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1. 短跑过程中肌肉细胞产生过多乳酸会导致机体酸痛,体内某些无机盐又可以让乳酸含量降低到正常范围,说明无机盐( )
A. 可以维持血浆的正常浓度
B. 可以提高肌肉的兴奋性
C. 可以维持酸碱平衡
D. 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答案】C
【解析】
【分析】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有的无机盐是某些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如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Fe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功能,有的无机盐参与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
【详解】短跑过程中肌肉细胞产生的乳酸堆积让机体产生酸痛感,说明体内pH下降,体内某些无机盐又可以让乳酸含量降低 到正常范围。这一现象说明无机盐可以维持酸碱平衡,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 把一小块生物组织粉碎后进行化学分析,得到水、蛋白质、纤维素等,由此可判断该组织是( )
A. 水稻的B. 家兔的C. 鱼类的D. 蝗虫的
【答案】A
【解析】
【分析】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
【详解】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特有的多糖,由题意可知,该组织中含有水、蛋白质、纤维素等物质,故该组织是植物组织,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 下图表示几种细胞器的模式图,含有 RNA 的是( )
A. a、b、cB. b、c、dC. b、d、eD. c、d、e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a是高尔基体、b是线粒体、c是内质网、d是叶绿体、e是核糖体。
【详解】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细胞器,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且能完成DNA复制及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核糖体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椭球形粒状小体,无膜的结构,将氨基酸缩合成蛋白质。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4. 下列化合物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一组是( )
①血红蛋白 ②乳糖 ③叶绿素 ④磷脂 ⑤纤维素 ⑥脂肪
A. ①②⑥B. ④⑤⑥C. ②⑤⑥D. ③④⑤
【答案】C
【解析】
【分析】糖类的元素组成是C、H、O,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O、N等,不同类的脂质的元素组成不同,脂肪和固醇的元素组成是C、H、O,磷脂的元素组成是C、H、O、N、P。
【详解】①血红蛋白是蛋白质,组成元素是C、H、O、N、S、Fe;
②乳糖是二糖,组成元素是C、H、O;
③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为C、H、O、N、Mg;
④磷脂的组成元素是C、H、O、N、P;
⑤纤维素是多糖,组成元素是C、H、O;
⑥脂肪的组成元素是C、H、O;
综上所述,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一组②⑤⑥,都由C、H、O组成,C正确。
故选C。
5. 在进行“观察叶绿体”的活动中,先将黑藻放在光照、温度等适宜条件下预处理培养,然后进行观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叶绿体形态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B. 黑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制作临时装片时不需切片,不需染色
C. 预处理可减少黑藻细胞中叶绿体的数量,便于观察
D. 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中的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
【答案】A
【解析】
【分析】观察叶绿体步骤:(1)制片: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用镊子取一片藓类的小叶或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放入水滴中,盖上盖玻片。(2)低倍镜观察: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然后换用高倍镜。(3)高倍镜观察:调清晰物像,仔细观察叶片细胞内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情况。
【详解】A、观察到的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A正确;
B、黑藻是一种多细胞植物,其叶片是由单层细胞组成,可以直接用叶片制作成临时装片,不需要切片,不需要染色,B错误;
C、事先将观察用的黑藻放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培养(预处理),有利于增加细胞和细胞器的活性,更有利于观察叶绿体和胞质环流,不会导致叶绿体数量减少,C错误;
D、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类囊体,D错误。
故选A。
6. 如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上侧是细胞膜的外侧
B. ②的种类和数目与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有关
C. ②和③共同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D. ②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其中①为糖蛋白,②为蛋白质,③为磷脂双分子层。
【详解】A、①为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膜的外侧,A正确;
B、②为蛋白质,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B正确;
C、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③磷脂双分子层,C错误;
D、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D正确。
故选C。
7. 据最新报道,国内某女大学生感染了“网红细菌”——MRSA,该细菌对26种抗生素都毫无反应,患者经医院抢救21天,最终脱离危险。关于MRSA叙述正确的是( )
A. 网红细菌与动物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细菌有细胞壁
B. 网红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C. 网红细菌含有线粒体等细胞器
D. 网红细菌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无关
【答案】D
【解析】
【分析】原核细胞(如细菌)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质等物质。
【详解】A、网红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最大的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A错误;
B、网红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拟核,B错误;
C、原核生物唯一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没有线粒体,C错误;
D、网红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网红细菌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无关,D正确。
