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温馨提示:2023.11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请在答题卡密封线内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考号,请勿遗漏。
3.全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组成。答题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5.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卡。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根据语境为加点字注音。(4分)
①这天上午,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词发生了争执。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hùn( )为一谈,“杯”也是“水”,“水”也是“杯”。
(《再塑生命的人》)
②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nì( )笑,却一声儿不响。
(《金色花》)
③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 )临人间。
(《雨的四季》)
④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 )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春》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还有散文《匆匆》《背影》《荷塘月色》《你我》等。
B.散文诗《金色花》写想象之事,以儿童的视角表达对母亲的依恋;《荷叶·母亲》写现实与联想,赞颂伟大的母爱。
C.敬辞和谦辞,是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使用较多的一类,一般用于对别人敬重和表示自己谦恭。常见的敬辞有:尊君、令堂、惠存、奉劝等;常见的谦辞有:家君、愚兄、寒舍、见教等。
D.《论语》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所著的一本书,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著作,是“四书五经”之一,“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春秋》。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学校操场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一场趣味体育联欢活动正热火朝天地进行。
B.桂林山水甲天下,这里的山如林,水如画,实在是美不胜收。
C.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D.李楚文在课堂上翻来覆去、神情恍惚,老师讲的知识一点也没有听进去。
4.选出对下列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 )(1分)
A.随着网络通信、电子商务、智能制造的应用和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修改:删掉“随着”或“使”。)
B.为了避免不再出现作业随意化现象,学校建立了作业公示制度。(修改:将“避免”改为“防止”。)
C.北京冬残奥会以出色的赛事组织、完善的无障碍设施、人性化的服务,赢得了运动员、教练员和广泛国际社会的赞誉。(修改:将“广泛”放在“赞誉”前。)
D.“十四五”规划纲要为我国的发展描写了宏伟蓝图,也吹响了青年逐梦新征程的时代号角。(修改:将“描写”改为“绘制”。)
5.古诗文名句默写。(共6分)
①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②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③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④______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⑤《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著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4分)
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①该文段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 》一文。(1分)
②文中记叙了作者儿时与父亲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热切盼望____________________,父亲却要“我”_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含蓄地批判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合理。(3分)
7.诗词鉴赏。(3分)
淮上①喜会梁州②故人
【唐】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注】①淮上:今江苏淮阴一带。②梁州:今陕西汉中市。
①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题目中一个“喜”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始终洋溢着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
B.首联写诗人昔日在江汉作客期间与故人相逢时的乐事,概括了以前的交谊。
C.颈联描写了与故人重逢后的“欢笑”之态,然而在这欢笑之余又有时光流逝人已衰老的感慨。
D.尾联以“淮上有秋山”作答,交待滞留不去的原因,令人回味。
②“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一句写得很是精妙,请加以赏析。(2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1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魏文侯与虞人【注】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选自《魏文侯书》)
【注】虞人:管理山泽的小官。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①与友期行_____________②过中不至,太丘舍去_____________
③去后乃至_____________④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
9.下列各项句子中加点字“之”的意思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1分)
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B.择其善者而从之
C.天又雨,公将焉之D.曲肱而枕之
10.将【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1.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乙】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1分)
②读了【甲】【乙】两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1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9分)
散步
莫怀戚
①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去世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⑧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2.分析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作用。(4分)
①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②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
13.请你谈谈文中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2分)
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14.文中这两句对话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1分)
我说:“走大路。”
(母亲)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15.阅读链接材料,完成题目。(2分)
材料:母亲进来了,拦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秋天的怀念》
选文和材料中,两个儿子都听从了母亲的话,他们这么做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试作分析。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8分)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6.已悟透生活的作者用“艰难”一词评价“母亲”的一生,你所理解的“母亲”的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概括归纳。(2分)
17.将“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中的“央求”换成“期待”好吗?为什么?(2分)
18.文中有几处插叙的内容,请找出一处,然后说说它在文中的具体作用。(2分)
19.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作者从“看花”中获得了哪些感悟?(2分)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
小鬼和小商人
【丹麦】安徒生
①从前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学生:他住在一间顶楼里,什么也没有;同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小商人,住在第一层楼上,拥有整幢房子。一个小鬼就跟这个小商人住在一起,因为在每个圣诞节的前夕,他总能得到一盘麦片粥吃,里面还有一大块黄油!
②有一天晚上,学生从后门走进来,给自己买点蜡烛和干奶酪。小商人和他的太太对他点点头,祝他晚安,学生也点了点头,接着他忽然站着不动,读起包干奶酪的那张纸上的字来了,这是从一本旧书上撕下的一页纸,本来是一部很旧的诗集。
③“这样的书多得是!”小商人说,“你只要给我三个铜板,就可以把剩下的全部拿去。”
④“谢谢,”学生说,“请你给我这本书,把干奶酪收回去吧。把一整本书撕得乱七八糟,真是罪过。你是一个讲究实际的人,不过就诗说来,你不会比那个盆子懂得更多。”
⑤这句话很没有礼貌,特别是用盆子作比,小鬼很生气,但是小商人大笑起来,学生也大笑起来。
⑥黑夜到来了,店铺关上了门。这时小鬼就拿起小商人太太的舌头,因为她在睡觉的时候不需要它。只要把这舌头放在屋子里的任何物件上,这物件就能讲起话来。
⑦小鬼把舌头放在那个装报纸的盆里。“有人说你不懂得诗是什么东西,”他问,“这话是真的吗?”
