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期末典型真题)计算大综合-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真题精选(苏教版)

    (期末典型真题)计算大综合-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真题精选(苏教版)第1页
    (期末典型真题)计算大综合-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真题精选(苏教版)第2页
    (期末典型真题)计算大综合-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真题精选(苏教版)第3页
    还剩2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期末典型真题)计算大综合-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真题精选(苏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典型真题)计算大综合-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真题精选(苏教版),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口算,竖式计算,脱式计算,图形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试卷说明:本试卷试题精选自江苏省南通市近两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真题试卷,难易度均衡,适合江苏省南通市及使用苏教版教材的四年级学生期末复习备考使用!
    一、口算
    1.直接写得数。
    29×2= 420÷6= 360÷18= 88÷22= 720÷60=
    4×500= 830-450= 540+120= 70×12= 96÷8=
    2.直接写得数。
    180÷20= 68÷17= 900÷45= 24×5= 540-90=
    660÷20= 58×5= 87+78= 360÷6= 99÷33=
    3.直接写出得数。
    24×8= 70×60= 360÷90= 600-5=
    200÷50= 840÷20= 94+11= 0÷49=
    4.直接写出得数。
    125-25×4= 880÷80= 25+25÷5= 80×8÷80×8=
    180÷18= 927÷9= 5700÷300= 200÷4×5=
    5.直接写出得数。
    80×70= 56×2= 99×5=
    25×40= 28×100= 13×60=
    6.直接写得数.
    24×50= 0×65= 77×20= 0×50=
    25+20÷4= 72÷18= 68+22= 96÷8=
    360÷9= 5×6÷5×6=
    7.直接写得数。
    6×12= 90÷6= 15×3= 70÷14=
    60÷4= 48÷24= 80÷16= 17×4=
    350÷50= 480÷80= 7×60= 540÷90=
    210÷30= 400÷80= 99÷33= 540÷9=
    8.直接写得数
    160×5= 45×4= 420÷60= 75÷25=
    105×4= 480÷80= 46×3= 480÷20=
    9.直接写得数。
    420÷70= 120÷60= 240÷40= 80÷20=
    150-30= 200÷50= 720÷80= 630÷30=
    10.直接写出得数。
    35×2= 750÷50= 280÷40= 120÷3=
    101×3= 250×4= 3600÷40= 180÷90=
    二、竖式计算
    11.用竖式计算:
    127÷33= 938÷46= 440÷70=
    12.用竖式计算(打*的要验算。
    *81000÷1600=(运用商不变性质计算)
    106×2050=
    13.列竖式计算。(带※题要求写出验算过程)
    ①546÷78= ②966÷54= ③※2100÷53=
    ④320÷14= ⑤981÷36= ⑥※7600÷30=
    14.用竖式计算,打☆题要验算。
    520÷42= 905-18= ☆470÷30=
    15.用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带☆验算)
    260÷34= 315÷45= ☆7300÷800=
    972÷16= 125÷25= ☆521÷18=
    16.竖式计算,加★要写验算过程。
    920÷30= 215×4= ★5000÷300=
    240÷57= 814-78= ★300÷53=
    17.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18.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能简便的简便计算)。
    609÷30= 6200÷60= ☆432÷27= ☆589÷94=
    19.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660÷17= ☆264÷63= ☆930÷75= 962÷249=
    20.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524÷87= 904÷18= 6400÷90=
    21.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249÷18= 952÷34= ☆650÷50=
    22.列竖式计算,打★的要验算。
    426÷33= 706÷78=
    500÷40= ★552÷18=
    23.用竖式计算。(带★号的要验算)


    24.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196÷38= *696÷26= 381÷54=
    720÷71= 97÷43= *522÷87=
    25.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224÷28= 720÷68=
    三、脱式计算
    26.用递等式计算。
    42×[(382-314)÷17] 32×25-280÷35 250-50×2+50
    27.用简便方法计算。
    600÷12÷5 150÷3÷5 810÷5÷2
    28.脱式计算。
    14×6+50 480÷(8×12)
    29.脱式计算。
    13×7-884÷13 (736÷16+27)×18
    560-60÷20+480 12×[162÷(21-3)]
    30.脱式计算。
    56+216÷18×12 350-(60+24×5) 720÷[(108-99)×5]
    850÷17×5 21×15-856÷8 300÷[470-(25×18)]
    31.脱式计算。
    28×(46÷23+23) 340-300÷5×4
    1800÷[(92-72)×5] 720÷30-360÷30
    32.脱式计算。
    (1)240÷(24×2) (2)360÷15÷4 (3)200÷5×8
    33.计算下面各题。
    1

