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中山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中山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中山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中山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
1. 以下数据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 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40℃
B. 人食指的指甲宽度约为1cm
C. 人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30次
D.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答案】B
【解析】
【详解】A.人感觉舒服的环境温度是23℃,人感觉舒服的水温是40℃,不符合题意;
B.人食指的指甲宽度约为1cm,符合题意;
C.正常人安静时的心跳有显著的个体差异,平均在75次/分左右(60﹣100次/分之间) 每分钟心跳30次不符合题意;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1.3m/s,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B.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40m/s
C. 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也可以传递信息
D. 声呐是利用次声波在海中探寻鱼群位置
【答案】C
【解析】
【详解】A.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没有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一般而言,声音在固体介质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介质中传播最慢,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故B错误;
C.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比如超声波清洗眼镜;也可以传递信息,比如利用声呐寻找鱼群,故C正确;
D.声呐是利用超声波在海中探寻鱼群的位置,故D错误。
故选C。
3. 关于图中的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拉小提琴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是为了改变响度B. 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变小,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 道路两旁设置隔音墙,是为了防止道路上的汽车发出噪声D. 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A.小提琴是琴弦振动发出声音的,当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琴弦振动的快慢会不一样,所以声音的音调就会发生变化,故A错误;
B.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变小,即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
C.道路两旁建隔音墙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错误;
D.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故D正确;
故选D。
4. 如图所示,下列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固的是( )
A. 秋天的早晨,海滩出现的白雾
B. 春天来临,冰雪开始消融
C. 深秋早晨,小草上布满白霜
D. 古人用铜水铸造的青铜器
【答案】D
【解析】
【详解】A.“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冰雪消融是冰雪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用铜水铸造成精美的青铜器,是液态铜水变为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固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 如图所示,是太阳下的小狗和刚上岸的游泳者的情境,由图可知( )
A. 小狗在太阳下吐舌头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
B. 蒸发现象必须在较高的温度下才会发生
C. 水在蒸发的过程中要吸热,使人体温度下降
D. 图中游泳者双手抱胸是为了加快水分的蒸发
【答案】C
【解析】
【详解】A.小狗在太阳下吐舌头,加快空气流速和增大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加快水分蒸发,加快散热,故A不符合题意;
B.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故B不符合题意;
C.水在蒸发的过程中要吸热,使人体温度下降,故游泳者上岸后感到冷,故C符合题意;
D.游泳后,从水中上岸的人觉得冷,这是因为人从水中上岸后,身上有水,水蒸发吸热,所以感觉冷;将胳膊抱在胸前减小了液体的表面积,可减慢水分的蒸发,使人感觉不那么冷,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 如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
A. 手影
B. 看见水中的鱼
C. 海市蜃楼
D. 看见地上的的书
【答案】A
【解析】
【详解】A.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
B.看见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偏高,是光的折射现象引起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海市蜃楼是光通过密度不均匀的空气发生偏折形成的,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看见地上的书是因为光在书上发生了反射,反射光进入人的眼睛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 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由图可知( )
A. 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其0~20s内的平均速度为20m/s
B. 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其0~20s内的平均速度为22.5m/s
C. 汽车在做变速直线运动,其20~40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D. 汽车在做变速直线运动,其20~40s内的平均速度为37.5m/s
【答案】D
【解析】
【详解】AB.读图可知,在相等的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距离并不相等,所以汽车做的变速运动,故AB不符合题意;
CD.汽车在20~40s内通过的距离为
所用的时间为
速度为
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8. 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从同一起点沿直线跑道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全程小华一直比小明跑得快B. 小华与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相等
