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4题,每题2分,共计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维生素D3属于磷脂,可以从牛奶、鱼肝油等食物中获取
B. 纤维素属于植物多糖,需经人体消化道分解为葡萄糖后才能被吸收
C. 蔗糖属于二糖,不具有还原性,使用甘蔗汁无法进行还原性糖的鉴定
D. 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有DNA和蛋白质,染色质螺旋化时基因表达受到抑制
【答案】D
【解析】
【分析】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详解】A、维生素D3既可以从牛奶、鱼肝油等食物中获取,又可以在阳光化由其他物质转化而来,但维生素D3属于固醇类,属于脂质,不是磷脂,A错误;
B、纤维素属于植物多糖,人体肠道内没有分解纤维素的酶,在人体消化道内不能分解纤维素,纤维素以食物残渣形式排出体外,B错误;
C、蔗糖属于二糖,不具有还原性,甘蔗汁中含有大量蔗糖,使用甘蔗汁无法进行还原性糖的鉴定,C错误;
D、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有DNA和蛋白质,染色质螺旋化时,基因表达受到抑制,D正确。
故选D。
2. 植物根吸收NH4+主要由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驱动,NO3-的吸收由H+浓度梯度驱动,相关转运机制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NO3-进入细胞属于主动运输,需间接消耗ATP
B. 膜内的H+来源于NRT1.1的转运和NH4+的分解
C. 转运H+出细胞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
D. 施用尿素可被植物根细胞直接吸收,其运输方式与NH4+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物质跨膜运输主要包括两种方式: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又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被动运输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扩散,而主动运输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其中协助扩散需要载体的协助,但不需要消耗能量,而主动运输既需要消耗能量,也需要载体的协助。
【详解】A、据图可知,NO3-进入根细胞膜是H+的浓度梯度驱动,进行的逆浓度梯度运输,属于主动运输,动力是H+的浓度梯度,而H+的浓度梯度得维持需要消耗ATP,因此NO3-进入细胞需间接消耗ATP,A正确;
B、据图可知,膜内H+一方面来源于NH4+的分解,另一方面通过载体蛋白NRT1.1顺浓度梯度运输运进细胞内,B正确;
C、图中显示转运H+出细胞的载体蛋白,同时能催化ATP水解形成ADP和Pi,具有ATP水解酶活性,C正确;
D、由题干信息可知,NH4+的吸收是根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驱动的,所以NH4+通过AMTs进入细胞消耗的能量不是来自ATP,而施用尿素可被植物根细胞直接吸收依赖ATP水解提供能,两者运输方式并不相同,D错误。
故选D。
3. 下列有关人体胃蛋白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饭后提取的胃液中加入胰蛋白酶,可导致胃蛋白酶被快速催化水解
B. 将胃蛋白酶(溶液)置于-20℃下数小时,可导致其变性失活
C. 胃蛋白酶原由胃黏膜主细胞分泌,可直接参与食物的消化
D. 吞服药用胃蛋白酶可用于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禁用此药
【答案】C
【解析】
【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
【详解】A、胰蛋白酶的最适pH在8左右,饭后提取的胃液pH较低,胰蛋白酶由于过酸导致其失活,不能发挥作用,A错误;
B、低温下酶的活性较低,但不会失活,因此将胃蛋白酶(溶液)置于-20℃下数小时,不会变性失活,B错误;
C、胃蛋白酶原由胃黏膜主细胞分泌,可直接参与食物的消化,C正确;
D、胃蛋白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吞服药用胃蛋白酶可导致其被消化,不能发挥作用,D错误。
故选C。
4. 下图是以某二倍体植物(2n=10)的花药为材料,观察到的正常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进行核型分析的最佳细胞是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
B. 图中a细胞处于减数分裂I中期、b细胞处于减数分裂I后期
C. 图中c细胞与d细胞具有相同的核DNA数和着丝粒数
D. 观察时,需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再换高倍镜观察
【答案】C
【解析】
【分析】据图可知,a细胞处于减数分裂I中期,b细胞处于减数分裂I后期,c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前期,d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
【详解】A、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进行核型分析的最佳细胞,A正确;
B、据图可知,a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分裂I中期,b细胞正在进行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分裂I后期,B正确;
C、图中c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前期,d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由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分裂,着丝粒数目加倍,因此它们着丝粒数目并不相同,C错误;
D、显微镜观察时,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再换高倍镜观察,D正确。
故选C。
5.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可分泌抗体但不具有分裂能力
B. 细胞衰老发生时,细胞核皱缩,水分减少,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C. 人体整个生命历程中都会发生细胞凋亡,细胞凋亡过程中仍有基因的表达
