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考试地理专项练习含答案——地球上的大气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067629/0-170203721642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考试地理专项练习含答案——地球上的大气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067629/0-170203721650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考试地理专项练习含答案——地球上的大气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067629/0-170203721652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考试地理专项练习含答案——地球上的大气
展开(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0 北京石景山高三一模)下图为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的关系示意图。下表为
2
019 年 9 月内蒙古东北部某地连续四日的天气资料。据此完成第 1~2 题。
日
期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天
风向
北风
北风
/℃
/℃
气
多
云
小
雨
6
7
8
9
日 16
日 12
日 10
日 14
5
-3
-3
1
西北
风
晴
多
云
西风
1
.导致该地 9 月 8 日出现霜冻的是( )
A.冷锋
B.冷气团
D.气旋
C.高气压
2
.表格中 9 月 8 日出现霜冻的原因与图中有关的是( )
A.甲减弱
C.丙减弱
B.乙增加
D.丁增加
(2020 山东威海高三期中)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景观。据此完成第 3~4 题。
3
.此时天气最可能是( )
A.晴朗、无风
C.晴朗、大风
B.阴雨、无风
D.阴雨、大风
4
.图示大气现象( )
A.由近地面大气强烈上升引起
B.可能使近地面大气污染加剧
C.由近地面大气强烈下沉引起
D.有利于近地面大气污染扩散
武夷山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地,山谷风引起的云雾能够减少日照,提升茶叶品质。下图示意 2020 年 8
月 24 日 8 时至 25 日 8 时武夷山山区气象站记录的山谷风风向变化。据此完成第 5~7 题。
5
.该日武夷山山区气象站记录的谷风出现的时间为( )
A.6 时前后
C.18 时前后
B.11 时前后
D.24 时前后
6
.与夏季相比,该气象站冬季谷风( )
A.出现早,风力大
C.出现晚,风力大
B.出现早,风力小
D.出现晚,风力小
7
.武夷山茶农多将茶树种植在坡地,原因是与谷底相比,坡地( )
A.白天多上升气流
B.白天多下沉气流
C.夜晚多上升气流
D.夜晚多下沉气流
(2019 山东临沂高三期末)针对多年冻土表面活动层的反复冻融,我国某铁路修建时为部分路段安装
了两侧透风的面板叠瓦式遮阳棚(图 a)。图 b 中曲线示意该铁路某处遮阳棚在暖季(7 月至 9 月)某日
与冷季(11 月至次年 3 月)某日的棚内及棚外气温变化。据此完成第 8~10 题。
8
.图中表示暖季某日棚内气温日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C.③
B.②
D.④
9
.此路段冷季( )
A.棚外日最高气温高于 5 ℃
B.棚内气温日变化大于棚外
C.遮阳棚的作用比暖季小
D.棚内外气温差异出现在夜晚
1
0.该铁路线可能是( )
A.青藏铁路
C.北疆铁路
B.滨绥铁路
D.贵昆铁路
(2020 北京西城高三三模)下图是北京市某老师微信朋友圈的截图。据此完成第 11~12 题。
1
1.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测,西雅图位于( )
A.东二区
C.西五区
B.西二区
D.西八区
1
2.西雅图在 47°N 附近,阳光明媚的天气主要集中出现在 7 月,原因是( )
A.地处西风带背风坡
B.极地东风带影响
C.高压出现频率高
D.多温带气旋活动
在温度等其他因子相近的情况下,湿空气比干空气密度小,当干空气向湿空气移动时,会使湿空气强迫
抬升,形成类似冷锋的天气过程。这类锋过境会出现湿度的显著下降(温度不会明显下降),因此称为
“
干线”。下图示意某区域近地面天气图。据此完成第 13~15 题。
1
