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3.7核能同步练习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01
    3.7核能同步练习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02
    3.7核能同步练习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03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7节 核能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7节 核能课堂检测,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m/s),7核能同步练习答案解析,124×106kg,,06×106kg,,064×103m3;,6m,9m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日、地、月是人类最熟悉的三个星球,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阳能量的释放是由于核裂变 B. 地球上的四季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
    C. 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幔运动的表现形式 D. 日、地、月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相是新月或满月
    如图所示是三门核电站的建筑图,下列关于核电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电站发电的能量转化形式是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B.核电站的发电原理与太阳的热核反应相同
    C.核反应产生的辐射都是有害的
    D.核反应都是可以控制的
    如图表示用中子轰击铀—235 原子核产生氪核和钡核的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模型表示的是核聚变
    B.该反应产生的中子可继续轰击其他铀核形成链式反应
    C.该反应不会产生放射性物质
    D.该反应释放能量过于庞大人类目前无法控制
    关于核能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如果对核裂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在极短的时间内会释放出巨大能量,发生猛烈的爆炸,这就是原子弹的原理
    B.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的可控的链式反应产生的能量来发电
    C.氢弹是利用原子核聚变制成的核武器
    D.太阳内部不停地进行着核裂变
    关于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放射性物质在外界的影响下发出穿透能力很强的射线
    B.α射线是电中性的高速运动的氦原子核流
    C.β射线是带负电的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D.放射性物质产生的辐射对人体组织都有破坏作用
    2020年9月2日,经国家批准,正式同意建设温州苍南核电站。核电站就是利用核反应堆提供的能量,使水变成蒸汽,再利用高温高压的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的。在核电站的发电过程中,能量转化顺序正确的是( )
    A. 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B.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C.核能→内能→电能→机械能D.核能→化学能→机械能→电能
    太阳能是地球能量的主要来源,太阳能的实质是( )
    A.原子核聚变产生的核能B.原子核裂变产生的核能
    C.原子核链式反应产生的核能D.化学反应产生的化学能
    利用核能发电(如图)是人们和平利用核能的一个重要方向,下列有关核电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反应堆利用核聚变原理来工作的
    B.发电机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能量转化顺序是: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D.核反应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人类对核能的开发和利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根据目前核能的利用水平,你认为下列关于原子弹和核电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核电站控制裂变的链式反应速度
    B.原子弹利用核聚变,核电站利用核裂变
    C.原子弹对聚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
    D.原子弹利用核裂变,核电站利用核聚变
    下列图示中关于能量转化的分析,不符合事实的是( )
    A.钻木取火,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人造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部分动能转化为势能
    C.核能发电,可将核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D.米勒模拟原始大气产生有机物实验,有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填空题
