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一中非一级达标校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注意事项:
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 75 分钟。
1
.答题前
2
,考⽣务必将⾃⼰的姓名、 考⽣号、 考场号、 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选出每⼩题答案后,⽤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的答案标号涂⿊。如需改
.回答选择题时
动,⽤橡⽪擦⼲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 本试卷上⽆效。
3
.考试结束后
4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交回。
:考试范围:⼈教版必修 1 第 1 章~第 4 章。
.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
~
⼩题~
⼩题
⼀、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5 ⼩题,其中,1
10,每题 2 分;11
15,每题 4 分,
40。
共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项是最符合题⽬要求的。
1. 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动物和植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反映了⽣物界的统⼀性
B.
细胞学说使⼈们对⽣命的认识由细胞⽔平进⼊分⼦⽔平
C.
细胞学说的提出运⽤了完全归纳法
D.
细胞能够独⽴地完成所有⽣命活动
2. “ 莲蓬摘下留空柄,把向船前探⽔深。” 每年 7
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份是莲蓬采摘的季节。
A. 莲与荷塘中的⻘蛙都具有器官和系统
B. 荷塘中的所有⽔草构成⼀个种群
C.
~
与下完成的
莲的⽣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细胞的参
D.
荷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物共同构成⽣态系统
3. 敲开新鲜鸡蛋后,蛋清呈液态胶状,若鸡蛋变质,蛋清呈⽔样的游离状态。这⼀⽣活现象体现了细胞中
的⽔()
A.
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
B. 能与其他物质相结合
C. 能直接参与细胞内的化学反应
D.
可以运输营养物质及代谢废物
研究发现
PTH
⼀种多肽类激素)和钙的含量
升⾼,从⽽刺激脂肪⽣成,抑制脂肪分解,加剧肥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
维⽣素和
B.
PTH
都是由氨基酸脱⽔缩合形成的
,机体会出现抽搐现象
⾎液中的钙离⼦含量过低
C.
维⽣素
D.
D 的浓度与肥胖程度呈正相关
,脂肪能⼤量转化为糖类
在糖类代谢发⽣障碍时
5. 下图是细胞中某化合物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CHONP
组成该化合物的元素有
RNA
、 、 、 、
该化合物是
C.
的基本组成单位
⼀步⽔解⽣成某些物质
该化合物还可以进
D.
该化合物的排列顺序储存着⽣物的遗传信息
6. 1972,⾟格和尼科尔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为⼤多数⼈所接受。流动镶嵌模型如图所示,①~③表示 年
相关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①和蛋⽩质结合形成糖蛋⽩
B.
①与细胞表⾯的识别、信息传递有关
C.
②在细胞膜中是对称分布的
D.
③是细胞膜的基本⽀架
7.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某同学利⽤⿊藻细胞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环流现象。
A. 观察⽤的⿊藻应先放在光照、室温条件下培养
B. 细胞质的流动是⼀种⽣命现象
C. ⾼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
D.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质环流⽅向与实际相同
8. 研究发现,在酵⺟菌细胞中,错误折叠的蛋⽩质能转移到液泡中被降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液泡膜是由两层磷脂分⼦组成的
B.
液泡中含有糖类、⽆机盐、蛋⽩质等
C.
错误折叠的蛋⽩质转移到液泡中会消耗能量
D.
酵⺟菌的液泡合成的⽔解酶能降解错误折叠的蛋⽩质
9.
细胞内的
CO2
CO2
浓度由于呼吸作⽤⽽升⾼时,
便通过扩散作⽤排出细胞,进⼊细胞外液。下列各项物
质进出细胞的⽅式与 CO2 排出细胞的⽅式均相同的是()
O2
C.
、⼄醇
B.
⽢油、葡萄糖
D.Na+
抗体、氨基酸
10.
某细胞吸收物质
⽔、
X 与细胞内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物质 X 进⼊细胞的⽅式是()
A.B.
胞吞
被动运输
C.D.
主动运输胞吐
11.
酶
A 是⼀种能催化核糖核酸降解的蛋⽩质分⼦,⽽物质甲会导致该酶去折叠⽽失去活性,当去除物质
甲后,酶 A ⼜会重新折叠恢复活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组成酶
A
和核糖核酸的单体相同
B.6
核糖核酸彻底⽔解形成的化合物有种
C.
物质甲会引起酶
A
中肽键数量发⽣改变
D.A
酶
的⽣物合成与核酸⽆关
12.
A.
B.
在真核细胞中,细胞核是光学显微镜下很容易注意到的⼀个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核仁是细胞核内⾏使遗传功能的主要结构
DNA
真核细胞中的
C.
均位于细胞核中
D.
13.
细胞核是染⾊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
核孔是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通道,不具有选择性
丙三种细胞器,通过测定得到其中蛋⽩质、核酸
某科研⼩组⽤差速离⼼法分离出某动物细胞的甲、⼄、
和脂质的相对含量(百分⽐)如表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细胞器
蛋⽩质
核酸
脂质
甲
80%
5%
15%
A.
细胞器甲是真核细胞进⾏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B. 细胞器⼄肯定与分泌蛋⽩加⼯和分泌有关
C. 细胞器丙只在动物和低等植物的细胞中分布
D.
实验中细胞可能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14. 下列与物质跨膜运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温度降低不影响⽔进出细胞的扩散速率
B.
变形⾍吞噬⻝物的⽅式属于胞吞
C.
