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十六 北方地区课件
展开1. 北方地区的概况(见图1-16-1北方地区示意图和表1-16-1)表1-16-1
2.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1)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见表1-16-2)表1-16-2
(2)农业发展的条件(见表1-16-3)表1-16-3
3.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见图1-16-2东北三省地形示意图和表1-16-4)
4.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1)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三省平原辽阔,_____土广布,土壤肥沃,雨热同期,人均耕地____,机械化程度较高,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提供________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农业生产的不足之处是纬度______,农作物__________,春秋季节经常受寒潮的影响,容易发生_________。
(2)问题及对策:经过50多年的大面积开荒,该地区扩大了耕地面积,增加了粮食产量,已经由“北大荒”变成了“________”,但是______面积锐减,生态环境______。为了保护环境、恢复生态,国家决定停止开荒,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如______自然保护区。
5.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1)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东北三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成的_________重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______”。由于煤、铁、石油等______资源丰富,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工业为主导的______体系。 (2)工业发展出现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由于资源______、设备老化、产业结构______等问题,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______的现象。国家明确提出要______东北老工业基地。
(3)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进行__________的升级,引进先进设备,加快技术改造,培养科技人才,发展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边境贸易,加强环境______等。
6. 文明的摇篮(1)位置和范围:东起______山脉,西到________,北连_________高原(大致以______为界),南抵____,包括______省、______省和__________自治区南部、_____省东南部(见图1-16-3黄土高原地理位置示意图)。
(2)华夏文明与黄土风情:①______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②________是一种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③_____________是黄土高原的传统特色服饰;④有华山、黄帝陵、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山西平遥古城等名胜古迹。7. 风吹来的黄土(1)黄土高原成因:______说。源地:黄土来自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
(2)黄土地貌景观: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地表破碎,_________,形成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黄土____(残留的高原面,顶部平坦开阔,四周被流水侵蚀形成沟壑);黄土____(长条状的山墚);黄土____(孤立的馒头状山丘);黄土____(由沟谷进一步发育而成,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见图1-16-4黄土高原地貌景观图)。
8. 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见表1-16-5)表1-16-5
9. 北京的概况(见图1-16-5北京的位置及地形示意图和表1-16-6)
10. 历史悠久的古都北京是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众多。长城、北京故宫、周口店北京人遗址、______园、天坛、明十三陵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传统文化的代表有______院、胡同、牌楼、京剧等。
11. 现代化的大都市(1)北京的城市规模不断______,在城市中心区外围形成了一批卫星城。(2)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_________和国际航空港。(3)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重视历史文化建筑的______和环境质量的______。(4)目前北京正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______城市”的目标迈进。
一、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农业(见表1-16-7)表1-16-7
