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已知煤炭的燃烧热为,氢气的燃烧热为,一氧化碳的燃烧热为。某同学发现在灼热的煤炭上洒少量水,煤炉中会产生淡蓝色火焰,煤炭燃烧更旺,因此该同学得出结论“煤炭燃烧时加少量水,可使煤炭燃烧放出更多的热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的
B.CO的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煤炭燃烧得更旺”是因为少量固体碳与水反应生成了可燃性气体
D.可通过加少量水方法来改变煤炭的燃烧热
2、我国目前使用能源仍然以煤等化石能源为主体。以石墨代表煤中碳素,能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的键能分别为498、799。估算键能为( )
A.267B.817C.1066D.1258
3、反应A→C分两步进行:①A→B,②B→C。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表示活化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三种物质中B最不稳定
B.反应A→B的活化能为E1
C.反应B→C的
D.整个反应的
4、有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
②
③
④
下列关于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的燃烧热为
B.
C.增加氧气的量可改变、的值
D.
5、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分别向1L0.5的的溶液中加入①浓硫酸;②稀硫酸;③稀硝酸;④稀醋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分别为,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B.
C.D.
6、五氧化二氮(化学式:)又称硝酐,是硝酸的酸酐,在一定温度下可发生以下反应:。某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发生上述反应,部分实验数据见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
B.反应达到平衡后,容器中的物质的量分数为10%
C.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变小
D.内,
7、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830℃时反应的平衡常数是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内的压强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若平衡时移走,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C.830℃时,充入0.1mlCO和0.3ml保持温度不变,CO平衡转化率为75%
D.1000℃时,某时刻、、CO和的浓度均为0.05ml/L,此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8、反应,在温度为、时,平衡体系中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X、Y两点的反应速率:X>Y
C.X、Z两点气体的颜色:X深,Z浅
D.X、Z两点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X>Z
9、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的
B.在不同状态时熵值:
C.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温度有关
D.或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10、下列物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
A.碳酸钙B.二氧化碳C.酒精D.次氯酸
11、在0.2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水稀释,的电离程度减小
B.加入少量NaOH固体,溶液导电性增强
C.滴加少量0.2盐酸,溶液中减少
D.加入少量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2、体积相同、相同的某一元强酸溶液①和某一元弱酸溶液②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B.
C.D.
13、向稀硫酸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溶液导电性增强的是( )
A.B.水C.酒精D.
14、已知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少量通入NaClO溶液中:
B.少量通入Ca(C1O)2溶液中:
C.少量通入溶液中:
D.相同浓度溶液与溶液等体积混合:
二、多选题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完全燃烧生成放出的热量叫的燃烧热
B.25℃,时,燃烧时的燃烧热和燃烧时的燃烧热相等
C.已知,则燃烧生成的反应热为
D.25℃,时,碳的燃烧热为
16、在相同条件下研究催化剂Ⅰ、Ⅱ对反应X→2Y的影响,各物质浓度c随反应时间t的部分变化曲线如图,则正确的是( )
A.无催化剂时,反应不能进行
B.与催化剂Ⅰ相比,Ⅱ使反应活化能更低
C.a曲线表示使用催化剂Ⅰ时X的浓度随t的变化
D.使用催化剂Ⅰ时,在内,
三、填空题
17、回答下列问题。
Ⅰ.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
②;
③;
④。
回答下列问题:
(1)碳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填序号)。
(2)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
II.已知强酸稀溶液与强碱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若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固体反应生成,则反应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因是___________。
Ⅲ.氮及其化合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氦氧化物是造成光化学烟雾和臭氧层损耗的主要气体。
(4)已知:
若用CO还原至,当消耗标准状况下时,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kJ(用含有a和b的代数式表示)。
Ⅳ.请回答:
(5)CO、可用于合成甲醇和甲醚,其反应为(m、n均大于0):
反应①:
反应②:
反应③:
则m与n的关系为___________。
(6)已知和反应时放热,且断裂键、键、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B.
C.D.
