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二节海水的性质和运动第一课时海水的性质课时作业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二节海水的性质和运动第一课时海水的性质课时作业湘教版必修第一册01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二节海水的性质和运动第一课时海水的性质课时作业湘教版必修第一册02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二节海水的性质和运动第一课时海水的性质课时作业湘教版必修第一册03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二节海水的性质和运动第一课时海水的性质课时作业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展开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二节海水的性质和运动第一课时海水的性质课时作业湘教版必修第一册,共12页。

    第一课时 海水的性质基础知识随堂练  知识点一海水的温度1.从水平分布看,全球海洋表层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运动C.海陆分布 D.海水运动2.下列关于海水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升高B.在温跃层,水温随深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C.表层海水的温度一定高于深层海水的温度D.同一海区的水温,夏季普遍高于冬季海水温差发电是利用表层海水与深层海水的温差进行发电,海水温差越大发电效率越高。下图为同一经线上不同纬度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图。据此完成3~4题。3.关于该经线上不同纬度海水温度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各纬度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加B.各纬度表层海水温度差异不大C.低纬度上层海水温度递减速率最快D.高纬度海水温度垂直变化最大4.我国以下海域中海水温差发电效率最高的是(  )A.渤海 B.黄海C.东海 D.南海读“我国部分海域5月中旬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完成5~6题。5.图中(  )A.海水温度大致由东向西升高B.海水温度大致由南向北降低C.受海陆分布影响等温线南北延伸D.受太阳辐射影响等温线发生弯曲6.受海水温度影响(  )A.黄海海域大力发展热带鱼类养殖B.长江口以北海域更易生成台风C.青岛海滨浴场开放时间比厦门短D.南海海域结冰期比渤海长知识点二海水的盐度读世界海洋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完成7~8题。7.世界海洋表层盐度最高的海区是(  )A.赤道海区 B.副热带海区C.极地海区 D.中纬度海区8.关于图示海区盐度及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甲海区—盐度较高—气温较高,蒸发较强B.乙海区—盐度最高—降水较少,蒸发旺盛C.丙海区—盐度较低—降水丰富,蒸发量小D.丁海区—盐度最低—降水最多,蒸发量小读长江口等盐度线图,完成9~10题。9.图中影响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 B.气温C.融冰 D.径流10.在等值线的年内变动中,P点(2.8等值线的最东点)距大陆最远的时段是(  )A.8月 B.5月C.3月 D.1月下图示意我国长江入海口冬季、夏季表层海水盐度分布。据此完成11~12题。11.该海域在122°E附近夏季盐度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温度 B.降水C.蒸发 D.径流12.图示甲海域冬夏季盐度变化较小的原因是(  )A.远离大陆 B.暖流经过C.寒流经过 D.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知识点三海水的密度13.下列关于海水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盐度,与深度无关B.一般来说温度高的海域的海水密度相对较高C.海洋表层的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D.海水密度垂直分布变化大不会影响人类活动14.2014年的“掉深”(潜艇遭遇“海中断崖”)事故中,中国海军372号艇的官兵,凭借过硬的技术在3分钟内执行500多个动作,成功处置事故,创造了潜艇史上成功摆脱“掉深”先例。关于造成“掉深”现象的海水性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水密度由上至下急剧增大B.海水盐度由上至下急剧增加C.海水密度由上至下急剧减小D.海水温度由上至下急剧降低下图示意不同纬度海区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据此完成15~16题。15.影响不同纬度海域表层海水密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降水量 B.温度C.蒸发量 D.洋流16.赤道海区和热带海区1 000米深度以内海水密度随深度迅速增大,主要是因为(  )A.