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颐中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温馨提示:认真就是实力,仔细就是水平!
1.用时150分钟,本分试卷150分。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主观题须写小序号分条作答。
一、课内知识(共13题,每题2分,共2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盐碱(jiǎn) 涝洼窝(lá) 瘟神(wēn) 脱坯(pī)
B.饲养(sì) 屹立(yì) 淤塞(yū) 慷慨(kǎi)
C.涵闸(zhá) 佯装(xiáng) 渍死(zì) 噙着泪(qín)
D.窟窿(kūlng) 麦穗(suì) 踮着脚(diān) 灌溉(gài)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邋遢(lā) 诨名(hùn) 煞白(shà) 憔悴(cuì)
B.鬈曲(quǎn) 癖好(pǐ) 烟熏(xūn) 戛然而止(jiá)
C.堵塞(sè) 窸窣(shū) 孑然(jié) 踌躇满志(chú)
D.魁梧(kuí) 活跃(yuè) 舷窗(xuán) 张口结舌(jié)
3.下列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怵惕:恐惧。
B.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内:同“纳”,结交。
C.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要:通“徼”,求取。
D.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然:……的样子。
4.下列句中加横线“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人之有是四端也
A.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B.知皆扩而充之矣
C.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D.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埏埴以为器:黏土 ②自伐者无功:讨伐
B.①跨者不行:跃、越过 ②自矜者不长:夸耀
C.①曰余食赘行:同“形”,形体 ②自胜者强:强壮
D.①凿户牖以为室:门窗 ②自知者明:知识
6.选出对下面画线文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A.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亲近;在于使人停止“至善”。
B.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在于使人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至善”。
C.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明白德育;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在于使人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至善”。
D.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在于到达善良之地。
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墨子,名翟,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兼爱”“非攻”等观点。
B.《墨子》一书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编。墨家学说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学并称“显学”。
C.儒家讲“爱人”,墨家讲“兼爱”。前者强调“亲亲”“尊尊”的等级差别,后者主张“爱”没有等级差别。
D.《周礼》中曾记录“邦”和“国”的区别,“大曰邦,小曰国”;而“家”指卿大夫的封地。
8.下列对原文《五石之瓠》的内容或手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惠子使用比喻的手法,用瓠大无用形容庄子的理论虽然宏大,但实际上却毫无用处,对庄子的学说加以否定。
B.对于“不龟手之药”,有的只能世世代代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有的却能用它为官做宰,庄子用这个故事说明惠子“拙于用大”。
C.在文章中,庄子指出只有道家思想才能发挥人的聪明智能,指导人们善于运用巧妙的方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D.这篇文章形象地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本来就没有大小和好坏之分,一个人智量大,见地高,境界应该就高。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大学之道 不以其道得之
B.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C.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D.欲治其国者 其皆出于此乎
10.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句是( )
A.老头儿想:我也有这样一颗心,我的手和脚也跟海龟一样啊!