18、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合成氨反应有重要意义,请完成下列探究。
(1)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炭即产生水煤气:,
①该反应在低温下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自发进行。
②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___。
(2)已知在400℃时,的。
①400℃时,的___________(填数值)。
②400℃时,在的反应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的物质的量分别为、、,则此时反应___________。(填“>”“<”“=”或“不能确定”)。
③若在恒温下将容器的容积缩小到原来的二分之一,则合成氨反应的平衡___________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反应的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水煤气转化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现将不同量的和分别通入到体积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得到如下两组数据:
①平衡常数K(650℃)___________K(90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若将实验2中CO和的物质的量加倍,则平衡时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
19、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措施中可以使溶液的电离程度增大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加入少量的稀盐酸
b.加热溶液
c.加水稀释至0.010ml/L
d.加入少量冰醋酸
e.加入少量0.10ml/L的溶液
(2)将等质量的锌投入等体积且pH均等于3的醋酸和盐酸中,经过充分反应后,发现只在一种溶液中有锌粉剩余,则生成氢气的体积:V(盐酸)___________V(醋酸)(填“>”“<”或“=”)。
(3)电解质溶液导电的能力的强弱主要由自由移动电荷的浓度的大小决定。电荷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下列物质的导电能力最强的是___________。
A.溶液
B.溶液
C.溶液
D.体积分数50%酒精水溶液
20、常温下,部分酸的电离常数如表所示:
(1)相同的三种酸,其酸的浓度从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____。
(2)若的起始浓度为,平衡时约为___________。若使此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增大且也增大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中和等量的,消耗等量pH的氢氟酸和硫酸的体积分别为aL、bL,则a___________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向溶液中通入少量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在25℃下,将的氨水与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达到平衡时,溶液中,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的电离常数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氢气的燃烧热为,其若反应方程式为的,气态到液态会放出热量,因此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少,焓变反而大则反应的,故A错误;
B.一氧化碳的燃烧热为,则CO的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故B错误;
C.“煤炭燃烧得更旺”是因为少量固体碳与水反应生成了可燃性气体,此时两种物质一起燃烧,因此会觉得燃烧更旺,故C正确;
D.煤炭的燃烧热是固定是,不能通过加少量水的方法来改变煤炭的燃烧热,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2、答案:C
解析:据分析可知:,解得:;
故答案选C。
3、答案:C
解析:A.由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图可知,A、B、C三种物质中,物质B的能量最高,物质含有的能量越高,物质的稳定性越弱,则三种物质中B最不稳定,A正确;
B.反应物A的分子变成活化分子需吸收的能量为E1,所以反应A→B的活化能为,B正确;
C.物质B的能量比物质C的能量高,则B→C的反应为放热反应,,C错误;
D.整个反应的,D正确;
故答案为C。
4、答案:D
解析:A.的燃烧热是生成液态水,因此燃烧热不等于,故A错误;
B.根据盖斯定律得到,故B错误;
C.焓变是不变的,增加氧气的量是不可改变、的值,故C错误;
D.根据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则,则,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5、答案:B
解析:分别向1L0.5的的溶液中加入:
①浓硫酸,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并且与生成硫酸钡沉淀也放热,放热大于57.3kJ;
②稀硫酸,稀硫酸与生成硫酸钡沉淀放热,放热大于57.3kJ,但小于①放出的热量;
③稀硝酸,是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间的中和反应,放热57.3kJ;
④稀醋酸为弱电解质,电离吸收热量,放热小于57.3kJ;
放出热量为:①>②>③>④,因放热∆H<0,则;
答案为B。
6、答案:A
解析:A.,A正确;
答案选A。
7、答案:C
