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重庆市梁平区袁驿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展开1.(3分)中国工程院袁隆平院士的逝世让世人悲痛不已。如图是袁隆平院士生前在水稻基地中做调研的情景,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可估测出成熟的水稻高度约为( )
A.0.5mmB.0.5mC.0.5kmD.0.5 μ m
2.(3分)在使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进行长度的测量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物体长度的测量结果为3.8cm
B.测量长度时,读数的视线应与尺面平行
C.测量长度时,刻度尺的读数结果必须包含估读
D.测量长度时,若刻度尺的零刻线已磨损,可以把物体对准尺子的左边缘开始测量
3.(3分)如图五峰山大桥是公路、铁路两用大桥,它横跨长江,毗邻镇江的五峰山。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 )
A.岸边矗立的山峰B.桥上行驶的列车
C.江上航行的轮船D.缓缓流淌的江水
4.(3分)甲、乙两物体同时由同一位置开始在水平面上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2s末物体乙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B.第4s末两物体的运动速度恰好相等
C.前2s内,以物体乙为参照物,物体甲在向东运动
D.前4s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5.(3分)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敲鼓时,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108m/s
C.道路旁植树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能量
6.(3分)笛子是古老的民族乐器,分为南笛和北笛。二者相比,南笛的管身长且粗,北笛声音清脆明亮。以上关于南笛和北笛声音的描述,主要是指声音的( )
A.音调B.音色C.响度D.速度
7.(3分)如图所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 )
A.100℃B.37℃C.20℃D.0℃
8.(3分)如图所示,在注射器中吸入少量液态乙醚,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液态乙醚消失。下列选项中的物态变化与其相同的是( )
A.清晨,人在户外呼出“白气”
B.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
C.洗手后,用热风干手器将手烘干
D.寒冬,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了
9.(3分)夏天,人们在电风扇下吹风时感觉到非常凉爽,这是因为( )
A.电风扇吹来的是凉风
B.电风扇吹风可降低室内的温度
C.电风扇吹风可加速人体汗液蒸发,而汗液蒸发可吸收人体的热量
D.电风扇吹风会吹走身体周围的热空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0.(4分)如图甲,被测物体的长度为 cm;如图乙,停表的读数为 s。
11.(4分)如图所示为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比赛的场景。跑步过程中以城墙上的标语牌为参照物,运动员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西安城墙全长约为13.74km,某选手跑完全程用时约1.2h km/h。
12.(6分)2020年11月9日在新疆伊犁州巩留县发生了3.1级地震,震源深度13km,有些动物能比人提前感觉到 。蜜蜂1min振翅26400次,蝴蝶20s振翅120次,蚊子10s振翅6400次 (选填“蜜蜂”、“蝴蝶”或“蚊子”),人耳 (选填“能”、“不能”)听到蝴蝶振翅的声音。
13.(6分)唱歌、鼓掌、踏步、牙齿相叩,身体的不同部位可以发出各种声音。鼓掌声是由于空气 产生的;鼓掌声比牙齿相叩的声音传得更远,是因为鼓掌声的 更大;很难听到甩动胳膊发出的声音,是因为胳膊甩动的频率 (选填“高”或“低”)于20Hz。
14.(4分)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安全降落,返回舱在返回地面的过程中,温度可达到几千摄氏度;为防止高温烧毁返回舱表面,此材料在 (物态变化)成液体后再汽化成气体。整个过程中都要 大量的热(选填“吸收”或“放出”),起到保护表面的作用。
15.(6分)秋季儿童极易感冒发烧,为了降温常用在额头贴“退热贴”。退热贴内部是一种呈固态的胶状物,在使用过程中胶状物会逐渐消失 ,此过程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医生建议小孩发热时不要给小孩加盖厚被子,是因为盖厚被子阻碍了汗液 (填物态变化名称)吸热。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16.(5分)如图,小球从斜槽上以速度为零开始下滑,一位同学采用拍频闪照片的方法来记录小球运动的时间和距离,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
(1)小球在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判断依据是 .
(2)小球从B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为 m/s.