物质通过载体蛋⽩进出细胞是逆浓度梯度进⾏的
D. 果脯在腌制时慢慢变甜,是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糖分的结果
⼄
75%
0
25%
丙
78%
22%
0
—SGLT1
GLUT2
GLUT5下
15. 下图是⼩肠上⽪细胞吸收单糖的示意图,其中钠
钾泵、、、
代表载体蛋⽩。
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SGLT1
GLUT2
运输葡萄糖依赖于膜内外 可运输不同种类的单糖
Na+
的浓度差
C.—,其构象不会发⽣改变
钠钾泵在运输物质时
+K+
-
两侧 Na 、
的浓度差
钠 钾泵有利于维持细胞膜
、
⼆⾮选择题
:本题共 5 ⼩题,共 60 分。
16. “ ⼀⽇之计在于晨” 。健康合理的早餐搭配有利于保持身体机能的健康,使⼈精⼒充沛。回答下列问题:
1,身体⼀般处于⽣理性缺⽔状态。起床后饮⽤的温⽔进⼊身体后,在细胞中主要以
( )清晨起床后
,⽔以另外⼀种形式存在时的作⽤是。
形式存在
2
( )某品牌矿泉⽔的部分理化指标如表所示。
项⽬
偏硅酸
钾
钠
钙
镁
/mg·L-1
含量 ()
3050
~
1.02.5
~
2.06.8
~
4.010.8
~
1.55.0
~
“ ⼤量” 或“ 微量” )元素,当机体⾎液中缺乏 Ca
2+
时,为有效吸收钙,往
①钙元素属于(填
往还需要摄⼊适量的。
Na+
②⼈体饮⽤淡盐⽔可以有效补充
。⼈体缺乏
Na+
会引起神经、肌⾁细胞的兴奋性降低.引发⼈体肌⾁酸
痛、⽆⼒等,这说明⽆机盐具有的重要作⽤。
3
,这两种营养物质
( )某同学的早餐是⻘菜瘦⾁粥和煮鸡蛋。⻘菜瘦⾁粥中含有淀粉、蛋⽩质等营养成分
,其原因是。
都是以
17.
为基本⻣架构成的⽣物⼤分⼦。煮熟后的鸡蛋更容易被⼈体消化
⼀种有毒蘑菇,它的主要致幻毒素是鹅膏覃碱(⼀种环状⼋肽),回答下列问题:
毒蝇伞是我国常⻅的
( )合成
,⽣成 ⼦的
,反应场所是
应
1⼀分⼦鹅膏蕈碱时,会发⽣反_分⽔_。
( )合成鹅膏蕈碱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以表示为
, 同。
(
18.
)鹅膏蕈碱的毒性
不
_(有关” 或“ ⽆关” )。
下列有关问题:
通过对实验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教材知识。回答
1下观察到甲、⼄两个视野,如图所示。
( )显微镜是⾼中⽣物实验中常⽤的仪器。在显微镜
①由 甲 视 野 到 ⼄ 视 野 的 显 微 镜 的 放 ⼤ 倍 数
填 “ 增 ⼤ ” 或 “ 减 ⼩ ” ), 视 野 的 亮 度 会
(
“ 变亮” 或“ 变暗” )。
(填
②由甲视野到⼄视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会
填“ 增加” 或“ 减少” )。图中所
(
“ ⾃养” 或“ 异养” )⽣物。
观察到的细胞属于绿⾊植物细胞的⼀种,绿⾊植物属于(填
( )年
该实验证明了细
21970,科学家将⼩⿏细胞和⼈细胞融合的实验运⽤的科学⽅法是。
,膜中的蛋⽩质⼤多也能运动。
胞膜具有流动性,细胞膜的流动性主要表现为
3
( )洋葱⾼中⽣物实验中常⽤材料。
①检测⽣物组织中的还原糖时,紫⾊洋葱鳞⽚叶外表⽪并不是理想材料,这是因为外表⽪细胞
。
②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细胞发⽣了质壁分离,满⾜质壁分离的条件是
.
c
a.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b半
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
19.
。
(图中 A
和跨膜转运途径。跨膜转运途径分
⼝服药物进⼊⼩肠后常⻅的转运⽅式主要包括细胞间途径)
为被动转运(图中 B 、摄⼊型转运体介导的跨膜转运(图中 C)及外排型药物转运体介导的跨膜转运(图
)
中O。回答下列问题:
和是
)
D , ATPP-gp两种膜转运蛋⽩
1C,决定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 )⼝服药物通过跨膜转运途径进⼊⼩肠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的主要物质基础是。蛋⽩质类药物进⼊细胞的⽅式是。
2,
( )膜转运蛋⽩包括载体蛋⽩和
两种类型。分⼦或离⼦通过后者时 _
(填“ 需要” 或“ 不需要” )与之结合。
3,且通过 C 途径跨膜转运,其运输⽅式可能是
( )若某药物在甲侧的浓度低于⼄侧的_,
OATP
“ 会” 或“ 不会” )发⽣⾃身构象改变。
此时转运蛋⽩(填
(
20.
