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13:古诗文阅读理解-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知识点(统编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专题13:古诗文阅读理解-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知识点(统编版)01
    专题13:古诗文阅读理解-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知识点(统编版)02
    专题13:古诗文阅读理解-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知识点(统编版)03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13:古诗文阅读理解-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知识点(统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3:古诗文阅读理解-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知识点(统编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古诗词阅读,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小古文阅读,古诗拓展,完成练习,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诗题中点明时间的词是“”,“”点明作诗
    的地点,“醉书”表明诗人是在的状态下写下了这首诗。
    2、诗中的“翻墨”的意思是,“水如天”的意思
    是。
    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望湖楼”在( )。
    A.浙江金华 B.扬州瘦西湖边 C.杭州西湖边
    4、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5、《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四句诗分别写了四个场景,分别是:
    、、、。在诗人笔下的这场雨的特点是。
    二、古诗词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词题是。
    2、这首词的作者是代的。
    3、把词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4、词中的“见”读,它的意思与“”相同。
    5、词中描写的景物有、、、、、、、。
    三、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而中。
    解释下列词语。
    山郭: 四百八十寺:
    2、《江南春》中“多少楼台烟雨中”中的“楼台”在这里是指( )
    A.寺庙 B.凉台 C.亭台 D. 阁楼
    3、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
    面具体描述出来。
    4、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对于诗的后两句,有人认为是表达诗人对江南景物的神往,有人认为是
    借古讽今。你赞同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四、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
    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斗牛,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1、牧童“拊掌大笑”是因为,由此可以看出牧童的性格特点。
    2、画线句写出了牧童对斗牛的、。
    3、“处士笑而然之”的意思是,可见杜处士是一个的人。
    4、“耕当问奴,织当问婢。”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鼓:。
    ②汤汤:。
    2、你从文段中哪里读出“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的?用“”画出相关的语句。
    3、伯牙破琴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①用“/”给句子标出朗读停顿。
    ②解释句子:。
    4、这句话表现了。
    5、这篇文言文告诉我们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后人常用“”比喻知音难觅或者乐曲高妙。你还知道的关于知音的诗句或名言:。
    五、小古文阅读。
    韩娥善歌
    昔韩娥东①之齐,匮②粮,过雍门③,鬻歌④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⑤,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⑥。
    过逆旅⑦,逆旅人辱之,韩娥故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⑧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⑨长歌,一里老幼,善悦抃⑩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⑾。乃厚赂发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仿娥之遣声。
    【注释】①东: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行。②匮:缺乏。③雍门:齐国的一座城门。④鬻(yù)歌:卖唱。⑤欐():中梁。⑥左右以其人弗去:周围的人都以为她并没有离开。⑦逆旅:客栈。⑧遽(jù):立刻,匆忙。⑨曼声:拖长声调。⑩抃(biàn):拍掌,两手相击。⑾忘向之悲也:将以往悲苦都忘了。
    1、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既:已经。 B.去:离开。 C.向:方向。
    2、“韩娥善歌”的“善”意思是 ,后来,这个词成了成语,用来比喻。
    3、解释“一里老幼,善悦抃舞,弗能自禁”这句话的意思。
    你还知道哪些和音乐有关的成语?请写下来吧。

    六、古诗拓展,完成练习。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①凉州词:当时有《凉州曲》,这首诗是为“曲”配的“词”。
    ②夜光杯:这里指很精致的酒杯。
    ③催:催促欢饮的意思。
    ④沙场:指战场。
    1、古时描写战争的著名诗句很多,如()朝( )写过:壮士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
    A.宋、岳飞
    B.元、戚继光
    2、这首写战争的诗,不写()而写( ),表现了边塞战士在边地荒寒
    艰苦的环境下,过着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
    A.激烈的战争场景、将士们开怀痛饮
    B.悠扬的民族音乐、优美的大漠风景
    3、这首诗写的事情是什么?()
    A.边疆的将士奋勇杀敌,伤亡惨重
    B.边疆的将士在开怀痛饮,尽情酣醉
    4、假如你当时就在即将出征前的现场,你会有什么感慨?
