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学业质量检测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学业质量检测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01
    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学业质量检测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02
    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学业质量检测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03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学业质量检测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学业质量检测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水稻育种有两次绿色革命,一次是高秆变矮秆,一次是常规稻变杂交稻。两次绿色革命,都使水稻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多倍体水稻同样具有大幅度提高产量的潜力,一旦成功,可以说是水稻育种的第三次绿色革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高秆变矮秆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B. 杂交稻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可产生新的性状
    C. 多倍体水稻谷粒更大,茎秆也更加粗壮,营养含量更高
    D. 一般来说,通过杂交获得纯合四倍体品种比纯合二倍体品种所需时间更长
    【答案】B
    【解析】
    【分析】 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体细胞或生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变化,称为染色体变异。
    【详解】A、高秆变矮秆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新性状,A正确;
    B、杂交稻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可产生新的性状组合,基因突变产生新的性状,B错误;
    C、基于四倍体水稻具有比二倍体成倍增加的基因组,包含着成倍增加的基因数,并且在每一个基因位点上具有4个相对性状基因。基因表达的总量增多,故多倍体水稻谷粒更大,茎秆也更加粗壮,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成分都比普通二倍体水稻的更高,C正确;
    D、从遗传学分析看,4个等位基因涉及到配对、交换、分离之后全部纯合的过程,这比二倍体复杂得多,获得纯合稳定的品种,所需时间可能要更长,D正确。
    故选B。
    2. p53蛋白可阻滞细胞周期,阻止受损细胞分裂,并通过诱导细胞凋亡,阻止肿瘤形成。p53蛋白的合成受p53基因的控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推测p53基因为一种原癌基因
    B. p53基因发生突变,细胞就会癌变
    C. 癌细胞内,p53蛋白的活性明显升高
    D. p53蛋白会影响细胞内其他基因表达
    【答案】D
    【解析】
    【分析】人和动物细胞中DNA上本来就存在与癌变相关的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一般来说,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这类基因一旦突变或过量表达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过强,就可能引起细胞癌变。相反,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促进细胞凋亡,这类基因一旦突变而导致相应的蛋白质活性减弱或失去活性,也可能引起细胞癌变。
    【详解】A、据题意:p53蛋白的合成受p53基因的控制,p53蛋白可阻滞细胞周期,阻止受损细胞分裂,说明p53基因为一种抑癌基因,A错误;
    B、细胞癌变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而是多基因突变的累积效应,B错误;
    C、p53基因为一种抑癌基因,这类基因一旦突变而导致相应的蛋白质活性减弱或失去活性,也可能引起细胞癌变,因此癌细胞内,p53蛋白的活性减弱或失去活性,C错误;
    D、p53蛋白能诱导细胞凋亡,故p53蛋白会影响细胞内其他基因表达,如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D正确。
    故选D。
    3. 血γ球蛋白缺乏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与该病有关的基因用A、a表示。如图是凝胶电泳方法得到的某患者家系的相关基因电泳图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2号与5号的基因型相同
    B. 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C. 1号和2号再生一个正常女孩,为纯合子的概率是1/3
    D. 5号为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致病基因来自1的概率为1/2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杂合体内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生成配子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A、正常1号和2号生出患病4号可确定该病是隐性遗传病。根据各个体的表型及其电泳带谱对应关系可知3号为显性纯合子,4号为隐性纯合子,1号和5号均为杂合子,即1号携带致病基因,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号与5号的基因型均为Aa,A正确;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无性别差异,B错误;
    C、1号和2号均为杂合子,基因型为Aa,再生一个正常女孩A-,基因型为纯合子AA的概率是1/3,C正确;
    D、5号的基因型为Aa,致病基因来自1、2的概率相等,均为1/2,D正确。
    故选B。
