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考试地理特训练习含答案——乡村和城镇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072393/0-170225254138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考试地理特训练习含答案——乡村和城镇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072393/0-17022525414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考试地理特训练习含答案——乡村和城镇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072393/0-170225254145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考试地理特训练习含答案——乡村和城镇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考试地理特训练习含答案——乡村和城镇,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0 江苏通徐扬泰淮宿六市模拟)下图为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界线为著名的胡焕庸线,界线
两侧人口密度有明显的差异。据此完成第 1~2 题。
1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密度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
平原大于山区ꢀ②沿海大于内陆ꢀ③东北大于华北ꢀ④青藏大于西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
.珠江三角洲人口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有( )
①
自然条件好ꢀ②土地面积广ꢀ③开发时间早ꢀ④人口自然增长快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①②
(2020 福建福州模拟)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各时间段出生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图,完
成第 3~4 题。
3
.与 1970—1979 年相比,影响 1980—1989 年出生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显著下降的主要因素是( )
A.生育政策
B.人口迁移
C.生育意愿
D.医疗卫生
4
.该城市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人口年轻化
C.人口老龄化
B.流动人口过多
D.人口增长过快
近年来,“反向春运”成为新热潮。“反向春运”指年轻人不回家乡过年,而是把父母和子女接到他们工
作的城市过年的现象。据此完成第 5~6 题。
5
.“反向春运”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
①
社会经济发展,观念改变ꢀ②老年人收入不断提高ꢀ③年轻人在大城市居有定所ꢀ④城乡基础设
施日益完善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④
6
.针对“反向春运”,交通运输部门应( )
A.加速水陆联运,优化资源配置
B.提高春运票价,调控旅客人数
C.加快高铁速度,缩短旅行时间
D.均衡配置运力,满足出行需求
(2020 江苏盐城模拟)2019 年 1 月 3 日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 N.19》
称,我国人口负增长时代即将到来。2019 年 1 月 5 日发行的己亥年猪年邮票(如右图)引发了人们的
遐想与议论。据此完成第 7~8 题。
7
.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①
②
我国至 2065 年人口将减少到相当于 1949 年的规模
国家有可能出台放开三孩,并鼓励生育的政策ꢀ③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出现总量下降、占比上升
的现象ꢀ④我国应改革和完善退休制度,适度延长退休年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我国人口的低速增长甚至负增长对未来经济社会的影响有( )
8
①
为提高国民素质与人力资本质量提供机会ꢀ②导致未来消费水平和创业创新动力不断增强ꢀ③
制造业用工成本会进一步提高,经济的潜在产出水平受拖累ꢀ④人口向城市流动减少,城市的产业水
平将停止或缓慢下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2020 江苏常州一模)中国传统村落,指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
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读中国传统村落在八大地区的空间分布示
意图,完成第 9~10 题。
ꢀ
.由图可知,我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有( )
北多南少ꢀ②东多西少ꢀ③西南地区最多ꢀ④东北地区最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0.对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影响较小的有( )
9
①
1
①
距海远近ꢀ②地形类型ꢀ③文化习俗ꢀ④能源矿产
A.①④
C.③④
B.②③
D.②④
(2020 湖北黄质量检测)当今,城市停车难问题日益严重。立体车库因库容量大、占地面积小而迅速
发展。图 1 示意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该类车库的工作方式与电梯相似,是利用升降机负责垂直运动,
将车辆提升至目标层中,再由横移装置负责水平移动,将载车板以及车辆共同移动到目标车位,图 2 示
意我国某超大城市功能区简图。读图,完成第 11~12 题。
1
1.为缓解该城市停车难问题,下列功能区最有必要建立立体车库的是( )
A.公园休闲区
C.工业园区
B.住宅小区
D.物流园区
1
2.图 2 中中心商务区某立体车库取车花费时间最长的时段可能是( )
A.7—9 时
C.13—15 时
B.10—12 时
D.16—18 时