    34.计算下面各题,能用简便方法计算的用简便方法计算。
    360÷(9×2) 280÷5÷2 640÷16
    35.递等式计算。
    902-19×35 (564-18×24)÷12
    19×[(720-270)÷15] 240÷[15×(351-347)]
    36.计算下面各题。
    658÷[(914-809)÷15] (82-18)×(910÷35) 72×8-72÷8
    37.脱式计算。
    198÷6×82 312×(200-196) 78×21-523
    38.脱式计算.
    780÷26+73 96×【(325-295)÷3】 40×(72÷3)
    22×(71-58) 74-【(36+24)÷6】 14×35÷70
    39.计算下面各题。
    27×[(263+37)÷50] 13×60-(436+85)
    34+16×(50-40) 720÷24+65×9
    40.用递等式计算
    115+85÷5 420÷70×254 (55-28)×19
    69×(91÷7) 380-180÷5 506-(43-29)
    四、图形计算
    41.如下图,已知∠1=40°,求∠2、∠3、 ∠4的度数。
    42.如下图,两条直线相交形成四个角.请推理说明图中的∠1=∠3.
    43.将一张长方形的纸按照下图所示的方法折叠,你能算出∠1的度数吗?
    44.如下图,直线m与直线n互相垂直,∠1=35°,求∠2的度数。
    45.如图,∠1=35°,求∠2和∠3的大小。
    46.如图∠ABC=90°,∠2=2∠1,∠3=3∠1,求∠3=?
    47.如下图,已知∠1=125°,求∠2,∠3,∠4,∠5各是多少度.
    48.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按下图的方式折叠,已知∠1+∠2+∠3=220°,∠4=20°,求∠1、∠2,∠3,∠5各是多少度。
    49.已知,分别求出、、的度数。
    50.如图,∠1=60°,∠2是直角,求∠3的度数.
    51.将一张长方形纸折成下图,求∠1=?
    52.已知∠1=30°,∠2=40°,求∠3和∠4.
    53.如图,∠1=40°,∠2=70°,求∠4的度数。
    54.已知∠1=75°,求∠2、∠3、∠4的度数.
    参考答案:
    1.58;70;20;4;12;
    2000;380;660;840;12
    2.9;4;20;120;450
    33;290;165;60;3
    3.192;4200;4;595
    4;42;105;0
    4.25;11;30;64
    10;103;19;250
    5.5600;112;495
    1000;2800;780
    6.24×50=1200 0×65=0 77×20=1540 0×50=0
    25+20÷4=30 72÷18=4 68+22=90 96÷8=12
    360÷9=40 5×6÷5×6=36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整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解答,多步计算的注意验算顺序.
    解:
    24×50=1200 0×65=0 77×20=1540 0×50=0
    25+20÷4=30 72÷18=4 68+22=90 96÷8=12
    360÷9=40 5×6÷5×6=36
    【点评】直接写得数时,注意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多步计算的注意验算顺序.
    7.72;15;45;5
    15;2;5;68
    7;6;420;6
    7;5;3;60
    8.800; 180;7;3;420;6;138;24
    【详解】160×5=800;45×4=180;420÷60=7;75÷25=3;105×4=420;480÷80=6;46×3=138;480÷20=24
    9.6;2;6;4
    120;4;9;21
    10.70 15 7 40
    303 1000 90 2
    11.3……28;20……18;6……20
    【分析】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够除,商就定在被除数的第二位上面;如果前两位不够除,就看前三位;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详解】127÷33=3……28 938÷46=20……18 440÷70=6……20