    核能是指原子核发生 或聚变时所释放的能量。
    不久前,甘肃武威钍基熔盐堆进行了试运行。钍基熔盐堆成功摆脱了之前铀和钚元素为燃料的核能发电模式,改用以放射性极低的钍元素为核燃料,在核能发电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
    (1)核电站的核心是核反应堆,它将核能转化为 能,再通过其他机械转化为机械能最后转化为电能。
    (2)目前核电站主要是用铀、钚等作为核燃料来发电,核反应类型是相同的。右侧两幅核变化示意图中,能形象描述这种核能获得方式的是图 。
    核电站的核心是核反应堆,它以铀为核燃料,核反应堆中放出的核能转化为高温蒸汽的内能,再通过蒸汽轮机和发电机把高温蒸汽的内能转化为电能。如图7所示是核电站的原理示意图,第一回路中水被泵压入核反应堆,在那里被加热,然后进入热交换器,把热量传给第二回路中的水,又被泵压回到反应堆里。在热交换器内,第二回路中的水被加热成高温高压蒸汽,然后被送入汽轮机以驱动汽轮机,做功后温度和压强都降低,进入冷凝器,最后又由泵把它压回热交换器,高速旋转的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图7
    (1)从核反应堆到发电机,能量的转化过程是:核燃料的 能→水的 能→汽轮机的 能→ 能。
    (2)在第一回路的核反应堆的外围,有一层厚厚的水泥防护层,其主要作用是 。
    (3)冷凝器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该过程要 热。
    (4)在第二回路中,用水做循环液体,原因是水的 较大。
    、实验题
    中科院的“人造太阳”(EAST)物理实验中首次实现持续时间达102秒的超高温长脉冲等离子体放电,其原理如图所示。
    (1)“人造太阳”获得核能的方式是 。
    (2)“人造太阳”能够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科学家已经进行了半个多世纪的研究,但距真正投入商用、变成每家每户可以用的电,可能还需要较长时间研究。下列四位同学的观点支持科学家继续进行这项研究的是 (可多选)。
    A.”人造太阳”产生的核辐射小,核废料少,基本不污染环境。
    B.”人造太阳”发电不会产生加重地球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
    C.“人造太阳”需要利用多种高能量方式驱动,条件苛刻,投入巨大。
    D.“人造太阳”能把毁灭性武器改造成随开随关的“炉灶”,服务人类。
    、解答题
    (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核潜艇是美国“海狼”级核潜艇,其中有一艘“吉米⋅卡特”号核潜艇如图甲所示,其部分性能参数如表所示:
    (1)核潜艇的动力来源于一座功率很大的核反应堆,核反应堆的能量来源于 (填“重核裂变”或“轻核聚变”)。
    (2)根据该潜艇的性能参数,计算潜艇浮出水面时露出水面的体积(海水的密度按1克/厘米3计算)。
    (3)该核潜艇在水下匀速航行时,所受阻力与速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当它在水下巡航时,其动力功率约多少?(1节≈0.5m/s)
    3.7核能同步练习答案解析
    、选择题
    D
    A太阳能量的释放是由于氢核的聚变,A不符合题意;
    B 地球上的四季更替是由于地球公转转形成的,自转引起昼夜更替,B不符合题意;
    C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幔运动的表现形式,C不符合题意;
    D日、地、月在同一条直线上,当月球在中间时的月相是新月,当地球在中间时的月相是满月,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A
    解:
    A、核电站发电的过程是先将核能转化为内能,而后再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最后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故A正确;
    B、核电站利用的是裂变,而太阳的热核反应是聚变,故B错误;
    C、放射性可用于医疗等方面,放射性元素还可以作为示踪原子,故C错误;
    D、核裂变是可控的,核聚变不可控,故D错误。
    故选:A。
    B
    【解析】根据对核裂变的认识判断。A.该模型中,一个大核受到撞击后变成两个小核,则表示的是核裂变,故A错误;
    B.该反应产生的中子可继续轰击其他铀核形成链式反应,故B正确;
    C.过程中产生的氪原子具有放射性,故C错误;
    D.可以通过核裂变来发电,例如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发电,故D错误。
    故选B。
    【解答】解:A、若核燃料能达到足够多时,如果对裂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在极短的时间内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发生猛烈爆炸,这就是原子弹的原理,故A正确;
    B、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的链式反应产生的能量来发电的,故B正确;
    C、氢弹是利用轻核的聚变制成的核武器,故C正确;
    D、太阳内部不停地进行着核聚变,故D错误。
    故选:D。
    C
    【解析】根据有关放射性的认识分析判断。
    A.放射性物质会自发的发出穿透能力很强的射线,不需要外界条件,故A错误;
    B.α射线是带正电的高速运动的氦原子核流,故B错误;
    C.β射线是带负电的高速运动的电子流,故C正确;
    D.放射性物质产生的辐射对人体组织都有破坏作用与它的强度有关,如果剂量合适,那么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故D错误。
    故选C。
    A
    【解析】根据核电站的整个工作过程分析能量转化即可。
