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4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学案
展开一、实验原理与方法
在一维碰撞中,测出相碰的两物体的质量m1、m2和碰撞前、后物体的速度v1、v2、v1′、v2′,算出碰撞前的动量p=m1v1+m2v2及碰撞后的动量p′=m1v1′+m2v2′,看碰撞前、后动量是否相等。
二、实验器材
方案一:利用气垫导轨完成一维碰撞实验
气垫导轨、数字计时器、天平、滑块(两个)、重物、弹簧片、细绳、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
方案二:利用斜槽滚球完成一维碰撞实验
斜槽、小球(两个)、天平、复写纸、白纸等。
三、实验过程
方案一:利用气垫导轨完成一维碰撞实验
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滑块的质量。
2.安装:正确安装好气垫导轨,如图所示。
3.实验:接通电源,利用配套的数字计时装置测出两滑块各种情况下碰撞前后的速度(①改变滑块的质量;②改变滑块的初速度大小和方向)。
4.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方案二:利用斜槽滚球完成一维碰撞实验
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球的质量,并选定质量大的小球为入射小球。
2.安装:按照如图甲所示安装实验装置。调整固定斜槽使斜槽底端水平。
甲 乙
3.铺纸:白纸在下,复写纸在上且在适当位置铺放好。记下铅垂线所指的位置O。
4.放球找点:不放被撞小球,每次让入射小球从斜槽上某固定高度处自由滚下,重复10次。用圆规画尽量小的圆把所有的小球落点圈在里面。圆心P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5.碰撞找点:把被撞小球放在斜槽末端,每次让入射小球从斜槽同一高度(同步骤4中的高度)自由滚下,使它们发生碰撞,重复实验10次。用步骤4的方法,标出碰后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M和被撞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N。如图乙所示。
6.验证:连接ON,测量线段OP、OM、ON的长度。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最后代入m1OP=m1OM+m2ON,看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成立。
7.整理:将实验器材放回原处。
四、数据处理
方案一:利用气垫导轨完成一维碰撞实验
1.滑块速度的测量:v=eq \f(Δx,Δt),式中Δx为滑块(挡光片)的宽度(仪器说明书上给出,也可直接测量),Δt为数字计时器显示的滑块(挡光片)经过光电门的时间。
2.验证的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
方案二:利用斜槽滚球完成一维碰撞实验
验证的表达式:m1eq \(OP,\s\up6(-))=m1eq \(OM,\s\up6(-))+m2eq \(ON,\s\up6(-))。
五、误差分析
1.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装置本身是否符合要求。
(1)碰撞是否为一维。
(2)实验是否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如气垫导轨是否水平,两球是否等大。
2.偶然误差:主要来源于质量m1、m2和碰撞前后速度(或水平射程)的测量。
六、注意事项
1.前提条件:碰撞的两物体应保证“水平”和“正碰”。
2.方案提醒:
(1)若利用气垫导轨进行验证,调整气垫导轨时,应注意利用水平仪确保导轨水平。
(2)若利用平抛运动规律进行验证:
①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
②入射小球每次都必须从斜槽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③选质量较大的小球作为入射小球;
④实验过程中实验桌、斜槽、记录的白纸的位置要始终保持不变。
3.探究结论:寻找的不变量必须在各种碰撞情况下都不变。
类型一 实验原理与操作
【典例1】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研究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守恒,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A球的质量大于B球的质量,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在位于水平地面上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图中O点是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B球落点痕迹如图乙所示,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G、R、O所在的平面,米尺的零点与O点对齐。
甲 乙
(1)碰撞后B球的水平射程是________cm。
(2)在以下的选项中,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是________。
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B.A球与B球碰撞后,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C.A、B两球的质量