    12.50……1000 217300
    【详解】(1)81000÷1600=50……1000
    验算:
    106×2050=217300
    13.7;17……48;39……33
    22……12;27……9;253……10
    【分析】整数除法法则: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先用除数和商相乘,然后再加上余数,看是否等于被除数。
    【详解】①546÷78=7 ②966÷54=17……48 ③※2100÷53=39……33
    验算:
    ④320÷14=22……12 ⑤981÷36=27……9 ⑥※7600÷30=253……10
    验算:
    14.12……16;887;15……20
    【分析】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从被除数的最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三位数。除到被除数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上商,求出每一位的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计算整数的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就向前一位借1当十。
    【详解】520÷42=12……16 905-18=887 ☆470÷30=15……20
    验算:
    15.7……22;7;9……100
    60……12;5;28……17
    【分析】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法则: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是:被除数=商×除数+余数;据此进行验算即可;
    当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有0时,可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计算;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100,那么商不变,余数也要除以100,依此计算。
    依此解答。
    【详解】260÷34=7……22 315÷45=7 ☆7300÷800=9……100
    验算:
    972÷16=60……12 125÷25=5 ☆521÷18=28……17
    验算:
    16.30……20;860;16……200
    4……12;736;5……35
    【分析】整数除法法则: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法则:从右边起,依次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哪一位对齐,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整数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详解】920÷30=30……20 215×4=860 ★5000÷300=16……200
    验算:
    240÷57=4……12 814-78=736 ★300÷53=5……35
    验算:
    17.14……20; 20……18;24……24
    【分析】根据除法竖式的计算方法,利用试商判断商的大小,938÷46可以将46看成50来试商,试商后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同样888÷36将36看成40进行试商;验算时可利用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不变的方法进行。
    【详解】580÷40=14……20 938÷46=20……18

    888÷36=24……24
    验算
    18.20……9;103……20;16;6……25
    【分析】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时,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时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每次除后余下的数都要比除数小。
    除法验算时用商乘除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有余数时,用商乘除数加上余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详解】609÷30=20……9 6200÷60=103……20
    ☆432÷27=16 ☆589÷94=6……25
    验算: 验算:
    19.38……14;4……12;12……30;3……215
    【分析】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时,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时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时,用商乘除数再加上余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详解】660÷17=38……14 ☆264÷63=4……12 验算:63×4+12=264

    ☆930÷75=12……30 验算:75×12+30=930 962÷249=3……215

    20.6……2;50……4;71……10
    【分析】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时,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时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时,用商乘除数再加上余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详解】★524÷87=6……2 验算:87×6+2=524

    904÷18=50……4 6400÷90=71……10

    21.13…15;28 ;13
    【详解】
    22.12……30;9……4
    12……20;30……12
    【分析】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数不够除,看被除数的前三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求出每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是: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详解】426÷33=12……30 706÷78=9……4

    500÷40=12……20 ★552÷18=30……12
    验算:
    23.27……5;10……33;8
    18……15;28……20;6……2
    【分析】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大于或等于除数,商的首位在十位上,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小于除数,商的首位在个位上。
    【详解】27……5 10……33 8