3.图示区域的天气系统是( )
A.北半球气旋
B.北半球反气旋
C.南半球气旋
D.南半球反气旋
1
4.图中可能形成“干线”的是( )
A.甲处附近
B.乙处附近
C.丙处附近
D.丁处附近
1
5.此时,乙线附近( )
A.温差较大
C.气流下沉
B.风力较大
D.湿度降低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5 分。
1
6.(12 分)(2020 北京海淀高三一模)下图为北京时间 2020 年 2 月 14 日 14 时亚洲局部海平面气压分
布(a 图)和该日北京气温变化(b 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a
b
(1)判断甲地天气特征并说明理由。(4 分)
(2)据图分析北京气温变化的原因。(4 分)
(3)简述此次天气过程对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影响。(4 分)
1
7.(15 分)(2020 福建厦门高三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天气或气象预报(测)是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未来某一地点地球大气层的状态进行预测,往往是使
用收集的大量数据(气温、湿度、风向、风速和气压等),结合目前对大气过程的认识来确定未来天气
变化。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 2019 年冬季某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1)指出贝加尔湖西南侧高压中心的气流运动状况。(4 分)
(2)分析图中东北部低压中心的形成过程。(4 分)
(3)预报日本北海道西部未来几天可能发生的天气变化。(4 分)
(4)说明我国北方即将遭受的气象灾害及此季节多发的原因。(3 分)
1
8.(14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印度洋板块原位于南半球,大约在 5 000 万到 5 500 万年以前,其与亚欧板块碰撞拼合,南亚地区
由海洋转换为陆地,北部形成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南亚地区地形地貌、气候等环境发生变化。
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的河流注入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北坡河流汇入雅鲁藏布江,南北坡的地势、河
流不对称。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攀登珠穆朗玛峰一般选择 5 月份,此时气象条件较适
宜。下图为喜马拉雅山所在地区局部图。
世界上很多高山峡谷区存在山谷风、冰川风。冰川风是指在冰川谷地中,冰川表面较稳定而下
沉的冷却气流沿冰面向冰川前方运动,迫使冰缘地区较暖的空气上升而产生对流交换,形成由冰川表
面向冰缘地带吹送的风。
(1)早期在南亚地区由海洋转换为陆地过程中,当地夏季风变化明显,判断南亚夏季风势力强弱变化及
其原因。(4 分)
(2)攀登珠穆朗玛峰最佳月份是 5 月,从气象角度分析其有利条件。(6 分)
(3)说明冰川风对珠穆朗玛峰北侧山谷风的影响。(4 分)
1
9.(14 分)(2020 广东高三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秦岭是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也是我国生态脆弱区和气候敏感区,秦岭南北两侧的城
镇化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北部逐步形成以西安—咸阳为核心的大型城市群。相比于南部,北部排放出
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较多,研究发现,秦岭 1970—2015 年气温空间变化明显,其气温变化对该地区的
地理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下图示意秦岭 1970—2015 年气温变化等值线。
(1)描述秦岭地区 1970—2015 年气温的空间变化规律。(4 分)
(2)用大气的受热原理解释秦岭北部气温日较差变小的原因。(4 分)
(3)推测秦岭 1 月 0 ℃等温线空间变化的总趋势。(2 分)
(4)指出秦岭地区亚热带动物生存条件的变化。(4 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1
