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资献巨大,下列关于古代化学的应用和记载,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
A.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是由硫磺粉、硝酸钾和木炭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爆炸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 《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火法炼锌的工艺,冶炼过程中锌元素被还原
C. 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所涉及的化学反应为:Fe+CuSO4=FeSO4+Cu
D. 《论衡》 中有“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 杓”所用的材质为FeO
【答案】D
【解析】
【详解】A.黑火药是由硫磺粉、硝酸钾和木炭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爆炸时黑火药发生燃烧爆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
B.冶炼Zn的反应方程式为:ZnCO3+2CZn+3CO↑,还原剂是C,锌元素被还原,故B不选;
C.“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所涉及的化学反应为:Fe+CuSO4=FeSO4+Cu,属于置换反应,故C不选:
D.《论衡》中有“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杓”所用的材质为Fe3O4,故D选;
故选D。
2. 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是
A.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
B. SO2具有漂白性,可用于加工食品,使食品增白
C. 可以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碘单质
D. SO2气体通入Ba(NO3)2溶液中不能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A
【解析】
【详解】A.NaClO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故A正确;
B.因二氧化硫对人体有害,不能用来漂白食品,故B错误;
C.酒精能与水互溶,不能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故C错误;
D.将SO2气体通入Ba(NO3)2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BaSO4沉淀,故D错误;
故选A。
3. 设NA代表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标准状况下,22.4LCCl4中所含的原子数为5NA
B. 28gN60(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中含有的N-N数目为1.5NA
C. 0℃1.01105Pa时,11.2L氧气中所含的原子数为NA
D. 常温下,将5.6g铁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3NA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标准状况下,CCl4为液体,无法计算22.4LCCl4中所含的原子数,A错误;
B.根据分子结构图可知,一个氮原子平均1.5条键,28gN60即含有2ml氮原子,含有的N-N数目为3NA,B错误;
C.0℃1.01105Pa时,11.2L氧气即0.5ml,所含的原子数为NA,C正确;
D.常温下, 5.6g铁的物质的量为0.1ml,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生成亚铁离子,转移电子数为0.2NA,D错误;
答案为C。
4. 亚氨基锂(Li2NH)是一种储氢容量高、安全性好的固体储氢材料,其储氢原理可表示为Li2NH+H2===LiNH2+LiH。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Li2NH中N的化合价是-3
B. 1 ml H2参与反应,还原产物比氧化产物多15 g
C. 该反应中H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 1 ml H2参与反应时有1 ml电子发生转移
【答案】B
【解析】
【分析】Li2NH中H元素的化合价是+1,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LiNH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H元素的化合价是+1;LiH中H元素的化合价是-1,可以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
【详解】A、Li2NH中锂与氢元素均为+1价,N的化合价是-3价,故A正确;
B、LiNH2中氢元素是+1价而LiH中氢元素是-1价,故LiNH2是氧化产物,LiH是还原产物,故1 ml H2参与反应,还原产物比氧化产物少15 g,故B错误;
C、反应中H2中氢元素一部分化合价升高,一部分化合价降低,故H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C正确;
D、反应中只有H2中氢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故当有1 ml H2参与反应时有1 ml 电子发生转移,故D正确。
故选B。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B. 溶液与胶体:本质区别是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
C. 常温下可以用铝或铁制容器贮存浓硝酸和浓硫酸
D. 用焰色反应鉴别NaCl溶液和溶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A.酸指电离时所有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指电离时所有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指由金属阳离子(铵根)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称为氧化物,硫酸是酸,纯碱是盐,醋酸钠是盐,生石灰是氧化物,故A错误;
B.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形成的分散系为溶液,分散质微粒直径为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故B错误;
