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这张“小水墨画”的特点是,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默写、填空,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翻译下列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11
(总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柳絮(xù)粼粼(líng)瘫痪(tān)树杈(chà)
B.咱俩(liǎ)拆散(chāi)攥着(zuàn)凝视(níng)
C.温馨(xīn)祷告(dǎ)分歧(qí)瞬间(sùn)
D.堤岸(tí)匿笑(nì)憔悴(chuì)寒颤(zhàn)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4小题。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2.下列词语词性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古老B.狭窄C.宽敞D.名手
3.“这是张小水墨画”中“小水墨画”指的是( )(2分)
A.唐代某一名画。B.古老的济南。
C.雪后济南山坡上的小村庄。D.小雪后的济南秀丽景色。
4.这张“小水墨画”的特点是( )(2分)
A.朦胧B.淡雅C.古朴D.灵秀
5.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古人称谓常常使用敬辞和谦辞,人们在和别人交流时,会使用鄙人、寒舍、家父、令爱等谦辞,表示自己的谦虚或谦恭。
B.作家史铁生,生于北京,后来常年患病并致双腿瘫痪。代表作有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
C.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是唐诗,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散曲小令。
D.《观沧海》是东汉末年曹操写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6.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都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切不可袖手旁观。
B.通过模拟考试,刘明发现了语文学习的蛛丝马迹。
C.于强同学匠心独运,勤学苦练,很快学会了骑自行车。
D.为了全体村民致富,村干部整天上蹿下跳,忙得不亦乎。
7.《朝花夕拾》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是哪篇文章?( )(2分)
A.《琐记》B.《无常》C.《二十四孝图》D.《狗猫鼠》
8.默写、填空。(15分)
(1)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2)《(论语)十二章》对学习做了重要论述,其中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既要广博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又要切合实际地多想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月”是古典诗词中的一个典型意象,寄寓作者丰富的情感。像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与牵挂;他的《峨眉山月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表现了诗人远行的喜悦。
(4)热爱诗词吧,那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诗中有景,曹操在《观沧海》中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草木景色:诗中有理,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诗中有情,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游子之悲。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14分)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陈太丘与友期》)
【乙】
欧阳公①四岁而孤②,家贫无资。太夫人③以荻④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⑤士人家⑥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⑦。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注】①选自《欧阳公事迹》,题目为编者所加。②孤:幼年丧父。③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④荻(dí):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⑤闾(lǘ)里:乡里。⑥士人家:读书人家。⑦务:致力,从事。⑧文字:文章。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尊君在不 __________________(2)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
(3)及其稍长 __________________(4)家贫无资 __________________
10.翻译下列句子。(2分)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语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陈太丘/与友/期行B.君与家君/期日中
C.欧阳/公四岁而孤D.多诵/古人篇章
12.请用【甲】文中原句回答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父亲的朋友哪两点错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甲】【乙】文中陈元方、欧阳修值得你学习的品质分别是什么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11分)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哪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实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14.以上文字主要写了玩耍和____________两种情景,其中都写到气氛,最能体现各自气氛特点的词语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3分)
15.下面四项中,最能表现先生严而不厉性格的是( )(2分)
A.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
B.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
C.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
D.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16.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上文对先生进行了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
B.三味书屋的读书过程也充满了各种情趣。
C.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这句话表明少年鲁迅天资聪颖,对先生所读文章的妙处心领神会。
D.段末“拗”字生动描写了先生读书无限陶醉的神态。
17.同样是读古文,作者写孩子们读书的内容没有用标点,而写先生读书的内容却不但用了标点,还加上了“呢”、“噫”、“嗬”等语气词,这是为什么呢?谈谈你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5分)