~2.1.B 2.C 第 1 题,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从 9 月 6 日至 9 月 8 日,该地气温降低,由多云
到小雨再到雨过天晴,经历了一次冷锋过境,而 8 日天气晴朗,应为冷锋过境后受单一冷
气团控制,但气温较低,温差较大,因而出现霜冻,故选 B。第 2 题,根据表格可知,9 月 8 日
天气晴朗,天空中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因而出现了霜冻,图中为大
气逆辐射的是丙,即丙减弱,故选 C。
3
~4.3.A 4.B 第 3 题,图片中炊烟、山岚明亮,说明天气晴朗。炊烟竖直升起,说明无
风。此时天气最可能是晴朗、无风,A 对。阴雨天能见度不高,炊烟、山岚是灰暗的,大
风天气时炊烟是倾斜的,B、C、D 错。第 4 题,图示大气现象是一种静风天气,空气流动
速度慢,可能使近地面大气污染加剧,B 对。可能是由近地面逆温现象引起,A 错。近地面
大气强烈下沉,炊烟不能上升,会积聚在近地面,C 错。不利于近地面大气污染扩散,D
错。
5
~7.5.B 6.C 7.A 第 5 题,在大气环流比较稳定的条件下,受热力环流影响,山区白天
一般吹谷风,晚上转变为山风。图中 10—12 时风向发生明显的变化,应该是谷风开始出
现,故选 B。第 6 题,与夏季相比,冬季太阳高度小,山坡受山体阻挡明显,气温上升慢,谷风
出现时间较晚。夏季普遍高温,气压梯度小,风力小;冬季山谷、山坡之间温差大,气压梯
度较大,风力较大。故选 C。第 7 题,与谷底相比,坡地近地面空气白天升温较快,盛行上
升气流,夜晚降温快,坡地多下沉气流。故 B、C 错。白天坡地多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
削弱太阳辐射,有利于茶树生长;夜晚气流下沉,水汽不易凝结,降水较少,对茶树生长不
利。故 A 对,D 错。故选 A。
8
~10.8.B 9.C 10.A 第 8 题,首先暖季气温比冷季气温要高,③④排除;同时棚内气温
日变化小,棚外气温日变化大,所以②正确,①错误。故选 B。第 9 题,据上题分析可知,①
对应暖季,③④对应冷季,则③为棚外气温日变化曲线,④为棚内气温日变化曲线。据
②
图可知,冷季时棚外日最高气温低于 5 ℃,A 错误;棚内气温日变化小于棚外,B 错误;据图
可知,棚内外气温差异出现在 10—17 时的白天,D 错误;据图可知,冷季棚内外气温差较暖
季棚内外气温差小,说明遮阳棚的作用比暖季小,C 正确。故选 C。第 10 题,据图可知,该
地暖季时最高气温 15 ℃左右,冷季时最低气温可达-20 ℃,可判断该铁路线位于青藏高
原。故选 A。
1
1~12.11.D 12.C 第 11 题,据截图中“西雅图都凌晨 2:00 了”判断,图中 18:10 为北京时
间,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可推测西雅图与东八区之间相差约 16 个小时,故西雅图位于
西八区,D 正确。故选 D。第 12 题,若地处西风带背风坡,则应全年降水相对较少,阳光明
媚不会只出现在 7 月,A 错误。该地在北纬 47°附近,未受极地东风带影响,B 错误。高
压出现频率高会带来干燥天气,多阳光明媚的天气,C 正确。温带气旋会带来阴雨天气,
不会导致阳光明媚,D 错误。故选 C。
1
3~15.13.A 14.B 15.D 第 13 题,由图可知,该区域北部地区温度普遍低于南部地区,
符合北半球气温分布规律,排除 C、D;根据图示风向,该区域水平气流方向呈逆时针向中
心辐合,为北半球气旋,故 A 正确。第 14 题,读图可知,乙线大致南北延伸,东西两侧气团
的温度接近;乙线东侧气流来自海洋,湿度大,西侧气流来自陆地,湿度较小;西侧的干空气
为偏西风,主动向东侧的湿空气移动,使湿空气强迫抬升,形成“干线”,同时符合温度下降
不明显的特征,故 B 正确。第 15 题,由以上分析可知,乙处两侧温差较小、风力较小,A、
B 错误;乙线附近温度较高,该线附近气流辐合上升,C 错误;“干线”过境会出现湿度显著
下降的特征,D 正确。
1
6.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甲地气压从中心向四周降低,为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天气
晴朗。第(2)题,北京气温持续下降,结合 a 图可知,该时间内北京有冷锋经过,冷锋过境后
该地受冷气团控制,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夜间地面降温,气温下降(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
的、直接的热源);a 图 14 时有降雪,降雪削弱了太阳辐射,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气
