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5105661/0-170321601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5105661/0-170321601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5105661/0-1703216012/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运动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A.研究“嫦娥四号”在太空中的运行时间B.研究香蕉球(旋转的足球)的轨迹弯曲的成因C.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效应D.研究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做的翻滚动作2、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加速运动,但加速度不断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在这段过程中,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不断减小,位移不断增大B.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速度不断增大,且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同D.速度不断增大,且增加得越来越快3、关于物体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物体在赤道和两极的重力大小相等B.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C.物体对悬绳的拉力或对支持面的压力大小一定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D.任何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一定是竖直向下4、如图所示的位移—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中,给出的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从同一位置沿x轴方向出发后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图象中时刻物体1、2的速度相等B.物体2在时刻反向,物体4在时刻离出发点最远C.图象中时刻物体3、4在同一位置D.图象中0至时间内物体3的平均速度和物体4的平均速度相等5、如图所示,A和B两弹簧的劲度系数均为k,两球重力均为G,弹簧质量不计,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因弹簧劲度系数相同,物体重力相等,所以两弹簧形变量相同B.通过对小球受力分析发现上下两个小球分别受两个力和一个力的作用C.两弹簧的伸长量之和为D.两弹簧的伸长量之和为6、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地前最后一秒的位移为,g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下落的时间为5秒B.物体的落地速度为C.物体整个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D.物体开始下落的位置离地高度为7、重力为的木箱放在水平地板上,至少要用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从原地开始运动。木箱从原地移动以后,用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箱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木箱与地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5B.若用的水平力推这个静止的木箱,木箱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C.若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的水平力推这个木箱,木箱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D.若用与运动方向成60°角斜向上的的力推这个运动着的木箱,由于这个力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仍为,所以物体仍将做匀速运动8、高速公路上用位移传感器测车速,它的原理如图所示,汽车向右匀速运动,仪器C在某一时刻发射超声波脉冲(即持续时间很短的一束超声波),经过时间接收到被汽车上的D挡板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过很小一段时间后又发射一个超声波脉冲,发出后经过时间再次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超声波脉冲与D挡板相遇的两个位置分别为P和Q,两次超声波脉冲发射的时间间隔为,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次超声脉冲与D相遇时的P点与C的距离为B.汽车从P运动到Q所用的时间为C.从P到Q,汽车前进距离为D.测得汽车前进的速度为二、多选题9、将一个质量为m的铅球放在倾角为45°的光滑斜面上,并用光滑的竖直挡板挡住,铅球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关于铅球对挡板的压力和对斜面的压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铅球对挡板的压力和对斜面的压力相等B.铅球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C.若逆时针缓慢转动竖直挡板直至水平,过程中铅球对挡板压力的最小值为D.若逆时针缓慢转动竖直挡板直至水平,过程中铅球对斜面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10、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着四个材料完全相同的木块,长度分别是L、、、。一可视为质点的子弹以水平初速度v从1号木块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穿透4号木块时速度恰好为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子弹穿出1号和3号木块时的速度之比为1:3B.子弹穿过3号木块前后的速度之比为C.子弹通过1号和4号木块的时间之比为1:2D.子弹通过1号和4号木块的时间之比为1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而向右加速滑行,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各接触面均水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C.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D.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12、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图象如图所示。