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解析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5027182/0-170074921142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解析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5027182/0-170074921145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解析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5027182/0-170074921148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解析版)
展开(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20分。)
1. 计算(47+53)÷2时,要先算( )法,再算( )法。
【答案】 ①. 加 ②. 除
【解析】
【分析】按四则混合运算法则:有小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详解】计算(47+53)÷2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面的除法。
【点睛】本题掌握好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2. 口算13×6时,可以这样想:10×6=( ),( )×( )=( ),( )+( )=( ).
【答案】 ①. 60 ②. 3 ③. 6 ④. 18 ⑤. 60 ⑥. 18 ⑦. 78
【解析】
【分析】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可以用这个数分别乘这两个数,并把求得的和相加,所以结果不变,对于本题可将13×6变形为(10+3)×6,由此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口算13×6时,可以这样想:10×6=60,3×6=18,60+18=78。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是解题的关键。
3. ( )的3倍是900;比15的4倍还多8的数是( )。
【答案】 ①. 300 ②. 68
【解析】
【分析】用900除以3即可;用15乘4再加8即可。
【详解】900÷3=300
15×4+8
=60+8
=68
【点睛】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
4. 600÷ ,要使商是最小的三位数, 里应填________.
【答案】6
【解析】更多免费优质滋元可 家 威杏 MXSJ663 【详解】略
5. 从160里连续减去( )个4,剩下的正好是40。
【答案】30
【解析】
【分析】用160减40,然后除以4即可求解。
【详解】(160-40)÷4
=120÷4
=30
所以从160里连续减去30个4,剩下的正好是40。
【点睛】熟练掌握除加除减的混合运算是解题关键。
6. 比210多325 的数是________, 比746少232 的数是________,632比421多________。
【答案】 ①. 535 ②. 514 ③. 211
【解析】
【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用减法计算。
【详解】210+325=535,比210多325的数是535;
746-232=514,比746少232的数是514;
632-421=211,632比421多211。
7. 王叔叔上周末出租车的里程表读数为551千米,本周末读数为868千米,本周行驶路程为________千米。
【答案】317
【解析】
【分析】用本周末的读数减去上周末的读数即可求出本周行驶的路程。
【详解】868-551=317(千米)
8. 一本故事书有80页,小红看了4天,每天看12页,还剩( )页没有看,第5天她要从第( )页开始看起.
【答案】 ①. 32 ②. 49
【解析】
【详解】12×4=48(页),80-48=32(页)
48+1=49(页)
9. 把75-40=35,35÷7=5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
【答案】(75-40)÷7=5
【解析】
【分析】此题求的是商,被除数是75和40的差,除数是7,被除数要先算出,也就是把减法先算,减法算式要加上小括号。
【详解】(75-40)÷7
=35÷7
=5
把75-40=35,35÷7=5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75-40)÷7=5。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解题关键。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10分。)
10. 3个相同的数相加的和,等于这个数的3倍。( )
【答案】√
【解析】
【分析】整数乘法意义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由此根据乘法的意义判断即可。
【详解】根据乘法的意义可知,3个相同的数相加的和,等于这个数的3倍,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1. 计算400×9时,可以先算4×9=36,再在得数后面添写两个0。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由整数的乘法计算方法直接判断即可。
【详解】400×9表示9个400是多少,可以先算4×9=36,再在得数后面添写两个0。
故答案为:√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理解整数乘法的意义以及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2.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
【答案】√
【解析】
【分析】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可能是三位数,例如102×3=306、221×4=884,102×3和221×4的积是三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也可能是四位数,例如999×9=8991、526×2=1052,999×9和526×2的积是四位数。
【详解】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故答案为:√
【点睛】数量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是解题关键。
13. 265-34-66与265-(34+66)的结果相等。( )
【答案】√
【解析】
【详解】根据减法的性质,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即a-b-c=a-(b+c);
265-34-66=265-(34+66)
故答案为:√
【点睛】考查了减法性质,这种题目一般无需计算结果,根据运算定律直接判断即可。
14. 200作为被除数,末尾有2个0,商的末尾一定也有2个0。( )
【答案】×
【解析】
【分析】不能根据被除数末尾0个数来确定商的末尾0的个数,由此采用举例子的方法判断即可。
【详解】例如200÷5=40,商的末尾有一个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三、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5. 水果店运来400千克苹果,第一天卖出128千克,第二天卖出23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列式不正确的是( ).