D.G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
(3)若本实验中测量出未放B球时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为x,碰撞后A、B两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xA′、xB′,A、B两球的质量分别为mA、mB,则通过式子________即可验证A、B两球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解析] (1)由于偶然因素的存在,重复操作时小球的落点不可能完全重合(如题图乙所示),处理的办法是用一个尽可能小的圆将“所有落点位置”包括在内(其中误差较大的位置可略去),此圆的圆心即可看作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碰撞后B球的水平射程等于圆心到O点的距离,由图乙可得此射程约为64.7 cm。
(2)由于A、B离开水平槽末端后均做平抛运动,平抛高度相同,运动时间相等,因此可以用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表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没有必要测量G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故A、B均正确,D错误;要验证碰撞前后的动量守恒,必须测量A、B两球的质量,C正确。
(3)未放B球时A球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为xA,碰撞后A、B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分别为xA′、xB′,由于两球做平抛运动的时间相等,因此通过式子mAxA=mAxA′+mBxB′即可验证A、B两球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答案] (1)64.7(64.2~65.2均可) (2)ABC
(3)mAxA=mAxA′+mBxB′
类型二 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典例2】 现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图中,气垫导轨上有A、B两个滑块,滑块A右侧带有一弹簧片,左侧与通过打点计时器(图中未画出)的纸带相连;滑块B左侧也带有一弹簧片,上面固定一遮光片,光电计时器(未完全画出)可以记录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实验测得滑块A的质量m1=0.310 kg,滑块B的质量m2=0.108 kg,遮光片的宽度d=1.00 cm;打点计时器所用交变电流的频率f=50.0 Hz。将光电门固定在滑块B的右侧,启动打点计时器,给滑块A一向右的初速度,使它与B相碰。碰后光电计时器显示的时间为ΔtB=3.500 ms,碰撞前后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
若实验允许的相对误差绝对值eq \b\lc\(\rc\)(\a\vs4\al\c1(\b\lc\|\rc\|(\a\vs4\al\c1(\f(碰撞前后总mv之差,碰前总mv)))×100%))最大为5%,本实验是否在误差范围内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写出运算过程。
[解析] 按定义,滑块A运动的瞬时速度大小v=eq \f(Δs,Δt)①
式中Δs为滑块A在很短时间Δt内走过的路程
设纸带上打出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ΔtA,则
ΔtA=eq \f(1,f)=0.02 s②
ΔtA可视为很短
设滑块A在碰撞前、后瞬时速度大小分别为v0、v1。将②式和图给实验数据代入①式得
v0≈2.00 m/s③
v1≈0.97 m/s④
设滑块B在碰撞后的速度大小为v2,由①式有
v2=eq \f(d,ΔtB)⑤
代入题给实验数据得v2≈2.86 m/s⑥
设两滑块在碰撞前后的总动量分别为p和p′,则
p=m1v0⑦
p′=m1v1+m2v2⑧
两滑块在碰撞前后总动量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为
δp=eq \b\lc\|\rc\|(\a\vs4\al\c1(\f(p-p′,p)))×100%⑨
联立③④⑥⑦⑧⑨式并代入相关数据,得
δp≈1.7%<5%
因此,本实验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
[答案] 见解析
1.本实验碰撞前、后速度大小的测量采用极限法,v=eq \f(Δx,Δt)=eq \f(d,Δt),其中d为挡光板的宽度。
2.注意速度的矢量性:规定一个正方向,碰撞前后滑块速度的方向跟正方向相同即为正值,跟正方向相反即为负值,比较m1v1+m2v2与m1v1′+m2v2′是否相等,应该把速度的正负号代入计算。
3.造成实验误差的主要原因是存在摩擦力。利用气垫导轨进行实验,调节时确保导轨水平。
类型三 创新实验设计
【典例3】 如图所示的装置是“冲击摆”,摆锤的质量很大,子弹以初速度v0从水平方向射入摆中并留在其中,随摆锤一起摆动。
(1)子弹射入摆锤后,与摆锤一起从最低位置摆至最高位置的过程中,________守恒。要得到子弹和摆锤一起运动的初速度v,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
A.子弹的质量m
B.摆锤的质量M
C.冲击摆的摆长l
D.摆锤摆动时摆线的最大摆角θ
