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34固体液体气体含答案
展开2.ABC [曲线下的面积都等于1,A正确;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速率越大,虚线为氧气分子在0 ℃时的情形,分子平均速率较小,B正确;实线为氧气分子在100 ℃时的情形,C正确;曲线给出的是单位速率间隔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D错误。]
3.C [针会浮在水面是因为表面张力的作用,A错误;水在涂有油脂的玻璃板上能形成水珠,这是不浸润的结果,而在干净的玻璃板上不能形成水珠,这是浸润的结果,B错误;在围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中,自由飘浮的水滴呈球形,为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故C正确;玻璃板很难被拉开是由于分子引力的作用,D错误。]
4.A [由盖吕萨克定律可得eq \f(V1,T1)=eq \f(V2,T2)=eq \f(ΔV,ΔT),故ΔV1=eq \f(5,T1)V1,ΔV2=eq \f(5,T2)V2(V1、V2分别是气体在5 ℃和10 ℃时的体积),而eq \f(V1,T1)=eq \f(V2,T2),所以ΔV1=ΔV2,A正确。]
5.A [设汽缸稳定运动时轻绳的拉力为T,重物下落的加速度为a,则m1g-T=m1a,T=(m2+m3)a;对汽缸p0S-pS=m3a,联立解得:p=p0-eq \f(m1m3g,m1+m2+m3S),故A正确。]
6.BC [打气后,由于气体的温度不变,分子平均动能不变,球内每个气体分子对球内壁的作用力无法判断,A错误;打气后,球内气体的压强变大,即球内气体分子对球内壁单位面积的平均作用力增大,B正确;打气6次后,由玻意耳定律得p1V0+p0×6×0.05V0=pV0,解得p=1.4 atm,即球内气体的压强为1.4 atm,C正确,D错误。]
7.A [
分别过a、b、c、d四个点作出等压变化线,如图所示,在VT图像中,斜率越大,压强越小,所以pa
9.D [由VT图像可知,从A到B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压强变大;从B到C,温度不变,体积减小,压强变大。在pT图像中,过原点的直线为等容线,则结合给定的四个pT图像可知,D正确。]
10.B [以两活塞和硬杆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p0SA+pSB+(mA+mB)g=p0SB+pSA
解得初始时封闭气体的压强p=eq \f(p0SB-SA-mA+mBg,SB-SA),
因为气体缓慢加热,可认为两活塞和硬杆组成的整体一直处于受力平衡状态,封闭气体压强不变,温度上升,气体体积增加,所以活塞向下移,故B正确。]
11.解析:(1)在室内对活塞,p0S+G1=p1S
移到室外挂上物块1,因活塞质量与物块1质量相等,则p2=p0
体积不变,根据查理定律有eq \f(p1,T1)=eq \f(p2,T2)
解得G1=(k1-1)p0S。
(2)在室外再挂上物块2后,
对活塞,p0S+G1=p3S+m2g+m1g
温度不变,根据玻意耳定律有
p2V1=p3V2
又m1g=G1
解得m2g=(1-k2)p0S
则eq \f(m1,m2)=eq \f(k1-1,1-k2)=4。
答案:(1)(k1-1)p0S (2)4∶1
12.解析:(1)鱼静止在水面下H处时,所受浮力等于重力,有Mg=ρgV0,鱼通过增加B室体积获得大小为a的加速度,则有ρgΔV=Ma
又m=ρ气V
Δm=ρ气ΔV
联立解得Δm=eq \f(Mma,Vρg)。
(2)鱼静止在水面下H处时,B室内气体压强为p1=p0+ρgH,体积为V
鱼静止在水面下H1处时,B室内气体压强为p2=p0+ρgH1,体积也为V,设该部分气体在压强为p1时体积为V1
根据玻意耳定律有p2V=p1V1
解得V1=eq \f(p0+ρgH1,p0+ρgH)V
又温度不变,则有eq \f(m1,m)=eq \f(V1,V)
解得m1=eq \f(p0+ρgH1,p0+ρgH)m。
答案:(1)eq \f(Mma,Vρg) (2)eq \f(p0+ρgH1,p0+ρgH)m
江苏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40固体、液体和气体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40固体、液体和气体含答案,文件包含江苏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40固体液体和气体doc、江苏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40参考答案与精析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版新教材高考物理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分层作业52气体固体与液体: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物理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分层作业52气体固体与液体,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107Pa,V2=0,1m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42固体液体与气体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42固体液体与气体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