B.“星鲨”原文为Calan(加拉诺),意思是“杂色斑驳的”,是一种鲨鱼的俗称。星鲨是一种小鲨鱼。这里将“Calan”译作“星鲨”,以表示老人对犁头鲨的轻蔑。
C.在欧洲访问期间海明威发表了一部歌颂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旧译《战地钟声》,1940)。
D.“别想啦,老家伙。”他又放开嗓子说。“还是把船朝这条航线开去,有了事就担当下来。”
11.下面对《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原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篇开幕词,先是历史回顾,道出了召开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必然性。
B.这是历史的伟大转折,缅怀先烈,既深感胜利来之不易,又有无比的信心,相信人民能够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C.这次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组织上和舆论上的准备。
D.开幕词观点鲜明,态度坚诀,充满着无比的自豪、无比的自信。
12.下列各项中,关于《大卫科波菲尔》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卫科波菲尔尚未出世时,父亲就去世了,他在母亲及女仆的照管下长大。母亲改嫁后,她把大卫看作累赘,婚前就把大卫送到了女仆的哥哥裴国提家里。
B.“我的小花”---大卫常爱这么称呼艾妮斯。后来证明她的确像花朵一样纤弱。尽管他以最温柔的心小心呵护,她还是凋谢了。
C.米考伯是这部小说的第一恶人,他将狠毒的心藏在谦卑的语言中,对人点头哈腰,掩盖内心的奸诈、阴险,让人不易觉察他的险恶用心。
D.狄更斯在小说中塑造了两类人,他们是损人利己、阴险奸诈的坏人(例如默德斯通姐弟)和真正善良的好人(例如裴国提一家人)。
13.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聂荣臻拿梨子给日本小姑娘吃,用小勺喂饭给小姑娘吃等细节,表现了他对日本小姑娘的关心和照顾。
B.美穗子在回答聂荣臻问她名字时,说她叫“兴子”,表现了日本小姑娘心怀戒心,不敢以真名回答的心理。
C.文章全文引用聂荣臻写给日本官兵的一封信,显得真实可信,有着史料的价值。
D.日本法西斯推行“三光政策”与八路军救助日本小姑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8题。
材料一:
儒家讲教化,着眼于培养具有健全完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的人,也就是所谓“成人”。 这里的“成人”,并不是指年龄特征上发育成熟的成年人,而是从道德内涵上强调人的人 格养成。
子路请教老师怎样才是成人。孔子说: “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 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 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 (《论语 · 宪问》) 他先是提出了一个高 标准,像臧武仲那样有智慧,孟公绰那样讲廉洁,卞庄子那样勇敢,冉求那样多才多艺, 再加上礼乐的人文修养,就可以算得一个成人。面对世风日下的状况,孔子又感叹地说, 如今的成人又何必这样呢?见到可得之利时首先考虑它是否符合道义、 自己该不该得,遇 到危险勇于承担责任,做出牺牲,经过长久的穷困也不忘自己平生的诺言,这也可以算是 成人。
孔子的“成人”思想,体现了他对人之所以为人的深刻反思和觉醒。孔子说:“质胜 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 雍也》) 他认为,要成为一个 在社会上立得住的人,仅有与生俱来的质朴本真的禀赋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有人文的 修养。只有文与质两者兼备,配合恰当与协调,才能成为一个品格高尚的君子。而人文的 修养离不开教化。教化,正是使人“成人”的途径和方法。“教”就是教导,“教者,效 也。上为之,下效之。 民有质朴,不教不成。 ”(《白虎通 ·三教》)“化”就是感化,也就是在“上”者的教育和引导下,使“下”者内在的人格精神发生变化。孔子说:“君 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礼记·中庸》) 所谓“知人”,就是要有“人”的自觉,脱离纯粹的人的自然状态,明白做人的道理,具 有分辨是非和校正自己行为的能力,承担起对社会应尽的义务,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颜渊请教孔子“成人之行若何” ,孔子说:“既能成人,而又加之以仁义礼乐,成人之行也。”(《孔子家语 ·颜回》) 所谓“成人之行” ,就是一个成人应当具备的德行。 这段话与孔子回答子路问成人的话是一致的,都强调了仁义礼乐教化在人的人格养成过程 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仁”是人内在的品德和思想境界,“礼”是人外在的行为准则。 任何社会都有一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教化的目的,就是要使人在内心发生变化,达 到“仁”的境界,从而实现对“礼”即社会规范的高度认同和自觉遵守,这就是孔子所说 的“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 ·为政》) 。