)结合图中
跨膜转运途径的知识
。
,回答下列问题:
某同学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和失⽔实验中观察到的细胞如图所示
( )质壁分离
)组成。施肥过多引起的“ 烧苗” 现
填编号
“ 有关” 或“ ⽆关” )。
象与植物细胞发⽣质壁分离(填
( )实验过程中第
2⼀次⽤显微镜观察的⽬的是。
KNO3
“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 发现,细胞发⽣质壁分离后会⾃动
( )若⽤适宜浓度的
溶液做
KNO3
,若植物细胞发⽣质壁分离之后不会⾃动
复原,原因是
;⽤⾼浓度的
溶液做实验时
复原,则主要原因是 。
2023~ 2024 学年第⼀学期半期考
⾼⼀⽣物学试卷
注意事项:
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 75 分钟。
1
.答题前
2
,考⽣务必将⾃⼰的姓名、 考⽣号、 考场号、 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选出每⼩题答案后,⽤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的答案标号涂⿊。如需改
.回答选择题时
动,⽤橡⽪擦⼲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 本试卷上⽆效。
3
.考试结束后
4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交回。
:考试范围:⼈教版必修 1 第 1 章~第 4 章。
.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
~
⼩题~
⼩题
⼀、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5 ⼩题,其中,1
10,每题 2 分;11
15,每题 4 分,
40。
共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项是最符合题⽬要求的。
1. 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动物和植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反映了⽣物界的统⼀性
B.
细胞学说使⼈们对⽣命的认识由细胞⽔平进⼊分⼦⽔平
C.
细胞学说的提出运⽤了完全归纳法
D.
细胞能够独⽴地完成所有⽣命活动
A
【答案】
【解析】
1⼀个有机体,⼀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
【分析】细胞学说的内容有:( )细胞是
2⼀个相对独⽴的单位,既有它⾃⼰的⽣命,⼜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命
物所组成。(
3
)细胞是
起作⽤。(
)新细胞由⽼细胞分裂产⽣。
A;
A,动物和植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反映了⽣物界的统⼀性, 正确
【详解】
B
、细胞学说认为
,并为进⼊分⼦⽔平打下基础B
错误;
,
、细胞学说使⼈们对⽣命的认识进⼊细胞⽔平
C;
C不完全归纳法, 错误
、细胞学说的提出运⽤了
D,细胞是⼀个相对独⽴的单位,既有它⾃⼰的⽣命,⼜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
、细胞学说认为
D
命起作⽤,并未提出细胞能够独⽴地完成所有⽣命活动,
A
错误。
故选 。
2. “ 莲蓬摘下留空柄,把向船前探⽔深。” 每年 7
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份是莲蓬采摘的季节。
A. 莲与荷塘中的⻘蛙都具有器官和系统
B. 荷塘中的所有⽔草构成⼀个种群
C.
~
与下完成的
莲的⽣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细胞的参
D.
荷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物共同构成⽣态系统
C
【答案】
【解析】
【分析】⽣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态系统→⽣物圈。
A
【详解】
B
、莲是植物,没有系统这⼀层次, A 错误;
不是同⼀物种,不属于种群, B 错误;
、所有的⽔草
C
,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命活动, C 错误;
、莲是多细胞⽣物
D
, D 正确。
、荷塘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物构成群落
C
故选 。
3.
,蛋清呈液态胶状,若鸡蛋变质,蛋清呈⽔样的游离状态。这⼀⽣活现象体现了细胞中
敲开新鲜鸡蛋后
的⽔()
A.
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
B. 能与其他物质相结合
C. 能直接参与细胞内的化学反应
D.
可以运输营养物质及代谢废物
B
【答案】
【解析】
)
【分析】⽔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1
⼀部分⽔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结合⽔是
2,
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约占细胞内全部⽔分的 4.5% (
)细胞中绝⼤部分的⽔以游离的形式存在
。
可以⾃由流动,叫做⾃由⽔。⾃由⽔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许多种物质溶解在这部分⽔中,细胞内的许多
⽣物化学反应也都需要有⽔的参与。多细胞⽣物体的绝⼤多数细胞,必须浸润在以⽔为基确的液体环境中。
⽔在⽣物体内的流动,可以把营养物质运送到各个细胞,同时也把各个细胞在新陈代谢中产⽣的废物,运 送到排泄器官或者直接排出体外。
【详解】敲开新鲜鸡蛋后,蛋清呈液态胶状,这是因为在新鲜的蛋清中的⽔与蛋⽩质结合在⼀起,形成液 态胶体,这时的⽔为结合⽔,⽽鸡蛋变质后呈⽔样,是因为蛋⽩质被分解成⼩分⼦物质,使结合⽔释放出 来,转变为⾃由⽔,B正确,ACD错误。
B
故选 。
PTH
⼀种多肽类激素)和钙的含量
研究发现
升⾼,从⽽刺激脂肪⽣成,抑制脂肪分解,加剧肥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
维⽣素和
B.
PTH
都是由氨基酸脱⽔缩合形成的
,机体会出现抽搐现象
⾎液中的钙离⼦含量过低
C.
维⽣素
D.