盐度随深度增大迅速增大 B.温度随深度增大迅速降低C.压力随深度增大迅速增大 D.压力随深度增大迅速减小[答题区]能力提升课后练  下图为某季节的太平洋表层水温等值线分布图(单位:℃)。读图,完成1~2题。1.下列关于图中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表述正确的是(  )A.表层海水温度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B.同纬度海区海水温度相同C.南半球的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D.A处等温线向高纬凸出2.影响海洋表层水温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  )A.地面辐射 B.海洋深度C.太阳辐射 D.人类活动2020年6月8日,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持研制的“海斗一号”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以下简称“海斗一号”)在马里亚纳海沟(低纬度)实现4次万米下潜,最大下潜深度10 907米,刷新了我国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同时填补了中国万米作业型无人潜水器的空白。读图,完成3~5题。3.“海斗一号”在下潜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有(  )①超高压 ②低温、缺氧 ③黑暗 ④强腐蚀性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4.“海斗一号”下潜过程中经历的盐度变化曲线最可能是(  )A.a B.bC.c D.d5.依据上题结论,图中盐跃层大致位于(  )A.0~500米深处 B.500~1 000米深处C.1 000~1 500米深处 D.>1 500米深处船舶载重线指不同区带、区域和季节期航行所允许达到的满载水线,通常标注于船身。当船舶吃水超过规定载重线上边缘时,表明该船已处于超载状态,可能危及航行安全。下图为船舶载重线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6.直接影响船舶载重线位置的主要是(  )A.海水温度 B.海水盐度C.海水密度 D.海水运动7.图中中高纬度北大西洋冬季海水载重线低的主要原因是(  )A.温度低 B.温度高C.盐度高 D.盐度低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深度10 909米。马里亚纳海沟(11°20′N,142°11.5′E)位于菲律宾东北、马里亚纳群岛附近的太平洋底(如图),绵延2 500千米,宽70千米,最深处接近11 000米,是已知的海洋最深处。据此完成8~9题。8.“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完成坐底任务过程中海水的密度变化是(  )A.先逐渐减小后迅速增大B.先快速增大后缓慢增大到基本不变C.先迅速增大后逐渐减小D.先快速减小后缓慢减小到基本不变9.马里亚纳海沟表层海水的密度特点及其成因是(  )A.密度低—海水温度高,盐度低B.密度低—海水温度低,盐度高C.密度高—海水温度低,盐度低D.密度高—海水温度高,盐度低不同海域海水盐度不同,会导致海水密度不同,进而影响海水流动方向以及轮船的吃水深度。下图为直布罗陀海峡附近海域海水盐度图。读图,完成10~12题。10.地中海盐度高于大西洋的原因是(  )A.蒸发更旺盛 B.海水交换多C.降水量更大 D.人类输盐多11.直布罗陀海峡表层与底层海水的流向分别是(  )A.自东向西  自西向东 B.自西向东  自东向西C.自东向西  自东向西 D.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12.一艘自西向东航行的轮船,在图示海域吃水深度(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读红海海域等盐度线图(下图),完成13~14题。13.图示整个海域盐度普遍较高,最主要的原因是(  )①降水少,蒸发旺盛 ②河流少,淡水汇入少③海区较封闭 ④海水淡化量大A.①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②③④14.导致海域盐度空间分布特征的主要原因是该海域(  )A.降水北多南少 B.蒸发北强南弱C.入海径流南多北少 D.水体交换南强北弱2000年以来,Argo全球海洋观测网已在全球投放了约1.6万个卫星跟踪式探海浮标,用以收集世界海洋温度和盐度信息。下图为浮标工作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5~16题。15.浮标上升过程中,密度变幅最大的是(  )A.副热带海区 B.赤道海区C.中纬度海区 D.高纬度海区16.Argo将观测范围设定为自海面到水深2 000米处,主要是因为(  )A.水压适度有利于保护浮标B.技术限制了探测深度加深C.2 000米以下深度海水性质变化较小D.2 000米以下深度与人类活动联系小[答题区]1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一中①②③三条曲线中,表示海水温度的是________,表示海水盐度的是________,表示海水密度的是________。(2)赤道附近盐度较________,原因是降水量________蒸发量。(3)图二中B、C、D三点的盐度由高到低排列是________。