C.常温下,铝或铁遇到浓硫酸或浓硝酸发生氧化反应在金属的表现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了内部金属不再被氧化,故C正确;
D.NaCl溶液和溶液中都含有钠元素,焰色反应都呈黄色火焰,不能用焰色反应鉴别,故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区分溶液和胶体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e2+、Mg2+、Cl﹣、NO3﹣能大量共存于pH=0的溶液中
B. 1 L浓度为l ml•L﹣1的NH4Cl溶液中含有NA个NH4+
C. 除去NO中混有的少量NO2,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水的洗气瓶,再用排空气法收集NO
D. 反应MnO2+ZnS+2H2SO4═MnSO4+ZnSO4+S+2H2O中,每析出12.8g S共转移0.8ml电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A 、 pH=0说明溶液显酸性, HNO3会氧化Fe2+,3Fe2+ + 4H+ +NO3- =3Fe3+ +2H2O+NO,故错误;B、因为NH4+会发生水解,NH4+ +H2O=NH3·H2O+H+,所以溶液中NH4+ 小于NA 个,故错误; C、NO会和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NO2,2NO+O2=2NO2,故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错误; D、生成32g的硫转移2ml的电子,每析出12.8g S沉淀,12.8 g÷32 g×2ml电子,即共转移0.8ml电子,故D正确。
7.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 L乙醇中碳氢键的数目为0.5NA
B. 1 L 0.1 ml·L-1硫酸钠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4NA
C. 0.1 ml KI与0.1 ml FeCl3在溶液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 0.1 ml乙烯和乙醇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所消耗的氧分子数为0.3NA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标准状况下,乙醇是气体,无法计算2.24 L乙醇的物质的量,所以无法计算碳氢键的数目,A不正确;
B.1 L 0.1 ml·L-1硫酸钠溶液中仅硫酸根中含有的氧原子数就有0.4NA,溶液中还有大量的水,水分子中也有氧原子,氧原子总数远远大于0.4NA,B不正确;
C.碘化钾与氯化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Fe3+I2+2Fe2+,2mlI-完全反应电子转移数为2,所以0.1 ml KI与0.1 ml FeCl3在溶液中反应,转移的电子小于0.1NA,C不正确;
D.物质的量相同时,乙烯和乙醇完全燃烧的耗氧量是相同的,都是3ml,所以0.1 ml乙烯和乙醇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所消耗的氧分子数为0.3NA,D正确;
本题选D。
8. 已知。某固体粉末X中可能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2O3、Fe3O4、NaHCO3、Na2CO3、Na2S2O3、NaAlO2中的若干种。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现取X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是
A. 固体甲一定含有Fe3O4,可能含有Fe2O3
B. 固体粉末X中一定含有Na2S2O3、NaAlO2,可能含有NaHCO3
C. 气体乙和气体丙都为纯净物
D. 溶液甲中一定含有,可能含有
【答案】D
【解析】
【分析】溶液乙中加入足量(NH4)2CO3,生成沉淀、气体等,则乙中一定含有Al3+,固体甲中含有NaAlO2;溶液甲中加入足量盐酸,生成的沉淀乙应为S,气体乙中一定含有SO2,则溶液甲中含有,固体X中含有Na2S2O3;由反应可知,X中一定不含有NaHCO3。固体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得溶液丁,丁中含有HCl,能将KMnO4还原,所以固体甲不一定具有还原性。
【详解】A.由分析可知,固体甲与盐酸反应的产物不一定具有还原性,所以固体甲中不一定含有Fe3O4,A不正确;
B.固体粉末X中不可能含有NaHCO3,否则会与NaAlO2反应而生成Al(OH)3沉淀,致使溶液乙中不含有Al3+,无法发生后续反应,B不正确;
C.气体乙可能为SO2,也可能是SO2与CO2的混合物,C不正确;
D.由分析知,固体X中含有Na2S2O3,一定不含有NaHCO3,但可能含有Na2CO3,D正确;
故选D。
9. 对于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甲装置验证二氧化硫的氧化性
B. 用乙装置验证氧化性:Cl2>Fe3+>I2
C. 用丙装置验证稀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
D. 用丁装置检验SO2中是否混有CO2
【答案】B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硫和硫化钠反应生成硫单质,二氧化硫体现氧化性,A正确;
B.乙中右侧试管中四氯化碳呈现紫红色,说明有碘单质生成,但是可能是氯气和碘化钾反应生成的碘单质,B错误;
C.稀硝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硝酸钙、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可以排出装置中的氧气,再将铜丝伸入,即可验证稀硝酸的还原产物为一氧化氮,C正确;
D.首先用高锰酸钾除掉二氧化硫,之后用品红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净,此时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可以证明混有二氧化碳,D正确;
故选B。
10. 聚合硫酸铁可用于水的净化,其化学式可表示为[Fea(OH)b(SO4)c]m。取一定量聚合硫酸铁样品与足量盐酸反应,所得溶液平均分为两份。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得到白沉淀1.7475g.另一份溶液,先将Fe3+还原为Fe2+,再用0.02000ml·L-1K2Cr2O7标准溶液反应至终点,消耗K2Cr2O7标准溶液50.00mL。该聚合硫酸铁样品中a∶b的比值为
(已知:Cr2O+Fe2++H+→Cr3++Fe3++H2O,未配平)。
A. 2∶1B. 3∶1C. 4∶5D. 1∶1
【答案】A
【解析】