D 的浓度与肥胖程度呈正相关
,脂肪能⼤量转化为糖类
在糖类代谢发⽣障碍时
B
【答案】
【解析】
【分析】⽆机盐的⽣物功能: 、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b
常的⽣命活动:如 Ca2+
调节肌⾁收
a
;
、维持正可
c
缩和⾎液凝固,⾎钙过⾼会造成肌⽆⼒,⾎钙过低会引起抽搐; 、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平衡。
糖代谢发⽣障碍,供能不⾜时,脂肪会转化为糖类,但并不是⼤量转化为糖类。
,
AD,不是由氨基酸脱⽔缩合形成的A
错误;
【详解】
、维⽣素
是固醇类物质
B;
B,会引起机体抽搐, 正确
、⾎液中钙离⼦含量低
C,低浓度的维⽣素 D 会导致脂肪组织中的 PTH 和钙的含量升⾼,从⽽刺激脂肪⽣成,抑制
、由题意可知
C;
脂肪分解,加剧肥胖,在这⼀过程中维⽣素 D 的浓度与肥胖程度呈负相关, 错误
D
D,供能不⾜时,脂肪会转化为糖类,但并不是⼤量转化为糖类,
错误。
、糖类代谢发⽣障碍
B
故选 。
5. 下图是细胞中某化合物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CHONP
组成该化合物的元素有
RNA
、 、 、 、
该化合物是
C.
的基本组成单位
⼀步⽔解⽣成某些物质
该化合物还可以进
D.
该化合物的排列顺序储存着⽣物的遗传信息
B
【答案】
【解析】
111
【分析】据图可知,
分⼦磷酸、
分⼦碱基和
分⼦脱氧核糖构成了脱氧核苷酸。
A,组成元素有 C、 、 、 、 五种A确;
【详解】
、该化合物是是脱氧核苷酸
HONP, 正
B;
B,则该化合物是 DNA 的基本组成单位, 错误
、图中五碳糖是脱氧核糖
4
Ca,则该化合物是脱氧核苷酸,该化合物还可以进⼀步⽔解⽣成某些物质,
种碱基、磷酸
、 为脱氧核糖
C
和脱氧核糖,
D
正确;
,
,其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储存着⽣物的遗传信息D
正确。
、核酸是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B
故选 。
6. 1972,⾟格和尼科尔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为⼤多数⼈所接受。流动镶嵌模型如图所示,①~③表示 年
相关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①和蛋⽩质结合形成糖蛋⽩
B.
①与细胞表⾯的识别、信息传递有关
C.
②在细胞膜中是对称分布的
D.
③是细胞膜的基本⽀架
C
【答案】
【解析】
【分析】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细胞膜主要是由磷脂分⼦和蛋⽩质分⼦构成的,磷脂双分⼦层是膜的 基本⽀架,其内部是磷脂分⼦的疏⽔端。蛋⽩质分⼦以不同的形式镶嵌在磷脂双分⼦层中,有的镶在磷脂 双分⼦层表⾯,有的部分或全部嵌⼊磷脂双分⼦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层,这些蛋⽩质分⼦在 物质运输等⽅⾯具有重要作⽤。
AB
【详解】
、分析题图可知,①是糖类分⼦,②是蛋⽩质分⼦,③是磷脂双分⼦层。细胞膜外表⾯的糖类
分⼦常与蛋⽩质分⼦结合形成糖蛋⽩,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这些糖类分⼦叫作糖被,糖被与细胞表⾯的
AB
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等功能有关,
正确;
C,蛋⽩质分⼦以不同的形式镶嵌在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层中,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层表
、②是蛋⽩质分⼦
⾯,有的部分或全部嵌⼊磷脂双分⼦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层,所以蛋⽩质分⼦在细胞膜中是
,
不对称分布的C
错误;
D
D,是细胞膜的基本⽀架,具有流动性,
正确。
、③是磷脂双分⼦层
C
故选 。
7. 某同学利⽤⿊藻细胞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环流现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观察⽤的⿊藻应先放在光照、室温条件下培养
B. 细胞质的流动是⼀种⽣命现象
C. ⾼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
D.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质环流⽅向与实际相同
C
【答案】
【解析】
【分析】叶⾁细胞中的叶绿体,散布于细胞质中,呈绿⾊、扁平的椭球或球形。可以在⾼倍显微镜下观察 它的形态和分布。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
体的运动作为标志。
A
,事先应放在光照、室温条件下培养A
正确;
【详解】
、供观察⽤的⿊藻
,
B;
B不断流动的状态,细胞质的流动是⼀种⽣命现象, 正确
、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
C;
C下观察不到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只能看到叶绿体形态, 错误
、⾼倍显微镜
D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质环流⽅向与实际相同D
正确。
,
、根据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C
故选 。
8.
,在酵⺟菌细胞中,错误折叠的蛋⽩质能转移到液泡中被降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研究发现
A.
两层磷脂分⼦组成的
液泡膜是由
B.
液泡中含有糖类、⽆机盐、蛋⽩质等
C.
错误折叠的蛋⽩质转移到液泡中会消耗能量
D.
酵⺟菌的液泡合成的⽔解酶能降解错误折叠的蛋⽩质
D
【答案】
【解析】
【分析】分析题意,在酵⺟菌细胞中,错误折叠的蛋⽩质能转移到液泡中被降解,可推测液泡中应含有⽔
解酶能降解蛋⽩质。
A
,由两层磷脂分⼦组成的A
正确;
【详解】
B
、液泡膜是单层膜
,
,能维持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B
正确;
、液泡中含有糖类、⽆机盐、蛋⽩质等
C
,
,此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C
正确;
、错误折叠的蛋⽩质转移到液泡中会消耗能量
D
,
,
,是在核糖体合成的D
错误。
、能降解错误折叠的蛋⽩质的⽔解酶化学本质是蛋⽩质
D
故选 。
9.