(4)图二中A、C两处相比,表层水温较高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二中C、D两处相比,表层水温较低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图二中A、B两处相比,盐度较低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图二中E、F两处可能形成大渔场的海域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课时 海水的性质基础知识随堂练1.答案:A解析:全球海洋表层海水的主要热量来源是太阳辐射,受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的纬度变化影响,太阳辐射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导致海洋表层水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A符合题意;大气运动、海陆分布和海水运动也会影响海洋表层水温,但不是全球海洋表层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变的主要影响因素,排除B、C、D。故选A。2.答案:D解析:由于太阳辐射是海洋的主要热量来源,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故A错误;温跃层是位于海面以下100~200米左右的、温度和密度有巨大变化的薄薄一层,是上层的薄暖水层与下层的厚冷水层间出现水温急剧下降的层,据此在温跃层水温随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故B错误;表层海水的温度一般高于深层海水的温度,但这不是绝对的,有时在冬季会存在表层海水的温度低于深层海水的温度的情况,另外海底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热释放多,也会出现深层海水水温较高的情况,故C错误;同一海区的水温,因夏季的太阳辐射强于冬季,故夏季普遍高于冬季,故D正确。故选D。3~4.答案:3.C 4.D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水深在1000m以内的海水水温随深度变化较大,1000m以下变化很小,A错误;表层海水的温度一般从赤道向两极递减,B错误;低纬度上层海水温度较高,垂直递减速率最快,C正确;高纬度海水温度垂直变化最小,D错误。故选C。第4题,我国濒临的四大海洋中,南海位于热带,光照强烈,海域表层水温高,深层海水温度低,温差能资源最为丰富,海水温差发电效率最高,D正确,A、B、C错误。故选D。5~6.答案:5.B 6.C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海水温度大致由南向北降低,A错误,B正确;受太阳辐射影响等温线东西延伸,南北更替,C错误;受海陆分布影响,等温线发生弯曲,D错误。故选B。第6题,读图可知,黄海海域地处温带海域,水温在15℃左右,不适合发展热带鱼类养殖,A错误;长江口以南海域,海水温度较高,更易生成台风,B错误;青岛海滨浴场所在纬度比厦门高,开放时间比厦门短,C正确;南海海域位于热带地区,海水不结冰,渤海位于温带海区,纬度较高,海水结冰期较长,D错误。故选C。7~8.答案:7.B 8.B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南回归线附近、北纬30°附近,即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盐度最高,B正确,A、C错误;中纬度为30°~60°,盐度小于副热带海区,D错误。故选B。第8题,读图可知,甲海区位于南纬60°附近,盐度较低,主要是因为纬度高,蒸发量小,A项错误;乙海区盐度最高,主要是因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B项正确;丙海区盐度较低,主要是因为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但该海区纬度低,气温高,蒸发量大,C项错误;丁海区盐度最低,主要是因为蒸发微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但降水量不是最多,D项错误。故选B。9~10.答案:9.D 10.A解析:第9题,长江口附近海域的盐度比同纬度的其他海区盐度低,等盐度线向外海凸出,其主要原因是长江水的汇入,稀释了长江口附近海域的盐度,D正确;降水、气温都不会导致等盐度线向外海凸出,长江口海水一般无结冰融冰现象,A、B、C错误。所以选D。第10题,由于长江口附近海域的盐度大小主要受长江径流量的影响,当长江进入汛期时,盐度较低,等盐度线进一步向外海凸出;当长江进入枯水期时,盐度升高,和同纬度其他海域的盐度差别变小,等盐度线相对平直,所以P点距大陆最远的时段应该是在长江的丰水期。8月为长江丰水期,A正确;5月、3月、1月均不是长江丰水期,B、C、D错误。所以选A。11~12.答案:11.D 12.A解析:第11题,夏季温度高,蒸发旺盛,盐度应较高,A、C错误;7、8月份长江中下游地区受伏旱影响,降水较少,盐度应较高,且附近海域内同一季节降水量差异不大,B错误;长江大部分流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丰富,长江径流量大,对入海口附近的海水起到稀释作用,D正确。故选D。第1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夏季长江入海径流量大,稀释作用强,导致入海口附近盐度低,冬季因长江入海径流量小导致盐度高。