⑧“我当然懂,”盆子说,“诗是印在报纸上补白的东西,可以随便剪掉不要。我相信,我身体里的诗比那个学生多得多;但是对小商人来说,我不过是一个没有价值的盆子罢了。”
⑨于是小鬼再把舌头放在一个咖啡磨上。哎喃!咖啡磨简直成了一个话匣子了!他又把舌头放在一个黄油桶上,然后又放到钱匣子上——它们的意见都跟盆子的意见一样。
⑩“好吧,我要把这意见告诉那个学生!”于是小鬼就静悄悄地走上学生所住的那间顶楼,小鬼从门锁孔里朝里面偷看,他瞧见学生正在读他从楼下拿去的那本破书。
⑪这房间里是多么亮啊!那本书里冒出一根亮晶晶的光柱。它扩大成为一根树干,变成了一株大树。它长得非常高,它的枝丫还在学生的头上向四面伸展开来。每片叶子都很新鲜,每朵花儿都是一个美丽的面孔:脸上的眼睛有的乌黑发亮,有的蓝得分外晶莹。每一个果子都是一颗明亮的星。此外,房里还有美妙的歌声和音乐。
⑫嗨!这样华丽的景象是小鬼从没有想到过的,他踮着脚尖站在那儿,望了又望,直到房里的光灭掉为止。“这真是美丽极了!”小鬼说。“这真是出乎我的想象之外!我倒很想跟这学生住在一起哩。”
⑬接着他很理智地考虑了一下,叹了一口气:“这学生可没有粥给我吃!”所以他仍然回到小商人家里。他回来得正是时候,因为盆子几乎把太太的舌头用烂了;它已经把这一面身子装的东西全都讲完了,正打算翻转身来把另一面再讲一通。正在这时候,小鬼来了,把舌头拿走还给了太太。整个的店都五体投地地佩服盆子,后来店老板晚间在报纸上读到艺术和戏剧批评文章时,它们都相信这是盆子的意见。
⑭但是小鬼再也没有办法安安静静地坐着听它们卖弄学问了。只要顶楼上一有灯光射出来,他就觉得这些光线好像就是锚索,硬要把他拉上去。他不得不爬上去,把眼睛贴着那个小钥匙孔朝里面望。他胸中起了一种豪迈的感觉,就像我们站在波涛汹涌的大海旁边一样。他不禁凄然泪下!跟学生一起坐在那株树下该是多么幸福啊!
⑮秋风从阁楼的圆窗吹进来。天气变得非常冷了。只有当顶楼上的灯灭了和音乐停止了的时候,小鬼才开始感觉到冷,这时他就颤抖起来,爬下楼梯,回到他那个温暖的角落里去了。那儿很舒服安适!圣诞节的粥和一大块黄油来了——这时他体会到小商人是他的主人。
⑯半夜,小鬼被一阵可怕的敲击声惊醒了,外面有人在大喊大叫。守夜人在吹号角,整条街上都是一片火焰。小商人的太太连忙扯下耳朵上的金耳环塞进衣袋,小商人则忙着去找他的股票,女佣人跑去找她的黑绸披风——因为她没有钱再买这样一件衣服。每个人都想救出自己最好的东西。他几步就跑到学生的房里。学生正泰然自若地站在一个窗子面前,眺望着对面房子里的火焰。小鬼把放在桌上的那本奇书抢过来,塞进自己的小红帽里。现在这一家的最好的宝物总算救出来了!所以他就赶快逃跑,一直跑到屋顶上。他坐在那儿,对面那幢房子的火光照着他——他双手抱着那顶藏有宝贝的帽子。现在他知道他的心真正向着谁了。
⑰等到火被救熄以后,等到他的头脑冷静下来以后——【A】
20.根据全文情节发展,分析小鬼是如何一步步了解自己心里的真正感情的。(4分)
21.结合原文,你觉得盆子到底懂不懂诗?为什么?(2分)
22.品读下列句子,结合加点词,分析描写的作用。(4分)
①他就觉得这些光线好像就是锚索,硬要把他拉上去。他不得不爬上去,把眼睛贴着那个小钥匙孔朝里面望。
②只有当顶楼上的灯灭了和音乐停止了的时候,小鬼才开始感觉到冷,这时他就颤抖起来,爬下楼梯,回到他那个温暖的角落里去了。那儿很舒服安适!
23.请在下面三个结尾中选择一个填在【A】处,写出理由。(2分)
甲:他说:“为了那碗粥,我也不能舍弃那个小商人!”
乙:他说:“从此以后,我想天天坐在那株美丽的大树下!”