CO2
CO2
,
便通过扩散作⽤排出细胞,进⼊细胞外液。下列各项物
细胞内的浓度由于呼吸作⽤⽽升⾼时
质进出细胞的⽅式与 CO2 排出细胞的⽅式均相同的是()
A. O2
C.
、⼄醇
B.
⽢油、葡萄糖
D.Na+
抗体、氨基酸⽔、
A
【答案】
【解析】
【分析】⼩分⼦物质进出细胞的⽅式主要为⾃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体分⼦和⼀些脂溶性的⼩ 分⼦可发⽣⾃由扩散;葡萄糖进⼊红细胞、钾离⼦出神经细胞和钠离⼦进⼊神经细胞属于协助扩散,不需 要能量,借助于载体进⾏顺浓度梯度转运;逆浓度梯度且需要载体和能量的⼩分⼦运输⽅式⼀般为主动运
输。
AO2
⼀些脂溶性的⼩分⼦进出细胞时的运输⽅式是⾃由扩散A
正确;
⼄醇等⽓体分⼦和,
【详解】 、、
B
,和 CO2 进出细胞⽅式相同,葡萄糖通过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进出细胞,
、⽢油可通过⾃由扩散进出细胞
B 错误;
C
,
,氨基酸进出细胞的⽅式是主动运输C
错误;
、抗体从细胞中分泌到细胞外的⽅式是胞吐作⽤
DNa+D
,
、进出细胞的⽅式是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A
错误。
故选 。
10.
X 与细胞内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物质 X 进⼊细胞的⽅式是()
某细胞吸收物质
A.B.
胞吞
B
被动运输
C.D.
主动运输胞吐
【答案】
【解析】
(1)
:分为⾃由扩散和协助扩散:①⾃由扩散:顺相对含量梯度运输;不
【分析】物质运输⽅式:
被动运输
(2)
需要载体;不需要消耗能量。②协助扩散:顺相对含量梯度运输;需要载体蛋⽩参与;不需要消耗能量。
(3):物质以囊泡包裹的形式通过
主动运输:能逆相对含量梯度运输;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胞吞胞吐
细胞膜,从细胞外进或出细胞内的过程。不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
【详解】由图可知,物质 X 进⼊细胞的速率与能量⽆关,说明是不耗能的被动运输;胞吞、胞吐和主动运
输都消耗能量,
B
错误确。
B
故选 。
ACD, 正
11.
酶
A 是⼀种能催化核糖核酸降解的蛋⽩质分⼦,⽽物质甲会导致该酶去折叠⽽失去活性,当去除物质
甲后,酶 A ⼜会重新折叠恢复活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组成酶
A
和核糖核酸的单体相同
B.6
核糖核酸彻底⽔解形成的化合物有种
C.
物质甲会引起酶
B
A
中肽键数量发⽣改变
D.A
酶
的⽣物合成与核酸⽆关
【答案】
【解析】
【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的具有催化作⽤的有机物,其中⼤部分是蛋⽩质、少量是 RNA
其基本单位是
。
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A;
AA,其单体是氨基酸,⽽核糖核酸的单体是核糖核苷酸, 错误
【详解】 、酶
B
属于蛋⽩质分⼦
4
,共 6 种化合物B
正确;
,
、核糖核酸彻底⽔解可以得到种碱基、核糖和磷酸
C
、根据题意可知
,物质甲会导致酶 A 去折叠⽽失去活性,当去除物质甲后,该酶⼜会重新折叠恢复活性,
物质甲会引起酶
A 的空间结构发⽣改变,不会引起肽键数量发⽣改变C
错误;
,
D
D,酶 A 是⼀种蛋⽩质分⼦,其合成与核酸有关,
错误。
、核酸在蛋⽩质的⽣物合成中具有重要的作⽤
B
故选 。
12.
,细胞核是光学显微镜下很容易注意到的⼀个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在真核细胞中
A.
核仁是细胞核内⾏使遗传功能的主要结构
B.DNA
真核细胞中
C.
均位于细胞核中
细胞核是染⾊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
D. 核孔是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通道,不具有选择性
C
【答案】
【解析】
【分析】胞核是遗传信息库,主要由核膜、染⾊质、核仁、核基质等组成。
,
AA 错误;
【详解】
、染⾊质是细胞核内⾏使遗传功能的主要结构
B;
B
、真核细胞中的
DNA
主要位于细胞核中,部分位于细胞质中, 错误
,
C,是遗传信息库C
正确;
、细胞核是染⾊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
D
D,具有选择性,
错误。
、核孔是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通道
C
故选 。
13.
丙三种细胞器,通过测定得到其中蛋⽩质、核酸
某科研⼩组⽤差速离⼼法分离出某动物细胞的甲、⼄、
和脂质的相对含量(百分⽐)如表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细胞器
蛋⽩质
核酸
脂质
A.
细胞器甲是真核细胞进⾏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B. 细胞器⼄肯定与分泌蛋⽩的加⼯和分泌有关
C. 细胞器丙只在动物和低等植物的细胞中分布
D.