    4. 下图为利用野生猕猴桃种子(aa)为实验材料培育三倍体猕猴桃新品种的过程,①~④表示相关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所出现的变异类型只有染色体变异
    B. ④过程必需先获得基因型为AA的单倍体
    C. 基因型为AAA的植株上所结的种子不能正常萌发
    D. 基因型为AA的植株和AAAA的植株为两个不同的物种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①表示人工诱变,②④表示自交,③⑤表示人工诱导形成多倍体,⑥表示杂交。
    【详解】A、图示所示变异包括基因突变(aa→Aa)、染色体变异(AA→AAAA),A错误;
    B、④过程可通过自交实现,不一定需要先获得基因型为AA的单倍体,B错误;
    C、基因型为AAA的植株为三倍体植株,由于联会紊乱不能产生种子,C错误;
    D、基因型为AA的植株和AAAA的植株杂交所得AAA高度不育,可见两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因此两者是两个不同的物种,D正确。
    故选D。
    5. 某自由交配的种群在Ⅰ、Ⅱ、Ⅲ时段都经历多次繁殖过程,定期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Ⅱ段,AA个体比aa个体的适应能力弱
    B. A基因突变为a基因导致基因型频率在Ⅱ段发生剧变
    C. 在Ⅰ段内A的基因频率是40%
    D. Aa个体在Ⅰ、Ⅲ段数量均为40,说明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在Ⅰ阶段,AA=40个,aa=20个,Aa=40个,该阶段A的基因频率是A=(40×2+40)÷200×100%=60%,a的基因频率a=(20×2+40)÷200×100%=40%,在Ⅲ阶段AA=20个,aa=40个,Aa=40个,该阶段A的基因频率是A=(20×2+40)÷200×100%=40%,a的基因频率a=(40×2+40)÷200×100%=60%。
    【详解】A、在Ⅱ段,AA减少、aa增多,说明AA个体比aa个体的适应能力弱,A正确;
    B、导致基因型频率在Ⅱ段发生剧变的原因是自然选择对不同表型的个体进行了定向选择,B错误;
    C、在Ⅰ段内,AA的基因型频率是40%, aa的基因型频率是20%,Aa的基因型频率是40%,则A的基因频率是A=(40×2+40)÷200×100%=60%,C错误;
    D、在Ⅲ段,AA的基因型频率是20%,aa的基因型频率是40%,Aa的基因型频率是40%,则A的基因频率是A=(20×2+40)÷200×100%=40%,而在I段内,A的基因频率=60%,即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说明种群发生了进化,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频率的计算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基因频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根据坐标图的变化,结合基因频率的计算公式进行各阶段的计算,进而对选项做出分析和判断。把握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结果,理解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6. 头孢类药物可以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因此口服或注射了头孢类药物的人不能饮酒。乙醇主要在肝脏中代谢,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相对于口服,静脉注射的头孢类药物更先到达病灶
    B 过量饮酒可能会使人体内环境失去稳态
    C. 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均属于内环境的物质
    D. 口服或注射了头孢类药物的人饮酒后可能出现乙醛中毒现象
    【答案】C
    【解析】
    【分析】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也可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详解】A、口服药物时,药物经小肠吸收后进入毛细血管,通过血液循环到达组织处,经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静脉注射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浆,通过血液循环到达组织处,经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静脉注射发挥作用的速度更快。因此,相对于口服,静脉注射的头孢类药物更先到达病灶,A正确;
    B、乙醇主要在肝脏中代谢,过量饮酒,酒精很难及时被相关酶分解,影响肝脏的功能,且内环境中的酒精含量也会增多,可能会使人体内环境失去稳态,B正确;
    C、由题干可知,乙醇主要在肝脏中代谢,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存在于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物质,C错误;
    D、口服或注射了头孢类药物,头孢类药物会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导致人饮酒后,乙醇转化成的乙醛不能及时转化为乙酸,而引起乙醛中毒现象,D正确。
    故选C。
    7. 脑脊液是包围着脑和脊髓的无色透明液体,是脑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研究发现在血液和脑脊液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屏障:血-脑屏障,使得血液和脑脊液之间的物质交换具有严格的选择性,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较容易通过,而非脂溶性物质不易通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脑脊液是脑和脊髓的内环境
    B. 脑脊液可由脑毛细血管中的血浆渗出
    C. 脑脊液与组织液的化学组成大致相同
    D. 与血浆相比,脑脊液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1、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叫做内环境,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等。
    2、血浆、淋巴、组织液中物质:
    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甘油、脂肪酸等。
    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