故选D。
8. 巨噬细胞是由血液中的单核细胞穿出血管后分化而成,单核细胞进入结缔组织后,体积增大,内质网和线粒体增生,溶酶体增多,吞噬功能增强。巨噬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对细胞残片及病原体进行噬菌作用(即吞噬以及消化),并激活其他免疫细胞,令其对病原体作出反应。下列关于巨噬细胞执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巨噬细胞吞噬细菌依赖于细胞骨架
B. 巨噬细胞溶酶体膜上的蛋白质会被自身水解酶水解
C. 巨噬细胞激活其他免疫细胞依赖于膜的识别功能
D. 巨噬细胞吞噬细菌后,形成的吞噬泡与溶酶体融合
【答案】B
【解析】
【分析】1、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
2、巨噬细胞对细菌(抗原)具有识别作用,但不具有特异性,该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范畴。
【详解】A、细胞骨架参与细胞的物质运输和信息传递等,因此巨噬细胞吞噬细菌依赖于细胞骨架,A正确;
B、溶酶体膜上有许多糖,能够防止自身的膜蛋白被水解,B错误;
C、巨噬细胞激活其他免疫细胞,需要与其他免疫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依赖于膜的识别功能,C正确;
D、巨噬细胞吞噬细菌后,形成的吞噬泡与溶酶体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D正确。
故选B。
9. 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某高等植物细胞的甲、乙、丙三种细胞器,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如图1所示,图2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1中甲细胞器和丙细胞器中的核酸种类相同
B. 图1中的丙细胞器对应图2中的细胞器⑤,它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结构
C. 图2中参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运输的细胞器有①③⑤
D. 图1中的乙细胞器可能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和中心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1甲有膜结构和核酸,可推断甲细胞器为线粒体、叶绿体;乙的脂质含量不为0,说明乙细胞器有膜结构,但无核酸,可推断乙细胞器可能为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丙的脂质含量为0,说明没有膜结构,但含有核酸,可推测丙细胞器为核糖体;图2①为高尔基体,②为线粒体,③为内质网,④为叶绿体,⑤为核糖体。
【详解】A、图1中的甲是线粒体或叶绿体,丙是核糖体,核糖体中只有一种核酸 一RN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有DNA和RNA两种核酸, A错误;
B、图1中的丙细胞器和图2中的⑤都是核糖体,核糖体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B正确;
C、核糖体不参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运输,C错误;
D、由题图可知,乙细胞器的成分有蛋白质、脂质,属于具膜细胞器,中心体无生物膜,且高等植物细胞中无中心体,D错误。
故选B。
10. 下列关于组成细胞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藻类细胞中的ATP和酶都是含磷化合物
B. 人体内的抗体、激素、糖原、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
C. 酵母菌和白细胞都有由蛋白质纤维构成的细胞骨架
D. 蔗糖、麦芽糖、乳糖都可与本尼迪特试剂反应生成红黄色沉淀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和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的单体分别是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等单体都以碳元素为核心元素,因此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详解】A、酶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主要含有的元素为C、H、O、N)或RNA(含有的元素为C、H、O、N、P),蛋白质不一定含有磷元素,A错误;
B、人体内的激素不一定是生物大分子,例如肾上腺素是氨基酸衍生物,属于小分子物质,B错误;
C、细胞质中的细胞骨架是由蛋白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酵母菌细胞和白细胞都是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骨架,C正确;
D、蔗糖是非还原糖,不能与本尼迪特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D错误。
故选C。
11. 发菜是一种能进行固氮作用的蓝细菌,富含蛋白质钙和铁等,可以食用,蒸煮、凉拌皆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发菜细胞中不存在既含有蛋白质又含有核酸的结构
B. 食用发菜对贫血和抽搐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C. 发菜和菠菜中都有细胞壁且组成物质和结构相同
D. 发菜细胞的细胞膜和核膜等膜结构共同组成了生物膜系统
【答案】B
【解析】
【分析】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真核细胞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真核生物;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原核生物。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将亲代细胞的DNA复制之后,传给子代细胞,DNA是遗传物质。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详解】A、发菜细胞中核糖体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A错误;
B、人体血液中的钙离子含量太低时,会出现抽搐等症状;缺铁时,血红蛋白合成受到影响,易发生贫血,所以食用发菜有利于预防抽搐和贫血,B正确;
C、发菜是蓝细菌,为原核生物,菠菜为植物,都有细胞壁,但组成物质和结构不同,C错误;
D、发菜为原核生物,只有细胞膜,不具有生物膜系统,D错误。
故选B。
12. 如图是溶酶体发生过程和“消化”功能的示意图,其中b为刚形成的溶酶体,e为包裹着衰老细胞器d的小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据图可判断c、d分别为内质网和线粒体
B. b和c融合成f的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具有流动性
C. b中含有多种水解酶,这些酶的合成场所是a
D. 图中所有膜结构的基本支架均为磷脂双分子层
【答案】C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a是高尔基体;b表示溶酶体;c是内质网;d是线粒体;e表示膜包裹的衰老细胞器线粒体;f表示b与e正在融合;g表示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正在清除衰老的细胞器。
【详解】A、由图判断a是高尔基体,c是内质网,d是线粒体,A正确;
B、b与e演变成f,反映了生物膜具有流动性,也证明了组成各种膜的成分有相似性,B正确;
C、b是溶酶体,其中含有多种水解酶,由于这些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这些酶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C错误;
D、图中所有膜结构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构成这些膜结构的基本支架均为磷脂双分子层,D正确。
故选C。
