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
展开(满分120,检测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且书写规范、工整、清楚(包括标点);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
3.“三规”:用规定的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区域答对应的题,否则,不得分;
一、基础积累及运用(26分)
1. 下列各项中拼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卓越(zhuó) 澎湃(bài) 涉猎(shè) 深恶痛绝(wù)
B. 赫然(hè) 荒谬(miù) 气氛(fēn) 兀兀穷年(wù)
C. 诘问(jí) 抱歉(qiàn) 镶嵌(qiàn) 气冲斗牛(dǒu)
D. 攥紧(zhuàn) 蹬车(dēng) 肿胀(zhàng) 鲜为人知(xiǎn)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澎湃(bài)——pài;
C.诘问(jí)——jié;
D.攥紧(zhuàn)——zuàn;
故选B。
2.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针对我校学子在青奥运会亚洲区预选跳高比赛中勇夺冠军的事迹,媒体强聒不舍地展开了报道。
B. 语文课上,小明总是能迅速准确地概括出文章大意,这种断章取义的能力受到大家的赞誉。
C. 王维的《辛夷坞》描绘了一幅幽寂空灵的画面,景中含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相得益彰。
D. 在军训素质拓展活动中,九年级各班文化展示节目亮点频出,简直不言而喻。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含义。
A.强聒不舍:聒:声音吵闹;舍:舍弃。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属于贬义;这里情感态度不符合;
B.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贬词褒用;这里形容小明对文章内容概括准确,与语境不符;
C.相得益彰:相得:互相配合、映衬;益:更加;彰:显著。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与语境相符;
D.不言而喻: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浅显;这里形容文化展示节目很精彩,与语境不符;
故选C。
3. 下列语段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国潮国风热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流行风尚,追根溯源是近年来中国国际地位的持续提升与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
B.当然,国潮国风得以蔚然成风、蓬勃兴起,也归功于时代青年的的深度参与。
C.无论是古镇身着汉服的翩翩少年,还是热衷于非遗文创的青年,他们对于清新典雅的国潮国风充满自信。
D.这股热潮,不仅彰显了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光彩与魅力,也体现了青年们在文化上更加自信笃定的精神状态。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B.语序不当,可把“蔚然成风”与“蓬勃兴起”调换位置。
故选B。
4.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不同于服饰艳丽多彩、大胆开放的唐朝,宋朝服饰更趋于独特的素雅之美,风格以简洁、清雅为上。其主要色调以杏黄、葱白为主,这类颜色使着装者清丽婉约、朴素淡雅,令人赏心悦目。衣服样式虽然简约,但是风格素雅,整体给人与众不同、高贵大方。这种简约之美,即使是放在当下,也能与大众的审美很好地契合。服饰是文化的缩影,也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不同的社会基础与文化,自然会产生不同的审美风格,它们共同构成了绚丽多彩的中国古代服饰的历史画卷。
A. “主要”是形容词,“缩影”是名词,“风格素雅”是并列短语。
B. 画线句子应改为“衣服样式虽然简约,但是风格素雅,整体给人与众不同、高贵大方之感”。
C. “这种简约之美,即使是放在当下,也能与大众的审美很好地契合。”这是选择关系的复句。
D. “它们共同构成了绚丽多彩的中国古代服饰的历史画卷”这个句子中,“共同”作定语。
【答案】B
【解析】
【详解】考查短语类型、病句、复句和句子成分的辨析。
A.有误,“风格素雅”是主谓短语;
C.有误,“即使……也……”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
D.有误,“共同”在句中修饰动词“构成”,作状语;
故选B。
5. 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拼搏,需要超越自我的淬炼。这种超越,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可谓“越是艰险越向前”;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可谓“不用扬鞭自奋蹄”;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可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A. 不甘平庸的行进 不惧挑战的勇毅 战胜自我的奋起
B. 不惧挑战的勇毅 战胜自我的奋起 不甘平庸的行进
C. 战胜自我的奋起 不惧挑战的勇毅 不甘平庸的行进
D. 不甘平庸的行进 战胜自我的奋起 不惧挑战的勇毅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补充句子。
