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学案 农业可持续发展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115072/0-170347533766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三一轮学案 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因素。
【复习目标】
1、结合具体区域案例,分析影响其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说明在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措施。
2、通过案例分析,强化区域认知、培养综合思维,增强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等理念。
【知识回顾】
1、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人文因素:
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3、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探究活动一 农业的区位因素
材料一:地瓜喜光、喜高温、不耐寒,对土壤的要求较严格,要求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泗水地瓜栽培历史悠久。 据记载,清乾隆年间境内就有栽植。泗水县属泰沂余脉低山丘陵区,土壤类型为棕壤、褐土、潮土,土层深厚,适宜种植地瓜。泗水地瓜在长期的栽培和自然选择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产品特征,2009年04月15日,国家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泗水地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1年8月,泗水县动工兴建甘薯高科技产业园。截至2017年底,泗水县建成了20万亩的标准化生产基地,年产优质地瓜12.5万吨。
结合材料,简要说明泗水种植地瓜的优势区位有哪些?
第 1 页
探究活动二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材料二:2023年10月,李老师带领研学小组去泗水县龙门山附近的石全庄考察, 在村子附近,几位村民正在收获地瓜。与村民交谈得知,由于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加之价格影响,村民种植地瓜的积极性不高。本村种植地块分散,面积较小,地瓜主要用于自己食用。邻村建有甘薯产业园,主要销售给利丰食品厂用于生产粉皮、粉条等副食。
1、结合实际,推测村民种植地瓜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2、结合泗水地瓜种植的现状,为泗水县地瓜产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3、思考: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对不利自然条件的改造措施有哪些?
总结: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第 2 页
【对接高考】
(2022•全国乙卷) 当雄是拉萨唯一的纯牧业县,牧民占比约90%,依托特色 畜种牦牛,走产业扶贫之路。甲公司成立于2017年初,采取“公司+农户” 的 模式(下图),生产的有“身份证”的牦牛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广受消费者欢 迎。据此完成1~2题。
加入甲公司后,牧民家庭明显增加的是( )
A.牧场面积 B.牦牛数量 C.劳动力数量 D.收入来源
2.甲公司提高牦牛价值的主要途径是( )
①扩大放牧规模 ②延长产业链条 ③创建产品品牌 ④实施多种经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当雄生长期短,牧草较矮。为保障漫长寒季的草料供应,当地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
①开垦草原种植牧草 ②储存草原生长期牧草
③建设温室种植牧草 ④从邻近农区购买草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3•全国甲卷) 2005年前后,福建泉州开始购买国外优良而昂贵的胡萝卜种子,在沿海沙质土地进行大规模种植。产品主要出口东亚、东南亚国家,成为全国重要的胡萝卜出口基地。2020年,泉州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培育的胡萝卜种子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替代了进口种子,当地海关也助力胡萝卜出口基地发展,全程跟踪胡萝卜生产过程,并保障产品及时通关,据此完成3~5题。
泉州成为全国重要胡萝卜出口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
①胡萝卜精深加工能力强②拥有优良港口③胡萝卜品质优且产量大④铁路运输发达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实现进口种子替代对泉州胡萝卜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是( )
明显提高胡萝卜产量B.明显提高胡萝卜质量
C.增加胡萝卜出口国家D.增加胡萝卜种植收益
泉州海关助力胡萝卜出口基地发展,重点关注胡萝卜的( )
①新鲜程度②出口关税③出口数量④食用安全
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第 3 页
(2022•全国甲卷) 近年来,吉林、河南两省相继提出实 施“秸秆变肉”工程和“秸秆变肉换奶”计划。一是重点 推进秸秆饲料化进程(2021年吉林、河南秸秆产量分别为4 000万吨和6 550万吨);二是稳妥推进具有良好经济与生态 意义的“粮改饲”工作,即在玉米产区规模化种植青贮玉 米、甜高粱、苜蓿等饲料作物, 以满足肉牛等发展需求。 据此完成6~8题。
6.导致吉林、河南两省年秸秆产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年降水量 B.作物结构
C.耕地质量 D.作物熟制
7.在玉米产区推广“粮改饲”的经济意义是( )
A.提高秸秆产量 B.增加秸秆种类
C.调整农牧结构 D.推动种植技术进步
8.体现“粮改饲”生态意义的农事是( )
①作物轮作 ②土壤深翻 ③圈舍养殖 ④土地平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埃塞俄比亚人口超过1亿,农业人口约占80%,以小农户为主,农业是经济支柱。该国土地资源丰富,干湿季分明,绝大多数耕地只在湿季种植作物,灌溉农田比例小;工业基础及道路、供电等设施薄弱。近年来,该国引进灌溉农机具,但推广缓慢,下图示意埃塞俄比亚地形。
评价埃塞俄比亚发展灌溉农业的水资源条件和地形条件。
指出埃塞俄比亚推广灌溉技术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3)说明埃塞俄比亚难以大规模引进灌概农机具的社会经济原因。
第 4 页
角度
基本思路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最新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49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49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共3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农业布局特点,商品粮基地建设,农业发展方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33讲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33讲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含解析),共2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9章第1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学案: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9章第1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学案,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