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沧州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新)及答案(九科)
2024沧州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地理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沧州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地理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自动气象观测站位于东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野酸枣树(见图1)为落叶灌木,枝、茎上均布满托叶刺,其果实药(酸枣仁)、食两用价值突出。邢台市地处太行山脉南段东麓,境内西部干旱的低山丘陵区是全国最大的野酸枣适生区。近年来,随着酸枣仁价格不断上涨,邢台市因势利导将酸枣产业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核心产业。据此完成1~3题。
图1
1.野酸枣树枝、茎布满托叶刺利于( )
①减少蒸腾 ②保护叶片花果 ③抗风防寒 ④减少养分消耗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从原料供应的角度,推测导致酸枣仁价格不断上涨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地B.交通C.人力D.肥料
3.近年来,酸枣产业成为邢台助推乡村振兴的核心产业。促成这一变化的关键条件是( )
A.资源禀赋B.历史文化C.加工能力D.市场需求
研究发现,大兴安岭森林—草原过渡带在草甸草原—林斑(斑块状林地)内草地—林斑边缘—林斑外草地—林间草地—林下草地区域中,物种丰富度表现为先升高再降低的单峰趋势。图2示意2008年、2009年、2010年和2019年大兴安岭森林—草原过渡带典型区域各区段物种丰富度。据此完成4~6题。
图2
4.与林斑外草地相比,林斑内草地和林下草地物种丰富度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B.降水C.气温D.光照
5.林斑边缘和林斑外草地物种丰富度较高,可能是因为该区域生境条件( )
A.单一B.稳定C.复杂D.均质
6.在当前生态建设中应该重点关注的区域是( )
①林下草地 ②林间草地 ③林斑外草地 ④林斑内草地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帕米尔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主要山峰均在6000米以上,分布着1000多条现代冰川。图3示意帕米尔高原东缘4条主要河流(长度在93~520千米)出山口处的月径流量年内分布。据此完成7~8题。
图3
7.图中除克孜河外的3条河流汛期主要集中在7-8月份的主要原因是( )
A.积雪融水迟滞B.夏季高温多雨
C.流域植被丰富D.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8.推测图示4个流域平均地势最低的是( )
A.提孜那甫河B.叶尔羌河C.库山河D.克孜河
东湖位于武汉市城区东部,高水位时面积约32km2,湖岸地带湖陆风现象明显。图4示意武汉市东湖湖岸地带自动气象观测站(30°54′N,114°37′E)的风向日变化。据此完成9~10题。
图4
9.该自动气象观测站位于东湖( )
A.东岸B.西岸C.南岸D.北岸
10.7时前后东湖自动气象观测站近地面等压面的变化是( )
A.由西高东低变为西低东高B.由西低东高变为西高东低
C.由与等高面平行变为与等高面垂直D.由与等高面垂直变为与等高面平行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的太原盆地西南,由城墙、店铺、街道、寺庙、民居共同组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以市楼为轴心,南大街为中轴线。城墙北、西、东三面均较平直,唯南墙随城外古河道走势蜿蜒而建。图5为平遥古城布局平面图。据此完成11~12题。
图5
11.平遥古城最繁华的闹市位于( )
A.北大街B.南大街C.西大街D.东大街
12.平遥古城南面古城墙建设体现了( )
A.城区缺水的环境B.因地制宜的理念C.御外凝内的精神D.节省土地的目的
从快递物流的区域性来看,物流节点按照功能主要分为三个等级:区域集散中心、城市分拨中心和城市配送网点。图6示意南京都市圈快递企业网点空间布局。据此完成13~14题。
图6
13.城市快递企业配送网点布局主要考虑( )
A.人口分布B.交通路网密度C.土地租金D.居民消费水平
14.南京都市圈区域集散中心宜选址在( )
A.马鞍山市中心广场B.镇江郊区地铁站口
C.南京郊外高速公路沿线D.滁州长途汽车站
伊朗位于亚洲西南部,山脉和高原约占总面积的90%,北部有里海沿岸平原,南部为伊朗高原,高原地区多分布有山间谷地和沙漠。图7示意2016年伊朗省级行政区的人口数量分布。据此完成15~16题。
图7
15.伊朗人口密度整体上呈现( )
A.东南高,西北低B.西低东高C.西北高,东南低D.南高北低
16.伊朗波斯湾沿岸人口密度较大,主要原因有( )
①港口条件优越 ②气候温暖湿润 ③油气资源丰富 ④地形平坦开阔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3道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风化坑是岩石顶面上因积水风化作用而产生的凹坑。庙湾岛位于我国南海北部,以丘陵地形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干燥。调查发现,庙湾岛风化坑密集分布在5个地点(图中①-⑤)。图8示意庙湾岛风化坑密集分布区。
图8
(1)简述庙湾岛风化坑密集分布区的地形特征。(4分)
(2)与平缓凹坡相比平缓凸坡更易形成风化坑,分析其原因。(4分)
(3)分别指出冬夏季风化坑内碎屑物向外搬运的主要外力作用,并分析原因。(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城市经济韧性指城市应对经济冲击,从阵痛期恢复和更新的能力,城市产业结构是影响城市经济韧性的关键因素之一。湖北省大冶市地处长江中游南岸,矿产资源丰富,是华夏青铜文化发祥地和中国近代民族钢铁工业摇篮,也是全国铁矿石、铜矿石、煤炭主要生产基地,但目前各类矿产储量已不足探明总量的30%。2008年,大冶市被国务院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和经济转型试点,2010年大冶市提出建立高端、绿色、融合、协调的产业新体系。图9示意大冶市主要工业行业产值占比及产业多样化与经济韧性演变。
图9