实验中细胞可能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A
【答案】
【解析】
【分析】分析表格,甲细胞器中含有核酸、脂质和蛋⽩质,在动物细胞中只能代表线粒体;⼄细胞器只有 蛋⽩质和脂质,说明是具膜细胞器,可代表内质⽹、⾼尔基体、溶酶体;丙细胞器只有蛋⽩质和核酸,只
甲
80%
5%
15%
⼄
75%
0
25%
丙
78%
22%
0
能代表核糖体。
A
,并含有少量核酸,可能是线粒体或叶绿体,但动物细胞中不含叶绿体,
【详解】
、甲中含有蛋⽩质和脂质
A;
故符合条件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进⾏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正确
B,说明细胞器⼄可能是内质⽹、⾼尔基体或溶酶体,内质⽹和⾼尔基体与
、细胞器⼄只含有蛋⽩质和脂质
B;
分泌蛋⽩的加⼯和分泌有关,⽽溶酶体与分泌蛋⽩的加⼯和分泌⽆关, 错误
C;
C 丙细胞器只有蛋⽩质和核酸,只能代表核糖体,核糖体动植物细胞以及原核细胞中均有分布, 错误
、
,
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D
错误。
、该动物细胞含有多种细胞器
A
故选 。
14. 下列与物质跨膜运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温度降低不影响⽔进出细胞的扩散速率
B.
变形⾍吞噬⻝物的⽅式属于胞吞
C.
物质通过载体蛋⽩进出细胞是逆浓度梯度进⾏的
D. 果脯在腌制时慢慢变甜,是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糖分的结果
B
【答案】
【解析】
CO2O2
【分析】⾃由扩散的⽅向是从⾼浓度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常⻅的有⽔、、、⽢油、苯、酒
精等;协助扩散的⽅向是从⾼浓度向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的
⽅向是从低浓度向⾼浓度,
,需要载体和能量,常⻅的如⼩肠绒⽑上⽪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等。
,
A,从⽽影响⽔进出细胞的扩散速率A
错误;
【详解】
、温度降低影响膜的流动性
B;
B,变形⾍吞噬⻝物的⽅式属于胞吞, 正确
、变形⾍是单细胞⽣物
C
(主动运输),也可以顺浓度梯度进⾏(协助扩散) C 错
,
、物质通过载体蛋⽩进出细胞可逆浓度梯度进⾏
误;
D,是细胞在⾼浓度蔗糖溶液脱⽔死亡,失去选择透过性,蔗糖进⼊细胞的结果,
、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
D
错误。
B
故选 。
—SGLT1
GLUT2
GLUT5下
15. 下图是⼩肠上⽪细胞吸收单糖的示意图,其中钠
钾泵、、、
代表载体蛋⽩。
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SGLT1
GLUT2
运输葡萄糖依赖于膜内外
可运输不同种类的单糖
Na+
的浓度差
C.—,其构象不会发⽣改变
钠钾泵在运输物质时
+K+
D.-
两侧 Na 、
的浓度差
钠 钾泵有利于维持细胞膜
C
【答案】
【解析】
【分析】物质跨膜运输主要包括两种⽅式: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包括⾃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被动运输是由⾼浓度向低浓度⼀侧扩散,⽽主动运输是由低浓度向⾼浓度⼀侧运输。其中协助扩散需要转 运蛋⽩的协助,但不需要消耗能量;⽽主动运输既需要消耗能量,也需要载体蛋⽩的协助。
+
A;
A,膜内外 Na 的浓度差为 SGLT1 运输葡萄糖提供能量, 正确
【详解】
、由图可知
B;
BGLUT2不同种单糖,分别是葡萄糖和果糖, 正确
、可运输
—
与物质结合,其构象会发⽣改变C
错误;
,
、钠钾泵在运输物质时需要
-Na+K+
Na+K+,
、钠 钾泵能将
、逆浓度运输,有利于维持细胞膜两侧
、的浓度差
D
正确。
C
故选 。
、
⼆⾮选择题
:本题共 5 ⼩题,共 60 分。
16. “ ⼀⽇之计在于晨” 。健康合理的早餐搭配有利于保持身体机能的健康,使⼈精⼒充沛。回答下列问题:
1,身体⼀般处于⽣理性缺⽔状态。起床后饮⽤的温⽔进⼊身体后,在细胞中主要以
( )清晨起床后
,⽔以另外⼀种形式存在时的作⽤是。
形式存在
2
( )某品牌矿泉⽔的部分理化指标如表所示。
项⽬
偏硅酸
钾
钠
钙
镁
/mg·L-1
含量 ()
3050
~
1.02.5
~
2.06.8
~
4.010.8
~
1.55.0
~
“ ⼤量” 或“ 微量” )元素,当机体⾎液中缺乏 Ca
2+
时,为有效吸收钙,往
①钙元素属于(填
往还需要摄⼊适量的。
Na+
②⼈体饮⽤淡盐⽔可以有效补充
。⼈体缺乏
Na+
会引起神经、肌⾁细胞的兴奋性降低.引发⼈体肌⾁酸
痛、⽆⼒等,这说明⽆机盐具有的重要作⽤。
3
,这两种营养物质
( )某同学的早餐是⻘菜瘦⾁粥和煮鸡蛋。⻘菜瘦⾁粥中含有淀粉、蛋⽩质等营养成分
,其原因是。
都是以为基本⻣架构成的⽣物⼤分⼦。煮熟后的鸡蛋更容易被⼈体消化
16.
【答案】
..
① ⾃由⽔②
作为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17..
①
18..
.
⼤量②
.
D
维⽣素
.