①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意思是:迎着困难而上。也意味着要有勇气挑战困难,这与选项中的“不惧挑战的勇毅”相照应,因此这里应填“不惧挑战的勇毅”;
②空:“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意思是:不用督促,自己就会奋勇向前。这与选项中“战胜自我的奋起”相照应,因此这里应填“战胜自我的奋起”;
③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强调的是要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与选项中的“不甘平庸的行进”相照应,因此这里应填“不甘平庸的行进”;
故选B。
6.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铭是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B.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孙权劝学》选自其中。
C. 《孔乙己》选自小说集《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先生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D. 《海燕》的作者高尔基,主要作品有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积累。
C.《孔乙己》选自小说集《呐喊》,《朝花夕拾》是散文集,这里“《孔乙己》选自小说集《朝花夕拾》”表述不正确;
故选C。
7. 用课文原句填空。
(1)有一种牵绊叫乡情。身在洛城的李白夜闻笛声,写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有一种感情叫心系祖国。《木兰诗》中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尽战争漫长和残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种思索叫奉献。清代龚自珍辞官离京,感慨中流露出未竟的志向,尤其《己亥杂诗(其五)》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有一种表达叫寄托。心境高远,身居陋室,清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正己修身的情操。(刘禹锡《陋室铭》)
【答案】 ①. 此夜曲中闻折柳 ②. 何人不起故园情 ③. 将军百战死 ④. 壮士十年归 ⑤. 落红不是无情物 ⑥. 化作春泥更护花 ⑦. 斯是陋室 ⑧. 惟吾德馨
【解析】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多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折、何、壮、士、落、化、陋、惟、馨”等字要正确书写。
二、阅读(54分)
(一)诗词鉴赏(6分)
阅读下列诗歌,回答小题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8.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所表达情感的理解。
9.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简析这两句词好在哪里?
【答案】8. 在明媚的春光里,词人聆听新曲,品尝美酒,过着优雅的生活。但是面对眼前的美景,一种光阴流转、物是人非带来的感慨和惆怅也轻轻袭来。
9. 两句话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解析】
【8题详解】
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和情感把握。“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意思是填一曲新词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才能回来?这两句写对酒听歌的现境。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作者边听边饮,这现境触发了对“去年”所经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然而,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此句中正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在这种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据此总结作答即可。
示例:词人把酒听新词,意兴无穷,但是突然记起去年也是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一样的天气,一样的亭台,一样的一曲新词酒一杯,于是感慨光阴的流逝,未免深深叹息。
【9题详解】
考查赏析关键词句的能力。题目没有规定答题的角度,答题时可以任选一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意思是花儿总要凋落让人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独自在花香小径里徘徊留恋。
从“意象”角度赏析,如“落花”这个意象写出了暮春之景表达了惜春之意,“归燕”这个意象表达旧燕归来。时光已逝,物是人非之感;
从修辞角度赏析,如对仗的工稳,音调谐婉,具有音乐美。前句伤春,后句伤别,这两句融合全篇,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更加委婉含蓄地抒写了诗人的伤别怀旧之情,生发出值得玩味的情趣。