(3)小球在BD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EF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4)如图四个“v﹣t”关系图象中,可能可以反映出该小球运动状态的是 .(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17.(5分)为研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小明同学进行系列的实验研究。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 ;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 。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 。
(3)若在月球上做上述两个实验, 实验乒乓球会弹起。
(4)石头落入水中,产生的水波向四周传播;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为 法。
A.推理 B.类比 C.控制变量 D.转化
18.(6分)为了研究冰的熔化过程,小红与小明分别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当温度上升到﹣7℃后,他们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及观察到的现象。
(1)实验时,试管里装有等量的 (选填“冰块”或“碎冰”);
(2)图乙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温度计的示数是 ℃;
(3)小红未对冰进行加热,可是冰仍然熔化了,于是小红认为冰的熔化不需要吸热。她的看法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4)小红和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如图丙、丁所示,则小红同学绘制的图象是 (选填“丙”或“丁”)图。根据图象可知冰的熔点是 ℃。
19.(5分)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小明采用水浴法进行加热。
(1)安装实验装置时,小明应按照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用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使试管内的物质 。
(3)小明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作出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 ℃;晶体熔化的特点是持续吸热, 。
(4)实验完毕后,小明将试管中的物质换成了水,然后继续使用相同器材加热,发现烧杯中的水开始沸腾之后,试管中的水 (选填“能”或“不能”)沸腾。
20.(4分)如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
(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温度是 ℃。
(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中的a图线。由a图线可知,温度 。
(3)另一位同学使用相同装置,仅将水的质量减少,其他条件不变 。
A.a图线
B.b图线
C.c图线
D.d图线
(4)结合图表,分析本实验中应选用 液体温度计。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1题8分,2题10分,共18分)
21.(8分)电动汽车绿色、环保,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曲阜某景区巡警也用上了电动车巡逻,此电动车充满电后,能以72km/h的最快速度连续行驶360km。求:
(1)此电动车充满电后,以最快速度行驶,可以行驶多长时间?
(2)在某次巡逻中,巡警以5m/s的平均速度绕景区行驶一周,用时40min
22.(10分)高速公路已广泛应用ETC收费系统,这种系统是对过往车辆无需停车即能实现收费的电子系统。如图乙是某高速公路入口处的ETC通道示意图。现有一辆汽车在某高速路上以如图甲所示的速度表所指的速度匀速行驶20min后到达收费站的A点,在ETC通道s1=60m一直减速,经t1=6s后运动至ETC收费岛边界B点,然后再以5m/s的速度匀速通过ETC收费岛,其长s2=45m。不计车长。求:
(1)汽车到达收费站前匀速行驶的路程;
(2)汽车通过ETC收费岛所用的时间t2;
(3)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
2023-2024学年重庆市梁平区袁驿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3分)中国工程院袁隆平院士的逝世让世人悲痛不已。如图是袁隆平院士生前在水稻基地中做调研的情景,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可估测出成熟的水稻高度约为( )
A.0.5mmB.0.5mC.0.5kmD.0.5 μ m
【答案】B
【解答】解:袁隆平院士蹲立时的身高约1.2m。由图知,所以在7.5m左右。
故选:B。
2.(3分)在使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进行长度的测量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物体长度的测量结果为3.8cm
B.测量长度时,读数的视线应与尺面平行
C.测量长度时,刻度尺的读数结果必须包含估读
D.测量长度时,若刻度尺的零刻线已磨损,可以把物体对准尺子的左边缘开始测量
【答案】C
【解答】解:
A、由题可知,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应该有两位小数;
B、测量长度时,故B错误;
C、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估读值和单位;
D、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时,读数时减去前面的刻度就可以了,因为左端有一段是没有刻度的。
故选:C。
3.(3分)如图五峰山大桥是公路、铁路两用大桥,它横跨长江,毗邻镇江的五峰山。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 )
A.岸边矗立的山峰B.桥上行驶的列车
C.江上航行的轮船D.缓缓流淌的江水
【答案】A
【解答】解:A、以岸边矗立的山峰为参照物,所以是静止的;