    18……15 28……20 ★6……2
    验算:
    24.5……6;26……20;7……3;
    10……10;2……11;6;
    【分析】由题意可得,根据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详解】196÷38=5……6 *696÷26=26……20 381÷54=7……3
    验算
    720÷71=10……10 97÷43=2……11 *522÷87=6
    验算
    25.8;10……40
    【分析】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时,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时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每次除后余下的数都要比除数小。
    除法验算时用商乘除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有余数时,用商乘除数加上余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详解】224÷28=8 720÷68=10……40
    验算: 验算;
    26.168;792;200
    【分析】计算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同级运算时,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小括号和中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括号外的;据此解答。
    【详解】42×[(382-314)÷17]
    =42×[68÷17]
    =42×4
    =168
    32×25-280÷35
    =800-8
    =792
    250-50×2+50
    =250-100+50
    =150+50
    =200
    27.10;10;81
    【分析】观察算式中数据特点可知,运用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后两个数的积,也可以先除以第二个数,再除以第一个数,商不变,进行简算即可。
    【详解】600÷12÷5
    =600÷(12×5)
    =600÷60
    =10
    150÷3÷5
    =150÷(3×5)
    =150÷15
    =10
    810÷5÷2
    =810÷(5×2)
    =810÷10
    =81
    28.134;5
    【分析】(1)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2)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法,再算括号外面的除法。
    【详解】14×6+50
    =84+50
    =134
    480÷(8×12)
    =480÷96
    =5
    29.23;1314;
    1037;108
    【分析】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详解】13×7-884÷13
    =91-68
    =23
    (736÷16+27)×18
    =(46+27)×18
    =73×18
    =1314
    560-60÷20+480
    =560-3+480
    =557+480
    =1037
    12×[162÷(21-3)]
    =12×[162÷18]
    =12×9
    =108
    30.200;170;16;
    250;208;15
    【分析】56+216÷18×12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加法。
    350-(60+24×5)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法,再算小括号里加法,最后算括号外面的减法。
    720÷[(108-99)×5]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乘法,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除法。
    850÷17×5按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依次计算。
    21×15-856÷8先算乘除法,再算减法。
    300÷[470-(25×18)]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减法,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除法。
    【详解】56+216÷18×12
    =56+12×12
    =56+144
    =200
    350-(60+24×5)
    =350-(60+120)
    =350-180
    =170
    720÷[(108-99)×5]
    =720÷[9×5]
    =720÷45
    =16
    850÷17×5
    =50×5
    =250
    21×15-856÷8
    =315-107
    =208
    300÷[470-(25×18)]
    =300÷[470-450]
    =300÷20
    =15
    31.700;100
    18;12
    【分析】(1)先算除法,再算加法,最后算乘法;
    (2)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减法;
    (3)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
    (4)先同时算两个除法,再算减法。
    【详解】28×(46÷23+23)
    =28×(2+23)
    =28×25
    =700
    340-300÷5×4
    =340-60×4
    =340-240
    =100
    1800÷[(92-72)×5]
    =1800÷[20×5]
    =1800÷100
    =18
    720÷30-360÷30
    =24-12
    =12
    32.(1)5;(2)6;(3)320
    【分析】(1)240÷(24×2)此题应先算乘法,再算除法。
    (2)360÷15÷4此题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3)200÷5×8此题应先算除法,再算乘法。
    【详解】(1)240÷(24×2)
    =240÷48
    =5
    (2)360÷15÷4
    =24÷4
    =6
    (3)200÷5×8
    =40×8
    =320
    33.384;36;
    608;25
    【分析】计算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同级运算时,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小括号和中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据此解答。
    【详解】
    =320+64
    =384
    =972÷(720-693)
    =972÷27
    =36
    =600+8
    =608
    =700÷[7×4]
    =700÷28
    =25
    34.20;28;40
    【分析】(1)根据除法的性质简便计算,可以用360先除以9再除以2即可。
    (2)根据除法的性质简便计算,可以用280除以5和2的积。
    (3)根据除法的性质简便计算,可以用640除以8再除以2即可。
    【详解】①原式=360÷9÷2
    =40÷2
    =20
    ②原式=280÷(5×2)
    =280÷10
    =28
    ③原式=640÷8÷2
    =80÷2
    =40
    35.237;11
    570;4
    【分析】(1)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2)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法,再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最后算括号外面的除法。
    (3)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除法,最后算括号外面的乘法。
    (4)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乘法,最后算括号外面的除法。
    【详解】902-19×35
    =902-665
    =237
    (564-18×24)÷12
    =(564-432)÷12
    =132÷12
    =11
    19×[(720-270)÷15]
    =19×[450÷15]
    =19×30
    =570
    240÷[15×(351-347)]
    =240÷[15×4]
    =240÷60
    =4
    36.94;1664;567