时,两车间距为;时刻,甲、乙两车相遇。时间内甲车发生的位移为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间内甲车在前,时间内乙车在前B.时间内甲车平均速度大小是乙车平均速度大小的3倍C.时刻甲、乙两车相距D.三、计算题13、以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若汽车在刹车后继续前进的第内的位移为,则刹车后第内的位移为多少?14、如图,粗糙的长方体木块A、B叠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B木块受到一个水平方向的外力F牵引,一起匀速向前运动。(1)对B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作出受力示意图;(2)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A对B的压力大小为什么等于木块A的重力的大小。15、某幼儿园要在空地上做一个滑梯,如图所示,根据空地的大小,滑梯的水平跨度确定为,竖直高度设定为。儿童在做滑梯游戏时,恰能在滑板上匀速滑下。取。(1)求滑板和儿童裤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若质量为的儿童滑下后,家长用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将儿童再匀速推上去,求外力F的大小。16、如图所示,有一根长为的木棍,悬挂在某房顶上,一窗口高为,木棍B端离窗口上沿的距离,窗口下边缘离地面的竖直高度。现让木棍从初始位置自由下落并经过窗口(不计空气阻力,木棍下落过程中保持竖直状态,取),则:(1)求木棍B端下落到窗口上沿所用的时间;(2)求木棍通过窗口所用的时间;(3)若在木棍正下方的地面上有一个小球,当木棍B端到达窗口上沿时,地面上的小球立即以某一初速度向上抛出,小球返回出发点时恰能与木棍B端相遇,求小球的初速度。四、实验题17、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G点。两个细绳套系在橡皮条的另一端E。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拉住两个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施加拉力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纸面上某一位置,如图所示。请将以下的实验操作和处理补充完整:(1)用铅笔描下结点到达的位置,记为O;(2)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并沿每条细绳(套)的方向标记出力的方向;(3)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仍拉到位置O,记录测力计的示数F,______;(填写实验操作)(4)取下白纸,按照力的图示要求,作出拉力、、F的图示;(5)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和的合力;(6)比较_________的一致程度,若有较大差异,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改进后再次进行实验。若二者基本一致,即验证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7)若实验过程中和角过小,造成了合力较大,单独用一个弹簧把橡皮条拉至O点就会超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此时若采用两个弹簧顺次连接,示数相加的方法______(填“能”或“不能”)解决问题。18、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A.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B.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台的铁夹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纸带另一端连接重锤;C.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纸带;D.用手捏住纸带上端,让重锤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填写字母);(2)图乙中标记的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计数点C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计算重锤的加速度大小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A.研究“嫦娥四号”在太空中的运行时间,“嫦娥四号”的形状大小等对该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可以看作质点,故A正确;B.研究香蕉球(旋转的足球)的轨迹弯曲的成因,足球的形状、大小和旋转情况影响轨迹的弯曲,则不可以看作质点,故B错误;C.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效应,需要考虑乒乓球的形状,则不可以看作质点,故C错误;D.研究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做的翻滚动作,需要研究运动员的动作,则不可以看作质点,故D错误。故选A。2、答案:C解析:A.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只是减小,方向没有改变,所以物体的速度一直增大,位移增大,故A错误;B.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所以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故B错误;C.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只是减小,方向没有改变,所以物体速度不断增大,且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同,故C正确;D.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所以速度增加得越来越慢,故D错误。故选C。3、答案:D解析:A.赤道和两极的重力加速度不相等,则同一物体在赤道和两极的重力大小不相等,故A错误;B.形状规则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故B错误;C.物体对悬绳的拉力或对支持面的压力大小一般不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故C错误;D.任何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一定是竖直向下,故D正确。故选D。4、答案:B解析:A.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故时刻物体1的速度大于物体2的速度,故A错误;B.图象中的时刻物体2开始做反向匀速运动;图象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故物体4在时刻离出发点最远,故B正确;CD.图象中时刻物体4的位移更大,离出发点更远,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知,0至时间内物体4的平均速度更大,故C错误,D错误。