D. 机体出现癌细胞后,未及时介入治疗则会发展形成恶性肿瘤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详解】A、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能分泌抗体,但不能识别抗原,不是受抗原刺激后分泌抗体,A错误;
B、细胞衰老发生时,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物质运输功能降低,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B错误;
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人体整个生命历程中都会发生细胞凋亡,细胞凋亡过程中仍有基因的表达,C正确;
D、机体出现癌细胞后,未及时介入治疗则会发展形成肿瘤,但不一定是恶性肿瘤,D错误。
故选C。
6. 科研人员测定某噬菌体单链DNA的序列,得到其编码蛋白质的一些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噬菌体的基因在DNA上均以一定的顺序依次排列
B. D基因表达时首先以该单链DNA上的D基因为模板转录出mRNA
C. 甘氨酸(Gly)可能具有GGU、GGA等多种密码子
D. 该单链DNA上发生碱基的增添、缺失、替换均会引起基因突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1、绝大多数氨基酸都有几个密码子,这一现象称作密码子的简并性。
2、UAA、UAG、UGA都是终止密码子,特殊情况下UGA也可以编码硒代半胱氨酸。
【详解】A、该噬菌体的基因在DNA上并非以一定的顺序依次排列,可能含有重叠基因,A错误;
B、D基因表达时首先以该单链DNA上的D基因为模板转录出mRNA,B正确;
C、密码子是mRNA编码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碱基,此图是噬菌体单链DNA的序列,所以甘氨酸(Gly)可能具有CCA、CCU等多种密码子,C错误;
D、该单链DNA上发生碱基的增添、缺失、替换不一定会引起基因突变,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D错误。
故选B。
7. 如图是人体内尿液形成、排出的示意图。①-⑤代表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④属于传入神经,⑤属于传出神经
B. 脊髓对膀胱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副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膀胱缩小
C. 结构①、②中兴奋双向传递,结构③中兴奋单向传递
D. 膀胱充盈时产生的兴奋传至大脑皮层引起尿意属于非条件反射
【答案】B
【解析】
【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
2、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3、人有意识的控制排便和排尿反射,表明脊髓里的神经中枢也是受大脑控制的。
【详解】A、由题图可知,④为支配膀胱的传出神经,⑤上有神经节,为传入神经,A错误;
B、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交感神经兴奋,不会导致膀胱缩小;副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B正确;
C、在反射弧中,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突触中都是单向传递的,因此兴奋在结构①、②中也是单向传递的,C错误;
D、大脑皮层产生尿意的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活动,D错误。
故选B。
8. 2型糖尿病通常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水平升高,可表现为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目前无根治手段,但药物治疗等可控制病情。下列关于2型糖尿病致病原因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机体产生的某种抗体与胰岛B细胞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体结合
B. 胰岛素靶细胞中GLUT4(葡萄糖载体)储存囊泡转运至细胞膜过程受阻
C. 靶细胞上胰岛素受体异常,导致胰岛素信号不能正常传递
D. 与年龄增长、生活方式不健康、营养过剩、体育锻炼不足等多种因素有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1、胰岛素抵抗是指靶器官对胰岛素不敏感。机体为克服胰岛素抵抗,胰岛B细胞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可造成该细胞受损,引发2型糖尿病。
2、胰岛素的靶细胞主要通过细胞膜上的载体(GLUT4)来摄取葡萄糖,胰岛素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调控GLUT4的储存囊泡与细胞膜融合。
【详解】A、机体产生的某种抗体与胰岛B细胞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下降,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减少,导致血糖升高,A正确;
B、胰岛素靶细胞中GLUT4(葡萄糖载体)储存囊泡转运至细胞膜过程受阻,是由于靶细胞不能正常摄取葡萄糖导致的,属于1型糖尿病,B错误;
C、胰岛素抵抗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含量并不低,但是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根据激素作用需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的特点判断,原因可能是靶细胞上胰岛素受体异常,导致胰岛素信号不能正常传递,C正确;
D、2型糖尿病通常与年龄增长、生活方式不健康、营养过剩、体育锻炼不足等多种因素有关,所以应加强锻炼,控制饮食,D正确。
故选B。
9. 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细胞能利用色氨酸在核糖体上合成生长素
B. 生长素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
C. 用生长素溶液处理番茄雌蕊即可获得无籽番茄