    ③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
    3、据题可知,脑脊液是脑和脊髓生活的内环境。由于血-脑屏障使得血液和脑脊液之间的物质交换具有严格的选择性,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较容易通过,而非脂溶性物质不易通过,故脑脊液中脂质的含量相对较高,蛋白质含量相对较少。
    【详解】A、由题干可知,脑脊液是包围着脑和脊髓的无色透明液体,因此它是脑和脊髓的内环境,A正确;
    B、脑脊液是脑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因此脑脊液可由脑毛细血管中的血浆渗出,B正确;
    C、脑脊液是脑和脊髓生活的内环境,组织液是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脑脊液和组织液化学组成大致相同,C正确;
    D、由题干可知,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使得血液和脑脊液之间的物质交换具有严格的选择性,非脂溶性物质不易通过,因此与血浆相比,脑脊液含有较少的蛋白质,D错误。
    故选D。
    8. 下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①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
    B. 二氧化碳浓度大小关系是③>②
    C. 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图中的②
    D. 图中④的大分子可以流入⑤
    【答案】A
    【解析】
    【分析】内环境提供细胞赖以生存的条件,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液组成,各组成成分之间能进行一定程度的物质交换。
    【详解】A、由图可知,图中①为毛细血管壁细胞,其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A错误;
    B、由图可知,③为组织细胞,②为组织液,二氧化碳由细胞产生,从细胞经内环境排出体外,且由高浓度往低浓度运输,所以,二氧化碳分压大小关系是③>②,B正确;
    C、皮肤烫伤后,出现的水泡内液体主要是组织液,②为组织液,C正确;
    D、图中④是淋巴液,⑤是血浆,淋巴液中的大分子可以流入血浆,D正确。
    故选A。
    9. 图中c为肌肉,②为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为“神经—肌肉接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有4个神经元,肌肉既是感受器也是效应器
    B. a为传入神经,人体内兴奋在a上双向传导
    C. 刺激b,肌肉收缩,完成反射
    D. ②处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人体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递,兴奋在突触处产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
    【详解】A、图中有3个神经元,肌肉既是感受器也是效应器,A错误;
    B、由神经节的位置可判断,a为传入神经,人体内兴奋的传导,只能从感受器到效应器,因此兴奋在a上单向传导,B错误;
    C、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完整的反射弧,刺激b发生的肌肉收缩未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C错误;
    D、分析题干信息可知,②类似于突触,因此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D正确。
    故选D。
    10. 图甲为研究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的实验装置,两个神经元以突触联系,并连有电表I(电极分别在Q点细胞内外侧)、Ⅱ(电极分别在R、S点的细胞外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静息时,若升高细胞外K+浓度,则电表I的指针右偏幅度增大
    B. 刺激P点,电表I和电表Ⅱ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波形分别为图乙和图丙
    C. 刺激P点,电表Ⅰ记录到②处电位值时,Q点膜内Na+浓度可能高于膜外
    D. 刺激P点,电表I和电表Ⅱ均发生一次指针偏转,且方向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1、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2、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详解】A、静息时,若升高细胞外K+浓度,K+外流减少,则电表Ⅰ的指针右偏幅度减小,A错误;
    B、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突触前膜到突触后膜,所以刺激P点,兴奋只能传到Q点、R点,不能传到S点,所以电表Ⅰ、Ⅱ的指针均只能发生1次偏转,电表Ⅰ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波形与图乙基本相同,电表Ⅱ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波形与图丙的④基本相同,不发生⑤,B错误;
    C、刺激P点,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电表Ⅰ记录到②处电位值时,Q点膜外Na+浓度仍高于膜内,C错误;
    D、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突触前膜到突触后膜,所以刺激P点,兴奋只能传到Q点、R点,不能传到S点,所以电表Ⅰ、Ⅱ的指针均只能发生1次偏转,且方向相同,D正确。
    故选D。
    11. 下列与大脑皮层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人的手在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代表区范围大于脚
    B. 大脑皮层主要由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构成
    C. 眨眼反射的神经中枢也位于大脑皮层
    D. 语言、学习、记忆等是人脑的高级功能,其中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则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合成。