由图可知,距离入海口越远,冬夏季盐度差值越小,可知离大陆越远,受入海径流稀释作用越弱,A正确;受冬夏季风影响,我国东部沿海形成冬夏季沿海流,流向与性质存在季节差异,B、C错误;冬季因气压带、风带南移,该海域(约31°N)冬季不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D错误。故选A。13.答案:C解析: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盐度和压力等,深度与压力密切相关,因此海水密度与深度相关,A错误;一般来说温度高的海水密度较小,因此温度高的海域的海水密度相对较低,如赤道附近的海水密度最小,B错误;主要受海水温度影响,海洋表层海水的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C正确;海水密度垂直分布中,如果向下密度突然变小,有可能形成“水中断崖”,从而影响潜艇的运行,因此海水密度垂直分布变化大会影响人类活动,D错误。故选C。14.答案:C解析:“海中断崖”指的是海水的密度层出现了不连续且剧烈的跃变,即下层的海水密度突然变小的情况。潜艇如果遇到“海中断崖”,因海水密度突然变小,导致海水浮力突然变小,潜艇迅速下沉,可能掉到安全潜水深度以下,造成灾难性损失。所以本题中的“掉深”即海水密度急剧减小,正确答案是C,A错误;海水密度与海水盐度呈正相关,如果海水盐度由上至下急剧增加,则海水密度由上至下有可能急剧增加,浮力增加,不会产生“掉深”现象,B错误;海水密度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海水温度由上至下急剧降低,则海水密度由上至下有可能急剧增大,海水浮力由上至下增加,不会产生“掉深”现象,D错误。故选C。15~16.答案:15.B 16.B解析:第15题,表层海水密度主要受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影响,其中海水温度起主导作用,一般来说,海水的温度越高,密度越低,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第16题,1000米深度以内,受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大迅速降低的影响,海水密度迅速增大,B正确;盐度不会随深度增大迅速增大,A错误;压力随深度增大而增大,但不是迅速增大,C、D错误。所以选B。能力提升课后练1~2.答案:1.C 2.C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表层海水温度最高并不在赤道,而在赤道以北的低纬度地区,因此表层海水温度并不是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A错误;同纬度海区受到不同性质的洋流影响,海水温度并不一定相同,B错误;图中显示,南半球的等温线大致呈东西走向,比较平直,大致与纬线平行,C正确;A处海域位于南美洲西侧,受秘鲁寒流影响,水温较低,因此等温线向低纬凸出,D错误。故选C。第2题,表层海水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读图可知,表层海水温度大致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降低,与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相似,因此影响海洋表层水温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C符合题意;地面辐射是海水受热后释放能量的方式,不是影响海水表层水温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排除A;海洋深度会影响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规律,但对表层水温影响不大,排除B;人类活动对海洋表层水温分布的影响作用有限,不是主要因素,排除D。故选C。3~5.答案:3.C 4.A 5.A解析:第3题,深海地理环境压力大、温度低、黑暗无光、构造活跃,对于无人深海潜水器而言,海洋深处超高的水压会对仪器造成影响,①正确。缺氧对无人潜水器影响并不大,②错误。深海海域黑暗无光,设备在下潜中视线容易受到阻碍,③正确。深海海水具有强腐蚀性的特点,对仪器内的设备可能造成影响,④正确。故选C。第4题,马里亚纳海沟位于北纬11度附近,纬度较低,表层盐度高,随深度的不断增加,盐度不断下降,与图中a曲线符合,A正确。d曲线表层盐度较低,向下盐度升高,属寒流经过而出现的现象,与本题不符,D错误。c曲线随深度增加,盐度先升后降,与海水盐度曲线分布规律相反,C错误。b曲线从表层到深层,盐度几乎未发生改变,与盐度规律不符,B错误。第5题,盐跃层是指海洋水体中盐度随深度而迅速变化的垂直带,从上题的a线我们可以看出,0~500米处,表层盐度下降速度较快,500米之后,盐度下降速度较慢,故盐跃层应出现在0~500米的位置,A正确。6~7.答案:6.C 7.A解析:第6题,当船只稳定航行时,船和货物重量等于浮力,由F浮=G排=m排g=ρ液gV排可知,当浮力一定时,船吃水深度(V排)与航行水域水的密度成反比,即密度越大,吃水越浅,密度越小,吃水越深。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7题,由所学可知,表层海水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密度与温度反相关,温度越低,密度越大。北大西洋冬季水温比夏季低,密度较大。又据F浮=G排=m排g=ρ液gV排可知,船吃水深度(V排)与航行水域水的密度成反比,故中高纬度北大西洋冬季海水水温低,密度大,吃水浅,A正确。温度高,密度低,吃水深,B错误。