(二)文言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赵武灵王北略中山①之地,至房子,遂之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与肥义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曰:“愚者所笑,贤者察焉。虽驱世②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遂胡服。
国人皆不欲,公子成称疾不朝。王使人请之:“家听于亲,国听于君。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公叔不服,吾恐天下议之也。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令行为上。明德先论于贱,而行政先信于贵,故愿慕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也。”公子成再拜稽首③日:“臣闻中国者,圣贤之所教也,礼乐之所用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则效也。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道,逆人之心,臣愿王熟图④之也!”使者以报。王自请往之,曰:“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⑤;微社稷之神灵,则鄗几于不守也,先王丑之。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而叔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子成听命乃赐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中山:地名。后文“房子、代、无穷、黄华”都是地名。②驱世:全天下。③稽首:古时一种礼节。④图:想,反复考虑。⑤鄗:地名。
10. 下面是小娟同学对句中加点词语境意义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联系成语“舍近求远”,可推知“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中“舍”意义为“放弃”。
B. 回顾课文“策之不以其道”(《马说》)可推知“变古之道”中“道”的意义为“方法”。
C. 查字典,“负”有“背”“依仗”等义项,“中山负齐之强兵”中“负”应选择“依仗”。
D. 古汉语有字同义不同现象,“引水围鄗”与“友人惭,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行》中两个“引”字同义不同。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公子成听命/乃赐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B. 公子成/听命乃赐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C. 公子成听命/乃赐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D. 公子成/听命乃赐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赵武灵王向北占领中山、房子等地,与肥义谋划让百姓穿胡服和学骑马射箭之事。
B. 公子成不赞成改革,称病不上朝,赵武灵王派使者向他转述了改革意义,希望能说服他。
C. 赵武灵王礼贤下士,他亲自拜访公子成,向公子成分析了当前形势并表达自己想法。
D. 赵武灵王用先王因循守旧而造成鄗城失守的历史事实,最终说服公子成穿胡服上朝。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驱世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遂胡服。
(2)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
【答案】10. B 11. C 12. D
13. (1)“即使天下人都嘲笑我,我也要夺取胡地和中山国!”于是开始穿胡人的衣服。
(2)因此我想要更换胡人的服装,让百姓学会骑马射箭,用来防备四方边境的侵犯,向中山国报仇。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
A.舍近求远:舍弃近的寻找远的,形容做事走弯路或追求不切实际的东西。也说舍近图远。舍:放弃。根据题干信息“联系成语推知”可知,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的意思是现在君王您舍此不顾,去仿效外族的服装。舍:舍弃;
B.策之不以其道的意思是: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道是指正确的方法;而“变古之道”的意思是:擅改古代规矩。这里的“道”是指规矩;选项说法错误;
C.中山负齐之强兵的意思是:中山国依仗齐国的强兵。这里的“负”是依仗的意思;
D.引水围鄗的意思是:引水围灌鄗城。引:开沟渠把水引过来;友人惭下车引之的意思:朋友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引:拉,牵的意思。因此“引”是同字不同义。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断句。答题时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再根据句意来分析判断句子的停顿。
“公子成听命乃赐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意思是:公子成幡然醒悟,欣然从命,赵武灵王亲自赐给他胡服,第二天他便穿戴入朝。于是,赵武灵王正式下达改穿胡服的法令,提倡学习骑马射箭。
“胡服令”是完整的的意思,指改穿胡服的法令,不可断开,可排除A、B;“听命”的主语是公子成,“赐胡服”的主语是赵武灵王,“乃”在这里的意思是于是,就,紧承赵武灵王接下来的动作,故在“乃”之前划一处,因此可断句为:公子成听命/乃赐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