(摘编自《孔子论教化之内涵——成人》)
材料二:
依照荀子的观点,政治是一个综合体,它一方面在形式上表现为权力的聚合体,另一方面又必须承载“道义”的精神内涵,单纯的权力系统若失去内在“道义”的内涵与目的是无法维持的。荀子说: “国者,天下之制利用也;人主者,天下之利执也。得道以持之 则大安也,大荣也,积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则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无之。”“道” 作为一个抽象观念,“得道”的具体实现方式就是“得民” ,或者说, 以“道义”精神教化民众。
荀子在《王制》开篇讨论“为政”问题时指出: “请问为政? 曰:贤能不待次而举, 罢不能不待须而废,元恶不待教而诛,中庸民不待政而化。 ”依这里的说法,为政之要务 有多端,而“诛恶”“化民”是其核心 目的之一。也就是说,“为政”本身作为对民众施 行教化的途径和方式,是一工具性的存在。甚而言之,这一工具性存在最终亦是要被扬弃 的,从而达到“不待政而化”的状态。
以“政”行“教”的枢纽环节是“礼义” 。“礼义”亦是一个综合性的说法,它既指 政刑法度之施设所依照的一般性、指导性的制度化设计,同时又强调这一指导性设计中内 含着的道义精神。“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 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 ”荀子对于“礼”的重视自不待言, “隆礼重法”基本已成为荀子思想主旨的代称。“礼法”并称是荀子论“政”“教”的一 个重要特点,“法”代表了“礼”的规范化、制度化面向及其衍生物,“礼”则代表了 “法”精神化、 内涵化的道义面向。二者的并称究其向上的一面而言,乃高度地强调了荀 子以“政”行“教”的思想观念。
(摘编自《<荀子 ·王制>篇的教化论特征》)
1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孔子讲教化,着眼于“成人”;荀子论教化,则强调以“政”行“教”的思想观念。
B.儒家所谓“成人” ,不仅是指发育成熟的成年人,而且是指品格高尚的君子。
C.荀子认为政治表现为权力的聚合体,又须承载“道义”,因此单系的权力系统是不存在的。
D.孔子认为一个在社会上立得住的人,与生俱来的禀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教化得来的人文修养。
1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孔子提出的成人标准是一个近乎完美的标准,近似于今天所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的标准了。
B.“为政”本身作为对民众实行教化的途径和方式,在当今仍值得借鉴。
C.教化是使人成人的途径和方法,只要对一个人实行了“教化”,就能保证此人不会变坏了。
D.荀子认为“礼仪”很重要,人无论贵贱,都要“属于礼仪”,这一思想具有进步意义。
16.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各项中不符合孔子“教化”观念的一项是 ( ) (2分)
A.荀子《劝学》鼓励人们学习
B.当代虎爸培养孩子成为“考霸”
C.孔子哂 (笑) 子路 (仲由)
D.韩愈写《师说》表扬李氏子蟠
17.简要分析材料二第 3 自然段的行文思路。 (4分)
18.实施教化的途径有哪些?请根据两则材料做简要概括。(4分)
(二)现代文阅读 = 2 \* ROMAN II (1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
一小时的故事
【美】凯特·肖班
①大家都知道马拉德夫人的心脏有毛病,所以在把她丈夫的死讯告诉她时是非常注意方式方法的。是她的姐姐朱赛芬告诉她的,话都没说成句;吞吞吐吐、遮遮掩掩地暗示着。她丈夫的朋友理查德也在她身边。正是他在报社收到了铁路事故的消息,那上面“死亡者”一项中,布兰特雷·马拉德的名字排在第一。他一直等到来了第二封电报,把情况弄确实了,然后才匆匆赶来报告噩耗。
②要是别的妇女遇到这种情况,一定是手足无措,无法接受现实。她可不是这样。她立刻一下子倒在姐姐的怀里,放声大哭起来。当暴风雨般的悲伤逐渐减弱时,她就独自走向自己的房里。她不要人跟着她。
③正对着打开的窗户,放着一把舒适、宽大的安乐椅。全身的精疲力竭,似乎已浸透到她的心灵深处,她一屁股坐了下来。
④她能看到房前场地上洋溢着初春活力的轻轻摇曳着的树梢。空气里充满了阵雨的芳香。下面街上有个小贩在吆喝着他的货色。远处传来了什么人的微弱歌声;屋檐下,数不清的麻雀在嘁嘁喳喳地叫。对着她的窗口的正西方,相逢又相重的朵朵行云之间露出了这儿一片、那儿一片的蓝天。