D. 促进同一植物枝条产生相同的生根效果,所需生长素浓度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 ,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详解】A、生长素不是蛋白质,故色氨酸转化为生长素的场所不是核糖体,A错误;
B、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细胞中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对细胞伸长的促进作用,B正确;
C、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可以得到无籽番茄,如果番茄已受精,再用生长素溶液处理番茄雌蕊,不会得到无籽番茄,C错误;
D、低浓度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生长素能抑制植物生长,因此在最适浓度两侧有不同浓度但生根效果相同,D错误。
故选B。
10. 某学校同学对如皋长江边某区城内东方田鼠展开调查,调查范围2平方公果,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8只,将捕获的东方田鼠标记后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位置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共捕获45只,其中标记过的个体数为9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被辅捉过的东方田鼠不易再被捕提,则调查区内田鼠个体总数小于190只
B. 该地原住民外迁,耕地荒废导致食物短缺种群密度降低,该因素为非密度制约因素
C. 调查东方田鼠种群密度时,还获得了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物种丰富度等种群特征
D. 该调查方法同样适用于某生性隐秘而胆小的濒危鸟类的种群密度的调查
【答案】A
【解析】
【分析】田鼠属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故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标记重捕法。标记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是:该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
【详解】A、该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标记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即N:38=45:9,N=190只,在两次捕获期间若有部分标记老鼠迁出,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减小,求得的N值偏大,调查区内田鼠个体总数小于190只,A正确;
B、一般来说,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是相关的,这些因素称为密度制约因素,B错误;
C、调查东方田鼠种群密度时,还获得了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种群特征,但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的多少,C错误;
D、该调查方法同样不适用于生性隐秘而胆小的濒危鸟类的种群密度的调查,因为标记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D错误。
故选A。
11. 9月23日,杭州第19国亚运会隆重开幕。“绿色”是杭州亚运会办赛理念之一,《杭州亚运会绿色行动方案》中提出,实施绿色能源俱应等八个专项行动,力争实现首个碳中和亚运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杭州亚运会采取的绿色能源供应等举措有效降低了生态足迹
B. 场馆绿化引进适合杭州生境的绿植,遵循了协调的生态学原理
C. 亚运村产生的生活污水可为净化系统中的植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D. “数实融合”点燃主火炬塔,对减少碳排放实现碳中和具有现实意义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态工程是生态学、工程学、系统学、经济学等学科交叉而产生的应用学科。生态工程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调节功能为基础,遵循着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等生态学基本原理。
【详解】A、生态足迹就是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容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其含义是要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的生存所需要的或者指能够容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杭州亚运会采取的绿色能源供应等举措有效降低了生态足迹,A正确;
B、协调原理是指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适应,场馆绿化引进适合杭州生境的绿植,遵循了协调的生态学原理,B正确;
C、植物所需能量来源是光能,亚运村产生的生活污水可为净化系统中的植物提供物质,但不能提供能量,C错误;
D、“数实融合”点燃主火炬塔,减少碳排放,对实现碳中和具有现实意义,D正确。
故选C。
12. 传统发酵技术是一种古老而广泛应用的食品制作方法。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传统发酵以天然菌种为主,菌种差异、杂菌不明等原因导致品质不一
B. 泡菜装坛发酵的时间过长会导致泡菜中致癌物质亚硝酸盐含量过高
C. 通过在果汁中加入白糖发酵可增加酒精含量,获得高度果酒白兰地(40%vl)
D. 在O2和糖源匮乏时,醋酸菌可直接将乙醇转化乙醛,再将乙醛转化为乙酸
【答案】A
【解析】
【分析】传统发酵技术是指直接利用原材料中天然存在的微生物,或利用前一次发酵保存下来的发酵物中的微生物进行发酵、制作食品的技术。
【详解】A、传统发酵技术直接利用原料中天然存在的微生物进行发酵,由于菌种差异,杂菌不明等原因往往造成发酵食物品质不一,A正确;
B、泡菜装坛发酵时,随发酵进行,亚硝酸盐含量先逐渐增加,后又逐渐降低,因此发酵的时间过长会导致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降低,B错误;
C、高度果酒白兰地指葡萄发酵后经蒸馏而得到的高度酒精,再经橡木桶贮存而成的酒,通过在果汁中加入白糖发酵可增加酒精含量,但并不能得到高度果酒白兰地(40%vl),C错误;