D.根据原文第②段“微社稷之神灵,则鄗几于不守也”可知其意思是如果不是老天保佑,鄗城几乎就失守了。从中可以知道鄗城并未有失守。选项中“先王因循守旧而造成鄗城失守的历史事实”说法错误;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答题时先要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初步翻译,再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做到文从字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词:虽:即使;笑:嘲笑;遂:于是。
句意为:“即使天下人都嘲笑我,我也要夺取胡地和中山国!”于是开始穿胡人的衣服。
(2)重点词:故:所以;欲:想要;备:防备。
句意为:因此我想要更换胡人的服装,让百姓学会骑马射箭,用来防备四方边境的侵犯,向中山国报仇。
【点睛】参考译文:
赵武灵王向北进攻中山国,大兵经房子,抵达代地,再向北直至数千里的大漠,向西攻到黄河,登上黄华山顶,与国相肥义商议让百姓穿短衣胡服,学骑马与射箭。他说:“愚蠢的人会嘲笑我,但聪明的人会明白的。即使天下的人都嘲笑我,我也这么做,一定能把北方胡人的领地和中山国都夺过来!”于是改穿胡服。
国人都不愿穿胡服,其中,公子成称有病,不来上朝。赵王派人前去说服他:“家事听从父母,国政服从国君,现 在我要人民改穿胡服,而叔父您不穿,我担心天下人会议论我徇私情。治理国家有一定章法,要以有利人民为根本;处理政事要有一定原则,要以施行政令为重。宣传道德要先让百姓议论明白,而推行法令必须从贵族近臣做起。所以我希望能借助叔父您的榜样来完成改穿胡服的功业。”公子两拜谢罪道:“我听说,中原地区在圣贤之人教化下,采用礼乐仪制,是远方国家前来游观,让周边地区学习效法的地方。现在君王您舍此不顾,去仿效外族的服装,是擅改古代规矩、违背人心的举动,我希望您慎重考虑。”使者回报赵王。赵王便亲自登门解释说:“我国东面有齐国、中山国;北面有燕国、东胡;西面是楼烦,与秦、韩两国接壤。如今没有骑马射箭的训练,凭什么能守得住呢?先前中山国依仗齐国的强兵,侵犯我们领土,掠夺人民,又引水围灌鄗城,如果不是老天保佑,鄗城几乎就失守了。此事先王深以为耻。所以我决心改穿胡服,学习骑射,想以此抵御四面的灾难,一报中山国之仇。而叔父您一味依循中原旧俗。厌恶改变服装,忘记了鄗城的奇耻大辱,我对您深感失望啊!”公子成幡然醒悟,欣然从命,赵武灵王亲自赐给他胡服,第二天他便穿戴入朝。于是,赵武灵王正式下达改穿胡服的法令,提倡学习骑马射箭。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竺可桢 宛敏渭
①我国古代相传有两句诗说道:“花如解语应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但现在看来,石头和花卉虽没有声音和语言,却有它们自己的一套结构组织来表达它们的本质。自然科学家的任务就在于了解这种本质,使石头和花卉能说出宇宙的秘密。正如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里所指出的那样:杏花开了,好像它传语农民赶快耕土;桃花开了,好像它暗示农民赶快种谷子。春末夏初布谷鸟来了,农民知道它讲的是什么话:“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从这一角度看来,花香鸟语都是大自然的语言,重要的是我们要能体会这种暗示,明白这种传语,从而理解大自然,改造大自然。
②明末的学者黄宗羲说:“诗人萃天地之清气,以月、露、风、云、花、鸟为其性情,其景与意不可分也。月、露、风、云、花、鸟之在天地间,俄顷灭没,而诗人能结之不散。常人未尝不有月、露、风、云、花、鸟之咏,非其性情,极雕绘而不能亲也。”换言之,月、露、风、云、花、鸟乃是大自然的一种语言,从这种语言可以了解到大自然的本质,即自然规律。而大诗人能掌握这类语言的含义,所以能编为诗歌而传之后世。
③唐白居易十五岁时,曾经写过一首咏芳草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人顾况看到这首诗,大为赏识。一经顾况的宣传,这首诗便被传诵开来。这四句古诗指出了物候学上两个重要规律:第一是芳草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第二是这循环是随气候转移的,春风一到,芳草就苏醒了。
④在温带的人们,经过一个寒冬以后,就希望春天的到来。但是,春天来临的指标是什么呢?这从许多唐、宋人的诗中可以找到答案。李白诗:“东风已绿瀛洲草,紫殿红楼觉春好。”王安石晚年住在江宁,有句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洪迈在《容斋续笔》中指出:王荆公写这首诗时,原作“春风又到江南岸”,经推敲后,认为“到”字不合意,改了几次才下了“绿”字。李白、王安石他们在诗中统用“绿”字来象征春天的到来,A.到如今,在物候学上,花木抽青也还是春天重要指标之一。王安石这两句诗的妙处,还在于能说明物候是有区域性的。若把这首诗哼成“春风又绿河南岸”,就很不恰当了。因为在大河以南开封、洛阳一带,春风带来的象征,黄沙比绿叶更有代表性。
⑤唐宋诗人对于候鸟,也给以极大注意。他们初春留心的是燕子,暮春、初夏注意的在西南是杜鹃,在华北、华东是布谷。B.如杜甫晚年入川,对于杜鹃鸟的分布,在《杜鹃》诗中说得很清楚:“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
⑥南宋诗人陆游,在七十六岁时作《初冬》诗:“平生诗句领流光,绝爱初冬万瓦霜。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这证明陆游是留心物候的。他不但留心物候,还用以预告农时,如《鸟啼》诗可以说明这一点:“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五月鸣鸦舅,苗稚忧草茂……”陆游可称为能懂得大自然语言的诗人。
⑦我们从唐宋诗人所吟咏的物候也可以看出物候是因地而异、因时而异的。换言之,物候在我国南方与北方不同,东部与西部不同,山地与平原不同,而且古代与今日不同。为了了解我国南北、东西、高下不同,古今时间不同而有物候的差异,必须与世界其他地区同时讨论,方能收到相得益彰之效。
14. 作者从唐宋大诗人的诗中发现了物候变化的哪些规律?