13. 下表为酶的有关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蔗糖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
B. 用0.3%氯化钠溶液配制淀粉溶液可提高实验效果
C. 用碘—碘化钾溶液替换本尼迪特试剂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D. 如试管①出现轻度阳性反应可能是淀粉溶液不纯造成的
【答案】A
【解析】
【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
由表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加入的酶的种类,因变量是淀粉溶液中加入本尼迪特试剂是否产生砖红色沉淀。唾液淀粉酶可将淀粉水解为还原糖,由于酶具有专一性,蔗糖酶不能水解淀粉,故实验结果为①试管没有砖红色沉淀,②试管产生砖红色沉淀。
【详解】A、蔗糖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A错误;
B、用0.3%氯化钠溶液配制淀粉溶液可阻止淀粉溶液老化,也可以阻止淀粉溶解度降低,有利于提高实验效果,B正确;
C、试管中淀粉的量较少,①试管中淀粉不水解,加入碘一碘化钾溶液显蓝色,而②试管中淀粉能完全被水解,加入碘一碘化钾溶液不出现蓝色,故用碘一碘化钾溶液替换本尼迪特试剂能实现实验目的,C正确;
D、如试管①出现轻度阳性反应(有少量砖红色沉淀产生),说明淀粉中可能掺有少量还原糖,即可能是淀粉溶液不纯,D正确。
故选A。
14. 关于如图所示生物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d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 a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是自身的核糖体
C. c、d细胞中的线粒体可合成部分有机物
D. 可用纤维素酶水解b的细胞壁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a为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属于病毒;b为蓝藻,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c为酵母菌,含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d为叶肉细胞,含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细胞。
【详解】A、d是植物细胞,其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
B、a是病毒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B错误;
C、c、d细胞中的线粒体(属于半自助细胞器)可合成部分有机物,如部分蛋白质和DNA,C正确;
D、蓝细菌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不可用纤维素酶水解b的细胞壁,D错误。
故选C。
15. 蛋白质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的膜蛋白有关
B. 游离核糖体合成的某些蛋白质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C. 蛋白质遇高温变性,此过程中肽键数一定减少
D. 细胞核中的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C
【解析】
【分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肽链,一条或几条肽链形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的蛋白质;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功能多样性。
【详解】A、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的膜蛋白有关,如细胞膜上的糖蛋白,A正确;
B、游离核糖体合成的某些蛋白质(胞内蛋白),如DNA聚合酶,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B正确;
C、蛋白质遇高温变性时,其空间结构被破坏,但肽键没有断裂,即肽键数没有减少,C错误;
D、细胞核中的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DNA,所以细胞核中的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部分,D正确。
故选C。
16. 如图是研究细胞核功能的部分实验,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 变形虫属于单细胞真核生物
B. 细胞核是细胞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中心
C 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D. 细胞核是真核细胞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结构
【答案】B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变形虫取出细胞核,单独细胞核,立即死亡;在变形虫切割实验中,含细胞核部分,细胞正常生长繁殖;不含细胞核部分,不长大,几天后死亡。
【详解】A、变形虫为原生生物,属于单细胞真核生物,A正确;
B、变形虫取出细胞核,单独细胞核,立即死亡,说明细胞质是细胞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中心,B错误;
C、变形虫取出细胞核,单独细胞核,立即死亡,不含细胞核部分的细胞质,不长大,几天后死亡,说明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C正确;
D、在变形虫切割实验中,细胞核是细胞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必需的,D正确。
故选:B。
17.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核心素养中“生命观念”的基本观点之一,下列不能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是( )
A. 真核细胞内的膜结构将细胞区室化,保证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B. 内质网膜与核膜、细胞膜连接,使细胞具有了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
C. 每种蛋白质都有独特的空间结构,这是其表现特有生物学活性所必需的
D. 线粒体内膜凹陷形成嵴,扩大膜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从而有利于生化反应进行
【答案】B
【解析】
【分析】1、核孔是核质之间频繁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的数目较多。
2、内质网膜内连核膜,外连细胞膜。
【详解】A、细胞内的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一个个小的区室,这样就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保证了细胞的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A正确;
B、内质网膜内连核膜,外连细胞膜,便于其与细胞核和细胞膜之间建立联系,能够使细胞有相对稳定内部环境的是细胞膜,B错误;
C、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功能,每一种蛋白质都有其独特的空间结构,是表现其生物学活性所必需的,C正确;
D、线粒体内膜凹陷形成嵴,扩大膜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从而有利于生化反应进行,D正确。
故选B。
18. 细胞学说的提出为生物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既是细胞的发现者,又是细胞的命名者
