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_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八年级(上)物理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087485/0-17026927170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_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八年级(上)物理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087485/0-170269271705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_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八年级(上)物理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087485/0-170269271709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2——2023全国各地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物理期末试卷真题合集(含详细答案解析)
2022_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八年级(上)物理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_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八年级(上)物理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如图所示,小刚身高1.8米,他旁边的恐龙模型高度最可能是( )
A. 10米
B. 4米
C. 2米
D. 1米
2.如图为物体运动的s−t、v−t图象,表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
A. B.
C. D.
3.206班翁同学在我校运动会60米决赛中打破八年级校纪录。测得他在30m处的速度是8m/s,8s末冲过终点时的速度为10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 )
A. 7.5m/s
B. 8.1m/s
C. 8.5m/s
D. 9m/s
4.在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如图所示。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 )
A. 通过监测减弱噪声
B. 防止噪声产生
C. 阻断噪声传播
D. 减小噪声传播速度
5.编钟是我国的瑰宝,如图,分别敲击M、N、P点,距离编钟相同距离的同一监测器监测到的声音如表所示,则( )
A. 编钟发出的声音频率只与其质量有关
B. 多次敲击,N处发出的声音响度一定比M处大
C. 多次敲击,P处的音调一定比M处高
D. P处发出的声音传播速度最快
6.如图所示,一束激光由空气射入装有水的容器中,折射后射在容器底部的B点,利用注射器往容器中加水,其他条件不变,则激光射在容器底部的位置( )
A. A、B两点之间
B. B、C两点之间
C. C、D两点之间
D. 在B点左侧
7.如图所示,OA是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的一条折射光线,OA与水面夹角为60∘。下列关于入射角∠α、反射角∠β、折射角∠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α>30∘、∠γ=30∘B. ∠α>30∘、∠γ=60∘
C. ∠β=30∘、∠γ=30∘D. ∠β=30∘、∠γ=60∘
8.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进入了“刷脸”时代。“刷脸”时人脸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身份认证。在系统拍照过程中( )
A. 人脸是光源
B. 人脸应保持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
C. 人脸经摄像头成像的原理与平面镜成像相同
D. 人脸经摄像头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9.现代生活中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图中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A. 甲和丙B. 甲和丁C. 乙和丙D. 乙和丁
10.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同学们喜爱,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对有关诗句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D.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
11.智能手机的“智慧语音“功能,可以通过声音识别实现对手机解锁,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这一特征来工作的。“快手”App能将正常录制的音频和视频以3倍的速度快速播放,此时声波的频率也为正常声音的3倍,则“快手”的音调比正常声音的______(选填“高”或“低”),此时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如图是白鹭在如镜的水面上飞行的情形。水中的“白鹭”是由光的______形成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若水深3m,当白鹭距离水面5m时,请在图中画出白鹭的像的位置,黑点A代表白鹭(保留作图痕迹)。白鹭向左飞的时候,以白鹭为参照物,那么白鹭的像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13.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一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 cm,该蜡烛成像的特点为______(选填“倒立缩小实像”“倒立放大实像”或“正立放大虚像”)。
14.如图表示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物质的密度跟体积的关系,由甲图可知,200立方厘米D物质的质量是______克。相同质量的A和B,体积较大的是______,C的密度为______g/cm3;从乙图中可见阴影部分S的面积表示物质的______,其值为______。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5.如图所示,A点射出两条光线、AB平行凸透镜的主光轴,AO斜射向水面,请画出:
(1)A点在水中的像A′。
(2)AO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3)AB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1分)
16.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象。
(1)海波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依据是______。
(2)海波在AB段是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3)海波熔化用了______min。
17.如图甲是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时做水球实验的情形,此时的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小明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要求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______。
(2)向水透镜注入水,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能看到清晰的像,此像是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倒立的;此时若仅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则在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的像。
(3)继续注水,要使像清晰,可将光屏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由此说明注水越多,水透镜偏折能力越______,焦距越______。
(4)在图乙所示的实验场景下,小明把眼镜放在蜡烛和水透镜之间,如图丙所示,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当从水透镜中抽出适量的水后,发现像再次变得清晰,由此判断该眼镜是______(选填“近视镜”或“远视镜”),如果不抽水,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也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18.小丽妈妈为家里自酿了很多红葡萄酒,小丽想知道自酿葡萄酒的密度,于是和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利用天平、量筒进行测量,他们的操作如下:
(1)天平放在水平桌面,游码拨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并调节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如图1是小丽测量过程中的情景,她的错误是______纠正错误后,测得空烧杯的质量是41.6g。
(3)取造量的葡萄酒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葡萄酒和烧杯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2所示,其总质量为______g。
(4)将烧杯中的葡萄酒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3所示),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葡萄酒的密度是______kg/m3。
(5)分析上述方法,测出葡萄酒的密度会偏______(填“大”或“小”)。
(6)小丽测量了不同体积的葡萄酒的质量,描绘出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线如图所示。她分析后发现,由于误将烧杯和葡萄酒的总质量当作了葡萄酒的质量,导致图线A未经过坐标原点。由此推断:
葡萄酒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线应是______(选填下图中“B”、“C”或“D”)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7分)
19.Phyphx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物理实验手机软件,其中的AcusticStpwatch功能能够自动记录下所接收到的两次响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当手机接收到第一次响声时便自动计时,当再次接收到响声时计时自动停止(类似于使用秒表时的启动和停止),由于对声音的响应非常灵敏,计时可精确到0.001s。
甲、乙两人使用手机在空旷安静的广场上测量声音的传播速度。他们分别站于间距测量值为s的A、B两处,打开手机软件做好计时准备。甲先在手机边击掌一次(甲手机开始计时),乙听到击掌声之后(乙手机开始计时),也在手机边击掌一次(乙手机停止计时)。查看甲、乙两手机均有效记录下了两次掌声的时间间隔,分别为t甲、t乙。
(1)若已知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0.001s内声音的传播距离为多少?