15. 文中第②段划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6. 请结合A、B处句子,简要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A.到如今,在物候学上,花木抽青也还是春天重要指标之一。
B.如杜甫晚年入川,对于杜鹃鸟的分布,在《杜鹃》诗中说得很清楚:“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
【答案】14. ①芳草的枯荣有一年一度的循环,春风一到,芳草就苏醒;②绿是春天来临的标志;③物候因地而异、因时而异。(物候在我国南方与北方不同,东部与西部不同,山地与平原不同,而且古代与今日不同)
15. 作比较,将诗人和常人加以比较,突出强调说明了诗人因性情能使月、露、风、云、花、鸟等俄顷灭没的事物结之不散的特点,使说明更加具体、深刻。
16. ①准确性。作者以“重要指标之一”等限定性词语,表现花木抽青是春天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用词准确,表意清晰,符合科学事实。②生动性。引用杜甫的诗句,说明诗人们对候鸟的关注因区域不同而关注对象不同,不进行枯燥介绍,而是采用生动形象的诗句进行说明,能够引起读者阅读兴趣,也使说明内容易于为读者接受。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概括。
根据第③段“这四句古诗指出了物候学上两个重要规律:第一是芳草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第二是这循环是随气候转移的,春风一到,芳草就苏醒了”得出:芳草有一年一度的循环,春风一到芳草就苏醒;
根据第④段李白“东风已绿瀛州草,紫殿红楼觉春好。”和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分析,发现“绿是春天来临的标志”;
根据第⑤段杜甫的《杜鹃》和第⑥中陆游的《初冬》《鸟啼》等诗中发现“物候因地而异、因时而异”。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
根据“诗人萃天地之清气……而诗人能结之不散。常人……”分析,将诗人和常人加以比较,故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结合“而大诗人能掌握这类语言的含义,所以能编为诗歌而传之后世”分析,突出强调说明了诗人因性情能使月、露、风、云、花、鸟等俄顷灭没的事物结之不散的特点,使说明更加具体、深刻。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A句:运用“重要指标之一”等限定性词语,表明“花木抽青”是春天的一个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春天还有其他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词用词准确,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特点。
B句:结合第⑦段“我们从唐宋诗人所吟咏的物候也可以看出物候是因地而异、因时而异的。换言之,物候在我国南方与北方不同,东部与西部不同,山地与平原不同”分析,引用杜甫的诗句“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生动形象的说明,能够引起读者阅读兴趣,说明诗人们对候鸟的关注因区域不同而关注对象不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二)(15分)
阅读《成为你自己》,完成下面小题。
成为你自己
周国平
①童年和少年是充满理想的美好时期。如果我问你们,你们将来想成为怎样的人,你们一定会给我许多漂亮的回答。譬如说,想成为拿破仑那样的伟人,爱因斯坦那样的大科学家,曹雪芹那样的文豪等等。这些回答都不坏,不过,我认为比这一切都更重要的是:首先要成为你自己。
②姑且假定你特别崇拜拿破仑,成为像他那样的盖世英雄是你最大的愿望。好吧,我问你:就让你成为拿破仑,生长在他那个时代,有他那些经历,你愿意吗?你很可能会激动得喊起来:太愿意啦!我再问你:让你从身体到灵魂整个儿都变成他,你也愿意吗?这下你或许有些犹豫了,会这么想:整个儿变成了他,不就是没有自己了吗?对了,我的朋友,正是这样。那么,你不愿意了?当然喽,因为这意味着世界上曾经有过拿破仑,这个事实没有改变,惟一的变化是你压根儿不存在了。
③由此可见,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最宝贵的还是他自己。无论他多么羡慕别的什么人,如果让他彻头彻尾成为这个别人而不再是自己,谁都不肯了。
④也许你会反驳我:你说的真是废话,每个人都已经是他自己了,怎么会彻头彻尾成为别人呢?不错,我只是在假设一种情形,这种情形不可能完全按照我所说的方式发生。不过,在实际生活中,类似情形却常常在以稍微不同的方式发生着。世上有许多人,你可以说他是随便什么东西,一种职业、一种身份、一个角色,或别的什么,惟独不是他自己。如果一个人总是按照别人的意见生活,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总是为外在的事务忙碌,没有自己的内在生活,那么,说他不是他自己就一点没有冤枉他。因为确确实实,从他的头脑到他的心灵,你在其中已经找不到丝毫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了,他只是别人的一个影子或事务的一架机器罢了。