C.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 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AB.由图象可知,两人的总路程是相等的,所用的时间都相同,在跑步过程中,小华做变速直线运动,有时速度比小明大,有时比小明小,但最终两人的平均速度相同,故A错误,B正确;
CD.由图象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曲线,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华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C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7小题,每题3分,共21分)
9. 初春时节,柳树发芽,折一根柳条,抽出木芯,用刀把嫩皮的两端修齐,就制成了柳笛。柳笛发出悦耳的声音是由空气柱______产生的,用剪刀将柳笛剪短,柳笛发出声音的音调会变______(选填“高”或“低”),柳笛声是通过______这种介质传入人耳朵的。
【答案】 ①. 振动 ②. 高 ③. 空气
【解析】
【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柳笛发出悦耳的声音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2]用剪刀将柳笛剪短,振动的空气柱变短,柳笛发出声音的音调会变高。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柳笛声是通过空气这种介质传入人耳朵的。
10. 男低音歌唱时低声伴唱,女高音放声歌唱,男低音与女高音相比较,男低音的响度______(选填“大”或“小”),女高音的音调______(选填“高”或“低”);口技演员能模仿出各种动物的声音,其实是在模仿它们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答案】 ①. 小 ②. 高 ③. 音色
【解析】
【详解】[1][2][3]女高音放声歌唱时男低音低声伴唱,男低音与女高音相比较,男低音的响度小;女高音的声带振动的频率大,音调高;口技演员能模仿出各种动物的声音,指的是音色相似。
11. 如图所示,用飞机在高空播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实施人工降雨,干冰进入云层很快______成气体,同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云层中的水蒸气很快______成小冰粒,冰粒不断变大而下落,在下落过程中______成水从而实现降雨(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 ①. 升华 ②. 凝华 ③. 熔化
【解析】
【详解】[1][2][3]根据人工降雨的知识可知,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进入云层很快由固态升华成气态,同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云层中的水蒸气很快凝华成固态的小冰粒,冰粒不断变大而下落,在下落过程中由固态熔化成液态的水从而实现降雨。
12. 如图所示,摄影师抓拍了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时的情景,若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______的;乌鸦相对于老鹰,位置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发生改变,若以老鹰为参照物,乌鸦是______的。
【答案】 ①. 运动 ②. 没有 ③. 静止
【解析】
【详解】[1][2][3]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时,若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与地面之间有位置变化,所以乌鸦是运动的;乌鸦相对于老鹰,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若以老鹰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
13. 如图所示,是小明利用烧瓶和玻璃管制作的简易温度计,为实现该装置的测温功能,将装置分别放入冰水混合物和沸水中足够长时间,放置在冰水混合物中记录液柱的位置标为______℃;放置在沸水中记录液柱的位置标为______℃,该装置是利用液体的______的原理测量温度的。
【答案】 ① 0 ②. 100 ③. 热胀冷缩
【解析】
【详解】[1][2]根据温度计制作和原理的相关知识,放置在冰水混合物中记录液柱的位置,标为0℃,放置在沸水中记录液柱的位置标为100℃。
[3]温度计的原理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测量温度的。
14. 如图所示,新龟兔百米赛跑s-t图像,根据图像判断,乌龟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先出发的是______,完成比赛的平均速度较大的是______(填“乌龟”或“兔子”),比赛途中,龟、兔相遇了______次。
【答案】 ①. 乌龟 ②. 兔子 ③. 三
【解析】
【详解】[1][2][3]由图像可知,乌龟在0s时出发,兔子在0s之后出发,所以乌龟先出发;由图像可知,全程为100m,跑完全程时,乌龟用的时间长,兔子用的时间短,根据可知,兔的平均速度大;由图像可知,路程相同、时间相同时,二者相遇,表现在图像上是两个的交点,两图像共有三个交点,所以途中相遇三次。
15. 国庆假期,小明全家自驾游,他们10∶00从中山出发,行驶90km,11∶15到达广州,停车就餐和休息后,12∶30继续前进,行驶200km,15∶00到达阳山,从中山至广州,汽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_km/h,合______m/s;汽车从中山至阳山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km/h。
【答案】 ①. 72 ②. 20 ③. 58
【解析】
【详解】[1][2]中山至广州的路程s1=90km,所用的时间
t1=11∶15-10∶00=1h15min=1.25h
从中山至广州,汽车的平均速度
[3]汽车全程所用的总时间
t=15∶00-10∶00=5h
汽车从中山至阳山全程的总里程
s=90km+200km=290km
汽车从中山至阳山全程的平均速度
三、实验题(3小题,共27分)
16. 如图所示的体温计在读数时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这是因为体温计与实验室温度计相比,多了一个特殊的结构是______,该体温计示数为______℃,被测人的体温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符合”)正常人的体温。
【答案】 ① 可以 ②. 缩口 ③. 37.6 ④. 高于
【解析】
【详解】[1][2][3][4]体温计有一个特殊的结构是缩口,在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读数,该体温计分度值为0.1℃,示数为37.6℃,正常人体温约37℃,因此被测人的体温高于正常人的体温。
17.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块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cm,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面______(选填“垂直”或“平行”),该被测物块的长度为______cm。
【答案】 ① 0.1 ②. 垂直 ③. 3.25
【解析】