D、在O2充足,糖源匮乏时,醋酸菌可直接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转化为乙酸,D错误。
故选A。
13. 野生型大肠杆菌菌株能在基础培养基上生长,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无法合成某种氨基酸,只能在完全培养基上生长。下图为纯化某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部分流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③为基本培养基,可用高压蒸汽灭菌锅或者干热灭菌箱进行灭菌
B. 接种环截取菌液后在②表面涂布接种,待形成菌落后用无菌绒布按压
C. C过程原位影印时用一块无菌绒布先影印④,再影印③号培养基
D. 可从④中挑取D进行纯化培养以获得某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图分析可知,图中首先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细菌,然后运用影印法将菌种接种基本培养基、完全培养基;在基本培养基中,某氨基酸突变株不能生长,而在完全培养基中能够生长,据此可以选择出氨基酸突变株。
【详解】A、图中①②④为完全培养基,③为基本培养基,培养基不能用干热灭菌箱进行灭菌,A错误;
B、用接种枪将菌液滴加到培养基表面,再用涂布器将菌液均匀的涂布在②表面,待形成菌落后用无菌绒布按压,B错误;
C、若先影印④,由于④为完全培养基,会导致绒布上含有④的成分,用同一块无菌绒布无法起到筛选作用,C错误;
D、由图观察可知,D在基本培养基中无法生长,而在完全培养基上能够生长,据此推测D是氨基酸营养缺陷型菌株,可从④中挑取D进行纯化培养以获得某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D正确。
故选D。
14. 利用所学的高中生物学知识,判断下列实验操作能达成目标的是( )
A. 将红色的枫叶置于清水中煮沸搅拌,可获得脱去花青素的绿色枫叶
B. 使用血球计数板调查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密度时,选择油镜观察、计数
C. 使用涂布法在琼脂培养基上接种,对饮用水中的大肠杆菌进行分离和计数
D. 使用灭菌成功的无碳培养基进行自生固氨菌的分离培养
【答案】A
【解析】
【分析】微生物接种到固体培养基常用的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其中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可以形成单菌落,所以常用来进行微生物的计数。
【详解】A、花青素易溶于水,可以用清水提取,而叶绿素是脂溶性色素,需要用到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进行提取,故红色枫叶放在清水中煮沸搅拌,可以获得脱去花青素的绿色枫叶,A正确;
B、油镜清晰度略高于普通光学显微镜,酵母菌是单细胞真核微生物,一般为1~5或5~20微米,用15倍目镜与40倍的物镜组合即可看到,观察酵母菌一般不需要使用显微镜油镜观察,B错误;
C、大肠杆菌一般实在伊红—亚甲基蓝琼脂培养基上培养,利用稀释涂布法可以用于分离微生物,也常用来统计样品种的活菌数目,C错误;
D、自生固氮菌是指能够独立固氮的微生物,其分离培养需要用到无氮的培养基,D错误。
故选A。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4题,每题3分,共计12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5. 氧气供应不足时,骨骼肌细胞可通过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获得能量,乳酸在肝脏中经过糖异生,重新生成葡萄精,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骨骼肌细胞中进行无氧呼吸的过程中,不需要ATP提供物质和能量
B. 无氧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主要通过乳酸分解为骨骼肌供能
C. 该过程可避免乳酸损失及防止因乳酸堆积引起酸中毒
D. 骨骼肌细胞中不能进行糖异生,可能与缺乏相应的酶有关
【答案】AB
【解析】
【分析】据图可知,骨骼肌细胞中,葡萄糖分解形成1,6-二磷酸果糖时需要1分子ATP水解供能,然后1,6-二磷酸果糖形成乳酸过程中合成ATP,乳酸可以在肝脏中经过糖异生,重新生成葡萄精。
【详解】A、据图可知,骨骼肌细胞中进行无氧呼吸的过程中,葡萄糖分解形成1,6-二磷酸果糖时需要1分子ATP水解供能,A错误;
B、无氧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主要通过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获得能量,B错误;
C、该过程中,乳酸在肝脏中经过糖异生,重新生成葡萄精,可避免乳酸损失及防止因乳酸堆积引起酸中毒,C正确;
D、乳酸在肝脏中进行糖异生过程时,需要酶的参与,骨骼肌细胞中不能进行糖异生,可能与缺乏相应的酶有关,D正确。
故选AB。
16. 下列有关表观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表观遗传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整个生命过程中
B. 蜂王和雄蜂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表观遗传导致它们的表型差异
C. 除DNA甲基化,RNA以及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也会发生甲基化影响基因表达
D. 细胞癌变与原癌基因的低甲基化以及抑癌基因的高甲基化密切相关
【答案】ACD
【解析】
【分析】表观遗传是指DNA的基因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
【详解】A、表观遗传现象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普遍存在,表观遗传机制在特定的时间通过调控特定基因的表达而影响细胞分裂、分化以及代谢等生命活动,A正确;
B、蜂王和工蜂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雄峰不是受精卵发育来,B错误;
C、除了DNA甲基化,RNA及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乙酰化等修饰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C正确;
D、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的作用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细胞癌变可能与原癌基因的低甲基化从而高表达及抑癌基因的高甲基化有关,D正确。