    【详解】A、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有关,运动越精细,其代表区范围就越大,人的手在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代表区域大于脚,A正确;
    B、大脑皮层主要由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构成,B正确;
    C、眨眼反射神经中枢也位于脊髓,C错误;
    D、学习、记忆、语言、情绪都属于大脑的高级功能,其中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D正确。
    故选C。
    12. 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 B 细胞(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 )

    A. 进入胰岛 B 细胞(β细胞)的葡萄糖增多是引起胰岛素释放的重要因素
    B. K+外流受阻会触发 Ca2+通道打开,促进 Ca2+内流
    C. 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主动运输释放胰岛素
    D. 血糖浓度升高还可以通过神经调节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
    【答案】C
    【解析】
    【分析】1、胰岛B细胞(β细胞)可以分泌胰岛素,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2、分析题图,题图表示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 B 细胞(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葡萄糖进入胰岛B细胞(β细胞)进行细胞呼吸产生ATP,ATP水解释放磷酸基团使胰岛B细胞膜上的K+通道磷酸化,导致K+外流受阻从而引起细胞膜电位变化,细胞膜电位变化促使Ca2+内流,Ca2+内流促进胰岛素释放。
    【详解】A、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浓度,分析图中可知,葡萄糖进入细胞后,经过一系列的调节,促进胰岛素的释放,所以葡萄糖增多是引起胰岛素释放的重要因素,A正确;
    B、图中当K+外流受阻时才会使细胞膜电位变化,促进Ca2+通道打开,Ca2+促进胰岛素的释放,B正确;
    C、胰岛素是蛋白质,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胰岛素,C错误;
    D、当血糖含量升高时,下丘脑的某个区域兴奋,通过副交感神经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故血糖浓度升高还可以通过神经调节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D正确。
    故选C。
    13. 秋冬季是支原体肺炎的高发季节,肺部感染会造成肺泡损伤,肺泡腔出现蛋白质渗出物,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和咳嗽等症状,重症患者会出现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降低等症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渗出导致肺部渗透压升高,下丘脑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
    B. 在安静状态下,骨骼肌是机体最主要的产热器官
    C. 发热、缺氧影响机体能量供应,是患者乏力的原因之一
    D. 患者呼吸频率明显增加受下丘脑的呼吸中枢的调节
    【答案】C
    【解析】
    【分析】1、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液减少。
    2、在安静状态下,内脏是主要的产热器官,在运动时,骨骼肌是主要的产热器官。
    3、人体内酶的最适温度是37℃,有氧呼吸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大多数能量。
    4、脑干中含有许多维持生命的活动中枢,如调节心跳、呼吸的中枢。
    【详解】A、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A错误;
    B、在安静状态下,内脏是机体最主要的产热器官,在运动时,骨骼肌是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B错误;
    C、发热时人体体温升高,人体内酶活性下降,生化反应速率减慢;缺氧使有氧呼吸速率减慢,释放的能量减少,因此发热和缺氧会影响机体的能量供应,使患者乏力,C正确;
    D、呼吸中枢不是位于下丘脑,而是位于脑干中,D错误。
    故选C。
    14. 分析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科学研究。关于促胰液素的发现(实验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稀盐酸注入狗的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注入狗的静脉→胰腺不分泌胰液
    ③稀盐酸注入狗的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④小肠黏膜与稀盐酸混合研磨制成提取液,注入狗的静脉→胰腺分泌胰液
    A. 实验①与②形成对照,自变量是稀盐酸刺激的部位
    B. 实验①与③形成对照,结果说明胰液的分泌一定不受神经调节
    C. 实验②与③对照可得出结论:稀盐酸刺激小肠黏膜产生了促进胰液分泌的物质
    D. 由实验④可推知,血液将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定向运输到胰腺促使胰液分泌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实验分析:①②③④组成的实验说明胰液的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经血液运输来调节。
    【详解】A、①与②组成的实验自变量是盐酸刺激的部位,①组的刺激部位为小肠肠腔,②组的刺激部位为静脉,A正确;
    B、实验①与③形成对照,结果说明胰液的分泌可以不受神经调节,B错误;
    C、实验②与③对照可推测:稀盐酸刺激小肠黏膜产生了促进胰液分泌的物质,但不能作为结论,C错误;
    D、由实验④可推知,血液将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运输到胰腺发挥了作用,但不是定向运输,D错误。
    故选D。