    【分析】计算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同级计算时,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小括号和中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据此解答。
    【详解】658÷[(914-809)÷15]
    =658÷[105÷15]
    =658÷7
    =94
    (82-18)×(910÷35)
    =64×26
    =1664
    72×8-72÷8
    =576-9
    =567
    37.2706;1248;1115
    【分析】根据四则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它们的运算顺序是先乘除,后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内后算括号外。
    【详解】(1)198÷6×82
    =33×82
    =2706
    (2)312×(200-196)
    =312×4
    =1248
    (3)78×21-523
    =1638-523
    =1115
    38.103 960 960 286 64 7
    39.162;259
    194;615
    【分析】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既有加减,又有乘除,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如果既有小括号又中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详解】27×[(263+37)÷50]
    =27×[300÷50]
    =27×6
    =162
    13×60-(436+85)
    =780-521
    =259
    34+16×(50-40)
    =34+16×10
    =34+160
    =194
    720÷24+65×9
    =30+585
    =615
    40.132 1524 513 897 344 492
    41.140°;40°;140°
    【分析】∠4+∠1是平角,∠1+∠2是平角,∠2+∠3是平角,根据平角=180°,进行列式计算。
    【详解】∠2=180°-40°=140°
    ∠3=180°-140°=40°
    ∠4=180°-40°=140°
    【点睛】本意的关键是找出4个角之间的联系,进行列式计算,注意平角=180°。
    42.∠1=∠3
    【分析】∠1和∠4组成平角,∠3和∠4也组成平角,∠4不变,那么∠1就和∠3相等。
    【详解】因为∠1+∠4=180°,∠3+∠4=180°,
    所以∠1=∠3
    43.25°
    【分析】图中∠1所在的位置有一个平角,180°减130°即可求出∠1与它左边的锐角的和,而由折叠可知∠1与它左边的锐角的角度是相等,所以再用所得差除以2即可求出∠1的度数。
    【详解】180°-130°=50°
    ∠1=50÷2=25°
    答:∠1的度数是25°。
    【点睛】由折叠知道与∠1相等的角,再根据1平角=180°求出∠1与和它相等的角的和。
    44.55°
    【分析】根据直线m与直线n互相垂直可得:∠1+∠2=90°,则用90°减去∠1的度数即可。
    【详解】∠1+∠2=90°
    ∠2=90°-∠1
    ∠2=90°-35°
    ∠2=55°
    45.∠2=55°;∠3=145°
    【分析】由图意得出:∠1和∠3组成一个平角,所以∠3=180°-∠1;又因为∠1和∠2组成一个直角,∠2=90°-∠1;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3=180°-35°=145°
    ∠2=90°-35°=55°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图意找出所有角之间的关系。
    46.45°
    【分析】根据题图可知,∠1+∠2+∠3=∠ABC=90°。∠2=2∠1,∠3=3∠1,则6∠1=90°,∠1=90°÷6。再用∠1的度数乘3,求出∠3的度数。
    【详解】90°÷(1+2+3)
    =90°÷6
    =15°
    15°×3=45°
    则∠3=45°。
    47.∠2=55° ∠3=35° ∠4=55° ∠5=35°
    48.∠1=40°; ∠2=140°; ∠3=40°; ∠5=50°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边所在的线是直线,则有∠2+∠3=180°,对顶角相等即∠1=∠3,与已知∠1+∠2+∠3=220°,即可求出∠1、∠2和∠3的度数;
    根据长方形的一个内角是90°,则2∠4+∠5=90°,又已知∠4=20°,带入即可求出∠5的度数;据此解答。
    【详解】因∠1+∠2+∠3=220°,∠2+∠3=180°
    ∠1=220°-180°=40°
    ∠3=∠1=40°
    ∠2=180°-40°=140°
    又因2∠4+∠5=90°,∠4=20°
    ∠5=90°-20°×2
    =90°-40°
    =50°
    49.∠2=130°;∠3=50°;∠4=40°
    【分析】∠2与∠1的和是180°,180°减∠1的度数即可求出∠2的度数;∠3与∠2的和是180°,180°减∠2即可求出∠3的度数。∠3与90°及∠4的度数和是180°,180°减∠3的度数,再减90°即可求得∠4的度数。
    【详解】∠2=180°-∠1=180°-50°=130°;
    ∠3=180°-∠2=180°-130°=50°;
    ∠4=180°-∠3-90°=180°-50°-90°=130°-90°=40°。
    50.∠3的度数是60°.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直角的定义,平角的定义利用图中角与角的关系即可求得∠3=180°﹣∠1﹣∠2.
    解答:解:因为∠1=60°,∠2是直角,
    所以∠3=180°﹣90°﹣60°=30°.
    答:∠3的度数是60°.
    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直角的定义、平角的定义,角的计算的知识,关键是根据定义得出所求角与已知角的关系转化求解.
    51.12°
    【分析】如下图,通过观察可知∠2=84°,所以∠1等于180°减去∠2和84°,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180°-84°-∠2
    =96°-84°
    =12°
    52.110° 150°
    【详解】∠3=180°-∠1-∠2
    =180°-30°-40°
    =110°
    ∠4=180°-∠1
    =180°-30°
    =150°
    53.110度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可求出∠3的度数,即180-40-70=70度,在根据平角的定义可求∠4的度数,即180-70=110度,此题可解。关键是熟悉平角等于180度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3=180-70-40=70(度)
    ∠4=180-70=110(度)
    所以,∠4等于110度。
    54..∠2=180°-75°=105°
    ∠3=180°-105°=75°
    ∠4=180°-75°=105°

    相关试卷

    (期末典型真题)计算大综合-江苏省宿迁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真题精选(苏教版):

    这是一份(期末典型真题)计算大综合-江苏省宿迁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真题精选(苏教版),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直接写出得数,口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典型真题)计算大综合-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真题精选(苏教版):

    这是一份(期末典型真题)计算大综合-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真题精选(苏教版),共4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口算,脱式计算,解方程,化简比和求比值,看图列式,图形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典型真题)综合计算-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真题精选(苏教版):

    这是一份(期末典型真题)综合计算-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真题精选(苏教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口算,竖式计算,脱式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