丙:“我想,我得把自己分给两个人!”他说。
三、作文(40分)
24.从下面两个作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目一:记事的能力是最基本的写作能力,但清楚完整、详略得当、生动曲折、饱含感情地写好一件事,却实属不易,可以检验出你的写作功力。请补全题目,可以参考括号里的角度。然后写一篇记事的文章,要忠实自己的感受,说发自内心的话。
我的_______________事(烦心事、憾事、家事、乐事、趣事……)
要求:①注意书写工整,条理清楚;②写记叙文,字数不少于600字;③写出真情实感,但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信息。
题目二: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冬天降临了,我们才想起采摘果实,可已经错过收获的季节;比赛结束了,我们才匆匆而来,可已经错过挑战的机会……我们曾在错过中懊悔莫及、感慨万千,也曾在错过中得到砥砺,学会成长。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错过”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请结合个人生活经历,以自己的生活为素材,选取真实生活片段,写出真情实感。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④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2023.11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4分)①混②匿③.lì④cuán
2.(1分)D
3.(1分)D
4.(1分)B【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ACD无误;B.不合逻辑,“为了避免不再出现作业随意化现”意思是希望出现作业随意化现象,这与事实不符。可删去“不再”或“避免”。故答案为:B。
5.(6分,每空1分)(评分细则:每空1分,如有错别字、加字、漏字,该空不得分。)
①思君不见下渝州②随君直到夜郎西
③应傍战场开④岐王宅里寻常见
⑤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6.①五猖会(1分)
②去看五猖会走之前背诵完《鉴略》封建教育制度(3分)
7.①(1分)A
②(2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浮云喻十年的漂泊经历,以流水喻岁月流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漂泊经历的沧桑及分别多年的伤感之情。(言之成理亦可)
二、阅读理解
(一)
8.(4分)①约定②离开③到④舍弃
9.(1分)C【解析】C项,之:到;其他三项都是代词。
10.①到了正午(您)却没有到,这就是没有信用。(2分)
②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走进家门不回头看。(2分)
11.①共同主题:为人一定要讲诚信。(1分)
②示例:与人交往,“信用”和“礼貌”尤其重要,这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1分)
(二)
12.①“熬”字形象地写出了老母亲在漫长的冬季,在身体和精神方面所经受的痛苦之大。(2分)
②“慢慢地”写速度慢,“稳稳地”说明脚步沉稳而有分寸,“很仔细”形容走路很留神。表明了“我”和妻子对生活有一种高度的责任感,揭示文章中心。(2分)
13.描绘了初春的田野新绿,嫩芽冬水,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传达出万物复苏的生命,感慨既展现了一家人散步的美好情景,又烘托出一家人散步时的幸福心情。(2分)
14.晚辈尊重、孝敬老人;长辈疼爱小孙子。(尊老爱幼)(1分)
15.选文中的儿子听话是为了成全母亲对孙子的疼爱,母亲提出的办法(让“我”背她)使“我”放心(1分)。材料中的儿子听话是被母亲的爱打动,为了成全母亲,让她不那么为难。(1分)
(三)
16.(2分)①母亲身体不好,却不告诉我。②我的心情不好,经常向母亲发脾气。
17.(2分)①“央求”反映出母亲既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支撑不到那一天的复杂心理,若换成“期待”则不能突出母亲忍着巨大病痛仍一心为儿子着想这一特点。②从词义看,“央求”含有最低要求的意思,“期待”则指较高要求。
18.(2分)第一处:“母亲喜欢花……”。要点:①母亲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②母亲为儿子放弃了对生活的享受。
第二处:“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痛……”要点:①补充说明母亲的病具体到了哪步田地。②说明母亲做出了超常的努力。
第三处:“别人告诉我.....”。要点:说明母亲心里只为儿女的幸福着想,从未把自己放在心上。
19.(2分)我们懂得了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真谛,不要再只是悲叹命运的无情,而应勇敢地面对生活的磨难。
(四)
20.(4分)①小鬼很生气②从学生房间的门锁孔里朝里面偷看③小鬼胸中起了一种豪迈的感觉④小鬼把那本奇书抢了出来
21.(2分)盆子并不懂诗,因为它认为诗是用来“补白”报纸的东西,可以随便剪掉不要。它身体里的诗比学生多,只是放在盆子里的诗数量多而已。
22.①运用对小鬼的心理和动作描写,“硬要”“不得不”是必须的意思,强调了诗对小鬼的吸引,说明学生才是真正懂诗的人。(2分)
②运用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只有……才开始”表现了小鬼从诗歌美妙的意境里重新回到现实,也暗示了物质的吸引最终战胜了精神世界的美好。(2分)
23.(2分)示例:选甲。理由:当小鬼的头脑冷静下来以后,他又回到了现实,没了商人的粥和黄油,没了商人为他提供的那个温暖的角落,他将无法生活,所以他不会舍弃那个小商人。这个结尾深刻的表现了文章的主旨:现实物质的吸引终将战胜精神世界的丰富高贵。
三、作文(略)学生批评商人不懂诗
各种物件发表意见
②
顶楼一有灯光射出
火灾中每个人救自己最好的东西
①
小鬼去传达意见
小鬼被学生房间吸引
③
④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全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组成,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10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全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组成,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