盐度虽与密度有关系,但北大西洋夏季和冬季盐度差异不大,故C、D错误。故选A。8~9.答案:8.B 9.A解析:第8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温度。海水温度随着深度的分布是不均匀地递降,因而海水的密度即随深度的增加而不均匀地增大。大洋表层海水温度主要受太阳辐射影响,因此随深度增加迅速递减,因此海水密度随水深增加迅速增大。约从1500米开始,海水温度受太阳辐射影响极小,主要是热的传导作用影响温度的变化,随深度增加缓慢减小,因此,密度随深度增加也缓慢增加;密度垂直梯度变小;在深层,海洋水温几乎是不变的,因此密度几乎不随深度而变化,B正确。故选B。第9题,马里亚纳海沟纬度较低,且有暖流经过,因此水的温度较高,由海水热胀冷缩的原理可知,水的密度低。所在海区降水量大,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低,密度也低,A正确。故选A。10~12.答案:10.A 11.B 12.B解析:第10题,由所学可知,海水盐度主要受蒸发量、降水量、淡水注入量、海水封闭程度等因素影响。地中海地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蒸发旺盛,加之海域封闭,导致盐度高于西侧大西洋,故A项正确;地中海与大西洋只有直布罗陀海峡沟通连接,海水交换量少,故排除B项;地中海气候区降水量少于同纬度广阔的大西洋地区,故排除C项;地中海地区虽有河流注入但输入盐量并不比其他区域多,故排除D项。第11题,由所学可知,地中海因蒸发大,盐度高于西侧大西洋,海平面整体低于大西洋,导致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入地中海,而深层海水由盐度高的向盐度低的扩散,即自地中海流向大西洋。综上所述答案为B项。第12题,由所学及图中信息可知,该区域自西向东盐度增加,轮船受浮力影响,吃水线越来越浅。故答案为B项。13~14.答案:13.B 14.D解析:第13题,读图可知,红海位于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晴天多,蒸发旺盛,①正确;红海沿岸多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地表河流少,因此淡水汇入少,②正确;红海是世界上最狭长的海域,北和地中海之间是狭窄的苏伊士运河,南与印度洋之间是狭窄的曼德海峡,因此海区较封闭,与其他海区海水交换少,③正确;附近区域海水淡化量不大,④错误。故选B。第14题,红海北部和地中海之间是苏伊士运河,该运河为人工运河,河道非常狭窄,因此与地中海之间的水体交换极小;南与印度洋之间是曼德海峡,曼德海峡比苏伊士运河宽,因此南与印度洋之间的水体交换较多些,所以导致海域盐度空间分布特征的主要原因是该海域水体交换南强北弱,D正确。该地区南北降水均较少,南侧纬度较低,蒸发更旺盛,A、B错误。南北都几乎没有入海径流,C错误。故选D。15~16.答案:15.B 16.C解析:第15题,在水平方向上,海水表层密度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增,赤道海区表层海水密度相对于副热带海区、中纬度海区以及高纬度海区更小。在垂直方向上,随着深度的增加,从海平面垂直向下,海水密度增大,水深达2000米以下,密度基本不变。由此分析可知,浮标从海平面以下2000米上升过程中,赤道海区海水密度增大的幅度更大,海水密度变化最为显著,B正确;副热带海区、中纬度海区和高纬度海区均没有赤道海区变化幅度大,A、C、D错误。故选B。第16题,Argo全球海洋观测网主要收集的是世界海洋温度和盐度信息,将观测范围设定为自海面到水深2000米,其主要是因为海水温度和盐度从海平面到2000米以内变化较为明显,2000米以下则保持较为稳定的状态,C正确。与保护浮标关系不大,且水深2000米处水压大,A错误。观测范围的设定不是因为探测技术的限制,B错误。Argo观测范围是自海面到水深2000米处,不是只观测2000米以下深度,海面与人类活动联系大,D错误。故选C。17.答案:(1)① ② ③ (2)低 大于(3)C>D>B(4)A 纬度低,太阳辐射强 D 寒流流经(5)A 河流注入 (6)E 寒暖流交汇处解析:第(1)题,海水温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表示海水温度的是①,海水盐度从副热带海区向两侧递减,表示海水盐度的是②,海水密度与水温成负相关,表示海水密度的是③。第(2)题,赤道附近因为终年高温多雨,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海水盐度较低。第(3)题,从纬度来说,C、D是副热带海区,海水盐度比赤道的B高,C有暖流流经,增咸,D有寒流流经,降咸,C比D的盐度高,所以这三点的盐度由高到低排列是C>D>B。第(4)题,图二中A、C两处相比,表层水温较高的是A,原因是A地处赤道,纬度低,太阳辐射强,水温高。图二中C、D两处相比,表层水温较低的是D,原因是D有寒流流经,起到降温作用。第(5)题,图二中A、B两处相比,盐度较低的是A,原因是有亚马孙河大量的河水注入,稀释了海水的盐度。第(6)题,图二中E、F两处可能形成大渔场的海域是E,原因是E处有寒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 题号12345678答案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题号12345678答案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二节海水的性质和运动第一课时海水的性质课时作业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