    15. 现代医学常用“随机双盲大样本分组对照试验”来评估某种口服新药的疗效,它包括以下三大要素:随机、双盲——观察者(医生)和被观察者(病人)双方都不知道被观察者所属的对象组、大样本;同时要设置三组实验:对照组(不治疗)、安慰剂组(吃安慰剂)、治疗组(吃药)。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不同病人用药量不同,故治疗组要挑选年龄性别和身体状况相近的病人
    B. 设置对照组和安慰剂组的目的是依次排除自愈力、心理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C. 对病人分组给药时,安慰剂组实际上给的是淀粉,但在外观上应与真药完全相同
    D. “大样本”排除了偶然性,“随机”排除了个体差异,“双盲”排除了主观偏向
    【答案】A
    【解析】
    【分析】本实验的目的是评估某种口服新药的疗效,所以实验自变量为是否服用新药,因变量为患者的病症是否缓解。注意题目信息:“随机双盲大样本分组对照试验”需包括以下三大要素:随机:样本选取遵循随机原则。双盲:观察者(医生)和被观察者(病人)双方都不知道被观察者所属的对照组。大样本:试验选取的样本数要尽可能多。因为统计学的“大数原则”告诉我们,样本越大,统计结果越能稀释掉那些特例,也就越能逼近真实情况。
    【详解】A、选取病人时要避免群体的人为分类,应做到随机性,A错误;
    B、设置对照组和安慰剂组的目的是依次排除自愈力、心理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正确;
    C、对病人分组给药时,安慰剂组实际上给的是淀粉,但在外观上应与真药完全相同,用来排除心理因素的作用,C正确;
    D、“大样本”排除了偶然性,“随机”排除了个体差异,“双盲”排除了主观偏向,D正确。
    故选A。
    16. 对雄性家禽、家畜实行阉割在我国已有多年的历史,商代甲骨文就出现了“凸刀”(用刀切除生殖器官)的字样。有实验者先将公鸡去势(切除睾丸),发现其雄性特征明显消失。再将其他公鸡的睾丸植入去势公鸡的腹腔(并没有与神经连接),发现公鸡的特征又逐步恢复。关于该实验的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本实验中用到了“减法原理”和“加法原理”
    B. 本实验对照组设置最好是做手术,但不切除睾丸
    C. 摘除睾丸后雄性特征消失,据此可初步确定睾丸的功能
    D. 本实验证明睾丸向血液释放雄激素,雄激素能维持雄性特征
    【答案】D
    【解析】
    【分析】1、加法原理是给研究对象施加自变量进行干预。也就是说,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求某一变量会产生什么结果,即知道自变量,不知道因变量;
    2、减法原理是排除自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干扰,同时尽量保持被研究对象的稳定。具体而言,结果已知,但不知道此结果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求确切的原因变量。
    【详解】A、本实验中去除睾丸体现了“减法原理”,再将睾丸植入体现了“加法原理”,A正确;
    B、本实验对照组的设置最好是做手术但不切除睾丸,从而排除手术本身的干扰,B正确;
    C、摘除睾丸后雄性特征消失,可初步确定睾丸的功能,C正确;
    D、本实验仅能说明睾丸可能向血液释放某种化学物质,该物质能维持雄性特征,但不能证明该物质是雄激素,D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2分)
    17.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玉米有非甜、微甜和超甜之分。当细胞内不存在酶1时,玉米表现为非甜。当细胞中存在酶1时,玉米才具有一定的甜度,其中微甜玉米中含有酶2,超甜玉米中不含酶2,作用机制如图所示。现将两株纯合的超甜玉米杂交,所得F1全部为微甜玉米,不考虑染色体互换和突变,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超甜玉米存在________种不同的基因型。根据题意分析,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F1的微甜玉米自交,自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
    (2)现让植株甲(基因型为AAbbDD)和植株乙(基因型为aabbdd)杂交,所得的F1表现为________,让F1自交,所得F2中的超甜玉米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3)上述玉米甜味形成过程中,体现出的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有________(答出1点)。
    【答案】(1) ①. 5 ②. aaBBdd×aabbDD ③. 微甜∶超甜=9∶7
    (2) ① 非甜 ②. 1/4
    (3)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一个性状可能会受到多个基因的影响
    【解析】
    【分析】分析图示可知,在基因B和D的作用下,控制合成酶2,在酶2的作用下,蔗糖转化为淀粉;基因a控制合成酶1,在酶1的作用下,淀粉转化为蔗糖。
    【小问1详解】
    由题意可知,非甜玉米基因型为A_,微甜玉米的基因型为aaB_D_,超甜玉米的基因型为aabbD_、aaB_dd、aabbdd。超甜玉米的基因型共有5种。由亲本及F1表型可推知,亲本基因型组合为aaBBdd×aabbDD,F1(aaBbDd)自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微甜∶超甜=9∶7。
    【小问2详解】
    植株甲(AAbbDD)和植株乙(aabbdd)杂交,所得的F1(AabbDd)表现为非甜,F1(AabbDd)自交所得F2为1AAbbDD、2AabbDd、laabbdd,F2中超甜玉米占1/4。
    【小问3详解】
    上述玉米甜味形成过程中,体现出的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有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②一个性状可能会受到多个基因的影响。
    18. 原产某地的某种一年生植物a,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种植,很多年以后移植到原产地,开花时期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总是:
    (1)将植物a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这样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种群a、b和c之间就形成________,种群b和种群c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授粉,这说明种群b和种群c之间已产生了_________。