B. 两位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C. 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和差异性,从而阐明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D. 细胞学说使生物学研究从器官、组织水平进入细胞水平,并为进入分子水平打基础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学说: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详解】A、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发现并命名了细胞,A错误;
B、“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是由魏尔肖提出的,B错误;
C、细胞学说只是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并未提及差异性,C错误;
D、细胞学说使生物学研究从器官、组织水平进入细胞水平,并为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D正确。
故选D。
19. 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为了验证猪笼草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图所示,在35℃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1、2中加入适量双缩脲试剂,3、4不加任何试剂,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实验②B. 实验①C. 实验①、实验②D. 无
【答案】A
【解析】
【分析】蛋白质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蛋白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酶具有催化蛋白质水解的作用。分析题意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猪笼草分泌液中有蛋白酶,实验的原理是蛋白酶能催化蛋白质水解,实验的自变量是否含有猪笼草分泌液,因变量是蛋白质是否发生水解。
【详解】A、实验②的反应底物是蛋白块,检测方法是观察蛋白块体积变化,如果猪笼草分泌液中有蛋白酶,则3的蛋白块变小,如果猪笼草分泌液中没有蛋白酶,则3中蛋白块与4一样大,因此实验②能达到实验目的,A正确;
B、实验①反应底物是蛋白液,采用的方法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由于蛋白液、蛋白酶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因此实验①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错误;
C、因为实验①中蛋白液、蛋白酶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因此实验①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错误;
D、因为实验②可通过观察蛋白块的体积变化来判断猪笼草分泌液中是否有蛋白酶,所以实验②能达到实验目的,D错误。
故选A。
20. 下列有机物的检测实验中,操作错误的是( )
①脂肪检测时,花生子叶染色后,没有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
②蛋白质检测时,把双缩脲试剂A液、B液混合后再加入蛋白质样液中
③还原糖检测时,用80~100℃水浴加热
④淀粉检测时,直接把碘液加到淀粉样液中
⑤检测还原糖可选用西瓜作为实验材料
A. ①②⑤B. ②④⑤C. ③④⑤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淀粉遇碘液变蓝。
【详解】①脂肪鉴定时,花生子叶染色后,没有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染液颜色会影响实验结果,可能会导致实验失败,①符合题意;
②蛋白质鉴定时,应该分别加入两种成分,若双缩脲试剂A液、B液混合后再加入蛋白质样液中,二者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铜不能与肽键发生紫色反应,会导致实验失败,②符合题意;
③还原糖检测时,用50—60℃水浴加热,温度过高反应相对较快,但要注意烫伤,可以观察到砖红色反应,不会导致实验失败,③不符合题意;
④淀粉检测时,直接把碘液加到淀粉样液中,可以观察到蓝色反应,不会导致实验失败,④不符合题意;
⑤西瓜本身的颜色会干扰实验结果,故检测还原糖选用西瓜作为试验材料,会导致实验失败,⑤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21. 研究人员对取自4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A、B、C、D)进行分析、观察等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试判断A、B、C、D 4种细胞中最可能取自下列哪组生物( )
A. 乳酸菌、绿藻、水稻、蓝藻B. 水稻、蓝藻、乳酸菌、绿藻
C. 蓝藻、乳酸菌、水稻、绿藻D. 绿藻、水稻、乳酸菌、蓝藻
【答案】C
【解析】
【详解】A、B均无核膜、叶绿体、线粒体等结构,说明是原核细胞,但A有叶绿素,说明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A细胞最可能取自蓝藻,B细胞最可能取自乳酸菌。C、D均有核膜,说明是真核细胞;且C、D经过纤维素酶处理,其外层结构均被破坏,说明均为植物细胞,但C无叶绿体、中心体等,D有叶绿体、中心体等,据此可推知:C细胞为高等植物细胞,最可能取自水稻的根部,D细胞为低等植物细胞,最可能取自绿藻。综上所述,C正确,A、B、D均错误。
22. 为某种生物的细胞核及相关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染色质容易被酸性染料染成深色而得名
B. 核膜由两层生物膜构成的静态结构
C. 核孔实现核质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D. 核仁控制着某种RNA和蛋白质的合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1、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信息库(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2、细胞核结构:
①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②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③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④核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详解】A、染色质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而得名,A错误;
B、核膜属于生物膜,由两层生物膜构成的动态结构,B错误;
C、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实现核质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C正确;
D、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D错误;
故选C。
23. 如图是细胞中ATP合成与分解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能最1可来自蔗糖的水解
B. 能量2可用于其他的吸能反应
C. 能量2可用氨基酸合成蛋白质
D. 图中的两个过程均可发生在细胞溶胶中
【答案】A
【解析】
【分析】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不是一个可逆反应,原因是:①酶不同:合成ATP需要ATP合成酶,水解ATP的酶是ATP水解酶。②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③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详解】A、 能量1为合成ATP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A错误;
BC、能量2可以用于各种需能的生命活动,可以用于吸能反应和氨基酸合成蛋白质,BC正确;
D、图中的两个过程分别为ATP合成和ATP水解,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所以 两个过程均可发生在细胞溶胶中,D正确。
故选A.