解析:
8、答案:B
解析:A.升高温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的体积分数增大,Y点的体积分数小,则,A错误;
B.由选项A分析可知,X点的温度大于Y点的温度,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所以反应速率X>Y,B正确;
C.X、Z两点温度相同,但压强不同,为红棕色气体,增大压强,平衡右移,但是气体的体积变小,浓度增大的影响较大,气体的颜色加深,则X、Z两点气体的颜色:X浅,Z深,C错误;
D.X、Z两点都在等温线上,X的压强小,增大压强,化学平衡正向移动,Z点时气体的物质的量小,则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大,即平均相对分子质量:X
9、答案:C
解析:A.反应气体物质的量减少,是熵减的反应即,故A错误;
B.在不同状态时的熵值,相同物质,气态时熵最大,液态时熵次之,则:,故B错误;
C.反应,,根据,则该反应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因此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温度有关,故C正确;
D.根据,则的反应不一定能自发进行,在低温下才能自发进行,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0、答案:D
解析:A.碳酸钙属于盐,是强电解质,故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是非金属氧化物,属于非电解质,故B不符合题意;
C.酒精是有机物,属于非电解质,故C不符合题意;
D.次氯酸是弱酸,属于弱电解质,故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1、答案:B
解析:A.加水稀释,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的电离程度增大,A错误;
B.滴入NaOH固体,生成,发生完全电离,增大了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从而使溶液的导电性增强,B正确;
C.滴加少量0.2盐酸,虽抑制了醋酸的电离,但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溶液中增大,C错误;
D.加入少量固体,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错误;
答案选B。
12、答案:C
解析:因为强酸完全电离,一元弱酸部分电离,因此要有相同的pH值,一元弱酸的浓度必须比强酸高,由于体积相等,因此一元弱酸的物质的量大于强酸,因此产生的也比强酸多。反应过程由于不断被消耗掉,促使一元弱酸继续电离,这就延缓了浓度下降的速率,而强酸没有的补充途径,浓度下降的更快,由于其他条件都相同,反应速率取决于浓度,由于开始时浓度相等,因此反应速率也相等(在图中反应速率就是斜率),后面强酸的反应速率下降得快,斜率也就更小,曲线更平坦。最终生成的体积也比一元弱酸少,因此曲线在一元弱酸下面。
答案选C。
13、答案:D
解析:A.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溶液导电能力减小,故A错误;
B.加水,溶液的体积扩大,离子浓度都减小,溶液的导电性减弱,故B错误;
C.酒精是非电解质,溶解在水中,扩大了溶液的体积,降低了离子的浓度,溶液导电性减弱,故C错误;
D.加入,增加了离子的总浓度,溶液的导电性增强,故D正确;
故选D。
14、答案:C
解析:A.次氯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介于碳酸的两级电离常数之间,少量通入NaClO溶液中应该生成碳酸氢根,A错误;
B.次氯酸钙溶液中含有次氯酸根有强氧化性,会将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根,B错误;
C.酸性:,少量通入溶液中:,C正确;
D.亚硫酸是弱酸,亚硫酸氢根不能改写,D错误;
故选C。
15、答案:CD
解析:A.燃烧热强调产物必须“稳定”,对水来说,必须呈液态,A正确;
B.燃烧热为1ml可燃物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对于同一个状态的同一物质,燃烧热是固定值,B正确;
C.硫完全燃烧的生成物为(g),C不正确;
D.燃烧热都为正值,所以25℃、101kPa时,碳的燃烧热为393.5kJ/ml,焓变为−393.5kJ/ml,D不正确;
故选CD。
16、答案:CD
解析:A.根据无催化剂的图像,说明反应能进行,故A错误;
B.催化剂Ⅰ、Ⅱ相比,催化剂Ⅰ的效果更好,则催化剂Ⅰ使反应活化能更低,故B错误;
C.根据2min改变量分析,催化剂Ⅰ的改变量与a曲线改变量之比等于计量系数之比,因此a曲线表示使用催化剂Ⅰ时X的浓度随t的变化,故C正确;
D.根据C选项分析,a曲线表示使用催化剂Ⅰ时X的浓度随t的变化,在内,,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D。
17、答案:(1)④
(2)
(3)①.大于;②.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
(4)
(5)
(6)C
解析:
18、答案:(1)①.不能;②.
(2)①.2;②.=;③.向右;④.不变
(3)①.大于;②
解析:
19、答案:(1)bce
(2)<
(3)B
解析:
20、答案:(1)
(2)①.;②.升高温度或加入少量固体等
(3)小于;
(4)
(5)
解析:
时间/s
0
500
1000
1500
5.000
3.52
2.50
2.50
弱酸
醋酸
次氯酸
碳酸
亚硫酸
电离平衡常数(25℃)
实验编号
温度/℃
起始量/ml
平衡量/ml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CO
CO
1
650
4
2
1.6
2.4
5
2
900
2
1
0.4
1.6
3
化学式
HF
电离常数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马鞍山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马鞍山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