BCD、以桥上行驶的列车,大桥的位置不断变化。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3分)甲、乙两物体同时由同一位置开始在水平面上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2s末物体乙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B.第4s末两物体的运动速度恰好相等
C.前2s内,以物体乙为参照物,物体甲在向东运动
D.前4s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答案】D
【解答】解:由图像知,甲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即甲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前2s,乙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2s后乙的位置没有变化,即乙是先匀速直线运动后静止。
A、第3s末,所以乙是静止状态;
B、4s ,乙是静止状态,故B错误;
C、由图可知==2 ;乙的速度为v′==,
甲乙都向东匀速运动,v′>v,甲向西5运动;
D、由图知:前4s内甲,时间都是 ,所以甲,故D正确。
故选:D。
5.(3分)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敲鼓时,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108m/s
C.道路旁植树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能量
【答案】A
【解答】解:A、敲鼓时,故A正确。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不会达到3×108m/s,故B错误。
C、道路旁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倒车雷达上的超声定位系统主要利用了超声波来传递信息。
故选:A。
6.(3分)笛子是古老的民族乐器,分为南笛和北笛。二者相比,南笛的管身长且粗,北笛声音清脆明亮。以上关于南笛和北笛声音的描述,主要是指声音的( )
A.音调B.音色C.响度D.速度
【答案】B
【解答】解:无论是南笛北笛,都可以通过控制空气柱改变各自的音调,可以通过二者发出的声音区别出是南笛还是北笛。
故选:B。
7.(3分)如图所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 )
A.100℃B.37℃C.20℃D.0℃
【答案】D
【解答】解:冰是晶体,在1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温度保持熔点温度不变。
故选:D。
8.(3分)如图所示,在注射器中吸入少量液态乙醚,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液态乙醚消失。下列选项中的物态变化与其相同的是( )
A.清晨,人在户外呼出“白气”
B.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
C.洗手后,用热风干手器将手烘干
D.寒冬,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了
【答案】C
【解答】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向外拉动活塞,乙醚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
A.清晨,人在户外呼出“白气”,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水从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
C.洗手后,用热风干手器将手烘干,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D.寒冬,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了,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3分)夏天,人们在电风扇下吹风时感觉到非常凉爽,这是因为( )
A.电风扇吹来的是凉风
B.电风扇吹风可降低室内的温度
C.电风扇吹风可加速人体汗液蒸发,而汗液蒸发可吸收人体的热量
D.电风扇吹风会吹走身体周围的热空气
【答案】C
【解答】解:A、电风扇不具有制冷功能,故A错误;
B、电风扇不具有制冷功能,由于通电发热温度升高,故B错误;
C、打开电风扇吹风,加快了人体汗液的蒸发,使人感到凉爽;
D、身体周围的空气与其他地方空气温度相同。
故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0.(4分)如图甲,被测物体的长度为 5.60 cm;如图乙,停表的读数为 226.1 s。
【答案】5.60;226.1。
【解答】解:(1)由图甲可知,左侧三角板直角边对应的刻度尺上的刻度为1.0cm,右侧三角板直角边对应的刻度为6.6cm,被测物体的长度为:L=6.60cm﹣5.00cm=5.60cm;
(2)由图知: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指针在“5”和“4”之间,
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3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所以一个小格代表6.1s,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46.1s,
即秒表的读数为:t=8min46.1s=226.1s。
故答案为:4.60;226.1。
11.(4分)如图所示为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比赛的场景。跑步过程中以城墙上的标语牌为参照物,运动员是 运动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西安城墙全长约为13.74km,某选手跑完全程用时约1.2h 11.45 km/h。
【答案】运动;11.45。
【解答】解:跑步过程中以城墙上的标语牌为参照物,运动员相对于标语牌的位置发生改变;
西安城墙全长约为13.74km,某选手跑完全程用时约1.2h==11.45km/h。
故答案为:运动;11.45。
12.(6分)2020年11月9日在新疆伊犁州巩留县发生了3.1级地震,震源深度13km,有些动物能比人提前感觉到 次声波 。蜜蜂1min振翅26400次,蝴蝶20s振翅120次,蚊子10s振翅6400次 蚊子 (选填“蜜蜂”、“蝴蝶”或“蚊子”),人耳 不能 (选填“能”、“不能”)听到蝴蝶振翅的声音。
【答案】次声波;蚊子;不能。
【解答】解:地震时伴随着次声波的产生,有些动物能能听到次声波;
蜜蜂每1min翅膀振动26400次,蜜蜂翅膀振动频率为;蝴蝶每20s翅膀振动120次=6Hz,蚊子翅膀振动频率;蚊子翅膀振动频率>蜜蜂翅膀振动频率>蝴蝶翅膀振动频率,蚊子的音调最高,蝴蝶的音调最低。