24. 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中的生命活动都需要ATP直接提供能最
B. 细胞内ATP的合成与水解过程中能量来源相同
C. 细胞内ATP的合成需要酶,酶的合成也需要ATP
D. 代谢旺盛的细胞中ATP的水解速率远大于合成速率
【答案】C
【解析】
【分析】ATP是腺苷三磷酸的英文名称缩写,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ATP水解释放出能量,ATP水解和吸能反应相联系,ATP合成与放能反应相联系。
【详解】A、细胞中需能的化学反应需要ATP直接或间接提供能量,A错误;
B、细胞内ATP的合成过程中能量的来源有: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而ATP水解过程中能量来源是ATP中特殊化学键水解释放出的能量,能量来源不同,B错误;
C、细胞内ATP的合成需要ATP合成酶,酶的合成过程也需要ATP提供能量,C正确;
D、生物体内ATP的含量处于动态平衡中,代谢旺盛的细胞中ATP的水解速率等于合成速率,D错误。
故选C。
25. 如图为用于“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活动中所用实验装置中的反应室部分结构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把过氧化氢酶换成胃蛋白酶,实验自变量仍可以设为pH5.0、pH6.0、pH7.0、pH8.0
B. 每一次实验记录结果要记录最终产生的氧气量来判断酶活性大小
C. 每一次操作后将装置用清水清洗干净即可进行下一次实验
D. 本实验所用的过氧化氢酶不可用于探究酶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答案】D
【解析】
【分析】H2O2是底物,过氧化氢酶能催化H2O2的水解,产生氧气和水,所以产生的气泡是氧气,且气泡产生速率代表了在不同pH条件下化学反应的速率。
【详解】A、胃蛋白酶的最适pH在1.5左右,过酸、过碱会使酶失活,若把过氧化氢酶换成胃蛋白酶,实验自变量设为pH5.0、pH6.0、pH7.0、pH8.0,则各组实验中胃蛋白酶都会失活,因此不能以此探究pH对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A错误;
B、由于最终产生的氧气量取决于过氧化氢的量,不能反应酶的活性,因此不能通过记录最终产生的氧气量来判断酶活性大小,每一次实验记录结果可记录短时间内如0.5分钟释放的气体量,以比较氧气释放速率,进而比较酶活性大小,B错误;
C、每次操作后应当将图1装置用清水清洗干净,然后用相应的缓冲液再冲洗一遍,C错误;
D、过氧化氢遇热易分解,故本实验不可用于探究酶活性受温度的影响,D正确。
故选D。
26. “验证酶的催化效率”的实验结果如图。实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过氧化氢酶催化,虚线表示相同温度下二氧化锰催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氧化氢酶能提供过氧化氢分子活化所需的能量
B. 在酶催化下,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先快后慢
C. 若降低温度,M点右移
D. 该实验可以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的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2、酶的特性:①高效性:②专一性: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3、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详解】A、过氧化氢酶是生物催化剂,其催化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A错误;
B、根据题中曲线,过氧化氢酶催化曲线下降幅度越来越慢,说明在酶催化下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是逐渐减小的,B正确;
C、题中曲线是在最适温度下测定的,若降低温度则酶活性降低,反应时间变长,故M点右移,C正确;
D、该实验说明过氧化氢酶催化效率高于二氧化锰催化效率,即酶具有高效性,D正确。
故选A。
27. 某同学进行“探究pH 对过氧化氢酶影响”的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据表分析正确的是
A 该实验不需设置空白对照组
B. 该实验的无关变量包括温度、酶的活性
C. 若d1 最小,说明pH8.0 抑制过氧化氢分解
D. 1min 时收集的气体体积均不相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影响酶活性因素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在实验设计中要注意对照组的设置,以及对自变量、无关变量的控制。
【详解】本实验为对比实验,不同pH的实验组互为对照,无需另外设置空白对照组,A正确;该实验过程中,pH值为自变量,酶的活性为因变量,温度、过氧化氢溶液的量、收集气体的时间等为无关变量,B错误;若d1 最小,说明pH8.0下过氧化氢分解最少,原因可能是pH8.0抑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C错误;题干中未提到加入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量,如果过氧化氢溶液量少,1min中内全部反应完,则有可能收集到的气体体积相同,D错误;故选A。
28. 为验证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某实验小组取若干支试管,加入等量的H2O2和过氧化氢酶溶液,在最适温度条件下测得O2释放量的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重复实验时,在A、B、C、D四点,改变反应条件,测得O2释放量的变化如图中虚线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A点时加入了某种物质,保持了原反应速率
B. B点时加入某物质或改变某条件,一定增强了酶活性
C. C点时可能适当降低反应温度,但不破坏酶的分子结构
D. D点时,可能是加入了适量的过氧化氢酶
【答案】C
【解析】
【分析】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
【详解】A、A点后,O2释放量不再增加,可能是酶失活导致的,因此A点时加入了某种物质,导致酶失活,反应不再进行,A错误;
B、B点后,O2的最大释放量不变,但是速率增大,可能是增加了酶量所致,B错误;
C、题图是在最适温度条件下测得,C点后,反应速率降低,可能是降低了反应温度所致,但不破坏酶的分子结构,导致酶的活性降低,C正确;
D、D点后,O2的最大释放量变大,可能是加入了过氧化氢溶液(底物)所致,D错误。
故选C。
29. 酶是生物催化剂,其作用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酶分子有一定的形状,其形状与底物的结合有关
B.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其作用的强弱可用酶活性表示
C. 溶酶体内的酶进入细胞溶胶后仍有很高的活性
