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五节 生态系统中存在信息传递练习题
展开一、单选题
1、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属于物理信息的是( )
A.“唯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B.宠物狗的“摇头摆尾”
C.昆虫的性外激素D.玫瑰散发的香味
2、“春日迟迟,卉木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仓庚喈喈(鸟叫声),采蘩(白蒿)祁祁(众多的样子)。”节选自《诗经·小雅·出车》。其中,鸟叫声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类型中的( )
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C.生物信息D.行为信息
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来源于群落中的各种生物和无机环境
B.孔雀开屏展现的鲜艳颜色传递的是行为信息
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与生物种群的繁衍有关
D.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捕食者可能有利也可能不利
4、马来西亚等地生长的寄生植物大王花(又称腐尸花)无根和叶,其花苞展开时直径可达一米,散发出腐臭的气味,吸引丽蝇等腐食动物为其传粉。绿色植物角蜂眉兰的花极像一只雌性胡蜂,并会模仿雌性胡蜂特有的气味,吸引雄性胡蜂为其传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大王花和角蜂眉兰都是生产者,丽蝇和雄性胡蜂都是消费者
B.角蜂眉兰同时发出行为信息和化学信息吸引雄性胡蜂为其传粉
C.上述实例说明信息传递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
D.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都是单向的
5、下列生产实践措施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无关的是( )
A.人工合成性外激素制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
B.缩短或延长日照时间以控制植物的开花时间
C.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以提高产蛋率
D.利用生长素类似物杀死玉米田中的双子叶杂草
6、利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主要是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以及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B.利用模拟的物理信息吸引大量的传粉动物,可以提高果树的传粉率和结实率
C.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刺激鸡卵巢的发育和雌激素的分泌,从而提高产蛋率
D.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可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这属于机械防治
7、下列关于信息传递的实例与信息的种类,对应正确的是( )
A.非洲草原上的豺用小便划出自己的领地范围——行为信息
B.雄性喜鹊发现天敌后急速起飞,扇动翅膀以告知雌鸟——物理信息
C.红三叶草花通过色彩和形状告知当地土蜂和其他昆虫前来采蜜——化学信息
D.猪笼草利用叶子中脉顶端的“罐子”分泌蜜汁引诱昆虫并将其捕食——化学信息
8、21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纪,人类的生活更离不开“信息”,生态系统中也存在着信息传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传递的信息是由生物成分产生的,只在生物与生物之间进行传递
B.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既有双向的,也有单向的,负反馈调节与信息传递无关
C.信息传递在农业上的应用就是对所有有害生物进行防治,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
D.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9、科研人员发现,茶树在受到害虫侵害时会释放信号物质顺-3-己烯醇,该物质一方面可吸引害虫的天敌前来捕食害虫,另一方面可传递信号给周围的茶树,未受害茶树接收到该信号后就会激发自身的防御机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例表明茶树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
B.顺-3-己烯醇是一种化学信号,只有害虫的天敌能识别该信号
C.茶树和害虫具有捕食关系,茶树和害虫天敌具有互利共生关系
D.根据顺-3-已烯醇的作用特点可知,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是单向的
10、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能量流动、碳的循环及信息传递过程,则甲、乙、丙可依次表示( )
A.能量流动、碳的循环、信息传递
B.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碳的循环
C.碳的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D.信息传递、能量流动、碳的循环
1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性外激素干扰害虫雌雄交尾,可有效控制害虫数量
B.猎豹和斑马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种间关系
C.金龟子遇敌害从植株上滚落装死属于行为信息
D.在生物与无机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全部都是单向的
12、某农场中种植着粮食作物、果树,饲养着家禽、家畜等。下列措施中不属于运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原理来提高农畜产品产量的是( )
A.通过人为补充光照,延长家禽接受光照的时间,提高产蛋量
B.通过人工遮光或补光,控制作物光周期,以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
C.通过人工合成性引诱剂并在田间释放,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