(2)用问题(1)中测量的物理量得出子弹和摆锤一起运动的初速度v=________。
(3)通过表达式________,即可验证子弹与摆锤作用过程中满足动量守恒定律。(用已知量和测量量的符号m、M、v、v0表示)
[解析] (1)(2)子弹射入摆锤后,与摆锤一起从最低位置摆至最高位置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设在最低位置时,子弹和摆锤的共同速度为v,则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eq \f(1,2)(m+M)v2=(m+M)g(l-lcs θ),得v=eq \r(2gl(1-cs θ))。要得到子弹和摆锤一起运动的初速度v,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冲击摆的摆长l,摆锤摆动时摆线的最大摆角θ,故C、D正确。
(3)射入摆锤前子弹速度为v0,动量为mv0;子弹和摆锤一起运动的瞬间速度为v,动量为(m+M)v,该过程中mv0=(m+M)v。
[答案] (1)机械能 CD (2)eq \r(2gl(1-cs θ))
(3)mv0=(m+M)v
1.如图(a)所示,在水平光滑轨道上停着甲、乙两辆实验小车,甲车上系有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当甲车获得水平向右的速度时,随即启动打点计时器,甲车运动一段距离后,与静止的乙车发生正碰并粘在一起运动,纸带记录下碰撞前甲车和碰撞后两车的运动情况,如图(b)所示,电源频率为50 Hz,则碰撞前甲车速度大小为____m/s,碰撞后的共同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a)
(b)
[解析] 碰撞前Δx=1.2 cm,碰撞后Δx′=0.8 cm,T=0.02 s,则v甲=eq \f(Δx,T)=0.6 m/s,碰撞后v′=eq \f(Δx′,T)=0.4 m/s。
[答案] 0.6 0.4
2.气垫导轨工作时,可忽略滑块与导轨表面间的阻力影响。现借助其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如图1所示,在水平气垫导轨上放置质量均为m的A、B(图中未标出)两滑块,左侧滑块的左端、右侧滑块的右端分别与一条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打点计时器(图中未画出)所用电源的频率为f。气垫导轨正常工作后,接通两个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待打点稳定后让两滑块以大小不同的速度相向运动,两滑块相碰后粘在一起继续运动。如图2所示的甲和乙为某次实验打出的、分别与两个滑块相连的两条纸带,在纸带上以同间距的6个连续打点为一段选取数据,用刻度尺分别测出其长度为s1、s2和s3。
图1
甲
乙
图2
(1)若碰前滑块A的速度大于滑块B的速度,则滑块________(选填“A”或“B”)是与纸带甲的______(选填“左”或“右”)端相连的。
(2)碰撞前A、B两滑块的动量大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需要验证是否成立的表达式为________(用题目所给的已知量表示)。
[解析] (1)因碰前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A、B的速度方向相反,且碰后速度相同,故图中s1和s3是两滑块相碰前打出的纸带,s2是相碰后打出的纸带,所以滑块A应与甲纸带的左端相连。
(2)碰撞前两滑块的速度分别为v1=eq \f(s1,t)=eq \f(s1,5T)=0.2s1f,v2=eq \f(s3,t)=0.2s3f,碰撞后两滑块的共同速度v=eq \f(s2,t)=0.2s2f,所以碰前两滑块动量大小分别为p1=mv1=0.2mfs1,p2=mv2=0.2mfs3,总动量为p=p1-p2=0.2mf(s1-s3),碰后总动量为p′=2mv=0.4mfs2,要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验证0.2mf(s1-s3)=0.4mfs2是否成立,化简得s1-s3=2s2。
[答案] (1)A 左 (2)0.2mfs1 0.2mfs3 s1-s3=2s2
3.在实验室里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一般采用如图甲、乙两种装置。
甲 乙
(1)若入射小球质量为m1,半径为r1;被碰小球质量为m2,半径为r2,则要求________。
A.m1>m2 r1>r2B.m1>m2 r1<r2
C.m1>m2 r1=r2D.m1<m2 r1=r2
(2)设入射小球的质量为m1,被碰小球的质量为m2,则在用甲装置实验时,验证碰撞中动量守恒的公式为____________。(用装置图中的字母表示)
(3)若采用乙装置进行实验,以下所提供的测量工具中必须有的是________。
A.毫米刻度尺B.游标卡尺
C.天平D.弹簧秤
E.秒表
(4)在实验装置乙中,若小球和斜槽轨道非常光滑,则可以利用一个小球验证小球在斜槽上,下滑过程中的机械能守恒。这时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小球静止释放的初位置到斜槽末端的高度差h1,小球从斜槽末端水平飞出后做平抛运动到地面的水平位移x、竖直下落高度h2。则所需验证的关系式为________。(不计空气阻力,用题中的字母符号表示)
[解析] (1)为了防止入射小球碰后发生反弹,应保证m1>m2;为了使两小球发生正碰,两小球的半径应相同,即r1=r2。 故C正确。
(2)(3)P为碰前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M为碰后入射小球落点的位置,N为碰后被碰小球落点的位置,碰撞前入射小球的速度为v1=eq \f(\x\t(OP),t)