    (2)在对b植物的某一种群进行调查时,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调查,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__________(填“发生”或“没有发生”)进化,理由是____________。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____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_________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突变和基因重组、__________及__________是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
    【答案】 ①. 地理隔离 ②. 生殖隔离 ③. 没有发生 ④. 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 ⑤. 种群 ⑥. 自然选择 ⑦. 自然选择 ⑧. 隔离
    【解析】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1)将植物a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这样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种群a、b和c之间就形成了地下隔离;种群b和种群c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授粉,这说明种群b和种群c已产生了生殖隔离。
    (2)第一年基因型号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则Dd所占的比例为20%,由此可以计算出D的基因频率为,d的基因频率为;第二年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则Dd所占的比例为32%,由此可以计算出D的基因频率为,d的基因频率为。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说明该植物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发生进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基因频率的相关计算,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掌握基因频率的相关计算,明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19. 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中,a表示呼吸系统,b表示___________系统,c表示泌尿系统。图甲表明内环境是____________的媒介。
    (2)正常情况下,图乙____________液中的CO2浓度最高。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可以与血液中的NaHCO3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3)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保持相对稳定。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下进行。
    (4)若图乙中组织细胞为肝细胞,肝炎病人化验时,需抽取相当于图中________(A液或B液或C液)液体,会发现此液体中转氨酶的含量偏高,这是因为肝炎病人的___________。
    【答案】(1) ①. 消化 ②. 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D (3) ①. 理化性质 ②. 化学成分 ③. 神经-体液-免疫
    (4) ①. B液 ②. 肝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大
    【解析】
    【分析】1、分析图甲:内环境通过a系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a是呼吸系统;外界的养料通过b系统进入循环系统,b是消化系统;代谢废物由c排出,c是泌尿系统、皮肤。
    2、分析图乙:A液是组织液,B液是血浆,C液是淋巴,D是细胞内液。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图甲中,a表示呼吸系统,外界的养料通过b系统进入循环系统,b是消化系统,代谢废物由c排出,c表示泌尿系统、皮肤。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小问2详解】
    正常情况下,细胞有氧呼吸产生CO2,所以正常情况下,图中ABCD四种液体中,D细胞内液中CO2浓度最高。
    【小问3详解】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小问4详解】
    肝炎病人的肝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大,病人的血液中转氨酶的含量会偏高,可以通过化验B液血浆成分进行检查诊断。
    20. 脊蛙是指除去大脑的青蛙,这种青蛙可实行有关非条件反射的实验。因为已经没有大脑,它所有的反射都是通过脊髓来完成的。如图表示脊蛙的一个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其中甲、乙两处是刺激位点或兴奋的检测位点。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结构丙由_______三部分组成。若结构丙后神经元发生持续性兴奋,则原因可能是_____。
    (2)科研人员为了验证青蛙的搔扒反射(非条件反射),实验前须将青蛙的头部剪去,其目的是______。
    (3)为了验证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现利用甲、乙两处的刺激位点或兴奋检测位点进行实验,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__。
    (4)科研人员用蛙的神经纤维进行了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两组实验,其测量结果如图3或图4所示,其中图4的曲线绘制不完整。

    ①图3所示的实验结果对应图________所示的实验。
    ②请在图4中将另一组实验的测量结果曲线绘制完整_____。
    【答案】(1) ①.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②. 神经递质未被降解或者突触前神经元上回收神经递质的受体被破坏等,使神经递质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