二、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及其对工农业发展的影响(见图1-16-6)
三、北京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1. 自然环境问题(见表1-16-8)表1-16-8
2. 人文环境问题(见图1-16-7)
四、雄安新区 2017年4月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雄安新区位于河北省中部,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规划范围涵盖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等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见图1-16-8雄安新区位置示意图)。设立雄安新区,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2023·广东省模拟)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图1-16-9),完成1~3题。【中国区域差异主题】1. 四大地理区域中,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为主、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的是( )A. 甲地区B. 乙地区C. 丙地区 D. 丁地区
2. 图1-16-10人文景观与图1-16-9四个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A. ①——甲,②——乙,③——丙,④——丁B. ①——乙,②——丁,③——丙,④——甲C. ①——丁,②——丙,③——甲,④——乙D. ①——丙,②——甲,③——丁,④——乙
3. 下列叙述中,不符合甲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是( )A. 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B. 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C. 太行山脉将“黄土地”分为东西两部分 D. 大部分地区属于湿润区
(2023·内蒙古自治区)读中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和甲地的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图1-16-11),完成4~5题。【北方地区农业+自然灾害主题】4. 图中①②两地能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 )A. 水稻、甘蔗、棉花B. 玉米、油菜、甜菜C. 小麦、青稞、豌豆D. 小麦、玉米、谷子
5. 根据甲地的气候图分析,该地春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春季( )A. 降水较少,气温迅速回升B. 工业用水量大C. 没有积雪融化D. 水库拦蓄了降水
(2023·山东潍坊模拟)东北三省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据此读东北三省略图(图1-16-12),完成6~8题。【东北三省农业与工业主题】6. 图中①②③三条山脉中,属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 )A. ①山脉 B. ②山脉C. ③山脉 D. 以上都是
7. 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图中甲地区适宜发展( )A. 畜牧业 B. 渔业C. 种植业 D. 林业
8. 为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位于乙地的工业基地应该( )A. 利用丰富的煤炭,大力发展火电工业 B. 加快产业升级,大力发展新兴产业C. 利用丰富的铁矿,大力发展钢铁工业 D. 利用丰富的石油,大力发展化学工业
(2023·辽宁营口)东北三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据此读东北三省示意图(图1-16-13),完成9~10题。【东北三省工业主题】9. 东北三省发展成为我国最大重工业基地的主要优势是( )A. 矿产丰富B. 河网密布C. 土壤肥沃D. 湿地广大
10. 下列城市中,海陆交通均便利的是( )A. 哈尔滨B. 长春C. 沈阳D. 大连
(2023·甘肃天水)黑龙江省被誉为“冰雪之冠”,北京冬奥会上,中国代表团获得的9枚金牌中有4枚由该省运动员夺得。据此读黑龙江省雪期和雪厚分布示意图(图1-16-14),完成11~12题。【东北地区雪期主题】
11. 黑龙江省发展冰雪运动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①冬季气温低 ②河流结冰期长 ③雪期长 ④积雪厚⑤黑土广阔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③④⑤
12. 雪期是指一年内第一次降雪和最后一次降雪之间的时间,可理解为当地气温持续低于0 ℃的时间。下列关于黑龙江省雪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受海拔影响,由南向北雪期变短B. 受纬度影响,由南向北雪期变长C. 受降水影响,由南向北雪期变长D. 受光照影响,由南向北雪期变短
(2023·河北石家庄)距今有一千六百年的陕西省柏社村,拥有二百多个地坑式窑洞(如图1-16-15所示),展示出独树一帜的关中窑洞文化。据此,完成13~14题。【黄土高原传统民居主题】
13. 此地适合挖窑洞的主要原因是( )A. 黄土层厚,直立性好 B. 红壤广布,土质黏重C. 黑土深厚,肥沃黏重 D. 冻土广布,不易坍塌
14. 与其他地区窑洞相比,此地窑洞多为地坑式的主要原因是( )A. 高温多雨 B. 山崖沟谷多C. 地形较平坦 D. 植被茂密