故选ACD。
17. 过度免疫应答可造成机体炎症损伤,机体可通过一系列反应来降低损伤,部分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机体降低过度免疫应答损伤依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实现
B. 过度免疫应答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
C. 下丘脑、垂体的细胞膜上均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受体
D. 肾上腺皮质激素也可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等免疫缺陷病的治疗
【答案】A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病原体入侵引起机体免疫应答,释放免疫活性物质,刺激机体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下丘脑分泌CRH,促进垂体分泌ACTH,促进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反馈性的抑制下丘脑、垂体的活动,同时抑制机体免疫细胞、免疫反应来降低损伤。
【详解】A、图中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释放后,可促进有关神经递质的作用,说明免疫活性物质可与相应受体结合,从而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同时也能说明上述机体调节是通过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共同完成的,A正确;
B、图中显示,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多时,对下丘脑和垂体具有抑制作用,过度炎症反应会通过神经调节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增强,B错误;
C、血液中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少,因此下丘脑、垂体的细胞膜上均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受体,C正确;
D、类风湿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疾病,不是免疫缺陷病,D错误。
故选AC。
18. 研究人员拟以某病毒抗原蛋白A来制备单克隆抗体,以期快速检测该病毒,其主要技术路线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利用PCR技术扩增基因A,需加入模板、引物、dNTP、TaqDNA聚合酶等
B. 将基因A导入工程菌时可将工程菌置于低温、低浓度CaCl2溶液中
C. 利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进行第一次筛选时,融合细胞均能生长
D. 杂交瘤细胞系分泌的抗体可通过抗原——抗体杂交技术进行筛选
【答案】ABCD
【解析】
【分析】在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首先要给小鼠免疫,产生相应的浆细胞,然后将浆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经过选择培养基两次筛选,最后获得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使用了动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融合等动物细胞工程技术。单克隆抗体制备的两次筛选:①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去掉未杂交的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细胞);②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
【详解】A、在PCR反应体系中需加入模板序列、2种引物、dNTP(原料)、TaqDNA聚合酶等,A正确;
B、将基因A导入工程菌时可将工程菌置于低温、低浓度CaCl2溶液中,使工程菌成为感受态细胞,B正确;
C、单克隆抗体的两次筛选:①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去掉未杂交的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细胞);②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即第一次筛选融合细胞均能生长,第二次筛选只有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才能生长,C正确;
D、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第一次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第二次筛选需要通过抗原—抗体杂交技术筛选出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D正确。
故选ABCD。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60分。
19. 研究人员通过人工诱变筛选出一株水稻突变体,其叶绿素含量仅为普通水稻的56%。图1表示在最适温度时不同光照强度下该突变体和普通水稻的净光合速率,图2中A、B两图表示某光照强度下该突变体与普通水稻的气孔导度(单位时间进入叶片单位面积的CO2量)和胞间CO2浓度。请分析回答:
(1)当光照强度为a时,为暗反应中C3的还原提供能量的物质为___,此时水稻叶片表皮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___。
(2)当光照强度超过2000 uml-m-2·s-1时,限制普通水稻光合作用速率上升的主要环境因素为___。如果不考虑光呼吸,当光照强度为2000 uml-m-2·s-1时,突变体水稻的实际光合速率比普通水稻高___%(保留两位小数)。
(3)当光照强度超过a后,突变体的光合速率比普通水稻高。根据图2分析,突变体水稻的___,进入叶片的CO2多,而___与普通水稻相近,说明___,导致光合速率高。
(4)淀粉和蔗糖是植物光合作用两个主要的终产物,其合成都需要磷酸丙糖(TP)。磷酸转运器能将卡尔文循环产生的TP运到叶绿体外,同时将磷酸(P)运回叶绿体基质,过程如图所示:
①据图分析,Pi在淀粉和蔗糖间分配的调节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当细胞质基质中的Pi浓度降低时,___从叶绿体运出减少,促使___合成;细胞质基质中Pi的浓度升高时,促使___合成。
②蔗糖是大多数植物长距离运输的主要有机物,与葡萄糖相比,以蔗糖作为运输物质的优点是___。
【答案】(1) ①. ATP和NADPH ②. 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
(2) ①. CO2浓度 ②. 23.53
(3) ①. 气孔导度大 ②. 胞间CO2浓度 ③. 突变体能较快地消耗CO2
(4) ①. TP ②. 淀粉 ③. 蔗糖 ④. 非还原糖较稳定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①光反应场所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发生水的光解、ATP和NADPH的生成;②暗反应场所在叶绿体的基质,发生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消耗ATP和NADPH。
【小问1详解】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NADPH,为C3的还原提供能量。当光照强度为a时,净光合速率大于0,此时水稻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因此叶片表皮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
【小问2详解】
图1表示在最适温度时不同光照强度下该突变体和普通水稻的净光合速率,当光照强度超过2000 uml-m-2·s-1时,随着光照强度增加,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因此此时限制普通水稻光合作用速率上升的主要环境因素为CO2浓度。当光照强度为2000 uml-m-2·s-1时,突变体水稻的实际光合速率为19+2=21,普通水稻的实际光合速率为15+2=17,因此突变体水稻的实际光合速率比普通水稻高(21-17)/17≈23.53%。
【小问3详解】
据图2分析,突变体的气孔导度大,进入叶片的CO2多,而胞间CO2浓度与普通水稻相近,说明突变体的光合速率较高,能较快地消耗CO2,所以突变体水稻在单位时间内固定的CO2多,导致光合速率高。
【小问4详解】
①淀粉和蔗糖是植物光合作用两个主要的终产物,其合成都需要磷酸丙糖(TP)。磷酸转运器能将卡尔文循环产生的TP运到叶绿体外,同时将磷酸(Pi)运回叶绿体基质,过程如图所示。Pi在淀粉和蔗糖间分配的调节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当细胞质基质中的Pi浓度降低时,TP从叶绿体运出减少,促使淀粉合成;细胞质基质中Pi的浓度升高时,TP运出增多,促使蔗糖合成。
②葡萄糖是单糖,而蔗糖是二糖,以蔗糖作为运输物质,其溶液中溶质分子个数相对较少,渗透压相对稳定,而且蔗糖为非还原糖,性质较稳定。
20. 果蝇(2n=8)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材料,其体细胞中II、III、IV号染色体为常染色体,I号染色体为性染色体。野生型翅脉对网状翅脉为显性,受等位基因N、n控制;正常翅对短粗翅为显性,受等位基因D、d控制。请分析回答:
(1)网状翅脉果蝇与纯合野生型翅脉果蝇进行正反交结果均相同,并不能判断该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因为该对基因也可能位于___。
(2)若基因N、n位于II号常染色体上,野生型翅脉雄果蝇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___个N基因。
(3)若N、n基因和D、d基因均位于II号常染色体上。纯合正常翅网状翅脉与纯合短粗翅野生型翅脉果蝇杂交。F1相互交配得到F2下,表型及比例为___。选F2中野生型翅脉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到F3,则F3中正常翅网状翅脉果蝇占的比例为___。
(4)若另有黑体、灰体,长翅、残翅两对性状,均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其双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9:7的性状分离比,则存在___种杂合子自交不会出现性状分离的现象。
(5)GAL4/UAS是一种基因表达调控系统,GAL4蛋白是一类转录因子,它能结台UAS,并驱动UAS下游基因的表达。科研人员将一个GAL4基因插入到雄果蝇的一条III号染色体上;一个UAS-GFP(绿色荧光蛋白基因)随机插入到雌果蝇染色体组中一条染色体上,但无法表达,只有与插入GAL4基因的雄果蝇杂交得到的子一代中,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才会表达(如下图所示)。科研小组利用上述的一对转基因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1,F1中绿色翅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F2,杂交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如下表:
仅根据杂交后代___分析,可判断UAS-GFP___(填“插入”或“未插入”)到III号染色体上。若UAS-GFP插入位置为X染色体,则F2中绿色翅雄蝇的比例是___。
【答案】(1)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与位于XY同源区段时正反交结果都相同
(2)0或2 (3) ①. 正常翅网状翅脉:正常翅野生型翅脉:短祖翅野生型翅脉=1:2:1 ②. 1/9
(4)2 (5) ①. F2 ②. F2表现型比例为9:7,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确定这2种基因插入到了非同源染色体上 ③. 3/16
【解析】
【分析】正反交实验可判断基因的位置,通过一次正反交能判断细胞质遗传和X染色体上的基因,但不能判断位于常染色体和XY同源区段的基因,因为二者后代都只有显性。
【小问1详解】
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选网状翅脉果蝇与纯合野生型翅脉果蝇进行正反交,亲本的基因型是NN和nn,子代都是显性;若基因位于XY同源区段,亲本的基因型是XNXN和XnYn或XnXn和XNYN,子代都是显性,故不能判断该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因为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与位于XY同源区段时正反交结果都相同。
【小问2详解】