D.通过人工灭虫、灭鼠,减少食物链,使能量流向有经济效益的部分
13、下列有关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利用电子仪器模拟蜜蜂跳圆圈舞和摆尾舞的振动频率或声音来吸引蜜蜂,属于行为信息的应用
B. 利用特殊的化学物质扰乱某些动物的雌雄交配,使有害动物种群的繁殖力下降,属于化学信息的应用
C.利用黑光灯诱捕害虫,属于物理信息的应用
D.利用信息传递作用控制动物危害属于生物防治技术
14、下列对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
C.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D.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二、实验探究题
15、载体植物系统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防治手段,由载体植物、替代猎物和天敌昆虫构成,是一种天敌饲养和释放系统。替代猎物在载体植物上繁衍,可作为天敌昆虫的食物,以维持天敌昆虫的数量。载体植物系统可有效弥补传统天敌防治方法的不足。为研究茶园中载体植物系统对茶蚜等害虫的防治效果,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选取茶树植株健康、长势一致的茶园,均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茶园内种植适量蚕豆苗,然后在每株蚕豆苗上接入5头蚕豆蚜成虫,3天后按2.5头/m2的比例在甲、乙两个茶园中释放南方小花蝽,丙组茶园不做处理。3周后调查各组茶园内茶蚜等目标害虫的种群数量,发现甲组中目标害虫的数量最少,乙组次之,丙组最多。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茶园的载体植物系统中,替代猎物是_________。
(2)接种蚕豆蚜和释放南方小花蝽的间隔时间过短时,对茶蚜的防治作用较差,其原因是_________,导致南方小花蝽数量不足,影响了对茶蚜的防治。
(3)下表为茶园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一年间的能量流动情况(单位:×105kJ·a-1)。
据表分析,第一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_______kJ·a-1。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4)与实验中乙组的传统天敌防治方法相比,甲组的载体植物系统防治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摇头摆尾”属于行为信息。昆虫的性外激素和花的香味属于化学信息。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鸟叫声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类型中的物理信息,A正确;化学信息是指生物依靠自身代谢产生的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生物碱、性外激素等,B错误;生态系统的信息种类不包括生物信息,C错误;行为信息是动物为了传递某种信息而采用的特有的动作或行为,D错误。
3、答案:B
解析: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来源于群落中的各种生物和无机环境,A正确;孔雀开屏动作传递的是行为信息,但展现的鲜艳颜色传递的是物理信息,B错误;生物种群的繁衍等各种生命活动的进行都离不开信息传递,C正确;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可调节生物的物间关系,对捕食者可能有利也可能不利,D正确。
4、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大王花是寄生植物,没有根和叶,是消费者;角蜂眉兰是绿色植物,是生产者;丽蝇为腐食动物,营腐生生活,属于分解者,A错误。行为信息指某些动物通过某些特殊行为向同种或异种生物传递的某种信息,角蜂眉兰的花形是物理信息;角蜂眉兰模仿雌性胡蜂发出的气味是化学信息,B错误。题述实例中植物都是通过信息传递吸引动物为其传粉,这说明信息传递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C正确。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以双向进行,能量流动是单向的,D错误。
5、答案:D
解析:性引诱剂的重要作用是引诱异性个体交尾,生产中常用性引诱剂干扰害虫正常交尾,降低害虫种群密度,运用了生态系统中的化学信息,A不符合题意;植物根据开花需要光照时间的长短,可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等,利用植物的这一特点,创造长日照或短日照条件,可以使植物提前或延后开花,其运用了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B不符合题意;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运用了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来提高农畜产品产量,C不符合题意;用生长素类似物杀死麦田中的双子叶杂草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D符合题意。
6、答案:D
解析: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可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A正确;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利用模拟的物理信息吸引大量的传粉动物,这样能提高果树的传粉率和结实率,B正确;光照可以提供物理信息,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刺激鸡卵巢的发育和雌激素的分泌,从而提高产蛋率,C正确;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可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这属于生物防治,D错误。
7、答案:D
解析:非洲草原上的豺划出自己领地范围用的小便,属于化学信息,A错误;雄性喜鹊急速起飞、扇动翅膀是发现天敌的特殊行为,属于行为信息,B错误;红三叶草花的色彩和形状属于物理信息,C错误;猪笼草利用叶子中脉顶端的“罐子”分泌蜜汁引诱昆虫并将其捕食,蜜汁属于化学信息,D正确。