D. 将胃蛋白酶加入pH=10的溶液中,其空间结构会改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详解】A、酶分子有一定的形状,能与特定的底物结合,即其形状与底物的结合有关,A正确;
B、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其作用的强弱可用酶活性表示,B正确;
C、由于溶酶体内的pH与细胞溶胶不同,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在溶酶体内活性很高,释放到细胞溶胶后水解酶的活性会降低,C错误;
D、胃蛋白酶的适宜pH值为1.5-2.2,将胃蛋白酶加入到pH = 10的溶液中,过碱环境会导致为胃蛋白酶的空间结构破坏,D正确。
故选C。
30. 如图是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温度是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酶促反应都有一个最适温度
B. 随着温度升高,反应物分子具有的能量增加,酶的活性也随之增加
C. 酶分子本身会随温度升高而发生空间结构改变,导致热变性
D. 低温会使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破坏酶的分子结构,酶一般在较低温度下保存
【答案】B
【解析】
【分析】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空间结构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如高温、强酸、强碱等因素都能影响酶的空间结构。
【详解】A、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温度能影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而影响酶的活性,温度是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酶促反应都有一个最适温度,A正确;
B、当温度超过最适温度,酶的空间结构受到影响,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速度减慢,B错误;
C、酶分子本身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发生空间结构改变,导致热变性,导致失去活性,C正确;
D、低温会使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破坏酶的分子结构,且低温时大部分酶比较稳定,酶一般在较低温度下保存,D正确。
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40分)
31. 如图甲是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模式图,其含有两条α肽链,两条β肽链共4条链(α肽链和β肽链不同)。图乙表示β肽链一端的氨基酸排列顺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①的名称是________,写出③⑤⑦处肽键的结构式:____________。
(2)图乙所示的一段肽链由________种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_____。图甲中肽链的第40位氨基酸是甲硫氨酸,它的R基是一CH2—CH2—S—CH3,那么它的分子式是( )
A.C5H11O2NS B.C3H7NS C.C4H11O2S D.C5H10O2NS
(3)据两图可知一条β肽链至少含有________个羧基,若两条β肽链完全相同,则一个血红蛋白分子至少含有________个羧基,含有_______个氨基。
(4)图甲中血红蛋白有124个氨基酸,肽链盘曲过程中形成了三个二硫键(由两个半胱氨酸上的—SH缩合而成,即—SH和HS—缩合成—S—S—)若组成图甲中蛋白质的氨基酸平均分子量为100,则图甲中蛋白质的分子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一种蛋白质与图甲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完全相同,但功能与图甲中的蛋白质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氨基 ②. —CO—NH— ③. 3 ④. ⑤. A ⑥. 3 ⑦. 8 ⑧. 6 ⑨. 10234 ⑩. 蛋白质(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解析】
【分析】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
2、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氮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氮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氮原子总数,氧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总数一脱去水分子数,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脱去水分子数×18。
3、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4、分析题图:图A是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模式图,血红蛋白是由4条肽链组成的;图B表示血红蛋白β肽链一端(圆圈所示部分)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其中①是氨基,②④⑥⑧是R基,③⑤⑦是肽键,⑨是肽键的一部分。
【详解】(1)图乙中①的结构式是-NH2,是氨基,其中③⑤⑦处是肽键,肽键的结构式是-CO-NH-。
(2)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
,
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不同,图乙所示的一段肽链中的R基②④⑥⑧中,⑥和⑧相同,R基共有3种,即图B所示的一段肽链由3种氨基酸缩合而成;根据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结构特点,氨基酸通式的分子式可写为C2H4O2N+R基,又知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R基可表示为-C3H7S),所以甲硫氨酸的分子式是C5H11O2NS。
故选A。
(3)图乙表示β肽链一端的氨基酸排列顺序,所示的该段肽链中的R基②④⑥⑧中共有2个羧基(分别位于⑥和⑧中、各1个),可推知一条β肽链至少含有的羧基数=肽链数(β肽链)+(β肽链)R基中含有的羧基数=1+2=3个,若两条β肽链完全相同,则一个血红蛋白分子至少含有的羧基数=(血红蛋白含有的)肽链数+(2条β肽链)R基中含有的羧基数=4+2×2=8个;血红蛋白两条β链中的R基含氨基1个,所以血红蛋白所含的氨基数=肽链数+R基=4+2×1=6。