【分析】加入氯化钡生成的沉淀为硫酸钡,可计算出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根据Cr2O+6Fe2++14H+=2Cr3++6Fe3++7H2O和滴定所用重铬酸钾的量可计算出铁离子的物质的量,根据电荷守恒可计算出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n(SO)==0.0075ml
n(K2Cr2O7)=0.05L×0.02ml/=0.001ml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Cr2O+Fe2++H+→Cr3++Fe3++H2O配平得:Cr2O+6Fe2++14H+=2Cr3++6Fe3++7H2O
n(Fe2+)=6n(K2Cr2O7)=0.006ml
由电荷守恒可知n(OH-)+n(SO)×2=n(Fe3+)×3,解得:n(OH-)=0.006ml×3-0.0075ml×2=0.003ml
因此a∶b=0.006ml∶0.003ml=2∶1,故选A。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2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共20分)
11. 下列生产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高炉炼铁B. 工业制硫酸
C. 用、和饱和食盐水制备纯碱D. 海水提溴
【答案】C
【解析】
【详解】A.高炉炼铁中的一步重要反应为铁矿石被还原为铁,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工业制硫酸中二氧化硫的生成及二氧化硫氧化生成三氧化硫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和饱和食盐水制备纯碱发生的反应为:NaCl+NH3+H2O+CO2=NaHCO3↓+NH4Cl、2NaHCO3Na2CO3+H2O+CO2↑,可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符合题意;
D.海水提溴中的一步重要反应为将Br-氧化为Br2,反应方程式为Cl2+2Br-=2Cl-+ Br2,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12. 下列关于硫的化合物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H2S的稳定性及沸点均弱于H2O
B. 冷的浓硫酸使Fe、Al钝化,体现的是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C. 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D. 向S的含氧酸盐溶液中加入稀硫酸,不可能既生成沉淀又生成气体
【答案】CD
【解析】
【详解】A.氧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硫的,所以H2O的稳定性强于H2S的,H2S常温下为气态,水常温下为液态,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水的沸点更高,故A正确;
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Fe、Al钝化,故B正确;
C.SO2溶于水生成H2SO3,H2SO3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但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褪色,故C错误;
D.S2O与稀硫酸反应,既可生成沉淀S,又生成气体SO2,故D错误;
选CD
13. 某混合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浓度如下表,则M离子可能为( )
A. Na+B. Fe3+C. NO3-D. Mg2+
【答案】D
【解析】
【详解】溶液中,单位体积内已知的阳离子所带电量为:2ml/L×1=2ml/L,单位体积内已知的阴离子所带总电量为:2ml/L×1+1ml/L×2=4ml/L,单位体积内阴离子所带总电量大于单位体积内已知的阳离子所带电量,故M为阳离子,设M离子的电荷为x,由电荷守恒可知:4=2+x×1,解得x=+2,结合选项可知,M为Mg2+,故选D。
【点睛】利用电荷守恒确定M所带电荷是关键。根据电解质混合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相等确定M离子所带电荷,解题时需要注意离子共存问题。
14. 由制铝工业废渣(主要含Fe、Ca、Si、Al等的氧化物)制取聚合硫酸铁铝净水剂的流程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控制适当反应温度并不断搅拌,有利于提高铁、铝浸取率
B. 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 滤渣成分为
D. 聚合硫酸铁铝水解形成的胶体具有吸附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流程可知,加硫酸发生Al2O3+6H+=2Al3++3H2O、CaO+2H++=CaSO4↓+H2O、Fe2O3+6H+=2Fe3++3H2O或FeO+2H+=Fe2++H2O或Fe3O4+8H+=Fe2++2Fe3++4H2O,加过氧化氢可氧化亚铁离子,过滤分离出滤渣为硅的氧化物SiO2和CaSO4,滤液含H+、Fe3+、Ca2+、Al3+,对滤液加热聚合,进一步得到聚合硫酸铁铝,以此来解答。
【详解】A.控制适当反应温度并不断搅拌,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充分反应,有利于提高铁、铝浸取率,A正确;
B.Al2O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离子方程式为Al2O3+6H+=2Al3++3H2O,B正确;
C.由分析可知,滤渣成分为SiO2和CaSO4,C错误;
D.聚合硫酸铁铝水解可以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胶体,胶体表面积较大,具有吸附作用,D正确;
故答案为:C。
15. 将一定量的氯气通入50mL10ml/L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中,加热少许时间后,溶液中形成NaCl、NaClO、NaClO3共存体系(不考虑氯气和水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nml,则0.2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江西省吉安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不定项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已知氟化氢气体中有平衡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已知,T℃时,在2L密闭容器中使X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