⑤那么,怎样才能成为自己呢?这是真正的难题,我承认我给不出答案。我还相信,不存在一个适用于一切人的答案。我只能说,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真切地意识到他的“自我的宝贵”,有了这个觉悟,他就会自己去寻找属于他的答案。在茫茫宇宙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机会,都是一个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存在。正像卢梭所说的,上帝把你造出来后,就把那个属于你的特定的模子打碎了。名声、财产、知识等等都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之,但你对人生的独特感受是没有人能够替代的。你死之后,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再活一次。如果你真正意识到这一点,你就会明白,活在世上,最重要的就是活出你自己的特色和滋味来。你的人生是否有意义,衡量的标准不是外在的成功,而是你对积极人生的独特领悟和坚守。坚持这一标准,你的自我才能闪放出个性的光华。
⑥在历史上,每当世风腐败之时,人们就会盼望救世主出现。其实,救世主就在每个人的心中。耶稣是基督教徒公认的救世主,可是连他也说:“一个人得到了整个世界,却失去了自我 ,又有何益?”这一句话值得我们永远牢记。
17.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8. 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运用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9. 第④段中“你在其中已经找不到丝毫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了”这句话中的“丝毫”能删去吗?为什么?
20. 说说你对结尾中“一个人得到了整个世界,却失去了自我 ,又有何益?”的理解,并思考如何才能成为你自己。
【答案】17. 成为你自己(你要成为你自己)。
18. 举例论证。以拿破仑为例,自然得出谁都不愿成为拿破仑而没有自己的结论,增强了“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最宝贵的还是他自己”这一观点的说服力。(意思对即可)
19. 不能删,“丝毫”强调了“他的头脑到他的心灵”全都是别人的,而不是他自己的,他只是别人的一个影子和事务的一架机器罢了。
20. 衡量你的人生是否有意义的标准,不是外在的成功与否,而是你对人生意义的独特领悟和坚守,让自我闪现出个性的光华,活出自我才能活得精彩,而不是为了追求外物而失去自我。怎样成为“你自己”:例如①意识到“自我”的宝贵;②活出自己的特色和滋味。(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提炼论点。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论点是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基本观点,也就是文章所阐述的中心问题,而中心论点就是作者观点的核心。组织语言时,要注意论点是完整的句子,而且是一个肯定的陈述句。中心论点可以在文章的开头直接提出,也可以在论证后归纳得出,有的文章的标题就是中心论点。找论点可以按提示语找,如“诸如可见”“总而言之”“足以证明”“不难看出”“我认为”等等。如解答本题,可根据题目“成为你自己”或者第①段句子“我认为比这一切都更重要的是:首先要成为你自己”可明确中心论点。
【1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辨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及比喻论证。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第②段举了拿破仑的例子,是举例论证,作用在于具体真实地论证了XX的观点,文章更有说服力。而本段举例就是为了论证下一段开头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最宝贵的还是他自己”。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议论文的语言。先理解“丝毫”的意思,再根据句子分析理解。丝毫意思是指细微之至。表示数量极少或者程度很低。根据句子“从他的头脑到他的心灵,你在其中已经找不到丝毫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了”可知,“丝毫”一词,突出强调从他的头脑到他的心灵,没有属于他的东西了。突出强调“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最宝贵的还是他自己”,强调要成为你自己的重要性。故“丝毫”一词不能删除。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重点句子及文章内容的概括。