    七、古诗拓展,完成练习。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这片诗把西湖比作,描绘了它时候和时候
    各具特色的美丽景色,由衷地抒发了作者的感情。后来,人们把西湖称为就是从这首诗中来的。
    2、诗句中与“淡妆”相对应的是,与“浓抹”相对应的是。
    3、苏轼的作品我们读过很多,如《》《》等。
    4、你还知道的宋朝的诗人和作品:的《》《》等。
    5、我积累的描写西湖的诗句:,。
    八、小古文阅读。(共7分)
    草书大王
    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②也,一日得句③,
    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⑤其侄曰:“汝⑥胡⑦不早问,致余⑧忘之。”
    【注释】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得到佳句。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诟:贵骂。⑥汝:你。⑦胡:为什么。⑧余:我。
    1、联系上下文,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张丞相好书而不工。( )
    A.优点多的。 B.常容易(发生某事)。C.喜爱。 D.表示赞许。
    (2)执所书问日。( )
    A.固执。 B.拿着。 C.捉住。 D.凭证,单据。
    2、用自己的话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
    3、“当时流辈皆讥笑之”的原因是。(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4、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启发?
    九、小古文阅读。
    南辕北辙
    有人于太行之北面而持其驾①,告臣曰:“我欲之②楚。”臣曰:“君之
    楚,奚为北面?”曰:“吾马良。”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③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④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此所谓南其辕而北其辙也。
    注释:①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②之:动词,往,到。③用:资用,即路费。④御者:驾车的仆夫。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
    (1)君之楚,奚为北面?
    (2)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2、成语“南辕北辙”比喻。
    十、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练习。
    讳①输棋
    有自负棋高者,与人角,连负三局。次日,人问之曰:“昨日较棋几局?”
    答曰:“三局。”又问:“胜负何如?”曰:“第一局我不曾赢,第二局他不曾输,第三局我本等要和②,他不肯罢了。”
    【注释】①讳:忌讳。②和:和棋,平局。
    1、联系上下文,写出带点词句的意思。
    (1)次日( ) (2)胜负何如( )
    2、这个故事的题目是“讳输棋”,文中哪一句话的内容最能体现题意?请用横线画出来。
    3、文中这个“讳输棋”的人,是个怎样的人呢?请简要评价一下吧。
    十一、文言文阅读。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免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加点字的含义。
    (1)田中有株( )(2)兔走触株( )
    (3)因释起耒而守株( )(4)冀复得兔( )
    2、翻译句子。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译文:
    3、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是:,从短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从某
    一角度简要谈谈。
    十二、小古文阅读。
    对牛弹琴
    公明仪①为牛弹清角之操②,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转为蚊
    虻③之声,孤犊④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⑤而听。
    【注释】①公明仪:人名。②清角之操:高雅的曲子。③虻:吸血的苍蝇。
    ④孤犊:离开母牛的小牛。③蹀躞(dié xiè):迈小步来回走动。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伏食如故:。 (2)掉尾奋耳:。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
    3、公明仪用什么方法吸引了牛的注意?用“”在文中画出来。
    4、现在常用“对牛弹琴”比喻()。
    A.对不懂事理的人讲道理,白费口舌。
    B.身怀绝技,却无人赏识。
    C.方法不对,就不能达到目的。
    D.如果一开始方向就错了,那再努力也只会离自己要达到的目标更远。
    十三、小古文阅读。
    熟读精思(节选)
    [南宋]朱熹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①看字,子②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③。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注释】①详缓:仔细从容。②子:通“仔”,仔细。③牵强暗记:勉强硬记,指文章没有读熟,就一句一句地在心里硬记。
    1、文中画线句子停顿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C.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D.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2、“不可牵强暗记”中的“强”字的读音应为( )。
    A.qiǎng B.qiáng C.jiàng D.jiāng
    3、“自晓其义也”中“晓”字最恰当的解释是( )。
    A.破晓 B.晓得 C.报晓 D.揭晓
    4、“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对这句话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读书的遍数多了,自然就会明白书中的道理
    B.读书一千多遍,就能明白它蕴涵的深刻道理
    C.读书很多遍,想不理解其中隐藏的道理都难
    D.读书的遍数多了,就可以懂得非常多的道理
    十四、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
    一轴鼠画
    东安①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②,献之邑令^⑧。令初不知爱,漫^④悬于
    壁。旦⑥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⑥,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①举轴,则踉跄8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注释】:①东安:地名。②一轴:画用轴装,一轴就是一幅的意思。3邑令:县令。④漫:漫不经心,随意。⑤旦:早晨。⑥物色:察看。⑦逮:等到,及。⑧踉跄:形容猫跳跃捕鼠的样子。
    1、县令因为什么感到奇怪?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回答,画上“”。
    2、画一次次坠地的原因是:。
    3、“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这句话的意思是:

    4、文中作者写东安士人画技高超运用了的手法。(A.正面描写B.侧面
    烘托)
    十五、小古文阅读。
    父子性刚
    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者。一日,父留客饮,遣子入城市肉。子取肉回,
    将出城门,值一人对面而来,各不相让,遂挺立良久。父寻至见之,谓子曰:“汝姑持肉回陪客,待我与他对立在此!”