    核能发电是利用铀原子核裂变时放出的核能来加热水,将核能转化为热能;再用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作为动力,推动蒸汽涡轮机转动,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汽轮机带动发电机转动产生电能,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A
    【解析】人类有核聚变核裂变两种获取核能的方式,而太阳能是通过核聚变的方式产生能量
    太阳的巨大能量主要是由于太阳内部氢原子发生核聚变产生的。
    故答案为:A

    解:核电站发电过程:通过核裂变使核能先转化为内能,内能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核反应过程不是化学变化;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A
    C
    【解析】本题考查能量的转化方式,属于识记内容。
    A选项是动能转化为内能,动能属于机械能,故正确。
    B卫星从低处飞向高处,克服重力做功,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正确。
    C选项核能发电能量转化形式是 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故C错误,符合题意。
    D选项 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过程中,电能来提供能量,所以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填空题
    裂变
    【解析】核能(或称原子能)是通过转化其质量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核裂变、核聚变时释放的巨大能量。
    核能是通过转化其质量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核裂变、核聚变时释放的巨大能量。
    故答案为:裂变
    (1)内(热)
    (2)甲
    【解析】原子核在发生裂变和聚变时都能产生巨大的能量,核电站就是利用重核的裂变产生的能量来发电的,核电站的核心是核反应堆,它是以铀为燃料的。
    (1)核电站的核心是核反应堆,它将核能转化为 内(热)能,再通过其他机械转化为机械能最后转化为电能。
    (2)目前核电站主要是用铀、钚等作为核燃料来发电,核反应类型是相同的。右侧两幅核变化示意图中,能形象描述这种核能获得方式的是图 甲 。
    (1)核 内 机械 电
    (2)防止核辐射
    (3)液化 放 (4)比热容
    、实验题
    (1)核聚变
    (2)A;B;D
    【解析】(1)核聚变,即轻原子核(例如氘和氚)结合成较重原子核(例如氦)时放出巨大能量。
    (2)分析哪个选项描述的是核聚变的优点即可。
    (1)“人造太阳”获得核能的方式是核聚变。
    (2)A.”人造太阳”产生的核辐射小,核废料少,基本不污染环境,故A符合题意;
    B.”人造太阳”发电不会产生加重地球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故B符合题意;
    C.“人造太阳”需要利用多种高能量方式驱动,条件苛刻,投入巨大,不利于推广,故C不合题意;
    D.“人造太阳”能把毁灭性武器改造成随开随关的“炉灶”,服务人类,故D符合题意。
    故选ABD。
    、解答题

    解:
    (1)核潜艇的核反应堆是利用原子核发生裂变释放能量来工作的;
    (2)由表格可知潜艇在水下航行时m水下排=9124t=9.124×106kg,
    则核潜艇浮出水下航行时的排水体积:V潜艇=V水下排===9.124×103m3;
    在水面上航行时,m水面排=8060t=8.06×106kg,
    则核潜艇浮出水面航行时的排水体积:V水面排===8.06×103m3,
    则核潜艇浮出水面时露出水面的体积:V露=V潜艇﹣V水面排=9.124×103m3﹣8.06×103m3=1.064×103m3;
    (3)根据二力平衡可知,动力F与阻力f相等,即它在水下航行速度为20节时,由图象可知:F=f=30×104N,
    因此动力的功率为P=Fv=30×104N×20×0.5m/s=3×106W。
    答:(1)重核裂变;
    (2)潜艇浮出水面时露出水面的体积1.064×103m3;
    (3)当它在水下巡航时,其动力功率为3×106W。
    舰号
    吉米⋅卡特(SSN23)
    水下最大航速
    38节
    水下排水量
    9124t
    水下巡航速度
    20节
    水面排水量
    8060t
    最大潜深
    610m
    艇长
    107.6m
    核反应堆
    1座S6W型压水堆
    艇宽
    12.9m
    发动机最大功率
    33.57兆瓦
    相关试卷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7节 核能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7节 核能课时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7核能 同步练习答案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第3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7节 核能精品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第3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7节 核能精品综合训练题,共5页。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7节 核能优秀练习: 这是一份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7节 核能优秀练习,共7页。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