根据第④段句子“世上有许多人,你可以说他是随便什么东西,一种职业、一种身份、一个角色,或别的什么,惟独不是他自己”可知,世界上很多人是丢失了自己的。根据句子“如果一个人总是按照别人的意见生活,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总是为外在的事务忙碌,没有自己的内在生活,那么,说他不是他自己就一点没有冤枉他”可知,可知一个人从来没有做自己,只是别人的奴隶。根据句子“因为确确实实,从他的头脑到他的心灵,你在其中已经找不到丝毫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了,他只是别人的一个影子或事务的一架机器罢了”可知,有的人只是成了一台机器,所以结尾句说“一个人得到了整个世界,却失去了自我,又有何益?”表明一个人,为了所谓的成功,而失去自我,从来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能做自己的主人,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是可悲的不成功的人生。
根据第⑤段句子“我只能说,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真切地意识到他的‘自我的宝贵’,有了这个觉悟,他就会自己去寻找属于他的答案”可知,要想成为自己,首先要意识到“自我的宝贵”。根据第⑤段句子“名声、财产、知识等等都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之,但你对人生的独特感受是没有人能够替代的”“如果你真正意识到这一点,你就会明白,活在世上,最重要的就是活出你自己的特色和滋味来”可知,要成为自己,就要活出自己的精彩。
(四)名著阅读。(7分)
21. 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片段,完成后面的题。
片段一
他像醉鬼一样东摇西晃,双腿打颤,走向车站。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不过他觉得今天烧得比往常厉害。
吞噬生命、削弱全队战斗力的伤寒也向(A)进攻了。但他那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接连五天,他都打起精神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爬起来,和大家一起去上工。他身上穿着暖和的皮夹克,冻坏的双脚套着(B)送给他的毡靴,但这些都救不了他。
每走一步他都觉得有样东西在猛刺他的胸口,冻得上下牙直打架,两眼昏黑,周围的树木像旋转的木马一样打转。
片段二
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邮局。焦急等待的日子开始了。他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过来信。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
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他的灭亡。那时候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此时此刻,郊区海滨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
每次回答都是:“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1)选文中“A”“B”两个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
(2)联系整部作品,理解“为了冲破这铁环”中“铁环”的含义。
【答案】(1) ①. 保尔·柯察金(保尔) ②. 朱赫来
(2)病痛、伤残的折磨让他丢失工作、生活的能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的怯懦、精神的痛苦。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中的人物。
根据选文中的片段一“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冻坏的双脚”,片段二“他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过来信”“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他的灭亡”,可以判断出选文出自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筑路工作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并引发了肺炎,冻坏的双脚套着朱赫来送给他的毡靴,组织上不得不把保尔送回家乡去休养。所以选文中“A”“B”两个人物分别是保尔和朱赫来。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理解。