【详解】[1]如图,用刻度尺测量物块的长度,该刻度尺0到1之间有10格,每一格的长度是0.1c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
[2]读数时,为了读数准确,视线要与刻度面垂直。
[3]读数时,为了测量的准确,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所以,该被测物块的长度为3.25cm。
18. 如图所示,该停表的读数为______分______秒,合为______秒。
【答案】 ①. 3 ②. 38.5 ③. 218.5
【解析】
【详解】[1][2][3]图中秒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3min和4min之间,偏向4min;大盘的分度值是0.1s,指针在38.5s,因此秒表读数为
3min38.5s=218.5s
19.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数据在图中已经标出,图中上方是小车运动到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h:min:s”)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
(2)实验中用______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用______测量小车通过该路程所用的时间;(填测量工具)
(3)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倾斜程度较小,目的是方便测量小车运动的______;
(4)若路程s2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小车通过后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前半程的平均速度;通过计算可知,小车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小车的速度在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答案】 ①. ②. 刻度尺 ③. 秒表 ④. 时间 ⑤. 0.2 ⑥. 大于 ⑦. 增大
【解析】
【详解】(1)[1]测量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就要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和时间,所以,实验的原理就是。
(2)[2][3]由实验原理可知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因此需要刻度尺测量路程,用秒表测量时间。
(3)[4]斜面坡度越大,小车在斜面上下滑速度越快,不方便测量时间,因此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倾斜程度较小,目的是方便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4)[5][6][7]由题可知前半段路程
前半段所用时间
则前半段的平均速度
由图可知,后半段所用时间
即后半段路程所用时间小于前半段路程所用时间,而后半段和前半段路程相等,由速度公式可知,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前半段路的平均速度,通过计算可知,小车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小车的速度在增大。
20. 如图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的情境。
(1)要完成这个实验,已准备有烧杯、酒精灯、铁架台、计时器,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的______(选填“内焰”或“外焰”),实验器材(图甲)应按照______顺序进行安装(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红的读数如图乙所示,其错误之处是: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______;同时小红发现A点出现小水滴影响读数,小水滴是因为水蒸气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而按丙图改进后可以顺利读数;
(3)小明按照老师要求在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加热,直到水烧开,图丁中的______(选填“a”或“b”)图是水正在沸腾的图象;
(4)有一组他同学在实验中将水加热到沸腾时共用了30min。为了节约课堂时间,他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写一种即可);
(5)另外两组同学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完成实验,他们分别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戊中a、b所示,由图像可以判断水的沸点为______℃,如果操作及实验器材均无问题,继续用猛火加热,水的沸点会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先不变后升高”);两个小组得到a、b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可能是水的______不同。
【答案】 ①. 温度计 ②. 外焰 ③. 自下而上 ④. 相平 ⑤. 液化 ⑥. a ⑦. 见解析 ⑧. 97 ⑨. 不变 ⑩. 质量
【解析】
【详解】(1)[1]实验过程中要分析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需要测量温度和时间,所以我们需要测量温度和时间的工具,所以还需要温度计。
[2][3]因为外焰温度最高,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可以提高加热效率。所以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因为外焰温度最高,实验时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需要先确定石棉网的位置,因此需要自下而上安装实验器材。
(2)[4]温度计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俯视会使结果偏大、仰视会使结果偏小。
[5]水蒸气上升过程中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小红发现A点出现小水滴影响读数。
(3)[6]水沸腾前产生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会因为温度降低,气泡里面的水蒸气液化进入水中,使气泡逐渐变小。水沸腾时不断有水汽化为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所以图a是水正在沸腾的图象。
(4)[7]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减少水的质量,也可以用初温较高的水开始加热。
(5)[8][9]水达到沸点后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由图可知,水在温度到达97℃后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沸点为97℃。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继续用猛火加热,大气压不变,水的沸点不会改变。
[10]由图象还可以看出,a、b两种图象的沸点相同,b加热时间长,所以b的质量较大。
四、计算题(2小题,共13分)
21. 小明乘坐一辆汽车在高速上行驶,在A地,小明看到路边有“距中山100km”的告示牌,此时小明发现时间是08∶15;车子行驶一段时间后,到达B地,小明又看到一个如图所示告示牌,这时时间显示是08∶45。求:
(1)汽车从A地到达B地所用的时间是多少小时?
(2)这辆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是否超速行驶?