(4)血红蛋白中含有124个氨基酸,图甲中肽链盘曲过程中A、B、C三处形成了三个二硫键(由两个半胱氨酸上的-SH缩合而成,即-SH和HS-缩合成-S-S-)若组成图1中蛋白质的氨基酸平均分子量为100,则图1中蛋白质的分子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去水分子数×18-形成三个二硫键时脱去的氢分子数=124×100-(124-4)×18-2×3=10234。
(5)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功能,蛋白质的结构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有关,若有一种蛋白质与图甲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完全相同,但功能与图甲中的蛋白质不同,原因是二者的空间结构不同。
【点睛】本题结合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模式图和其中一条肽链一端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图,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的知识,考生识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明确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和实质,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32. 在生物体内能量的转换和传递中,ATP是一种关键的物质,其分子结构式如下图:
(1)1个ATP含有______个高能磷酸键。ATP中全部高能磷酸键断裂后,形成的产物有____。
(2)ATP之所以称为“能量通货”,主要是因为ATP是____。
A. 主要的能源物质
B. 高能化合物
C. 直接能源物质
D. 能最储备物质
(3)人的骨骼肌细胞中ATP含量仅能满足剧烈运动时三秒钟以内的能量供给。某运动员参加短跑比赛过程中,骨骼肌细胞中ATP的相对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①a→b的变化过程说明ATP被水解,此过程释放的能量用于______。
②b→c过程中ATP含量增加说明_______加强,释放更多______供ADP形成ATP,以补充细胞中ATP含量的不足。
③从整条曲线来看,骨骼肌细胞中ATP的含量不会降为零,说明______。
(4)ATP可将蛋白质磷酸化,磷酸化的蛋白质会改变形状做功,从而推动细胞内一系列反应的进行(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TP推动细胞做功,存在吸能反应与放能反应过程
B. 磷酸化的蛋白质做功,失去的能量主要用于再生ATP
C. ATP水解与磷酸化的蛋白质做功均属于放能反应
D. 肌肉在收缩过程中,肌肉中的能量先增加后减少
【答案】(1) ①. 2##二##两 ②. AMP和磷酸基团 (2)C
(3) ①. 肌肉收缩等生命活动 ②. 细胞呼吸##呼吸作用 ③. 能量 ④. ATP的生成和分解是同时进行的 (4)B
【解析】
【分析】ATP的元素组成为:C、H、O、N、P,分子简式A-P~P~P,式中的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P代表磷酸基团,“-”表示普通的磷酸键,“~”代表高能磷酸键.; 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以用于各种生命活动,是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在剧烈运动时ATP被水解释放能量可用于肌肉收缩等生命活动; 生物体所有细胞中ATP的消耗与产生是同时进行的,保持着动态平衡。
【小问1详解】
根据ATP的结构可知1个ATP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ATP中全部高能磷酸键断裂后形成的产物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和2个磷酸基团。
【小问2详解】
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以用于各种生命活动,是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所以被称为“能量通货”,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小问3详解】
①由a到b的变化过程中,说明ATP被水解,释放的能量用于肌肉收缩等生命活动;
②b到c过程中ATP含量增加说明细胞呼吸加强,释放更多能量供ADP形成ATP,以补充细胞中ATP含量的不足;
③由于ATP的生成和分解是同时进行,则由整个曲线来看,肌细胞中ATP的含量不会降为零。
【小问4详解】
A、ATP推动细胞做功的过程中,有ATP的水解过程,ATP的水解方能与吸能反应相联系,所以,ATP推动蛋白质做功的过程伴随着吸能反应,A正确;
B、ATP水解可将蛋白质磷酸化,磷酸化的蛋白质会改变形状做功。磷酸化的蛋白质做功,失去的能量主要用于各种生命活动,如肌肉的运动。可见,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被细胞的生命活动所利用,B错误;
C、ATP水解与磷酸化的蛋白质做功均会释放出能量,均属于放能反应,C正确;
D、在肌肉收缩的过程中,ATP先使肌肉中的能量增加,改变现状,这是吸能反应,然后肌肉做功,失去能量,恢复原状,这是放能反应,肌肉收缩过程中,肌肉中的能量先增加后减少,D正确。
故选B。
33. 阅读下列图片,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一是人体的心肌细胞,则该细胞中较多的细胞器是[____] _______,因为该细胞的生理活动需要较多能量。
(2)与动物细胞增殖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____] _______。
(3)若图一是人体分泌胰蛋白酶的胰腺细胞,则合成胰蛋白酶的场所是细胞器[____]______,与胰岛素的初步加工和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 _________,对胰蛋白酶进行再加工、分类、包装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
(4)细胞质中呈溶胶状的是________。细胞器分布其中但又并非是漂浮于其中,而是存在支持细胞器的结构_________。这种结构是由________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维持着细胞形态。
(5)若图一是植物细胞,则此细胞应是________(低等/高等)植物细胞,结构[1]外面还应有结构是________。
(6)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最常用的实验仪器,图二中7mm、0.5mm表示观察清楚时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二中镜头表示显微镜的物镜,在“观察花生子叶细胞里的脂肪”实验中,应先用图中________(填“甲”或“乙”)观察。