③ 维持细胞和⽣物体⽣命活动
,容易被蛋⽩酶⽔解
①
【解析】
碳链②
⾼温使蛋⽩质分⼦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
【分析】⽆机盐主要以离⼦的形式存在,其⽣理作⽤有:(1 )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
Mg2+2+
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2)维持细胞的⽣命活动,如 Ca 可调节肌⾁收缩和⾎液凝固,⾎钙过⾼会造成
肌⽆⼒,⾎钙过低会引起抽搐。(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
1
【⼩问详解】
细胞中的⽔主要以⾃由⽔存在;另外⼀种存在形式是结合⽔,结合⽔的功能是作为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
分。
2
【⼩问
详解】
①钙元素在细胞中含量较多,属于⼤量元素;维⽣素 D 能够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故当机体⾎液中缺
Ca2+
。
乏时,为有效吸收钙,往往还需要摄⼊适量的维⽣素 D
②⼈体缺乏
Na+
会引起神经、肌⾁细胞的兴奋性降低,引发⼈体肌⾁酸痛、⽆⼒等,这说明⽆机盐具有维持
细胞和⽣物体⽣命活动的功能。
3
【⼩问详解】
淀粉和蛋⽩质都属于⽣物⼤分⼦,⽣物⼤分⼦都以碳链为基本⻣架;由于⾼温使蛋⽩质分⼦的空间结构变
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酶⽔解,故煮熟后的鸡蛋更容易被⼈体消化。
17. 毒蝇伞是我国常⻅的⼀种有毒蘑菇,它的主要致幻毒素是鹅膏覃碱(⼀种环状⼋肽),回答下列问题:
( )合成
,⽣成 ⼦的
,反应场所是
应
1⼀分⼦鹅膏蕈碱时,会发⽣反_分⽔_。
( )合成鹅膏蕈碱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以表示为
, 同。
( )鹅膏蕈碱的毒性
不
_(有关” 或“ ⽆关” )。
17.
【答案】
.. 8
① 脱⽔缩合②
.
③ 核糖体
18..
①
. R19.
②基有关
【解析】
1
,每种氨基酸分⼦⾄少都含有⼀个氨基和⼀个羧基,且都有⼀
【分析】 、构成蛋⽩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个氨基和⼀个羧基连接在同⼀个碳原⼦上,这个碳原⼦还连接⼀个氢和⼀个 R 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 R 基
的不同。
、氨基酸通过脱⽔缩合形成多肽链
(
分⼦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分⼦⽔的过程。
-COOH )和另⼀个氨基酸
-(环状多肽
1
、脱⽔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个数
氨基酸个数 肽链条数
2,应该看肽链的条数,有⼏条肽链,则⾄少
0
相当于
条肽链);(
)蛋⽩质分⼦⾄少含有的氨基数或羧基数
×18
1
【⼩问
3=
详解】
×个数 ⽔的个数。
鹅膏蕈碱是环状⼋肽,故其含有 8 个肽键。合成⼀分⼦鹅膏蕈碱时,会发⽣脱⽔缩合反应,⽣成 8 分⼦⽔,
多肽形成场所是核糖体。
2
【⼩问详解】
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区别是 R 基不同。
3
【⼩问
详解】
鹅膏蕈碱的功能与其结构密切有关。
【点睛】本题考查了蛋⽩质的结构和功能。准确理解脱⽔缩合的本质及其相关的数量关系是本题解题的关
键。
18.
下列有关问题:
通过对实验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教材知识。回答
1下观察到甲、⼄两个视野,如图所示。
( )显微镜是⾼中⽣物实验中常⽤的仪器。在显微镜
①由 甲 视 野 到 ⼄ 视 野 的 显 微 镜 的 放 ⼤ 倍 数
填 “ 增 ⼤ ” 或 “ 减 ⼩ ” ), 视 野 的 亮 度 会
(
“ 变亮” 或“ 变暗” )。
(填
②由甲视野到⼄视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会
填“ 增加” 或“ 减少” )。图中所
(
“ ⾃养” 或“ 异养” )⽣物。
观察到的细胞属于绿⾊植物细胞的⼀种,绿⾊植物属于(填
( )年
该实验证明了细
21970,科学家将⼩⿏细胞和⼈细胞融合的实验运⽤的科学⽅法是。
,膜中的蛋⽩质⼤多也能运动。
胞膜具有流动性,细胞膜的流动性主要表现为
3
( )洋葱是⾼中⽣物实验中常⽤材料。
①检测⽣物组织中的还原糖时,紫⾊洋葱鳞⽚叶外表⽪并不是理想材料,这是因为外表⽪细胞
。
②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细胞发⽣了质壁分离,满⾜质壁分离的条件是
.
c
a.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b半
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
1....
【答案】( )①
2.
增⼤②
.
变暗③
减少④ ⾃养
( )①
荧光标记法②
构成膜的磷脂分⼦可以侧向⾃由移动
3.,会对实验结果产⽣颜⾊⼲扰②
细胞壁的伸缩性⼤
( )①
含有紫⾊⾊素
.