A 400-128-235B. 400-128+235C. 400-(128+235)
【答案】B
【解析】
16. 下列各式中,( )要想先算加法的话,必须添上小括号。
A. 36+25-14B. 42+21÷3C. 63+9-3
【答案】B
【解析】
【分析】按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解答即可。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详解】A和C选项本来就应该先算加法,B选项应先算除法,要想先算加法的话,必须添上小括号。
故答案为:B
【点睛】需要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
17. 下面各算式中,( )的计算结果最接近500。
A. 99×6B. 62×8C. 64×7
【答案】B
【解析】
【分析】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法则:从右边起,先依次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那一位对齐,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先计算出算式的结果,再计算出结果与500之间的相差,相差最小的最接近500,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A.99×6=594,594-500=94;
B.62×8=496,500-496=4;
C.64×7=448,500-448=52;
94>52>4,所以62×8的结果与500最接近。
故答案为:B
18. 三个三位数相加,它们的和是( )。
A. 三位数B. 四位数C. 三位数或四位数
【答案】C
【解析】
【分析】100+100+100=300,999+999+999=2997,所以三个三位数相加,它们的和是三位数或四位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三个三位数相加,它们的和是三位数或四位数。
故答案为:C
19. 一个汉堡12元,买3个汉堡,付了100元,应找回( )元。
A. 88B. 36 C. 64
【答案】C
【解析】
【详解】100-12×3
=100-36
=64(元)
故答案为:C
【点睛】用汉堡的单价乘数量求出总价,用付的钱数减去总价求出应找回的钱数。
四、计算挑战。(共26分)
20. 口算.
1000-200= 180+70= 50×2= 66÷3=
80÷4= 24×2= 40÷8+20= 70-6×5=
【答案】800 250 100 22 20 48 25 40
【解析】
【详解】解:1000-200=800;180+70=250;50×2=100;66÷3=22;80÷4=20;24×2=48;40÷8+20=25;70-6×5=40.根据整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直接口算,混合运算中要先确定运算顺序再计算.
21. 脱式计算。
62-8×6 45+54÷6 (72-36)÷4
871-381+129 129-96÷3 (85+35)×4
【答案】14;54;9
619;97;480
【解析】
【分析】(1)先算乘法,再算减法;(2)先算除法,再算加法;(3)先算减法,再算除法;
(4)先算减法,再算加法;(5)先算除法,再算减法;(6)先算加法,再算乘法。
【详解】62-8×6
=62-48
=14
45+54÷6
=45+9
=54
(72-36)÷4
=36÷4
=9
871-381+129
=490+129
=619
129-96÷3
=129-32
=97
(85+35)×4
=120×4
=480
22. 看图列式计算。
【答案】110米
【解析】
【分析】观察上图可知,甲队修路19米,乙队修路比甲队的5倍多15米,所以19乘5,再加15等于乙队修路米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9×5+15
=95+15
=110(米)
23. 看图列式计算。
【答案】9元
【解析】
【分析】3个钟和一顶帽子总共45元,一顶帽子18元,所以45减18等于3个钟的钱数,再除以3等于1个钟的价钱,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45-18)÷3
=27÷3
=9(元)
五、走进生活,解决问题。(第3小题9分,第5小题10分,其余每题5分,共34分。)
24. 滑雪场上,上午来了265人,中午有162人离开,同时又来了334人,这时滑雪场上一共有多少人?
【答案】437人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求滑雪场上一共有多少人,用一共来的人数减去离开的人数即可解答。
【详解】265+334-162
=599-162
=437(人)
答:这时滑雪场上一共有437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加减法的应用,理解来了和离开的含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5. 奇思看一本180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80页,剩下的要在5天内看完,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
【答案】20页
【解析】
【分析】用这本故事书的总页数减去已经看的页数,求出没有看的页数。再除以看书天数,求出平均每天看书页数。
【详解】(180-80)÷5
=100÷5
=20(页)
答:平均每天要看20页。
【点睛】本题应先求出没有看的页数,再根据除法的意义列式解答。
26.
(1)买3箱橘子和2箱梨,分别要花多少元?
(2)敬老院买了4箱橘子和4箱梨,一共花了多少元?(用两种不同方法解答)
【答案】(1)买3箱橘子要花96元;买2箱梨要花96元;
(2)320元
【解析】
【详解】(1)32×3=96(元)
48×2=96(元)
答:买3箱橘子要花96元,买2箱梨要花96元.
(2)方法1:32×4=128(元)
48×4=192(元)
128+192=320(元)
方法2:(32+48)×4=320(元)
答:一共花了320元.
27. 每盒6支钢笔,每支23元,买1盒钢笔要花多少元?
【答案】138元
【解析】
【分析】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用每盒钢笔的价钱乘1盒钢笔的支数即可解答。
【详解】23×6=138(元)
答:买1盒钢笔要花138元。
28. 购物。
风扇45元 床200元
(1)张老师拿300元,够买2台风扇和1张床吗?
(2)李老师买了4台风扇和1张床,一共花了多少元?
【答案】(1)够;(2)380元
【解析】
【分析】(1)风扇的单价乘2求出2台风扇的钱数,再加1张床的钱数即等于2台风扇和1张床的钱,再与300元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2)风扇的单价乘4求出4台风扇的钱数,再加1张床的钱数即解答。
【详解】(1)45×2+200
=90+200
=290(元)
290元<300元,所以够买2台风扇和1张床。
答:够买2台风扇和1张床。
(2)45×4+200
=180+200
=380(元)
答:一共花了380元。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三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三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会填,我会判,我会选,我会算,我会画,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2校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 这是一份12,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2校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一填,判断,选择,计算,动手操作,我能行,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2校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 这是一份12,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2校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一填,判断,选择,计算,动手操作,我能行,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