⑤她坐在那里,头靠着软垫,一动也不动,嗓子眼里偶尔啜泣一两声。她还年轻,美丽、沉着的面孔上出现的线条,说明了一种相当的抑制能力。可是,这会儿她两眼只是呆滞地凝视着远方的一片蓝天。从她的眼光看来她不是在沉思,而像是在理智地思考什么问题,却又尚未做出决定。什么东西正向她走来,她等待着,又有点害怕。那是什么呢?她不知道,太微妙难解了,可是能感觉得出来。这会儿,她的胸口激动地起伏着。她开始认出来那正向她逼近、就要占有她的东西,她挣扎着决心把它打回去——可是她的意志就像她那白皙纤弱的双手一样软弱无力。当她放松自己时,从微张的嘴唇间溜出了悄悄的声音。她一遍又一遍地低声悄语:“自由了,自由了,自由了!”她的目光明亮而锋利。她的脉搏加快了,循环中的血液使她全身感到温暖、松快。
⑥她知道,等她见到死者那张一向含情脉脉地望着她、如今已是僵硬、灰暗、毫无生气的脸庞时,她还是会哭的。不过她透过那痛苦的时刻看到,来日方长的岁月可就完全属于她了。她张开双臂欢迎这岁月的到来。在那即将到来的岁月里,没有人会替她做主;她将独立生活。再不会有强烈的意志强使她屈从了,多古怪,居然有人相信,盲目而执拗地相信,自己有权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在她目前心智特别清明的一刻里,她看清楚:促成这种行为的动机无论是出于善意还是出于恶意,这种行为本身都是有罪的。
⑦当然,她是爱过他的——有时候是爱他的。但经常是不爱他的。那又有什么关系!有了独立的意志,爱情这未有答案的神秘事物,又算得了什么呢!“自由了!身心自由了!”她悄悄低语。
⑧朱赛芬跪在她关着的门外,苦苦哀求让她进去。“露易丝,你干什么哪?看在上帝的份儿上,开开门吧!”“去吧。我没事。”她正透过那扇开着的窗子畅饮那真正的长生不老药呢。她在纵情地幻想未来的自由美好岁月,春天,还有夏天以及所有各种时光都将为她自己所有。她终于站了起来,在她姐姐的强求下,打开了门。她眼睛里充满了胜利的激情,搂着姐姐的腰,一齐下楼去了。
⑨有人在用弹簧锁的钥匙开大门。进来的是布雷特里·马拉德,略现旅途劳顿,但泰然自若地提着他的大旅行包和伞。他不但没有在发生事故的地方呆过,而且连出了什么事也不知道。他站在那儿,大为吃惊地听见了朱赛芬刺耳的尖叫声;看见了理查德急忙在他妻子面前遮挡着他的快速动作。不过,理查德已经太晚了。
⑩医生来后,他们说她是死于心脏病——说她是因为极度高兴致死的。
【注】凯特·肖班( Kate Chpin,1851-1904)生活在19世纪后半叶,曾被誉为“美国女权主义文学创作的先驱之一”。
19.下列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小说中女主人公“悲伤——解脱——喜悦——绝望”的心路历程在一个小时内得以充分的展现。
B.对于丈夫去世,马拉德夫人的不近人情的淡然说明她是一个对爱情、婚姻以及家庭的不忠之人。
C.布兰特雷·马拉德对妻子“一向含情脉脉”关心、爱护她,但是他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妻子,使其屈从,是专制、无视妻子人格的男人,他代表了男权社会的规范。
D.马拉德夫人并不是极度高兴致死的,而是由于极度失望和对未来生活的恐惧引发了心脏病的复发,使她最终走向了死亡。
20.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突然的“丧夫”事件使心脏有毛病的马拉德夫人备受打击,而丈夫的“死”而复生又给她以极度的高兴,这些突然的变化使马拉德夫人猝不及防而死。
B.理查德看见“死亡者”名单中马拉德的名字,又通过电报确认,但并未见到马拉德的尸体,这为后文马拉德“死”而复生埋下了伏笔,使情节既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
C.马拉德夫人独自走向自己的房里就一屁股坐进了那把舒适、宽大的安乐椅,这时她全身的精疲力竭是由“丧夫”后的过度悲伤和放声大哭所致。
D.马拉德夫人眼中透露着炽热的凯旋般的光芒,她不自觉地摆出了一副胜利女神的姿态,心情欢愉并且不知掩饰地紧搂着姐姐的腰一起走下楼去。
21.小说对布兰特雷·马拉德和他夫人的描写一暗一明,请简要分析他们各自的形象。(4分)
22.有人说《一小时的故事》是一曲关于人性解放的挽歌,也有人说《一小时的故事》是一声人生无常的吁叹,你怎么看?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4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3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3~27题。共14分)
文本一:
女子必自择丝麻,良工必自择完材,贤君必自择左右。劳于取人,佚于治事,君子欲誉,则必谨其左右。为上者,譬如缘木焉,务高而畏下兹甚。六马之乘离,必于四达之交衢;万民之叛道,必于君上之失政。爱之则存,恶之则亡,长民者必明此之要。故南面临官,贵而不骄,富而能供,有本而能图末,修事而能建业,久居而不滞,情近而畅乎远,察一物而贯乎多,治一物而万物不能乱者,以身本者也。