(1)指出大冶市成为全国重要矿产生产基地的社会经济条件。(6分)
(2)简述衰退—适应阶段大冶市面临的主要压力。(8分)
(3)推测近年来大冶市为提高城市经济韧性可能采取的对策。(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为研究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在甘肃、陕西两省黄土丘陵沟壑区和黄土高原沟壑区(34°38′N-38°47′N,104°29′E-110°22′E)选定南小河沟、罗玉沟、羊圈沟、纸坊沟、六道沟、龙滩沟等小流域进行研究,流域内年均降水量300—550mm,沟壑纵横,土壤黏性较差,水土流失严重。图10示意选定小流域的林灌草组成结构。
图10
(1)分别指出水分条件最好与最差的流域,并简述理由。(8分)
(2)分析黄土高原生态恢复初期采取工程措施的必要性。(4分)
(3)有人认为,在当地小流域治理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人工草地和灌木为主的植被恢复策略。你是否赞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
沧州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野生酸枣树的托叶刺,是野生酸枣树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自我保护机制。刺可以保护自己的叶片、花、果实(酸枣)不被动物掠食,并减少水分蒸腾,从而维护物种自身的生长和繁衍。
2.C 解析:野酸枣树多刺,且分布区为山区,地形复杂,人工采摘难度大,用工量大,劳动力成本高。
3.D 解析:因酸枣仁药食两用价值高,随着市场需求的激增,导致价格上涨,产业收益增加,这是酸枣产业成为乡村振兴核心产业的关键条件。酸枣产业成为邢台助推乡村振兴的核心产业,这只是近年来的转化,而资源禀赋、历史文化是转变前就一直存在的条件,而加工能力是转变后才会显著变化。
[命题意图]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本题组以河北省邢台市野酸枣产业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山区特色农业发展,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关注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养。
4.D 解析:在林斑和林地,由于乔本植物为群落优势物种,在竞争光照、水分和土壤养分资源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使林下草本植物生长受到限制,特别是喜光物种数量降低,导致该群落物种丰富度明显下降。
5.C 解析:林斑边缘和林斑外草地为生境重叠的交错区域,生境条件具有过渡性和不稳定性,使得临近群落的不同植物种集聚,物种多样性和种群密度高。
6.B 解析:据图可知,2008—2019年,林斑外草地与林斑内草地的物种丰富度下降幅度最大,在当前的生态建设中应重点关注。
[命题意图]大兴安岭森林—草原过渡带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区域生态环境好转。本题组以大兴安岭森林—草原过渡带物种丰富度为背景,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关注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养。
7.D 解析:由于帕米尔高原东缘河流深居内陆,降水量少,河流主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河流源头冰川覆盖,海拔高,夏季气温较高,冰川消融量大,补给量大,形成汛期。
8.D 解析:据图可知,克孜河流量3-5月占比较高,6-7月达峰值,8月份反而减少,山区积雪消融时间较早,推测其平均海拔较低。
[命题意图]河流的补给类型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本题组以帕米尔高原东缘的河流为背景,考查河流的补给类型及特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关注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9.B 解析:读图可知,该自动气象观测站白天多吹东南风或东风,为湖风;夜晚多吹西南风,为陆风。由此判断该自动气象观测站应位于东湖的西岸。
10.A解析:北京时间7时前,该自动气象观测站吹陆风,陆地气压高于湖泊,因此等压面西高东低;7时后,该自动气象观测站吹湖风,陆地气压低于湖泊,因此等压面西低东高。
[命题意图]热力环流的原理与应用是大气专题中的难点及高频考点。本题组以武汉市东湖观测站测量的风向变化为背景,考查湖陆风的特征及应用,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关注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养。
11.B 解析:南大街地处古城中轴线,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人口流量最大,商业最繁荣。
12.B 解析:南墙随城外古河道的走势蜿蜒而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出因地制宜的人地协调理念。
[命题意图]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本题组以平遥古城空间分布格局为背景,考查城市空间结构及地域文化在城市格局上的体现,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关注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的学科素养。
13.A 解析:人口的分布决定城市快递企业的配送网点布局。
14.C 解析:区域集散中心不直接配送,主要是对快递进行区拨分拣,占地面积大,运输量大,应建设在郊外高速公路沿线。
[命题意图]加快发展物联网,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降低物流成本有利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本题组以南京都市圈快递企业网点空间分布为载体,考查服务业的区位因素,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关注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15.C 解析:结合伊朗各省人口数量及面积大小可以估算出伊朗西北部各省区土地面积较小,人口密度较大,东南部人口总量虽然较多,但是土地面积广阔,人口相对稀疏,因此,人口密度整体上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