    -——冯梦龙《广笑府》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遣子入城市肉( )( ) 谓子曰( )
    值一人对面而来(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者。
    汝姑持肉回陪客饮,待我与他对立在此
    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一、1、六月二十七日 望湖楼 似醉非醉
    2、墨汁泼下 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3、C
    4、夏季。由“别枝惊鹊”和“半夜鸣蝉”,“稻花香”和“蛙声一片”可
    知。
    5、黑云翻滚 大雨倾盆 风吹云散 水天相接 匆来匆去
    二、1、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2、宋 辛弃疾
    3、清风半夜鸣蝉
    4、xiàn 现
    5、月、鹊、蝉、蛙、星、雨、店、桥
    三、1、山城,山村 虚指,形容寺院很多。
    2、A
    3、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
    5、赞同前者:后两句写出了深邃悠远、朦胧迷离的江南景色,与前两句的明朗绚丽相映衬,使江南春的图画更加丰富多彩。
    赞同后者:后两句写出了南朝笃信佛教造成寺庙的恶性发展,引发作者的慨叹,表达对唐朝推崇佛教的现实的不满。
    四、1、《斗牛图》中画的牛的状态不符合常理 直爽、童真
    2、了解、熟悉
    3、杜处士笑着,认为牧童说得对 谦虚、实事求是
    4、办事应该向内行人请教
    知己难寻、知音难觅。
    2、弹奏。 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3、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
    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五、1、C
    2、善于,擅长 真正的艺术家,应当扎根于人民大众之中,与大众共悲
    欢,成为他们忠实的代言人
    3、韩娥的热情演唱,又引得十里之内的老人和小孩个个欢呼雀跃,鼓掌助
    兴,大家忘情地沉浸在欢乐之中,将以往的许多人生悲苦都一扫而光。
    4、示例:弦外之音、高山流水、余音绕梁、一唱三叹、余音袅袅等。
    六、1、A
    2、A
    3、B
    4、我会感慨战争的无情与残酷。
    七、1、西子 天晴的 下雨的 对西湖美景喜爱 西子
    2、山色空蒙 水光潋滟
    3、题西林壁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王安石 泊船瓜洲 元日
    5、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八、(一)1、(1)C (2)B
    你为什么不早问(我),导致我忘记写的是什么了。
    张丞相好书而不工
    示例: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以一丝不苟的态度去完成;遇到问题应从自
    身找原因,不要随便把错误归结在别人头上。
    九、(一)1、你要去楚国,为何却向北走?
    这几样东西越好,离楚国也就越远
    2、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十、(一)1、(1)第二天 (2)胜负怎么样
    2、第一局我不曾赢,第二局他不曾输,第三局我本等要和,他不肯罢了。
    3、他是个死要面子的人。
    十一、(一)1、树桩。 跑。放下。 希望。
    2、兔子不会再得到了,而自己却成了被宋国人笑话的对象。
    3.、因为他期望着不劳而获,兔子撞树是个偶然事件,而宋人把偶然当作
    了必然,违反了客观规律。
    十二、(一)1、(1)原来,从前 (2)摆动,摇
    2、不是牛没听见,而是(这曲调)不适合它听罢了。
    3、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
    4、A
    十三、(一)(1)A;(2)A;(3)B;(4)A;
    十四、1、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
    2、画上的老鼠太逼真,惹得猫一次次去抓,所以画一次次坠地
    3、县令刚开始不知道爱惜它,很随意地把这幅画挂在墙壁上
    4、B
    十五、1、①派、买;
    ②对……说,告诉.
    2、①有一对父子,性子都很刚烈,不肯让人.
    ②你暂且(姑且)拿着肉回去陪客人喝酒,等我跟他在这里对站(看谁站得过
    谁)!
    3、为人不能倔强固执,使气斗狠;要学会谦让谅解,要有宽大的胸怀.
    相关试卷

    专题6:课内阅读理解-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知识点(统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6:课内阅读理解-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知识点(统编版),共14页。

    专题7:古诗文阅读理解-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知识点(统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7:古诗文阅读理解-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知识点(统编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古诗,完成练习,阅读古诗词,完成练习,古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小古文阅读,古诗阅读,阅读短文,完成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6:课内阅读理解-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知识点(统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6:课内阅读理解-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知识点(统编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写出第3段爬山虎往墙上爬的动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专题13:古诗文阅读理解-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知识点(统编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