故答案为:次声波;蚊子。
13.(6分)唱歌、鼓掌、踏步、牙齿相叩,身体的不同部位可以发出各种声音。鼓掌声是由于空气 振动 产生的;鼓掌声比牙齿相叩的声音传得更远,是因为鼓掌声的 响度 更大;很难听到甩动胳膊发出的声音,是因为胳膊甩动的频率 低 (选填“高”或“低”)于20Hz。
【答案】振动;响度;低
【解答】解:掌声是由于空气振动产生的;鼓掌声比牙齿相叩的声音传得更远;很难听到甩动胳膊发出的声音。
故答案为:振动;响度;低。
14.(4分)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安全降落,返回舱在返回地面的过程中,温度可达到几千摄氏度;为防止高温烧毁返回舱表面,此材料在 熔化 (物态变化)成液体后再汽化成气体。整个过程中都要 吸收 大量的热(选填“吸收”或“放出”),起到保护表面的作用。
【答案】熔化;吸收。
【解答】解:返回舱表面涂一种特殊材料,利用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汽化的过程均要吸热的特征。
故答案为:熔化;吸收。
15.(6分)秋季儿童极易感冒发烧,为了降温常用在额头贴“退热贴”。退热贴内部是一种呈固态的胶状物,在使用过程中胶状物会逐渐消失 升华 ,此过程需要 吸收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医生建议小孩发热时不要给小孩加盖厚被子,是因为盖厚被子阻碍了汗液 蒸发 (填物态变化名称)吸热。
【答案】升华;吸收;蒸发。
【解答】解:退热贴内部是一种呈固态的胶状物,在使用过程中胶状物会逐渐消失,所以在这一过程中胶状物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升华;
小孩发热时加盖被子,控制了汗液的表面积和表面的空气流动,吸热少,所以小孩发热时不要给小孩加盖被子。
故答案为:升华;吸收。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16.(5分)如图,小球从斜槽上以速度为零开始下滑,一位同学采用拍频闪照片的方法来记录小球运动的时间和距离,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
(1)小球在做 变速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判断依据是 小球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 .
(2)小球从B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为 0.1 m/s.
(3)小球在BD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EF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4)如图四个“v﹣t”关系图象中,可能可以反映出该小球运动状态的是 C .(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由图可知,小球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所以小球做变速直线运动(加速运动)。
(2)1个大格表示1cm,一个大格分成了10个小格;小球从B点运动到D点的路程SBD=8.50cm﹣0.50cm=4.00cm=4.04m,
所用时间tBD=0.2s×7=0.4s;
小球从B点到D点的平均速度:vBD===5.1m/s;
(3)由图可知,从B点运动到D点的路程是0.04m,小球经过BD两点的时间是8.4s,所以小球在BD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小于小球在EF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4)由图可知:A图说明物体做减速运动,B图说明物体做匀速运动,D图说明物体先减速后加速,故选C。
故答案为:(1)变速;小球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2)0.4;(4)C。
17.(5分)为研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小明同学进行系列的实验研究。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 将微小振动放大 。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 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
(3)若在月球上做上述两个实验, 甲 实验乒乓球会弹起。
(4)石头落入水中,产生的水波向四周传播;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为 B 法。
A.推理 B.类比 C.控制变量 D.转化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将微小振动放大的作用;
(2)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
(3)月球上没有空气,处于真空状态,因此甲实验乒乓球会被弹起;
(4)石头落入水中,产生的水波向四周传播,激起水波向四周传播,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被称为类比法。
故答案为:(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将微小振动放大;
(2)空气可以传播声音;(3)甲。
18.(6分)为了研究冰的熔化过程,小红与小明分别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当温度上升到﹣7℃后,他们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及观察到的现象。
(1)实验时,试管里装有等量的 碎冰 (选填“冰块”或“碎冰”);
(2)图乙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② (填序号),温度计的示数是 ﹣6 ℃;
(3)小红未对冰进行加热,可是冰仍然熔化了,于是小红认为冰的熔化不需要吸热。她的看法是 错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4)小红和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如图丙、丁所示,则小红同学绘制的图象是 丙 (选填“丙”或“丁”)图。根据图象可知冰的熔点是 0 ℃。
【答案】(1)碎冰;(2)②;﹣6;(3)错误;(4)丙;0。
【解答】解:(1)实验时,试管里应装上等量的碎冰;
(2)读图可知,①俯视,②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③仰视错误,此时是零下,读作﹣6℃;
(3)小红未对冰进行加热,是因为冰从室温中吸收热量而熔化,故小红的说法错误;