②如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10×目镜,40×物镜)观察到的一个视野,向_______(方向)移动载玻片可使箭头所指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答案】(1) ①. 2 ②. 线粒体
(2) ①. 5 ②. 中心体
(3) ①. 7 ②. 核糖体 ③. 3 ④. 内质网 ⑤. 4 ⑥. 高尔基体
(4) ①. 细胞质基质(细胞溶胶) ②. 细胞骨架 ③. 蛋白质
(5) ①. 低等 ②. 细胞壁
(6) ①. 甲 ②. 右
【解析】
【分析】分析图一:图中1是细胞膜,2是线粒体,3是内质网,4是高尔基体,5是中心体,6是细胞质基质,7是核糖体,8是核仁,9是染色质,10是核孔。
分析图二:甲为低倍物镜,乙是高倍物镜。
【小问1详解】
若图一是人体的心肌细胞,则该细胞中较多的细胞器是[2]线粒体,因为该细胞的生理活动需要较多能量。
【小问2详解】
与动物细胞增殖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5]中心体。
【小问3详解】
若这是人体分泌胰岛素的胰岛B细胞,则细胞内合成胰岛素的场所是细胞器[7]核糖体;与胰岛素的合成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是[3]内质网;对胰岛素进行加工、分拣、包装、分泌的细胞器是[4]高尔基体。
【小问4详解】
细胞质中呈溶胶状的是细胞质基质(细胞溶胶);细胞器分布其中但又并非是漂浮于其中,而是存在支持细胞器的结构细胞骨架;这种结构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维持着细胞形态。
【小问5详解】
若图一是植物细胞,由于该细胞含有中心体,则此细胞应是低等植物细胞,结构[1]外面还应有的结构是细胞壁。
【小问6详解】
在“观察花生子叶细胞里的脂肪”实验中,应先用低倍镜观察,所以先用图中甲观察;若观察到图三的视野,箭头所指细胞实际位置应在左边,所以向右移动载玻片可使箭头所指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34. 学校生物实验室有少量保存时间较长淀粉酶制剂,不知酶活性是否发生变化。某班生物兴趣小组承担了鉴定任务,请你帮助完成实验设计,并解答有关问题。
(1)实验目的:探究保存时间较长的淀粉酶制剂的活性。
(2)实验原理:淀粉是非还原糖,在淀粉酶作用下能水解成还原糖。还原糖能与本尼迪特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红黄色沉淀。通过比较该淀粉酶制剂和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可以鉴定出这批淀粉酶制剂的活性。
(3)实验材料和用具:①淀粉酶制剂,②大小烧杯若干,③试管若干,④淀粉糊,⑤本尼迪特试剂,⑥碘液,⑦量筒,⑧酒精灯等。
(4)实验步骤
①取唾液:将口漱净,口腔中含一块脱脂棉,片刻后取出,将唾液挤入小烧杯中;
②取两个烧杯,分别编号为A、B。分别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再往A烧杯加入适量唾液。B烧杯中加入____________。
③适当时间后,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1、A2,各加入A烧杯中的溶液2mL。另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B1、B2,各加入B烧杯中的溶液2mL。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
(5)结果:若试管A1中溶液为褐色,试管A2中出现红黄色沉淀,试管B1、B2中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实验结论(用表格形式表达):
【答案】 ①. 淀粉糊 ②. 等量的淀粉酶制剂 ③. 向试管A1、B1中加入等量碘液 ④. 向试管A2、B2中加入等量的本尼迪特试剂 ⑤. 将试管A2、B2水浴加热,观察各试管中颜色变化 ⑥. 无红黄色沉淀 ⑦. 该淀粉酶制剂完全失活 ⑧. 蓝色 ⑨. 该淀粉酶制剂保留部分活性 ⑩. 有红黄色沉淀
【解析】
【分析】分析题干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淀粉酶的活性,实验原理是淀粉是非还原性糖,在淀粉酶作用下能水解成还原性糖;还原性糖能与本尼迪特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红黄色沉淀;通过比较该淀粉酶制剂和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可以鉴定出这批淀粉酶制剂的活性;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为新鲜的淀粉酶,因变量是出现的颜色反应,按照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与单一变量的原则评价和完善实验步骤,预期实验结果并获取结论。
【详解】(4)②根据实验目的可知,反应底物应该是淀粉,因此应该向A、B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淀粉糊;由于A烧杯加入适量唾液,因此B烧杯中应加入等量的淀粉酶制剂。
④该实验的原理是淀粉是非还原性糖,在淀粉酶作用下能水解成还原性糖。还原性糖能与本尼迪特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红黄色沉淀,淀粉能与碘液反应呈现蓝色,因此实验应该检测淀粉和还原糖的含量,所以向试管A1、B1中加入等量碘液检测淀粉;向试管A2、B2中加入等量本尼迪特试剂检测还原糖。
⑤淀粉检测不需要水浴加热,可以直接观察,本尼迪特试剂检测还原性糖需要水浴加热,因此将试管A2、B2水浴加热,观察各试管中颜色变化。
(5)若试管A1中溶液为褐色,试管A2中出现红黄色沉淀,试管B1中溶液为蓝色,试管B2中无红黄色沉淀,则说明该淀粉酶制剂完全失活;若试管A1中溶液为褐色,试管A2中出现红黄色沉淀,试管B1中溶液为蓝色,试管B2中有红黄色沉淀,则说明该淀粉酶制剂保留部分活性;若试管A1中溶液为褐色,试管A2中出现红黄色沉淀,试管B1中溶液为褐色,试管B2中有红黄色沉淀,则说明该淀粉酶制剂活性正常。试管
本尼迪特试剂/mL
1%淀粉溶液/mL
蔗糖酶/mL
淀粉酶/mL
①
2
3
1
-
②
2
3
-
1
核膜
叶绿素
叶绿体
线粒体
中心体
核糖体
纤维素酶处理的结果
A
×
∨
×
×
×
∨
无变化
B
×
×
×
×
×
∨
无变化
C
∨
×
×
∨
×
∨
外层结构被破坏
D
∨
∨
∨
∨
∨
∨
外层结构被破坏
缓冲液
pH5.0
pH6.0
pH7.0
pH8.0
收集的气体
体积(mL)
0.5min
a1
b1
c1
d1
1min
a2
b2
c2
d2
B1
B2
结论
第一种可能
蓝色
①___
②___
第二种可能
③___
有红黄色沉淀
④___
第三种可能
褐色
⑤___
该淀粉酶制剂活性正常
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1月模拟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1月模拟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阶段测试5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阶段测试5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