(2)若s=15m,t甲=0.39s,t乙=0.3s,则测得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多少?
20.如图是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冰墩墩,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体现了追求卓越、引领时代,以及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老金匠邓师傅用纯金打造了一个空心的“金墩墩”送给即将中考的女儿小莉当作纪念品。小莉想多了解父亲制作的“金墩墩”,于是用天平测出它的质量是77.2g,同时也测出了它的体积为6cm3。(ρ金=19.3×103kg/m3,ρ银=10.5×103kg/m3)
(1)这个“金墩墩”中纯金的体积是多少cm3?
(2)这个“金墩墩”空心部分体积是多少cm3?
(3)如果“冰墩墩”用纯银打造成实心体,则它的质量是多少g?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小刚身高1.8米,他旁边的恐龙模型高度约为他身高的2倍,最可能是4m,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图中人的高度判断出恐龙的高度。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长度的估测和看图能力,是一道基础题。
2.【答案】C
【解析】A、图为s−t图象,图中时间在增加,路程不变,即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
B、图为v−t图象,图中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即物体做变速运动,故B错误;
C、图为v−t的图象,图中速度不随时间的增加而改变,即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D、图为v−t的图象,图中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s−t图象,路程随时间的增加匀速增长的图象,表示匀速直线运动;
(2)v−t图象,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不变的运动,表示匀速直线运动。
对于图象问题,首先搞清楚横坐标和纵坐标表示的含义,然后根据图象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
3.【答案】A
【解析】翁同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v=st=60m8s=7.5m/s,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分析:利用速度公式v=st求出该同学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
此题考查了平均速度的计算、速度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目。
4.【答案】B
【解析】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防止噪声的产生,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分析:控制噪声有三种方法:防止噪声的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和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人耳处减弱)。
此题结合实例考查控制噪声的方法,要注意其运用,属于声学基础题。
5.【答案】C
【解析】A、编钟发出的声音频率与编钟的位置、质量等因素有关,故A错误;
B、响度的大小与振幅有关,振幅的大小与敲击的力度大小有关,所以敲N处时,发出的声音响度不一定比敲M处时大,故B错误;
C、声音的频率还与物体振动部分的长度有关,在同一个编钟上敲P处振动的频率大,音调高,敲M处振动的频率小,音调低,故C正确;
D、声音的传播速度和温度、介质种类有关,所以声音的传播速度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响度:声音的大小,与发声体的振动幅度、与发声体的距离有关。
(2)声音的传播速度和温度、介质种类有关。
本题主要考查了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属于基础题。
6.【答案】D
【解析】【分析】
水面上升或下降,入射角不会发生变化,折射角也不会发生变化,但折射点要发生移动,折射光线要发生平行移动,所以找到折射点与水面升降的关系的变化规律,即可找到光斑移动与水面升降的变化关系。
本题考查了对光的折射规律的理解和掌握,能够结合光路图理解会更容易,难度不大。
【解答】
水面上升后,入射点向左移动,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不变,所以折射后的光斑将向左移动,在B点左侧。
故选:D。
7.【答案】A
【解析】OA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的一条折射光线,OA与水面夹角为60∘,所以折射角∠γ=90∘−60∘=30∘,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入射角∠α>30∘。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β=∠α>30∘。
故选:A。
分析: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8.【答案】D
【解析】A、人脸不会发光,故人脸不是光源,故A错误;
BD、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刷脸”时,人脸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故B错误,D正确;
C、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C错误。
故选:D。
分析:(1)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2)摄像头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凸透镜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和应用,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搞清每种情况下的应用。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寻找规律,学着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9.【答案】D
【解析】解:甲图成像在视网膜之后,是远视眼的成因;乙图成像在视网膜之前,是近视眼的成因;丙图戴凸透镜,是远视眼的矫正;丁图戴凹透镜,是近视眼的矫正。故D符合题意。
10.【答案】A
【解析】A、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A正确;
B、雪是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B错误;
C、露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C错误;
D、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
本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的判断,要求同学们能够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11.【答案】音色;高;不变。
【解析】【分析】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传播距离和分散程度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频率由波源决定,播放速度变为原来的3倍时,播出声波的频率变为原来3倍;声波的传播速度由介质种类、温度等因素决定。
本题主要考查了声音的三要素及影响因素、声速等知识,属基础知识的考查。
【解答】
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智能手机的“智慧语音”,可以通过识别声音实现对手机解锁,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这一特征来工作的;声音的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频率越快,音调越高;“快手”的频率为正常声音的3倍,所以“快手”的音调比正常声音的音调高,但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变。
故答案为:音色;高;不变。
12.【答案】反射 虚 静止
【解析】水中的“白鹭”属于倒影,所以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根据像与物体关于水面对称作出白鹭的像,如图所示:
白鹭向左飞的时候,以白鹭为参照物,由于白鹭的像与白鹭关于水面对称,所以白鹭的像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反射;虚;;静止。
分析: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所成像为虚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本题考查了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属于基础题。
13.【答案】10.0倒立放大实像
【解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
由图可知,蜡烛距离凸透镜的距离是15.0cm,此时f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统考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共8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九上物理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_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八年级(上)物理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