(2020 福建泉州联考)汉正街位于武汉市繁华地带、长江和汉江交汇处,是“古汉口之正街”,兴起于明
朝成化年间的汉水改道,继而帆船集结、商贸始盛、街巷建立、集镇形成,被誉为“天下第一街”。20
世纪初,汉正街演变成小商品市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汉正街小商品市场曾一度停歇,直到
1
979 年才重新恢复小商品批发、零售市场,个体私营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到 21 世纪初,汉正街
已位居全国十大小商品批发市场前列,但“现场、现货、现金”的传统交易模式带来了严重的交通拥
堵、市容脏乱等问题。2011 年,汉正街开始全面整治,准备转型为文化旅游商务区,而原来的商户和物
流则搬迁至黄陂区的汉口北市场。据此完成第 13~15 题。
1
3.早期汉正街商铺多沿河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市场 B.交通 C.货源 D.税收
4.20 世纪后期,汉正街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1
A.劳动力廉价
C.市场需求扩大
B.地理位置优越
D.国家政策支持
1
5.武汉市对汉正街进行整体搬迁改造的主要目的是( )
A.改变用地功能
C.提升城市形象
B.根除城镇问题
D.扩大市民就业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5 分。
1
6.(18 分)(2020 山东济宁调研)某债券研究团队发布的《2018 中国人口迁移跟踪》报告称,最近 6 年
我国总人口增加了 4 180 万,新增常住人口约 15%分布在一线城市,逾 40%分布在二线城市。读图,完
成下列各题。
(1)概括我国外来人口净流入比例高的城市的特点。(6 分)
(2)判断我国外来人口净流入比例最高的城市并分析人口流入的原因。(4 分)
(3)为应对人口大量涌入的不利影响,试为这些城市提出可行的措施。(8 分)
1
7.(13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019 年 2 月 28 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8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其中提到 2018 年
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下表)。
2
年末数/万 比重
指ꢀ标
人
/%
全国总人口
139 538
100.0
男性
女性
71 351
68 187
51.1
48.9
0
岁)
—15 岁(含不满 16 周
2
8
4 860
9 729
17.8
64.3
1
6—59 岁(含不满 60
周岁)
6
6
0 周岁及以上
5 周岁及以上
24 949
16 658
17.9
11.9
(1)从年龄结构的角度出发,说明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7 分)
(2)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问题日益严重,为此有人提出取消生育控制政策,你是否赞成?
请说明理由。(6 分)
1
8.(12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示意某城市土地利用情况。该城市功能区布局比较合理,①②③④代表城市常见用地和仓
储用地。
(1)判断①②③④代表的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并说明该城市的主导风向。(5 分)
(2)列举图示水厂和污水处理厂区位选择的理由。(4 分)
(3)说明①土地利用类型在 M 位置的有利条件。(3 分)
1
9.(12 分)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居民乔迁新居,居住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甲图
是某城市小区平面图,乙图为我国某中等城市主要功能区用地面积空间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各
题。
甲
乙
(1)小区中荷花池的生态功能主要有哪些?(4 分)
(2)乙图①②③曲线中,③表示工业区用地面积空间变化,那么①和②曲线代表的是什么?请说明理
由。(4 分)
(3)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该市在距市中心 15.5 千米处的郊区(乙图中④所示)规划设计了一座新的卫
星城,说明该卫星城的建设对城市发展的意义。(4 分)
第八、九章 人口 乡村和城镇
1
~2.1.A 2.B 第 1 题,我国人口密度平原大于山区,沿海大于内陆,经济发达地区大于经
济落后地区等。第 2 题,珠江三角洲人口密度大的原因有自然条件好、开发时间早。
.A 4.C
3
5
~6.5.C 6.D 第 5 题,根据材料可知,“反向春运”是在过年期间年轻人不回家乡过年,而
是将父母和子女接到工作的城市过年的现象。受新思想的影响,观念发生转变;年轻人在
大城市居有定所和城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为“反向春运”提供了基础和保障。①③④对,
故选 C。第 6 题,“反向春运”减轻了从一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的运输压力,同时提高了从
三四线城市到一线城市的上座率,所以交通运输部门应均衡配置运力,满足出行需求,故
选 D。
7
~8.7.D 8.C 第 7 题,据题意分析可知,我国人口负增长时代即将到来,表明我国人口数
将开始减少,到 2065 年人口会不会减少到相当于 1949 年的规模,无法判断,但是基本上
是不可能;我国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国家有可能出台放开三孩,并鼓励生育的政策;我国
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可能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后还有一段时间会增长,占比可能上升;老龄
人口比重也可能上升,我国应改革和完善退休制度,适度延长退休年龄。第 8 题,我国人
口的低速增长甚至负增长,可能导致未来消费水平降低和创业创新动力不足;人口向城市
流动的数量与人口的低速增长关系不大,主要是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9
~10.9.C 10.A 第 9 题,直接据图分析可知,我国传统村落西南地区最多,东北地区最