若基因N、n位于II号常染色体上,野生型翅脉雄果蝇的基因型为NN或Nn,若为NN,则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2个N基因;若为Nn,,那么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N与n分离,则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0或2个N基因。
【小问3详解】
若两对基因都位于II号染色体上,纯合正常翅网状翅脉的基因型是DDnn,纯合短粗翅野生型翅脉的基因型是ddNN, F1的基因型是DdNn,但D和n、d和N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上,故产生Dn、dN的两种配子,F2的表现型是正常翅网状翅脉:正常翅野生型翅脉:短祖翅野生型翅脉=1:2:1。
选F2中野生型翅脉雌雄果蝇有正常翅野生型翅脉DdNn:短粗翅野生型翅脉ddNN=2:1,DdNn产生Dn、dN的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ddNN产生dN的配子,即F2产生的配子为Dn:dN=1:2,相互交配得到F3中正常翅网状翅脉(DDnn)果蝇占的比例为1/9。
【小问4详解】
黑体、灰体,长翅、残翅两对性状,均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其双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9:7的性状分离比,说明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存在2种杂合子自交不会出现性状分离的现象。
【小问5详解】
根据F2结果,F2的表现型比为9:7,为9:3:3:1的变形,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确定这2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若UAS-GFP插入位置为X染色体,Ⅲ中的亲本基因型为AaXbY、aaXBXb,F1中绿色翅的自由交配基因型及比例为AaXBY×AaXBXb→绿色翅雌性(A-XBX-)=3/8,无色翅雌性=1/8,绿色翅雄性 (A_XBY)=3/16,无色翅雄性=5/16。
21. 进行器官移植手术后,免疫系统会把来自其他人的器官当作“非己”成分进行攻击,这就是器官移植容易失败的原因。某医疗小组跟踪多个肝移植病例,发现患者移植后因使用免疫抑制剂常出现细菌感染而使生存质量下降的现象。请分析回答:
(1)免疫排斥是由于每个人细胞表面都带有一组与别人不同的蛋白质——___。器官移植面临的两大难题是免疫排斥和___。
(2)细胞毒性T细胞起源于___,可以释放穿孔素、颗粒酶引起移植细胞的死亡,即急性免疫排斥反应,该过程反应了免疫系统具有___的功能。
(3)有学者利用大鼠就大肠杆菌感染对移植肝免疫排斥的影响,进行了如下研究。请完善实验设计,并回答问题。
G1、G2、G3中属于对照组的是⑤___,若大肠杆菌感染会减弱大鼠肝移植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程度,请比较各组的排斥强度⑥___。
【答案】21. ①. 人类白细胞抗原 ②. 供体器官不足
22. ①. 骨髓 ②. 免疫防御
23. ①. 生长健壮的长势一致 ②. 对大鼠进行肝移植 ③. 大肠杆菌菌液1 mL/(kg·d) ④. 免疫排斥情况 ⑤. G1 ⑥. G3<G2<G1
【解析】
【分析】1、器官移植是将一个个体的某一器官整体或部分地转移到另一个体(或本体的另一位置,如自体皮肤移植)的过程。2、器官移植存在的主要问题:免疫排斥反应和供体器官不足。针对免疫排斥反应,可采用免疫抑制剂来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
【小问1详解】
每个人的细胞表面都带有一组与别人不同的蛋白质——人类白细胞抗原,简称HLA,正常情况下,每个人的白细胞都会识别自身细胞表面的HLA而不攻击自身的细胞。器官移植存在的主要问题:免疫排斥反应和供体器官不足。
【小问2详解】
细胞毒性T细胞起源于骨髓,在胸腺中发育成熟,免疫防御是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的免疫防护作用,细胞毒性T细胞释放穿孔素、颗粒酶引起移植细胞的死亡,即急性免疫排斥反应,反应了免疫系统具有免疫防御功能。
【小问3详解】
①、为了避免无关变量对实验造成影响,应选择生长健壮的长势一致的大鼠进行实验。
②、该实验目的是以大鼠为实验材料,探究大肠杆菌感染对移植肝免疫排斥的影响,所以实验处理为对大鼠进行肝移植。
③⑤、由题意可知,G1组为对照,G2组注射大肠杆菌菌液1 mL/(kg·d),G3皮下注射免疫抑制剂。
④、测定各组大鼠的免疫排斥情况。
⑥、若大肠杆菌感染会减弱大鼠肝移植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程度,则G3排斥最弱、G2次之,G1排斥最强,即G3<G2<G1。
22. 互花米草入侵是南通沿海地区面临的生态威胁之一,科研人员针对其入侵的原因与防治方法开展了相关研究。请分析回答:
(1)互花米草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由于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和耐受能力很强,其入侵会导致当地原有植物种类锐减,使___降低甚至丧失。
(2)互花米草入侵,可显著改变本地植被群落,并影响其他生物类群,这种演替属于群落的___。芦苇也是南通沿海地区的本土植物,由于与互花米草具有相似的___,二者之间竞争激烈。研究人员对启东黄海沿岸10个湿地进行调查,每块湿地采用___取样法随机选取5个样方,采集植物和土壤样本,测定相关数据,结果如下图。
据图分析可知___,推测这是互花米草成功入侵的原因之一。
(3)对互花米草控制常采用人工刈制、使用除草剂和生物防治等措施。下图表示互花米草参与当地食物链的部分结果:
①a、b、c过程中碳的流动形式是___,图中未但含的生态系统的成分还包括___。
②若鸟的食物由互花米草和植食性尾虫,由原来的1:1调整为2:1传递效率按20%计算,鸟的数量变为原来的___%(保留两位小数)。
③互花米草与植食尾虫之间进行的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___的作用
【答案】(1) ①. 生产者 ②. 生物多样性
(2) ①. 次生演替 ②. 生态位 ③. 等距 ④. 随土壤盐度增加和含水量下降,互花米草比芦苇叶面积下降幅度小,使得互花米草在滨海湿地这样的环境中更具有竞争力
(3) ①. 含碳化合物 ②. 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③. 1.29 ④. 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
【小问1详解】
互花米草属于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互花米草作为外来物种,可能会导致被入侵地原有植物种类锐减,使生物多样性降低甚至丧失。
【小问2详解】