(2022·江苏苏州)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据此读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图1-16-16),完成15~17题。【黄土高原位置与地理环境主题】15. 黄土高原( )A. 位于内蒙古高原以南,太行山脉以东B. 土壤肥沃,农耕文明出现晚C. 冬冷夏热,降水稀少D. 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16. 下列诗句描写到图中地理事物的有( )①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②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③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17. 近年来,黄土高原治理成效显著,河水含沙量明显减少,主要的工程措施有( )A. 开挖沟渠,引水灌溉 B. 修建挡土坝,缓坡修梯田C. 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 D. 过度放牧区减少牲畜数量
(2023·四川凉山州)2008年夏季奥运会和2022年冬季奥运会都在北京举行,使北京成为“双奥之城”。据此读北京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图1-16-17),完成18~20题。【北京气候+城市职能主题】
18. 下列四幅图中,表示北京气候特征的是( )
19. 北京成为“双奥之城”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A. 经济繁荣,交通便利B. 是中国的首都C. 承办过大型国际赛事,设施完善D. 当地重工业发达
20. 下列关于图中地理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是我国内海之一——黄海B. ②是京杭运河C. 河流自东南流向西北D. 与河北省、河南省相邻
21. (2023·吉林白城改编)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北方地区区域发展主题】材料一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由我国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办。冬奥会的冰雪项目一般包括冰上项目和雪上项目,本届运动会由北京市承办所有冰上项目,张家口市承办大部分的雪上项目。张家口主赛场山地的海拔高度约800~2 200米,年累计降雪约140毫米,积雪深度约1 600毫米。
材料二京张高铁是联系2022年冬奥会各赛区的有力交通工具,不仅能够有力保障冬奥会的顺利举办,更将带动北京科技、金融和人才优势与张家口市优良的环境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深入互补,以高速度、高效益促进京张两地的联动发展。
材料三京张高铁线路及周边地形示意图(图1-16-18)。(1)简述北京的地形、地势特征。(4分)
地形特征:以平原和山地为主。地势特征:西北高,东南低。
(2)分析张家口市承办雪上项目的优势自然条件。(6分)
①靠近冬季风源地,降雪量大,积雪厚度大;②纬度较高,冬季寒冷,积雪时间长;③地形崎岖,有适度的坡度,适宜开展滑雪活动。
(3)说明京张高铁修建难度大的原因。(4分)
①穿越山地,地势起伏大;②经过河流,需要修建的桥梁与隧道比重高,对工程技术要求高;③对沿途生态环境与旅游景点保护要求高,建设难度大。
(4)简述举办冬奥会对京津冀地区的意义。(6分)
①促进京津冀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②推动环境治理,改善大气环境;③推动文体事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优化当地的产业结构;④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⑤进一步提升区域的国际知名度。
(2020·广东省)北京市是全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为落实城市功能定位,疏解非首都功能,新的城市规划将全市划分为核心区、中心城区、生态涵养区等区域。据此读图1-16-19,完成1~3题。【北京城市职能主题】
1. 北京市建设生态涵养区,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 兴建文化中心 B. 山区整体生态保育C. 兴建服务中心 D. 综合开发矿产资源
2. 海淀区规划建设成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其优势包括( )①土壤肥沃 ②水源充足 ③政策支持 ④环境优美 ⑤交通便利 ⑥高校及科研机构众多A. ①②③⑥ B. ①②⑤⑥C. ②③④⑤ D. ③④⑤⑥
3. 为落实首都的功能定位,北京市需要疏解的是( )A. 国际机场B. 科研机构C. 公共文化设施D. 大型批发市场
(2022·广东省)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主火炬以“一缕火苗”取代“熊熊大火”。据此读北京冬奥会点火仪式场景图(图1-16-20),完成4~5题。【北京冬奥会主题】4. 北京冬奥会主火炬采用“一缕火苗”的主要目的是( )A. 节省火炬成本B. 传递绿色环保理念C. 避免引发火灾D. 美化火炬造型
5. 北京冬奥会给我国带来的影响有( )①促进体育、旅游业发展 ②提高国际影响力 ③促进文化交流 ④缓解城市交通压力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
6. (2019·广东省改编)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辽宁沿海经济带主题】材料一辽宁沿海经济带是环渤海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宜港海岸线1 000千米,其中深水岸线400千米。沿岸拥有超过2 000平方千米尚未开发的废弃盐田、盐碱地和荒滩,浅海区滩涂广阔。
材料二根据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辽东半岛沿岸及海域的发展方向:一是重点拓展深水网箱等离岸养殖,支持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加强人工鱼礁和海洋牧场建设;二是重点推进东北亚国际海洋海岛旅游、海滨避暑度假旅游区建设,大力培育邮轮旅游发展,打造东北亚地区邮轮旅游基地等。