少。第 10 题,对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影响较大的是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环境,与距海远
近和能源矿产关系不大。
1
1~12.11.B 12.D 第 11 题,车流量大、停车需求大的地区最有必要建立立体车库。住
宅小区人口较密集,且临近中心商务区,停车需求大,故最有必要建立立体车库,B 正确。
第 12 题,结合生活常识可知,中心商务区一般 16 时后为下班高峰期,故可能 16—18 时取
车花费时间最长,故 D 正确。
1
3~15.13.B 14.D 15.C 第 13 题,汉正街位于长江和汉江交汇处,商铺沿河分布,水运
便利,有利于货物集散。第 14 题,1978 年改革开放,1979 年汉正街恢复小商品批发、零售
市场,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故 20 世纪后期汉正街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的
支持。第 15 题,由于汉正街商业活动采用传统交易模式,造成了严重的交通拥堵、市容
脏乱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武汉市对汉正街进行整体搬迁改
造。
1
6.解析:第(1)题,从整体特点、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差异和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差
异等角度描述。第(2)题,直接据图分析可知,外来人口净流入比例最高的城市是东莞,从
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分析原因。第(3)题,从政策、就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和
分散城市功能等方面提出可行的合理措施。
答案:(1)有集中趋势,增幅分化;由于发达地区城市的强大吸引力,人口依然向一、二线城
市集聚;东部地区城市人口增长较快。
(2)东莞。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服务体
系完善。
(3)通过政策控制人口流入;转移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强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
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卫星城市。
1
7.解析:第(1)题,从表格可以看出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主要从劳动力供给、家庭和社会养老负担、社会需求和经济增长等方面分析。第(2)题,
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的人口增长量仍很大,因此不赞成取消生育控制政策;取消生育控
制政策,人口增多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方面分析。
答案:(1)人口老龄化严重。
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需求减小,影响经济增长;人口老龄化加剧,“人口红利”消失,劳
动力成本上升,影响社会生产;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家庭养老负担加重,影响生产的发
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2)不赞成。理由: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的人口增长量仍很大;人口与资源、环境之
间的矛盾仍很尖锐。
1
8.解析:第(1)题,对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判断主要从其所处的位置和面积大小两方面进行
考虑。工业区一般位于与城市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工业区布局在城市的西南和东北方
向,故主导风向应为东南风或西北风。第(2)题,为获得洁净的水源,水厂应设置在河流的
上游;为能更好地处理污水,污水处理厂多分布在河流的下游。第(3)题,M 位于城市外围,
地价低;靠近火车站,客、货流量大。
答案:(1)①商业用地,②仓储用地,③工业用地,④住宅用地。东南风或西北风。
主导风向:工业区布局在城市的西南和东北方向,故主导风向应为东南风或西北风。
(2)水厂位于河流上游,能够获得洁净水源;污水处理厂位于河流下游,能够集中处理
污水。
(3)位于城市外围,地价较为便宜,面向市内、市外两个市场;靠近火车站,交通便捷,
客、货流量大,能够扩大服务范围。
1
9.解析:第(1)题,荷花池的生态功能应从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分析。第(2)题,乙图
所示的①曲线,市中心附近面积最大,应为商业区;②曲线在城市各主要功能区中面积最
大,应为居住区。第(3)题,卫星城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分散城市职能,改善城市中心区环境,
缓解城市土地、交通压力,促进城市合理化发展等方面。
答案:(1)减小温差,增加空气湿度,调节局部小气候;吸烟除尘,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减轻城
市热岛效应。(任答 2 点得 4 分)
(2)①曲线代表商业区用地面积空间变化,理由是该曲线所代表的功能区在市中心附
近的面积达到最大。②曲线代表居住区用地面积空间变化,理由是该功能区是各功能区
中面积最大的,且面积最大处离市中心较近。
(3)分散城市职能;缓解城市土地、交通压力;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
合理化发展。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学考复习9城镇和乡村练习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考试地理特训练习含答案——城镇化,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制约绿洲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九章乡村和城镇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练习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