根据片段二中“他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过来信”、“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他的灭亡。那时候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和“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可知,此刻的保尔已经痛苦不堪,唯有“来信”是他唯一的希望,他已经经历了太多的困厄,结合原著中保尔面对着疾病的摧残折磨,想着自己要失去工作能力,无法再为党和人民效力,反而成为革命队伍的累赘,因此想要自杀的情节可知,此处的“铁环”指的就是病痛、伤残的折磨,让他丧失工作能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的怯弱、精神的折磨。
三、作文(40分)
22. 阅读下面材料,请按要求写作。
他十岁就成了孤儿,捡破烂、睡猪圈的时候,他告诫自己:要走正道。靠了政府、学校、爱心人士的资助,他一路读到高中。老师器重他,同学信任他。当他因为心理压力过大几度欲辍学时,班主任说:再坚持坚持,总会柳暗花明。同学说:你是我们的楷模,成长路上少了你,我们会缺少斗志。后来他考上了大学。现在他事业有成,家庭幸福;还建设家乡,回馈社会,是知名的爱心人士。
这个故事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也可以发表议论;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文中不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④不要抄袭,不得套作;⑤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答案】参考例文
榜样的力量
在等候一百米开跑百无聊奈时,我看见一个清丽的身影穿梭在各班之间,穿梭在茫茫的人群中,心里溢起一种别样的情感。
——题记
“通知!通知……”广播里响起播音员甜美的声音驱散了我心头一大半初夏的燥热。迈着匆匆的脚步赶到了一百米起点处。人少的可怜,只有寥寥数人。找寻一片阴凉处等待老师安排道数和组别。远远地看到一个身形适中的女老师走来,因着没有带眼镜的原因看得不甚清楚她的面容,只能隐隐看见一道眉如远山般纤秀。(传说中的眉如远山,远山眉)她踱步到一百米起点,一头中长发扎起,声音通过扩音器传来,很快就安排到我了。只见这位女老师的眉头忽而紧紧皱起,拿着参赛名单向远方一片阳光炙热的地方跑去。
我站在一片树荫下等候着,目光向远方投去追随着一个走动的身影。是那位女老师。她头顶着毒辣的太阳光,汗珠从她的额头上渗出,滑落过她的脸颊,纷纷汇入她的衣领。她的脚步未尝停歇过,奔走在各班之间与同学交流询问,得到的结果或许不理想,但她没有选择放弃而是选择继续坚持。太阳并不善解人意,仍然悬挂在高高的天空上。我看到汗水不断流出湿透了她的后背。她的脸色也被晒得微微发红。没有再看,我移开了视线。
只觉得一股神秘的力量充盈在体内,那是坚持、无畏的力量,更是榜样的力量。那位女老师的举动不经意地将坚持的精神传达给我们,影响了我们,激励了我们,让我们也拥有了坚持的精神。我想,这就是榜样的力量。总能在不经意间用自己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去感染别人。
时隔多年以后,我或许早已忘记了这届体育节的事。但我一定记得初二那年,尚且青春,初夏四月,一位眉如远山的女老师给过我满满的正能量。
那是坚持的力量,更是榜样的力量。
【解析】
【详解】本题是材料作文。
第一,审题:仔细阅读材料,结合材料阐述自己的联想、感触或思考即可。结合“他十岁就成了孤儿,捡破烂、睡猪圈的时候,他告诫自己:要走正道”分析,可围绕“要走正道”阐述自己的联想、感触或思考。根据“靠了政府、学校、爱心人士的资助,他一路读到高中。老师器重他,同学信任他”分析,可以从“资助”“信任”等角度阐述自己的联想、感触或思考。结合“当他因为心理压力过大几度欲辍学时,班主任说:再坚持坚持,总会柳暗花明。同学说:你是我们的楷模,成长路上少了你,我们会缺少斗志。”分析,可以从“坚持”“榜样”等角度阐述自己的联想、感触或思考。根据“后来他考上了大学。现在他事业有成,家庭幸福;还建设家乡,回馈社会,是知名的爱心人士”分析,可以从“回报社会”等角度阐述自己的联想、感触或思考。
第二,文体选择和选材。可以写记叙类的文章。可以写自己的关于“资助”“信任”“坚持”“榜样”“回报社会”的故事,也可以写别人的故事。故事的内容可以是关于家庭生活的,关于学校生活的,关于社会实践的。可以写议论性的文章,参考立意:人间正道;信任的力量;坚持就是胜利;榜样的力量。
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8页。
四川省眉山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 这是一份四川省眉山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全卷满分150分,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三规”,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用课文原句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