君子莅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而达诸民之情。君子莅民不责民之所不为不强民之所不能若责民所不为强民所不能则民疾疾则僻矣水至清即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民有小过,必求其善,以数其过;民有大罪,必原其故,以仁辅化。如有死罪,其使之生,则善也。
政不和,则民不从其教矣;不从教,则民不习;不习,则不可得而使也。君子欲言之见信也,莫善乎先虚其内;欲政之速行也,莫善乎以身先之;欲民之速服也,莫善乎以道御之。故自非忠信,则无可以取亲于百姓者矣;内外不相应,则无可以取信于庶民者矣。
(节选自《孔子家语·入官》)
文本二: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节选自《孟子》)
2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君子莅民/不责民之所不为/不强民之所不能/若责民所不为/强民所不能/则民疾/疾则僻矣/水至清即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B.君子莅民不责/民之所不为不强/民之所不能/若责民所不为/强民所不能则民疾/疾则僻矣/水至清即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C.君子莅民/不责民之所不为/不强民之所不能/若责民所不为/强民所不能则民疾/疾则僻矣/水至清即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D.君子/莅民不责民之所不为/不强民之所不能/若责民所不为/强民所不能/则民疾/疾则僻矣/水至清即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2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左右,左边和右边,意思是“身旁,身边”,代指在身边侍候的人,有时指近臣。
B.百姓,这个词语有“庶民,平民”和“百官”等义项,在文中的意思是第二个。
C.入官:旧指把罪犯的财产没收入官府,也指从政、做官,文中是第二个意思。
D.四海,可指全国各地,指天下、全国,也可指世界各地。
2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为上者,譬如缘木焉,务高而畏下兹甚”,以比拟的修辞手法指出在上位的人地位越高就越担心有灾患,为后文不要失政的论述提供依据。
B.“水至清即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意在提醒君子为政的时候千万不要苛刻,而要本着宽容、与人为善的原则处理事务。
C.“先虚其内”“以身先之”“以道御之”是说上位者虚心听取意见、率先示范、用正确道理进行教化,这样才会有良好的政局。
D.“无恻隐之心……非人也”运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 “恻隐心、羞恶心、辞让心、是非心”是人应有的四种德行,读来气势酣畅。
26.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君子莅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而达诸民之情。
②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27.“孔孟”本为一家,那么这两个文段的共同观点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8~29题。
题老学庵壁①
陆 游
此生生计愈萧然,架竹苫茆只数椽。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太平民乐无愁叹,衰老形枯少睡眠。
唤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扫地亦随缘。
【注】①此诗为陆游晚年蛰居故乡山阴时所作,此时金兵已占领北方领土,宋朝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
2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描述了老学庵的概况,由竹子搭建、茅草覆盖而成,十分简陋。
B.诗人把老学庵当作自己的精神家园,可以在书斋中读书度过一整天。
C.颈联写诗人虽年老退居山阴,可看到百姓生活太平无忧,依然感到高兴。
D.尾联是对诗人日常生活境况的描述,照应首联中的“萧然”,同时充满生活气息。
29.诗人为什么“少睡眠”?请根据诗歌内容简要分析。(4分)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
3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里仁》中,“ , ”两句是指要向先进典型学习,加强自身修养,而对于反面典型要对照反省,引以为戒。
(2)《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 ”一句写两人阴阳相隔时间之长,“ ”一句又表现了距离之远。