故选B。5、答案:C解析:A.A弹簧的弹力为2G,B弹簧的弹力为G,因弹簧劲度系数相同,所以两弹簧形变量不相同,故A错误;B.上面小球受到重力、A弹簧向上的弹力和B弹簧向下的弹力。下面小球受到重力和B弹簧向上的弹力,故B错误;CD.根据胡克定律可得,A弹簧的伸长量为B弹簧的伸长量为则两弹簧的伸长量之和为故C正确,D错误。故选C。6、答案:A解析:A.设运动的时间为t,则最后1s内的位移为解得故A正确;B.物体的落地速度为故B错误;C.物体整个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故C错误;D.物体开始下落的位置离地高度为故D错误。故选A。7、答案:C解析:A.木箱做匀速运动时合力为零,所以滑动摩擦力等于此时的推力,即解得故A错误;BC.最大静摩擦力是指物体刚要运动时对应的摩擦力,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最大静摩擦力为35N,若用的水平力推这个静止的木箱是推不动的,木箱所受的静摩擦力大小为;若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的水平力推这个木箱,可以推动木箱,则木箱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故B错误,C正确;D.物体刚推动的时候有最大静摩擦因数由于这个力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为,而竖直方向的受力分析解得水平分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会加速运动;故D错误。故选C。8、答案:D解析:A.第一次超声脉冲与D相遇时的P点与C的距离为,故A错误;B.汽车从P运动到Q所用的时间为故B错误;C.从P到Q,汽车前进距离为故C错误;D.测得汽车前进的速度为故D正确。故选D。9、答案:BC解析:AB.将铅球的重力按作用效果分解为压挡板的压力和压斜面的压力,如下图所示根据几何知识可得,故A错误,B正确;CD.若逆时针缓慢转动竖直挡板直至水平,则力的分解过程如下图所示由几何知识可知,当与垂直时,此时铅球对挡板压力的最小值为由图可知,逆时针缓慢转动竖直挡板直至水平,过程中铅球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减小,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10、答案:BD解析:由运动学公式得,设子弹穿出1号和3号木块时的速度分别为,则解得子弹穿出1号和3号木块时的速度之比为A错误;设子弹穿过3号木块前的速度为v,由运动学公式得解得设子弹穿过3号木块后的速度为A项中的,即A项中的,则所以子弹穿过3号木块前后的速度之比为B正确;CD.设子弹通过所有木块的时间t,则设子弹通过2、3、4号木块的时间,则子弹通过1号木块的时间为解得设子弹通过4号木块的时间为,则解得子弹通过1号和4号木块的时间之比为C错误,D正确。故选BD。11、答案:BC解析:AB.木块向右加速滑行,则木块受到木板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故A错误,B正确;CD.木块受到木板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则木板受到木块向右的滑动摩擦力为,大小也为,由于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则木板受到地面向左的静摩擦力,大小也等于,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12、答案:BCD解析:A.由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时刻,甲、乙两车相遇,说明是甲车追乙车,则时间内甲车在后。时间内,甲车速度大,所以时间内甲车在前,故A错误;B.时间内甲车平均速度大小为时间内乙车平均速度大小为则时间内甲车平均速度大小是乙车平均速度大小的3倍,故B正确;C.由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时间内甲车比乙车多走的位移为而由几何知识可得,时间内甲车比乙车多走的位移为则时间内甲车比乙车多走的位移为由题意又有则时间内甲车比乙车多走的位移为所以时刻甲、乙两车相距,故C正确;D.由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时间内甲车的位移为则有,故D正确。故选BCD。13、答案:0.25m解析:第2s内的平均速度为第2秒的平均速度等于第1.5秒时的瞬时速度,由运动学公式即所以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汽车刹车时间为则汽车第5秒内只运动了0.5秒,则刹车后第内的位移为14、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1)B物体受到重力、地面的支持力、地面的摩擦力、A对B的压力和外力F,如下图所示(2)A物体平衡,由二力平衡可知A物体所受重力等于B对A的支持力,即由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所以,A对B的压力大小等于A的重力的大小。15、答案:(1)0.75(2)240N解析:(1)设滑梯与水平地面的倾角为θ则有,选做滑梯游戏的儿童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由力的分解可得由力的平衡可得又因为联立解得,摩擦因数为(2)选做滑梯游戏的儿童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由力的平衡可得又因为联立解得16、答案:(1)1s(2)0.2s(3)5m/s解析:(1)设木棍B端下落到窗口上沿所用时间为,则有解得(2)设木棍A端下落到窗口下沿所用时间为,则有解得则木棍通过窗口所用的时间为(3)B端到达窗口上沿时的速度为设木棍B端到达地面的时间为,则有解得则小球上抛和下落的总时间为则小球抛出时的速度大小为17、答案:(3)沿细绳(套)的方向用铅笔标出力的方向(6)与F的大小和方向(7)不能解析:(3)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仍拉到位置O时,需要记录测力计的示数F的大小和方向,所以还需沿细绳(套)的方向用铅笔标出力的方向。(6)实验要比较与F的大小和方向,从而验证是否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7)采用两个弹簧顺次连接,要把橡皮条拉至O点,则每个弹簧上的弹力还是和原来的一样大,即还是会超出两个测力计的量程,所以采用两个弹簧顺次连接,示数相加的方法不能解决问题。18、答案:(1)BDCA(2)2.20(3)9.85解析:(1)实验时先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台的铁夹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纸带另一端连接重锤,然后用手捏住纸带上端,让重锤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再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纸带,最后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所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BDCA。(2)计数点C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为(3)重锤的加速度大小为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