气温等因素影响,东坡主要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永久冰雪带下限较低;西坡受西南季风和高原气候的影响,降水较少,永久冰雪带下限较高。
    【小问3详解】
    植被主要受气温、降水、土壤肥力等因素影响,流石滩地区海拔高,气温低,热量条件差,昼夜温差较大,植物成活率低;流石滩地势高,石块堆积,多乱石,风速大,植物难以生长;高山流石滩多为崩裂的岩石,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层薄,肥力低,植物长势较差等。
    2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贵州晴隆县山地多、平地少,坡陡且垦殖率高,水土流失、耕地石漠化严重,人民生活贫困。2010年,该县喀斯特地貌占全县总面积的6l.6%,其中石漠纯地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36.3%。2010年以来当地政府组织农民在陡坡岩溶山地开展人工种植优质牧草,养殖优质肉羊,探索出了一条若溶山区种草养畜与挟贫开发、石漠化治理相结合的路子,被称为“晴隆模式”。下面左图为晴隆的位置,右图为贵州的“晴隆羊”。
    (1)分析贵州晴隆石漠化问题突出的自然原因。
    (2)从地形角度,分析晴隆县牧草品质优良的原因。
    (3)说明晴隆模式如何兼顾经济发展与石漠化治理。
    【答案】(1)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山地多,平地少,地势起伏大;境内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植被根系浅,水土保持能力较弱。
    (2)海拔高,夏季气候温凉;山地阻挡冬季冷空气入侵;受地形影响,降水多,气候湿润;云贵高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
    (3)改良草地,加强人工种草;合理安排载畜量;因地制宜布置小水窖,收集雨水;改良牲畜品种;延长产业链,促进农民稳产增收;发展舍饲养殖。
    【解析】
    【分析】本题以晴隆在贵州的位置图及贵州的“晴隆羊”图为背景材料,涉及石漠化问题的自然原因、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发展措施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
    【小问1详解】
    石漠化的动力是流水侵蚀,当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多在800 mm以上,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当地山地多,平地少,地势起伏大,水流速度快,流水侵蚀作用强;贵州地区多喀斯特地貌,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广,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易被侵蚀,且难以恢复;由于土壤浅薄,植被根系较浅,水土保持作用较差。
    【小问2详解】
    地形不仅仅是直接影响牧草,地形还会影响气候中气温、降水、光照等因素,这些因素共同影响当地牧草的质量。当地地处山地,海拔高,夏季气候凉爽,适合牧草生长,北部的山地冬季时阻挡冷空气深入,冬季温和。当地地势起伏较大,水汽易抬升,降水较多;山地的阴坡处光照弱,蒸发较弱,土壤水分条件好,适合牧草的生长。
    【小问3详解】
    “晴隆模式”的意义主要从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分析。经济和社会角度:由材料可知,从“坡陡且垦殖率高,水土流失、耕地石漠化严重”到“在陡坡岩溶山地开展人工种植优质牧草,养殖优质肉羊”,调整了农业结构,改良牲畜品种,发展舍饲养殖,延长了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同时提高了农民就业率,提升了农民收入;生态角度:退耕还草、改良草地,合理安排载畜量,减少地表裸露和水土流失,缓解了石漠化发展和人地矛盾,因地制宜布置小水窖,收集雨水,减少该地流水侵蚀。
    3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营城煤矿位于吉林省长春市东北部,距长春市中心城区约60km,吉长铁路从矿区西南部通过。营城煤矿原为国有重点煤矿,有140余年的煤炭开采历史,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鼎盛时期,矿区容纳了大量来自外省的移民,人口达8万人。20世纪90年代营城煤矿开始衰落,2002年4月宣布关闭,2004年政府对部分采空区实施居民异地搬迁工程,2016年矿区仅剩5224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比达到64.94%。下图示意营城煤矿位置。
    (1)简述营城煤矿鼎盛时期经济繁荣的条件。
    (2)分析营城煤矿关闭后对矿区人口产生的不利影响。
    (3)说明营城煤矿兴衰变化对当前的资源型城镇带来的启示。
    【答案】(1)有国家政策支持,煤炭开采历史悠久;交通便利;有充足的劳动力。
    (2)矿区人口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下降,人口大量外迁;社会老龄化现象加重,社会问题突出。
    (3)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完善本地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改善基础设施;治理和修复生态环境。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营城煤矿为材料,涉及资源型城镇发展的区位因素、资源枯竭的不利影响以及转型措施等相关知识,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营城煤矿原为国有重点煤矿,有140余年的煤炭开采历史,这反映出营城煤矿的发展有国家政策支持,煤炭开采历史悠久;图示中吉长铁路从矿区西南部通过,煤矿交通便利;且在繁荣发展时期矿区容纳了大量来自外省的移民,这说明煤矿有充足的劳动力。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20世纪90年代营城煤矿开始衰落,2002年4月宣布关闭”,煤矿关闭后2004年政府对部分采空区实施居民异地搬迁工程,这说明煤矿关闭后矿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矿区人口医疗、卫生、教育等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下降,失业现象严重,使得人口大量外迁;依据材料信息“2016年矿区仅剩5224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比达到64.94%”可知,营城煤矿关闭后年轻人外迁,矿区只剩下老年人口,使得社会老龄化现象加重,人口比例失衡,社会问题突出。
    【小问3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资源型城镇由于资源优势在一定时期内发展迅速,但是又随着资源枯竭逐渐走向衰落,故应该推动矿区的经济转型;首先应对其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同时培育其他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以改善当地产业发展和就业状况;其次要加强矿区下岗职工的技能培训,使其掌握其他工作技能,以便于其他产业在该地区的发展,并完善当地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保障当地老年人的正常生活;在次要改善当地交通、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方便当地居民的生活;最后要对常年开采煤炭造成的生态破坏,应进行及时治理和修复,以保障当地生态环境质量。年份
    生产总值(万元)
    第一产业增加值(万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万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万元)
    三次产业结构比
    2011
    560737
    37353
    380105
    143279
    6.7:67.8;25.5
    2012
    652070
    48289
    370486
    233295
    7.4:56.8:35.8
    2013
    681416
    49418
    387633
    254244
    73:55.4;37.3
    2014
    719257
    53956
    387633
    277668
    7.5:53.9:38.6
    2015
    776949
    56539
    418400
    302010
    7.3:53.9;38.8
    2016
    811000
    60000
    416000
    335000
    7.4:51.3:41.3
    2017
    917933
    62922
    464276
    390665
    6.9:50.6:42.5
    2018
    947333
    78699
    446653
    420892
    8.3:47.3:44.4

    相关试卷

    山东省临沂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临沂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文件包含山东省临沂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pdf、高二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临沭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临沭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共8页。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学科素养水平测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学科素养水平测试地理试题,共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