    (2)排除大脑对实验的干扰
    (3)分别在甲、乙部位接上电流表,刺激甲,检测乙处是否有电流;刺激乙处,再检测甲处是否有电流
    (4) ①. 图1 ②.
    【解析】
    【分析】兴奋到达突触前膜所在的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引起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并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扩散到突触后膜的受体附近。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突触后膜上的离子通道发生变化,引发电位变化。神经递质被降解或回收。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是单向的,原因: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小问1详解】
    结构丙是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兴奋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需要通过神经递质发挥作用,一般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会被回收或被降解,若神经递质未被降解或者突触前神经元上回收神经递质的受体被破坏等,使神经递质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会导致结构丙后神经元发生持续性兴奋;
    【小问2详解】
    为了验证青蛙的搔扒反射(非条件反射),实验前须将青蛙的头部剪去,排除大脑对实验的干扰,因为高级中枢会对低级中枢起到调控作用;
    【小问3详解】
    验证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可分别在甲、乙部位接上电流表,刺激甲,检测乙处是否有电流;刺激乙处,再检测甲处是否有电流;
    【小问4详解】
    ①图3测量了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说明电流表接到了细胞膜的内外侧,开始测量到的就是静息电位(正负外正),静息电位是用膜内电位减膜内电位,静息电位为负,对应图1所示的实验;
    ②图2电流表的电极街道了细胞膜的外侧,当兴奋到达左侧电极之前,电流表的两个电极之间没有电位差,电流表不发生偏转,当兴奋到达左侧电极,电流表向左偏转,兴奋离开左侧电极但未达到右侧电极时,电极之间没有电位差,电流表偏转到中间位置,当电流到达右侧电极时,电流表向右偏转,电流表一共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图4结果应为:

    21. 哺乳动物的生殖活动与光照周期有着密切关系。下图表示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活动的调控。回答下列问题:

    (1)动物激素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泌,通过____________传递,对靶细胞、靶器官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的有机物。
    (2)图中对光暗信号进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___;图中神经调节过程中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_________________;作用于效应器的神经递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3)褪黑素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调节过程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
    (4)若给正常哺乳动物个体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随后其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水平会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 ②. 体液
    (2) ①. 反射 ②. 松果体 ③. 去甲肾上腺素
    (3)分级调节和(负)反馈
    (4) ①. 降低 ②. 给正常哺乳动物个体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会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时,会抑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解析】
    【分析】据图可知,光暗信号可通过神经系统对松果体分泌进行调节。性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小问1详解】
    动物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 )分泌,通过体液(或血浆)传递,对靶细胞、靶器官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的微量有机物。
    【小问2详解】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图中神经调节过程中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松果体;据图可知,轴突末端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松果体表面的受体,促进松果体分泌褪黑素。
    【小问3详解】
    褪黑素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这一分级调节途径,可促进性激素分泌,性激素分泌过多时,会反馈抑制下丘脑、垂体的分泌。
    【小问4详解】
    相关试卷

    江苏省启东市东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江苏省启东市东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冬季阶段性检测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冬季阶段性检测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9页。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单选题, 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