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教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时教学课件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4章章末综合提升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教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4章章末综合提升课件,共22页。
第四章 光及其应用章末综合提升巩固层丨知识整合01提升层丨题型探究主题1 光的折射、全反射 主题2 两面平行的玻璃砖对光路的影响主题3 光的干涉和衍射的比较 021.解决光的折射问题的常规思路(1)根据题意画出正确的光路图。(2)利用几何关系确定光路图中的边、角关系,要注意入射角、折射角均是光线与法线的夹角。(3)利用折射定律、折射率公式列式求解。主题1 光的折射、全反射2.有关全反射定律的应用技巧(1)首先判断光是否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如果是,下一步就要再利用入射角和临界角的关系进一步判断,如果不是则直接应用折射定律解题即可。(2)分析光的全反射时,根据临界条件找出临界状态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3)当发生全反射时,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和光路可逆性。A.在MQ边的折射角为60°B.在MN边的入射角为45°C.不能从MN边射出D.不能从NP边射出C [光线从O点入射,设折射角为β,由折射定律有sin α=nsin β,解得β=30°,即该束单色光在MQ边的折射角为30°,故A错误;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1)根据题意画出正确的光路图。(2)利用几何关系确定光路图中的边、角关系,要注意入射角、折射角的确定。(3)利用折射定律求解。光从玻璃砖上表面处折射进入玻璃中,再从下表面折射出玻璃时,满足发生全反射的条件之一,即光由光密介质(玻璃)进入光疏介质(空气),那么是否可能在玻璃砖下表面上发生全反射呢?答案是不可能。这是由于玻璃砖上、下两个表面是平行的,在下表面处的入射角等于上表面处的折射角,如图所示。由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在玻璃砖下表面处是不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的,但光线发生了侧移。主题2 两面平行的玻璃砖对光路的影响两面平行的玻璃砖对光路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1)不改变入射光的性质和方向,只使光线向偏折方向平行侧移,且入射角(i)、玻璃砖厚度(a)和折射率(n)越大,侧移越大。(2)平行光照射到平行玻璃砖上,入射光的宽度等于出射光的宽度,而玻璃砖中折射光的宽度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减小。(3)从平行玻璃砖的正上方观察玻璃砖下面的发光体,观察到的位置比发光体实际位置更接近玻璃砖。(1)求每种波长的光射入上表面后的折射角r1、r2;(2)为使光束从玻璃板下表面出射时能分成不交叠的两束,玻璃板的厚度d至少为多少?并画出光路示意图。1.两者的产生条件不同:产生干涉的条件是两列光波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小孔的尺寸跟光的波长相差不多,甚至比光的波长还要小。2.图样特点不同:单色光双缝干涉产生的是等间距、明暗相间且亮度基本相同的条纹;单缝衍射产生的是中央最宽、最亮,其他窄且暗的明暗相间条纹,并且各相邻条纹间距不等。主题3 光的干涉和衍射的比较3.单缝衍射与双缝干涉的比较【典例3】 (多选)如图所示的四种明暗相间的条纹,是红光、紫光分别通过同一个双缝干涉仪形成的干涉图样和通过同一个单缝形成的衍射图样。图中黑色部分代表亮条纹,下列四幅图中由红光形成的图样是( )A B C D (1)根据条纹的宽度区分:双缝干涉的条纹是等宽的,条纹间的距离也是相等的;而单缝衍射的条纹,中央亮条纹最宽,两侧的条纹变窄。(2)根据亮条纹的亮度区分:双缝干涉条纹,从中央亮纹往两侧亮度变化很小;而单缝衍射条纹中央亮纹最亮,两侧的亮纹逐渐变暗。
第四章 光及其应用章末综合提升巩固层丨知识整合01提升层丨题型探究主题1 光的折射、全反射 主题2 两面平行的玻璃砖对光路的影响主题3 光的干涉和衍射的比较 021.解决光的折射问题的常规思路(1)根据题意画出正确的光路图。(2)利用几何关系确定光路图中的边、角关系,要注意入射角、折射角均是光线与法线的夹角。(3)利用折射定律、折射率公式列式求解。主题1 光的折射、全反射2.有关全反射定律的应用技巧(1)首先判断光是否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如果是,下一步就要再利用入射角和临界角的关系进一步判断,如果不是则直接应用折射定律解题即可。(2)分析光的全反射时,根据临界条件找出临界状态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3)当发生全反射时,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和光路可逆性。A.在MQ边的折射角为60°B.在MN边的入射角为45°C.不能从MN边射出D.不能从NP边射出C [光线从O点入射,设折射角为β,由折射定律有sin α=nsin β,解得β=30°,即该束单色光在MQ边的折射角为30°,故A错误;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1)根据题意画出正确的光路图。(2)利用几何关系确定光路图中的边、角关系,要注意入射角、折射角的确定。(3)利用折射定律求解。光从玻璃砖上表面处折射进入玻璃中,再从下表面折射出玻璃时,满足发生全反射的条件之一,即光由光密介质(玻璃)进入光疏介质(空气),那么是否可能在玻璃砖下表面上发生全反射呢?答案是不可能。这是由于玻璃砖上、下两个表面是平行的,在下表面处的入射角等于上表面处的折射角,如图所示。由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在玻璃砖下表面处是不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的,但光线发生了侧移。主题2 两面平行的玻璃砖对光路的影响两面平行的玻璃砖对光路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1)不改变入射光的性质和方向,只使光线向偏折方向平行侧移,且入射角(i)、玻璃砖厚度(a)和折射率(n)越大,侧移越大。(2)平行光照射到平行玻璃砖上,入射光的宽度等于出射光的宽度,而玻璃砖中折射光的宽度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减小。(3)从平行玻璃砖的正上方观察玻璃砖下面的发光体,观察到的位置比发光体实际位置更接近玻璃砖。(1)求每种波长的光射入上表面后的折射角r1、r2;(2)为使光束从玻璃板下表面出射时能分成不交叠的两束,玻璃板的厚度d至少为多少?并画出光路示意图。1.两者的产生条件不同:产生干涉的条件是两列光波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小孔的尺寸跟光的波长相差不多,甚至比光的波长还要小。2.图样特点不同:单色光双缝干涉产生的是等间距、明暗相间且亮度基本相同的条纹;单缝衍射产生的是中央最宽、最亮,其他窄且暗的明暗相间条纹,并且各相邻条纹间距不等。主题3 光的干涉和衍射的比较3.单缝衍射与双缝干涉的比较【典例3】 (多选)如图所示的四种明暗相间的条纹,是红光、紫光分别通过同一个双缝干涉仪形成的干涉图样和通过同一个单缝形成的衍射图样。图中黑色部分代表亮条纹,下列四幅图中由红光形成的图样是( )A B C D (1)根据条纹的宽度区分:双缝干涉的条纹是等宽的,条纹间的距离也是相等的;而单缝衍射的条纹,中央亮条纹最宽,两侧的条纹变窄。(2)根据亮条纹的亮度区分:双缝干涉条纹,从中央亮纹往两侧亮度变化很小;而单缝衍射条纹中央亮纹最亮,两侧的亮纹逐渐变暗。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