材料三辽宁沿海经济带位置示意图(图1-16-21)。 (1)简述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地理位置。(4分)
辽宁沿海经济带位于辽宁省南部,渤海和黄海沿岸;北接东北内陆地区,东临朝鲜半岛,西连京津冀城市群;在我国沿海地区中,纬度位置较高。
(2)试分析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的有利条件。(4分)
①地理位置优越;②农业基础比较好;③水陆交通便利;④海洋资源及能源丰富;⑤国家政策扶持。
(3)简述辽宁沿海经济带对东北地区的积极影响。(6分)
①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②加快农矿产品出口,推动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③加快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④促进沿线地区旅游业发展;⑤有利于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
(4)请你为辽宁海洋经济发展提出至少三点建议,并简单说明理由。(6分)
①发展水产养殖业。理由:浅海滩涂面积广阔。②开采海底油气资源。理由: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丰富。③建立海滨旅游度假区。理由:东北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市场广阔。④加强海洋环境保护。理由:为了可持续发展。⑤建立海水淡化工厂。理由:生产、生活用水紧张。⑥建立港口码头。理由:有宜港海岸线1 000千米,其中深水岸线400千米。
7. (2021·广东省改编)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盘锦市海水稻主题】材料一“海水稻”又称耐盐碱水稻,是指能够在一定盐(碱)度的盐碱地上生长的水稻。海水稻适应能力强,不仅抗盐碱,还抗风、抗涝、抗病虫害。
材料二盘锦市有大面积的盐碱地。2019年,“北方耐盐碱水稻袁隆平院士工作试验站”落户盘锦。2020年,袁隆平院士和他的研究团队6‰耐盐碱水稻筛选种植获得成功,并进行了“稻—蟹”结合试验,为在我国北方广阔的盐碱土地上推广海水稻种植奠定了基础。
材料三盘锦市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图1-16-22)。
(1)新疆的一家食品公司想要订购500吨盘锦大米,说出最适合的交通运输方式并说明此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4分)
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特点:运速较快,运量较大,运价适中,适合长途运输。
(2)简述盘锦市多盐碱地的自然原因。(4分)
①位于沿海地区,海水含盐量高;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下水含有一定的盐分;③降水量小,蒸发量大。
(3)分析盘锦市种植海水稻的有利条件。(6分)
①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②位于辽河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水源充足;③有大面积的盐碱地资源,可种植海水稻范围广。
(4)简述在我国北方盐碱地推广种植海水稻的意义。(6分)
①增加粮食产量,保障我国粮食安全;②提高土地利用率,扩大可耕地面积;③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④能够提供优良的基因,有利于农业发展。
(2023·山西大同)区域的内部往往存在差异性。据此读北方地区略图(图1-16-23),完成1~2题。【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主题】1. ①山脉是( )A. 大兴安岭B. 长白山脉C. 太行山脉 D. 秦岭
2. 下列有关东北地区地理位置及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大部分位于北纬30°~40° B. 东临日本海C. 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较高 D. 农作物可一年两熟到三熟
(2023·甘肃金昌)东北三省有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工业基地。据此读东北三省示意图(图1-16-24),完成3~4题【东北地区农业+工业主题】3. 近年来,国家在东北三省提倡恢复沼泽,限制开荒。这是因为( )A. 我国粮食产量高,不需要再垦荒种粮 B. 着力发展工业,无须加强农业生产C. 保护湿地,维护生态,维持生物多样性 D. 要实现经济转型,不再发展农业
4. 东北三省被誉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其工业发展的特点是( )A. 以综合性工业为主 B.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C. 以轻工业为主 D. 以重工业为主
(2023·四川自贡)民居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据此读以陕北民居为主题的邮票图(图1-16-25),完成5~7题。【黄土高原传统民居主题】5. 邮票所示民居主要分布于我国( )A. 黄土高原 B. 内蒙古高原C. 东北平原 D. 华北平原
6. 邮票所示民居的优点是( )A. 宽敞明亮 B. 冬暖夏凉C. 抗震性好 D. 通风良好
7. 该民居分布区代表性的民俗活动是( )A. 赛龙舟 B. 赛马C. 打腰鼓 D. 藏族押加