温降低。第(3)题,影响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根据材料分析,此次天气过程带来
大风、雨雪、降温天气,大风、降雪会破坏农业基础设施;降温使病虫害减少;雨雪增加
土壤墒情,缓解春季旱情。
答案:(1)天气特征:晴朗。原因:甲地位于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
(2)此时段北京经历了冷锋过境,冷锋过境后该地受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夜间,地面
辐射减弱(地面降温),气温下降;14 时有降雪,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减少,气
温降低。
(3)雨雪增加土壤水分,缓解春季旱情;低温冻死害虫;大风、降雪可能破坏农业设施
(暴雪压塌大棚等设施);等等。
1
7.答案:(1)水平方向上,近地面气流顺时针辐散。垂直方向上,气流从高空向地面下沉。
(2)①中纬西风和极地东风在 60°N 附近相遇,形成近地面的副极地低压带;②冬季,
副极地低压带南移;③冬季,亚欧大陆上气温低,形成亚洲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压带,使其
成为保留在太平洋上的低压中心。
(3)①冷锋过境时:大风、降温、雨雪天气。②冷锋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
晴朗。
(4)寒潮。原因:①我国北方离冬季风的源地近;②冬季南北温差大,气压差大,冬季风
强劲。
1
8.解析:第(1)题,季风的形成原因包括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南亚
地区由海洋转换为陆地过程中,陆地面积增大,夏季升温速度快,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温差
增大,海陆热力差异增大,气压梯度增大,使得夏季风增强。第(2)题,在 8 000 米高空,风力
非常强劲,一般不适合登山。每年 6 月初至 9 月中旬为珠穆朗玛峰的雨季,强烈的西南季
风造成暴雨频繁、云雾弥漫、冰雪肆虐。11 月中旬至次年 2 月中旬,因受强劲的东北风
控制,珠穆朗玛峰极度严寒,且风速较大。只有春、秋两季在季风转向时,高空风力才会
短暂减弱,此时是登顶的最佳时期;5 月进入暖季,降水少,晴天多,此时气候条件相对适宜,
白天气温和能见度较高,风雪天气少。第(3)题,由材料“冰川风是指在冰川谷地中,冰川表
面较稳定而下沉的冷却气流沿冰面向冰川前方运动,迫使冰缘地区较暖的空气上升而产
生对流交换,形成由冰川表面向冰缘地带吹送的风”可知,冰川风风向与山风相同,所以冰
川风会延长山风的时间,增强山风的势力;缩短谷风的时间,削弱谷风的势力。
答案:(1)夏季风增强。该地由海洋抬升为陆地,海陆热力差异增大,气压梯度增大,风力增
强。
(2)5 月处于冬季风向夏季风的转换时间,风力小;5 月进入暖季,降水少,晴天多,此时
气候条件相对适宜,白天气温和能见度较高,风雪天气少。
(3)延长山风的时间,增强山风的势力;缩短谷风的时间,削弱谷风的势力。
1
9.答案:(1)南北部均在增温;增温幅度南北部各异,秦岭北部增温幅度大于南部;秦岭地区
的中南部和东南部增温最少。
(2)秦岭北部夜晚大气逆辐射强,大气保温作用强;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较
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白天大气增温不明显。
(3)1 月 0 ℃等温线总体向北移,平均海拔升高。
(4)栖息地的空间范围扩大;食物数量增多。
高中地理学考复习5地球上的大气练习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学考复习5地球上的大气练习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考试地理专项练习含答案——宇宙中的地球: 这是一份高中考试地理专项练习含答案——宇宙中的地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考试地理专项练习含答案——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这是一份高中考试地理专项练习含答案——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航班全程飞行时间为,小明同学观测日晷的时间最可能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