原⽣质层⽐
【解析】
【分析】细胞膜的流动性主要表现为构成膜的磷脂分⼦可以侧向⾃由移动,膜中的蛋⽩质⼤多也能运动。
1
【⼩问详解】
①由甲视野到⼄视野,所看到的物像变⼤,显微镜从低倍镜到⾼倍镜,放⼤倍数增⼤,视野变暗。
②显微镜从低倍镜到⾼倍镜,观察到的细胞数会减少,绿⾊植物能够进⾏光合作⽤,属于⾃养⽣物。
2
【⼩问详解】
⼩⿏细胞和⼈细胞融合的实验运⽤的科学⽅法是荧光标记法,细胞膜的流动性主要表现为构成膜的磷脂分
⼦可以侧向⾃由移动,膜中的蛋⽩质⼤多也能运动。
3
【⼩问详解】
①还原糖能与斐林试剂反应⽣成砖红⾊沉淀,紫⾊洋葱鳞⽚叶外表⽪细胞的液泡中含有紫⾊⾊素,容易造
成颜⾊⼲扰。
②满⾜质壁分离的条件是
b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c 原⽣质层⽐细
, .
胞壁的伸缩性⼤。
19.(图中 A
和跨膜转运途径。跨膜转运途径分
⼝服药物进⼊⼩肠后常⻅的转运⽅式主要包括细胞间途径)
为被动转运(图中 B 、摄⼊型转运体介导的跨膜转运(图中 C)及外排型药物转运体介导的跨膜转运(图
)
中O。回答下列问题:
和是
)
D , ATPP-gp两种膜转运蛋⽩
1C,决定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 )⼝服药物通过跨膜转运途径进⼊⼩肠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的主要物质基础是。蛋⽩质类药物进⼊细胞的⽅式是。
2,
( )膜转运蛋⽩包括载体蛋⽩和
两种类型。分⼦或离⼦通过后者时 _
(填“ 需要” 或“ 不需要” )与之结合。
3,且通过 C 途径跨膜转运,其运输⽅式可能是
( )若某药物在甲侧的浓度低于⼄侧的_,
OATP
“ 会” 或“ 不会” )发⽣⾃身构象改变。
此时转运蛋⽩(填
( )结合图中跨膜转运途径的知识。
1..
【答案】( )① 蛋⽩质② 胞吞
2.. 不需要
( )① 通道蛋⽩②
3..
( )① 主动运输② 会
P-gp
( )抑制的功能
【解析】
【分析】⼩分⼦物质跨膜运输包括被动运输(包括⾃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其中被动运输是顺 浓度梯度运输,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
1
【⼩问详解】
蛋⽩质是⽣命活动的承担者,所以决定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主要物质基础是蛋⽩质。蛋⽩质是⼤分⼦
物质,蛋⽩质类药物进⼊细胞的⽅式是胞吞。
2
【⼩问详解】
膜转运蛋⽩包括载体蛋⽩和通道蛋⽩,分⼦或离⼦通过通道蛋⽩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结合。
3
⼩问详解】
若某药物在甲侧的浓度低于⼄侧的,且通过 C 途径跨膜转运,即逆浓度运输,需要载体蛋⽩并消耗能量,
属于主动运输,转运过程中 OATP(载体蛋⽩)的构象会发⽣改变,转运结束构象恢复。 4
【⼩问
P-gp
详解】
上⽪细胞中排出到肠腔,限制药物的吸收,从⽽造成药物⼝服⽣物利⽤度降低,因此抑
制
20.
可以把药物从
P-gp
的功能可缓解药物吸收障碍⽽造成的⼝服药效降低。
,回答下列问题:
某同学在探究植物细胞吸⽔和失⽔实验中观察到的细胞如图所示
( )质壁分离
)组成。施肥过多引起的“ 烧苗” 现
填编号
“ 有关” 或“ ⽆关” )。
象与植物细胞发⽣质壁分离(填
( )实验过程中第
2⼀次⽤显微镜观察的⽬的是。
3KNO3
“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 发现,细胞发⽣质壁分离后会⾃动
( )若⽤适宜浓度的
溶液做
KNO3
,若植物细胞发⽣质壁分离之后不会⾃动
复原,原因是
;⽤⾼浓度的
溶液做实验时
复原,则主要原因是。
1..
【答案】( )① ②④⑤② 有关
2,与后⾯质壁分离的细胞形成前后对照
( )观察细胞的初始状态
( )①
.,细胞过度失⽔导致死亡
外界溶液浓度过⾼
【解析】
【分析】植物细胞的吸⽔和失⽔原理和现象: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细胞失⽔→质壁分离外界溶液
=不变(处于动态平
浓度<细胞液浓度→细胞吸⽔→质壁分离的复原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浓度→细胞形态
衡)。
1
【⼩问
详解】
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的“ 质” 即原⽣质层,由图中的②细胞膜、④液泡膜、⑤细胞质组成。施肥过多引
起的“ 烧苗” 现象是由于⼟壤中离⼦浓度过⼤,导致植物细胞失⽔,发⽣质壁分离所致,即施肥过多引起 的“ 烧苗” 现象与植物细胞发⽣质壁分离有关。
2
【⼩问详解】
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和失⽔实验中第⼀次⽤显微镜观察的⽬的是观察细胞的初始状态,与后⾯质壁分离
的细胞作⽐较,以形成前后对照。
3
【⼩问
详解】
+-
⽤⼀定浓度的 KNO3 溶液做“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 能发⽣⾃动复原现象,原因是 K 和 NO3 可
以进⼊细胞液,使原⽣质层两层的浓度差逐渐减⼩,发⽣质壁分离的复原;⽤⾼浓度的 KNO3 溶液做实验 时,由于外界溶液浓度过⾼,细胞过度失⽔导致死亡,导致质壁分离后不能复原。
2023-2024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共4页。
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探究题,填空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