桑葚熟了
①多年前,朋友赠了我一瓶自酿的美酒,醇香扑鼻,饮后唇齿留香,回味无穷,经请教后方知是用桑葚酿造而成。
②于是,每到桑葚成熟的季节,偶见街中有叫卖桑葚的商贩,便会买一小盆尝尝鲜,重圆一回儿时的梦,心底下总想着有一天能加入到采摘桑葚的队伍中去。
③今年五月外出开会,回来时在朋友的指引下,特意到农家乐山庄停留。在这个处处飘散着桑葚味道的庄园,我终于圆了我的采桑梦。
④跨过一条小溪,进入到一片原生态的桑林后,我一时惊呆了,只见翠绿的桑叶层层叠叠,衬着紫红的桑葚,迎风摇曳。熟透了的桑葚,紫紫的丰满着挂满了枝条,如玛瑙,晶莹剔透,非常诱人。大家一齐兴奋地扎入桑林,一边采摘,一边品尝,专挑那个大、肉厚、色紫的下手,来个先尝为快。熟透的桑葚浑身透着光亮,充满水分,稍不小心就会把它捏破,挤出紫汁来。我轻轻地摘下一颗放入嘴里嚼着,果汁四溢,顿觉满口生香,通过味蕾透出一种桑葚特有的清甜,丝丝滋润到心田。就这样,我们一边尽情地采摘,一边忘情地海吃,那是一种绝美的享受。
⑤桑林中鸟雀成群,叽叽喳喳,它们也在分享着这难得的美味,受惊吓飞离时,弹起树枝,那熟透的桑葚如同一阵紫雨,纷纷坠落,砸到人身上,落到泥土上,立刻留下一个个紫黑的印记。大家只能叹惜一回,继续有说有笑,挑肥拣瘦,边摘边往前走,不一会儿竹篮中已平添了许多桑果。
⑥看着这微微颤动的桑葚,听着那啾啾鸟鸣,我仿佛又回到了那悄然远逝却忆之犹甜的童年时光。那时物资匮乏,零食奇缺,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最盼望的就是老桑树结满紫红的桑葚,给我们带来解馋的机会。放学后,大家迫不及待地扔下书包,三五成群地来到了村边桑田,个个身手敏捷,猴子似的爬上桑树。低矮枝头的桑葚早已寥寥无几,高枝处的桑葚往往可望而不可即,于是找根竹竿去敲打。桑葚矫嫩,落地即惨不忍睹,但大家都不管那血肉模糊的样子,也不管其是否沾上了泥土,一时间大家满地找桑葚。经过一顿猛吃后,每个人的手上、嘴上和衣服上无一例外地都沾满了紫黑的桑葚汁,有的更成了大花脸,伙伴们你看我、我看你,相互对笑。自己吃够了以后,有时也不忘给父母兜带一些回去,虽然没能做到古人那样的“拾葚供亲”——“以异器盛之,黑者奉母,赤者自食”,但母亲也每每被我的孝心所感动,那满身的脏相自然也就逃过一劫,不再追究了……
⑦一晃数十年过去了,今天的小孩都已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没有了我们儿时的那副馋样,恐怕也已很少见到桑葚了。都市里没有桑树,也没有人养蚕,更不会有采摘桑葚的乐趣了。
⑧面对这成片的桑林,我一时思绪万千,在食品安全问题屡屡曝光的今日,桑葚能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当年的那份清纯、那份天然,实属不易。
18.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此线索文章写了哪两件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全文,请用原文回答第②段加点的词语“儿时的梦”具体指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赏析第④段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熟透了的桑葚,紫紫的丰满着挂满了枝条,如玛瑙,晶莹剔透,非常诱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全文主要写的是采摘桑葚这些欢快的事情,结尾两段却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忧伤,这样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主旨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作者认为“在食品安全问题屡屡曝光的今日,桑葚能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当年的那份清纯、那份天然,实属不易”,你是怎样认为的?请结合实际简要谈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50分)
23.题目:最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先将文题补充完整,然后作文。要求:
(1)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立意新颖;
(2)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
(3)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记叙文,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七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B(2分) 2.D(2分) 3.C(2分) 4.B(2分) 5.A(2分) 6.A(3分) 7.B(2分)
8.(1)跟轻风流水应和着。(1分)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一空1分,共4分)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一空1分,共4分) (4)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空1分,共6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
9.(1)不,通“否”。(1分) (2)舍弃,抛弃。(1分) (3)他。(1分) (4)钱。(1分)
10.(1)正午时您还不到,就是不守信用。(1分) (2)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1分)
11.C(2分)
1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2分)
13.陈元方明礼、护礼的睿智和勇敢;(2分)欧阳修的勤奋刻苦。(2分)
(二)
14.读书(1分) 静悄悄(1分) 人声鼎沸(或放开喉咙)(1分)
15.B(2分) 16.C(3分)
17.学生读书时,因不理解,不知句读的停顿,只会照本宣科,因而不加标点;先生则不仅理解句意,而且对所读内容有自己的体会。是充满感情、陶醉其中的品读,因而不只有表示停顿的标点,还有带着个人感情色彩的语气词。(3分)
(三)
18.桑葚。(1分)(1)写了今年五月在农家乐山庄采摘桑葚的绝美享受。(1分)(2)回忆童年时和伙伴们采摘桑葚的欢乐场面。(1分)
19.老桑树结满紫红的桑葚,给我们带来解馋的机会。(2分)
20.示例①从词语的角度赏析:“紫紫的”写桑葚的颜色,“丰满着”写桑葚饱满的形状,两个词语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桑葚美丽诱人的外形特点,流露出作者对桑葚的喜爱之情。②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熟透了的桑葚”晶莹剔透的外形特点,从而表达了对桑葚的由衷喜爱之情。(4分)
21.表达了作者对桑葚的挚爱,同时也呼吁人们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持自然与纯真的本色,起到了升华文章主旨的作用。(3分)
22.示例:现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人们整天为食品是不是有添加剂、会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而担心。其实不是食品本身出了问题,而是人们受利益的驱使,强加给食品一些不安全因素。如果人们能够坚守自己内心的道德与良知,保持生命最初那份天然与纯真的本性,那么食物保持原有的清纯与天然就不是难事。(3分,言之成理即可)
三、写作。(50分)
略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一)
(二)
(三)
得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pdf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共5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1, 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默写,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