(4)小红未对冰进行加热,从室温中吸收热量而熔化,需要时间较长;冰熔化的温度是0℃。
故答案为:(1)碎冰;(2)②;(3)错误;3。
19.(5分)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小明采用水浴法进行加热。
(1)安装实验装置时,小明应按照 自下而上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用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使试管内的物质 受热均匀 。
(3)小明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作出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 60 ℃;晶体熔化的特点是持续吸热, 温度不变 。
(4)实验完毕后,小明将试管中的物质换成了水,然后继续使用相同器材加热,发现烧杯中的水开始沸腾之后,试管中的水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沸腾。
【答案】(1)自下而上;(2)受热均匀;(3)60;温度不变;(4)不能。
【解答】解:(1)实验中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因此需要先固定石棉网的高度,故小明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水浴法是指将待加热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加热,其目的是可以使试管内的物质受热均匀;
(3)晶体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该不变的温度就是熔点,晶体熔化的特点是持续吸热;
(4)由于烧杯中的水沸腾后,温度不变,但不能从烧杯中的水吸收热量。
故答案为:(1)自下而上;(2)受热均匀;温度不变。
20.(4分)如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
(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温度是 89 ℃。
(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中的a图线。由a图线可知,温度 保持不变 。
(3)另一位同学使用相同装置,仅将水的质量减少,其他条件不变 B 。
A.a图线
B.b图线
C.c图线
D.d图线
(4)结合图表,分析本实验中应选用 水银 液体温度计。
【答案】(1)89;(2)保持不变;(3)B;(4)水银
【解答】解:
(1)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89℃;
(2)由图可知,此时水沸点为98℃,持续吸热;
(3)其它条件不变,减少水的质量,但是水的沸点不变,故选B;
(4)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水银的沸点是357℃,所以测沸水的温度要选水银温度计。
故答案为:(1)89;(2)保持不变;(4)水银。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1题8分,2题10分,共18分)
21.(8分)电动汽车绿色、环保,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曲阜某景区巡警也用上了电动车巡逻,此电动车充满电后,能以72km/h的最快速度连续行驶360km。求:
(1)此电动车充满电后,以最快速度行驶,可以行驶多长时间?
(2)在某次巡逻中,巡警以5m/s的平均速度绕景区行驶一周,用时40min
【答案】(1)此电动车充满电后,以最快速度行驶,可以行驶5h;
(2)巡警绕景区一周的路程为12km。
【解答】解:(1)由 v=得,以最快速度行驶
t===5h;
(2)绕景区行驶速度:v′=5m/s=18km/h,
绕景区一周的路程:
s′=v′t′=18km/h×40×h=12km。
答:(1)此电动车充满电后,以最快速度行驶;
(2)巡警绕景区一周的路程为12km。
22.(10分)高速公路已广泛应用ETC收费系统,这种系统是对过往车辆无需停车即能实现收费的电子系统。如图乙是某高速公路入口处的ETC通道示意图。现有一辆汽车在某高速路上以如图甲所示的速度表所指的速度匀速行驶20min后到达收费站的A点,在ETC通道s1=60m一直减速,经t1=6s后运动至ETC收费岛边界B点,然后再以5m/s的速度匀速通过ETC收费岛,其长s2=45m。不计车长。求:
(1)汽车到达收费站前匀速行驶的路程;
(2)汽车通过ETC收费岛所用的时间t2;
(3)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
【答案】(1)汽车到达收费站前匀速行驶的路程为30km;
(2)汽车通过ETC收费岛所用的时间t2为9s;
(3)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7m/s。
【解答】解:(1)根据图甲可知,汽车到达收费站前速度为90km/hh,
根据v=可知h=30km;
(2)已知汽车以5m/s的速度匀速通过ETC收费岛,其长s7=45m,
根据v=可知2===9s;
(3)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的总路程s总=s6+s2=60m+45m=105m,
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的总时间:t总=t1+t7=6s+9s=15s,
所以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平均===7m/s。
答:(1)汽车到达收费站前匀速行驶的路程为30km;
(2)汽车通过ETC收费岛所用的时间t2为9s;
(3)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m/s。液体
酒精
水银
凝固点
﹣117℃
﹣39℃
沸点
78℃
357℃
液体
酒精
水银
凝固点
﹣117℃
﹣39℃
沸点
78℃
357℃
2022-2023学年重庆市梁平区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重庆市梁平区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梁平区袁驿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重庆市梁平区袁驿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重庆市秀山县新星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重庆市秀山县新星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共,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