(2023·四川凉山州)“在漫长的二三百万年间,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水流剥蚀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张粗糙的脸”,这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里对我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描述。图1-16-26为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图1-16-27为某地理小组对水土流失原因的探究实验图。据此,完成8~10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主题】
8. 下列关于图1-16-26中甲河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 B. ①处形成“地上河”C. 上、中游的分界是湖口 D. ②处有凌汛现象
9. 该地理小组同学为了探究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在同等条件下进行了四组实验。下列探究结论错误的是( )A. a组:陡坡比缓坡的水土流失严重B. b组:不同土质对水土流失影响不大C. c组:降水强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D. d组:植被越密,水土流失越轻
10. 由探究实验可以推测,下列做法不利于水土保持的是( )A. 坡脚建挡土坝、护坡等B. 植树种草C. 陡坡地发展种植业D. 合理放牧
(2023·湖南岳阳)京雄城际铁路的全线开通,对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据此读京津冀空间格局示意图(图1-16-28),完成11~13题。【京雄城际铁路主题】11. 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的设立,可以( )①疏解北京市的非首都功能②缓解天津市的就业压力③调整优化京津冀的空间布局④根治京津冀地区的环境问题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12. 京雄城际铁路开通将( )A. 解决北京市区交通拥堵问题B. 加速沿线煤炭资源输入北京C. 导致雄安科技人才向外迁移D. 增强雄安新区与北京的联系
13. 下列部门最可能从北京迁往雄安新区的是( )A. 大型钢铁制造企业B. 国务院等国家机关C. 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D. 众多的外国大使馆
(2023·江苏无锡)京津冀协同发展利于缓解首都巨大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发挥京津冀三地各自的产业优势。2005年3月,首钢搬迁到河北省曹妃甸,研发中心留在北京,首钢原址改造成工业遗址公园。首钢滑雪大跳台就是在首钢原厂址上建设的北京冬奥会比赛场馆之一。图1-16-29是凯凯同学查阅资料后,给首钢滑雪大跳台做的名片。据此,完成14~15题。【北京冬奥会主题】
14. 首钢滑雪大跳台( )A. 是现代北京符号,承担文化职能 B. 在冬奥会结束后,拆除恢复原貌C. 设计元素“飞天”,灵感源于信天游 D. 在工业遗址上建造,建设成本高
15. 首钢搬迁利于发挥( )A. 河北的技术优势B. 北京的科技优势C. 河北的市场优势D. 天津的资源优势
16. (2023·广东省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东北地区大连湾主题】材料一大连是东北地区的重要门户,与多个国家相近,有“东北之窗”“北方明珠”“浪漫之都”之称。每年9月初举办的中国(大连)国际服装纺织品博览会,自1988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15届。大连服装款式新颖且独特,深受国内外认可,因此大连又是充满活力的服装城。
材料二大连湾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2023年5月1日通车的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是大连新增的一条纵贯南北的快速通道,对缓解中心城区南北交通不畅,推动大连湾两岸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材料三大连位置及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示意图(图1-16-30)。
(1)列举两条图中山脉的名称。(4分)
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列举两条即可)
(2)简述大连湾地区成为我国著名重工业基地的原因。(4分)
①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②工业用水充足;③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④劳动力丰富;⑤基础设施完善;⑥国家政策支持。
(3)分析大连举办国际服装纺织品博览会的优势条件。(6分)
①大连是东北地区的重要门户,与多个国家相近,地理位置优越;②服装款式新颖且独特,深受认可,市场广阔;③临海且有铁路分布,海陆交通便利;④服装历史悠久,工业发达;⑤城市基础设施完善;⑥环境优美。
2024年中考地理复习 专题十六 北方地区课件: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地理复习 专题十六 北方地区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地理二轮专项复习课件第十六单元 北方地区 (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二轮专项复习课件第十六单元 北方地区 (含答案),共60页。
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 专题23 北方地区(复习课件): 这是一份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 专题23 北方地区(复习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CONTENTS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