(3)在《春江花月夜》中,写了游子和思妇通过互相望月来表达思念之情和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4)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劝学》中则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普通人常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老子》第六十四章中给出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诫人们,要不忘初心,不改始终,不到最后的胜利,决不松懈。
四、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1~33题。
近年来,从文物斗图大赛到文物雪糕打卡,从三星堆新发现的围观探讨到文创产品的 走俏市场,传统文化的热度____攀升。不久前,电视台端午节特别节目“水下飞天洛神” 舞蹈圈粉无数。____的水下舞蹈令人惊艳,衣袂飘飘间,“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洛 神”形象穿越千年,跃然眼前。正是出神入化的创意,增添光彩的科技,泛黄的故纸堆里,博物馆展示柜中沉淀的历史记忆,演绎为可感可知的时代风采。
文化要传承,传承需创新;文化要共鸣,共鸣需互动。《国家宝藏》节目将文物背后 的故事徐徐展开,一次次播放点赞,一条条留言评论,观众既成为走进传统文化的接受者, 又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历经岁月洗礼的古老文化由此____出鲜活的生命力,而 思接千载的当代观众也由此____在丰富的文化宝库。
3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连续 精美绝伦 展示 踟蹰B.连续 美轮美奂 展示 徜徉
C.持续 美轮美奂 展现 踟蹰D.持续 精美绝伦 展现 徜徉
3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2分)
A.正是出神入化的创意、增添光彩的科技,让泛黄的故纸堆里、博物馆展示柜中沉淀的历 史记忆,演绎为可感可知的时代风采。
B.正是创意的出神入化、科技的增添光彩,泛黄的故纸堆里、博物馆展示柜中沉淀的历史 记忆,被演绎为可感可知的时代风采。
C.正是别出心裁的创意、增添光彩的科技,泛黄的故纸堆里、博物馆展示柜中沉淀的历史 记忆,被演绎为可感可知的时代风采。
D.正是创意的别出心裁、科技的增添光彩,让泛黄的故纸堆里、博物馆展示柜中沉淀的历史记忆,演绎为可感可知的时代风采。
3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 “文化需要传承与创新,也需要互动与共鸣。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4分)
五、作文
3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某市晚报“青年调查”栏目针对该市中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展开调查,结果显示:被问及“对未来的想法如何”时,27%的同学对未来的目标“很明确”,53%的同学“比较模糊”,还有20%的同学“十分迷茫”,大多数同学表示可能会把理想定位于未来的事业,用所学知识回馈社会。被问及“确立了理想后,你会怎样做”这一问题时,有45%的同学选择“十分努力去实现”,41.4%的同学表示会“比较努力”,还有13.6%的同学说“无所谓,随他去吧”。
请结合材料内容,以“坚定理想信念,争做时代新人”为主题,给该栏目写一篇致中学生的倡议书,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2024学年山东省聊城颐中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聊城颐中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课内检测,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山东省聊城颐中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聊城颐中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主观题须写小序号分条作答,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山东省聊城市颐中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届山东省聊城市颐中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非选择题必须用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