16.C 解析:波斯湾沿岸人口密度较大,主要是由于其油气资源分布密集,港口城市交通优势突出,经济发达;波斯湾沿岸地形低平狭窄,降水稀少。
[命题意图]人口分布和人口问题是高考高频考点。本题组以伊朗各省人口数量分布为载体,重点考查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关注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二、非选择题
17.答案:(1)海拔较低;(2分)地势较平缓(或地势起伏小)。(2分)
(2)平缓的凸坡,沉积物不易沉积,(2分)植被难以覆盖,岩石裸露,容易形成风化坑。(2分)
(3)主要外力作用:冬季为风力搬运作用,夏季为流水搬运作用。(2分)原因:夏季降水量大,坡面流水进入风化坑时会带走部分风化碎屑物,风化物减少;(2分)冬季降水量小,风化坑中积水少或无积水,风化坑中的部分碎屑物质易被风带走。(2分)
解析:(1)结合图示信息可知,风化坑多集中分布在地势较低、地势起伏小的区域。(2)平缓的凸坡不利于沉积物堆积,水分条件差,不利于植被生长,地表裸露,风化作用强,易形成风化坑;平缓凹坡利于沉积物堆积和植被生长,风化作用弱,不易形成风化坑。(3)夏季降水量大,风化坑内积水多,流水搬运作用强;冬季,降水量小,风化坑内积水少或者无积水,风力搬运作用强。
[命题意图]风化坑是一种特殊的地貌,其形成与发育受地形坡度、坑内积水等因素影响。本题组以庙湾岛为背景,考查地形坡度和外力作用对风化坑形成的影响。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关注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18.答案:(1)矿业历史悠久;开采、冶炼技术水平高,设备先进;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政策支持;劳动力丰富。(任答三点得6分)
(2)资源储量减少趋于枯竭;(2分)产业结构失衡,主导产业衰退,经济增长趋缓;(2分)就业机会减少,人口流失;(2分)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2分)
(3)培育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样化;吸引人才,加大技术投入,提高创新水平;关停重污染企业,治理污染,改善环境;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解析:(1)社会经济条件主要从开采历史、技术、基础设施、交通状况、政策、劳动力等方面作答。(2)压力主要从资源状况、主导产业和经济状况、就业机会、环境状况等方面作答。(3)结合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一般问题,从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多元化、政策扶持、环境整治等方面提出对策。
[命题意图]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本题组以大冶市产业结构演变为背景,考查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城市经济韧性。关注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和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养。
19.答案:(1)水分条件最好的流域为羊圈沟;(2分)水分条件最差的流域为龙滩沟。(2分)
理由:随着降雨量的减少,该区域林灌草面积组成结构表现为林地面积减少、草地面积增多;(2分)羊圈沟是林地占比最大的流域,龙滩沟是林地占比最小、草地占比最大的流域。(2分)
(2)由于黄土高原干旱缺水,流域生态恢复的前期,植被生长环境恶劣,成活率低;(2分)工程措施能在短期内改善水土条件,提高植被成活率。(2分)
(3)赞同。理由:乔木蒸腾量大,在缺水地区种植乔木会增加水资源消耗,加剧流域干旱;(2分)草地和灌木需水量相对较少,可以减少对水分的消耗,利于缺水地区植被恢复;(2分)以草地和灌木为主,林灌草结合可以丰富群落层次,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分)
或不赞同。理由:不同的小流域,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即使同一小流域内部,不同部位水热等条件也存在着差异;(2分)生态建设过程中应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2分)在生态脆弱地区,应减少人工干预。(2分)
解析:(1)不同植被的耗水量不同,一般来说林地蒸腾量大,自然生长的需水量大于灌草,因此根据不同小流域的植被状况可以判断该流域土壤水分状况。(2)植被恢复初期生态环境较差,植被难以成活,工程措施可以改善其生长的水土条件,提高植被成活率。(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如果赞同,需要结合乔灌草生长需水量及当地的水分供应状况及群落稳定性进行分析。如果不赞同,需要从因地制宜的原则作答。
[命题意图]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本题组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区为背景,考查区域差异及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关注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学科素养。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C
D
D
C
B
D
D
B
A
B
B
A
C
C
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衡阳八中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地理含解析,共19页。
这是一份2024乌鲁木齐十二中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地理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组,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和答案,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