碰撞后入射小球的速度为v2=eq \f(\x\t(OM),t)
碰撞后被碰小球的速度为v3=eq \f(\x\t(O′N),t)
若m1v1=m2v3+m1v2,则表明通过该实验验证了两球碰撞过程中总动量保持不变,由于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时间相同,可得m1eq \(OP,\s\up6(-))=m1eq \(OM,\s\up6(-))+m2eq \(O′N,\s\up6(-))
故需要的测量工具有毫米刻度尺和天平。
(4)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有h2=eq \f(1,2)gt2,解得t=eq \r(\f(2h2,g))
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v0=eq \f(x,t)=xeq \r(\f(g,2h2))
则动能的增加量为ΔEk=eq \f(1,2)mveq \\al(2,0)=eq \f(mgx2,4h2)
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为ΔEp=mgh1
则需验证eq \f(mgx2,4h2)=mgh1
即x2=4h1h2。
[答案] (1)C (2)m1eq \(OP,\s\up6(-))=m1eq \(OM,\s\up6(-))+m2eq \(O′N,\s\up6(-)) (3)AC (4)x2=4h1h2
4.用如图所示装置来研究碰撞中的动量守恒。质量为mA的钢球A用细线悬挂于O点,质量为mB的钢球B放在离地面高为H的小支柱上,O点到小球A球心的距离为L,小球释放前悬线伸直且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小球A释放后到最低点与B发生正碰,碰撞后B做平抛运动,小球A把轻杆指针OC推移到与竖直方向成夹角γ的位置,在地面上铺一张带有复写纸的白纸D。保持夹角α不变,多次重复,在白纸上记录了多个B球的落地点。(mA、mB为已知量,其余物理量为未知量)
(1)图中的x应该是B球所处位置到________的水平距离。
(2)为了验证两球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守恒,需要测______等物理量。
(3)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碰撞前后A球和碰撞前后B球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x应为B球所处位置到B球各次落地点所在最小圆的圆心的水平距离。
(2)要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即验证mAvA=mAvA′+mBvB′,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碰撞前后的速度vA,vA′、vB′。对于小球A,从某一固定位置摆动到最低点与小球B碰撞时的速度可以由机械能守恒定律算出,eq \f(1,2)mAveq \\al(2,A)=mAgL(1-cs α),由此可以看出,需要测出从悬点到小球A的球心间的距离L和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碰撞后,小球A继续摆动并推动轻杆一起运动,碰后的速度也可以由机械能守恒定律算出,由eq \f(1,2)mAvA′2=mAgL(1-cs γ)可以看出,需要测出γ。对于小球B,碰撞后做平抛运动,由平抛运动知识H=eq \f(1,2)gt2和x=vB′t,得vB′=xeq \r(\f(g,2H))。由此可以看出需要测量x、H。
(3)碰撞前后A球和碰撞前后B球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依次为mAeq \r(2gL(1-cs α))、
mAeq \r(2gL(1-cs γ))、0、mBxeq \r(\f(g,2H))。
[答案] (1)B球各次落地点所在最小圆的圆心
(2)x、H、L、α、γ
(3)mAeq \r(2gL(1-cs α)) mAeq \r(2gL(1-cs γ)) 0
mBxeq \r(\f(g,2H))
实验目标
1.明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思路。
2.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3.知道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4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4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学案,共5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4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4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学案设计,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实验原理与方法,实验器材,实验过程,数据处理,误差分析,注意事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光及其应用4 光的干涉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光及其应用4 光的干涉学案,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