【答案】(1)0.5h;(2)22.2m/s,该汽车没有超速行驶
【解析】
【详解】解:(1)汽车从A地到达B地所用的时间
t=08∶45-08∶15=30min=0.5h
(2)根据标志牌可知,在此路段的最大行驶速度为100km/h,这辆汽车行驶的路程
这辆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80km/h80m
汽车将会撞上巨石发生交通事故。
答:(1)司机正常反应时间为0.2s,则从发现情况到开始刹车,反应距离为6m;
(2)从开始刹车到停止,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15m/s;
(3)汽车不能安全停车。
五、综合能力题(2小题,共15分)
23. 小明在观察小提琴、二胡等乐器的弦振动时,思考琴弦发声的音调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并提出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1:可能与琴弦的长度有关,长度越长,音调越低;
猜想2:可能与琴弦的粗细有关,琴弦越粗,音调越低;
猜想3: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4:可能与琴弦的松紧有关;
于是小明找来了各种不同长度、材料和横截面积(粗细)的琴弦,想通过如图甲实验装置进行探究.琴弦的编号及情况如下表所示:
(1)为了准确比较音调高低,小明用手机软件将声音转换成波形图,如图是两根不同的琴弦发出的波形图,A图对应的声音音调比B图______(选填“高”或“低”);
(2)小明挑选琴弦D和E进行实验,是为了探究猜想______(选填序号);
(3)小明想探究琴弦发声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粗细的关系,选琴弦______和______(选填琴弦编号)进行实验;
(4)为了探究音调与琴弦的松紧程度的关系,需要控制琴弦的______、______和______相同,这种实验方法称为______法。
【答案】 ①. 高 ②. 3 ③. A ④. B ⑤. 材料 ⑥. 长度 ⑦. 横截面积 ⑧. 控制变量
【解析】
【详解】(1)[1]由图可知,A图振动的频率更大,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故A图对应的声音音调比B图高。
(2)[2]琴弦D和E的琴弦长度、琴弦的横截面积相同,琴弦的材料不同,故为了探究音调与琴弦的材料是否有关,探究猜想3。
(3)[3][4]探究琴弦发声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粗细的关系,应保证琴弦长度、琴弦的材料相同,故应选琴弦A和B。
(4)[5][6][7][8]为了探究音调与琴弦的松紧程度的关系,需要控制琴弦的长度、琴弦的横截面积和琴弦的材料相同,探究弦的音调跟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应控制其它因素不变,这种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2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电冰箱
电冰箱的制冷剂,过去常用氟利昂,因为这种物质一旦泄露,对大气中的臭氧层产生很大的破坏作用,现在的冰箱常用环戊烷这种新型制冷剂替代过去的氟利昂,制冷剂是冰箱的热量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的外面,它是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汽化时它吸热,液化时它放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如图所示是电冰箱的构造和原理。液态的制冷剂经过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在这里汽化、吸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之后生成的蒸汽又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在这里液化并把冰箱内带来的热通过冰箱壁上的管子放出。制冷剂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相当低的温度。
(1)氟利昂能作为制冷剂使用,它需要具备的特点是______,氟利昂之所以被新型制冷剂环戊烷替代,原因是______;
(2)电冰箱的冷冻室的毛细管内,制冷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该过程会______(选填“吸”或“放”)热;
(3)制冷剂流入冷凝器后,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是______,该过程会______(选填“吸”或“放”)热;
(4)若将一台冰箱放进一个密闭的房间,打开冰箱门让其正常工作,过一段时间,房间内空气的平均温度______(选填“会”或“不会”)降低。
【答案】 ①. 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 ②. 见解析 ③. 汽化 ④. 吸 ⑤. 液化 ⑥. 放 ⑦. 不会
【解析】
【详解】(1)[1]由材料可知,制冷剂是冰箱的热量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的外面,它是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
[2]氟利昂对大气中的臭氧层产生很大的破坏作用,所以氟利昂被新型制冷剂环戊烷替代。
(2)[3][4]液态的制冷剂经过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由液态变成气态,发生汽化现象,汽化吸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
(3)[5][6]制冷剂流入冷凝器后,由气态变为液态,发生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把冰箱内带来的热通过冰箱壁上的管子放出。
(4)[7]若将一台冰箱放进一个密闭的房间正常工作,打开冰箱门,制冷剂汽化吸收房间内的热量,同时也在房间内液化放出热量。且冰箱内电动压缩机消耗电能、对制冷剂做功,最终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所以,房间内空气的平均温度会升高,不会降低。控制条件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A
钢
30
0.3
B
钢
30
0.6
C
尼龙丝
40
0.5
D
铜
50
0.5
E
尼龙丝
50
0.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中山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文件包含广东省中山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广东省中山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中山市小橄镇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广东省中山市小橄镇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共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