互花米草入侵,可显著改变本地植被群落,并影响其他生物类群,这种演替过程中已存在很多种生物,土壤条件保留,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
芦苇也是南通沿海地区的本土植物,两者生活在同一区域,由于与互花米草具有相似的生态位,二者之间竞争激烈。
调查的总体为长条形时,可用等距取样法,因此对启东黄海沿岸10个湿地进行调查,每块湿地采用等距取样法随机选取5个样方。
依据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随土壤盐度增加和含水量下降,互花米草比芦苇叶面积下降幅度小,使得互花米草在滨海湿地这样的环境中更具有竞争力,从而成功入侵。
【小问3详解】
①图中碳元素在生物群落的各种生物之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沿着食物网(链)进行,因此a、b、c过程中碳的流动形式是含碳有机物。图中含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图中没有的生态系统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②根据题意分析,如果按照原来食物的1/2来源于互花米草,1/2来源于植食性昆虫,按传递效率20%计算,鸟增重1克需要互花米草=1/2÷20%+1/2÷20%÷20%=15克,如改为2/3来源于互花米草,1/3来源于植食性昆虫,鸟增重1克需要互花米草=2/3÷20%+1/3÷20%÷20%=35/3克,因此调整后鸟的数量变为原来的15÷35/3=1.29倍。
③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作用。
23. 1965年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摘取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桂冠,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生产人胰岛素过程中使用的质粒及目的基因的部分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质粒上ri序列的碱基特点是___比值较高,图示胰岛素基因的转录以___链作为模板。
(2)在设计PCR引物时最好在引物的___端添加限制酶___的识别序列,PCR反应体系中引物的延伸需要Taq DNA聚合酶,此酶需要___(离子)的激活。
(3)生产过程中目的基因是利用胰岛B细胞中的mRNA反转录得到的胰岛素基因,不直接使用细胞中酶切获得的的胰岛素基因原因是___。
(4)科学家运用大引物PCR定点突变技术对胰岛素第28位氨基酸实现了替换,获得了速效胰岛素类似物产品。相关原理如图所示。
①第一次PCR至少需要___个循环才能获得相应的大引物模板,第二次PCR应选用大引物两条链中的___(填“A”或“B”),若第二次PCR计划循环n次,至少需要大引物___个。
②β-半乳糖苷酶可以分解无色的X-gal产生蓝色物质使菌落呈现蓝色,否则菌落为白色。将转化后的大肠杆菌接种到添加了___的培养基上,若观察到菌落呈现白色,则表明___。
【答案】(1) ①. A和T ②. ②
(2) ①. 5' ②. EcR I和Xh I ③. Mg2+
(3)胰岛B细胞中的mRNA反转录得到的胰岛素基因无内含子序列,能够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正确蛋白质
(4) ①. 2 ②. B ③. 2n-1 ④. 氨苄青霉素和X-gal ⑤. 该菌落即为含有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菌落
【解析】
【分析】PCR原理:在解旋酶作用下,打开DNA双链,每条DNA单链作为母链,以4种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子链,在引物作用下,DNA聚合酶从引物3'端开始延伸DNA链,即DNA的合成方向是从子链的5'端向3'端延伸的。实际上就是在体外模拟细胞内DNA的复制过程。DNA的复制需要引物,其主要原因是DNA聚合酶只能从3'端延伸DNA链。
【小问1详解】
复制原点ri处的A和T特别多,相对氢键少,不稳定,DNA容易解旋,因此就容易和引物结合,成为复制的起点。 在转录过程中,DNA模板被转录方向是从3′端向5′端,3'端是-OH端,因此图示胰岛素基因的转录以②链作为模板。
【小问2详解】
根据题图质粒与目的基因上的相关酶切位点分析,Sal Ⅰ和Nhe Ⅰ的作用位点在目的基因中间,会破坏目的基因,则在引物设计时不能选择添加这两种限制酶的识别位点,只能在Xh Ⅰ、Mun Ⅰ和EcR Ⅰ中选择;由于LacZ基因和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中均有Mun I的识别序列,若选择Mun Ⅰ,会导致标记基因都被破坏,而无法筛选;而质粒上EcR Ⅰ的作用位点在只在一种标记基因(即LacZ基因)上,选择EcR Ⅰ只会破坏一种标记基因,仍然保留了另一个标记基因以供筛选,同时为了避免目的基因、质粒的自身环化同时保证目的基因正确连接到质粒上(防止反向连接),需要再选择Xh Ⅰ限制酶进行双酶切。若要目的基因两侧带有EcR I和Xh I这两种限制酶切割的黏性末端,则需要在(扩增目的基因)设计PCR引物时,添加限制酶EcR I和Xh I的识别序列。在引物作用下,DNA聚合酶从引物3'端开始延伸DNA链,因此添加序列应该在5'端,这样不影响子链的延伸。PCR反应体系中引物的延伸需要Taq DNA聚合酶,此酶需要Mg2+的激活。
【小问3详解】
利用基因工程生产人胰岛素过程中,需要将目的基因导入原核生物大肠杆菌体内,由于直接使用细胞中酶切获得的的胰岛素基因中含有内含子,大肠杆菌不能对其剪切,导致无法在原核生物体内表达,而胰岛B细胞中的mRNA反转录得到的胰岛素基因无内含子序列,能够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正确蛋白质,因此不直接使用细胞中酶切获得的的胰岛素基因。
【小问4详解】F1
F2
绿色翅:无色翅=1:3
绿色翅:无色翅=9:7
实验目的
主要实验过程
实验分组
准备30只①___的大鼠,均分为3组:G1、G2、G3
实验处理
②___
设置对照
G1: 每只大鼠皮下注射生理盐水1 mL/(kg·d)
G2:每只大鼠皮下注射③___
G3:每只大鼠皮下注射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A)1 mL/(kg·d)
实验数据测定
一段时间后,利用标准方法测定各组大鼠的④___,分为较轻、中等、较重三个等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生物试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选修)(PDF版附答案),共26页。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必修)(PDF版附答案),共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