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生态系统中传递的信息由生物成分和无机环境产生,既可以在生物与生物之间进行,也可以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进行,A错误;信息传递有双向的,如狼与兔之间的信息传递,也有单向的,如日照的长短对鸟类繁殖的影响,生物种群间的数量变化,通过负反馈调节能够抑制或者减弱最初发生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有关,B错误;在农业生产上,信息传递一方面应用于有害生物的防治,另一方面是从农畜产品自身出发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C错误;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正确。
9、答案:A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没有信息传递,茶树的生命活动将会受到害虫的严重影响,因此茶树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A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害虫的天敌和荼树都能识别顺-3-已烯醇, B错误;由题干信息无法得出茶树和害虫天敌存在互利共生关系,C错误;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可以是双向的,D错误。
10、答案:C
解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具有循环往复的特点,但在生物群落内碳以有机物形式单向流动,故图甲可表示碳的循环,在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图乙可表示能量流动;图丙可表示信息传递。
11、答案:D
解析:用性外激素干扰害虫雌雄交尾,可降低出生率,进而有效控制害虫数设,A正确;具有捕食关系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设的有用信息,因此猎豹和斑马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种间关系,B正确;行为信息是指动物的一些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能够传递某种信息,所以金龟子遇敌害从植株上滚落装死属于行为信息,C正确;在生物与无机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有的是双向的、有的是单向的,D错误。
12、答案:D
解析:人工灭虫、灭鼠能减少能量的损失,但并没有运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原理,而是应用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原理,D符合题意。
13、答案:A
解析:振动频率或声音属于物理信息,不是行为信息,A错误;特殊的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B正确;利用黑光灯诱捕害虫,利用的是某些害虫的趋光性,属于物理信息的应用,C正确;控制动物危害的技术大致有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机械防治等,且目前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利用对人类生存环境无污染的生物防治,生物防治中有些就是利用信息传递作用,D正确。
14、答案:C
解析: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如捕食者和被捕食者通过信息传递,保持数量的相对稳定,A正确;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反复出现,循环流动,B正确;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C错误;能量流动是单向的,能量不能循环利用,因此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D正确。
15、答案:(1)蚕豆蚜
(2)蚕豆蚜数量太少,不足以为南方小花蝽提供足够的食物
(3)7.15×106;13.5
(4)天敌昆虫(或目标害虫的天敌)数量多,防治效果好
解析:(1)替代猎物在载体植物上繁衍,可作为天敌昆虫的食物,以维持天敌昆虫的数量。在该茶园的载体植物系统中甲组茶园内种植适量蚕豆苗,蚕豆苗为载体植物,然后在每株蚕豆苗上接入5头蚕豆蚜成虫,则蚕豆蚜为替代猎物。
(2)若接种蚕豆蚜和释放南方小花蝽的间隔时间过短,则蚕豆蚜数量太少,不足以为南方小花蝽提供足够的食物,导致南方小花蝽数量不足,影响了对茶蚜的防治,对茶蚜的防治效果较差。
(3)同化量=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未利用的能量,第一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7.0+19.0+45.5)×105=7.15×106kJ·a-1。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7.15×106+69.5×105=1.41×107kJ·a-1,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19.0×105÷(1.41×107)×100%≈13.5%。
(4)与传统的天敌防治方法相比,甲组载体植物系统防治方法中天敌昆虫(或目标害虫的天敌)数量更多,防治效果更好。
营养级
同化总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呼吸作用消耗
传递给分解者
传递给下一营养级
未被利用的能量
第一营养级
69.5
7.0
19.0
45.5
第二营养级
19.0
9.0
1.0
4.5
第三营养级
3.5
1.0
2.5
微量不计
无
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三章 生态系统第四节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被循环利用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三章 生态系统第四节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被循环利用课时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四节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被循环利用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四节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被循环利用课后作业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六节 生态系统中通过自我调节维持稳态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六节 生态系统中通过自我调节维持稳态同步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